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01486U - 起重机的副臂及起重机 - Google Patents

起重机的副臂及起重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01486U
CN210001486U CN201920901702.5U CN201920901702U CN210001486U CN 210001486 U CN210001486 U CN 210001486U CN 201920901702 U CN201920901702 U CN 201920901702U CN 210001486 U CN210001486 U CN 2100014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m head
axle
arm
jib
hoo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0170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晓晨
丁良
刘涛
秦绪起
徐俊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any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an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any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an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90170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014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014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0148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ib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起重机的副臂及起重机,包括:副臂主体、轮轴和臂头滑轮组,所述副臂主体具有臂头,所述轮轴安装在所述臂头上,所述臂头滑轮组安装在所述轮轴上,还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固定在所述臂头上以支撑所述轮轴。本申请提供一种起重机的副臂及起重机,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目前为避免钢丝绳打转所导致的滑轮轴与臂头配合处应力集中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起重机的副臂及起重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起重机的副臂及起重机。
背景技术
履带式起重机根据转台空间的大小,可以采取单提升卷扬机构或双提升卷扬机构的设计。由于一个提升卷扬机构通常只配备一根提升钢丝绳,故单提升卷扬机构采用单根提升钢丝绳,双提升卷扬机构则采用双提升钢丝绳的配置。当履带式起重机采用双提升卷扬机构的设计时,通常在长臂或超长臂工况下,可以同时使用两根钢丝绳,在臂架相对较短的工况下可以只使用单根钢丝绳。
如图7和8所示,而传统上,履带式起重机可采用既能够实现单绳功能,又能够实现双绳功能的副臂臂头,通常为了减轻重量,提高臂架刚度,臂头部分较窄,且相较于吊钩滑轮组的宽度较窄。因此吊装时臂架与吊钩之间的两段钢丝绳呈八字形,容易发生钢丝绳打转现象。尤其是在长臂或超长臂工况、吊装高度较高时,例如风力发电机的高塔筒吊装,吊装高度可以超过100米,臂架的臂头通常使用副臂臂头,这种情况下容易发生钢丝绳打转的问题。而在吊装施工现场解决此类问题常常需要履带式起重机厂家协助解决,且耗时耗力,成本很高。
如简单的通过加宽臂头,增加滑轮轴长度,增加滑轮组间距的方式来避免钢丝绳打转的情况,则会出现由于滑轮轴长度较长,滑轮轴在载荷作用下受到弯矩及剪力较大,且在滑轮轴与臂头配合处应力集中的情况,必须通过降低额定载荷来减少应力集中。但是,额定载荷的降低会降低该履带式起重机的工作能力,产品竞争力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起重机的副臂及起重机,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目前为避免钢丝绳打转所导致的滑轮轴与臂头配合处应力集中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起重机的副臂,包括:副臂主体、轮轴和臂头滑轮组,所述副臂主体具有臂头,所述轮轴安装在所述臂头上,所述臂头滑轮组安装在所述轮轴上;
还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固定在所述臂头上以支撑所述轮轴。
优选地,在所述轮轴的轴向上所述支撑座与所述轮轴的中部配合。
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这使支撑座对作用在轮轴两端上的作用力都能够起到较好的分担效果。
优选地,所述支撑座与所述臂头焊接。
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焊接的连接方式,使支撑座与臂头的连接处能够获得较好的应力分布。
