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53643U - 体型柔性线路板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体型柔性线路板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53643U
CN210053643U CN201921322937.5U CN201921322937U CN210053643U CN 210053643 U CN210053643 U CN 210053643U CN 201921322937 U CN201921322937 U CN 201921322937U CN 210053643 U CN210053643 U CN 2100536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avoidance
type flexible
flexible circuit
conca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2293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东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dyron Corp
Tendyr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dyr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dyr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dyr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32293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536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536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536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 Of Printed Boar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一种体型柔性线路板及电子设备,其中,该体型柔性线路板包括:线路板本体,线路板本体上设置有定位孔、第一焊盘、第一避让部,且线路板上开设有第一避让孔;第一避让部,包括侧壁和底壁,第一避让部的侧壁边沿与第一避让孔的边沿连接,第一避让部的侧壁和底壁形成凹形避让空间,第一避让部的凹形避让空间用于避让电气元件;其中,第一避让部的底壁远离线路板本体的第一表面,第一焊盘设置在线路板本体的第一表面上。采用该体型柔性电路板,通过冲压出立体的避让空间来避让电气元件,无需在柔性线路板上开设避让孔,有效降低柔性线路板的制作成本。

Description

体型柔性线路板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体型柔性线路板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柔性线路板因其可以自由弯曲、折叠,便于减少电子设备的空间和重量等特性,被广泛应用。现有柔性线路板形状为平面的,不具有凹坑、凸起等立体结构。当电子设备中,需要使用柔性线路板连接的两点间有凸起电气元件时,只能通过在柔性线路板上开设避让孔,以避让该电气元件,或者改变整个柔性线路板平面形状以避让该电气元件,由此造成了电子设备的设计困难和空间浪费。因此,亟需一种更优的柔性线路板,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问题之一。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型柔性线路板。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体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体型柔性线路板,包括:线路板本体,线路板本体上设置有定位孔、第一焊盘、第一避让部,且线路板上开设有第一避让孔;第一避让部,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一底壁,第一避让部的第一侧壁边沿与第一避让孔的边沿连接,第一避让部的第一侧壁和第一底壁形成凹形避让空间,第一避让部的凹形避让空间用于避让电气元件;其中,第一避让部的第一底壁远离线路板本体的第一表面,第一焊盘设置在线路板本体的第一表面上。
可选地,线路板本体上还设置有第二避让部和第二焊盘,且线路板本体上还开设有第二避让孔;第二避让部,包括第二侧壁和第二底壁,第二避让部的第二侧壁边沿与第二避让孔的边沿连接,第二避让部的第二侧壁和第二底壁形成凹形避让空间,第二避让部的凹形避让空间用于避让电气元件;其中,第二避让部的第二底壁远离线路板本体的第二表面,第二焊盘设置在线路板本体的第二表面上。
可选地,第一避让部有多个。
可选地,第二避让部有多个。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体型柔性线路板、第一电气组件、外壳;第一电气组件与体型柔性线路板容置于外壳内;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定位柱,体型柔性线路板,通过其定位孔与定位柱的配合连接,固定在外壳的内部;第一电气组件,容置在体型柔性线路板的第一避让部所形成的凹形避让空间内,通过体型柔性线路板的第二表面上的第二焊盘,与体型柔性线路板电连接。
可选地,该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二电气组件;第二电气组件,容置在体型柔性线路板的第二避让部所形成的凹形避让空间内,通过体型柔性线路板的第一表面上的第一焊盘,与体型柔性线路板电连接。
可选地,第一电气组件与第一避让部的凹形避让空间的大小匹配。
可选地,第二电气组件与第二避让部的凹形避让空间的大小匹配。
