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68163U - 屏蔽罩组件及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屏蔽罩组件及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68163U
CN220068163U CN202321106451.4U CN202321106451U CN220068163U CN 220068163 U CN220068163 U CN 220068163U CN 202321106451 U CN202321106451 U CN 202321106451U CN 220068163 U CN220068163 U CN 2200681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ielding
cover
side wall
shielding frame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0645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晓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ectel Wireless Solution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uectel Wireless Solution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ectel Wireless Solutions Co Ltd filed Critical Quectel Wireless Solution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10645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681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681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681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hielding Devices Or Components To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屏蔽罩组件及电子装置,屏蔽罩组件包括屏蔽盖和屏蔽框,屏蔽框用于固定于电路板上,屏蔽框上具有用于容纳电子元件的容纳槽以及用于与屏蔽盖接触的侧壁,屏蔽盖包括顶盖和侧盖,侧壁上具有第一扣合结构,侧盖上设置有第二扣合结构,第一扣合结构为朝向侧盖的凸起结构,第二扣合结构为用于容置凸起结构的凹槽结构,或者所述第二扣合结构为朝向侧壁的凸起结构,第一扣合结构为用于容置凸起结构的凹槽结构,该屏蔽罩组件能够避免外部环境对屏蔽罩组件内的电子元件造成干扰或者屏蔽罩组件内的电子元件对外部的环境造成干扰。

Description

屏蔽罩组件及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元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屏蔽罩组件及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各类电子元件应用越来越多,电路板上各种电子元件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相互干扰,并且外部环境对于电子元件也有干扰,因此在电子元件上设置屏蔽罩已经日益成为常用的设计方式。
目前行业内常用的屏蔽罩可以满足模块常规条件的使用场景,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以下现象:屏蔽框采用开孔结构,在冲压加工过程中容易出现毛刺,扣合屏蔽盖及过炉热膨胀的过程中冲压毛刺易掉落到模块内部,导致芯片BGA管脚间连锡短路;因电子元件模块对整体厚度的要求,屏蔽框高度一般比较低,屏蔽框侧面开孔后强度较低,屏蔽框的抗变形能力较弱;因电子元件模块对整体厚度的要求,屏蔽框高度一般比较低,屏蔽框侧面开孔的结构,开孔尺寸较小,对应的模具强度较低,模具磨损较快,冲压生产管控较困难;屏蔽框侧面开孔的结构,屏蔽框四侧为非封闭屏蔽筋位,加之屏蔽框与屏蔽盖间存在一定的间隙,会有部分信号从孔内辐射出来,导致外部环境对电子元件模块造成干扰或者电子元件模块对外部的环境造成干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屏蔽罩组件及电子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屏蔽罩组件存在的技术问题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屏蔽罩组件,包括屏蔽盖和屏蔽框;
所述屏蔽框用于固定于PCB板上,所述屏蔽框上具有用于容纳电子元件的容纳槽以及用于与所述屏蔽盖接触的侧壁,所述屏蔽盖包括顶盖和侧盖;