优选地,所述副臂主体包括在所述轮轴的轴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一主弦管和第二主弦管,在所述臂头处所述第一主弦管与所述第二主弦管相互平行。
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使第一主弦管和第二主弦管相互平行,在使副臂具有标准长度的前提下,使副臂的臂头的宽度尽量接近或为副臂较宽处的宽度,进而使副臂与吊钩之间的提升绳都接近竖直方向或在竖直方向上延伸并尽量远离,尽可能避免提升绳容易打转的问题。
优选地,吊钩滑轮组包括多个用于与所述第一提升绳配合的第一吊钩滑轮,以及多个用于与所述第二提升绳配合的第二吊钩滑轮,
各所述第一吊钩滑轮的位置与各所述第一臂头滑轮的位置相对应,各所述第二吊钩滑轮的位置与各所述第二臂头滑轮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一提升绳在第一方向上依次与各所述第一吊钩滑轮配合,所述第二提升绳在第二方向上依次与各第二吊钩滑轮配合,其中,第一提升绳所采用的钢丝绳的捻向为右旋,第二提升绳所采用的钢丝绳的捻向为左旋。
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第一提升绳和第二提升绳的这种向相反方向穿绳的方式,使第一提升绳段尽可能远离各第二提升绳段,结合所选用的提升绳的捻向,能够对可能出现的提升绳的扭转进行抵消,避免第一提升绳和第二提升绳缠绕在一起。
优选地,所述副臂主体包括在所述轮轴的轴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一主弦管和第二主弦管,在所述臂头处所述第一主弦管与所述第二主弦管之间形成夹角,所述夹角小于8度。
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使第一主弦管与第二主弦管之间保持一定角度,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轮轴的长度,进而能够减小轮轴与臂头之间的应力集中,而相对于使第一主弦管与第二主弦管之间的夹角大于等于8度的情况,则能够在保证副臂具有足够的长度的前提下,使臂头的宽度尽量接近副臂较宽处的宽度,进而使副臂与吊钩之间的两段提升绳都接近竖直方向或在竖直方向上延伸并尽量远离,尽可能避免提升绳容易打转的问题。
优选地,所述夹角小于7度。
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进一步使副臂与吊钩之间的两段提升绳都接近竖直方向或在竖直方向上延伸。
优选地,所述夹角为4度。
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这使得第一主弦管与第二主弦管之间的位置关系能够适用于多种长度的副臂。
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起重机,包括上述的起重机的副臂。
优选地,包括第一提升绳、第二提升绳和吊钩滑轮组,吊钩滑轮组和所述臂头滑轮组通过所述第一提升绳和所述第二提升绳连接到一起,
所述副臂主体包括在所述轮轴的轴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一主弦管和第二主弦管,
所述臂头滑轮组包括多个与所述第一提升绳配合的第一臂头滑轮,以及多个与所述第二提升绳配合的第二臂头滑轮,
各所述第一臂头滑轮位于所述轮轴靠近所述第一主弦管的部分上,各所述第二臂头滑轮位于所述轮轴靠近所述第二主弦管的部分上,
所述第一提升绳在第一方向上依次与各所述第一臂头滑轮配合,所述第二提升绳在第二方向上依次与各第二臂头滑轮配合,
所述第一方向为在所述轮轴的轴向上从第二主弦管到第一主弦管的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
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使吊钩在出现带动吊钩与副臂之间的提升绳段转动的趋势时,通过各提升绳段的位置即排布方式,能够较有效的抵消该趋势,进而避免提升绳段缠绕在一起。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起重机的副臂及起重机,在通过增加臂头宽度、增加轮轴长度及增加滑轮组间距的方式避免钢丝绳打转的问题时,通过增设支撑座,增加了轮轴与副臂的接触点,进而通过该支撑座分担了轮轴与臂头接触位置的作用力,进而至少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轮轴与支撑座之间应力集中的问题。
本申请的附加技术特征及其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内容中阐述地更加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具体实践可以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起重机的副臂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起重机的副臂的一种实施方式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起重机的副臂的一种实施方式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起重机的副臂的一种实施方式的部分俯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α为第一主弦管与第二主弦管之间的夹角;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臂头滑轮组与吊钩滑轮组通过提升绳配合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臂头滑轮组与吊钩滑轮组通过提升绳配合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现有技术中起重机的副臂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采用现有技术中起重机的副臂时提升绳与吊钩配合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副臂主体;