采用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冲压的方式在柔性线路板上冲压出立体的避让空间,以避让电气元件,无需在柔性线路板上开设避让孔,有效降低柔性线路板的制作成本。同时,避让部的底壁和侧壁能够包覆电气元件,可以达到防止对所包覆的电气元件进行物理刺探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体型柔性线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体型柔性线路板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提供的一种体型柔性线路板的加工方法的步骤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提供的冲压模组和待加工的柔性线路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数量或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体型柔性线路板1。图1为一种体型柔性线路板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体型柔性线路板1的剖面图,现结合图1和图2,对本实施例提供的体型柔性线路板1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该体型柔性线路板1包括:线路板本体10,线路板本体10上设置有定位孔11、第一焊盘12、第一避让部13,且线路板上开设有第一避让孔14;第一避让部13,包括第一侧壁131和第一底壁132,第一避让部13的第一侧壁131边沿与第一避让孔14的边沿连接,第一避让部13的第一侧壁131和第一底壁132形成凹形避让空间,第一避让部13的凹形避让空间用于避让电气元件;其中,第一避让部13的第一底壁132远离线路板本体10的第一表面15,第一焊盘12设置在线路板本体10的第一表面15上。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定位孔11可以为开设在线路板本体10上的通孔,其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在应用时,定位孔11可以用于与电子设备外壳内的定位柱一一配合,体型柔性线路板1由此可以通过定位孔11固定在电子设备外壳的内部。
本实施例中,第一避让部13的第一侧壁131边沿与第一避让孔14的边沿连接,第一避让部13可以与线路板本体10一体成型。在制作时,可以利用冲压模具对线路板本体10进行冲压,以形成第一避让部13。由此,在制作体型柔性线路板1时,只需在需要避让电气元件的位置对线路板本体10进行冲压,使其形成凹形避让空间,即可避让电气元件,而不需要在线路板本体10上通过开孔的方式进行避让,或改变线路板本体10的平面形状进行避让。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避让部13可以如图1所示为矩形形状,也可以根据需避让的电气元件的形状,被冲压为其他形状,如圆形等。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避让部13的第一底壁132远离线路板本体10的第一表面15,如图2所示,第一表面15为线路板本体10的上表面,第一避让部13是凸出于线路板本体10的。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焊盘12可以设置在第一表面15的线路板本体10的区域,也可以设置在第一避让部13的凹形避让空间内。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避让部13可以有多个。在实际应用中,第一避让部13的位置、大小和个数均可以根据需避让的电气元件的位置、大小和个数而变化。
本实施例中,线路板本体10上还可以设置有第二避让部16和第二焊盘(图中为示出),且线路板本体10上还开设有第二避让孔17;第二避让部16,包括第二侧壁161和第二底壁162,第二避让部16的第二侧壁161边沿与第二避让孔17的边沿连接,第二避让部16的第二侧壁161和第二底壁162形成凹形避让空间,第二避让部16的凹形避让空间用于避让电气元件;其中,第二避让部16的第二底壁162远离线路板本体10的第二表面18,第二焊盘设置在线路板本体10的第二表面18上。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二避让部16可以如图1所示为矩形形状,也可以根据需避让的电气元件的形状,被冲压为其他形状,如圆形等。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二避让部16的第二底壁162远离线路板本体10的第二表面18,如图2所示,第二表面18为线路板本体10的下表面,第二避让部16是凹陷于线路板本体10的。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二避让部16可以有多个。在实际应用中,第二避让部16的位置、大小和个数均可以根据需避让的电气元件的位置、大小和个数而变化。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二焊盘可以设置在第二表面18的线路板本体10的区域,也可以设置在第一避让部13的凹形避让空间内。
本实施例中,线路板本体10可以为单面板、双面板或多层板。
在实际应用时,在线路板本体10上方有需要避让的电气元件时,可以在线路板本体10上设计第二避让部16,即在线路板本体10上冲压出一个凹陷的避让空间,以避让线路板本体10上方的电气元件;在线路板本体10下方有需要避让的电气元件时,可以在线路板本体10上设计第一避让部13,即在线路板本体10上冲压出一个凸出的避让空间,以避让线路板本体10下方的电气元件。
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体型柔性线路板1,通过冲压的方式在柔性线路板上冲压出立体的避让空间,以避让电气元件,无需在柔性线路板上开设避让孔,有效降低柔性线路板的制作成本。同时,避让部的底壁和侧壁能够包覆电气元件,可以达到防止对所包覆的电气元件进行物理刺探的效果。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图3为该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电子设备包括:如实施例1中所述的体型柔性线路板1、第一电气组件(图中为示出)、外壳3;第一电气组件与体型柔性线路板1容置于外壳3内;外壳3的内部设置有定位柱31,体型柔性线路板1,通过其定位孔11与定位柱31的配合连接,固定在外壳3的内部;第一电气组件,容置在体型柔性线路板1的第一避让部13所形成的凹形避让空间内,通过体型柔性线路板1的第二表面18上的第二焊盘(图中未示出),与体型柔性线路板1电连接。
本实施例中,体型柔性线路板1可以采用实施例1中所提供的体型柔性线路板,在此不再对其结构进行赘述。
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气组件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电气元件(图中为示出)。由此,在需要避让一组邻近的电气元件时,可以利用一个第一避让部13进行避让。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避让部13的凹形避让空间可以大于第一电气组件,或者,第一电气组件与第一避让部13的凹形避让空间的大小匹配。第一电气组件与第一避让部13的凹形避让空间的大小匹配,可以最大地节省体型柔性线路板1及第一电气组件所占用的空间,且大小匹配的凹形避让空间可以起到固定第一电气组件的作用。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电气组件可以有多个,每个第一电气组件容置在一个第一避让部13的凹形避让空间内。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实际的电路需求,来设计第二焊盘的位置,方便第一电气组件与体型柔性线路板1电连接。
