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02723U - 一种多重坡屋面排水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重坡屋面排水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02723U
CN210002723U CN201920040502.5U CN201920040502U CN210002723U CN 210002723 U CN210002723 U CN 210002723U CN 201920040502 U CN201920040502 U CN 201920040502U CN 210002723 U CN210002723 U CN 2100027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inwater
foundation pit
drainage system
downpipe
sunk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04050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云
张家兵
张家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Ideal Urban Architecture Planning And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Land Reputation Engineering Design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Land Reputation Engineering Design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Land Reputation Engineering Design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04050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027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027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0272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重坡屋面排水系统,包括:下沉式雨水收集基坑,设置在两个向下倾斜的屋面相交处的檐口下方,雨水收集基坑的底面和侧壁均铺设有防水层,在下沉式雨水收集基坑的底部间隔设置多根第一落水管,每根第一落水管分别沿室内墙面的支撑柱向下延伸,多条截水沟,位于倾斜的屋面上,截水沟通过第二落水管与下沉式雨水收集基坑相通,截水沟中设置有碎石透水层,碎石透水层中碎石的粒径在5‑10mm,碎石透水层的高度为8‑10cm。本实用新型能够防止雨水在低洼处聚集,同时防止雨水过多聚集后,在斜坡屋面交界处形成巨大的落水。

