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50775U - 一种轨道灯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轨道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50775U
CN210050775U CN201920828251.7U CN201920828251U CN210050775U CN 210050775 U CN210050775 U CN 210050775U CN 201920828251 U CN201920828251 U CN 201920828251U CN 210050775 U CN210050775 U CN 2100507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hell
emitting unit
track
le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82825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伟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082825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507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507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507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轨道灯,包括轨道以及灯体,灯体与轨道活动连接,所述灯体包括:外壳,与所述轨道连接,外壳上设置有通光孔、出风口以及入风口;发光单元,设置在外壳内并且朝向通光孔;电源模块,设置在外壳内并且与发光单元电性连接;散热风扇,设置在外壳内,发光单元、电源模块以及散热风扇均位于出风口与入风口之间。通过散热风扇对发光单元和电源模块进行散热,能够及时排出发光单元以及电源模块产生的热量,提高散热性能,有利于提高发光单元的使用寿命。由于发光单元以及电源模块均位于外壳内,能够降低整体的体积大小,方便使用,并且发光单元以及电源模块共用散热风扇进行散热,充分利用资源,节约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轨道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领域,尤其涉及轨道灯。
背景技术
轨道灯由于其能够沿轨道移动并且能够调节出光角度,能够适用不同的场合,例如应用于汽车展示、服装以及珠宝等的照明装饰,具有灵活、方便调节的优点。
参照图1,现有技术中,轨道灯通常包括轨道11、电源盒12以及灯体13,电源盒12与灯体13连接以对灯体13供电,并且电源盒12与轨道11活动连接以带动灯体13沿轨道11移动。电源盒12和灯体13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由于电源盒12与灯体13的分体结构,需要对电源盒12和灯体13分别设置散热片以排除热量,导致整体的体积较大,并且散热片的散热性能较差,使得灯体13工作时的温度较高,降低灯体13内光源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轨道灯,其能够及时排除电源模块以及发光单元产生的热量,并且整体的体积较小,方便使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提供的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轨道灯,包括轨道以及灯体,灯体与轨道活动连接,所述灯体包括:
外壳,与所述轨道连接,外壳上设置有通光孔、出风口以及入风口;
发光单元,设置在外壳内并且朝向通光孔;
电源模块,设置在外壳内并且与发光单元电性连接;
散热风扇,设置在外壳内,发光单元、电源模块以及散热风扇均位于出风口与入风口之间。
优选地,还包括透镜以及调节机构,透镜设置在所述通光孔与所述发光单元之间,调节机构与外壳、发光单元、透镜中的至少两者连接以调节发光单元与透镜之间的距离。
优选地,所述外壳包括上壳和下壳,上壳与下壳连接以形成容纳所述透镜、发光单元、调节机构、电源模块以及散热风扇的内腔,上壳能够相对下壳转动以带动调节机构。
优选地,所述上壳与下壳套接,上壳设置有卡槽,下壳设置有卡块,卡槽与卡块卡合以使上壳与下壳连接,并且卡槽能够沿卡块移动。
优选地,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与所述透镜连接的连接座、设置在上壳内侧壁的螺旋滑槽以及与下壳连接的限制件,连接座设置有与螺旋滑槽配合的滑块,限制件设置有容许滑块穿过的限制口以限制滑块相对下壳转动,并且滑块能够沿限制口上下移动,滑块伸入螺旋滑槽中以使上壳相对下壳转动时,滑块沿螺旋滑槽移动以带动透镜上下移动。
优选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散热件,散热件的一侧与所述发光单元的背面连接,散热件的另一侧与所述散热风扇连接。
优选地,所述散热件上设置有若干个上下贯通的通风口。
优选地,所述散热风扇一体设置有与外壳连接的安装部。
优选地,所述外壳内设置有定位柱,定位柱上设置有斜面朝上的斜面块以及位于斜面块下方的限位部,斜面块与限位部之间留有间隙以形成卡口,所述电源模块设置有连接件,连接件上设置有与定位柱匹配的定位口,连接件沿定位柱下移能够与卡口卡合。
