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27069U - 用于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的充电桩组件 - Google Patents

用于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的充电桩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27069U
CN210027069U CN201821612232.2U CN201821612232U CN210027069U CN 210027069 U CN210027069 U CN 210027069U CN 201821612232 U CN201821612232 U CN 201821612232U CN 210027069 U CN210027069 U CN 2100270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input
charging
socket
plug
input inte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61223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悦
钟荣栋
徐忠良
李同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Qudi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Qudi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Qudi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Qudi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61223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270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270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270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4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桩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的充电桩组件,通过使充电桩配备电源输入对接插头和排插座,操作人员可将电源输入对接插头插进充电桩的电源输入接口,通过电源输入对接插头从交流电网中取电,电能经充电枪输送至电动汽车,实现充电桩的正常供电功能;操作人员也可将排插座插进充电桩的电源输入接口,通过充电枪从电动汽车处取电,经由排插座向其他电动汽车供电,实现车车互联救援。此外,由于实施车车互联救援的过程中,充电桩的电源输入接口将会带电,故将充电桩的电源输入接口做成插座式,来避免操作人员发生触电危险,保障操作人员的安全。

Description

用于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的充电桩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桩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的充电桩组件。
背景技术
现有便携式充电桩(又称便携式充电器或便携式充电盒)属于充电设备,其结构如图1,其中电源插头1属于输入端,用于连接交流电网,充电枪3属于输出端,用于连接电动汽车,使用时电源插头1从交流电网中取电,通过充电枪3为电动汽车供电。现有的便携式充电桩需要连接电网才能使用,若遇到电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电量耗尽的情况,现有的便携式充电桩也无能为力,车主只能选择拨打道路救援电话等待救援。
现有专利ZL201210590312.3能解决电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电量耗尽的问题,其提供的充电连接器属于使电动汽车对外放电的放电设备,其中充电连接器设有两个充电枪接头(即充电枪),两个充电枪接头分别插入两台电动汽车,使两台电动汽车相互连通。使用时。控制有电的电动汽车(简称供电汽车)处于放电模式,无电的电动汽车(简称受电汽车)处于充电模式,如此设置,则供电汽车可通过充电连接器来对受电汽车进行充电,实现车车之间的相互救援,从而解决上述问题。
