CN115863891A - 电池外壳及电池 - Google Patents

电池外壳及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63891A
CN115863891A CN202310011112.6A CN202310011112A CN115863891A CN 115863891 A CN115863891 A CN 115863891A CN 202310011112 A CN202310011112 A CN 202310011112A CN 115863891 A CN115863891 A CN 1158638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hole
film
heat dissipation
membra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01111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863891B (zh
Inventor
聂磊
曾宪荣
荣强
孔祥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Desai Batt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Desai Batt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Desai Batt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Desai Batt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01111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63891B/zh
Publication of CN1158638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638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8638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638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的一种电池外壳及电池包括壳体以及散热组件;壳体包括壳主体及端盖,壳主体内具有容置空间,端盖盖设于壳主体上,并将壳主体的容置空间封闭;散热组件包括散热孔及分隔件,分隔件沿着壳主体的高度方向贯穿壳主体和端盖,且分隔件的两端分别与端盖的表面及壳主体的底面连接。本申请通过加设散热组件,使得在电池正常工作时,能通过设置贯穿壳主体和端盖的散热孔,使得电池内部与外界或冷却装置之间的距离变小,从而提高厚度较大电池中部的散热效率,并使电池表面与外界接触的面积增大,使得在电池正常使用时,能有更多的面积与冷却装置接触,使冷却流体在相同的时间内能带走更多的热量,进而增强电池的散热效率。

Description

电池外壳及电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领域,具体地,主要涉及一种电池外壳及电池。
背景技术
随着数码电子、储能及纯电动车等行业的飞速发展,锂电池因其高能量密度、比能量大、循环寿命长等优良特性,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锂电池主要由电池外壳以及容纳在电池外壳内的电芯部分组成,电芯在进行充放电的过程中会产生热量,使得电池升温,而过高的温度会导致使用寿命减少,电池失效,甚至起火爆炸的情况发生,因此在应用时通常在电池外部加设具有冷却液的冷却装置配合电池工作,但在对厚度较大的电池进行冷却时,由于电池中心部位到外界的距离较长,导致热量无法及时散发,冷却装置对电池散热效果不佳,影响电池的正常使用,甚至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锂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外壳及电池,具备开孔散热,增加内部散热效率的优点,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电池外壳包括
壳体,其包括壳主体及端盖,所述壳主体内具有容置空间,所述端盖盖设于所述壳主体上,并将所述壳主体的容置空间封闭;以及
散热组件,其包括散热孔及分隔件,所述分隔件沿着所述壳主体的高度方向贯穿所述壳主体和所述端盖,且所述分隔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端盖的表面及所述壳主体的底面连接,所述散热孔形成于所述分隔件内部,并分别连通于所述端盖的表面及所述壳主体的底面。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所述端盖包括盖板组件及端子组件,所述盖板组件包括顶盖板及绝缘板,所述顶盖板盖设于所述绝缘板,所述顶盖板具有散热位以及端子孔,所述端子孔位于所述散热位的两端;所述绝缘板开设有避让孔以及连接孔,所述避让孔和所述散热位相对应,所述连接孔和所述端子孔相对应;所述端子组件设置在所述端子孔和所述连接孔内。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所述散热位位于顶盖板的中部,散热位为长条形孔,散热位的长度方向与顶盖板的长度方向平行;避让孔位于绝缘板的中部,避让孔为长条形孔,避让孔的长度方向与绝缘板的长度方向平行。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所述顶盖板还设有防爆组件,所述防爆组件设置于散热位宽度方向的一侧,所述绝缘板开设有通气孔,且通气孔与防爆组件正对。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所述顶盖板还开设有注液孔,所述绝缘板还设有过液孔,所述过液孔与所述注液孔相连通。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一种电池包括