Description

一种多重坡屋面排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重坡屋面排水系统,属于建筑领域。
背景技术
现代建筑造型丰富、新颖而复杂。坡屋面经常出现多坡折屋面,排水问题尤为复杂。经常出现几个屋面的雨水都汇集到最低点的情况。当檐口高度超过10米时,规范要求有组织排水。当多屋面雨水量全部汇集到一点时,大雨时会造成雨水溢出屋面的情况,从而不能有组织排出。积水时间过长,对屋面的防漏也会造成不良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重坡屋面排水系统,以帮助解决多重坡屋面的排水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重坡屋面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沉式雨水收集基坑,设置在两个向下倾斜的屋面相交处的檐口下方,雨水收集基坑的底面和侧壁均铺设有防水层,在下沉式雨水收集基坑的底部间隔设置多根第一落水管,每根第一落水管分别沿室内墙面的支撑柱向下延伸,多条截水沟,位于倾斜的屋面上,截水沟通过第二落水管与下沉式雨水收集基坑相通,截水沟中设置有碎石透水层,碎石透水层中碎石的粒径在5-10mm,碎石透水层的高度为8-10cm。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多重坡屋面排水系统,还具有这样的特征:保温层,设置在防水层的下层。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多重坡屋面排水系统,还具有这样的特征:过滤头,设置在第一落水管位于下沉式雨水收集基坑中的开口处。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多重坡屋面排水系统,还具有这样的特征:落叶过滤盖,盖在所述下沉式雨水收集基坑的上方。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多重坡屋面排水系统,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截水沟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落水管。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多重坡屋面排水系统,还具有这样的特征:第二落水管,所述第二落水管与第一落水管相通。
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多重坡屋面排水系统,由于在两个向下倾斜的屋面相交处的檐口下方设置有下沉式雨水收集基坑,因此能够防止雨水在低洼处聚集,同时防止雨水过多聚集后,在斜坡屋面交界处形成巨大的落水。
进一步,在下沉式雨水收集基坑的底部间隔设置多根第一落水管,每根第一落水管分别沿室内墙面的支撑柱向下延伸,从而防止落水管影响建筑外立面的美观。
另外,倾斜屋面上设置多条截水沟,从而在雨水流向屋面低洼处时,提前分流一部分雨水,对雨水的分流起到辅助的作用。
进一步,截水沟中设置有碎石透水层,碎石透水层中碎石的粒径在5-10mm,碎石透水层的高度为8-10cm。碎石透水层能够吸附少量的雨水,在减少下流雨量的同时,还能吸附一些树叶或者碎枝等,减轻了下沉式雨水收集基坑发生堵塞的危险。
附图说明
图1是多重坡屋面的俯视示意图;
图2是多重坡屋面的立面图;
图3是下沉式雨水收集基坑的剖面图;
图4是另一个方向下的雨水收集基坑的剖面图;
图5是另一个实施方式中雨水收集基坑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截水沟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多重坡屋面排水系统,包括:
下沉式雨水收集基坑11,如图1和图3所示,设置在两个向下倾斜的屋面13相交处的檐口下方,图1中为了表示多重坡屋面中的多个倾斜的屋面13白色线条划分开的每一片网格结构均表示一片倾斜的屋面,黑色多一些和黑色少一些表示屋面的倾斜方向不同。图1仅用作示意,在实际的多种实施方式中,多重坡屋面的各个倾斜的屋面的组合方式可以有多种形式。
如图4所示,下沉式雨水收集基坑11的底面和侧壁均铺设有防水层15,防水层15的上边缘的四周均伸入到与之相邻的倾斜的屋面13的瓦片下面。防止雨水从防水层15的缝隙中渗入。
在下沉式雨水收集基坑11的底部间隔设置多根第一落水管14,每根第一落水管14分别沿室内墙面的支撑柱向下延伸。设置在室内可以减少落水管对建筑外立面的影响。同时贴在室内的支撑柱设置,也不会影响室内的墙面整齐。
过滤头16,设置在第一落水管14位于下沉式雨水收集基坑11中的开口处。用于阻挡随雨水流下的大块颗粒、枯枝等。过滤头16采用凸起的塔形或者蘑菇形的通用滤头即可。
保温层17,设置在防水层15的下层,防止在气温比较低的时候,雨水落到较冷的下沉式雨水收集基坑11中发生结冰。
多条截水沟12,位于倾斜的屋面上,图1中的截水沟12的设置比较靠近两个相邻的倾斜的屋面13的交接处,在其它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截水沟12在斜坡屋面上多设置几道,以增加对雨水的提前阻隔作用。
如图6所示,截水沟12中设置有碎石透水层19,碎石透水层19中碎石的粒径在5-10mm,碎石透水层19的高度为8-10cm。碎石的定义按照建筑用碎石、卵石标准,GB/T 14684-2001中记载:碎石,天然岩石或卵石经机械破碎、筛分制成的,粒径大于4.75mm的岩石颗粒。在此基础上,本实施方式中采用5-10mm粒径范围的碎石堆积于截水沟中形成透水层。碎石透水层19的作用一方面可以减缓和分散雨水的下行,另一方面还可以阻挡雨水冲下来的枯枝落叶等,减少下沉式雨水收集基坑11的落水管被堵塞的风险。
截水沟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落水管2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截水沟12通过第二落水管20与下沉式雨水收集基坑相通,从而将暂时截留的雨水排出到雨水收集基坑中。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落水管20可以与第一落水管14相通。第二落水管20也可以在室内做适应性的弯折之后单独通到地下的排水沟渠中。
如图5所示,在其它的实施方式中,在下沉式雨水收集基坑11的上方还设置有落叶过滤盖18。落叶过滤盖18为钢板,上开有多个直径1cm的滤孔。落叶过滤盖18通过螺栓固定在下沉式雨水收集基坑11的两侧壁或者两侧屋面的瓦片上。
本实用新型的多重坡屋面排水系统,由于在两个向下倾斜的屋面相交处的檐口下方设置有下沉式雨水收集基坑,因此能够防止雨水在低洼处聚集,同时防止雨水过多聚集后,在斜坡屋面交界处形成巨大的落水。
进一步,在下沉式雨水收集基坑的底部间隔设置多根第一落水管,每根第一落水管分别沿室内墙面的支撑柱向下延伸,从而防止落水管影响建筑外立面的美观。
另外,倾斜屋面上设置多条截水沟,从而在雨水流向屋面低洼处时,提前分流一部分雨水,对雨水的分流起到辅助的作用。
进一步,截水沟中设置有碎石透水层,碎石透水层中碎石的粒径在5-10mm,碎石透水层的高度为8-10cm。碎石透水层能够吸附少量的雨水,在减少下流雨量的同时,还能吸附一些树叶或者碎枝等,减轻了下沉式雨水收集基坑发生堵塞的危险。