但上述充电连接器仅具备放电功能,不具备正常充电功能。若车主想兼具这两种功能,则其得在后备箱中同时存放充电设备和放电设备,造成后备箱存储空间拥挤凌乱,客户体验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安全使用的充电桩组件,该充电桩组件既能实现正常充电功能,又能实现车车之间的相互救援。
为此,提供一种用于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的充电桩组件,包括:
充电桩,其具有依次连接的电源输入接口、工作电路和充电枪,其中充电桩的电源输入接口为插座式;
电源输入对接插头,其前端为标准规格的取电插头,其后端做成放电插头,能够插进所述插座式电源输入接口;
排插座,其前端为标准规格的插座,其后端做成取电插头,能够插进所述插座式电源输入接口;
与工作电路连接的触发开关,工作电路能够工作于充电枪输出模式和充电枪输入模式,这两种模式由所述触发开关进行切换。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电源输入对接插头插进所述插座式电源输入接口则触发所述触发开关发出识别信号,进而使工作电路切换至对应的工作模式;且/或排插座插进所述插座式电源输入接口则触发所述触发开关发出识别信号,进而使工作电路切换至对应的工作模式。
其中,触发开关具有分别与工作电路连接的触点M1、M2,电源输入对接插头/排插座插进所述插座式电源输入接口时短接所述触点M1、M2,从而实现所述触发。
其中,电源输入对接插头/排插座设有信号针脚,插座式电源输入接口具有供信号针脚插入的信号针孔,触点M1、M2均位于信号针孔中,电源输入对接插头/排插座插进所述插座式电源输入接口时信号针脚短接所述触点M1、M2。
其中,电源输入对接插头/排插座的后端具有凹槽,电源输入对接插头/排插座的用于插进所述插座式电源输入接口的针脚位于凹槽的内部空间中。
其中,电源输入对接插头/排插座的凹槽内壁上设有防脱凹陷卡环,电源输入接口的外侧壁设有防脱凸起来卡接所述防脱凹陷卡环。
其中,防脱凹陷卡环内侧面附有金属环,防脱凸起有两处,每处防脱凸起均设有与工作电路连接且外露的触点,电源输入对接插头/排插座插进所述插座式电源输入接口时金属环短接这两处触点,从而触发工作电路切换其工作模式。
其中,电源输入对接插头/排插座的凹槽内壁上设有防水圈。
其中,充电桩具有放电插座,放电插座从电源输入接口与充电枪之间的连接电线中取电。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电源输入对接插头/排插座具有磁铁,触发开关具体为设在插座式电源输入接口中的磁感应开关,电源输入对接插头/排插座插进所述插座式电源输入接口磁铁控制所述磁感应开关,从而触发工作电路切换其工作模式。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触发开关位于充电桩上,充电桩设有容置部来容置电源输入对接插头/排插座,触发开关识别到所述电源输入对接插头/排插座没有容置在容置部中,则触发工作电路切换其工作模式。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充电桩配备有电源输入对接插头和排插座,操作人员可将电源输入对接插头插进充电桩的电源输入接口,通过电源输入对接插头从交流电网中取电,电能经充电枪输送至电动汽车,实现充电桩的正常供电功能;操作人员也可将排插座插进充电桩的电源输入接口,通过充电枪从电动汽车处取电,经由排插座向其他电动汽车供电,实现车车互联救援。如此则车主的后备箱只需存放一个设备,避免其后备箱存储空间拥挤凌乱。此外,由于实施车车互联救援的过程中,充电桩的电源输入接口将会带电,故将充电桩的电源输入接口做成插座式,来避免操作人员发生触电危险,保障操作人员的安全。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现有充电桩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公头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母头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中的充电桩A桩本体的内部电路图。
图5为实施例1中的充电桩A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1中的充电桩A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对接插头后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省去了防脱凹陷卡环和防水圈)。
