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04395U - 一种燃烧器和燃气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燃烧器和燃气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04395U
CN210004395U CN201822140648.5U CN201822140648U CN210004395U CN 210004395 U CN210004395 U CN 210004395U CN 201822140648 U CN201822140648 U CN 201822140648U CN 210004395 U CN210004395 U CN 2100043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ner ring
ring
outer ring
gas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14064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泽春
佟旭升
沈文盟
范永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oyou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you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14064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043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043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043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as Bur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燃烧器和燃气灶,燃烧器包括:炉头,其上部设置有内环导气环槽和外环混气环槽,径向上内环导气环槽位于外环混气环槽内侧;外环火盖,盖装在外环混气环槽上;和内环火盖,盖装在内环导气环槽上;内环导气环槽包括内环导气内环槽和内环导气外环槽,炉头上还设置有保温火进气通道和内环引射通道,内环引射通道和保温火进气通道中的一个的出气端连接内环导气外环槽,另一个的出气端连接内环导气内环槽,在仅使用保温火进气通道进行供气时,其供气量为保温火所需的供气量,能够用于对菜肴进行保温,可节省燃气用量,燃烧器的实用性更好。

Description

一种燃烧器和燃气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尤指一种燃烧器和燃气灶。
背景技术
现有的燃气灶,其炉头上设置有内环导气环槽和内环引射通道,内环导气环槽包括内环导气内环槽和内环导气外环槽,内环引射通道同时与内环导气内环槽和内环导气外环槽连通,用于向内环导气内环槽和内环导气外环槽供入燃气。在使用小火烹饪时,内环引射通道同时向内环导气内环槽和内环导气外环槽供入燃气,其供气量大于保温火所需的供气量,仅能用于小火烹饪,不能提供保温火,既无法满足烹饪需求,也对燃气造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之一,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燃烧器,可用于对菜肴进行保温,还可节省燃气用量,其实用性更好。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燃气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燃烧器,包括:炉头,其上部设置有内环导气环槽和外环混气环槽,径向上所述内环导气环槽位于所述外环混气环槽内侧;外环火盖,盖装在所述外环混气环槽上;和内环火盖,盖装在所述内环导气环槽上;所述内环导气环槽包括内环导气内环槽和内环导气外环槽,所述炉头上还设置有保温火进气通道和内环引射通道,所述内环引射通道和所述保温火进气通道中的一个的出气端连接所述内环导气外环槽,另一个的出气端连接所述内环导气内环槽。
可选地,所述内环火盖的外侧面设置有外环槽出气孔和内外环槽共用出气孔,所述外环槽出气孔仅与所述内环导气外环槽连通,所述内外环槽共用出气孔同时与所述内环导气外环槽和所述内环导气内环槽连通。
可选地,所述内外环槽共用出气孔与所述外环槽出气孔在周向上交错设置。
可选地,所述外环槽出气孔和所述内外环槽共用出气孔与水平面夹角相等,且所述内外环槽共用出气孔正对安装在所述炉头上的热电偶。
可选地,所述炉头上还设置有上下贯通的空气补充通道,径向上所述空气补充通道位于所述内环导气内环槽内侧,所述内环火盖的中部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空气补充通道连通。
可选地,所述外环火盖的上部凸出有多个导流部,多个所述导流部在周向上间隔设置,且多个所述导流部呈棱锥形,棱锥形的侧面形成导流面。
可选地,所述导流部的朝向所述内环火盖的侧面上设置有引火孔,所述引火孔与所述外环混气环槽连通。
