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34199U - 便于拆装的轴毂连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便于拆装的轴毂连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34199U
CN210034199U CN201920682198.4U CN201920682198U CN210034199U CN 210034199 U CN210034199 U CN 210034199U CN 201920682198 U CN201920682198 U CN 201920682198U CN 210034199 U CN210034199 U CN 2100341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ub
oil
shaft
channel
shaft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8219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龙建宇
卜祥通
颜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zhou Hongd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uzhou Hongd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uzhou Hongd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uzhou Hongd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68219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341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341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341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拆装的轴毂连接装置,设备上设有连接轴,轮毂套设于所述连接轴上,还包括轴套,所述轴套设于所述连接轴和所述轮毂之间,其中,所述轴套上设有油腔通道,所述油腔通道至少设于位于所述连接轴与所述轮毂之间的轴套部分,且所述油腔通道上设有进油口,所述进油口与高压油源相连通;当所述油腔通道内注入高压油液时,所述轴套发生膨胀变形使所述轴套与所述连接轴之间、所述轴套与所述轮毂之间过盈配合以将所述轮毂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轴上;当所述油腔通道内的高压油液泄压时,所述轴套发生收缩变形,所述轮毂与所述连接轴之间活动连接。该连接装置,结构简单、拆装更换方便、性能可靠、制造成本低。

Description

便于拆装的轴毂连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拆装的轴毂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齿轮、蜗轮、蛇形弹簧联轴器等零部件的齿在工作过程中极易磨损或损坏,上述零部件的齿无法工作后需要更换,如果齿和轮毂做成一体,则需要整体更换,由于轮毂可以继续使用,因此整体更换会造成浪费。为了减少浪费,上述零部件通常制作成分体式结构,即齿加工在齿圈上,把齿圈和轮毂装配在一起,当因齿磨损需要更换时,只需更换齿圈即可,而轮毂可以继续使用。
为了保证所传递的扭矩,分体式结构的齿圈和轮毂通常采用铰制孔螺栓连接,依靠剪切螺栓的螺杆来传递扭矩。专利201320147593.5设计了一种联轴器的齿和轮毂分体式的联轴器,联轴器的齿在齿圈上加工出来,而齿圈通过高强度螺栓固定在轮毂上。这种方式的优点是传递扭矩较大,缺点是当过载发生时,螺杆很容易产生剪切变形甚至被剪断。由于螺杆和孔采用过盈或过渡配合,螺杆变形或剪断后很难取出,给齿圈的更换造成了很大的困难,有些甚至无法取出,只能整体更换。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之一,提供一种便于拆装的轴毂连接装置,该连接装置,结构简单、拆装更换方便、性能可靠、制造成本低。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拆装的轴毂连接装置,设备上设有连接轴,轮毂套设于所述连接轴上,还包括轴套,所述轴套设于所述连接轴和所述轮毂之间,其中,所述轴套上设有油腔通道,所述油腔通道至少设于位于所述连接轴与所述轮毂之间的轴套部分,且所述油腔通道上设有进油口,所述进油口与高压油源相连通;当所述油腔通道内注入高压油液时,所述轴套发生膨胀变形使所述轴套与所述连接轴之间、所述轴套与所述轮毂之间过盈配合以将所述轮毂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轴上;当所述油腔通道内的高压油液泄压时,所述轴套发生收缩变形,所述轮毂与所述连接轴之间活动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轴套上设置一油腔通道,通过注入高液油液可以实现油腔通道的膨胀,从而同时增大轴套的外径尺寸和减小内径尺寸,使得轴套与连接轴之间、轴套与轮毂之间过盈配合实现轮毂与连接轴的固定连接;通过将油腔通道内的高压油液进行泄压收缩,从而同时减小轴套的外径尺寸和增大内径尺寸,使得轴套与连接轴之间、轴套与轮毂之间间隙配合实现轮毂与连接轴的活动连接。该连接装置,结构简单、拆装方便、性能可靠、制造成本低。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便于拆装的轴毂连接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技术特征:
