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76121B - 一种滤瓶组件、阀体组件、过滤装置及净水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滤瓶组件、阀体组件、过滤装置及净水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76121B
CN108176121B CN201810040454.XA CN201810040454A CN108176121B CN 108176121 B CN108176121 B CN 108176121B CN 201810040454 A CN201810040454 A CN 201810040454A CN 108176121 B CN108176121 B CN 10817612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
cavity
adapter sleeve
valve body
water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04045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176121A (zh
Inventor
陈朝峰
宋景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Boleba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Boleba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Boleba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Boleba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04045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176121B/zh
Publication of CN1081761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761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1761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761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35/00Filtering devices having features not specifically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33/00, or for applications not specifically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33/00; Auxiliary devices for filtration; Filter housing constructions
    • B01D35/30Filter housing constructions
    • B01D35/306Filter mounting adapt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9/00Filters with filtering elements stationary during filtration, e.g. pressure or suction filter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27/00; Filtering elements therefor
    • B01D29/11Filters with filtering elements stationary during filtration, e.g. pressure or suction filter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27/00; Filtering elements therefor with bag, cage, hose, tube, sleeve or like filtering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35/00Filtering devices having features not specifically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33/00, or for applications not specifically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33/00; Auxiliary devices for filtration; Filter housing constructions
    • B01D35/30Filter housing construc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61/00Processes of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e.g. dialysis, osmosis or ultrafiltration; Apparatus, accessories or auxiliary oper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01D61/02Reverse osmosis; Hyperfiltration ; Nanofiltration