本实施例中,外壳3内部可以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定位柱31,体型柔性线路板1上可以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定位孔11。定位柱31的大小、位置与数量与定位孔11相配合。由此,通过柱孔配合的结构,可以将体型柔性线路板1固定在外壳3的内部空间中。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该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二电气组件2;第二电气组件2,容置在体型柔性线路板1的第二避让部13所形成的凹形避让空间内,通过体型柔性线路板1的第一表面15上的第一焊盘12,与体型柔性线路板1电连接。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二电气组件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电气元件。图3为第二电气组件2包括三个电气元件的示意图。由此,在需要避让一组邻近的电气元件时,可以利用一个第二避让部16进行避让。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二避让部16的凹形避让空间可以大于第二电气组件2,或者,第二电气组件2与第二避让部16的凹形避让空间的大小匹配。第二电气组件2与第二避让部16的凹形避让空间的大小匹配,可以最大地节省体型柔性线路板1及第二电气组件2所占用的空间,且大小匹配的凹形避让空间可以起到固定第二电气组件2的作用。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二电气组件2可以有多个,每个第二电气组件2容置在一个第二避让部16的凹形避让空间内。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实际的电路需求,来设计第一焊盘12的位置,方便第二电气组件与体型柔性线路板1电连接。
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使用体型柔性线路板来承载电气元件,在遇到需要避让的电器元件时,无需在柔性线路板上开设避让孔,降低柔性线路板的制作成本,且可以使电子设备的内部空间被更好的利用。同时,避让部的底壁和侧壁能够包覆电气元件,可以达到防止对所包覆的电气元件进行物理刺探的效果。
实施例3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如实施例1中所述的体型柔性线路板1的加工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S1-S3,图4为该加工方法的步骤图,如图4所示:
步骤S1:根据预设图样确定冲压模具上第一冲压组件的形状与位置;
其中,冲压模具包括上模板与下模板,第一冲压组件包括:设置在上模板的第一冲压块,设置在下模板的与第一冲压块配合的第一冲压凹部。
步骤S2:将待加工的柔性线路板放置在冲压模具的上模板与下模板之间;
步骤S3:将冲压模具的上模板与下模板压合,冲压待加工的柔性线路板,冲压后形成体型柔性线路板。
由此,在冲压模具的上模板与下模板压合后,第一冲压组件可以在待加工的柔性线路板上冲压出第二避让部16。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步骤S2之前,该方法还包括:根据预设图样确定冲压模具上第二冲压组件的形状与位置;其中,第二冲压组件包括:设置在下模板的第二冲压块,设置在上模板的与第二冲压块配合的第二冲压凹部。由此,在冲压模具的上模板与下模板压合后,第二冲压组件可以在待加工的柔性线路板上冲压出第一避让部13。
图5为本实施例中冲压模组和待加工的柔性线路板的示意图,图5中仅示出了一个第一冲压组件作为示意,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有多个第一冲压组件。现结合图5,对本实施例的加工方法中所使用的冲压模具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5所示,冲压模具30包括上模板301和下模板302,第一冲压组件303包括:设置在上模板301的第一冲压块3031和设置在下模板302的与第一冲压块3031配合的第一冲压凹部3032。在实际应用中,设计人员可以根据电路设计,即根据对凹形避让空间的需求,来设计体型柔性线路板的预设图样,并根据该预设图样,来确定第一冲压组件303的数量、位置和大小。类似地,设计人员同样可以根据电路设计,来确定第二冲压组件的数量、位置和大小。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冲压模具30上还可以设置有穿刺柱34,该穿刺柱34用于对待加工的柔性线路板40开孔。穿刺柱34的个数根据所需的定位孔11的个数而确定,穿刺柱34可以设置在上模板301的下表面(如图5所示),或者,还可以设置在下模板302的上表面(图中为示出)。如果穿刺柱34设置在上模板301的下表面,下模板302的上表面可以在对应位置设置穿刺凹孔35;如果穿刺柱34设置在下模板302的上表面,上模板301的下表面可以在对应位置设置穿刺凹孔35。在步骤S3之后,经过上模板301和下模板302的压合,一个或多个穿刺柱34穿透待加工的柔性线路板40,在待加工的柔性线路板40上形成对应的通孔,即形成定位孔11。
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加工方法,利用冲压模具对待加工的柔性线路板进行冲压,使其在冲压后形成如实施例1中所述的体型柔性线路板1。通过该体型柔性线路板的凹形避让空间来避让电气元件,无需在柔性线路板上开设避让孔,降低柔性线路板的制作成本,且采用该加工方法制作出的体型柔性线路板,可以使电子设备的内部空间被更好的利用,避让部的底壁和侧壁还能够包覆电气元件,可以达到防止对所包覆的电气元件进行物理刺探的效果。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限定。

Claims (8)

1.一种体型柔性线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线路板本体,所述线路板本体上设置有定位孔、第一焊盘、第一避让部,且所述线路板上开设有第一避让孔;
所述第一避让部,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一底壁,所述第一避让部的第一侧壁边沿与所述第一避让孔的边沿连接,所述第一避让部的第一侧壁和第一底壁形成凹形避让空间,所述第一避让部的凹形避让空间用于避让电气元件;其中,所述第一避让部的第一底壁远离所述线路板本体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一焊盘设置在所述线路板本体的第一表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型柔性线路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路板本体上还设置有第二避让部和第二焊盘,且所述线路板本体上还开设有第二避让孔;