权利要求上述所述电池外壳;以及
电芯组件,所述电芯组件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并围绕所述散热孔设置。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所述电芯组件为一体卷绕结构并环设于所述散热孔;或所述电芯组件包括两个电芯单元,两个所述电芯单元分别位于所述散热孔相对的两侧。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一种电池还包括
绝缘组件,其包括外侧膜、内侧膜以及底面膜;所述内侧膜设置于所述外侧膜的内部;所述底面膜设置于所述外侧膜和所述内侧膜的一端,并与二者连接;
其中,所述内侧膜的内部形成上下两端开口并用于容纳所述分隔件的第一容纳空间,所述内侧膜、底面膜以及外侧膜之间形成上端开口并用于容纳所述电芯组件的第二容纳空间。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所述外侧膜包括第一外膜单元及第二外膜单元,所述内侧膜包括第一内膜单元及第二内膜单元,所述底面膜包括第一底膜单元及第二底膜单元,所述第一外膜单元、第一内膜单元和第一底膜单元组成第一膜体,第一底膜单元分别与第一内膜单元的下端和第一外膜单元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二外膜单元、第二内膜单元和第二底膜单元组成第二膜体,所述第二底膜单元分别与第二内膜单元的下端和第二外膜单元的下端连接;第一膜体和第二膜体相对设置形成绝缘组件。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一种电池还包括
绝缘片,所述绝缘片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的底面上,所述绝缘片的中部设置有用于所述分隔件穿过的开孔,所述绝缘片上还开设有用于电解液流通的通孔。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加设散热组件,使得在电池正常工作时,能通过设置贯穿壳主体和端盖的散热孔,使得电池内部与外界或冷却装置之间的距离变小,从而提高厚度较大电池中部的散热效率,并使电池表面与外界接触的面积增大,使得在电池正常使用时,能有更多的面积与冷却装置接触,使冷却流体在相同的时间内能带走更多的热量,进而增强电池的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实施例中电池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实施例中电池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实施例中电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4为实施例中电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5为实施例中电池外壳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6为实施例中电池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7为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中端盖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9为实施例中绝缘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中电池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11为实施例中端盖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12为图11中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3为实施例中绝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14为实施例中电池的结构示意图之五;
图15为实施例中绝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16为实施例中第一膜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实施例中第二膜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实施例中第一膜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实施例中第二膜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壳体;2、散热组件;3、电芯组件;4、绝缘组件;5、绝缘片;
11、壳主体;12、端盖;
21、散热孔;22、分隔件;
31、电芯单元;
121、盖板组件;122、端子组件;123、防爆组件;
1211、顶盖板;1212、绝缘板;
1221、极柱;1222、连接件;1223、固定件;
1231、防爆孔;1232、防爆片;1233、防爆贴;
12111、散热位;12112、端子孔;12113、注液孔;
12121、避让孔;12122、连接孔;12123、导流槽;12124、过液孔;
121231、通气孔;121232、导流段;121233、防爆段;
121241、过液槽;121242、侧通孔;
41、外侧膜;42、内侧膜;43、底面膜;44、第一容纳空间;45、第二容纳空间;
410、第一膜体;420、第二膜体;
411、第一外膜单元;412、第二外膜单元;
413、外侧面;414、第一外端面;415、第二外端面;
421、第一内膜单元;422、第二内膜单元;
423、内侧面;424、第一内端面;425、第二内端面;
