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30125U - 过滤装置及净水器 - Google Patents

过滤装置及净水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30125U
CN210030125U CN201920600083.6U CN201920600083U CN210030125U CN 210030125 U CN210030125 U CN 210030125U CN 201920600083 U CN201920600083 U CN 201920600083U CN 210030125 U CN210030125 U CN 2100301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ling
section
filter element
sealing groove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0008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忱
陈良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itree Purifying Technology Co Ltd
Suzhou Litree Purify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itree Purify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itree Purify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itree Purify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60008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301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301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301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过滤装置及净水器。一种过滤装置,包括:外壳,具有一端开口的内腔,外壳的另一端设有排污口;滤芯,包括位于外壳的远离所述内腔开口的一端内腔中的第一段和与第一段衔接的第二段,滤芯的第二段位于滤芯的远离排污口的一端;滤芯盖,滤芯盖具有套设于滤芯的第二段上的套设部;第一密封结构,设于滤芯的第一段的外侧壁和外壳的内侧壁之间;以及第二密封结构,设于滤芯的第二段的外侧壁和套设部的内侧壁之间。上述过滤装置,通过第一密封结构防止滤芯和外壳之间的浓液外漏;通过第二密封结构防止滤芯和滤芯盖之间的原水外漏。同时,第一密封结构和第二密封结构的设置,还可以将浓液和原水隔离,有效避免原水与浓液的混合。

Description

过滤装置及净水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净化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过滤装置及净水器。
背景技术
这里的陈述仅提供与本申请有关的背景信息,而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
随着人们对水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净水器的使用越来越广泛。而中空纤维膜丝因其良好的过滤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净水器的过滤装置中。具体地,过滤装置包括外壳、设于外壳内的滤芯以及滤芯盖。滤芯包括壳体和位于壳体内的中空纤维膜丝。传统地,为了防止原水和浓液外漏,将滤芯盖与外壳连接的位置密封。
为了避免在过滤过程中产生的浓液堵塞中空纤维膜丝,在过滤装置的远离原水入口的一端设有排污口,以将穿过中空纤维膜丝后的浓液排出。然而,采用传统的密封方式容易导致原水与浓液混合,形成资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在防止原水和浓液外漏的前提下,避免原水和浓液混合的过滤装置。
一种过滤装置,包括:
外壳,具有一端开口的内腔,所述外壳的远离所述内腔开口的一端设有排污口;
滤芯,包括位于所述外壳的内腔中的第一段和与所述第一段衔接的第二段,所述滤芯的第二段位于所述滤芯的远离所述排污口的一端;
滤芯盖,所述滤芯盖具有套设于所述滤芯的第二段上的套设部;
第一密封结构,设于所述滤芯的第一段的外侧壁和所述外壳的内侧壁之间;以及
第二密封结构,设于所述滤芯的第二段的外侧壁和所述套设部的内侧壁之间。
