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36373U - 一种逐级变径相变蓄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逐级变径相变蓄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36373U
CN210036373U CN201920534204.1U CN201920534204U CN210036373U CN 210036373 U CN210036373 U CN 210036373U CN 201920534204 U CN201920534204 U CN 201920534204U CN 210036373 U CN210036373 U CN 2100363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
heat
layer
pipe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53420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瑾
种蕊
曹龙
曹锐鑫
胡波
尚敏青
艾腾飞
王赞社
顾兆林
冯诗愚
高秀峰
李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Xian Shaangu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Xian Shaangu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Xian Shaangu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2053420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363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363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363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4Thermal energy storage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逐级变径相变蓄热器,包括蓄热器壳体、设在蓄热器壳体内的多个换热管以及填充在蓄热器壳体内的相变蓄热材料;换热管相互平行并均沿水平方向布设,换热管从下到上按照多层排布,每层换热管均位于同一水平面内;位于同一层的换热管的管径相同,换热管的管径逐层增加;每个位于下层的换热管均与相邻的上层的换热管之间通过U形管密封连通从而形成蛇形连通管;U形管设在蓄热器壳体外部,在蓄热器壳体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通孔以使U形管的两个开口穿过该通孔后与换热管密封连通。本实用新型能实现蓄热介质在蓄热过程中保持能量分布平衡,避免了因为热量分布不均形成的热应力不均匀和变形问题,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和热量存储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逐级变径相变蓄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能存储和节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逐级变径相变蓄热器。
背景技术
在工业领域,存在着大量的余热、废热以及可利用热源,余热废热的合理利用对于节能降耗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热量存储技术可以有效解决热能供需矛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在太阳能利用、电力“移峰填谷”、废热余热的回收利用以及工业与民用建筑物采暖与空调的节能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潜热蓄热是利用物质在凝固/熔化形式的相变过程中都要吸收或放出相变潜热的原理,利用相变材料的相变潜热进行热能储存的储热技术,由于具有储能密度高、相变温度相对稳定等优点倍受人们的关注。相变蓄热材料的开发和相变蓄热技术的应用研究相当广泛,其中,相变蓄热器的设计、开发和研究始终是蓄热技术的热点和难点。
由于相变材料的种类不同,相变温度不同,蓄热量不同,在蓄热和取热环节中存在着热量分布不均衡而引起的热应力不均和变形问题,例如,在进口部分由于流体温度高,热量交换充分,相变蓄热材料熔解多,蓄积的热量也多,而在出口部分由于温度降低,热量交换少,相变蓄热材料熔解少,蓄积的热量也少,这种热量分布不均的现象会形成设备的热应力不均和变形,严重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利用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和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逐级变径相变蓄热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逐级变径相变蓄热器,包括蓄热器壳体、设在蓄热器壳体内的多个换热管以及填充在蓄热器壳体内的相变蓄热材料;所述多个换热管相互平行并均沿水平方向布设,多个换热管从下到上按照多层排布,每层换热管均位于同一水平面内;位于同一层的换热管的管径相同,位于上层的换热管的管径比相邻下层的换热管的管径大;
每个位于下层的换热管均与相邻的上层的换热管之间通过U形管密封连通,使换热管从最下层依次连通至最上层以形成多个蛇形连通管;
所述U形管设在蓄热器壳体外部,在所述蓄热器壳体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通孔以使U形管的两个开口穿过该通孔后与换热管密封连通。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如下技术特征:
可选地,每层换热管的数量相同,从而形成相同数量的所述蛇形连通管;每个蛇形连通管对应一个流体进口和一个流体出口,所述流体进口为位于蛇形连通管的最下层的换热管的开口,所述流体出口为位于最上层的换热管的开口;换热流体由流体进口进入下层换热管并逐层向上流动再通过上层换热管后从流体出口流出进行换热。
