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50891U - 换热器及空调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换热器及空调室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50891U
CN210050891U CN201920717763.6U CN201920717763U CN210050891U CN 210050891 U CN210050891 U CN 210050891U CN 201920717763 U CN201920717763 U CN 201920717763U CN 210050891 U CN210050891 U CN 2100508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w path
heat exchanger
heat exchange
inlet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1776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翔
王清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71776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508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508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508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换热器及空调室内机。所述换热器包括第一折换热器和第二折换热器,所述第二折换热器与所述第一折换热器呈夹角状设置,所述第二折换热器的迎风面小于所述第一折换热器的迎风面。所述第一折换热器具有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所述第一管路包括进口管总流路、第一分流路和第二分流路;所述第一分流路将所述进口管总流路和所述第二管路连通。所述第二折换热器具有靠近所述第二管路的第三管路,所述第二分流路将所述进口管总流路与所述第三管路连通。本实用新型的换热器,能够提供一种新的换热管路,使得换热器换热均匀。

Description

换热器及空调室内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换热器及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及安装在其壳体内的换热器。壳体通常设有一个较大的进风口和一个较小的进风口。相应地,该换热器也通常包括呈夹角状设置的第一折换热器和第二折换热器。其中,第一折换热器与较大的进风口相对,第二折换热器与较小的进风口相对。由于前者的迎风面较大,后者的迎风面较小,常常导致该两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不均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换热器,旨在提供一种新的换热管路,使得换热器换热均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包括第一折换热器和第二折换热器,所述第二折换热器与所述第一折换热器呈夹角状设置,所述第二折换热器的迎风面小于所述第一折换热器的迎风面。所述第一折换热器具有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所述第一管路包括进口管总流路、第一分流路和第二分流路;所述第一分流路将所述进口管总流路和所述第二管路连通。所述第二折换热器具有靠近所述第二管路的第三管路,所述第二分流路将所述进口管总流路与所述第三管路连通。
可选地,所述第一管路具有第一外排换热管和第一内排换热管,所述进口管总流路形成于所述第一外排换热管,所述第一分流路形成于所述第一内排管的靠近所述第二管路的部分,所述第二分流路形成于所述第一内排管的靠近所述第三管路的部分。
可选地,所述第一内排换热管的靠近所述第二管路的一端形成所述第一分流路的出口端,所述第一分流路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二管路连通;所述第一内排换热管的靠近所述第三管路的一端形成所述第二分流路的出口端,所述第二分流路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三管路连通。
可选地,所述进口管总流路的入口端形成于所述第一外排换热管的靠近所述第三管路的一端。
可选地,所述进口管总流路的入口端形成于所述第一外排换热管的靠近所述第二管路的一端。
可选地,所述进口管总流路包括靠近所述第二管路的进口流路,及靠近所述第三管路的出口流路,其中:所述进口流路的靠近所述第二管路的一端形成所述进口管总流路的入口端;所述进口流路的远离所述第二管路的一端通过跨管与所述出口流路的靠近所述第三管路的一端连通;所述出口流路的远离所述第三管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分流路和所述第二分流路连通。
可选地,所述第二管路具有第二外排换热管和第二内排换热管,所述第一分流路与所述第一外排换热管、所述第一内排换热管依次连通。