110-第一主弦管;
120-第二主弦管;
130-臂头;
200-臂头滑轮组;
210-第一臂头滑轮;
220-第二臂头滑轮;
300-支撑座;
400-第一提升绳;
500-第二提升绳;
600-吊钩滑轮组;
610-第一吊钩滑轮;
620-第二吊钩滑轮;
700-第三提升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6所示,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起重机的副臂,包括:副臂主体100、轮轴和臂头滑轮组200;
副臂主体100具有臂头130,轮轴安装在臂头130上,臂头滑轮组200安装在轮轴上;
还包括支撑座300,支撑座300固定在臂头130上以支撑轮轴。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起重机的副臂,在通过增加臂头130宽度、增加轮轴长度及增加滑轮组间距的方式避免钢丝绳打转的问题时,通过增设支撑座300,增加了轮轴与副臂的接触点,进而通过该支撑座300分担了轮轴与臂头130接触位置的作用力,进而至少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轮轴与支撑座300之间应力集中的问题。上述支撑座 300可优选为固定连接在臂头130上的加长臂,在该加长臂上可形成供轮轴贯穿的筒状结构,或能够支撑轮轴的弧形结构。
优选地,在轮轴的轴向上支撑座300与轮轴的中部配合。这使支撑座300对作用在轮轴两端上的作用力都能够起到较好的分担效果。
优选地,支撑座300与臂头130焊接。通过焊接的连接方式,使支撑座300与臂头130的连接处能够获得较好的应力分布。
优选地,副臂主体100包括在轮轴的轴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一主弦管110和第二主弦管120,在臂头130处第一主弦管110与第二主弦管120相互平行。通过使第一主弦管110和第二主弦管120相互平行,在使副臂具有标准长度的前提下,使副臂的臂头130的宽度尽量接近或为副臂较宽处的宽度,进而使副臂与吊钩之间的提升绳都接近竖直方向或在竖直方向上延伸并尽量远离,尽可能避免提升绳容易打转的问题。上述提升绳可为钢丝绳或其他材料制作的拉绳。
如图5所示,优选地,吊钩滑轮组600包括多个用于与第一提升绳400配合的第一吊钩滑轮610,以及多个用于与第二提升绳500配合的第二吊钩滑轮620,
各第一吊钩滑轮610的位置与各第一臂头滑轮210的位置相对应,各第二吊钩滑轮620的位置与各第二臂头滑轮220的位置相对应,
第一提升绳400在第一方向上依次与各第一吊钩滑轮610配合,即从驾驶室往臂架方向看第一提升绳400在第一方向上穿绳,第二提升绳500在第二方向上依次与各第二吊钩滑轮620配合,即从驾驶室往臂架方向看第二提升绳500在第二方向上穿绳,其中,第一提升绳 400所采用的钢丝绳的捻向为右旋,第二提升绳500所采用的钢丝绳的捻向为左旋。
通过第一提升绳400和第二提升绳500的这种向相反方向穿绳的方式,使第一提升绳段400尽可能远离各第二提升绳段500,结合所选用的提升绳的捻向,能够对可能出现的提升绳的扭转打转进行抵消,避免第一提升绳400和第二提升绳500缠绕在一起。当然,只要能够实现起重机起吊功能,各提升绳段与吊钩滑轮组600配合时的排布还可以为其他方式,例如,第一提升绳400在第一方向上与各第一吊钩滑轮610间隔配合,即每两个与第一提升绳400配合的第一吊钩轮之间的第一吊钩轮不与第一提升绳400配合。
优选地,副臂主体100包括在轮轴的轴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一主弦管110和第二主弦管120,在臂头130处第一主弦管110与第二主弦管120之间形成夹角,夹角小于8度。通过使第一主弦管110与第二主弦管120之间保持一定角度,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轮轴的长度,进而能够减小轮轴与臂头130之间的应力集中,而相对于使第一主弦管 110与第二主弦管120之间的夹角大于等于8度的情况,则能够在保证副臂具有足够的长度的前提下,使臂头130的宽度尽量接近副臂较宽处的宽度,进而使副臂与吊钩之间的两段提升绳都接近竖直方向或在竖直方向上延伸并尽量远离,尽可能避免提升绳容易打转的问题。
优选地,夹角小于7度。进一步使副臂与吊钩之间的两段提升绳都接近竖直方向或在竖直方向上延伸。
优选地,夹角为4度。这使得第一主弦管110与第二主弦管120 之间的位置关系能够适用于多种长度的副臂。当然,还可使第一主弦与第二主弦之间的夹角为2度或6度或其他小于7度的角度,当上述夹角为小于8度的夹角时,该夹角的大小还可以为7.2度、7.5度或7.8度等。
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起重机,包括如上述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起重机的副臂。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起重机,通过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起重机的副臂,在通过增加臂头130宽度、增加轮轴长度及增加滑轮组间距的方式避免钢丝绳打转的问题时,通过增设支撑座300,增加了轮轴与副臂的接触点,进而通过该支撑座300分担了轮轴与臂头 130接触位置的作用力,进而至少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轮轴与支撑座 300之间应力集中的问题。
