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27625U - 后轮罩内板总成 - Google Patents
后轮罩内板总成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027625U CN210027625U CN201920180260.XU CN201920180260U CN210027625U CN 210027625 U CN210027625 U CN 210027625U CN 201920180260 U CN201920180260 U CN 201920180260U CN 210027625 U CN210027625 U CN 21002762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ner panel
- rear wheel
- panel assembly
- reinforcement
- wheel cov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后轮罩内板总成,包括轮罩内板以及连接于轮罩内板外侧的前加强件和后加强件,所述前加强件和后加强件在轮罩内板贴合面上呈一夹角设置;本实用新型提高轮罩内板的整体强度,提高其承载能力,并改善其承载方向,可抵抗多个受力方向的冲击,提高了轮罩内板的防护能力。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后轮罩内板总成。
背景技术
基于中国道路交通事故特点,出于对车辆驾乘人软安全的保护,汽车设计时对整车性能要求越来越高,为提高整车碰撞时的刚度,对后轮罩总成上的轮罩内加强板进行优化,目前后轮罩上的前加强板与后加强板安装时方向平行,其承载力较小,承载方向单一,碰撞时较易变形,防护能力较弱。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后轮罩内板总成,提高其承载力,提高后轮罩的防护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后轮罩内板总成,包括轮罩内板以及连接于轮罩内板外侧的前加强件和后加强件,所述前加强件和后加强件在轮罩内板贴合面上呈一夹角设置。
进一步,所述前加强件包括竖向延伸的上连接段和下连接段以及倾斜延伸的并连接于上连接段和下连接段之间的中部连接段。
进一步,所述上连接段相对中部连接段向内弯折,在弯折处的外侧面向下凹陷形成减震器安装座。
进一步,所述前加强件左右侧边沿处弯折两次形成向外延伸的L形翻边Ⅰ。
进一步,所述翻边Ⅰ边沿处有若干个向外突出的连接凸缘,所述轮罩内板上有与各个连接凸缘相适配的连接槽。
进一步,所述后加强件边沿处弯折两次形成向外延伸的L形翻边Ⅱ。
进一步,所述翻边Ⅱ有若干个下凹形成的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高轮罩内板的整体强度,提高其承载能力,并改善其承载方向,可抵抗多个受力方向的冲击,提高了轮罩内板的防护能力。
本实用新型前加强板的相邻连接段之间形成一定角度,可承载多个受力方向,通过中部连接段的倾斜设置,在受冲击力时,可通过斜面形成一定的缓冲,同时易于中部连接段的形变吸能,降低发生断裂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通过弯折结构的翻边提高了前加强件和后加强件的抗形变能力,同时L形翻边可起到与轮罩内板连接的作用,使得前、后加强件与轮罩内板之间形成一空腔,通过此结构增大了前、后加强件的形变空间,并可提供一定的避让空间,方便前、后加强件的安装。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4为前加强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4为前加强件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左、右、内、外方向与图3的左、右方向一致;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的前加强板8和后加强板9贴合于轮罩的外侧面,并沿着轮罩的贴合面平行设置,其承载力较小,承载方向单一,碰撞时较易变形,防护能力较弱;
如图2至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后轮罩内板总成,包括轮罩内板1以及连接于轮罩内板外侧的前加强件2和后加强件3,所述前加强件和后加强件在轮罩内板贴合面上呈一夹角设置;如图3所示,前加强件和后加强件在其延伸方向形成交叉,即二者保持一定夹角设置,二者在轮罩内板的贴合面上不平行设置,前加强件和后加强件的重叠于轮罩内板上,具体重叠部位、以及重叠面积可根据相应车型进行调整,前加强件和后加强件与轮罩内板的连接可采用螺钉连接也可采用卡接方式,本实施例中优选焊接方式,使得前加强件和后加强件固定连接于轮罩内板上,此结构可提高轮罩内板的整体强度,提高其承载能力,并改善其承载方向,可抵抗多个受力方向的冲击,提高了轮罩内板的防护能力。
本实施例中,所述前加强件包括竖向延伸的上连接段2a和下连接段2b以及倾斜延伸的并连接于上连接段和下连接段之间的中部连接段2c;中部连接段的倾斜角度可综合考虑装配的避让空间,使得易于装配,后加强件与前加强件的任意一连接段均保持一定夹角设置,前加强板的相邻连接段之间形成一定角度,可承载多个受力方向,通过中部连接段的倾斜设置,在受冲击力时,可通过斜面形成一定的缓冲,同时易于中部连接段的形变吸能,降低发生断裂的风险;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连接段2a相对中部连接段向内弯折,在弯折处的外侧面向下凹陷形成减震器安装座4;减震安装座为一向下凹陷的腔体结构,便于减震安装座的安装,同时此腔体结构起到加强筋的结构,通过此结构提高了前加强件的抗变形能力和整体强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前加强件左右侧边沿处弯折两次形成向外延伸的L形翻边Ⅰ5;翻边并不限于90°的弯折,允许翻边的弯折角度有一定的误差,具体误差大小依据与轮罩内板的装配形式而定,翻边可以为弯折角度小于90°或大于 90°形成类似L状的结构,具体不在赘述;通过弯折结构的翻边提高了前加强件的抗形变能力,同时L形翻边可起到与轮罩内板连接的作用,使得前加强件与轮罩内板之间形成一空腔,通过此结构增大了前加强件的形变空间,并可提供一定的避让空间,方便前加强件的安装。
本实施例中,所述翻边Ⅰ5边沿处有若干个向外突出的连接凸缘6,所述轮罩内板上有与各个连接凸缘相适配的连接槽;连接凸缘的形成可以为矩形、三角形或其他多边形结构,本实施例中优选为半圆形结构,通过弧形的轮廓便于与连接槽的定位,同时防止了尖锐的轮廓划伤轮罩内板,提高了连接的可靠性,通过连接凸缘以及连接槽的配合便于前加强件的安装定位。
本实施例中,所述后加强件3边沿处弯折两次形成向外延伸的L形翻边Ⅱ7;通过弯折结构的翻边提高了后加强件的抗形变能力,同时L形翻边可起到与轮罩内板连接的作用,使得后加强件与轮罩内板之间形成一空腔,通过此结构增大了后加强件的形变空间,并可提供一定的避让空间,方便后加强件的安装。
