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62904U - 一种安全汽车防撞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安全汽车防撞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62904U
CN210062904U CN201920419636.8U CN201920419636U CN210062904U CN 210062904 U CN210062904 U CN 210062904U CN 201920419636 U CN201920419636 U CN 201920419636U CN 210062904 U CN210062904 U CN 2100629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plate
rod
safety
colum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41963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兰新武
胥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Zhizunbao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Automotive Engineering Vocational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Automotive Engineering Vocational College filed Critical Hunan Automotive Engineering Vocational College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629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6290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安全汽车防撞装置,属于汽车防撞技术领域,包括固定底板,固定底板上端两侧安装有固定柱,固定柱上端安装有固定板,固定板中部两端铰接有转动杆,转动杆上端安装有固定筒,固定筒上端安装有连接块,连接块上端连接有防撞板,固定板中部安装有旋转柱,旋转柱上端安装有限位块,限位块上端安装有下挡板,下挡板上端两侧安装有橡胶块,橡胶块上端安装有上挡板,旋转柱中部安装有升降板,升降板上端通过连杆铰接有限位杆,限位杆下端通过铰接块固定于转动杆中部。本实用新型,保障着对防撞板中部的缓冲限位作用,大大增加着汽车的防撞效果,同时整个装置还可以进行调节着整个装置对于外界撞击力的防撞效果,且操作简单。

Description

一种安全汽车防撞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防撞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安全汽车防撞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汽车的拥有量也在逐渐增多。汽车的普及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交通事故的发生率。汽车在遇到如汽车爆胎、碰撞等突发不可预测的状况时,汽车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失去控制,稍有疏忽没有控制住方向盘,并进行紧急制动就会发生不可预想的危险。为了有效提高汽车的安全性,减轻车祸带来的危害,汽车上一般会安装防撞装置,然而现有的防撞装置结构复杂、不便安装,不仅增加了汽车的使用成本,同时防撞效果较差。
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7535849U)公开了一种汽车安全防撞装置,包括上防撞板和下防撞板,虽然该装置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弹性杆以及安全气囊之间的配合,保障着防撞效果,但是在实际事故中,撞击力通常置于上防撞板中部,若是仅仅是通过安全气囊无法从根本上保证着防撞效果,实用性不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汽车防撞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安全汽车防撞装置,包括固定底板,所述固定底板上端两侧安装有固定柱,固定柱上端安装有固定板,固定板中部两端铰接有转动杆,转动杆上端安装有固定筒,固定筒上端安装有连接块,连接块上端连接有防撞板,所述固定板中部安装有旋转柱,旋转柱上端安装有限位块,限位块上端安装有下挡板,下挡板上端两侧安装有橡胶块,橡胶块上端安装有上挡板,所述旋转柱中部安装有升降板,升降板上端通过连杆铰接有限位杆,限位杆下端通过铰接块固定于转动杆中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升降板下端两侧与固定板之间安装有缓冲机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缓冲机构包括活塞筒,活塞筒上端安装有伸缩杆,伸缩杆外侧安装有伸缩弹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限位杆上端铰接于限位块两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旋转柱下端设有螺纹区。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板中部设有与螺纹区相互配合的内螺纹套。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旋转柱下端穿过内螺纹套连接有固定螺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所述一种安全汽车防撞装置,结构合理,设计新颖,通过设有的转动杆、连杆和限位块之间的配合,保障着对防撞板中部的缓冲限位作用,大大增加着汽车的防撞效果,同时整个装置还可以进行调节着整个装置对于外界撞击力的防撞效果,且操作简单,实用性强,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安全汽车防撞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安全汽车防撞装置中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安全汽车防撞装置中缓冲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底板、2-固定柱、3-固定板、4-固定螺母、5-旋转柱、6-转动杆、7-固定筒、8-缓冲机构、9-连接块、10-防撞板、11-上挡板、12-橡胶块、13-下挡板、14-限位块、15-限位杆、16-铰接块、17-升降板、19-活塞筒、20-升降杆、21-伸缩弹簧、22-螺纹区、24-内螺纹套、25-限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安全汽车防撞装置,包括固定底板1,所述固定底板1用于焊接在汽车车身上,所述固定底板1上端两侧安装有固定柱2,固定柱2上端安装有固定板3,所述固定板3中部设有与螺纹区22相互配合的内螺纹套24,进而实现着旋转柱5与固定板3之间的相对位置的调节,固定板3中部两端铰接有转动杆6,转动杆6上端安装有固定筒7,固定筒7上端安装有连接块9,连接块9上端连接有防撞板10,所述固定板3中部安装有旋转柱5,所述旋转柱5下端穿过内螺纹套24连接有固定螺母4,用于实现着对旋转柱5调节后位置的固定,所述旋转柱5下端设有螺纹区22,旋转柱5上端安装有限位块14,所述旋转柱5与限位块14为滑动连接,保证着旋转柱5可以沿着限位块14进行旋转,限位块14上端安装有下挡板13,下挡板13上端两侧安装有橡胶块12,用于避免着上挡板11与下档板13之间的直接接触,同时也增加着缓冲能力,橡胶块12上端安装有上挡板11,所述旋转柱5中部安装有升降板17,升降板17上端通过连杆25铰接有限位杆15,进而实现着连杆25对于限位杆15的支撑限位,所述限位杆15上端铰接于限位块14两端,限位杆15下端通过铰接块16固定于转动杆6中部。
实施例2
参阅图3,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种实施例中,该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升降板17下端两侧与固定板3之间安装有缓冲机构8,所述缓冲机构8包括活塞筒19,活塞筒19上端安装有伸缩杆20,所述伸缩杆20可以沿着活塞筒19上下移动,伸缩杆20外侧安装有伸缩弹簧21,通过设置缓冲机构8可以保证着升降板17对于连杆25的限位缓冲发那个防撞效果。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当防撞板10受到撞击力时,会使得防撞板10后移,进而使得转动杆6会有向外移动的趋势,同时转动杆6会在限位杆15的作用下往内侧缓冲移动,且连杆在升降板17与缓冲机构8的作用,也避免着转动杆6偏移较大的角度,进而起到着整个防撞效果,当需要对防撞板10的防撞效果进行调节时,则转动着固定螺母4,使得旋转柱5与固定板3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调节,进而通过缓冲机构8以及连杆25的作用,使得限位杆15发生移动,进而再通过转动杆6的作用,使得防撞板10与上挡板11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保证着防撞效果的调节,调节简单快捷。本实用新型,构合理,设计新颖,通过设有的转动杆6、连杆25和限位块14之间的配合,保障着对防撞板10中部的缓冲限位作用,大大增加着汽车的防撞效果,同时整个装置还可以进行调节着整个装置对于外界撞击力的防撞效果,且操作简单,实用性强,可靠性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安全汽车防撞装置,包括固定底板(1),所述固定底板(1)上端两侧安装有固定柱(2),固定柱(2)上端安装有固定板(3),其特征在于,固定板(3)中部两端铰接有转动杆(6),转动杆(6)上端安装有固定筒(7),固定筒(7)上端安装有连接块(9),连接块(9)上端连接有防撞板(10),所述固定板(3)中部安装有旋转柱(5),旋转柱(5)上端安装有限位块(14),限位块(14)上端安装有下挡板(13),下挡板(13)上端两侧安装有橡胶块(12),橡胶块(12)上端安装有上挡板(11),所述旋转柱(5)中部安装有升降板(17),升降板(17)上端通过连杆(25)铰接有限位杆(15),限位杆(15)下端通过铰接块(16)固定于转动杆(6)中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汽车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板(17)下端两侧与固定板(3)之间安装有缓冲机构(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安全汽车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8)包括活塞筒(19),活塞筒(19)上端安装有伸缩杆(20),伸缩杆(20)外侧安装有伸缩弹簧(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汽车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15)上端铰接于限位块(14)两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汽车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柱(5)下端设有螺纹区(2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汽车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3)中部设有与螺纹区(22)相互配合的内螺纹套(24)。
7.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安全汽车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柱(5)下端穿过内螺纹套(24)连接有固定螺母(4)。
CN201920419636.8U 2018-11-20 2019-03-29 一种安全汽车防撞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062904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122324 2018-11-20
CN201821912232 2018-11-2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62904U true CN210062904U (zh) 2020-02-14