可选地,所述换热管阵列排布或交叉排布。
可选地,所述U形管的管径等于与其连通的且位于下层的换热管的管径,在U形管的一个开口处为扩口结构,该扩口结构的口径等于与其连通的且位于上层的换热管的管径。
可选地,所述蓄热器壳体的侧壁上的通孔的孔径等于设置在该处的U形管的管径或口径,从而确保蓄热器壳体为密封结构。
可选地,所述蓄热器壳体为长方体结构或圆柱形结构。
可选地,位于上层的换热管的管径比相邻下层的换热管的管径大2%~10%。
可选地,所述蓄热器壳体外部包覆有保温材料。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列管式结构的布置方式,以保持相变蓄热器的热量分布平衡为基本原则,通过每一层管程换热管的管径逐级增加的方式,降低流体的流速,增加换热管的换热面积,虽然沿着换热管方向流体的温度在降低,流体流速降低,但换热面积增加,以此实现以提高换热面积来补偿温降的换热效果,这样每一层都能实现充分的热量交换,从而实现整个相变蓄热器的热量分布平衡,降低热应力不均带来的变形和储热问题。
通过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蓄热介质在蓄热过程中保持能量分布平衡,避免了因为热量分布不均形成的热应力不均匀和变形问题,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和热量存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主视图。
图2为实施例1中的整体结构的(a)左视图和(b)右视图。
图3为实施例2中的整体结构的(a)左视图和(b)右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U形管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表示为:1-蓄热器壳体,2-换热管,3-U形管,31-扩口结构,4-流体进口,5-流体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具体实施例,凡在本申请技术方案基础上做的等同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逐级变径相变蓄热器,包括蓄热器壳体1、设在蓄热器壳体1内的多个换热管2以及填充在蓄热器壳体1内的相变蓄热材料;多个换热管2相互平行并均沿水平方向布设,多个换热管2从下到上按照多层排布,每层换热管2均位于同一水平面内;位于同一层的换热管2的管径相同,位于上层的换热管2的管径比相邻下层的换热管2的管径大;每个位于下层的换热管2均与相邻的上层的换热管2之间通过U形管3密封连通,使换热管2从最下层依次连通至最上层以形成多个蛇形连通管;U形管3设在蓄热器壳体1外部,在蓄热器壳体1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通孔以使U形管3的两个开口穿过该通孔后与换热管2密封连通。以保持相变蓄热器的热量分布平衡为基本原则,采用列管式结构的布置方式,通过每一层管程换热管2的管径逐级增加的方式,降低流体的流速,增加换热管2的换热面积,虽然沿着换热管2方向流体的温度在降低,流体流速降低,但换热面积增加,以此实现以提高换热面积来补偿温降的换热效果,这样每一层都能实现充分的热量交换,从而实现整个相变蓄热器的热量分布平衡,降低热应力不均带来的变形和储热问题。
具体的,每层换热管2的数量相同,从而形成相同数量的蛇形连通管;每个蛇形连通管对应一个流体进口4和一个流体出口5,流体进口4为位于蛇形连通管的最下层的换热管2的开口,流体出口5为位于最上层的换热管2的开口;换热流体由流体进口4进入下层换热管2并逐层向上流动再通过上层换热管2后从流体出口5流出进行换热。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换热管2阵列排布,每个位于下层的换热管2均与相邻的正上方的换热管2之间通过U形管3密封连通,使换热管2从最下层依次连通至最上层以形成多个蛇形连通管,在本实施例中,每个蛇形连通管均位于一个竖向平面内,换热流体由流体进口4进入下层换热管2并逐层向上流动再通过上层换热管2后从流体出口5流出进行换热。
如图4所示,U形管3的管径等于与其连通的且位于下层的换热管2的管径,在U形管3的一个开口处为扩口结构31,该扩口结构31的口径等于与其连通的且位于上层的换热管2的管径。
蓄热器壳体1的侧壁上的通孔的孔径等于设置在该处的U形管3的管径或口径,从而确保蓄热器壳体1为密封结构。
蓄热器壳体1为长方体结构或圆柱形结构。
位于上层的换热管2的管径比相邻下层的换热管2的管径大2%~10%。通过每一层管程换热管2的管径逐级增加的方式,降低流体的流速,增加换热管2的换热面积,虽然沿着换热管2方向流体的温度在降低,流体流速降低,但换热面积增加,以此实现以提高换热面积来补偿温降的换热效果,这样每一层都能实现充分的热量交换,从而实现整个相变蓄热器的热量分布平衡,降低热应力不均带来的变形和储热问题。
蓄热器壳体1外部包覆有保温材料,用以保温。
实施例2: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逐级变径相变蓄热器,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换热管2交叉排布。更具体的,如图3所示,位于第n层的换热管与位于第n+2层的的换热管按照阵列排布,位于第n层的换热管与位于第n+1层的换热管之间交叉排布,其中,n为换热管的层数;每个蛇形连通管不位于一个竖向平面内,换热流体由流体进口4进入下层换热管2并逐层向上流动再通过上层换热管2后从流体出口5流出进行换热。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8)

1.一种逐级变径相变蓄热器,包括蓄热器壳体(1)、设在蓄热器壳体(1)内的多个换热管(2)以及填充在蓄热器壳体(1)内的相变蓄热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换热管(2)相互平行并均沿水平方向布设,多个换热管(2)从下到上按照多层排布,每层换热管(2)均位于同一水平面内;位于同一层的换热管(2)的管径相同,位于上层的换热管(2)的管径比相邻下层的换热管(2)的管径大;
每个位于下层的换热管(2)均与相邻的上层的换热管(2)之间通过U形管(3)密封连通,使换热管(2)从最下层依次连通至最上层以形成多个蛇形连通管;