Claims (5)

1.一种多重坡屋面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下沉式雨水收集基坑,设置在两个向下倾斜的屋面相交处的檐口下方,雨水收集基坑的底面和侧壁均铺设有防水层,
在下沉式雨水收集基坑的底部间隔设置多根第一落水管,每根第一落水管分别沿室内墙面的支撑柱向下延伸,
多条截水沟,位于倾斜的屋面上,截水沟通过第二落水管与下沉式雨水收集基坑相通,
截水沟中设置有碎石透水层,碎石透水层中碎石的粒径在5-10mm,碎石透水层的高度为8-10c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重坡屋面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
保温层,设置在防水层的下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重坡屋面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
过滤头,设置在第一落水管位于下沉式雨水收集基坑中的开口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重坡屋面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
落叶过滤盖,盖在所述下沉式雨水收集基坑的上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重坡屋面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
第二落水管,所述第二落水管与第一落水管相通。
CN201920040502.5U 2019-01-10 2019-01-10 一种多重坡屋面排水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0027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40502.5U CN210002723U (zh) 2019-01-10 2019-01-10 一种多重坡屋面排水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40502.5U CN210002723U (zh) 2019-01-10 2019-01-10 一种多重坡屋面排水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02723U true CN210002723U (zh) 2020-01-31

Family

ID=692993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040502.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002723U (zh) 2019-01-10 2019-01-10 一种多重坡屋面排水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0272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04031A (zh) * 2022-05-06 2022-07-05 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式的坡屋面防水施工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04031A (zh) * 2022-05-06 2022-07-05 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式的坡屋面防水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63393B (zh) 一种园林用海绵型道路铺装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4319401A (zh) 基坑边坡排水系统
CN215368312U (zh) 一种高差地形下车库顶板排水系统及地下车库
CN105569281A (zh) 一种生态型屋面绿化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0002723U (zh) 一种多重坡屋面排水系统
CN208328945U (zh) 一种环保的公路护坡装置
CN104652716B (zh) 一种种植屋面保温防水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111501948A (zh) 用于住宅楼屋顶雨水收集处理系统
CN214995315U (zh) 绿色种植屋面结构
CN201801798U (zh) 基于柔性运动场地的给水排水系统
CN209211967U (zh) 一种一体式旅游度假房屋
CN210395088U (zh) 一种隐藏于护栏的桥梁排水系统
CN210562280U (zh) 一种钢塑复合型植生挡土墙
CN107366209A (zh) 一种人行道系统
CN210507524U (zh) 雨水收集与涵养植被的地下车库顶板
CN208363224U (zh) 一种使用反梁结构的地下车库顶板蓄排水绿化结构
CN218205302U (zh) 用于坡屋面建筑物外立面的阻挡瓦片破损坠落构件
CN206859534U (zh) 一种屋顶排水系统
CN213836951U (zh) 雨水花园的自动排水系统
CN209227725U (zh) 公路雨水收集系统
CN215380160U (zh) 一种种植容器内的降水利用装置
CN109881852A (zh) 一种收集雨水绿色雨棚
CN211447515U (zh) 一种绿色建筑的屋顶排水结构
CN218842769U (zh) 一种隐藏式车道排水结构
CN215254018U (zh) 一种坡屋面暗沟绿植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00080 6th floor, No.9 Lane 360, Feihong Road, Hongkou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ideal urban architecture planning and Design Co.,Ltd.

Address before: 200080 6th floor, No.9 Lane 360, Feihong Road, Hongkou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Luyu Engineering Design Management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13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