图8为实施例1中的充电桩A工作于充电枪输入模式的连接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2中的充电桩A的局部放大图。
图10为实施例3的充电桩A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4的充电桩A的电路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需要注意的是,以下实施例中的插座,其用于对接的端面有连接端子,连接端子不伸出端面,从而不会被人手触碰。插座包括三种,第一种是公头插座,其藏在端面下的连接端子是针脚,如图2;第二种是母头插座,其藏在端面下的连接端子是金属夹片或套筒,如图3;第三种是公头和母头混合型的插座。
实施例1
图4为本实施例的充电桩的内部电路图,其为交流便携式充电桩,后文为表述方便,将本实施例的充电桩称为充电桩A。充电桩A的桩本体2两端分别设有固定插座11和充电枪3,固定插座11和充电枪3通过单相电线(L线、N线、E线)相连。
位于桩本体中的工作电路包含充放电控制电路22和控制器21;充放电控制电路22包含有两个继电器K1、K2。且继电器K1串联在单相电线中的L线中,继电器K2串联在单相电线中的N线中;控制器21分别控制继电器K1、K2的导通/断开。桩本体2与充电枪3之间连接常规的信号线(图中未示出),包括CP线、CC线,充电枪3插入电动汽车的充放电接口则信号线与车载BMS系统建立连接。
使用时,控制器21将继电器K1、K2都导通,使固定插座11和充电枪3连通,电能可由固定插座11传递至充电枪3,亦可由充电枪3传递至固定插座11。
见图5,若想电能由固定插座11传递至充电枪3,则取与充电桩A配套的对接插头4装在固定插座11上,再将对接插头4插入市电插座中,使固定插座11经对接插头4从电网中取电,并向充电枪3供电。
具体地,见图6,对接插头4的前端设有三根插针,插针的规格可以用于插入国标的插座(如16A插座/10A插座),亦可以是用于插入欧标或美标等非国标插座。见图7,对接插头4的后端有一个凹槽,凹槽的槽底直立有三根对接针脚4A,三根对接针脚4A分别连接对接插头4前端的三根插针,每根对接针脚4A的外周侧设有包围住该对接针脚4A的塑料防护墙43,塑料防护墙43的内壁与对接针脚4A之间的间隙小于2.5mm(国家安全标准值),使人手无法伸入。对接针脚4A的高度低于塑料防护墙43的高度,从而得以藏在塑料防护墙43内,对接针脚4A的朝外的端面上套有塑料帽44,避免人手接触到对接针脚4A的端面。如此设置后,操作人员无法将人手伸入间隙内,故能避免人手触碰对接针脚侧壁,防止对接插头4单独插在市电插座上时(未装在固定插座11上),操作人员误碰到对接针脚而触电。见图6,固定插座11的外形与凹槽的内形相互仿形,从而得以嵌入凹槽。固定插座11 的端部有三个对接针孔,用于供对接插头4凹槽底部的三根对接针脚4A插入,每个对接针孔具有由金属夹片构成的连接端子,三个对接针孔内的连接端子分别连接桩本体2内的L 线、N线、E线,从而将电能传输至相应电线上。需要说明的,图7中,每根电源针脚4A 旁侧的留空孔为备用孔,在大载流的情况下,可在备用孔中增设针脚,并将针脚与相应电源针脚4并联,从而形成并联针脚。
对接插头4后端的凹槽内壁上设有一圈防脱凹陷卡环41,固定插座11的外侧壁对应设有一圈防脱凸起卡圈112,对接插头4装在固定插座11上时,防脱凸起卡圈112陷入防脱凹陷卡环41中从而实现卡接。对接插头4后端的凹槽内壁上还设有一圈由弹性橡胶制成的防水圈42,防水圈42半嵌入凹槽内壁中,其部分伸出凹槽内壁外,从而在对接插头4装在固定插座11上时,通过过盈配合作用来紧密贴合在固定插座11的外壁上,实现防水效果。使用时,将对接插头4装在固定插座11上,固定插座11可通过对接插头4从市电插座中取电,向充电枪3供电,此模式下,电能由固定插座11传递至充电枪3。
若想电能由充电枪3传递至固定插座11,则将充电枪3插入电动汽车,使电动汽车处于放电模式,使充电枪3得电;再将用与充电桩A配套的排插座5装在固定插座11上,两端连接好后,控制器21控制继电器K1、K2导通,充电枪3上的电能得以流至插排座5。如此,即可通过插排座5为家用电器/其他充电桩供电。
为了使充电桩A能知悉固定插座11上装的是对接插头4还是排插座5,对接插头4的后端与排插座5的后端存在一点区别,即排插座5后端凹槽的槽底设有由金属制成的信号针脚51,而对接插头4后端凹槽的槽底没有设置信号针脚51。相应地,固定插座11的端部还设有一个信号针孔111,用于供信号针脚51插入。信号针孔111的孔内侧壁上有由两个触点M1、M2构成的触发开关,触点M1、M2分别通过电线来连接至控制器21。当排插座 5装在固定插座11上时,信号针脚51插入信号针孔111,并将触点M1、M2短接,从而给控制器21发送电信号,控制器21据此得知固定插座11上装的是排插座5。排插座5的壳体内设有现有的防水胶圈,从而提高排插座5的防护等级(如IP67),由于在排插座5壳体内防水胶圈为现有技术,此处也不作赘述。