    • B01D61/025Reverse osmosis; Hyperfiltr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61/00Processes of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e.g. dialysis, osmosis or ultrafiltration; Apparatus, accessories or auxiliary oper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01D61/02Reverse osmosis; Hyperfiltration ; Nanofiltration
    • B01D61/08Apparatus therefo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001Processes for the treatment of water whereby the filtration technique is of importanc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 C02F1/441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by reverse osmosi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Nanotechn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Water Treatment By 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滤瓶组件、阀体组件、过滤装置及净水器,滤瓶组件包括:滤瓶、滤瓶盖、第一转接套和滤芯;滤芯设有原水进水口、污水出水口和纯水出水口,第一转接套套装于滤芯,以使污水出水口位于第一转接套和纯水出水管之间的第一腔体中,滤瓶盖与滤瓶固定连接,并通过压紧第一转接套件将滤芯压装于滤瓶内,以使原水进水口位于滤瓶盖、滤瓶、第一转接套和滤芯之间的第二腔体中;阀体具有第一开口腔、第二开口腔和第三开口腔,纯水出水管插装于第一开口腔,其内腔与第一开口腔连通;第一转接套插装于第二开口腔,第一腔体与第二开口腔连通;滤瓶盖插装于第三开口腔,第二腔体与第三开口腔连通,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结构简单。

Description

一种滤瓶组件、阀体组件、过滤装置及净水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滤瓶组件、阀体组件、过滤装置及净水器。
背景技术
滤瓶组件是净水器的核心部分,阀体组件也是净水器的配件,对于净水器来说,滤瓶组件和阀体组件是相互配合使用的。
现有的由滤瓶组件和阀体组件所组成过滤装置中,滤瓶组件包括滤瓶盖、滤瓶、上端盖、滤芯,滤瓶盖包括外筒部和设置于外筒部内壁的内置部,外筒部上设有连通外筒部和内置部之间腔体的第一开口,以及连通内置部内腔的第二开口;外筒部与滤瓶固定连接,将上端盖和滤芯压装于滤瓶内,上端盖插装于内置部的内腔,滤芯插装于上端盖的内腔;阀体组件包括阀体,阀体包括安装腔和连通安装腔的原水进水通道和纯水出水通道,外筒部可拆卸固定于安装腔的内壁上,使得第一开口与原水进水通道连通,第二开口与纯水出水通道连通。滤瓶盖采用塔式结构的设计,并将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设置于塔式结构的不同层,再通过与塔式结构的阀体的配合,实现阀体与滤瓶盖之间进水与出水的分隔,这种过滤装置的结构较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滤瓶组件、阀体组件、过滤装置及净水器,以简化过滤装置的结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滤瓶组件,所述滤瓶组件包括:滤瓶、滤瓶盖、第一转接套和滤芯;
所述滤芯上沿其轴向依次设有原水进水口、污水出水口和纯水出水口,所述纯水出水口位于所述滤芯的纯水出水管的出水端,所述第一转接套的第一端套装于所述滤芯,以使所述污水出水口位于所述第一转接套和所述纯水出水管之间的第一腔体中,所述滤瓶盖与所述滤瓶固定连接,所述滤瓶盖通过压紧所述第一转接套件将所述滤芯压装于所述滤瓶内,以使所述原水进水口位于所述滤瓶盖、所述滤瓶、所述第一转接套和所述滤芯之间的第二腔体中;
所述滤瓶组件与外部的阀体组件的阀体可拆卸固定连接,其中,所述阀体开设有第一开口腔,环绕所述第一开口腔的第二开口腔,以及环绕所述第二开口腔的第三开口腔,所述第一开口腔与所述阀体的纯水出水通道连通,所述第二开口腔与所述阀体的污水出水通道连通,所述第三开口腔与所述阀体的原水进水通道连通;
所述纯水出水管的出水端插装于所述第一开口腔,所述纯水出水管的内腔与所述第一开口腔连通,形成纯水出水流道;所述第一转接套的第二端插装于所述第二开口腔,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第二开口腔连通,形成污水出水流道;所述滤瓶盖插装于所述第三开口腔,所述第二腔体与所述第三开口腔连通,形成原水进水流道。
可选的,通过相互抵持的第一凸台和第一肋板组,所述滤瓶盖将所述第一转接套压紧固定,所述第一肋板组包括多个相对所述滤瓶的中心轴环形间隔分布的第一肋板;
第一凸台和第一肋板组两者中,一者设于所述滤瓶盖的内壁,另一者设于所述第一转接套的外壁。
可选的,所述滤瓶组件还包括第二转接套,所述纯水出水管的出水端插装于所述第二转接套,所述第二转接套插装于所述第一开口腔,所述纯水出水管的内腔、所述第二转接套的内腔,以及所述第一开口腔连通,形成所述纯水出水流道。
可选的,所述第二转接套的内壁设有台阶面,所述纯水出水管的出水端抵持于所述台阶面。
可选的,通过相互抵持的第二凸台和第二肋板组,所述第一转接套将所述第二转接套压紧固定,所述第二肋板组包括多个相对所述滤瓶的中心轴环形间隔分布的第二肋板;