可选地,所述第二外排换热管的靠近所述进口管总流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分流路连接,所述第二外排换热管的远离所述进口管总流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内排换热管的远离所述进口管总流路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内排换热管的靠近所述进口管总流路的的一端形成所述第二管路的出口端。
可选地,所述第一管路包括第一外排换热管和第一内排换热管,所述进口管总流路形成于所述第一内排换热管,所述第一分流路形成于所述第一外排换热管的靠近所述第二管路的部分,所述第二分流路形成于所述第一外排换热管的靠近所述第三管路的部分。
可选地,所述第一外排换热管的靠近所述第二管路的一端形成所述第一分流路的出口端,所述第一分流路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二管路连通;所述第一外排换热管的靠近所述第三管路的一端形成所述第二分流路的出口端,所述第二分流路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三管路连通。
可选地,所述进口管总流路的入口端形成于所述第一内排换热管的靠近所述第三管路的一端。
可选地,所述进口管总流路包括靠近所述第三管路的进口流路,及靠近所述第二管路的出口流路,其中:所述进口流路的靠近所述第三管路的一端形成所述进口管总流路的入口端;所述进口流路的远离所述第三管路的一端通过跨管与所述出口流路的靠近所述第二管路的一端连通;所述出口流路的远离所述第二管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分流路及所述第二分流路连通。
可选地,所述第三管路具有第三内排换热管和第三外排换热管,所述第二分流路与所述第三外排换热管、所述第三内排换热管依次连通。
可选地,所述第三外排换热管的靠近所述进口管总流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分流路连接,所述第三外排换热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内排换热管的远离所述进口管总流路连接,所述第三内排换热管的另一端形成所述第三管路的出口端。
可选地,所述进口管总流路通过的U形换热管的总量为1根~4根。
可选地,所述第一分流路与所述第二管路中通过的U形换热管的总量为4根~7根;和/或,所述第二分流路与所述第三管路中通过的U形换热管的总量为4根~7根。
可选地,所述换热器的换热管的管径为5mm~9mm。
可选地,所述换热器的处于同一排的U形换热管中相邻两根U形换热管之间的管间距为14mm~26mm。
可选地,所述换热器的相邻两排U形换热管之间的排间距为11mm~22mm。
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底板及前面板,所述前面板设有出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设置在所述底板,所述第一进风口位于所述第二进风口的后侧,所述第一进风口的进风面面积大于所述第二进风口的进风面面积。
可选地,所述空调室内机为吊顶式空调室内机。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及换热器。所述壳体设有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所述壳体的内部形成有与所述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均连通的风道。所述换热器安装在所述风道内。所述换热器包括第一折换热器和第二折换热器,所述第二折换热器与所述第一折换热器呈夹角状设置,所述第二折换热器的迎风面小于所述第一折换热器的迎风面。所述第一折换热器具有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所述第一管路包括进口管总流路、第一分流路和第二分流路;所述第一分流路将所述进口管总流路和所述第二管路连通。所述第二折换热器具有靠近所述第二管路的第三管路,所述第二分流路将所述进口管总流路与所述第三管路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将第一折换热器的换热管路分为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该第一管路包括进口管总流路、第一分流路和第二分流路,第一分流路将进口管总流路和第二管路连通;并且,第二折换热器具有靠近第二管路的第三管路,第二分流路将进口管总流路与第三管路连通,以在确保第一折换热器具有较大的换热量的情况下,改善第一折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换热效率的均匀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内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第一类换热器的换热管路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第二类换热器的换热管路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第三类换热器的换热管路的示意图;