上文中的排插座5属于充电桩A的可拆卸设备,进一步地,见图4,在充电桩A的桩本体2上固定设置一个不可拆卸的放电插座23,放电插座23的规格、形状与普通插座一致,从而实现通用。其中,放电插座23的N脚从N线上取电,放电插座23的E脚连接至单相电线中的E线,放电插座23的L脚从L线上取电。
使用时,充电桩A有两种工作模式,分别为充电枪输出模式、充电枪输入模式。其中,充电枪输出模式即为对接插头4从市电取电且通过充电枪3向电动汽车供电的模式;充电枪输入模式即为充电枪3从供电汽车取电且通过排插座5向受电汽车供电的模式。
若要运行充电枪输出模式,则操作人员需将充电桩A的固定插座11安装对接插头4,将对接插头4插入市电插座。此时由于触发开关未被短接,控制器21未能接收到电信号,据此,控制器21得以判断出固定插座11上装的是对接插头4,应该运行充电枪输出模式,控制器进一步通过CP线向电动汽车的BMS系统发送PWM信号。依据国家标准,若车端需要充电,则BMS系统经对充电枪3和车端充放电接口的CC端子连接状态进行判断,确认充电枪3已经正常插入充放电接口,并在收到PWM信号后改变该信号的电压幅度,以此通知控制器21连接成功,实现握手。控制器21以此变动信号作为反馈信号识别到车端需要充电,在收到反馈信号后,进一步确认触发开关是否仍未被短接,若是则认为车端与插头端的信号匹配成功,可以运行充电枪输出模式,进而控制继电器K1、K2导通,使电源插头1所取的电能得以流通至充电枪3上,向车充电,实现充电枪输出模式之运行;否则不动作。
见图8,若要运行充电枪输入模式,则操作人员需先操作供电汽车上的操作面板,使供电汽车处于放电模式。然后将充电桩A的充电枪3插入供电汽车,使充电枪3得电。此时依据现有技术,处于放电模式下的BMS系统经对充电枪3和车端充放电接口的CC端子连接状态进行判断,确认充电枪3已经正常插入充放电接口,会主动向控制器21发送PWM信号。控制器21收到此PWM信号则知悉应该运行充电枪输入模式,但此时控制器21先暂不动作。然后操作人员将排插座5装在母头插座上,使触发开关导通,控制器21获得电信号后得知固定插座11上装的是排插座5,接着进一步确认是否仍接收到车端放电PWM信号,若是则认为车端与插头端的信号匹配成功,可以运行充电枪输入模式,进而控制继电器K1、K2导通,使充电枪3上的电能流入排插座5,为排插座5供电,如此,操作人员可通过排插座5 向受电汽车/家用电器供电。需要说明的是,若控制器21无法成功实现上述之匹配,则不导通继电器K1、K2。
接着,操作人员通过排插座5向受电汽车供电前,先操作受电汽车上的操作面板,使受电汽车处于充电模式。然后,取另一充电桩B(可为传统充电桩),将充电桩B的电源插头插至充电桩A的排插座5上,从而取电。再将充电桩B的充电枪插入受电汽车,为受电汽车充电,从而实现车车之间的相互救援。
此外,无论是在充电枪输入模式或充电枪输出模式下,充电桩A的放电插座23均得电,操作人员也可通过放电插座23向受电汽车/家用电器供电。
需要特别说明是的,在操作人员使用充电枪输入模式时,由于在插排插座5之前继电器K1、K2并不导通,固定插座11正常不会得电。此时即便固定插座11暴露在外,操作人员也不会有接触触电风险。
但倘若恰逢供电汽车输出的电能中出现强电(如交流浪涌),则本该断开的继电器K1/K2 可能会被短暂导通,固定插座11得电。固定插座11带电时,由于固定插座11上的连接端子都藏在对接针孔内,人手碰触不到,也不会产生触电的危险。实施例1通过将充电桩A的用于对接排插座5的接口设置成固定插座11而非连接端子暴露在外的插头,以此保障操作人员不会触电。
进一步地,固定插座11端部的每个针孔中均设有常规的自动防护门,对接插头4对接固定插座11的过程中,自动防护门被对接插头4上的插针推开;对接插头4脱离固定插座11后,自动防护门自动闭合。自动防护门常设于现有排插的插孔处,其实现原理及具体结构属于现有技术,此处不作赘述。
本实用新型创造的充电桩A在使用过程中,桩本体2上设置的网络模块24可将充电桩 A的运行信息传递给云端服务器。车主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下载本充电桩所配套的共享APP并安装、注册后,可在共享APP上远程查询充电桩A的模式,确定充电桩A的充电电量等信息。如有充电桩A发生过载或失控等异常情况,网络模块24将发出的报警信息,并通过云端服务器发送给共享APP显示,以提醒车主,避免造成火灾等安全问题。
充电桩A的运行信息及其历史充电数据可实时上传到云端服务器进行备份存储,方便后期对充电桩A的使用寿命、使用频率进行统计,车主、桩企或车企可根据统计信息进行分析,从而实现监控;还可将统计信息作为未来充电桩的设计走向的依据,提高未来充电桩的生命力,推动行业技术发展。
充电桩A中设有定位模块25,具体为GPS模块或BDS模块,可通过卫星定位方式实时定位充电桩A的地理位置。充电桩A取得位置信息后,可通过网络模块24实时上传到云端服务器,由云端服务器共享到共享APP上。其他车主可以操作其移动终端上的共享APP,在共享APP的电子地图中查找到附近的充电桩A,然后通过共享APP/电话等形式与对方取得联系,确认需求与供给意愿后,根据地图导航寻找到对应充电桩车辆所在位置。