所述第二凸台和所述第二肋板组两者中,一者设于所述第一转接套的内壁,另一者设于所述第二转接套的外壁。
可选的,通过弧形凹槽与弧形凸起的旋转配合,所述滤瓶盖与所述阀体可拆卸固定连接;
所述弧形凹槽和所述弧形凸起两者中,一者设于所述滤瓶盖,另一者设于所述阀体。
可选的,通过止位凹槽和止位凸起的配合,提示所述滤瓶盖相对于所述阀体旋转到预设的固定位置;
所述止位凹槽和所述止位凸起两者中,一者设于所述滤瓶盖,另一者设于所述阀体。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阀体组件,所述阀体开设有第一开口腔,环绕所述第一开口腔的第二开口腔,以及环绕所述第二开口腔的第三开口腔,所述第一开口腔与所述阀体的纯水出水通道连通,所述第二开口腔与所述阀体的污水出水通道连通,所述第三开口腔与所述阀体的原水进水通道连通;
所述阀体组件的阀体与外部的滤瓶组件可拆卸固定连接,其中,所述滤瓶组件包括:滤瓶、滤瓶盖、第一转接套和滤芯;
所述滤芯上沿其轴向依次设有原水进水口、污水出水口和纯水出水口,所述纯水出水口位于所述滤芯的纯水出水管的出水端,所述第一转接套的第一端套装于所述滤芯,以使所述污水出水口位于所述第一转接套和所述纯水出水管之间的第一腔体中,所述滤瓶盖与所述滤瓶固定连接,所述滤瓶盖通过压紧所述第一转接套将所述滤芯压装于所述滤瓶内,以使所述原水进水口位于所述滤瓶盖、所述滤瓶、所述第一转接套和所述滤芯之间的第二腔体中;
所述纯水出水管的出水端插装于所述第一开口腔,所述纯水出水管的内腔与所述第一开口腔连通,形成纯水出水流道;所述第一转接套的第二端插装于所述第二开口腔,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第二开口腔连通,形成污水出水流道;所述滤瓶盖插装于所述第三开口腔,所述第二腔体与所述第三开口腔连通,形成原水进水流道。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滤瓶组件,和/或上述的阀体组件。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净水器,所述净水器包括上述的过滤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滤瓶组件,包括:滤瓶、滤瓶盖、第一转接套和滤芯;通过滤瓶组件与外部的阀体组件的阀体可拆卸固定连接,使得可以方便的更换滤瓶组件。通过纯水出水管的出水端插装于第一开口腔,第一转接套插装于第二开口腔,滤瓶盖插装于第三开口腔,实现了原水进水、污水出水、纯水出水的隔离,简化了滤瓶盖的结构,使得该滤瓶组件的结构得到简化,从而使得应用了该滤瓶组件的过滤装置的结构得到了简化。
而且,采用套装插装的连接方式,以及滤瓶盖、第一转接套和纯水出水管分别与阀体上所开设的第一开口腔、环绕第一开口腔的第二开口腔和环绕第二开口腔的第三开口腔的配合,实现滤瓶组件与阀体组件的组合。通过这种方式的组合,不仅可以降低滤瓶组件的安装高度,还可以有效降低滤瓶组件和阀体组件所组成的整体的空间高度。同时,也有利于在不增加空间高度的情况下,提高原水进水流道、污水出水流道和纯水出水流道的有效截面积,从而可以减少通水阻力。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滤瓶组件的基础上,在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阀体组件,该阀体组件具有与滤瓶组件相对应的技术特征,因此,应用了该阀体组件的过滤装置的结构也得到了简化。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滤瓶组件和/或阀体组件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过滤装置,该过滤装置具备与上述滤瓶组件和/或阀体组件同样的有益效果。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过滤装置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净水器,该净水器具有上述过滤装置所具备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B-B向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A-A向结构示意图;
图4为阀体的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阀体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滤瓶盖的一个视角的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滤瓶盖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第一转接套的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第一转接套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第二转接套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第二转接套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滤瓶组件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现有技术中由于滤瓶组件和阀体组件组成的过滤装置的结构较复杂,为了简化过滤装置的结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滤瓶组件、阀体组件、过滤装置及净水器。
参照图1、图2和图3,该过滤装置中包括滤瓶组件和阀体组件,其中,滤瓶组件包括:滤瓶1、滤瓶盖2、第一转接套3和滤芯4;