431、第一底膜单元;432、第二底膜单元;
433、纵向延伸部;434、横向凸出部;435、连通孔
4100、第一膜本体;4200、第二膜本体;
4141、外侧错位面;
4241、缺口;4242、内侧错位面;
4251、补偿面;
42511、包覆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发明。也就是说,在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参照说明书附图1-图7,本实施例中的一种电池外壳包括壳体1以及散热组件2;壳体1包括壳主体11及端盖12,壳主体11内具有容置空间,端盖12盖设于壳主体11上,并将壳主体11的容置空间封闭;散热组件2包括散热孔21及分隔件22,分隔件22沿着壳主体11的高度方向贯穿壳主体11和端盖12,且分隔件22的两端分别与端盖12的表面及壳主体11的底面连接,散热孔21形成于分隔件22内部,并分别连通于端盖12的表面及壳主体11的底面,从而使电池的中部能通过散热孔21进行散热,保障了厚度较大电池中部的散热效率,且增大了电池整体与外界接触的面积,使得在通过冷却装置对电池进行冷却时,相对于传统电池能有更多的面积与冷却流体接触,从而提升了电池的散热效率。
优选的,分隔件22的两端分别与壳主体11以及端盖12焊接,传统电池的端盖仅与壳主体连接处焊接一圈,在使用端盖12对壳主体11的容置空间进行封闭时,端盖12与壳主体11和分隔件22均进行焊接,使得端盖12的焊接部分有两圈,从而使端盖12的焊接更为紧固,从而提高电池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能。
优选的,散热孔21的横截面为矩形、圆形或椭圆形,并根据壳主体11的尺寸开设适当尺寸的散热孔21,使得能通过散热孔21的设置,保障通过散热孔21对电池中部进行散热时,各部位到外界的距离均较短,从而保障了电池内部的散热效率,且使电池各部分散热效率相近,避免电池温度不均,影响其工作寿命的情况发生。
优选的,散热孔21的横截面为具有R角结构的矩形。
参照说明书附图8-图12,端盖12包括盖板组件121及端子组件122,盖板组件121包括顶盖板1211及绝缘板1212,顶盖板1211盖设于绝缘板1212,顶盖板1211具有散热位12111以及端子孔12112,端子孔12112位于散热位12111的两端;绝缘板1212开设有避让孔12121以及连接孔12122,避让孔12121和散热位12111相对应,连接孔12122和端子孔12112相对应;端子组件122设置在端子孔12112和连接孔12122内,使得在使用端盖12对电池外壳一端进行封闭时,先使分隔件22穿过避让孔12121,然后将壳主体11与顶盖板1211的边缘进行焊接再将分隔件22与散热位12111的边缘进行焊接使分隔件22的内部形成散热孔21,且散热孔21与散热位12111连通,配合在散热孔21中设置冷却装置,冷却装置中具有流动的冷却流体,进一步提高电池的散热效率,避免电池在正常使用时,由于升温过快,影响电池使用寿命的情况发生。
具体的,顶盖板1211的长度方向为平行于顶盖板1211较长边的方向,且宽度方向为平行于顶盖板1211较短边的方向。
优选的,散热位12111位于顶盖板1211的中部,散热位12111为长条形孔,散热位12111的长度方向与顶盖板1211的长度方向平行;避让孔12121位于绝缘板1212的中部,避让孔12121为长条形孔,避让孔12121的长度方向与绝缘板1212的长度方向平行,使得两个呈长条形孔的散热位12111和避让孔12121正对设置,且二者形状相同,使得能通过设置散热位12111和避让孔12121,从而使散热孔21的两端均能与外界连通,从而对电池的中部进行散热,加强电池的散热效率,且能够在散热孔21内安装冷却装置,来进一步增强电池的散热能力。
端盖12还包括防爆组件123,防爆组件123包括防爆孔1231、防爆片1232以及防爆贴1233,防爆孔1231开设于顶盖板1211,且位于散热位12111宽度方向的一侧,防爆片1232设于防爆孔1231的内侧,防爆贴1233设于防爆孔1231的外侧,且防爆片1232和防爆贴1233均覆盖防爆孔1231,防爆贴1233可以避免异物进入防爆孔1231中,进而损坏防爆片1232,使得在电池内气压过大时,能通过防爆片1232爆破,使得防爆孔1231能将电池内腔和外界连通,从而使电池内气体向外排出,避免电池内部气压过大,使电池发生爆炸,存在安全隐患的情况发生。
绝缘板1212开设有导流槽12123,导流槽12123上开设有通气孔121231,使得在电池内气压过大后,电池内气体能通过通气孔121231流至导流槽12123中,并沿着导流槽12123进行导向,从而使气体向防爆组件123处聚集,进而在气压过大后,能使防爆组件123爆破,从而释放气压,以避免电池发生爆炸。
优选的,导流槽12123凸出设置,导流槽12123的底面可以压在电芯组件3上以固定电芯组件3。
导流槽12123包括连通的导流段121232以及防爆段121233,且导流段121232以及防爆段121233上均开设有通气孔121231,防爆段121233位于避让孔12121宽度方向的一侧,使得在通过导流槽12123对电池内过多的气体进行导向时,气体能从导流段121232向防爆段121233处聚集,且导流段121232环绕避让孔12121设置,使得电池内气压过大时,能通过通气孔121231以及导流段121232使气体向防爆段121233处快速集中,从而提高防爆效率。
防爆组件123设置于散热位12111宽度方向的一侧,防爆段121233设置于避让孔12121宽度方向的一侧,且防爆段121233与防爆组件123正对,使得电池内过多的气体沿着导流段121232向防爆段121233中汇集时,气体压力能集中作用于防爆组件123,进而提高防爆组件123的防爆效率,且将传统端盖12位于中部的防爆组件123转移至散热位12111宽度方向的一侧,保障了散热位12111和避让孔12121的设置位置以及防爆组件123对电池的安全保护能力,且能通过导流槽12123将气体进一步向防爆组件123处集中,避免了将防爆组件123由端盖12中部转移至一侧后,防爆组件123的防爆效率降低,影响安全防护效率的情况发生。
顶盖板1211还开设有注液孔12113,绝缘板1212还设有过液孔12124,过液孔12124与注液孔12113相连通,使得在通过注液孔12113向电池内注入电解液时,电解液能通过注液孔12113和过液孔12124流至电池内。