桩本体2内置有图中未示出的收线卷盘来将固定插座11上的单相电线收卷到桩本体2 内,其中收线卷盘的具体结构可参照我司的专利申请201810098502.0。当然收线卷盘也可用于卷装充电枪3上的单相电线。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去除收线卷盘,而将固定插座11 或充电枪3上的单相电线的形状变成弹簧线,以达到收纳线缆的目的。
进一步地,固定插座11的端部设有常规的防水盖,实现防水功能,其中防水盖的具体结构可参照专利申请201320462119.1。
需要说明的是,上文中,固定插座11是母头,这是优选方案,但也可使固定插座11改变成非优选的公头结构,如此则对接插头4的后端作相应性改变即可。
桩本体2内还具有充电桩常规的继电器控制外围电路、控制器内部电路、电源模块等,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2
实施例2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实施例1中触发开关的具体结构做出改变。具体地,见图9,去除实施例1中的信号针脚51和信号针孔111。然后在排插座5的防脱凹陷卡环中,设置一圈金属环52,金属环52与排插座5的防脱凹陷卡环紧密贴合。对应地,在固定插座11的外壁上设置一个触发开关。触发开关由两个不相接的防脱凸起触点M1、M2 构成,这两个防脱凸起触点M1、M2均由金属制成,并经电线分别连接至控制器21。排插座 5装在固定插座11上时,两个防脱凸起触点M1、M2均陷入排插座5的防脱凹陷卡环中,实现卡接。同时,防脱凹陷卡环中的金属环52将两个金属制成的防脱凸起触点M1、M2短接起来,从而实现向控制器21发送电信号,以告知控制器21目前装在固定插座11上的是排插座5。
为了使排插座5与对接插头4得以区分,对接插头4的防脱凹陷卡环41中不设置金属环52,对接插头4装在固定插座11上时,两个防脱凸起触点M1、M2不被短接,因此不会向控制器21发送电信号。
实施例3
见图10,实施例3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去除实施例1中的信号针脚51和信号针孔111。然后在充电桩A的桩本体2上设置排插容置槽271和插头容置槽272,用于分别容置排插座5和对接插头4。排插容置槽271或插头容置槽272的底部设有由干簧管261构成的触发开关,控制器21内部上拉的引脚经该触发开关接地。
排插座5和对接插头4中均内嵌有一块磁铁262,此磁铁262有两个作用,一是当排插座5/对接插头4容置在相应容置槽中时,其内嵌的磁铁262通过磁场控制干簧管261闭合,使与该干簧管261相连的控制器21引脚变成低电平;二是使排插座5/对接插头4可随手吸在电动汽车上,防止丢失。
使用时,若操作人员从排插容置槽271中取出排插座5,则排插容置槽271中的干簧管 261断开,使与该干簧管261相连的控制器21的相应引脚恢复成高电平,控制器21据此知悉排插座5被取出使用,应该运行充电枪输入模式。同样,若操作人员从插头容置槽272 中取出对接插头4,则插头容置槽272中的干簧管261断开,控制器21的相应引脚恢复成高电平,控制器21据此知对接插头4被取出使用,应该运行充电枪输出模式。
实施例3中,当排插容置槽271中的干簧管261和插头容置槽272中的干簧管261均断开时,控制器21控制继电器K1、K2都断开,以停止充电桩工作。此举规定了最多只允许其中一个容置槽里面的组件被拿出,不允许两个容置槽里面的这两个组件都被拿出,若违反则发出警报且拒绝电工作,以此保障(1)充电桩正确运行;(2)杜绝组件乱放的可能性,使组件不易丢失。
实施例3中,触发开关不仅可采用干簧管261,还可用红外线开关、微波开关、超声波开关、压电开关、电容开关等其他感应开关来替代,其中,感应开关是指无触头的、接近式感应从而触发的开关。
此外,触发开关还可采用为具有自动复位功能的纯机械的接触式开关,此处的接触式开关应理解为具有触头的开关,如常开的按钮或拨动开关。若触发开关为接触式开关,则排插座5/对接插头4被容置在相应容置槽中时挤压接触式开关的触头,使接触式开关闭合。当操作人员取出排插座5/对接插头4时,排插座5/对接插头4脱离相应的容置槽,触发容置槽中的触头弹性复位从而断开,使与触发开关相连的控制器21引脚产生电平变化,以供控制器21捕获。
实施例4
见图11,实施例4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去除实施例1中的信号针脚51和信号针孔111。然后在充电桩A的桩本体2内设置一个无线接收模块28,无线接收模块28与控制器 21电连接从而转发电信号给控制器21。固定插座11内设有磁感应开关115、AC/DC转换电路114和无线发送模块116,AC/DC转换电路114从固定插座11内的L线取电,并为无线发送模块116供应直流电,磁感应开关115串接在AC/DC转换电路114与无线发送模块116 的供电线中。当然,AC/DC转换电路114也可以从固定插座11内的N线取电。