所述侧壁上具有第一扣合结构,所述侧盖上设置有第二扣合结构,所述第一扣合结构为朝向所述侧盖的凸起结构,所述第二扣合结构为用于容置所述凸起结构的凹槽结构;或者所述第二扣合结构为朝向所述侧壁的凸起结构,所述第一扣合结构为用于容置所述凸起结构的凹槽结构。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凸起结构的轮廓为半球形或者腰形,所述凹槽结构与所述凸起结构形状适配。
在一实施例中,位于侧壁上的所述凸起结构或者所述凹槽结构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凸起结构或者凹槽结构均匀分布于所述侧壁上。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屏蔽盖与所述屏蔽框扣合时,所述屏蔽盖的侧盖与所述屏蔽框的侧壁之间的间隙大于等于0.03小于等于0.05。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屏蔽框具有用于与PCB板贴合的第一平面以及与所述顶盖贴合的第二平面,所述容纳槽贯穿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所述第二平面与所述侧壁连接处具有倒角。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容纳槽的数量为多个。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屏蔽框的外轮廓的形状为长方体形状,或者所述屏蔽框的外轮廓的形状为圆柱体形状。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屏蔽盖的顶盖和所述侧盖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顶盖与所述侧盖的连接处具有倒角。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顶盖的外轮廓为长方形,所述侧盖设置于所述顶盖每条边的边缘,所述顶盖的相邻两条边对应的所述侧盖之间具有开口。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装置,所述电子装置包括电路板和屏蔽罩组件,所述屏蔽罩组件固定于所述电路板上,所述屏蔽罩组件为如上所述的屏蔽罩组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屏蔽罩组件包括屏蔽盖和屏蔽框,屏蔽框用于固定于电路板上,屏蔽框上具有用于容纳电子元件的容纳槽以及用于与屏蔽盖接触的侧壁,屏蔽盖包括顶盖和侧盖,侧壁上具有第一扣合结构,侧盖上设置有第二扣合结构,第一扣合结构为朝向侧盖的凸起结构,第二扣合结构为用于容置凸起结构的凹槽结构,或者所述第二扣合结构为朝向侧壁的凸起结构,第一扣合结构为用于容置凸起结构的凹槽结构,该屏蔽罩组件能够避免外部环境对屏蔽罩组件内的电子元件造成干扰或者屏蔽罩组件内的电子元件对外部的环境造成干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屏蔽罩组件的屏蔽盖与屏蔽框分解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屏蔽罩组件在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处的剖面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屏蔽罩组件;
11-屏蔽盖;
12-屏蔽框;
111-顶盖;
112-侧盖;
113-开口;
114-定位孔或者压印标记;
121-容纳槽;
122-侧壁;
123-倒角;
1221-第一扣合结构;
1121-第二扣合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此外,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相连”、“固定”、“安装”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屏蔽罩组件及电子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屏蔽罩组件的屏蔽盖与屏蔽框分解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屏蔽罩组件在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A处的剖面图,请参阅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屏蔽罩组件1,该屏蔽罩组件包括屏蔽盖11和屏蔽框12;
所述屏蔽框12用于固定于电路板上,所述屏蔽框12上具有用于容纳电子元件的容纳槽121以及用于与所述屏蔽盖11接触的侧壁122,所述屏蔽盖11包括顶盖111和侧盖112;
所述侧壁122上具有第一扣合结构1221,所述侧盖112上设置有第二扣合结构1121,所述第一扣合结构1221为朝向所述侧盖的凸起结构,所述第二扣合结构1121为用于容置所述凸起结构的凹槽结构;或者所述第二扣合结构1121为朝向所述侧壁的凸起结构,所述第一扣合结构1221为用于容置所述凸起结构的凹槽结构。
电路板上各种电子元件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相互干扰,并且外部环境对于电子元件也有干扰,本申请通过在电子元件上设置屏蔽罩组件1,屏蔽盖11和屏蔽框12扣合后能够屏蔽电子元件之间相互的干扰以及外部环境对电子元件的干扰,本实施例对电路板上的电子元件不做特别限制。