过液孔12124包括过液槽121241以及开设于过液槽121241侧壁的侧通孔121242,使得电解液通过注液孔12113注入过液孔12124中时,电解液能流至过液槽121241中,再通过位于侧壁上的侧通孔121242注入电池内,使得在电解液注入后,能与过液槽121241的底面发生碰撞,从而缓解电解液注入时的冲击力,进而避免电池内结构受到电解液冲击,导致损坏的情况发生。
优选的,过液槽121241凸出设置,过液槽121241的底面可以压在电芯组件3上以固定电芯组件3。
优选的,绝缘板1212采用两侧分体式设计,避让孔12121、导流段121232、防爆段121233以及过液槽121241由两侧分体拼合形成。
端子组件122包括极柱1221、连接件1222及固定件1223,极柱1221设置于端子孔12112和连接孔12122内,连接件1222连接于极柱1221远离顶盖板1211的一端,固定件1223位于极柱1221的另一端,并配合连接件1222夹紧固定顶盖板1211和绝缘板1212,在对电池进行生产时,极柱1221和连接件1222事先焊接在一起,然后将固定件1223和极柱1221连接,使得固定件1223和连接件1222分别从上下两侧夹紧顶盖板1211和绝缘板1212,进而使二者被固定住,从而完成端盖12的组装。
具体的,连接件1222用于与电芯组件3的极耳电连接,以便于将电芯组件3的电流通过连接件1222和极柱1221导出至电池外部。
通过端盖12上开设相对应的散热位12111和避让孔12121,使得电池在正常使用时,散热孔21两端能与外界连通,从而使电池中部到外界的距离减小,进而提高电池的散热效率,且能通过散热位12111往散热孔21内安装冷却装置,进一步提高电池中部的散热效率,进而保障电池的工作寿命,且避免出现安全隐患的情况发生,并通过导流槽12123将电池内气体进行导流,使得在电池内气压快速增大后,能通过导流槽12123将气体导向设置于散热位12111一侧的防爆组件123,从而通过防爆组件123爆破的方式进行泄压,避免存在安全隐患。
实施例二
复参照说明书附图1-图7,一种电池包括上述电池外壳以及电芯组件3,电芯组件3位于容置空间内,并围绕散热孔21设置,使得能将电芯组件3安装在靠近散热孔21的位置,并通过散热孔21中设置的冷却装置对电池中部进行散热,从而提高电池中部散热效率。
电芯组件3为一体卷绕结构并环设于散热孔21或电芯组件3包括两个电芯单元31,两个电芯单元31分别位于散热孔21相对的两侧,使得能通过两种方法将电芯组件3放置在壳主体11内,并能通过散热孔21中设置的冷却装置对电芯组件3的中部进行散热,从而保障电池的散热效率,并提高电池对不同种类电芯组件3的适应能力,进而提高电池外壳的适用性。
具体的,当电芯组件3为一体卷绕结构时,在电芯组件3卷绕和压实的过程中,在电芯组件3的中部设置内模,使得电芯组件3在压实后中部形成通孔,从而能够使分隔件22穿过该通孔,以将电芯组件3放入壳主体11内。
传统绝缘膜仅需要加工为环形,便能对电芯进行保护,使其与壳主体隔开进行绝缘,但散热电池由于中部开设有散热孔21,使得电芯组件3内侧也会与分隔件22接触,导致需要专用绝缘膜进行保护,例如生产两种不同规格的环形绝缘膜对电芯组件3的外侧和内侧分别进行保护,导致需要两种绝缘膜生产加工设备,增加了生产成本。
参照说明书附图13-图19,一种电池还包括绝缘组件4,绝缘组件4包括外侧膜41、内侧膜42以及底面膜43;内侧膜42设置于外侧膜41的内部;底面膜43设置于外侧膜41和内侧膜42的一端,并与二者连接;
其中,内侧膜42的内部形成上下两端开口并用于容纳分隔件22的第一容纳空间44,内侧膜42、底面膜43以及外侧膜41之间形成上端开口并用于容纳电芯组件3的第二容纳空间45,使得能通过外侧膜41、内侧膜42和底面膜43组成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环形空间,进而能通过第二容纳空间45对电芯组件3进行容纳,并预留出用于容纳散热电池的分隔件22的第一容纳空间44,从而能在使用绝缘组件4对散热电池的电芯组件3进行绝缘和保护时,能使绝缘组件4适配散热电池的容置空间的形状,并保障对电芯组件3的保护能力以及散热电池的散热能力。
具体的,在用绝缘组件4包裹电芯组件3时,先将电芯组件3放入第二容纳空间45,并使内侧膜42穿过电芯组件3中部的通孔,然后将内侧膜42的上端热熔固定在避让孔12121的内边缘上,再将外侧膜41的上端热熔固定在绝缘板1212的外边缘上,最后将包裹好绝缘组件4并固定好端盖12的电芯组件3放入壳主体11内。
外侧膜41包括第一外膜单元411及第二外膜单元412,内侧膜42包括第一内膜单元421及第二内膜单元422,底面膜43包括第一底膜单元431及第二底膜单元432,第一外膜单元411、第一内膜单元421和第一底膜单元431组成第一膜体410,第一底膜单元431分别与第一内膜单元421的下端和第一外膜单元411的下端连接;第二外膜单元412、第二内膜单元422和第二底膜单元432组成第二膜体420,第二底膜单元432分别与第二内膜单元422的下端和第二外膜单元412的下端连接;第一膜体410和第二膜体420相对设置形成绝缘组件4。
具体的,在此种情况下,第一膜体410的结构可以与第二膜体420的结构相同,仅需一个生产设备便能完成第一膜体410和第二膜体420的生产,减小了生产成本。
第一膜体410由第一膜本体4100弯折形成,第二膜体420由第二膜本体4200弯折形成,第一膜本体4100沿两个折痕弯折形成第一内膜单元421、第一底膜单元431以及第一外膜单元411;第二膜本体4200沿两个折痕弯折形成第二内膜单元422、第二底膜单元432以及第二外膜单元412,且第一膜本体4100的结构和第二膜本体4200的结构相同,使得在对第一膜本体4100和第二膜本体4200进行生产时,仅需一个生产设备便能完成对第一膜本体4100和第二膜本体4200的生产,减小了生产成本。
能通过先生产出呈平面状的第一膜本体4100和第二膜本体4200,再通过沿着折痕弯折的方式,来使第一膜本体4100和第二膜本体4200成型为第一膜体410和第二膜体420,然后通过两个独立的第一膜体410和第二膜体420以相对设置的方式形成绝缘组件4,使得在对绝缘组件4进行生产加工时,仅需加工出呈平面状的第一膜本体4100和第二膜本体4200便能通过弯折的方式加工出所需的绝缘组件4,提高绝缘组件4的生产效率,且避免了单独生产两种不同规格的环形绝缘膜,再拼装形成所需专用绝缘膜,导致需要不同规格的绝缘膜生产加工设备,增加生产成本的情况发生。