实施例4的排插座5内嵌有磁铁262,排插座5装在固定插座11上时,磁铁262使磁感应开关115闭合,使无线发送模块116得电向无线接收模块28发送无线信号,无线接收模块28收到无线信号后将其转发给控制器21,控制器21据此知悉排插座5装在固定插座 11上,应该运行充电枪输入模式。
实施例4的对接插头4没有内嵌磁铁262,对接插头4装在固定插座11上时,磁感应开关115依旧断开,无线发送模块116一直失电,无线接收模块28待机不向控制器21发送电信号,控制器21据此知悉装在固定插座11上的不是排插座5,应该运行充电枪输出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施例4中,磁感应开关115也可以不串接在供电线中,而是以从供电线另起支路的形式连接至无线发送模块116的信号脚上,具体为磁感应开关115的一端连接AC/DC转换电路114与无线发送模块116的供电线,磁感应开关115的另一端连接无线发送模块116的信号脚。
固定插座11中的AC/DC转换电路114可以替换成电池,如此则固定插座11中的电路结构可为:电池给无线接收模块28供电,磁感应开关115串接在电池与无线发送模块116 的供电线中。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Claims (7)

1.用于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的充电桩组件,包括:
充电桩,其具有依次连接的电源输入接口、工作电路和充电枪;
电源输入对接插头,其前端为标准规格的取电插头,其后端能够与所述充电桩的电源输入接口相接;
其特征是:
充电桩的电源输入接口为插座式;
电源输入对接插头的后端做成放电插头,能够插进所述插座式电源输入接口;
还包括排插座,其前端为标准规格的插座,其后端做成取电插头,能够插进所述插座式电源输入接口;
还包括与工作电路连接的触发开关,工作电路能够工作于充电枪输出模式和充电枪输入模式,其中,使用电源输入对接插头系对应充电枪输出模式,使用排插座系对应充电枪输入模式;这两种工作模式由所述触发开关触发工作电路进行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的充电桩组件,其特征是:电源输入对接插头插进所述插座式电源输入接口则触发所述触发开关发出识别信号,进而使工作电路切换至对应的工作模式;且/或排插座插进所述插座式电源输入接口则触发所述触发开关发出识别信号,进而使工作电路切换至对应的工作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的充电桩组件,其特征是,触发开关具有分别与工作电路连接的触点M1、M2,电源输入对接插头/排插座插进所述插座式电源输入接口时短接所述触点M1、M2,从而实现所述触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的充电桩组件,其特征是,电源输入对接插头/排插座设有信号针脚,插座式电源输入接口具有供信号针脚插入的信号针孔,触点M1、M2均位于信号针孔,电源输入对接插头/排插座插进所述插座式电源输入接口时信号针脚插入信号针孔从而短接所述触点M1、M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的充电桩组件,其特征是,电源输入对接插头/排插座的后端具有凹槽,电源输入对接插头/排插座的用于插进所述插座式电源输入接口的针脚位于凹槽的内部空间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的充电桩组件,其特征是,电源输入对接插头/排插座的凹槽内壁上设有防脱凹陷卡环,电源输入接口的外侧壁设有防脱凸起来卡接所述防脱凹陷卡环,防脱凹陷卡环内侧面附有金属环,防脱凸起有两处,每处防脱凸起均设有与工作电路连接且外露的触点,电源输入对接插头/排插座插进所述插座式电源输入接口时金属环短接这两处触点,从而触发工作电路切换其工作模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的充电桩组件,其特征是,充电桩是便携式充电桩或移动式充电桩。