优选地,如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起重机,包括第一提升绳400、第二提升绳500和吊钩滑轮组600,吊钩滑轮组600和臂头滑轮组200通过第一提升绳400和第二提升绳500连接到一起,
副臂主体100包括在轮轴的轴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一主弦管110和第二主弦管120,
臂头滑轮组200包括多个用于与第一提升绳400配合的第一臂头滑轮210,以及多个用于与第二提升绳500配合的第二臂头滑轮220,
各第一臂头滑轮210位于轮轴靠近第一主弦管110的部分上,各第二臂头滑轮220位于轮轴靠近第二主弦管120的部分上,
第一提升绳400在第一方向上依次与各第一臂头滑轮210配合,第二提升绳500在第二方向上依次与各第二臂头滑轮220配合,
第一方向为在轮轴的轴向上从第二主弦管120到第一主弦管110 的方向,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反。
本申请实施例中,多个为至少两个。具体地,在通过第一提升绳 400和第二提升绳500连接臂头滑轮组200和吊钩滑轮组600时,在臂头滑轮组200之间形成多段提升绳段,如果称由第一提升绳400 形成的为第一提升绳段,称由第二提升绳500形成的为第二提升绳段,则各第一提升绳段主要位于与第一主弦管110对应的一侧,各第二提升绳段主要位于与第二主弦管120相对应的一侧,并且各提升绳段分布在轮轴的轴向上,这使得吊钩在出现带动吊钩与副臂之间的提升绳段转动的趋势时,通过各提升绳段的位置即排布方式,能够较有效的抵消该趋势,进而避免提升绳段缠绕在一起。
如图6所示,当只有一个提升绳时,例如当只有第三提升绳700,该第三提升绳700可以只在第一方向上或第二方向上依次与各臂头 130滑轮配合,并依次与各吊钩滑轮配合,进而实现单绳功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上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申请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上面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另外,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申请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Claims (10)

1.起重机的副臂,其特征在于,包括:副臂主体(100)、轮轴和臂头滑轮组(200),所述副臂主体(100)具有臂头(130),所述轮轴安装在所述臂头(130)上,所述臂头滑轮组(200)安装在所述轮轴上;
还包括支撑座(300),所述支撑座(300)固定在所述臂头(130)上以支撑所述轮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的副臂,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轮轴的轴向上所述支撑座(300)与所述轮轴的中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的副臂,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300)与所述臂头(130)焊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起重机的副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臂主体(100)包括在所述轮轴的轴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一主弦管(110)和第二主弦管(120),在所述臂头(130)处所述第一主弦管(110)与所述第二主弦管(120)相互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起重机的副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臂主体(100)包括在所述轮轴的轴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一主弦管(110)和第二主弦管(120),在所述臂头(130)处所述第一主弦管(110)与所述第二主弦管(120)之间形成夹角,所述夹角小于8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起重机的副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小于7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起重机的副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为4度。