第一底膜单元431和第二底膜单元432均包括纵向延伸部433和横向凸出部434,横向凸出部434从纵向延伸部433的一端沿横向凸出设置;第一膜体410与第二膜体420拼合时,第一底膜单元431的纵向延伸部433与第二底膜单元432的横向凸出部434拼合,第一底膜单元431的横向凸出部434与第二底膜单元432的纵向延伸部433拼合,使底面膜43的中部形成用于供分隔件22穿过的孔,使得在通过第一膜体410和第二膜体420拼合形成绝缘组件4时,第一膜体410和第二膜体420各自提供一个纵向延伸部433和横向凸出部434作为底面膜43的一部分,并在两个纵向延伸部433和横向凸出部434拼合的作用下,形成首尾相连的环形,从而保障了第一膜体410和第二膜体420的形状完全一致,使得在对绝缘组件4进行生产加工时仅需单一生产加工设备便能完成生产,进一步降低了绝缘组件4的生产成本。
第一内膜单元421和第二内膜单元422均包括内侧面423、第一内端面424以及第二内端面425,第一内端面424设置于内侧面423靠近横向凸出部434的一端,第二内端面425设置于内侧面423远离横向凸出部434的一端,第一内端面424的下端设有缺口4241,第二内端面425的下端沿远离内侧面423的方向延伸设置有补偿面4251;第一膜体410与第二膜体420拼合时,第一内膜单元421的第一内端面424与第二内膜单元422的第二内端面425拼合,第一内膜单元421的第二内端面425与第二内膜单元422的第一内端面424拼合,第一内膜单元421的补偿面4251覆盖第二内膜单元422的缺口4241,第二内膜单元422的补偿面4251覆盖第一内膜单元421的缺口4241,使得在第一膜体410和第二膜体420相对设置形成绝缘组件4时,能通过补偿面4251包覆在缺口4241处,从而将第一膜体410和第二膜体420连接为一体,并形成完整的内侧膜42,避免对电芯组件3的包覆不够紧密,影响绝缘组件4对电芯组件3的保护和绝缘能力的情况发生。
复参照图18或图19,由于需要设置横向凸出部434,而横向凸出部434占据了第一膜本体4100或第二膜本体4200的一部分空间,因此需要设置缺口4241。
补偿面4251上沿靠近第一内端面424的方向弯折设置有包覆面42511,第一膜体410与第二膜体420拼合时,第一内膜单元421的包覆面42511包覆在第二内膜单元422的内侧面423的内侧,第二内膜单元422的包覆面42511包覆在第一内膜单元421的内侧面423的内侧,从而能通过包覆面42511与内侧面423错位设置,使得在相对设置形成绝缘组件4后,第一膜体410和第二膜体420对接所形成的内侧膜42在拼合连接部位会有部分重合,从而避免二者之间存在间隙,进一步保障了绝缘组件4的绝缘和保护能力。
第一内端面424上设有内侧错位面4242,第一膜体410与第二膜体420拼合时,第一内膜单元421的第一内端面424从内侧错位面4242处开始包覆在第二内膜单元422的第二内端面425的内侧,第二内膜单元422的第一内端面424从内侧错位面4242处开始包覆在第一内膜单元421的第二内端面425的内侧,从而能通过内侧错位面4242与第二内端面425错位设置,使得在相对设置形成绝缘组件4后,第一膜体410和第二膜体420对接所形成的内侧膜42在拼合连接部位会有部分重合,从而避免二者之间存在间隙,进一步保障了绝缘组件4的绝缘和保护能力。
第一外膜单元411和第二外膜单元412均包括外侧面413、第一外端面414以及第二外端面415,第一外端面414设置于外侧面413的一端,第二外端面415设置于外侧面413的另一端;第一膜体410与第二膜体420拼合时,第一外膜单元411的第一外端面414与第二外膜单元412的第二外端面415拼合,第二外膜单元412的第一外端面414与第一外膜单元411的第二外端面415拼合,使得在通过第一膜体410和第二膜体420相对设置形成绝缘组件4时,能通过第一外端面414和第二外端面415拼合,从而使整个第一外膜单元411和第二外膜单元412组成环形,形成外侧膜41,并在内侧膜42和底面膜43的配合下,形成第二容纳空间45,从而能对电芯组件3进行保护和绝缘。
第一外端面414上设有外侧错位面4141,第一膜体410与第二膜体420拼合时,第一外膜单元411的第一外端面414从外侧错位面4141处开始包覆在第二外膜单元412的第二外端面415的外侧,第二外膜单元412的第一外端面414从外侧错位面4141处开始包覆在第一外膜单元411的第二外端面415的外侧,从而能通过外侧错位面4141与第二外端面415错位设置,使得在相对设置形成绝缘组件4后,第一膜体410和第二膜体420对接所形成的外侧膜41在拼合连接部位会有部分重合,从而避免二者之间存在间隙,进一步保障了绝缘组件4的绝缘和保护能力。
具体的,包覆面42511包覆在内侧面423的内侧,内侧错位面4242包覆在第二内端面425的内侧,外侧错位面4141包覆在第二外端面415的外侧,从而能避免包覆面42511、内侧错位面4242和外侧错位面4141挤压电芯组件3,进而损坏电芯组件3。
优选的,第一膜体410与第二膜体420拼合时,在外侧膜41、内侧膜42和底面膜43的各个拼合连接部位可采用热熔连接或胶带连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从而避免第一膜体410和第二膜体420发生移动,导致第一膜体410和第二膜体420分离,从而使绝缘组件4对电芯组件3包覆不够紧密的情况发生,进一步保障了绝缘组件4对电芯组件3的绝缘和保护效果。
具体的,对第一膜本体4100或第二膜本体4200进行弯折时,先沿着折痕按照形成内侧错位面4242、包覆面42511、第一内端面424、第二内端面425和补偿面4251的顺序先对第一内膜单元421或第二内膜单元422进行弯折,并自动生成缺口4241,再沿着第一内膜单元421和第一底膜单元431或第二内膜单元422和第二底膜单元432连接部位的折痕进行弯折,从而完成整个第一内膜单元421或第二内膜单元422的成型,然后沿着折痕按照形成外侧错位面4141、第一内端面424和第二内端面425的顺序进行弯折,再沿着第一外膜单元411和第一底膜单元431或第二外膜单元412和第二底膜单元432连接部位的折痕进行弯折,从而完成对整个第一外膜单元411或第二外膜单元412的成型,并使整个第一膜本体4100或第二膜本体4200弯折成型为第一膜体410或第二膜体420,然后再将第一膜体410和第二膜体420相对设置,便能形成绝缘组件4,完成整个绝缘组件4的弯折加工。