图6为现有技术中其中一种常规换热器的换热管路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2063557330000041
Figure BDA0002063557330000051
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室内机可以是安装在天花板上的吊顶式空调室内机,也可以是安装在墙壁上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只需要所述空调室内机具有不同的进风面即可。在以下实施例中,主要以吊顶式空调室内机进行解释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100、换热器400,以及贯流风轮200和接水盘300。其中,壳体100设有第一进风口110和第二进风口120,壳体100的内部形成有与第一进风口110和第二进风口120均连通的风道140。换热器400包括第一折换热器400A和第二折换热器400B。换热器400安装在风道140内,换热器400的第一折换热器400A与第一进风口110相对,换热器400的第二折换热器400B与第二进风口120相对。贯流风轮200安装于第一折换热器400A和第二折换热器400B之间的夹角区域。接水盘300安装于第一折换热器400A和第二折换热器400B的夹角位置的下方。
具体而言,壳体100包括底板、前面板及顶板。所述前面板设有与风道140连通的出风口130,第一进风口110和第二进风口120设置在所述底板,所述第一进风口位于所述第二进风口120的后侧,第一进风口110的进风面面积大于第二进风口120的进风面面积。
当所述空调室内机工作时,贯流风轮200驱动大部分空气从第一进风口110进入风道140,经第一折换热器400A换热后从出风口130吹出。同时,贯流风轮200还驱动小部分空气从第二进风口120进入风道140,经第二折换热器400B换热后从出风口130吹出。
以空气经过换热器400的先后顺序进行定义:在空气流动的方向上,换热器400上最先接触空气的侧面为迎风面,后接触到空气的侧面为背风面。其中,第一折换热器400A的迎风面大于第二折换热器400B的迎风面,第一折换热器400A需进行的换热量大于第二折换热器400B的换热量。为了使得第一折换热器400A与第二折换热器400B的换热效率较为均匀,以下实施例将对换热器400的换热管路进行改进。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换热器400的一实施例中,换热器400包括第一折换热器400A和第二折换热器400B,第二折换热器400B与第一折换热器400A呈夹角状设置,第二折换热器400B的迎风面小于第一折换热器400A的迎风面。其中,第一折换热器400A具有第一管路410和第二管路420,第一管路410包括进口管总流路4101、第一分流路4102和第二分流路4103,第一分流路4102将进口管总流路4101和第二管路420连通。第二折换热器400B具有靠近第二管路420的第三管路430,第二分流路4103将进口管总流路4101与第三管路430连通。
具体说来,第一折换热器400A的换热管路分别第一管路410和第二管路420两部分。对于第一管路410而言,第一管路410的进口管总流路4101为公共管,进口管总流路4101具有入口端EI,进口管总流路4101的出口端连接有两个分流管路,即第一分流路4102和第二分流路4103。第二管路420具有出口端E01,第二管路420的入口端与第一分流路4102连通,以与第一分流路4102形成第一支路。第三管路430具有出口端E02,第三管路430的入口端与第二分流路4103连通,以与第二分流路4103形成第二支路。所述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的管程基本一致或相近。
以制冷状态为例,冷媒从进口管总流路4101的入口端EI进入,经进口管总流路4101的出口端分流为两部分:其中,第一部分冷媒经第一分流路4102进入到第二管路420,然后经第二管路420的出口端EO1流出;另一部分冷媒经所述第二分流流进入第三管路430,经第三管路430的出口端O2流出。
也就是说,进口管总流路4101形成换热管路的过冷段,该过冷段位于管数较多的第一折换热器400A的中下部,以确保第一折换热器400A具有较大的换热量。经过进口管总流路4101换热后,随着冷媒的压力稍有下降,冷媒的饱和温度也稍有降低。此时,进口管总流路4101的出口端分流为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由此可获得第一支路中部的冷媒温度和第二支路的中部的冷媒温度较为相近,从而此两个支路的温差较小。依据工程热力学知识以及空调制冷经验可知,各个不同流路的中部冷媒温度差越小,换热越均匀,换热器400性能发挥越好,制冷效率越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将第一折换热器400A的换热管路分为第一管路410和第二管路420,该第一管路410包括进口管总流路4101、第一分流路4102和第二分流路4103,第一分流路4102将进口管总流路4101和第二管路420连通;并且,第二折换热器400B具有靠近第二管路420的第三管路430,第二分流路4103将进口管总流路4101与第三管路430连通,以在确保第一折换热器400A具有较大的换热量的情况下,改善第一折换热器400A和第二换热器400换热效率的均匀度。
对于换热器400上不同的排数的换热管,其换热管路的设计方式可以做相应调整。为便于解释说明,针对不同换热管路设计方式的换热器400分别定义为第一类换热器、第二类换热器及第三类换热器。以下分别对第一类换热器、第二类换热器及第三类换热器三类换热器400进行详细介绍。