上述过滤装置,通过第一密封结构密封滤芯和外壳之间的空间,防止滤芯和外壳之间的浓液外漏;通过第二密封结构密封滤芯和滤芯盖之间的空间,防止滤芯和滤芯盖之间的原水外漏。同时,第一密封结构和第二密封结构的设置,还可以将浓液和原水隔离,有效避免原水与浓液的混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结构包括设于所述滤芯的第一段的外侧壁上的第一密封槽和/或设于所述外壳的内侧壁上的第二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槽内设有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二密封槽内设有第一密封件;
且/或,所述第二密封结构包括设于所述滤芯的第二段的外侧壁上的第三密封槽和/或设于所述套设部的内侧壁上的第四密封槽;所述第三密封槽内设有第二密封件,所述第四密封槽内设有第二密封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件为橡胶圈,且/或所述第二密封件为橡胶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结构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密封槽,且/或所述第一密封结构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密封槽;
且/或,所述第二密封结构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第三密封槽,且/或所述第二密封结构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第四密封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结构包括所述第一密封槽和所述第二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槽和所述第二密封槽相对设置,或所述第一密封槽和所述第二密封槽错开设置;
且/或,所述第二密封结构包括第三密封槽和所述第四密封槽;所述第三密封槽和所述第四密封槽相对设置,或所述第三密封槽和所述第四密封槽错开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槽的截面的至少一个边呈曲线或折线;且/或所述第二密封槽的截面的至少一个边呈曲线或折线;且/或所述第三密封槽的截面的至少一个边呈曲线或折线;且/或所述第四密封槽的截面的至少一个边呈曲线或折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槽的截面呈矩形或半圆形,且/或所述第二密封槽的截面呈矩形或半圆形,且/或所述第三密封槽的截面呈矩形或半圆形,且/或所述第四密封槽的截面呈矩形或半圆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结构为设于所述滤芯的第一段的外侧壁和所述外壳的内侧壁之间的密封胶;
且/或,所述二密封结构为设于所述滤芯的第二段的外侧壁和所述套设部的内侧壁之间的密封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滤芯的第二段的外侧壁上设有拆滤芯凹坑。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净水器。
一种净水器,包括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过滤装置。
上述净水器,通过第一密封结构密封滤芯和外壳之间的空间,防止滤芯和外壳之间的浓液外漏;通过第二密封结构密封滤芯和滤芯盖之间的空间,防止滤芯和滤芯盖之间的原水外漏。同时,第一密封结构和第二密封结构的设置,还可以将浓液和原水隔离,有效避免原水与浓液的混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的过滤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过滤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过滤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过滤装置100,包括:外壳110、滤芯130、滤芯盖150、第一密封结构170以及第二密封结构190。
其中,外壳110具有一端开口的内腔111,外壳110的远离内腔111开口的一端设有排污口113。滤芯130包括位于外壳110的内腔111中的第一段131和与第一段131衔接的第二段133,滤芯130的第二段133位于滤芯130的远离排污口113的一端。滤芯盖150具有套设于滤芯130的第二段133上的套设部151。
需要说明的是,参图2,以虚线m为界将滤芯130分为第一段131和第二段 133,滤芯130的第二段133与滤芯盖150的套设部151对应。将滤芯130分为第一段131和第二段133,仅为清楚描述该方案,并不表示滤芯130由单独的两端连接而成。
本实施例中,第二段133位于外壳110的内腔111之外。在另外的实施例中,第二段也可以位于外壳的内腔中,此时保证套设部能插入第二段的外壁和外壳的内壁之间的间隙即可。
第一密封结构170,设于滤芯130的第一段131的外侧壁和外壳110的内侧壁之间。第二密封结构190设于滤芯130的第二段133的外侧壁和套设部151 的内侧壁之间。