本实施例的屏蔽框12上具有用于容纳电子元件的容纳槽121以及用于与所述屏蔽盖11接触的侧壁122,本实例的容纳槽121用于容纳电路板上的电子元件,本实施例对所述容纳槽121的体积以及个数不做特别限制,示例性地,容纳槽121的体积可以根据需要屏蔽的电子元件的体积提前预设,一个屏蔽框12上容纳槽121的个数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可以根据需要屏蔽的电路板上的电子元件的个数提前预设。
本实施例的屏蔽盖11包括顶盖111和侧盖112,本实施例的屏蔽盖11的顶盖111和侧盖112的尺寸与形状与屏蔽框12的形状和尺寸相适配。本实施例对所述屏蔽框12和屏蔽盖11的具体材质不做特别限制。
可选地,本实施例的所述第一扣合结构1221为朝向所述侧盖112的凸起结构,所述第二扣合结构1121为用于容置所述凸起结构的凹槽结构;或者所述第二扣合结构1121为朝向所述侧壁的凸起结构,所述第一扣合结构1221为用于容置所述凸起结构的凹槽结构。本实施例的第一扣合结构1221和第二扣合结构1121为相互配合的凹槽结构和凸起结构,加工制作方式简单,示例性地,凹槽结构和凸起结构一般与屏蔽罩组件的屏蔽框或者屏蔽盖一体成型,避免了现有屏蔽框采用开孔结构,在冲压加工过程中出现毛刺,扣合屏蔽盖及过炉热膨胀的过程中冲压毛刺易掉落到电子元件的模块内部,导致芯片BGA管脚间连锡短路的问题。
现有电子元件模块对整体厚度的要求,屏蔽框高度一般比较低,屏蔽框侧面开孔后强度较低,屏蔽框的抗变形能力较弱,本实施例的屏蔽罩组件1不需要在屏蔽框12上开孔,屏蔽框12的强度较现有屏蔽框高。而且现有屏蔽框侧面开孔的结构,屏蔽框四侧为非封闭屏蔽筋位,加之屏蔽框与屏蔽盖11间存在一定的间隙,会有部分信号从开孔内辐射出来,导致外部环境对电子元件模块造成干扰或者电子元件模块对外部的环境造成干扰,本实施例不需要在屏蔽框12上开孔,避免了外部环境对屏蔽罩组件1内的电子元件造成干扰或者屏蔽罩组件1内的电子元件对外部的环境造成干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屏蔽罩组件包括屏蔽盖和屏蔽框,屏蔽框用于固定于PCB板上,屏蔽框上具有用于容纳电子元件的容纳槽以及用于与屏蔽盖接触的侧壁,屏蔽盖包括顶盖和侧盖,侧壁上具有第一扣合结构,侧盖上设置有第二扣合结构,第一扣合结构为朝向侧盖的凸起结构,第二扣合结构为用于容置凸起结构的凹槽结构,或者所述第二扣合结构为朝向侧壁的凸起结构,第一扣合结构为用于容置凸起结构的凹槽结构,该屏蔽罩组件能够避免外部环境对屏蔽罩组件内的电子元件造成干扰或者屏蔽罩组件内的电子元件对外部的环境造成干扰。
可选地,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本实施例的所述凸起结构的轮廓为半球型或者腰型,所述凹槽结构与所述凸起结构形状适配。本实施例通过将凸起结构的轮廓设置为半球型或者腰型,便于屏蔽盖11与屏蔽框12的扣合。示例性地,本实施例的侧盖112上的第二扣合结构1121为凸起结构,当凸起结构的轮廓为半球型时,凸起结构的尺寸一般为Φ0.45~Φ1.5mm高度0.15~0.25mm,或者当凸起结构的轮廓为腰型型时,凸起结构的尺寸为0.45~1.5mm*0.65~3mm,高度0.15~0.25mm,本实施的例屏蔽框12上的第一扣合结构1221为凹槽结构,凹槽结构的内部尺寸一般为Φ0.50~Φ1.55mm高度0.2~0.45mm(半球型)或者0.5~1.55mm*0.7~3.5mm,高度0.25~0.45mm(腰型结构)。示例性地,本实施例的屏蔽框12为长方体形,屏蔽盖11及屏蔽框12上扣合结构的数量每边2~6组,相邻两组扣合结构间间距为5~20mm,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屏蔽12框及屏蔽盖11上扣合结构数量以及扣合结构尺寸。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所示,位于侧壁122上的所述凸起结构或者所述凹槽结构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凸起结构或者凹槽结构均匀分布于所述侧壁122上。本实施例中的屏蔽框12上设置有凹槽结构,屏蔽盖11的侧盖112上设置有与所述凹槽结构配合的凸起结构,本实施例的屏蔽框12的外轮廓的形状为长方体形状,屏蔽框12具有四个侧壁122,每个侧壁122上均设置有四个凹槽结构,四个凹槽结构均匀分布在侧壁122上。本实施例的屏蔽盖11具有四个侧盖112,每个侧盖112上具有四个凸起。本实施通过在侧壁122上设置多个凹槽结构,侧盖112上设置有与凹槽结构配合的多个凸起结构,使得屏蔽盖11与屏蔽框12扣合固定的更加牢固。
优选地,请参阅图3所示,所述屏蔽盖11与所述屏蔽框12扣合时,所述屏蔽盖11的侧盖112与所述屏蔽框12的侧壁122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大于等于0.03小于等于0.05。本实施例的屏蔽框12和屏蔽盖11扣合后,屏蔽盖11的侧盖112与所述屏蔽框12的侧壁122之间的间隙在于0.03mm到0.05mm之间,间隙尺寸小,进一步减少了外部环境对屏蔽罩组件1内的电子元件造成干扰或者屏蔽罩组件1内的电子元件对外部的环境造成干扰。