Family

ID=694351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419636.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062904U (zh) 2018-11-20 2019-03-29 一种安全汽车防撞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6290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31878A (zh) * 2020-04-02 2020-06-05 张扬 新能源汽车尾部防撞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31878A (zh) * 2020-04-02 2020-06-05 张扬 新能源汽车尾部防撞装置
CN111231878B (zh) * 2020-04-02 2021-11-26 张扬 新能源汽车尾部防撞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062904U (zh) 一种安全汽车防撞装置
CN103818339A (zh) 用于车辆的安全设备
CN101905665B (zh) 一种汽车座椅吸能结构
EP3919341A1 (en) Motor train unit and obstacle pushing-aside apparatus thereof
CN212332574U (zh) 一种汽车碰撞缓冲装置
CN207157151U (zh) 一种汽车碰撞吸能装置
CN113715763A (zh) 一种车载式防撞缓冲装置
CN111301326A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汽车前防撞外板
CN104554325A (zh) 防止轨道交通车辆因脱轨导致侧翻的主动支撑装置
CN211596558U (zh) 一种具有多级防撞缓冲功能的道路施工车
CN201980174U (zh) 汽车可调式后保险杠
CN209339047U (zh) 一种危险区域用道路护栏
CN211252487U (zh) 一种前排驾乘人员保护装置
CN202641584U (zh) 充气胎保险杠及带该充气胎保险杠的安全车
CN217598503U (zh) 侧翻吸能系统及客车
CN217678774U (zh) 一种道路用安全防撞护栏
CN106904105B (zh) 大中型货运车驾驶员安全座椅
CN209870311U (zh) 一种汽车规避及防撞装置
CN216636394U (zh) 一种可高效泄压的防撞型保险杆
CN219029183U (zh) 车辆的座椅和车辆
CN215322410U (zh) 主动预警吸能缓冲型防护系统
CN220318425U (zh) 一种矿山道路安全防撞装置
CN216331568U (zh) 可吸能上滑轨
CN218172185U (zh) 一种基于汽车安全用的汽车防撞装置
CN102616195B (zh) 充气胎保险杠及带该充气胎保险杠的安全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28

Address after: 518054 Room 501, unit C, building 7, Nanguang garden, Haide Erdao, Nanshan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zhizunbao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412001 No. 476 Hongqi Road North, Hunan, Zhuzhou

Patentee before: HUNAN AUTOMOTIVE ENGINEERING VOCATIONAL Colleg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