CN201821612232.2U 2018-09-29 2018-09-29 用于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的充电桩组件 Active CN2100270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12232.2U CN210027069U (zh) 2018-09-29 2018-09-29 用于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的充电桩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12232.2U CN210027069U (zh) 2018-09-29 2018-09-29 用于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的充电桩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27069U true CN210027069U (zh) 2020-02-07

Family

ID=693420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612232.2U Active CN210027069U (zh) 2018-09-29 2018-09-29 用于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的充电桩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2706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98528A1 (zh) * 2021-11-30 2023-06-08 长春捷翼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充放电控制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98528A1 (zh) * 2021-11-30 2023-06-08 长春捷翼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充放电控制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69719B1 (en) Multi-protocol charge port for an electric vehicle
CN109278578A (zh) 用于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的充电桩组件
CN105008173B (zh) 跨协议充电适配器
EP3092146B1 (en) Electric vehicle externally chargeable by two different methods
CN103796866A (zh) 用于车辆的充电设备
CN107492920B (zh) 一种通用移动电源
US9969277B2 (en) Electric vehicle AC power adapter
CN210082979U (zh) 具有车车互联功能的新型充电桩及其电源接头
CN210027069U (zh) 用于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的充电桩组件
CN107231026A (zh) 一种多功能智能识别用途的便携型电源供应器
CN212313318U (zh) 一种充电桩系统
CN209650068U (zh) 带车车互联功能的充电桩
CN210027083U (zh) 便于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操作的充电桩组件
CN109367413A (zh) 带安全插头的车车互联充电桩及其电源插头
CN109334492B (zh) 便于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操作的充电桩组件
CN109263503B (zh) 带车车互联功能的充电桩
CN110509795A (zh) 一种移动小车自动充电方法、装置及插接式充电公头组件
CN207053216U (zh) 一种多功能智能识别用途的便携型电源供应器
CN109353240A (zh) 具有车车互联功能的新型充电桩及其电源接头
CN109547627A (zh) 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匹配服务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209756819U (zh) 带安全插头的车车互联充电桩及其电源插头
CN209497296U (zh) 便携式车载无线充电装置
CN210156684U (zh) 共享充电线
CN209972200U (zh) 基于磁感应的充电桩
CN210898554U (zh) 一种箱体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