可选地,所述外环火盖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外环出气孔,所述外环出气孔与所述外环混气环槽连通,所述导流部的上端设置有向所述外环出气孔侧延伸的导火槽,所述引火孔与所述导火槽连通。
可选地,所述炉头上还设置有两个外环引射通道和两个外环导气子腔,两个所述外环导气子腔沿周向依次设置、并处于所述外环混气环槽的下方,两个所述外环导气子腔相远离的一端均设置有第一出气口、相邻近的一端均设置有第二出气口,两个第一出气口和两个所述第二出气口均位于所述外环混气环槽的底壁上、且两个所述第二出气口通过竖直的阻隔板分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燃气灶,包括上述燃烧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燃烧器,内环引射通道和保温火进气通道中的一个的出气端连接内环导气外环槽,另一个的出气端连接内环导气内环槽,在具备大火烹饪和小火烹饪功能之外,还具备保温火功能,在仅使用保温火进气通道进行供气时,其供气量为保温火所需的供气量,能够用于对菜肴进行保温,可节省燃气用量,燃烧器的实用性更好。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燃烧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燃烧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炉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炉头的立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所示炉头的主视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6为图1中的外环火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的外环火盖的主视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8为图1中的内环火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8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炉头,11外环混气环槽,12内环导气内环槽,13内环导气外环槽,14保温火进气通道, 15内环引射通道,16空气补充通道,17外环引射通道,18外环导气子腔,181第一出气口,182第二出气口,19阻隔板,2外环火盖,21导流部,22引火孔,23外环出气孔, 24导火槽,3内环火盖,31外环槽出气孔,32内外环槽共用出气孔,4热电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燃烧器和燃气灶。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燃烧器。如图1至图8所示,燃烧器包括:炉头1,其上部设置有内环导气环槽和外环混气环槽11,径向上内环导气环槽位于外环混气环槽11内侧;外环火盖2,盖装在外环混气环槽11上;和内环火盖3,盖装在内环导气环槽上;内环导气环槽包括内环导气内环槽12和内环导气外环槽13,炉头1上还设置有保温火进气通道14和内环引射通道15,内环引射通道15和保温火进气通道14中的一个的出气端连接内环导气外环槽13,另一个的出气端连接内环导气内环槽12。
该燃烧器,内环引射通道15和保温火进气通道14中的一个的出气端连接内环导气外环槽13,另一个的出气端连接内环导气内环槽12,在具备大火烹饪和小火烹饪功能之外,还具备保温火功能(相当于多一个保温火档位),在仅使用保温火进气通道14进行供气时,其供气量为保温火所需的供气量,能够用于对菜肴进行保温,可节省燃气用量,燃烧器的实用性更好。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内环引射通道15的出气端连接内环导气外环槽13,保温火进气通道14的出气端连接内环导气内环槽12。
较好地,如图5所示,内环火盖3的外侧面设置有外环槽出气孔31和内外环槽共用出气孔32,外环槽出气孔31仅与内环导气外环槽13连通,内外环槽共用出气孔32同时与内环导气外环槽13和内环导气内环槽12连通。
当采用保温火保温时,燃气从内环导气内环槽12通过内外环槽共用出气孔32时,向外环槽出气孔31产生气体分流,降低燃气通过该处时的速度,从而降低离焰风险,使得该内外环槽共用出气孔32处的火焰始终贴合内环火盖外壁,成功保火不熄火。
其中,如图5和图8所示,内外环槽共用出气孔32与外环槽出气孔31在周向上交错设置,气体分流,内外环槽共用出气孔32和外环槽出气孔31共同出燃气,而且火焰始终贴合内环火盖外壁,成功保火不熄火,且不会出现离焰问题。而且,外环槽出气孔31和内外环槽共用出气孔32与水平面夹角相等,可以设置成上下两排,当燃烧器出火时,上下两排火相互保火,可以更好地托住火焰。其中,内外环槽共用出气孔32正对安装在炉头1上的热电偶 4。
