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47762U - 废液瓶和样本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废液瓶和样本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47762U
CN210047762U CN201920162953.6U CN201920162953U CN210047762U CN 210047762 U CN210047762 U CN 210047762U CN 201920162953 U CN201920162953 U CN 201920162953U CN 210047762 U CN210047762 U CN 2100477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ste liquid
bottle
liquid bottle
cap
plac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16295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熊良一
周先雨
杨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CCURA BIO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Mackay Ge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ckay Gen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ckay Ge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16295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477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477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477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液瓶和样本处理系统,废液瓶包括:容纳废液的废液瓶本体和瓶盖,所述废液瓶本体上设有供废液进出的瓶口和放置所述瓶盖的放置部。由于废液瓶本体上设置了用于放置瓶盖的放置部,将瓶盖取下后放入放置部中,在需要使用瓶盖时,操作人员能够快速的获取瓶盖;并且由于瓶盖放置在废液瓶本体上,避免瓶盖上残留的废液污染样本处理系统。

Description

废液瓶和样本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体外诊断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废液瓶和样本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在基因测序中,样本处理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在进行检测前,对样本进行乳液制备、破乳和富集等处理。因此在处理过程中,会产生相应的废液,于是样本处理系统配备了收集废液的废液瓶。
废液瓶放入样本处理系统使用时,需要将瓶盖取下,将瓶口与样本处理系统的管路相连接,待废液瓶中的废液达到一定量后,将废液瓶从样本处理系统中取出,倾倒废液。通常在取出废液瓶时,由于废液瓶中的废液较多,一般会用瓶盖将废液瓶密封,避免在取出过程中由于废液瓶的晃动而导致废液倾洒出,污染样本处理系统。
由于废液瓶放入样本处理系统后,瓶盖被取下,当再次需要使用瓶盖时,可能会出现需要花较多时间来寻找瓶盖,甚至出现找不到瓶盖的情况;并且由于瓶盖上或多或少会残留一些废液,将瓶盖放置样本处理系统上或者台面上,均会污染放置位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废液瓶,以防止取下瓶盖后,瓶盖随意放置而不易快速获取瓶盖。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废液瓶,包括:容纳废液的废液瓶本体和瓶盖,所述废液瓶本体上设有供废液进出的瓶口和放置所述瓶盖的放置部。
优选的,所述放置部包括第一凹陷部和容纳所述瓶盖的第二凹陷部,所述第一凹陷部套设在所述第二凹陷部外,所述第一凹陷部的底部设置有所述第二凹陷部的开口。
优选的,所述瓶口与所述放置部均位于所述废液瓶本体的顶壁。
优选的,所述废液瓶本体上还设置有用于取放所述废液瓶的抓持部。
优选的,所述废液瓶本体顶壁两侧向内凹形成所述抓持部。
优选的,所述废液瓶本体设有仅供所述废液瓶单向插入的防呆结构。
优选的,所述防呆结构设置于所述废液瓶本体底部远离所述瓶口相对应处。
优选的,所述瓶盖包括瓶盖本体和设置于所述瓶盖本体顶端突出于所述瓶盖本体的握持部。
基于上述提供的废液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样本处理系统,该样本处理系统包括废液瓶,废液瓶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废液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废液瓶本体上设置了用于放置瓶盖的放置部,将瓶盖取下后放入放置部中,在需要使用瓶盖时,操作人员能够快速的获取瓶盖;并且由于瓶盖放置在废液瓶本体上,避免瓶盖上残留的废液污染样本处理系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3为瓶盖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废液瓶瓶体—100;瓶口—101;放置部—102;第一凹陷部—1021;第二凹陷部—1022;抓持部—103;防呆结构—104;瓶盖本体—200;侧壁—201;底壁—202;限位部—203;握持部—20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如图1-3所示,废液瓶,包括:容纳废液的废液瓶本体100和瓶盖,其中废液瓶本体100包括废液瓶侧壁、废液瓶底壁和废液瓶顶壁,其中废液瓶顶壁具有供废液进出废液瓶的瓶口101,瓶口101凸出于废液瓶本体100;废液瓶顶壁还设置有用于放置瓶盖的放置部102,将放置部102设置于废液瓶顶壁上,无需借助其他结构便能稳当的存放瓶盖。放置部102包括第一凹陷部1021和容纳瓶盖的第二凹陷部1022,具体为将瓶盖放置到第二凹陷部中。第一凹陷部1021和第二凹陷部1022均由废液瓶顶壁向内凹陷而成,其中第一凹陷部1021套设于第二凹陷部1022外,第一凹陷部1021的开口位于废液瓶本体100上,第二凹陷部1022的开口位于第一凹陷部1021的底部,且第二凹陷部1022的开口面积小于第一凹陷部1021底部的面积;同时第一凹陷部1021的内凹深度浅于第二凹陷部1022,由于第一凹陷部1021套设在第二凹陷部1022外,且第一凹陷部1021内陷深度浅于第二凹陷部1022,故将瓶盖放入放置部102后,将会存在瓶盖部分位于第二凹陷部1022内,部分位于第一凹陷部1021内的情况,方便瓶盖的取放。