过滤装置100通过第一密封结构170密封滤芯130和外壳110之间的空间,防止滤芯130和外壳110之间的浓液外漏;通过第二密封结构190密封滤芯130 和滤芯盖150之间的空间,防止滤芯130和滤芯盖150之间的原水外漏。同时,第一密封结构170和第二密封结构190的设置,还可以将浓液和原水隔离,有效避免原水与浓液的混合。
一方面,将浓液与原水隔离,防止浓液随原水再次进入滤芯中进行过滤,从而避免因浓液的混入而导致原水杂质过多的现象,有效减少滤芯130中的中空纤维膜丝表面的脏污累积。另一方面,将浓液与原水隔离,也能防止原水随浓液一起被排污口113排出,即防止出现原水尚未过滤便被排出的现象,从而有效避免水资源浪费。
本实施例中,第一密封结构170包括设于滤芯130的第一段131的外侧壁上的第一密封槽171,第一密封槽171内设有第一密封件173。当然,为了实现密封,第一密封件173需与第一密封槽171的槽壁和外壳110的内壁密封贴合,以实现滤芯的第一段131的外侧壁与外壳110的外侧壁的密封。而第一密封槽 171的设置,使得第一密封槽171中的第一密封件173的位置固定,避免第一密封件173在滤芯130和外壳110之间的间隙中窜动。
具体到本实施例中,第一密封件173可以是橡胶圈。橡胶圈结构简单,便于加工,且便于组装。
当然,在另外可行的实施例中,第一密封件不限于橡胶圈,还可以由其它密封材料进行填充形成,如密封胶等。
本实施例中,第一密封结构170包括两个第一密封槽171。当然,在另外可行的实施例中,第一密封结构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于两个的第一密封槽,以能满足外壳与滤芯中间的密封为准。当然,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密封槽结构相同且第一密封槽内的密封材料相同的情况下,第一密封槽的个数越多,第一密封结构的密封性能越好。
可选地,在另外可行的实施例中,第一密封结构包括设于外壳的内侧壁上的第二密封槽,第二密封槽内设有第一密封件。同样地,为了实现密封,第一密封件需与第二密封槽的槽壁和滤芯的外壁密封贴合。第二密封槽中的第一密封件也可以是橡胶圈或密封胶等。第二密封槽的个数也可以是一个、两个或多于两个。为了提高第一密封结构的密封性,也可以设置至少两个的第二密封槽。
当然,在可行的实施例中,第一密封结构还可以同时包括第一密封槽和第二密封槽。具体的,参图4所示,在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第一密封槽271和第二密封槽275可以相对设置,一个第一密封件273的内外侧分别插入第一密封槽271和第二密封槽275,以实现对密封槽的更好的定位,还能有效提高第一密封结构的密封效果。
当然,在另外可行的实施例中,第一密封槽和第二密封槽也可以错开设置。
第二密封结构可以采用与第一密封结构相同或相似的方式进行设置。具体到本实施例中,参图2,第二密封结构190包括设于滤芯130的第二段133的外侧壁上的第三密封槽191,第三密封槽191内设有第二密封件193。
进一步地,第二密封件193可以是橡胶圈或密封胶等。第二密封件193的结构和材质可参考第一密封件173的设置,此处不再赘述。
同样的,第二密封结构也可以包括设于套设部的内侧壁上的第四密封槽,且第四密封槽内设有第二密封件。
或者第二密封结构同时包括第三密封槽和第四密封槽。相应地,参图4,在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第三密封槽291和第四密封槽295可以相对设置,且第二密封圈293的内外侧分别插入第三密封槽291和第四密封槽295中。同样的,在另外可行的实施例中,第三密封槽和第四密封槽也可以错开设置。
同样地,第二密封结构可以包括一个、两个或多于两个的第三密封槽,且/ 或第二密封结构可以包括至少两个第四密封槽。
本实施例中,第一密封槽171和第三密封槽191的截面均呈矩形。结构简单,便于实现。相应的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呈圆形或椭圆形等与矩形密封槽匹配的形状。
当然,在另外可行的实施例中,第一密封槽和第二密封槽的截面不限于呈矩形。具体地,第一密封槽和第二密封槽的截面还可以呈半圆形等规则或不规则的形状。
同样地,在另外可行的实施例中,若第一密封结构包括第二密封槽,则第二密封槽也可以呈矩形、半圆形等规则或不规则的形状。若第二密封结构包括第四密封槽,则第四密封槽也可以呈矩形、半圆形等规则或不规则的形状。
当然,在另外的实施例中,第一密封结构还可以为设于滤芯的第一段的外侧壁和外壳的内侧壁之间的密封胶。即直接在滤芯与外壳的间隙中设置密封胶,通过密封胶的粘接实现第一段的外侧壁和所述外壳的内侧壁之间的密封。
同样的,在可行的实施例中,第二密封结构也可以为设于滤芯的第二段的外侧壁和套设部的内侧壁之间的密封胶。即直接在滤芯与套设部之间设置密封胶,通过密封胶的粘接实现第二段的外侧壁和套设部的内侧壁之间的密封。
参图2,本实施例中,滤芯130的第二段133的外侧壁上设有拆滤芯凹坑132。拆滤芯凹坑132的设置,可以方便的将滤芯130从外壳110的内腔中取出。
可以理解的是,拆滤芯凹坑132可以环绕滤芯130设置,即拆滤芯凹坑132 呈环形槽设置。亦或者,在滤芯130的第二段133的外侧壁上设置至少两个拆滤芯凹坑132,且至少两个拆滤芯凹坑132围绕滤芯130设置,也能方便将滤芯 130从外壳110的内腔中取出。