优选地,所述油腔通道至少为一条,且沿着所述轴套的轴向方向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油腔通道包括第一油腔通道和第二油腔通道,且所述第一油腔通道靠近所述连接轴设置,所述第二油腔通道靠近所述轮毂设置,且所述第一油腔通道和所述第二油腔通道通过第一连接通道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第一油腔通道在轴向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所述轴套在轴向方向上的宽度的1/2。
优选地,所述第二油腔通道在轴向方向上的宽度不大于所述轮毂在轴向方向上的宽度。
优选地,所述油腔通道为环形腔结构。
进一步地,环形腔结构的油腔通道以所述轴套的中轴线为中心线布置。
优选地,所述进油口处安装一控制阀,用于密封和敞开所述油腔通道内的油压。
优选地,所述进油口设置在轴肩上。
优选地,所述进油口与所述油腔通道之间还连接有第二连接通道,且所述第二连接通道沿着径向布置,且位于所述轴肩在所述连接轴的投影方向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便于拆装的轴毂连接装置,其附加技术特征还具有如下技术效果:通过将油腔通道沿着轴套的轴向设置,这样可以使得轴套更加均匀地进行膨胀和收缩,使得轮毂和连接轴承受的压力更加均匀,从而提高轴套连接轮毂与连接轴的可靠性;通过将所述油腔通道为环形腔结构,这样增大轴套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变形的面积,从而提高与连接轴和轮毂之间连接的摩擦力。
附图说明
图1为轴毂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连接装置100;设备10;连接轴101;轮毂20;轴套30;油腔通道301;第一油腔通道3011;第二油腔通道3012;第一连接通道302;第二连接通道303;轴肩304;进油口305;外表面306;内表面307;控制阀40;中轴线A。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考附图提供以下描述,以助于对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的全面理解。其包含各种特定的细节以助于该理解,但这些细节应当被视为仅是示范性的。相应地,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在不背离由随附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文所描述的各种实施例做出变化和改进。此外,为了清楚和简洁起见,可能省略对熟知的功能和构造的描述。
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的下列描述,仅是为了解释的目的,而不是为了限制由随附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
除非另有限定,本文中所使用的全部术语(包含技术术语与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的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还应理解的是,术语(比如常用词典中限定的那些术语),应解释为具有与相关领域和本说明书的上下文中一致的含义,并且不应以理想化或过于形式化的意义来解释,除非在本文中明确地这样限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于拆装的轴毂连接装置100,如图1所示,设备10上设有连接轴101,轮毂20套设于所述连接轴101上,还包括轴套30,所述轴套30设于所述连接轴101和所述轮毂20之间,
其中,所述轴套30上设有油腔通道301,所述油腔通道301至少设于位于所述连接轴101与所述轮毂20之间的轴套30部分,且所述油腔通道301上设有进油口305,所述进油口305与高压油源相连通;
当所述油腔通道301内注入高压油液时,所述轴套30发生膨胀变形使所述轴套30与所述连接轴101之间、所述轴套30与所述轮毂20之间过盈配合以将所述轮毂20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轴101上;当所述油腔通道301内的高压油液泄压时,所述轴套30发生收缩变形,所述轮毂20与所述连接轴101之间活动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在轴套30上设置一油腔通道301,通过注入高液油液可以实现油腔通道301的膨胀,从而同时增大轴套30的外径尺寸和减小内径尺寸,使得轴套30与连接轴101之间、轴套30与轮毂20之间过盈配合实现轮毂20与连接轴101的固定连接;通过将油腔通道301内的高压油液进行泄压收缩,从而同时减小轴套30的外径尺寸和增大内径尺寸,使得轴套30与连接轴101之间、轴套30与轮毂20之间间隙配合实现轮毂20与连接轴101的活动连接。该连接装置100,结构简单、拆装更换方便、性能可靠、制造成本低。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油腔通道301至少为一条,且沿着所述轴套30的轴向方向布置,通过将油腔通道301沿着轴套30的轴向设置,这样可以使得轴套30更加均匀地进行膨胀和收缩,使得轮毂20和连接轴101承受的压力更加均匀,从而提高轴套30连接轮毂20与连接轴101的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油腔通道301包括第一油腔通道3011和第二油腔通道3012,且所述第一油腔通道3011靠近所述连接轴101设置,所述第二油腔通道3012靠近所述轮毂20设置,且所述第一油腔通道3011和所述第二油腔通道3012通过第一连接通道302相连通,也就是说,分别设置第一油腔通道3011和第二油腔通道3012可以更加有效地实现轴套30的外表面306部分和内表面307部分的膨胀和收缩,使得油腔通道301的膨胀和收缩效果更好,从而进一步提高轴套30与轮毂20、连接轴101之间的可靠性。