滤芯4上沿其轴向依次设有原水进水口、污水出水口42和纯水出水口431,纯水出水口431位于滤芯4的纯水出水管43的出水端,第一转接套3的第一端套装于滤芯4,以使污水出水口42位于第一转接套3和纯水出水管43之间的第一腔体中,滤瓶盖2与滤瓶1固定连接,滤瓶盖2通过压紧第一转接套3将滤芯4压装于滤瓶1内,以使原水进水口位于滤瓶盖2、滤瓶1、第一转接套3和滤芯4之间的第二腔体中。
具体的,参照图12,图12中所用的剖面也是穿过滤瓶1的中心轴的面,滤芯4的原水进水口可以位于滤芯4上靠近滤瓶1瓶底的端面41上,具体的,在滤瓶1瓶底间隔设置瓶底凸起11,瓶底凸起11之间的间隙空腔与滤芯4侧壁和滤瓶1内侧壁之间的腔体连通,且与滤芯4的原水进水口连通,从而使得滤瓶盖2、滤瓶1、第一转接套3和滤芯4之间可以形成第二腔体。污水出水口42可以设于环绕纯水出水管43设置的环形台面上。
滤芯4的具体结构可以与现有技术相同,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现有技术完全可以实现滤芯4的结构,例如,滤芯4可以为RO反渗透膜滤芯。
滤瓶组件与外部的阀体组件的阀体5可拆卸固定连接,其中,阀体5开设有第一开口腔51,环绕第一开口腔51的第二开口腔52,以及环绕第二开口腔52的第三开口腔53,第一开口腔51与阀体5的纯水出水通道54连通,第二开口腔52与阀体5的污水出水通道55连通,第三开口腔53与阀体5的原水进水通道56连通;
纯水出水管43的出水端插装于第一开口腔51,纯水出水管43的内腔与第一开口腔51连通,形成纯水出水流道;第一转接套3的第二端插装于第二开口腔52,第一腔体与第二开口腔52连通,形成污水出水流道;滤瓶盖2插装于第三开口腔53,第二腔体与第三开口腔53连通,形成原水进水流道。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纯水出水管43与第一开口腔51的内壁之间应该是密封的,以隔离污水出水流道和纯水出水流道;第一转接套3与滤芯4之间,以及第一转接套3与第二开口腔52的内壁之间应该密封的,以隔离污水出水流道和原水进水流道;滤瓶盖2与第三开口腔53的内壁之间应该密封的,以隔离外部与原水进水流道。具体的,纯水出水管43与第一开口腔51的内壁之间、第一转接套3与第二开口腔52的内壁之间,以及滤瓶盖2与第三开口腔53的内壁之间的密封均可以采用O型密封圈进行密封。
另外,参照图9,第一转接套3的内壁还可以设置定位肋板组35,定位肋板组35包括多个相对滤瓶1中心轴环形间隔分布的定位肋板,通过定位肋板组35与滤芯4的相互抵持,不仅便于通过定位肋板间的间隙设置滤芯4的污水出水口42,同时,还可以实现第一转接套3将滤芯4压装于滤瓶1内,且固定牢靠。
具体应用时,预先将滤瓶组件安装于阀体组件,待过滤的原水通过阀体5的原水进水通道56的进水口,依次流入原水进水通道56、原水进水流道,再从滤芯4的原水进水口进入滤芯4进行过滤。过滤后产生的纯水流入纯水出水管43的内腔,依次流经纯水出水流道和纯水出水通道54,最终从纯水出水通道54的出水口流出。过滤中所产生的污水通过滤芯4的污水出水口42,依次流入污水出水流道和污水出水通道55,并从污水出水通道55的出水口流出。在这个过程中,将原水经过滤芯4过滤后产生的纯水和污水分开,实现了原水的过滤。
通过滤瓶组件与外部的阀体组件的阀体5可拆卸固定连接,使得可以方便的更换滤瓶组件,通过纯水出水管43的出水端插装于第一开口腔51,第一转接套3插装于第二开口腔52,滤瓶盖2插装于第三开口腔53,实现了原水进水、污水出水、纯水出水的隔离,简化了滤瓶盖2的结构,使得该滤瓶组件的结构得到简化,从而使得应用了该滤瓶组件的过滤装置的结构得到了简化。
而且,采用套装插装的连接方式,以及滤瓶盖2、第一转接套3和纯水出水管43分别与阀体5上所开设的第一开口腔51、环绕第一开口腔51的第二开口腔52和环绕第二开口腔52的第三开口腔53的配合,实现滤瓶组件与阀体组件的组合。通过这种方式的组合,不仅可以降低滤瓶组件的安装高度,还可以有效降低滤瓶组件和阀体组件所组成的整体的空间高度。同时,也有利于在不增加空间高度的情况下,提高原水进水流道、污水出水流道和纯水出水流道的有效截面积,从而可以减少通水阻力。
需要说明的是,下文中为了结合附图对第一凸台、第一肋板组、第二凸台和第二肋板组进行详细说明,采用文字+大写字母的方式命名附图中的第一凸台、第一肋板组、第二凸台和第二肋板组,例如,利用第一凸台A表示附图中一个具体的第一凸台。相应的文字+大写字母形式的名称后面的数字代表该结构的附图标号。例如,第一凸台A31代表图8中,具体的一个第一凸台是第一凸台A,标号为31。
具体实现时,可以通过相互抵持的第一凸台和第一肋板组,滤瓶盖2将第一转接套3压紧固定,第一肋板组包括多个相对滤瓶1的中心轴环形间隔分布的第一肋板;具体的,滤瓶盖2可以将第一转接套3朝向滤瓶1的底部压紧,同时,还可以从第一转接套3的径向进行限位。
相互抵持的第一凸台和第一肋板组两者中,一者设于滤瓶盖2的内壁,另一者设于第一转接套3的外壁。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凸台和第一肋板组是成对出现的,一对第一凸台和第一肋板组是相互抵持的。具体的,通过多对相互抵持的第一凸台和第一肋板组,使得滤瓶盖2将第一转接套3压紧固定,如图6、图8和图9所示,多对第一凸台和第一肋板组分别为:第一凸台A31和第一肋板组A21,第一凸台B32和第一肋板组B22,第一凸台C23和第一肋板组C33。针对所用到的每对第一凸台和第一肋板组所包括的这两者中,一者设于滤瓶盖2的内壁,另一者设于第一转接套3的外壁。如图6和图8所示,第一凸台A31、第一凸台B32和第一肋板组C33设置于第一转接套3的外壁,第一肋板组A21、第一肋板组B22和第一凸台C23设置于滤瓶盖2的内壁。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通过一对相互抵持的第一凸台和第一肋板组,使得滤瓶盖2将第一转接套3压紧固定。
如图6和图8所示,针对每对第一凸台和第一肋板组的具体结构,所采用的多对第一凸台和第一肋板组中,可以均不相同,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以部分相同,也可以全部相同。
原水可以流过第一肋板组所包括的第一肋板间所形成的间隔间隙,这个间隔间隙为原水进水流道的一部分;由于第一凸台的设计,可以使第一肋板组与第一凸台之间稳固的压紧,从而可以保证滤瓶盖2与第一转接套3之间安装的稳固性,并且使得在安装时,不需要刻意对齐,便于安装。