请参阅图2和图3,对于所述第一类换热器而言,其第一管路410具有第一外排换热管411和第一内排换热管412,进口管总流路4101形成于第一外排换热管411,第一分流路4102形成于所述第一内排管的靠近第二管路420的部分,第二分流路4103形成于所述第一内排管的靠近第三管路430的部分。
具体而言,由于第一分流路4102靠近第二管路420,所以第一分流路4102可直接与第二管路420连接。同样地,第二分流路4103也可直接与第三管路430连接。由此不仅可以减少跨管的使用,并且,所形成的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路径较短,减小管程阻力,改善换热效率。
进一步地,进口管总流路4101的入口端形成于第一外排换热管411的靠近第三管路430的一端。也就是说,冷媒从第一外排换热管411的下端进入进口管总流路4101,进口管总流路4101向上流动至其上端,然后从进口管总流路4101的上端通过跨管与第一内排换热管412的中部连接,最后从第一内排换热管412的中部分流为第一分流路4102和第二分流路4103。
进一步地,第一内排换热管412的靠近第二管路420的一端形成第一分流路4102的出口端,第一分流路4102的出口端与第二管路420连通;第一内排换热管412的靠近第三管路430的一端形成第二分流路4103的出口端,第二分流路4103的出口端与第三管路430连通。由此可以减少跨管的使用。
对于第二管路420,第二管路420具有第二外排换热管421和第二内排换热管422,第一分流路4102与第一外排换热管411、第一内排换热管412依次连通。第二外排换热管421较为靠近迎风面,使得所述第一支路的中部形成在第二外排换热管421上,有助于与进风空气充分换热。
进一步地,第二外排换热管421的靠近进口管总流路4101的一端与第一分流路4102连接,第二外排换热管421的远离进口管总流路4101的一端与第二内排换热管422的远离进口管总流路4101的一端连接,第二内排换热管422的靠近进口管总流路4101的的一端形成第二管路420的出口端。
对于第三管路430,第三管路430具有第三内排换热管432和第三外排换热管431,第二分流路4103与第三外排换热管431、第三内排换热管432依次连通。这样设计,可使得第二支路的中部冷媒温度出现在第三外排换热管431上,改善第二折换热器400B与第二进风口120的进风空气的换热效率。
进一步地,第三外排换热管431的靠近进口管总流路4101的一端与第二分流路4103连接,第三外排换热管431的另一端与第三内排换热管432的远离进口管总流路4101连接,第三内排换热管432的另一端形成第三管路430的出口端。
请参阅图2和图4,对于所述第二类换热器而言,与上述第一类换热器的不同之处在于:进口管总流路4101的入口端形成于第一外排换热管411的靠近第二管路420的一端。也就是说,冷媒从第一外排换热管411的上端进入进口管总流路4101,进口管总流路4101向下流动至其中下端,然后从进口管总流路4101的中下端通过跨管与第一内排换热管412的中部连接,最后从第一内排换热管412的中部分流为第一分流路4102和第二分流路4103。
进一步地,进口管总流路4101包括靠近第二管路420的进口流路4101a,及靠近第三管路430的出口流路4101b,其中:进口流路4101a的靠近第二管路420的一端形成进口管总流路4101的入口端;进口流路4101a的远离第二管路420的一端通过跨管413与出口流路4101b的靠近第三管路430的一端连通;出口流路4101b的远离第三管路430的一端与第一分流路4102和第二分流路4103连通。
在该第二实施例中,第二管路420和第三管路430的具体设计方式可参照第一实施例实施,具体不再一一赘述。
请参阅图2和图4,对于所述第三类换热器而言,与上述第一类换热器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管路410包括第一外排换热管411和第一内排换热管412,进口管总流路4101形成于第一内排换热管412,第一分流路4102形成于第一外排换热管411的靠近第二管路420的部分,第二分流路4103形成于第一外排换热管411的靠近第三管路430的部分。
具体而言,由于第一分流路4102靠近第二管路420,所以第一分流路4102可直接与第二管路420连接。同样地,第二分流路4103也可直接与第三管路430连接。由此不仅可以减少跨管的使用,并且,所形成的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路径较短,减小管程阻力,改善换热效率。
进一步地,第一外排换热管411的靠近第二管路420的一端形成第一分流路4102的出口端,第一分流路4102的出口端与第二管路420连通;第一外排换热管411的靠近第三管路430的一端形成第二分流路4103的出口端,第二分流路4103的出口端与第三管路430连通。
基于此,进口管总流路4101的入口端形成于第一内排换热管412的靠近第三管路430的一端。也就是说,冷媒从第一外排换热管411的下端进入进口管总流路4101,进口管总流路4101向上流动至其上端,然后从进口管总流路4101的上端通过跨管与第一内排换热管412的中部连接,最后从第一内排换热管412的中部分流为第一分流路4102和第二分流路4103。
进一步地,进口管总流路4101包括靠近第三管路430的进口流路4101a,及靠近第二管路420的出口流路4101b,其中:进口流路4101a的靠近第三管路430的一端形成进口管总流路4101的入口端;进口流路4101a的远离第三管路430的一端通过跨管413与出口流路4101b的靠近第二管路420的一端连通;出口流路4101b的远离第二管路420的一端与第一分流路4102及第二分流路4103连通