示例性地,所述屏蔽框12具有用于与PCB板贴合的第一平面以及与所述顶盖111贴合的第二平面,所述容纳槽121贯穿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本实施例的屏蔽框12的上下表面均为平面结构,顶盖111与屏蔽框12的第二平面贴合,能够减小包括整个屏蔽罩组件1在内的电子元件模组的厚度。优选地,请参阅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屏蔽框12的第二平面与所述侧壁122的连接处具有倒角123。本实施例的倒角123可以是弧形倒角或者平面倒角,本实施例的屏蔽框12的第二平面与侧壁122连接处的倒角123起到导向作用,便于屏蔽盖11与屏蔽框12的扣合。本实施例的屏蔽框12的第二平面与侧壁122的连接处的倒角123的尺寸≥0.15mm,本实施例优选0.2mm,本实施例的屏蔽盖11扣合时扣盖机带动屏蔽盖11向下运动,屏蔽盖11的侧盖112上的凸起结构通过屏蔽框12上的导向倒角123导向往外侧轻微变形,滑入屏蔽框12的侧壁122上的凹槽结构内形成对屏蔽盖11的限位固定。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所示,所述容纳槽121的数量为多个,本实施例一个屏蔽框12上设置有多个容纳槽,一个屏蔽框12上能够同时对多个电子元件进行信号屏蔽,节省了加工成本。
本实施例中,所述屏蔽框12的外轮廓的形状为长方体形状,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屏蔽框12的外轮廓的形状可以为圆柱体形状。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所示,所述屏蔽盖11的顶盖111和所述侧盖112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顶盖111与所述侧盖112的连接处具有倒角,外形结构美观。本实施例的所述顶盖111的外轮廓为长方形,所述侧盖112设置于所述顶盖111的边缘,相邻所述侧盖112之间具有开口113。本实施例的顶盖111的外轮廓为长方形,长方形的每条边对应一个侧盖112,相邻侧盖112之间具有开口113,便于屏蔽盖11与屏蔽框12的扣合。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屏蔽盖11的顶盖111上具有定位孔或者压印标记114,本实施例的定位孔或者压印标记114用于装配屏蔽盖11时进行定位,起到防呆作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屏蔽罩组件包括屏蔽盖和屏蔽框,屏蔽框用于固定于PCB板上,屏蔽框上具有用于容纳电子元件的容纳槽以及用于与屏蔽盖接触的侧壁,屏蔽盖包括顶盖和侧盖,侧壁上具有第一扣合结构,侧盖上设置有第二扣合结构,第一扣合结构为朝向侧盖的凸起结构,第二扣合结构为用于容置凸起结构的凹槽结构,或者所述第二扣合结构为朝向侧壁的凸起结构,第一扣合结构为用于容置凸起结构的凹槽结构,该屏蔽罩组件能够避免外部环境对屏蔽罩组件内的电子元件造成干扰或者屏蔽罩组件内的电子元件对外部的环境造成干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装置,所述电子装置包括电路板和屏蔽罩组件,所述屏蔽罩组件固定于所述电路板上,所述屏蔽罩组件为如上实施例所述的屏蔽罩组件。
示例性地,屏蔽罩组件包括屏蔽盖和屏蔽框;
所述屏蔽框用于固定于电路板上,所述屏蔽框上具有用于容纳电子元件的容纳槽以及用于与所述屏蔽盖接触的侧壁,所述屏蔽盖包括顶盖和侧盖;
所述侧壁上具有第一扣合结构,所述侧盖上设置有第二扣合结构,所述第一扣合结构为朝向所述侧盖的凸起结构,所述第二扣合结构为用于容置所述凸起结构的凹槽结构;或者所述第二扣合结构为朝向所述侧壁的凸起结构,所述第一扣合结构为用于容置所述凸起结构的凹槽结构。
本实施例对所述电子装置不做特别限制,示例性的电子装置可以为手机、电脑。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装置包括屏蔽罩组件,屏蔽罩组件包括屏蔽盖和屏蔽框,屏蔽框用于固定于电路板上,屏蔽框上具有用于容纳电子元件的容纳槽以及用于与屏蔽盖接触的侧壁,屏蔽盖包括顶盖和侧盖,侧壁上具有第一扣合结构,侧盖上设置有第二扣合结构,第一扣合结构为朝向侧盖的凸起结构,第二扣合结构为用于容置凸起结构的凹槽结构,或者所述第二扣合结构为朝向侧壁的凸起结构,第一扣合结构为用于容置凸起结构的凹槽结构,该屏蔽罩组件能够避免外部环境对屏蔽罩组件内的电子元件造成干扰或者屏蔽罩组件内的电子元件对外部的环境造成干扰。
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屏蔽罩组件,其特征在于:
包括屏蔽盖和屏蔽框;
所述屏蔽框用于固定于电路板上,所述屏蔽框上具有用于容纳电子元件的容纳槽以及用于与所述屏蔽盖接触的侧壁,所述屏蔽盖包括顶盖和侧盖;
所述侧壁上具有第一扣合结构,所述侧盖上设置有第二扣合结构,所述第一扣合结构为朝向所述侧盖的凸起结构,所述第二扣合结构为用于容置所述凸起结构的凹槽结构;或者所述第二扣合结构为朝向所述侧壁的凸起结构,所述第一扣合结构为用于容置所述凸起结构的凹槽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结构的轮廓为半球形或者腰形,所述凹槽结构与所述凸起结构形状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屏蔽罩组件,其特征在于:位于侧壁上的所述凸起结构或者所述凹槽结构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凸起结构或者凹槽结构均匀分布于所述侧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盖与所述屏蔽框扣合时,所述屏蔽盖的侧盖与所述屏蔽框的侧壁之间的间隙大于等于0.03小于等于0.