可以理解的是,弯折时可采用冲压等多种手段完成弯折,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自行选择,在此不做赘述。
底面膜43上开设连通孔435,使得在电池使用时,电解液能通过连通孔435流通。
通过设置由外侧膜41、内侧膜42和底面膜43组成的绝缘组件4,并通过第二容纳空间45对电芯组件3进行包覆,以及第一容纳空间44容纳分隔件22,使得绝缘组件4能够将电芯组件3和分隔件22分隔开,从而使绝缘组件4能适配散热电池结构对电芯组件3进行保护和绝缘,并提高了专用绝缘组件4的生产效率,降低了专用绝缘组件4的生产成本。
一种电池还包括绝缘片5,绝缘片5放置于容置空间的底面上,绝缘片5的中部设置有用于分隔件22穿过的开孔,绝缘片5上还开设有用于电解液流通的通孔,使得能通过设置位于绝缘组件4和壳主体11之间的绝缘片5,缓解二者之间的摩擦,且对电芯组件3进一步绝缘,保障电池工作寿命。
综上:通过加设散热组件,使得在电池正常工作时,能通过设置贯穿壳主体和端盖的散热孔,使得电池内部与外界或冷却装置之间的距离变小,从而提高厚度较大电池中部的散热效率,并使电池表面与外界接触的面积增大,使得在电池正常使用时,能有更多的面积与冷却装置接触,使冷却流体在相同的时间内能带走更多的热量,进而增强电池的散热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理的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池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其包括壳主体(11)及端盖(12),所述壳主体(11)内具有容置空间,所述端盖(12)盖设于所述壳主体(11)上,并将所述壳主体(11)的容置空间封闭;以及
散热组件(2),其包括散热孔(21)及分隔件(22),所述分隔件(22)沿着所述壳主体(11)的高度方向贯穿所述壳主体(11)和所述端盖(12),且所述分隔件(2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端盖(12)的表面及所述壳主体(11)的底面连接,所述散热孔(21)形成于所述分隔件(22)内部,并分别连通于所述端盖(12)的表面及所述壳主体(11)的底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12)包括盖板组件(121)及端子组件(122),所述盖板组件(121)包括顶盖板(1211)及绝缘板(1212),所述顶盖板(1211)盖设于所述绝缘板(1212),所述顶盖板(1211)具有散热位(12111)以及端子孔(12112),所述端子孔(12112)位于所述散热位(12111)的两端;所述绝缘板(1212)开设有避让孔(12121)以及连接孔(12122),所述避让孔(12121)和所述散热位(12111)相对应,所述连接孔(12122)和所述端子孔(12112)相对应;所述端子组件(122)设置在所述端子孔(12112)和所述连接孔(12122)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位(12111)位于顶盖板(1211)的中部,散热位(12111)为长条形孔,散热位(12111)的长度方向与顶盖板(1211)的长度方向平行;避让孔(12121)位于绝缘板(1212)的中部,避让孔(12121)为长条形孔,避让孔(12121)的长度方向与绝缘板(1212)的长度方向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板还设有防爆组件(123),所述防爆组件(123)设置于散热位(12111)宽度方向的一侧,所述绝缘板(1212)开设有通气孔(121231),且通气孔(121231)与防爆组件(123)正对。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板(1211)还开设有注液孔(12113),所述绝缘板(1212)还设有过液孔(12124),所述过液孔(12124)与所述注液孔(12113)相连通。
6.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电池外壳;以及
电芯组件(3),所述电芯组件(3)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并围绕所述散热孔(21)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组件(3)为一体卷绕结构并环设于所述散热孔(21);或所述电芯组件(3)包括两个电芯单元(31),两个所述电芯单元(31)分别位于所述散热孔(21)相对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绝缘组件(4),其包括外侧膜(41)、内侧膜(42)以及底面膜(43);所述内侧膜(42)设置于所述外侧膜(41)的内部;所述底面膜(43)设置于所述外侧膜(41)和所述内侧膜(42)的一端,并与二者连接;
其中,所述内侧膜(42)的内部形成上下两端开口并用于容纳所述分隔件(22)的第一容纳空间(44),所述内侧膜(42)、底面膜(43)以及外侧膜(41)之间形成上端开口并用于容纳所述电芯组件(3)的第二容纳空间(4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膜(41)包括第一外膜单元(411)及第二外膜单元(412),所述内侧膜(42)包括第一内膜单元(421)及第二内膜单元(422),所述底面膜(43)包括第一底膜单元(431)及第二底膜单元(432),所述第一外膜单元(411)、第一内膜单元(421)和第一底膜单元(431)组成第一膜体(410),第一底膜单元(431)分别与第一内膜单元(421)的下端和第一外膜单元(411)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二外膜单元(412)、第二内膜单元(422)和第二底膜单元(432)组成第二膜体(420),所述第二底膜单元(432)分别与第二内膜单元(422)的下端和第二外膜单元(412)的下端连接;第一膜体(410)和第二膜体(420)相对设置形成绝缘组件(4)。