在该第三实施例中,第二管路420和第三管路430的具体设计方式也可参照第一实施例实施,具体不再一一赘述。
为了验证第一类换热器、第二类换热器及第三类换热器的换热效率,采用除换热器以外其他部件相同的空调室内机、采用同一室外机、相同室内风量的情况下,分别将第一实施例、第二实施例及第三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室内机与现有常规空调室内机(如图4所示)进行试验,测得各项性能数据如下表1所示:
表1.采用不同换热器类型的空调室内机的测试数据
Figure BDA0002063557330000101
Figure BDA0002063557330000111
上述表1中,各项目含义说明如下:
(1)COP=制冷量与功率的比值,COP越高代表系统性能越好。
(2)EI1-第一支路进口;EM1-第一支路中部;EO1-第一支路出口。
EI2-第二支路进口;EM2-二支路中部;EO2-二支路出口。
EI3-第三支路进口;EM3:第三支路中部;EO3-第三支路出口。
(3)EM(如EM1、EM2、EM3)为测得温度可以近似为各流路内部平均蒸发温度,不同流路EM温差越小,代表不同管路换热越均匀。依据工程热力学知识以及空调制冷经验,EM之间温差越小,换热越均匀,蒸发器性能发挥越好,即COP越高。
通过对上述表1中的数据分析可得:相对于常规换热器而言,第一类换热器、第二类换热器及第三类换热器中,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的中部温差较小,COP也较高。即表明,在相同箱体风场内,同等换热管排布方式及管数下,本实用新型的换热器换热管路方案更能发挥整个换热器的换热性能。
特别地,第一类换热器中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的中部温差最小,COP最高。由此表明,在相同箱体风场内,同等换热管排布方式及管数下,第一类换热器的管内冷媒流动流路方案最能发挥整个换热器的换热性能。
基于上述任意一实施例,应说明的是,换热器400的换热管路由多根U形换热管串联或并联形成。本实用新型的说明附图2至6中,双虚线表示换热器400所用U形换热管,双实线表示不同U形换热管之间的连接管。每根U形换热管均包括进出两个管口。对于不同流路通过的U形换热管,需要的U形换热管不尽相同。在此以前述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解释说明,其他实施例参照实施。
请参阅图3,在一实施例中,进口管总流路4101通过的U形换热管的总量为1根~4根。具体在此,进口管总流路4101采用2根U形换热管。第一分流路4102与第二管路420中(即第一支路)通过的U形换热管的总量为4根~7根。具体在此,第一分流路4102与第二管路420共采用5根U形换热管。第二分流路4103与第三管路430中(即第二支路)通过的U形换热管的总量为4根~7根。具体在此,第二分流路4103与第三管路430共采用6根U形换热管。
基于此,对于第一折换热器400A而言,第一折换热器400A的由垂直于纸面的平面所截的的截面上,该截面上每排管口的数量为9个,总计18个管口。由于单侧管口数为奇数,故至少有1根长U形换热管同时通过内外两排换热器400。对于第二折换热器400而言,第二折换热器400的由垂直于纸面的平面所截的的截面上,该截面上每排管口的数量为4个,总计8个管口。
在实际制造过程中,可依据制冷量的需求进行相应设计。具体可参照如下规则选取:鉴于进口管总流路4101(过冷管)存在于管数较多的第一折换热器400A,当进口管总流路4101在迎风侧管口数<=2个时,第一支路的靠近迎风侧的一排管口的数量为4~8个,本方案采用6个;第二支路的靠近迎风侧的一排管口的数量为3~9个,本方案采用7个。当进口管总流路4101在迎风侧管口数>2个时,第一支路的靠近迎风侧的一排管口的数量为4~8个,本方案采用4,第二支路的靠近迎风侧的一排管口的数量为3~9个,本方案采用5个。
基于上述任意一实施例,为确保换热器400具有较高的换热效率,同时U形换热管的成本不至于过高,可选将换热器400的换热管的管径设置为5mm~9mm。例如5mm、6mm、7mm、8mm、9mm。
进一步地,换热器400的处于同一排的U形换热管中相邻两根U形换热管之间的管间距为14mm~26mm。例如,第一外排换热管411、第一内排换热管412、第二外排换热管421、第二内排换热管422、第三外排换热管431、第三内排换热管432中任意一排的U形换热管,其相邻的两根U形换热管之间的管间距为14mm~26mm。例如但不局限于:14mm、16mm、18mm、20mm、22mm、24mm。
进一步地,换热器400的相邻两排U形换热管之间的排间距为11mm~22mm。例如,第一外排换热管411和第一内排换热管412之间、第二外排换热管421和第二内排换热管422之间、第三外排换热管431和第三内排换热管432之间中任意相对的两排U形换热管之间的管间距为11mm~22mm。例如但不局限于:12mm、14mm、16mm、18mm、20mm、22mm。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22)

1.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包括:
第一折换热器,所述第一折换热器具有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所述第一管路包括进口管总流路、第一分流路和第二分流路;所述第一分流路将所述进口管总流路和所述第二管路连通;以及