优选地,所述第一油腔通道3011在轴向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所述轴套30在轴向方向上的宽度的1/2,这样可以尽可能地增大轴套30内表面307膨胀的面积,从而增大轴套30内表面307与连接轴101之间的摩擦力,继而提高轴套30与连接轴101的连接可靠性。
优选地,所述第二油腔通道3012在轴向方向上的宽度不大于所述轮毂20在轴向方向上的宽度,与上述原理相似,轴套30的外表面306只需在与轮毂20内表面307相接触的区域发生膨胀即可实现轴套30与轮毂20之间的固定连接,通过将第二油腔通道3012在轴向方向的宽度不大于轮毂20在轴向方向的宽度可以提高轴套30的结构强度和可靠性;作为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二油腔通道3012在轴向方向上的宽度等于所述轮毂20在轴向方向上的宽度。
优选地,所述油腔通道301为环形腔结构,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油腔通道3011为靠近所述连接轴101的环形弧腔结构,所述第二油腔通道3012为靠近所述轮毂20的环形腔结构,且第一油腔通道3011与第二油腔通道3012相连通,这样增大轴套30的内表面307和外表面306变形的面积,从而提高与连接轴101和轮毂20之间连接的摩擦力;为了进一步提高轴套30的内表面307和外表面306膨胀和收缩的均匀性,进一步地优选地,环形腔结构的油腔通道301以所述轴套30的中轴线A为中心线布置。
优选地,所述进油口305处安装一控制阀40,用于密封和敞开所述油腔通道301内的油压,也就是说,通过控制阀40可以将油腔通道301内的高压油液密封,从而维持连接轴101与轮毂20之间的连接;通过控制阀40将油腔通道301内的高压油液泄压,从而实现连接轴101与轮毂20的活动连接。设置控制阀40可以方便控制油腔通道301内的油压。优选地,所述进油口305设置在轴肩304上,由于轴套30的轴肩304处在径向方向上的厚度较大,从而可靠性强,设置进油口305这样可以尽可能地减小进油口305对整个轴套30结构强度的影响。
优选地,所述进油口305与所述油腔通道301之间还连接有第二连接通道303,且所述第二连接通道303沿着径向布置,且位于所述轴肩304在所述连接轴101的投影方向上,也就是说,第二连接通道303设置在轴肩304及其对应在连接轴101上的投影方向上可以在保证轴套30的整体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中的轴套30在工作时,高压油源由进油口305上的控制阀40注入第二连接通道303,并沿着第二连接通道303依次进入第一油腔通道3011、第一连接通道302和第二油腔通道3012,随着油液压力的增大,可以同时实现轴套30的内表面307和外表面306的膨胀,从而将轴套30与连接轴101之间、轴套30与轮毂20之间过盈配合实现轮毂20与连接轴101的固定连接;通过控制阀40将油腔通道301内的高压油液进行泄压,从而同时实现轴套30的外表面306和内表面307的收缩,使得轴套30与连接轴101之间、轴套30与轮毂20之间间隙配合实现轮毂20与连接轴101的活动连接;该连接装置100,结构简单、拆装方便、性能可靠、制造成本低。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上文中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应地省去、添加或者以任意方式组合。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想到的简单变换方式以及对现有技术做出适应性和功能性的结构变换的方案,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虽然已经参考各种实施例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可以在其中做出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改变,而不背离由随附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便于拆装的轴毂连接装置,设备(10)上设有连接轴(101),轮毂(20)套设于所述连接轴(101)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轴套(30),所述轴套(30)设于所述连接轴(101)和所述轮毂(20)之间,
其中,所述轴套(30)上设有油腔通道(301),所述油腔通道(301)至少设于位于所述连接轴(101)与所述轮毂(20)之间的轴套(30)部分,且所述油腔通道(301)上设有进油口(305),所述进油口(305)与高压油源相连通;
当所述油腔通道(301)内注入高压油液时,所述轴套(30)发生膨胀变形使所述轴套(30)与所述连接轴(101)之间、所述轴套(30)与所述轮毂(20)之间过盈配合以将所述轮毂(20)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轴(101)上;当所述油腔通道(301)内的高压油液泄压时,所述轴套(30)发生收缩变形,所述轮毂(20)与所述连接轴(101)之间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拆装的轴毂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腔通道(301)至少为一条,且沿着所述轴套(30)的轴向方向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拆装的轴毂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腔通道(301)包括第一油腔通道(3011)和第二油腔通道(3012),且所述第一油腔通道(3011)靠近所述连接轴(101)设置,所述第二油腔通道(3012)靠近所述轮毂(20)设置,且所述第一油腔通道(3011)和所述第二油腔通道(3012)通过第一连