瓶盖包括瓶盖本体200和设置于所述瓶盖本体200顶端突出于所述瓶盖本体200的握持部204,瓶盖本体200具有侧壁201和底壁202,其中侧壁201顶端水平延伸形成台阶状限位部203;握持部204与限位部203连接,握持部204可以是部分限位部203继续水平延伸形成,也可以通过粘合的方式与限位部203连接。第一凹陷部1021容纳限位部203和握持部204,第二凹陷部1022收纳瓶盖本体200,且第一凹陷部的内凹深度与限位部的高度相同,第二凹陷部的内凹深度为限位部高度和瓶盖本体高度之和。
废液瓶本体100和瓶盖配合使用时,瓶盖本体200的侧壁201与瓶口内侧壁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密切接触,限位部203向下压入瓶口101以使瓶口密封,由于瓶口101凸出于废液瓶本体100,可以避免瓶盖过度伸入废液瓶本体100中;当需要将瓶盖从废液瓶本体100上取下时,可以通过搬动握持部204,从而能够轻松地将瓶盖从废液瓶本体100中拔出。瓶盖拔出后,将瓶盖放入放置部102中,从而能够在需要再次使用瓶盖时快速获取,且由于将瓶盖放入了放置部102中,能够有效的避免瓶盖本体上残留的废液与样本处理系统中的其他部件接触,污染样本处理系统;同时由于放置瓶盖的放置部102为废液瓶本体上内凹形成,放置瓶盖后整个废液瓶的高度不会增加,故避免了废液瓶在存放瓶盖后在样本处理系统中所占空间增大的情况。
废液瓶本体100顶部设置有方便拿取废液瓶的抓持部103,抓持部103可以为废液瓶本体100向内凹陷形成,也可以为提手;当抓持部103为废液瓶本体100内陷形成时,其具体为废液瓶本体100顶端位于瓶口101和放置部102之间的两侧分别向内凹陷形成的抓持部103;当抓持部103为提手时,废液瓶本体100上还设置有容纳提手的收纳部,当需要拿取废液瓶时从收纳部中取出提手,不需要使用提手时,将提手收纳至收纳部中;前述抓持部103的两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目的均为避免废液瓶在样本处理系统中的所占空间增大,使废液瓶与样本处理系统的其他相关联的结构之间能够更加紧密的结合,使样本处理系统的布局更加紧凑。
废液瓶本体100设置有仅供废液瓶单向放置的防呆结构104,防呆结构可以为废液瓶本体100上的缺口,也可以为凸起,当防呆结构104为缺口时,防呆结构104位于远离瓶口101所对应的废液瓶本体100底部的一端,远离瓶口101能够有效的避免废液瓶放置在样本处理系统中后与样本处理系统中的管路连接时,出现管路与废液瓶瓶壁接触较紧密,不利于废液的排放的情况;当防呆结构104为凸起时,其可以设置在废液瓶本体100上的除瓶口101和放置部102的任意位置。通过设置防呆结构104,避免在放置废液瓶时将废液瓶放反,从而无法与样本处理系统中的管路正确连通。
废液瓶本体100远离防呆结构104的侧壁上还设置有废液瓶放置方向标识(图中未示出),进一步保证操作用户在使用时能够正确放置废液瓶。
基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废液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样本处理系统,该样本处理系统包括废液瓶,该废液瓶为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废液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废液瓶,其特征在于,包括:容纳废液的废液瓶本体和瓶盖,所述废液瓶本体上设有供废液进出的瓶口和放置所述瓶盖的放置部,所述瓶口与所述放置部均位于所述废液瓶本体的顶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液瓶,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部包括第一凹陷部和容纳所述瓶盖的第二凹陷部,所述第一凹陷部套设在所述第二凹陷部外,所述第一凹陷部的底部设置有所述第二凹陷部的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液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液瓶本体上还设置有用于取放所述废液瓶的抓持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废液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液瓶本体顶壁两侧向内凹形成所述抓持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液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液瓶本体设有仅供所述废液瓶单向放置的防呆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废液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呆结构设置于所述废液瓶本体底部远离所述瓶口对应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液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瓶盖包括瓶盖本体和设置于所述瓶盖本体顶端突出于所述瓶盖本体的握持部。
8.一种样本处理系统,包括试废液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液瓶为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废液瓶。
CN201920162953.6U 2019-01-30 2019-01-30 废液瓶和样本处理系统 Active CN2100477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62953.6U CN210047762U (zh) 2019-01-30 2019-01-30 废液瓶和样本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62953.6U CN210047762U (zh) 2019-01-30 2019-01-30 废液瓶和样本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47762U true CN210047762U (zh) 2020-02-11