第二折换热器,所述第二折换热器与所述第一折换热器呈夹角状设置,所述第二折换热器的迎风面小于所述第一折换热器的迎风面,所述第二折换热器具有靠近所述第二管路的第三管路,所述第二分流路将所述进口管总流路与所述第三管路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路具有第一外排换热管和第一内排换热管,所述进口管总流路形成于所述第一外排换热管,所述第一分流路形成于所述第一内排换热管的靠近所述第二管路的部分,所述第二分流路形成于所述第一内排换热管的靠近所述第三管路的部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排换热管的靠近所述第二管路的一端形成所述第一分流路的出口端,所述第一分流路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二管路连通;所述第一内排换热管的靠近所述第三管路的一端形成所述第二分流路的出口端,所述第二分流路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三管路连通。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管总流路的入口端形成于所述第一外排换热管的靠近所述第三管路的一端。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管总流路的入口端形成于所述第一外排换热管的靠近所述第二管路的一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管总流路包括靠近所述第二管路的进口流路,及靠近所述第三管路的出口流路,其中:所述进口流路的靠近所述第二管路的一端形成所述进口管总流路的入口端;所述进口流路的远离所述第二管路的一端通过跨管与所述出口流路的靠近所述第三管路的一端连通;所述出口流路的远离所述第三管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分流路、所述第二分流路均连通。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路具有第二外排换热管和第二内排换热管,所述第一分流路与所述第一外排换热管、所述第一内排换热管依次连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排换热管的靠近所述进口管总流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分流路连接,所述第二外排换热管的远离所述进口管总流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内排换热管的远离所述进口管总流路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内排换热管的靠近所述进口管总流路的一端形成所述第二管路的出口端。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路包括第一外排换热管和第一内排换热管,所述进口管总流路形成于所述第一内排换热管,所述第一分流路形成于所述第一外排换热管的靠近所述第二管路的部分,所述第二分流路形成于所述第一外排换热管的靠近所述第三管路的部分。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排换热管的靠近所述第二管路的一端形成所述第一分流路的出口端,所述第一分流路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二管路连通;所述第一外排换热管的靠近所述第三管路的一端形成所述第二分流路的出口端,所述第二分流路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三管路连通。
11.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管总流路的入口端形成于所述第一内排换热管的靠近所述第三管路的一端。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管总流路包括靠近所述第三管路的进口流路,及靠近所述第二管路的出口流路,其中:所述进口流路的靠近所述第三管路的一端形成所述进口管总流路的入口端;所述进口流路的远离所述第三管路的一端通过跨管与所述出口流路的靠近所述第二管路的一端连通;所述出口流路的远离所述第二管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分流路、所述第二分流路均连通。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管路具有第三内排换热管和第三外排换热管,所述第二分流路与所述第三外排换热管、所述第三内排换热管依次连通。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外排换热管的靠近所述进口管总流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分流路连接,所述第三外排换热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内排换热管的远离所述进口管总流路连接,所述第三内排换热管的另一端形成所述第三管路的出口端。