所述U形管(3)设在蓄热器壳体(1)外部,在所述蓄热器壳体(1)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通孔以使U形管(3)的两个开口穿过该通孔后与换热管(2)密封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逐级变径相变蓄热器,其特征在于,每层换热管(2)的数量相同,从而形成相同数量的所述蛇形连通管;每个蛇形连通管对应一个流体进口(4)和一个流体出口(5),所述流体进口(4)为位于蛇形连通管的最下层的换热管(2)的开口,所述流体出口(5)为位于最上层的换热管(2)的开口;换热流体由流体进口(4)进入下层换热管(2)并逐层向上流动再通过上层换热管(2)后从流体出口(5)流出进行换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逐级变径相变蓄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2)阵列排布或交叉排布。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逐级变径相变蓄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管(3)的管径等于与其连通的且位于下层的换热管(2)的管径,在U形管(3)的一个开口处为扩口结构(31),该扩口结构(31)的口径等于与其连通的且位于上层的换热管(2)的管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逐级变径相变蓄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器壳体(1)的侧壁上的通孔的孔径等于设置在该处的U形管(3)的管径或口径,从而确保蓄热器壳体(1)为密封结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逐级变径相变蓄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器壳体(1)为长方体结构或圆柱形结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逐级变径相变蓄热器,其特征在于,位于上层的换热管(2)的管径比相邻下层的换热管(2)的管径大2%~10%。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逐级变径相变蓄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器壳体(1)外部包覆有保温材料。
CN201920534204.1U 2019-04-18 2019-04-18 一种逐级变径相变蓄热器 Active CN2100363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34204.1U CN210036373U (zh) 2019-04-18 2019-04-18 一种逐级变径相变蓄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34204.1U CN210036373U (zh) 2019-04-18 2019-04-18 一种逐级变径相变蓄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36373U true CN210036373U (zh) 2020-02-07

Family

ID=693601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534204.1U Active CN210036373U (zh) 2019-04-18 2019-04-18 一种逐级变径相变蓄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3637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22623A (zh) * 2021-12-13 2022-04-12 华能(浙江)能源开发有限公司长兴分公司 一种高温多换热管紧凑型相变换热装置
CN117685809A (zh) * 2024-01-11 2024-03-12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高效储释热装置及工作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22623A (zh) * 2021-12-13 2022-04-12 华能(浙江)能源开发有限公司长兴分公司 一种高温多换热管紧凑型相变换热装置
CN117685809A (zh) * 2024-01-11 2024-03-12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高效储释热装置及工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54159B (zh) 一种无管束余热利用的固体蓄热式换热器
CN210036373U (zh) 一种逐级变径相变蓄热器
CN109631357B (zh) 一种通孔面积变化的智能控制太阳能蓄热系统
CN102287969A (zh) 平行流换热器
CN110994072A (zh) 一种用于锂电池的并联式多通道液冷结构及锂电池
CN101871738A (zh) 热负荷可调式高效换热器
CN101881570A (zh) 一种双盘管系统高效率储热换热方法及其装置
WO2023231300A1 (zh) 一种高温换热蓄热单元及结构和装置
CN202792702U (zh) 空调器及其平行流换热器
CN102230677A (zh) 平板太阳能空气换热器
CN113375493B (zh) 一种新型多级板式集储换热一体相变储释热装置
CN111043881A (zh) 具有二次分配功能的板式换热器
CN103954160B (zh) 一种双管束余热利用换热器
CN203642561U (zh) 一种双排扁管的平行流换热器及具有该换热器的空调装置
CN202835928U (zh) 一种热泵热水器用微通道换热器
CN205245622U (zh) 一种多流路微通道冷凝器
CN109599640B (zh) 一种圆柱形动力电池模组液体热管理方案
CN201772789U (zh) 新型高效换热器
CN103925821B (zh) 一种水泥回转窑余热利用的双管束分体蓄热换热器
CN113566628B (zh) 一种采用包围式储液腔的环路热管
CN208518122U (zh) 光伏建筑装置及具有其的光伏建筑一体化系统
CN203083141U (zh) 壳程串联式气水交换器组
CN202133139U (zh) 平板太阳能空气换热器
CN112648874A (zh) 一种基于阶梯式相变管束的储热与释热装置
CN105091652A (zh) 一种抑制结霜强化自然对流的多级翅片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