优选地,所述外壳上设置有万向头,万向头与所述轨道活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散热风扇对发光单元和电源模块进行散热,能够及时排出发光单元以及电源模块产生的热量,提高散热性能,使得发光单元工作时候的温度适宜,有利于提高发光单元的使用寿命。由于发光单元以及电源模块均位于外壳内,能够降低整体的体积大小,方便使用,并且发光单元以及电源模块共用散热风扇进行散热,充分利用资源,节约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种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种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种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剖面图;
图5是图4中A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照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轨道灯,包括轨道以及灯体,灯体与轨道活动连接,所述灯体包括:
外壳20,与所述轨道连接,外壳20上设置有通光孔23、出风口26以及入风口27;
发光单元30,设置在外壳20内并且朝向通光孔23;
电源模块40,设置在外壳20内并且与发光单元30电性连接;
散热风扇50,设置在外壳20内,发光单元30、电源模块40以及散热风扇50均位于出风口26与入风口27之间。
通过散热风扇50配合出风口26与入风口27形成散热风道,对发光单元30和电源模块40进行散热,能够及时排出发光单元30以及电源模块40产生的热量,提高散热性能,使得发光单元30工作时候的温度适宜,有利于提高发光单元30的使用寿命。由于发光单元30以及电源模块40均位于外壳20内,能够降低整体的体积大小,方便使用,并且发光单元30以及电源模块40共用散热风扇50进行散热,充分利用资源,节约生产成本。
参考图2至图4,为了能适应不同的使用场合,还包括透镜60以及调节机构,透镜60设置在所述通光孔23与所述发光单元30之间,调节机构与外壳20、发光单元30、透镜60中的至少两者连接以调节发光单元30与透镜60之间的距离。
发光单元30发出的光线经过透镜60的折射后,穿过通光孔23照射至外部形成光斑,通过调节机构调节发光单元30与透镜60之间的距离,能够改变光斑的大小,进而能够根据实际需要照明的物体大小进行调节,满足不同场合的使用需求。调节机构可以是设置在外壳20上的推动块以及移动口,推动块与透镜60或发光单元30连接,外力推动推动块沿移动口移动,进而带动透镜60或发光单元30,达到调节透镜60与发光单元30之间距离的效果。
参考图2至图4,作为驱动调节机构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外壳20包括上壳21和下壳22,上壳21与下壳22连接以形成容纳所述透镜60、发光单元30、调节机构、电源模块40以及散热风扇50的内腔,上壳21能够相对下壳22转动以带动调节机构,进而调节发光单元30与透镜60之间的距离,使调节光斑大小的操作简单易行,方便使用。
参考图3和图4,作为上壳21与下壳22连接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上壳21与下壳22套接,上壳21设置有卡槽24,下壳22设置有卡块25,卡槽24与卡块25卡合以使上壳21与下壳22连接,并且卡槽24能够沿卡块25移动以使上壳21能够相对下壳22转动。
通过卡槽24与卡块25卡合,能够快速地使得上壳21与下壳22连接,同时也方便故障时拆开维修。通过卡槽24能够沿卡块25移动以使得上壳21相对下壳22转动,结构简单,容易制作。卡块25可以是呈环状,优选为呈弧形状,以能够限制上壳21相对下壳22的转动角度。亦可以是通过上壳21设置有卡块25,下壳22设置有卡槽24的方式进行连接。
参考图3和图4,作为调节机构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与所述透镜60连接的连接座71、设置在上壳21的螺旋滑槽73以及与下壳22连接的限制件74,连接座71设置有与螺旋滑槽73配合的滑块72,限制件74设置有容许滑块72穿过的限制口75以限制滑块72相对下壳22转动,并且滑块72能够沿限制口75上下移动,滑块72伸入螺旋滑槽73中以使上壳21相对下壳22转动时,滑块72沿螺旋滑槽73移动以带动透镜60上下移动。
与下壳22连接的限制件74,通过限制口75限制滑块72以限制连接座71相对下壳22转动,即下壳22相对上壳21转动时能够带动连接座71一同转动,并且限制口75呈条状,使得滑块72能够沿限制口75上下移动,配合设置在上壳21的螺旋滑槽73,滑块72伸入螺旋滑槽73,以能够在上壳21相对下壳运动时,滑块72沿螺旋滑槽73移动,由于螺旋滑槽73呈螺旋状,使得滑块72产生上下方向的位移,即连接座71带动透镜60上下移动,进而能够调节透镜60与发光单元30之间的距离。
调节机构亦可以是包括螺纹杆、移动台以及导向杆的结构,螺纹杆与下壳22连接,移动台与透镜60连接。移动台设置有与螺纹杆配合的螺纹孔以及与导向杆配合的导向孔,导向杆与上壳21连接并且穿过导向孔,以使移动台不能够相对上壳21转动并且移动台能够上下移动,螺纹杆与螺纹孔咬合以使得上壳21相对下壳22转动时,螺纹杆相对螺纹孔转动,从而推动移动台上下移动。
参考图3和图4,为了进一步提高散热效率,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壳20内的散热件80,散热件80的一侧与所述发光单元30的背面连接,散热件80的另一侧与所述散热风扇50连接。