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框具有用于与PCB板贴合的第一平面以及与所述顶盖贴合的第二平面,所述容纳槽贯穿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所述第二平面与所述侧壁连接处具有倒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的数量为多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框的外轮廓的形状为长方体形状,或者屏蔽框的外轮廓的形状为圆柱体形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盖的顶盖和所述侧盖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顶盖与所述侧盖的连接处具有倒角。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屏蔽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的外轮廓为长方形,所述侧盖设置于所述顶盖每条边的边缘,所述顶盖的相邻两条边对应的所述侧盖之间具有开口。
10.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装置包括电路板和屏蔽罩组件,所述屏蔽罩组件固定于所述电路板上,所述屏蔽罩组件为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屏蔽罩组件。
CN202321106451.4U 2023-05-09 2023-05-09 屏蔽罩组件及电子装置 Active CN2200681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06451.4U CN220068163U (zh) 2023-05-09 2023-05-09 屏蔽罩组件及电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06451.4U CN220068163U (zh) 2023-05-09 2023-05-09 屏蔽罩组件及电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68163U true CN220068163U (zh) 2023-11-21

Family

ID=887655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06451.4U Active CN220068163U (zh) 2023-05-09 2023-05-09 屏蔽罩组件及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681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27742B2 (en) Waterproof electrical connector
US7903431B2 (en)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shielding apparatus
EP2876737A1 (en) Connector
US20100029134A1 (en) Connector
JP2013232312A (ja) カード部材及びカードエッジコネクタ並びにカード部材の製造方法
JPH02177277A (ja) 多接点コネクタの案内構造
JP2016035993A (ja) リセプタクルアセンブリー、および、モジュールアセンブリー
CN220068163U (zh) 屏蔽罩组件及电子装置
US11276978B2 (en) Electric connector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electric connector
KR20040038920A (ko) 전자 회로용 하우징, 전기 접속 소자 및 접촉 스프링,전자기 차폐 방법
US20230144353A1 (en) Board connector
KR101277489B1 (ko) 기판용 스페이서
CN105006684B (zh) 带耳机座的电子装置及其装配方法
CN210053643U (zh) 体型柔性线路板及电子设备
CN105722313A (zh) 移动终端
JP2003174281A (ja) 電子部品用シールドケース
US20050130472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pick-up cap
CN211016289U (zh) 显示装置的后壳及显示装置
CN210130008U (zh) 导气垫板
CN106686966A (zh) 屏蔽罩及显示装置
US8861223B2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connecting assemblies
US8740648B2 (en) Card connector with reinforcing plates
CN101166412B (zh) 一种屏蔽盖的制造方法和利用该方法制造的屏蔽盖
CN211480625U (zh) 一种强电彩钢箱
CN215683113U (zh) 一种具有电磁屏蔽效果的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