15.如权利要求1至14任意一项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管总流路通过的U形换热管的总量为1根~4根。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流路与所述第二管路中通过的U形换热管的总量为4根~7根;和/或,所述第二分流路与所述第三管路中通过的U形换热管的总量为4根~7根。
17.如权利要求1至14任意一项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的换热管的管径为5mm~9mm。
18.如权利要求1至14任意一项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的处于同一排的U形换热管中相邻两根U形换热管之间的管间距为14mm~26mm。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的相邻两排U形换热管之间的排间距为11mm~22mm。
20.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设有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所述壳体的内部形成有与所述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均连通的风道;以及
如权利要求1至19任意一项所述的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安装在所述风道内,所述换热器的第一折换热器与所述第一进风口相对,所述换热器的第二折换热器与所述第二进风口相对。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底板及前面板,所述前面板设有出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设置在所述底板,所述第一进风口位于所述第二进风口的后侧,所述第一进风口的进风面面积大于所述第二进风口的进风面面积。
22.如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内机为吊顶式空调室内机。
CN201920717763.6U 2019-05-17 2019-05-17 换热器及空调室内机 Active CN2100508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17763.6U CN210050891U (zh) 2019-05-17 2019-05-17 换热器及空调室内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17763.6U CN210050891U (zh) 2019-05-17 2019-05-17 换热器及空调室内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50891U true CN210050891U (zh) 2020-02-11

Family

ID=693963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17763.6U Active CN210050891U (zh) 2019-05-17 2019-05-17 换热器及空调室内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508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276221U (zh) 换热器和空调
AU740183B2 (en) Heat exchanger
CN214581751U (zh) 换热器和空调
CN214275958U (zh) 换热器和空调
CN214276219U (zh) 换热器和空调
CN204085299U (zh) 热交换器及空调机
CN210980113U (zh) 一种空调器
CN214276220U (zh) 换热器和空调
CN210980112U (zh) 一种空调器
CN217236140U (zh) 换热器和空调器
CN210128652U (zh) 多通道换热器及多制冷系统空调机组
CN109269071B (zh) 换热器组件和空调室内机
CN112594974A (zh) 换热器和空调
CN210050891U (zh) 换热器及空调室内机
CN210980114U (zh) 一种空调器
WO2023208129A1 (zh) 微通道换热器组及具有其的空调系统
CN210128532U (zh) 多制冷系统空调机组
JP2015055408A (ja) 熱交換器及び空気調和機
CN112594975B (zh) 换热器和空调
CN211552123U (zh) 换热组件及空调系统
WO2018152963A1 (zh) 蒸发器流路结构、蒸发器、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2660821U (zh) 平行流式冷凝器及使用该冷凝器的空调器
WO2019030793A1 (ja) 熱交換器、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内機および空気調和装置
CN110260561A (zh) 双排微通道换、换热系统以及空调器
JPH0933138A (ja) 冷媒蒸発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