纯水出水管43的出水端可以间接插装于第一开口腔51,即通过中间件插装于第一开口腔51,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纯水出水管43的出水端直接插装于第一开口腔51也是可以的,只要保证纯水出水管43的内腔与第一开口腔51连通即可。纯水出水管43的出水端间接插装于第一开口腔51,具体的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如图2和图3所示,滤瓶组件还可以包括第二转接套6,纯水出水管43的出水端插装于第二转接套6,第二转接套6插装于第一开口腔51,纯水出水管43的内腔、第二转接套6的内腔,以及第一开口腔51连通,形成纯水出水流道。第二转接套6与第一开口腔51的内壁之间,以及第二转接套6与滤芯4之间是密封的。
如图11所示,第二转接套6的内壁设有台阶面61,纯水出水管43的出水端抵持于台阶面61,这样设置可以增加第二转接套6与纯水出水管43之间安装的牢固性。
第二转接套6上还可以设置外翻的环形板64,环形板64抵持于滤芯4,这样不仅可以使滤芯4与第二转接套6的相对位置固定牢靠,而且在滤芯4与第二转接套6相对位置固定牢靠的情况下,利于实现第二转接套6与滤芯4之间的密封,以隔离纯水出水流道和污水出水流道。
具体实现时,可以通过相互抵持的第二凸台和第二肋板组,第一转接套3将第二转接套6压紧固定,第二肋板组包括多个相对滤瓶1的中心轴环形间隔分布的第二肋板;
相互抵持的第二凸台和第二肋板组两者中,一者设于第一转接套3的内壁,另一者设于第二转接套6的外壁。
与上述第一凸台和第一肋板组的组合类似,第二凸台和第二肋板组是成对出现的,一对第二凸台和第二肋板组是相互抵持的。具体的,可以通过一对相互抵持的第二凸台和第二肋板组,使得第一转接套3将第二转接套6压紧固定,如图9和图10所示,一对第二凸台和第二肋板组为:第二凸台A34和第二肋板组A62。针对所用到的每对第二凸台和第二肋板组所包括的这两者中,一者设于滤瓶盖2的内壁,另一者设于第二转接套6的外壁。如图9和图10所示,第二凸台A34设置于第一转接套3的内壁,第二肋板组A62设置于盖第二转接套6的外壁。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通过多对相互抵持的第二凸台和第二肋板组,使得第一转接套3将第二转接套6压紧固定。
另外,如果采用多对第二凸台和第二肋板组,针对每对第二凸台和第二肋板组的具体结构,所采用的多对第二凸台和第二肋板组中,可以均不相同,可以部分相同,也可以全部相同。
污水可以流过第二肋板组所包括的第二肋板间所形成的间隔间隙,这个间隔间隙为污水出水流道的一部分;由于第二凸台的设计,可以使第二肋板组与第二凸台之间稳固的压紧,从而可以保证第一转接套3与第二转接套6之间安装的稳固性,并且使得在安装时,不需要刻意对齐,便于安装。
进一步的,参照图10和图11,第二肋板组A62所包括的每个第二肋板,在沿第二转接套6的轴向,可以从环形板64延伸到接近第三密封圈安装槽36的位置,具体的,第二肋板到第三密封圈安装槽36的距离可以根据以保证第二转接套6可以插入到第一开口腔51的深度为所需深度的情况来设置。
滤瓶盖2与阀体5可拆卸固定连接,具体可以通过以下结构的设置来实现:
如图5和图7所示,滤瓶盖2的外壁设有弧形凸起24,阀体5的内壁设有弧形凹槽57,弧形凸起24和弧形凹槽57的旋转配合。正向旋转滤瓶盖2以使弧形凸起24旋入弧形凹槽57内,当旋转至一定程度后,可以锁紧滤瓶盖2和阀体5,以实现固定连接滤瓶盖2和阀体5的目的。再反向旋转滤瓶盖2以使弧形凸起24旋出弧形凹槽57,弧形凸起24完全脱离弧形凹槽57后,再拔出滤瓶盖2,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从阀体组件上拆下滤瓶组件以便更换滤瓶组件。其中,逆时针旋转和顺时针旋转的两种旋转方式中,一种为正向旋转时,另一种则为反向旋转。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将弧形凸起24设置于滤瓶盖2的其他位置,将弧形凹槽57设置于阀体5的其他位置;或者,还可以将弧形凸起24设置于阀体5,将弧形凹槽57设置于滤瓶盖2,只要弧形凸起24和弧形凹槽57相配合,可以实现滤瓶盖2与阀体5的可拆卸固定连接即可。
进一步的,如图5和图7所示,滤瓶盖2上设有止位凹槽25,阀体5上设有止位凸起58,止位凹槽25和止位凸起58相互配合,具体的,止位凸起58可以旋入或旋出止位凹槽25,止位凸起58旋入止位凹槽25后,给人以止位感来提示当前滤瓶盖2相对于阀体5旋转到预设的固定位置。其中,预设的固定位置是根据实际的锁紧需求来设置的,例如,预设的固定位置是弧形凸起24和弧形凹槽57的配合后,瓶盖与阀体5相互锁紧,且满足锁紧要求的某个位置。
继续参照图5和图7,止位凹槽25可以设置在弧形凸起24的靠近滤瓶1瓶底的一面,止位凸起58可以设置在弧形凹槽57槽内靠近滤瓶1瓶底的壁面,其中,止位凹槽25具体设置在滤瓶盖2周向哪个位置,以及止位凸起58具体设置在阀体5周向的哪个位置,是根据弧形凹槽57和弧形凸起24的配合位置决定的,使得到达预设的固定位置后,可以通过弧形凸起24和弧形凹槽57的配合,瓶盖与阀体5相互锁紧固定。
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止位凹槽25设置于阀体5,且止位凸起58设置于滤瓶盖2也是可以的,只要可以满足到达预设的固定位置后,给使用者以止位感即可。
如图2和图3所示,纯水出水管43外壁设有两个第一密封圈安装槽432,第一密封圈7嵌装于第一密封圈安装槽432,两个第一密封圈7与两个第一密封圈安装槽432一一对应,两个第一密封圈7均与第二转接套6的内壁压紧配合,以实现纯水出水管43与第二转接套6的密封。
如图2、图3和图10所示,第二转接套6的外壁设有两个第二密封圈安装槽63,第二密封圈9嵌装于第二密封圈安装槽63,两个第二密封圈9与两个第二密封圈安装槽63一一对应,两个第二密封圈9均与第一开口腔51的内壁压紧配合,以实现第二转接套6与阀体5之间的密封。
如图2、图3和图8所示,第一转接套3的外壁设有两个第三密封圈安装槽36,第三密封圈8嵌装于第三密封圈安装槽36,两个第三密封圈8与两个第三密封圈安装槽36一一对应,两个第三密封圈8均与第二开口腔52的内壁压紧配合,以实现第一转接套3与阀体5之间的密封。