所述第二避让部,包括第二侧壁和第二底壁,所述第二避让部的第二侧壁边沿与所述第二避让孔的边沿连接,所述第二避让部的第二侧壁和第二底壁形成凹形避让空间,所述第二避让部的凹形避让空间用于避让电气元件;其中,所述第二避让部的第二底壁远离所述线路板本体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焊盘设置在所述线路板本体的第二表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体型柔性线路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避让部有多个。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体型柔性线路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避让部有多个。
5.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体型柔性线路板、第一电气组件、外壳;
所述第一电气组件与所述体型柔性线路板容置于所述外壳内;
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定位柱,所述体型柔性线路板,通过其定位孔与所述定位柱的配合连接,固定在所述外壳的内部;
所述第一电气组件,容置在所述体型柔性线路板的第一避让部所形成的凹形避让空间内,通过所述体型柔性线路板的第二表面上的第二焊盘,与所述体型柔性线路板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电气组件;
所述第二电气组件,容置在所述体型柔性线路板的第二避让部所形成的凹形避让空间内,通过所述体型柔性线路板的第一表面上的第一焊盘,与所述体型柔性线路板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气组件与所述第一避让部的凹形避让空间的大小匹配。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电气组件与所述第二避让部的凹形避让空间的大小匹配。
CN201921322937.5U 2019-08-14 2019-08-14 体型柔性线路板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2100536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22937.5U CN210053643U (zh) 2019-08-14 2019-08-14 体型柔性线路板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22937.5U CN210053643U (zh) 2019-08-14 2019-08-14 体型柔性线路板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53643U true CN210053643U (zh) 2020-02-11

Family

ID=693989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22937.5U Active CN210053643U (zh) 2019-08-14 2019-08-14 体型柔性线路板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5364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46331A (zh) * 2019-08-14 2019-11-12 天地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体型柔性线路板、电子设备及其加工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46331A (zh) * 2019-08-14 2019-11-12 天地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体型柔性线路板、电子设备及其加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94956B (zh) 软硬结合板的制作方法
CN210053643U (zh) 体型柔性线路板及电子设备
CN104995906A (zh) 摄像头模块的制造方法
CN113038797B (zh) 电子设备
CN216226434U (zh) 一种手机屏蔽罩平面度调节专用模具
US9281599B2 (en) Portable device
CN108307016B (zh) 中框、电子装置及中框制作方法
CN210053671U (zh) 一种内层芯板的定位结构
CN105722313A (zh) 移动终端
CN103008417B (zh) 电子装置金属壳体的冲压制造方法及壳体
CN216253376U (zh) 一种用于pcb的功能集成一体化生产模具
CN2760820Y (zh) 电子卡连接器固持结构
CN220068163U (zh) 屏蔽罩组件及电子装置
CN110210388B (zh) 指纹模组及移动终端
US8359897B2 (en) Method for making shielding member
TWI248698B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antenna module used on wireless electronic device
EP3637743A1 (en) Battery cover plate, preparation method, shell component, and mobile terminal
CN202487837U (zh) 卡连接器
CN110446331A (zh) 体型柔性线路板、电子设备及其加工方法
CN205648332U (zh) 一种屏蔽框、屏蔽罩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12084147U (zh) 一种微型化pc/104处理器模块的pcb板体结构
CN211293975U (zh) 倒扣型cf卡外壳结构
US20240172385A1 (en) Electronics enclosure and expansion card with coanda vent ribs
CN202979524U (zh) 电子装置金属壳体
CN215183649U (zh) 按键安装结构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