参图1和图3,过滤装置100还包括用以固定连接外壳110和滤芯盖150的固定环120、与滤芯盖150卡接固定的滤芯座140以及与滤芯座140固定连接的装饰盖160。其中,滤芯座140的两侧分别设有进水口142和出水口144。滤芯座140和滤芯盖150内设有水路通道,原水经进水口142和一条水路通道流至滤芯130内进行过滤,滤水经另一水路通道和出水口144流出,过滤后的浓液经排污口113排出。
固定环120、滤芯座140和装饰盖160的结构采用本领域管用的手段进行设置即可,此处不再赘述。
以下简要描述滤芯装置100的组装过程:将滤芯130的第一段131装入外壳110的内腔111;将固定环120从外壳110的具有排污口113的一端套至图1 所示位置;滤芯盖150与固定环120螺纹连接;装饰盖160与滤芯座140固定连接;滤芯盖150与滤芯座140卡接连接,组装完成。
使用时,将进水口142、出水口144以及排污口113分别与相应的管道连接即可。
以下简要描述滤芯装置100中取出滤芯130的过程:滤芯盖150与滤芯座 140分离;滤芯盖150与固定环120相对旋转分离;利用拆滤芯凹坑132将滤芯 130从外壳110的内腔111中取出。即当滤芯130需要更换或保养时,将滤芯 130取出即可,外壳110等其它元件还可以再次使用,减少资源的浪费。
当然,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若固定环、滤芯座和装饰盖的结构不同,或者滤芯装置中各元件的连接方式不同,则其组装过程和拆卸过程也相应进行变化。
如图5所示,在另外可行的实施例中,第一密封槽371的截面的一个边呈曲线状,从而增大第一密封槽371与第一密封件373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第一密封结构370的密封性能。
同样的,第三密封槽391的截面的一个边呈曲线状,可以增大第三密封槽 391与第二密封件393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第二密封结构390的密封性能。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在另外可行的实施例中,也可以将第一密封槽和第三密封槽的其它边设置成曲线状,亦或者将第一密封槽和第三密封槽的边这支撑折线等其它规则或不规则的形状。
同样地,若第一密封结构包括第二密封槽,第二密封结构包括第四密封槽,则也可以设置第二密封槽和第四密封槽的截面的至少一个边呈规则或不规则的曲线状或折线状。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净水器,其包括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过滤装置。
上述净水器,通过第一密封结构密封滤芯和外壳之间的空间,防止滤芯和外壳之间的浓液外漏;通过第二密封结构密封滤芯和滤芯盖之间的空间,防止滤芯和滤芯盖之间的原水外漏。同时,第一密封结构和第二密封结构的设置,还可以将浓液和原水隔离,有效避免原水与浓液的混合。
上述过滤装置,通过第一密封结构密封滤芯和外壳之间的空间,防止滤芯和外壳之间的浓液外漏;通过第二密封结构密封滤芯和滤芯盖之间的空间,防止滤芯和滤芯盖之间的原水外漏。同时,第一密封结构和第二密封结构的设置,还可以将浓液和原水隔离,有效避免原水与浓液的混合。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具有一端开口的内腔,所述外壳的远离所述内腔开口的一端设有排污口;
滤芯,包括位于所述外壳的内腔中的第一段和与所述第一段衔接的第二段,所述滤芯的第二段位于所述滤芯的远离所述排污口的一端;
滤芯盖,所述滤芯盖具有套设于所述滤芯的第二段上的套设部;
第一密封结构,设于所述滤芯的第一段的外侧壁和所述外壳的内侧壁之间;以及
第二密封结构,设于所述滤芯的第二段的外侧壁和所述套设部的内侧壁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结构包括设于所述滤芯的第一段的外侧壁上的第一密封槽和/或设于所述外壳的内侧壁上的第二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槽内设有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二密封槽内设有第一密封件;
且/或,所述第二密封结构包括设于所述滤芯的第二段的外侧壁上的第三密封槽和/或设于所述套设部的内侧壁上的第四密封槽;所述第三密封槽内设有第二密封件,所述第四密封槽内设有第二密封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件为橡胶圈,且/或所述第二密封件为橡胶圈。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结构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密封槽,且/或所述第一密封结构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密封槽;