接通道(302)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于拆装的轴毂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腔通道(3011)在轴向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所述轴套(30)在轴向方向上的宽度的1/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于拆装的轴毂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油腔通道(3012)在轴向方向上的宽度不大于所述轮毂(20)在轴向方向上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拆装的轴毂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腔通道(301)为环形腔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于拆装的轴毂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环形腔结构的油腔通道(301)以所述轴套(30)的中轴线(A)为中心线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拆装的轴毂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口(305)处安装一控制阀(40),用于密封和敞开所述油腔通道(301)内的油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拆装的轴毂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口(305)设置在轴肩(304)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便于拆装的轴毂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口(305)与所述油腔通道(301)之间还连接有第二连接通道(303),且所述第二连接通道(303)沿着径向布置,且位于所述轴肩(304)在所述连接轴(101)的投影方向上。
CN201920682198.4U 2019-05-13 2019-05-13 便于拆装的轴毂连接装置 Active CN2100341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82198.4U CN210034199U (zh) 2019-05-13 2019-05-13 便于拆装的轴毂连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82198.4U CN210034199U (zh) 2019-05-13 2019-05-13 便于拆装的轴毂连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34199U true CN210034199U (zh) 2020-02-07

Family

ID=693651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82198.4U Active CN210034199U (zh) 2019-05-13 2019-05-13 便于拆装的轴毂连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3419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90218A (zh) * 2021-09-28 2021-12-14 李宏亮 一种液压可调胀紧连接套及装配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90218A (zh) * 2021-09-28 2021-12-14 李宏亮 一种液压可调胀紧连接套及装配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03669B (zh) 用于摩擦联接两个同轴的构件的装置
AU2012211376B2 (en) Isolated shearing mechanism for downhole tools
CN210034199U (zh) 便于拆装的轴毂连接装置
CN206017652U (zh) 一种变速器输出结构和变速器
CN111852661B (zh) 一种高压大流量活门组件
CN103727260B (zh) 一种强制密封球阀
CH676382A5 (zh)
CN104728289B (zh) 弧面万向膜片联轴器
CN105736589A (zh) 花键轴轴向定位结构
CN205190551U (zh) 一种无键联接结构的液压胀套
CN214425353U (zh) 一种复合密封结构及采用该结构的旋转补偿器
CN201895201U (zh) 锥面过盈连接联轴节安装装置
CN103042708A (zh) 用于驱动压力活塞的设备
CN210164813U (zh) 轴毂连接组件
CN202811885U (zh) 一种齿式联轴器
CN201221573Y (zh) 一种联轴器
CN200975421Y (zh) 负荷可调节联轴器
CN201144916Y (zh) 一种转向输出角位移和扭矩的液压作动筒
CN215487299U (zh) 一种分体式鼓形齿式联轴器
CN103542091A (zh) 密封环及具有该密封环的螺杆压缩机
CN215109905U (zh) 一种用于阀轴与传力配件装配用连接结构
CN218510118U (zh) 一种冷装皮带轮结构
CN102530069A (zh) 一种汽车转向系统中扭杆与外轴的连接结构及连接方法
CN212055562U (zh) 一种顶紧装置
CN203560319U (zh) 圆锥机皮带轮胀套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