Family

ID=693762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62953.6U Active CN210047762U (zh) 2019-01-30 2019-01-30 废液瓶和样本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477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657898A (en) Cup lid having infusion bag retaining means
US9103749B2 (en) Biological sample collection apparatus
CA2907981C (en) Specimen collection apparatus
US4726264A (en) Stopper removal apparatus
US5702009A (en) Bottle holder
US20060198758A1 (en) Disk testing apparatus
CN210047762U (zh) 废液瓶和样本处理系统
US6293435B1 (en) Liquid sample collection and transport system
JPH01120276A (ja) 抽出装置
EP3848124A1 (en) Vial device for storing and smearing exfoliative cell
JP2002019855A (ja) アダプターおよびアダプター付き容器
JP2023513490A (ja) 液体供給システム、吐出口支持ツール、および使用方法
CN202814727U (zh) 收集瓶
JPH0620273U (ja) 薬液用容器
KR100694771B1 (ko) 파우더 케이스
CN218339844U (zh) 安瓿瓶固定装置
CN216835032U (zh) 一种三氯氧磷盛装源瓶运输保护装置
KR200321078Y1 (ko) 피펫용 안전 거치대
CN214804879U (zh) 活检容器
CN212540419U (zh) 一种真菌毒素检测用试剂条输料装置
CN214953045U (zh) 一种基于颜色反应区分的蛋白因子测定试剂盒
CN215157372U (zh) 一种便携塑料罐
CN106314968B (zh) 一种电子元件容置盒
JP2018039543A (ja) ボトル容器
JP2000014782A (ja) 注射針ユニット装着用カートリッジホルダ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413

Address after: 611731, 16 Chengdu, hi tech Zone, Sichuan, China

Patentee after: MACCURA BIO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611731 zone a, floor 7, building 5, No. 8, Anhe Second Road, hi tech West Zone, Chengdu, Sichuan

Patentee before: MAQGEN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