通过发光单元30与散热风扇50分别与散热件80的两侧连接,使得发光单元30产生的热量能够及时传导至散热件80防止热量积累,进而提升发光单元30的实用寿命,散热件80一般设置有散热突起或散热鳍片以增大散热面积。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散热件80上设置有若干个上下贯通的通风口。
通过在散热件80上设置有上下贯通的通风口,配合散热风扇50能够提升流经散热件80的空气流量,进而能够在单位时间内带走更多的热量,提升散热效率。
参考图3和图4,所述散热风扇50一体设置有与外壳20连接的安装部51。
一般的散热风扇需要额外的连接部件与外壳20进行连接,操作繁琐。通过在散热风扇50上一体设置有与外壳20连接的安装部51,安装部51可以是螺纹凸起,配合外壳20上的螺纹槽进行螺纹连接;安装部51亦可以是U型缺口,外壳20上设置有螺钉孔,螺钉穿过U型缺口与螺钉孔咬合,使得散热风扇50与外壳20连接,进而能够使散热风扇50与外壳20的连接更加便捷,无需借助额外的连接部件。
参考图3至图5,作为电源模块40与外壳20连接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外壳20内设置有定位柱43,定位柱43上设置有斜面朝上的斜面块44以及位于斜面块44下方的限位部45,斜面块44与限位部45之间留有间隙以形成卡口46,所述电源模块40设置有连接件41,连接件41上设置有与定位柱43匹配的定位口42,连接件41沿定位柱43下移能够与卡口46卡合。
连接件41设置有与定位柱43配合的定位口42,定位柱43伸入定位口42中能够防止电源模块40相对外壳20转动,连接件41沿定位柱43下移与斜面块44接触,在外力的作用下,外壳20和/或连接件41发生形变,使得连接件41能够沿着斜面块44的斜面继续向下移动,直到越过斜面块44,连接件41落入由斜面块44和限位部45之间的卡口46,外壳20和/或连接件41恢复形变,限位部45限制连接件41继续下移,使得连接件41与卡口46卡合,即电源模块40与外壳20连接。通过上述结构,只需将电源模块40压入外壳20即可完成安装,操作方便、结构简单。连接件41可以是电路板。
参考图2,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外壳20上设置有万向头90,万向头90与所述轨道活动连接。
外壳20通过万向头90与导轨活动链接,能够任意调节外壳20上通光孔23的朝向,方便使用。万向头90与轨道块连接,轨道块能够与轨道咬合并且沿轨道移动。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上壳21、透镜60、连接座71、限制件74、发光单元30、散热件80、散热风扇50、电源模块40以及下壳22依次从上至下排布,通光孔23设置在上壳21的顶部,万向头90与下壳22的连接,上壳21的顶部设置有出风口26,底壳22的底部设置有入风口27。定位柱43的顶端设置有第一螺纹孔47,散热件80设置有与第一螺纹孔47相应的第一固定孔81,安装部51为U型缺口,通过螺钉穿过第一固定孔81以及U型缺口后与第一螺纹孔47咬合,以能够使散热件80以及散热风扇50与下壳22连接。散热件80设置有圆形凹腔,限制件74呈环状并且能够伸入圆形凹腔内,圆形凹腔内设置有卡合口82,限制件74上设置有卡合块76,卡合块76与卡合口82卡合以固定限制件74,圆形凹腔底部设置有用于固定发光单元30的第二螺纹孔83,发光单元30设置有与第二螺纹孔匹配的第二固定孔31,螺钉穿过第二固定孔31与第二螺纹孔83咬合,以使发光单元30与散热件80连接。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他实施方案。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设定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轨道灯,包括轨道以及灯体,灯体与轨道活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灯体包括:
外壳(20),与所述轨道连接,外壳(20)上设置有通光孔(23)、出风口(26)以及入风口(27);
发光单元(30),设置在外壳(20)内并且朝向通光孔(23);
电源模块(40),设置在外壳(20)内并且与发光单元(30)电性连接;
散热风扇(50),设置在外壳(20)内,发光单元(30)、电源模块(40)以及散热风扇(50)均位于出风口(26)与入风口(27)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透镜(60)以及调节机构,透镜(60)设置在所述通光孔(23)与所述发光单元(30)之间,调节机构与外壳(20)、发光单元(30)、透镜(60)中的至少两者连接以调节发光单元(30)与透镜(60)之间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轨道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0)包括上壳(21)和下壳(22),上壳(21)与下壳(22)连接以形成容纳所述透镜(60)、发光单元(30)、调节机构、电源模块(40)以及散热风扇(50)的内腔,上壳(21)能够相对下壳(22)转动以带动调节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轨道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21)与下壳(22)套接,上壳(21)设置有卡槽(24),下壳(22)设置有卡块(25),卡槽(24