10.根据权利要求6-9任一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绝缘片(5),所述绝缘片(5)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的底面上,所述绝缘片(5)的中部设置有用于所述分隔件(22)穿过的开孔,所述绝缘片(5)上还开设有用于电解液流通的通孔。
CN202310011112.6A 2023-01-05 2023-01-05 电池外壳及电池 Active CN1158638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11112.6A CN115863891B (zh) 2023-01-05 2023-01-05 电池外壳及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11112.6A CN115863891B (zh) 2023-01-05 2023-01-05 电池外壳及电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63891A true CN115863891A (zh) 2023-03-28
CN115863891B CN115863891B (zh) 2023-08-15

Family

ID=856568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11112.6A Active CN115863891B (zh) 2023-01-05 2023-01-05 电池外壳及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63891B (zh)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93566A (ja) * 1999-09-21 2001-04-06 Honda Motor Co Ltd 円筒型電池
CN1879246A (zh) * 2003-11-05 2006-12-13 株式会社杰士汤浅 电池
CN102055007A (zh) * 2010-12-13 2011-05-11 湖南科力远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特殊结构的电池及其制作方法
CN102403468A (zh) * 2010-09-16 2012-04-04 河南科隆集团有限公司 有散热腔体的电池容器
CN102637534A (zh) * 2012-04-10 2012-08-15 深圳江浩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耐高温、长寿命的大型铝电解电容器及其制法
CN202523812U (zh) * 2012-01-16 2012-11-07 深圳市雄韬电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
WO2013121990A1 (ja) * 2012-02-16 2013-08-22 オートモーティブエナジーサプライ株式会社 バッテリパックの防爆弁
US20160301118A1 (en) * 2013-04-09 2016-10-13 Commissariat A L'energie Atomique Et Aux Energies Alternatives Lithium electrochemical storage battery having a casing providing improved thermal dissipation, associated battery pack and production processes
CN108199091A (zh) * 2018-01-31 2018-06-22 广东顺德工业设计研究院(广东顺德创新设计研究院) 锂电池及其电池壳体
CN110085778A (zh) * 2019-05-30 2019-08-02 广东顺德工业设计研究院(广东顺德创新设计研究院) 电池壳体、锂离子电池及锂离子电池组
CN210062972U (zh) * 2019-06-04 2020-02-14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井下防爆电池机车
CN112736325A (zh) * 2021-01-25 2021-04-30 南昌大学 一种锂电池内置热管散热结构
CN216773367U (zh) * 2022-01-11 2022-06-17 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顶盖、电池及电池包
CN217485562U (zh) * 2022-05-23 2022-09-23 楚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大圆柱电池结构
CN115295890A (zh) * 2022-09-16 2022-11-04 苏州宇量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卷芯、具有中空结构的电池、装配方法及电动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93566A (ja) * 1999-09-21 2001-04-06 Honda Motor Co Ltd 円筒型電池
CN1879246A (zh) * 2003-11-05 2006-12-13 株式会社杰士汤浅 电池
CN102403468A (zh) * 2010-09-16 2012-04-04 河南科隆集团有限公司 有散热腔体的电池容器