如图2、图3和图7所示,滤瓶盖2的外壁设有两个第四密封圈安装槽26,第四密封圈10嵌装于第四密封圈安装槽26,两个第四密封圈10与两个第四密封圈安装槽26一一对应,两个第四密封圈10均与第三开口腔53的内壁压紧配合,以实现滤瓶盖2与阀体5之间的密封。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密封圈安装槽432、第二密封圈安装槽63、第三密封圈安装槽36、第四密封圈安装槽26的数量也可以分别为除2以外的其他数量,例如,1个、3个或4个等。另外,它们的数量可以全部相等,也可以仅部分相等,当然,还可以各不相等,只要可以满足各自实际的密封等级要求即可。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阀体组件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4和图5所示,该阀体组件的阀体5开设有第一开口腔51,环绕第一开口腔51的第二开口腔52,以及环绕第二开口腔52的第三开口腔53,第一开口腔51与阀体5的纯水出水通道54连通,第二开口腔52与阀体5的污水出水通道55连通,第三开口腔53与阀体5的原水进水通道56连通;通过这种环绕结构的设置,不仅可以使阀体5结构简化,还有利于降低阀体的高度。
参照图2和图3,阀体组件的阀体5与外部的滤瓶组件可拆卸固定连接,其中,滤瓶组件包括:滤瓶1、滤瓶盖2、第一转接套3和滤芯4;
滤芯4上沿其轴向依次设有原水进水口、污水出水口42和纯水出水口431,纯水出水口431位于滤芯4的纯水出水管43的出水端,第一转接套3的第一端套装于滤芯4,以使污水出水口42位于第一转接套3和纯水出水管43之间的第一腔体中,滤瓶盖2与滤瓶1固定连接,滤瓶盖2通过压紧第一转接套3将滤芯4压装于滤瓶1内,以使原水进水口位于滤瓶盖2、滤瓶1、第一转接套3和滤芯4之间的第二腔体中;
纯水出水管43的出水端插装于第一开口腔51,纯水出水管43的内腔与第一开口腔51连通,形成纯水出水流道;第一转接套3的第二端插装于第二开口腔52,第一腔体与第二开口腔52连通,形成污水出水流道;滤瓶盖2插装于第三开口腔53,第二腔体与第三开口腔53连通,形成原水进水流道。
另外,沿滤瓶1的轴向,还可以将纯水出水通道54、污水出水通道55、原水进水通道56尽可能的集中设置,即它们在该方向上的距离小于预设阈值,为了降低阀体组件的高度,可以将这个预设阈值设置成尽可能小的数,例如,接近0或等于0的数,例如,20mm。
本实施例具有与上述滤瓶组件相对应的技术特征,因此,具有与上述滤瓶组件相同的技术效果,具体分析可以参照关于滤瓶组件的有益效果的描述。
另外,第一开口腔51对应的开口的内边沿、第二开口腔52对应的开口的内边沿、第三开口腔53对应的开口的内边沿均具有倒角,这样便于将纯水出水管43的出水端或第二转接套6插装于第一开口腔51,便于将第一转接套3插装于第二开口腔52,也便于将滤瓶盖2插装于第三开口腔53。
在上述滤瓶组件实施例和阀体组件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过滤装置,该过滤装置包括上述任一滤瓶组件实施例中的滤瓶组件和任一阀体组件实施例中的阀体组件,且滤瓶组件和阀体组件是按照上述实施例中的安装方式进行安装配合的。
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过滤装置仅包括上述任一滤瓶组件实施例中的滤瓶组件和任一阀体组件实施例中的阀体组件两者中一者也是可以的。
另外,在上述滤瓶组件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净水器(图中未示出),该净水器包括上述过滤装置。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阀体组件均可以采用以下结构:
如图1和图2所示,该阀体组件可以包括阀体5、密封板113、三个卡爪和三个卡爪座,具体为:第一卡爪12、第二卡爪13和第三卡爪14,以及分别与第一卡爪12、第二卡爪13和第三卡爪14一一对应配合的第一卡爪座15、第二卡爪座16和第三卡爪座17。
其中,密封板113上设有第一凸起111和第二凸起112,密封板113插装于阀体5,且与阀体5固定连接,且第一凸起111插装于原水进水通道56的外端,第二凸起112插装于污水出水通道55的外端,以封堵原水进水通道56和污水出水通道55,这样设置利于阀体5模具的简化,从而可以降低滤瓶组件的成本。密封板113可以通过超声波焊接的方式与阀体5固定,当然,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进行固定连接,例如,胶水粘接、普通焊接、卡接等。
第一凸起111与原水进水通道56的内壁可以通过密封圈密封,第二凸起112与污水出水通道55的内壁也可以通过密封圈密封,当然,也都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密封,例如,通过现有的密封结构的设计达到密封效果。
具体制造时,在开设有密封槽的第一凸起111和第二凸起112外套装密封圈,具体是在这两个密封槽内分别嵌装一个密封圈,将装好密封圈密封板113插入阀体5,并与阀体5通过超声波焊接的方式焊接在一起。
阀体5的原水进水通道56的侧壁设有出水口,污水出水通道55的侧壁设有进水口,纯水出水通道54的端部设有出水口,三个卡爪座分别安装于这两个出水口和一个进水口,三个卡爪分别对应安装于三个卡爪座。这两个出水口和一个进水口的内壁与对应的卡爪可以采用密封圈密封,当然,也都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密封,例如,通过现有的密封结构的设计达到密封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相关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2)

1.一种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滤瓶组件和阀体组件;