较好地,如图1至图5所示,炉头1上还设置有上下贯通的空气补充通道16,径向上空气补充通道16位于内环导气内环槽12内侧,内环火盖3的中部设置有通孔,通孔与空气补充通道16连通。如有需求,可在此处进行空气鼓风,鼓入常温风、热风、臭氧等,根据具体需求而定,弥补因为高温所产生的温度场阻碍空气进入所造成的燃烧不充分,降低NOx、 CO等有害气体排放的同时,提高热效率。可以在空气补充通道16内安装臭氧发生器,当燃烧器工作时,臭氧从空气补充通道16补充给燃烧器的内环火盖3,两个O3分子受热后分解成三个O2分子并释放出大量热量,同时与CO反应生成CO2和O2,具体反应如下:2O3→3O2+ 热量;O3+CO=CO2+O2;可以极大的解决因燃烧器燃烧产生的高温温度场所阻碍的空气进入内环火盖3的问题,提高燃烧热效率,降低CO含量,实现节能环保的目的。
较好地,如图1、图2、图6和图7所示,外环火盖2的上部凸出有多个导流部21,多个导流部21在周向上间隔设置,且多个导流部21呈棱锥形,棱锥形的侧面形成导流面。当燃烧器燃烧时,所产生的CO可以通过导流面使高温烟气沿锅底向上运动,利用高温烟气携带的热量对锅底形成二次加热,提高燃烧热效率。
较好地,如图6和图7所示,导流部21的朝向内环火盖3的侧面上设置有引火孔22,引火孔22与外环混气环槽11连通,引火孔22朝向内环火盖3,通过内环火盖3上的火焰点燃。引火孔22可以设置上下两排,两排引火孔22相互依托,让火焰稳定在两排引火孔22上。
再者,如图6所示,外环火盖2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外环出气孔23,外环出气孔23与外环混气环槽11连通,导流部21的上端设置有向外环出气孔23侧延伸的导火槽24,引火孔22与导火槽24连通。当燃烧器燃烧时,火焰通过引火孔22传到导火槽24上,引燃外环火盖2最外圈的外环出气孔23,缩短了引火距离,火焰传递性更好。外环出气孔23可以设置上下两排,两排外环出气孔23相互依托,让火焰稳定在两排外环出气孔23上。
可选地,如图4所示,炉头1上还设置有两个外环引射通道17和两个外环导气子腔18,两个外环导气子腔18沿周向依次设置、并处于外环混气环槽11的下方,两个外环导气子腔18相远离的一端均设置有第一出气口181、相邻近的一端均设置有第二出气口182,两个第一出气口181和两个第二出气口182均位于外环混气环槽11的底壁上、且两个第二出气口182通过竖直的阻隔板19分隔。当燃气由两个外环引射通道17进入后,阻隔板19两侧燃气同时流向阻隔板19处,阻隔板19避免两侧燃气相撞造成湍流后,出现燃气流向不确定的问题。使得该处燃气沿阻隔板19两侧面朝着第二出气口182向外流出,从而降低回火、离焰现象。
其中,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出气口181和第二出气口182同对应的外环引射通道17的出气端的距离与第一出气口181和第二出气口182的开口面积成正比,以使得燃气自第一出气口181和第二出气口182流出的速度和燃气量接近一致。
采用双外环引射通道17结构,燃气可以更均匀从外环导气子腔18的第一出气口181 和第二出气口182排出而进入到外环火盖2,最大限度减小因燃气流动距离不同导致的第一出气口181和第二出气口182流速不同,使得外环火盖2各火孔强度相同,燃烧更均匀。
该燃烧器,当开通燃气后,燃气经外环引射通道17进入外环导气子腔18、经内环引射通道经内环导气外环槽13进入内环火盖3、经保温火进气通道14经内环导气内环槽12进入内环火盖3。当阀体开至最大时,四个通道同时工作,逐渐关闭阀体,则外环火、内环外圈火相应熄灭,当阀体开至最小时,保温火进气通道14单独工作,燃气自保温火进气通道 14经内环导气内环槽12进入内环火盖3,实现常明火保火功能,可以在烹饪过程中保持菜肴温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燃烧器,内环引射通道和保温火进气通道中的一个的出气端连接内环导气外环槽,另一个的出气端连接内环导气内环槽,在具备大火烹饪和小火烹饪功能之外,还具备保温火功能,在仅使用保温火进气通道进行供气时,其供气量为保温火所需的供气量,能够用于对菜肴进行保温,可节省燃气用量,燃烧器的实用性更好。
另一个实施例,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燃气灶,包括灶体及安装于灶体上的燃烧器,所述燃烧器结构特征和有益效果与前述实施例中燃烧器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虽然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仅为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及细节上进行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燃烧器,包括:
炉头,其上部设置有内环导气环槽和外环混气环槽,径向上所述内环导气环槽位于所述外环混气环槽内侧;
外环火盖,盖装在所述外环混气环槽上;和
内环火盖,盖装在所述内环导气环槽上;