CN102055007A (zh) * 2010-12-13 2011-05-11 湖南科力远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特殊结构的电池及其制作方法
CN202523812U (zh) * 2012-01-16 2012-11-07 深圳市雄韬电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
WO2013121990A1 (ja) * 2012-02-16 2013-08-22 オートモーティブエナジーサプライ株式会社 バッテリパックの防爆弁
CN102637534A (zh) * 2012-04-10 2012-08-15 深圳江浩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耐高温、长寿命的大型铝电解电容器及其制法
US20160301118A1 (en) * 2013-04-09 2016-10-13 Commissariat A L'energie Atomique Et Aux Energies Alternatives Lithium electrochemical storage battery having a casing providing improved thermal dissipation, associated battery pack and production processes
CN108199091A (zh) * 2018-01-31 2018-06-22 广东顺德工业设计研究院(广东顺德创新设计研究院) 锂电池及其电池壳体
CN110085778A (zh) * 2019-05-30 2019-08-02 广东顺德工业设计研究院(广东顺德创新设计研究院) 电池壳体、锂离子电池及锂离子电池组
CN210062972U (zh) * 2019-06-04 2020-02-14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井下防爆电池机车
CN112736325A (zh) * 2021-01-25 2021-04-30 南昌大学 一种锂电池内置热管散热结构
CN216773367U (zh) * 2022-01-11 2022-06-17 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顶盖、电池及电池包
CN217485562U (zh) * 2022-05-23 2022-09-23 楚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大圆柱电池结构
CN115295890A (zh) * 2022-09-16 2022-11-04 苏州宇量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卷芯、具有中空结构的电池、装配方法及电动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63891B (zh) 2023-08-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4109618A1 (en) Lithium ion battery and electric car with the same
US8658296B2 (en) Rechargeable battery
EP2677563B1 (en) Rechargeable battery and module of the same
EP2768069B1 (en) Battery module
KR102439847B1 (ko) 이차 전지
CN104300171A (zh) 可再充电电池
CN217158371U (zh) 顶盖组件与单体电池
US9559341B2 (en) Rechargeable battery having a vent unit at a joint in a cap plate
WO2023164997A1 (zh) 端盖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WO2022000556A1 (zh) 扣式电池
CN211980650U (zh) 电池、电池包和车辆
EP3855558B1 (en) Battery cell, battery module, battery pack, device using battery cell as power supply,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battery cell
US9455479B2 (en) Rechargable battery having a fuse
EP4064449A1 (en) Box body for battery, battery, electric apparatus, and battery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device
CN219066998U (zh) 电池端盖
CN219739247U (zh) 一种盖板组件以及电池
CN116470244A (zh) 一种盖板组件、电池以及电池组装方法
CN218242175U (zh) 圆柱电池及电池包
CN115863891A (zh) 电池外壳及电池
KR20170040988A (ko) 이차전지 팩
CN217182297U (zh) 端盖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CN116169414A (zh) 电池、电池模组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2209638U (zh) 用于电池模组的隔板组件及车辆
KR102349741B1 (ko) 리튬 이차 전지
KR20140004391A (ko) 배터리 팩 및 케이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