本实施例中,所述翻边Ⅱ有若干个下凹形成的加强筋8;此加强筋优选为圆弧状槽体结构,通过此加强筋提高了翻边强度进而提高了后将强件的整体强度,加强筋的个数以及数量可依据后加强件的结构形式进行调整,具体不在赘述。
本实施例中,在前加强件和后加强件上可设置多个避让孔以及连接孔,通过避让孔可形成避让空间,通过连接孔可与其他零部件连接,便于与其他零部件的连接定位,具体不在赘述。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7)
1.一种后轮罩内板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轮罩内板以及连接于轮罩内板外侧的前加强件和后加强件,所述前加强件和后加强件在轮罩内板贴合面上呈一夹角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轮罩内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加强件包括竖向延伸的上连接段和下连接段以及倾斜延伸的并连接于上连接段和下连接段之间的中部连接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轮罩内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段相对中部连接段向内弯折,在弯折处的外侧面向下凹陷形成减震器安装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轮罩内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加强件左右侧边沿处弯折两次形成向外延伸的L形翻边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轮罩内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Ⅰ边沿处有若干个向外突出的连接凸缘,所述轮罩内板上有与各个连接凸缘相适配的连接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轮罩内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加强件边沿处弯折两次形成向外延伸的L形翻边Ⅱ。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后轮罩内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Ⅱ有若干个下凹形成的加强筋。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180260.XU CN210027625U (zh) | 2019-02-01 | 2019-02-01 | 后轮罩内板总成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180260.XU CN210027625U (zh) | 2019-02-01 | 2019-02-01 | 后轮罩内板总成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027625U true CN210027625U (zh) | 2020-02-07 |
Family
ID=693528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180260.XU Active CN210027625U (zh) | 2019-02-01 | 2019-02-01 | 后轮罩内板总成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027625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644586A (zh) * | 2021-01-18 | 2021-04-13 |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 车身总成及车辆 |
-
2019
- 2019-02-01 CN CN201920180260.XU patent/CN210027625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644586A (zh) * | 2021-01-18 | 2021-04-13 |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 车身总成及车辆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956721B (zh) | 车身结构 | |
CN105083385B (zh) | 用于应对小重叠碰撞的车身增强结构 | |
US8220576B2 (en) | Front end structure for automobile | |
US20160368535A1 (en) | Front vehicle body structure | |
JP2008037135A (ja) | 車体後部のバッテリ搭載構造 | |
US20050029822A1 (en) | Bumper reinforcing structure of automobile | |
CN110550112A (zh) | 一种电动汽车前流水槽总成及电动汽车 | |
CN210027625U (zh) | 后轮罩内板总成 | |
JP2007326454A (ja) | 車両用フェンダパネル取付構造 | |
CN211252807U (zh) | 一种车辆副车架连接支架 | |
CN101791938B (zh) | 一种汽车车门加强结构 | |
CN205574064U (zh) | 一种汽车车身碰撞加强结构 | |
CN105946983A (zh) | 一种翼子板安装结构 | |
EP3216678B1 (en) | Support system for a frontal structure of a vehicle | |
CN109070941B (zh) | 机动车辆的前挡泥板结构 | |
US20200198565A1 (en) | Front part of the body of a vehicle, comprising side reinforcements in case of a frontal impact with another vehicle | |
CN210526284U (zh) | 一种抗冲击性高的电池包防撞梁 | |
CN209634415U (zh) | 保险杠 | |
CN109292006B (zh) | 汽车翼子板安装装置 | |
CN207790593U (zh) | 一种汽车后保险杠 | |
CN218616901U (zh) | 发动机罩缓冲块支架和具有其的车辆 | |
CN218257616U (zh) | 前减震塔总成和车辆 | |
CN217672467U (zh) | 通风饰板总成及车辆 | |
CN110843934A (zh) | 车身抗侧碰结构 | |
CN111497945A (zh) | 轮罩总成、车身及车辆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