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导气环槽包括内环导气内环槽和内环导气外环槽,所述炉头上还设置有保温火进气通道和内环引射通道,所述内环引射通道和所述保温火进气通道中的一个的出气端连接所述内环导气外环槽,另一个的出气端连接所述内环导气内环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火盖的外侧面设置有外环槽出气孔和内外环槽共用出气孔,所述外环槽出气孔仅与所述内环导气外环槽连通,所述内外环槽共用出气孔同时与所述内环导气外环槽和所述内环导气内环槽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外环槽共用出气孔与所述外环槽出气孔在周向上交错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槽出气孔和所述内外环槽共用出气孔与水平面夹角相等,且所述内外环槽共用出气孔正对安装在所述炉头上的热电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头上还设置有上下贯通的空气补充通道,径向上所述空气补充通道位于所述内环导气内环槽内侧,所述内环火盖的中部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空气补充通道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火盖的上部凸出有多个导流部,多个所述导流部在周向上间隔设置,且多个所述导流部呈棱锥形,棱锥形的侧面形成导流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部的朝向所述内环火盖的侧面上设置有引火孔,所述引火孔与所述外环混气环槽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火盖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外环出气孔,所述外环出气孔与所述外环混气环槽连通,所述导流部的上端设置有向所述外环出气孔侧延伸的导火槽,所述引火孔与所述导火槽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炉头上还设置有两个外环引射通道和两个外环导气子腔,两个所述外环导气子腔沿周向依次设置、并处于所述外环混气环槽的下方,两个所述外环导气子腔相远离的一端均设置有第一出气口、相邻近的一端均设置有第二出气口,两个第一出气口和两个所述第二出气口均位于所述外环混气环槽的底壁上、且两个所述第二出气口通过竖直的阻隔板分隔。
10.一种燃气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燃烧器。
CN201822140648.5U 2018-12-19 2018-12-19 一种燃烧器和燃气灶 Active CN2100043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40648.5U CN210004395U (zh) 2018-12-19 2018-12-19 一种燃烧器和燃气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40648.5U CN210004395U (zh) 2018-12-19 2018-12-19 一种燃烧器和燃气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04395U true CN210004395U (zh) 2020-01-31

Family

ID=692988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140648.5U Active CN210004395U (zh) 2018-12-19 2018-12-19 一种燃烧器和燃气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043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98177B (zh) 一种灶具燃烧器
CN105757666A (zh) 应用于家用燃气灶燃烧器的三环组合型全直喷式分火器
CN110410785B (zh) 一种灶具燃烧器
CN204141627U (zh) 逆火富氧聚能燃气灶
CN210004395U (zh) 一种燃烧器和燃气灶
EP3739266B1 (en) Gas fireplace combustion device structure
CN112161268A (zh) 一种炉头和燃烧器和燃气灶
CN109140445B (zh) 火盖组件、燃烧器及燃气灶
RU2295090C2 (ru) Газовая горелка с раздельным питанием корон пламени
CN109140444B (zh) 火盖组件、燃烧器及燃气灶
KR20130118019A (ko) 수평형 생물질 반건류 고온 연소기
CN212227022U (zh) 一种用于燃烧器的炉头、燃烧器及灶具
CN116428618B (zh) 一种节能炉灶
CN204962870U (zh) 一种用于灶具的燃烧器
CN212746462U (zh) 一种新型炉头
CN217464419U (zh) 燃烧器及燃气灶
CN214581070U (zh) 一种新型伪三环燃烧器
CN216844675U (zh) 燃烧器火盖及燃烧器具
CN215637158U (zh) 燃烧器及燃气灶
CN214501211U (zh) 一种红外燃烧器
CN215637157U (zh) 燃烧器及燃气灶
CN110657429A (zh) 一种用于灶具的燃烧器
CN217464429U (zh) 用于燃烧器的火盖、燃烧器及燃气灶
CN219510785U (zh) 一种高效燃烧器
CN211476013U (zh) 一种红外线节能猛火炉头及猛火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