所述滤瓶组件包括包括:滤瓶、滤瓶盖、第一转接套和滤芯;
所述滤芯上沿其轴向依次设有原水进水口、污水出水口和纯水出水口,所述纯水出水口位于所述滤芯的纯水出水管的出水端,所述第一转接套的第一端套装于所述滤芯,以使所述污水出水口位于所述第一转接套和所述纯水出水管之间的第一腔体中,所述滤瓶盖与所述滤瓶固定连接,所述滤瓶盖通过压紧所述第一转接套将所述滤芯压装于所述滤瓶内,以使所述原水进水口位于所述滤瓶盖、所述滤瓶、所述第一转接套和所述滤芯之间的第二腔体中;
所述滤瓶组件与阀体组件的阀体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阀体开设有第一开口腔,环绕所述第一开口腔的第二开口腔,以及环绕所述第二开口腔的第三开口腔,所述第一开口腔与所述阀体的纯水出水通道连通,所述第二开口腔与所述阀体的污水出水通道连通,所述第三开口腔与所述阀体的原水进水通道连通;
所述纯水出水管的出水端插装于所述第一开口腔,所述纯水出水管的内腔与所述第一开口腔连通,形成纯水出水流道;所述第一转接套的第二端插装于所述第二开口腔,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第二开口腔连通,形成污水出水流道;所述滤瓶盖插装于所述第三开口腔,所述第二腔体与所述第三开口腔连通,形成原水进水流道;
所述滤瓶组件还包括第二转接套,所述纯水出水管的出水端插装于所述第二转接套,所述第二转接套插装于所述第一开口腔,所述纯水出水管的内腔、所述第二转接套的内腔,以及所述第一开口腔连通,形成所述纯水出水流道;
第二转接套设置有外翻的环形板,环形板抵持于滤芯;
通过相互抵持的第一凸台和第一肋板组,所述滤瓶盖将所述第一转接套压紧固定,所述第一肋板组包括多个相对所述滤瓶的中心轴环形间隔分布的第一肋板;
第一凸台和第一肋板组两者中,一者设于所述滤瓶盖的内壁,另一者设于所述第一转接套的外壁;
所述第二转接套的内壁设有台阶面,所述纯水出水管的出水端抵持于所述台阶面;
通过相互抵持的第二凸台和第二肋板组,所述第一转接套将所述第二转接套压紧固定,所述第二肋板组包括多个相对所述滤瓶的中心轴环形间隔分布的第二肋板;
所述第二凸台和所述第二肋板组两者中,一者设于所述第一转接套的内壁,另一者设于所述第二转接套的外壁;
通过弧形凹槽与弧形凸起的旋转配合,所述滤瓶盖与所述阀体可拆卸固定连接;
所述弧形凹槽和所述弧形凸起两者中,一者设于所述滤瓶盖,另一者设于所述阀体;
通过止位凹槽和止位凸起的配合,提示所述滤瓶盖相对于所述阀体旋转到预设的固定位置;
所述止位凹槽和所述止位凸起两者中,一者设于所述滤瓶盖,另一者设于所述阀体;
所述阀体组件还包括密封板、第一卡爪、第二卡爪和第三卡爪,以及分布与第一卡爪、第二卡爪和第三卡爪一一对应配合的第一卡爪座、第二卡爪座和第三卡爪座。
2.一种净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装置。
CN201810040454.XA 2018-01-16 2018-01-16 一种滤瓶组件、阀体组件、过滤装置及净水器 Active CN1081761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40454.XA CN108176121B (zh) 2018-01-16 2018-01-16 一种滤瓶组件、阀体组件、过滤装置及净水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40454.XA CN108176121B (zh) 2018-01-16 2018-01-16 一种滤瓶组件、阀体组件、过滤装置及净水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76121A CN108176121A (zh) 2018-06-19
CN108176121B true CN108176121B (zh) 2024-02-09

Family

ID=625506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040454.XA Active CN108176121B (zh) 2018-01-16 2018-01-16 一种滤瓶组件、阀体组件、过滤装置及净水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17612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291934B2 (en) * 2020-02-20 2022-04-05 Pall Corporation End cap assembly, filter, and method of use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132550U (zh) * 2011-07-15 2012-02-01 干建荣 多路阀
WO2014117426A1 (zh) * 2013-01-30 2014-08-07 浙江沁园水处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滤芯及其接座
CN104828881A (zh) * 2015-04-28 2015-08-12 浙江润鑫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纯水机的滤瓶组件
WO2016095400A1 (zh) * 2014-12-19 2016-06-23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饮水机制造有限公司 复合滤芯和具有它的净水系统
CN106178643A (zh) * 2016-08-30 2016-12-07 佛山市美的清湖净水设备有限公司 滤芯组件
CN206156806U (zh) * 2016-10-26 2017-05-10 佛山市美的清湖净水设备有限公司 滤芯和净水设备
CN206463613U (zh) * 2017-01-22 2017-09-05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尔热水器有限公司 一种净水器