8.起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起重机的副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起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提升绳(400)、第二提升绳(500)和吊钩滑轮组(600),吊钩滑轮组(600)和所述臂头滑轮组(200)通过所述第一提升绳(400)和所述第二提升绳(500)连接到一起,
所述副臂主体(100)包括在所述轮轴的轴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一主弦管(110)和第二主弦管(120),
所述臂头滑轮组(200)包括多个与所述第一提升绳(400)配合的第一臂头滑轮(210),以及多个与所述第二提升绳(500)配合的第二臂头滑轮(220),
各所述第一臂头滑轮(210)位于所述轮轴靠近所述第一主弦管(110)的部分上,各所述第二臂头滑轮(220)位于所述轮轴靠近所述第二主弦管(120)的部分上,
所述第一提升绳(400)在第一方向上依次与各所述第一臂头滑轮(210)配合,所述第二提升绳(500)在第二方向上依次与各第二臂头滑轮(220)配合,
所述第一方向为在所述轮轴的轴向上从第二主弦管(120)到第一主弦管(110)的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起重机,其特征在于,吊钩滑轮组(600)包括多个用于与所述第一提升绳(400)配合的第一吊钩滑轮(610),以及多个用于与所述第二提升绳(500)配合的第二吊钩滑轮(620),
各所述第一吊钩滑轮(610)的位置与各所述第一臂头滑轮(210)的位置相对应,各所述第二吊钩滑轮(620)的位置与各所述第二臂头滑轮(220)的位置相对应,
所述第一提升绳(400)在第一方向上依次与各所述第一吊钩滑轮(610)配合,所述第二提升绳(500)在第二方向上依次与各第二吊钩滑轮(620)配合。
CN201920901702.5U 2019-06-14 2019-06-14 起重机的副臂及起重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0014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01702.5U CN210001486U (zh) 2019-06-14 2019-06-14 起重机的副臂及起重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01702.5U CN210001486U (zh) 2019-06-14 2019-06-14 起重机的副臂及起重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01486U true CN210001486U (zh) 2020-01-31

Family

ID=693096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01702.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001486U (zh) 2019-06-14 2019-06-14 起重机的副臂及起重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0148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92308A (zh) * 2019-06-14 2019-08-06 浙江三一装备有限公司 起重机的副臂及起重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92308A (zh) * 2019-06-14 2019-08-06 浙江三一装备有限公司 起重机的副臂及起重机
CN110092308B (zh) * 2019-06-14 2024-03-29 浙江三一装备有限公司 起重机的副臂及起重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5042945A1 (zh) 一种安装有可移动式平衡重系统的组塔塔式起重机
CN210001486U (zh) 起重机的副臂及起重机
CN202671074U (zh) 伸缩臂起重机及其超起装置
CN110092308B (zh) 起重机的副臂及起重机
CN109534182B (zh) 移动式快速组装新型起重机
CN211971573U (zh) 一种双臂塔吊
CN212315380U (zh) 一种塔式起重机可升降桅杆装置
CN109896444B (zh) 塔式起重机创新型变幅结构
CN212246016U (zh) 一种起重机的副臂前支架装置
CN110921532A (zh) 扳起结构及起重机
CN219058352U (zh) 一种屋面吊
CN218708616U (zh) 一种通用型轮毂吊具
CN217947485U (zh) 起吊机构及起重机
CN114572871B (zh) 一种用于门座式起重机的变幅滑轮系统
CN218665138U (zh) 用于起重机的变幅装置和起重机
CN218507433U (zh) 一种履带起重机
CN215249188U (zh) 起重设备
CN216471939U (zh) 一种吊架
CN204569229U (zh) 固定式斜撑桅杆起重机
CN218595984U (zh) 主变幅桅杆及作业机械
CN212614571U (zh) 柔性导向装置及井架
CN102689847B (zh) 伸缩臂起重机及其超起装置
CN215711312U (zh) 一种桁架臂头及起重机
CN220845220U (zh) 塔式起重机及其臂架组件
CN106185655A (zh) 起重臂加固装置及起重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