且/或,所述第二密封结构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第三密封槽,且/或所述第二密封结构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第四密封槽。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结构包括所述第一密封槽和所述第二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槽和所述第二密封槽相对设置,或所述第一密封槽和所述第二密封槽错开设置;
且/或,所述第二密封结构包括第三密封槽和所述第四密封槽;所述第三密封槽和所述第四密封槽相对设置,或所述第三密封槽和所述第四密封槽错开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槽的截面的至少一个边呈曲线或折线;且/或所述第二密封槽的截面的至少一个边呈曲线或折线;且/或所述第三密封槽的截面的至少一个边呈曲线或折线;且/或所述第四密封槽的截面的至少一个边呈曲线或折线。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槽的截面呈矩形或半圆形,且/或所述第二密封槽的截面呈矩形或半圆形,且/或所述第三密封槽的截面呈矩形或半圆形,且/或所述第四密封槽的截面呈矩形或半圆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结构为设于所述滤芯的第一段的外侧壁和所述外壳的内侧壁之间的密封胶;
且/或,所述二密封结构为设于所述滤芯的第二段的外侧壁和所述套设部的内侧壁之间的密封胶。
9.根据权利要求1、2、3、或8任一项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的第二段的外侧壁上设有拆滤芯凹坑。
10.一种净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过滤装置。
CN201920600083.6U 2019-04-28 2019-04-28 过滤装置及净水器 Active CN2100301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00083.6U CN210030125U (zh) 2019-04-28 2019-04-28 过滤装置及净水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00083.6U CN210030125U (zh) 2019-04-28 2019-04-28 过滤装置及净水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30125U true CN210030125U (zh) 2020-02-07

Family

ID=693623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00083.6U Active CN210030125U (zh) 2019-04-28 2019-04-28 过滤装置及净水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301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24603B (zh) 具有限制性流动附件的流体过滤器
US9604857B2 (en) Water purifier
PL237677B1 (pl) Element filtracyjny do zespołu filtracyjnego paliwa, zespół filtracyjny i sposób wytwarzania zespołu filtracyjnego
CN206486319U (zh) 一种可双向封水的滤芯阀及ro膜净水过滤装置
CN209307052U (zh) 复合滤芯组件
CN106823535B (zh) 前置过滤器
CN105477932A (zh) 一种可单独更换过滤组件的滤芯
KR101364155B1 (ko) 필터 조립체
CN209934478U (zh) 一种中空纤维膜滤芯
US8020709B2 (en) Filter element
CN210030125U (zh) 过滤装置及净水器
KR101131672B1 (ko) 정수 성능을 개선한 정수기용 카본 필터
CN210885641U (zh) 一种通用滤芯
CN210814147U (zh) 具有螺旋式冲洗功能的过滤装置
CN208302537U (zh) 一种内接口内渗型折叠式滤芯
CN106268330A (zh) 一种多孔进水管的超滤膜组件
CN108176121B (zh) 一种滤瓶组件、阀体组件、过滤装置及净水器
CN208130638U (zh) 一种滤瓶组件、阀体组件、过滤装置及净水器
CN211871609U (zh) 一种复合滤芯的干燥式拆装结构
CN205360810U (zh) 一种可单独更换过滤组件的滤芯
CN210764633U (zh) 滤水装置及净水机
CN212998785U (zh) 过滤水龙头
CN218474961U (zh) 一种家用龙头净水器
CN216549888U (zh) 一种滤芯装置及净水器
CN211339043U (zh) 一种两进两出的滤芯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