)与卡块(25)卡合以使上壳(21)与下壳(22)连接,并且卡槽(24)能够沿卡块(25)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轨道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与所述透镜(60)连接的连接座(71)、设置在上壳(21)内侧壁的螺旋滑槽(73)以及与下壳(22)连接的限制件(74),连接座(71)设置有与螺旋滑槽(73)配合的滑块(72),限制件(74)设置有容许滑块(72)穿过的限制口(75)以限制滑块(72)相对下壳(22)转动,并且滑块(72)能够沿限制口(75)上下移动,滑块(72)伸入螺旋滑槽(73)中以使上壳(21)相对下壳(22)转动时,滑块(72)沿螺旋滑槽(73)移动以带动透镜(60)上下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壳(20)内的散热件(80),散热件(80)的一侧与所述发光单元(30)的背面连接,散热件(80)的另一侧与所述散热风扇(50)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轨道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件(80)上设置有若干个上下贯通的通风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风扇(50)一体设置有与外壳(20)连接的安装部(5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0)内设置有定位柱(43),定位柱(43)上设置有斜面朝上的斜面块(44)以及位于斜面块(44)下方的限位部(45),斜面块(44)与限位部(45)之间留有间隙以形成卡口(46),所述电源模块(40)设置有连接件(41),连接件(41)上设置有与定位柱(43)匹配的定位口(42),连接件(41)沿定位柱(43)下移能够与卡口(46)卡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0)上设置有万向头(90),万向头(90)与所述轨道活动连接。
CN201920828251.7U 2019-06-03 2019-06-03 一种轨道灯 Active CN2100507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28251.7U CN210050775U (zh) 2019-06-03 2019-06-03 一种轨道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28251.7U CN210050775U (zh) 2019-06-03 2019-06-03 一种轨道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50775U true CN210050775U (zh) 2020-02-11

Family

ID=693978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828251.7U Active CN210050775U (zh) 2019-06-03 2019-06-03 一种轨道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5077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42944A (zh) * 2019-06-03 2019-09-17 沈伟军 一种轨道灯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42944A (zh) * 2019-06-03 2019-09-17 沈伟军 一种轨道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97650B (zh) 燈具
CN211344820U (zh) 一种摄影灯
CN201779503U (zh) 具有较好散热效果的发光二极管灯具
CN210050775U (zh) 一种轨道灯
CN103912798A (zh) 大角度发光呼吸式散热led灯泡
CN102401250B (zh) 灯具
CN102364240B (zh) 一种灯体的连接方法
CN203052408U (zh) 散热快速的led轨道灯
CN102012012B (zh) Led灯泡内通风及强制送风散热装置
CN201162983Y (zh) 高效散热型汽车前照灯
CN102313187A (zh) Led路灯
CN109340709B (zh) 灯罩及具有该灯罩的路灯
CN108561809B (zh) 一种照明角度可调的壁灯
CN202647341U (zh) 高效散热led球泡灯
CN201636579U (zh) 散热灯具
CN210532329U (zh) 一种led散热灯体结构
CN213127196U (zh) 一种高棚用大功率植物灯
CN110242944A (zh) 一种轨道灯
CN105333321A (zh) 一种大功率led球泡灯
CN113898884A (zh) 一种led日光灯
CN108167789B (zh) 大功率调焦灯具
CN218237411U (zh) 散热器、散热组件和射灯
CN203286490U (zh) Led灯泡的灯座结构
CN205137128U (zh) 一种大功率led球泡灯
KR101243772B1 (ko) 차량용 엘이디 헤드램프 방열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