CN208130638U (zh) * 2018-01-16 2018-11-23 博乐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滤瓶组件、阀体组件、过滤装置及净水器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132550U (zh) * 2011-07-15 2012-02-01 干建荣 多路阀
WO2014117426A1 (zh) * 2013-01-30 2014-08-07 浙江沁园水处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滤芯及其接座
WO2016095400A1 (zh) * 2014-12-19 2016-06-23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饮水机制造有限公司 复合滤芯和具有它的净水系统
CN104828881A (zh) * 2015-04-28 2015-08-12 浙江润鑫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纯水机的滤瓶组件
CN106178643A (zh) * 2016-08-30 2016-12-07 佛山市美的清湖净水设备有限公司 滤芯组件
CN206156806U (zh) * 2016-10-26 2017-05-10 佛山市美的清湖净水设备有限公司 滤芯和净水设备
CN206463613U (zh) * 2017-01-22 2017-09-05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尔热水器有限公司 一种净水器
CN208130638U (zh) * 2018-01-16 2018-11-23 博乐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滤瓶组件、阀体组件、过滤装置及净水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76121A (zh) 2018-06-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168573B2 (en)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filter cartridge
CN101524603B (zh) 具有限制性流动附件的流体过滤器
US9597616B2 (en) Fluid filter and head with quick connector
PL237677B1 (pl) Element filtracyjny do zespołu filtracyjnego paliwa, zespół filtracyjny i sposób wytwarzania zespołu filtracyjnego
WO2014117426A1 (zh) 一种复合滤芯及其接座
US8511481B2 (en) Liquid filter, in particular an oil filter
CN108176121B (zh) 一种滤瓶组件、阀体组件、过滤装置及净水器
US11781512B2 (en) Bowl for filter assemblies
US11857898B2 (en) Filter arrangements for liquids and methods of use
CN108325254B (zh) 一种滤瓶组件、阀体组件、滤瓶装置及净水器
US20100170211A1 (en) Intake Air Cleaner
CN208130638U (zh) 一种滤瓶组件、阀体组件、过滤装置及净水器
US20060021920A1 (en) Pond filters
CN213771385U (zh) 一种过滤效果好的薄膜过滤器
CN107899280B (zh) 复合滤芯和净水设备
CN211896175U (zh) 滤芯、滤芯组件和净水机
CN206837596U (zh) 封水组件、滤芯、水路板组件以及净水器
CN214344892U (zh) 一种龙头净水器
CN108328760B (zh) 滤芯壳和滤芯
AU2019283865A1 (en) Filtration system with bypass and filtering configurations, and components and methods of operation thereof
CN210030125U (zh) 过滤装置及净水器
CN111841095A (zh) 一种三止水过滤器
WO2019231820A1 (en) Filter assembly including a removable outlet conduit
CN201350369Y (zh) 具有限制性流动附件的流体过滤器
EP3549653B1 (en) Water purification system with composite filter element assembl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008

Address after: 315202 room 6-1-608, No. 55, Fuye street, camel street, Zhenhai District,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Ningbo bolebao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82 10th floor, Shougang building, No. 60, Xizhimen North Street,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before: BOLEBAO TECHNOLOGY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