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98153U - 一种预推工装 - Google Patents

一种预推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98153U
CN209998153U CN201920394345.8U CN201920394345U CN209998153U CN 209998153 U CN209998153 U CN 209998153U CN 201920394345 U CN201920394345 U CN 201920394345U CN 209998153 U CN209998153 U CN 2099981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sh
push broach
broach
notch
pus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39434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文
沈月芬
蔡敏
郭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Superior Di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Superior Di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Superior Di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Superior Di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39434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981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981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981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illing, Broaching, Filing, Reaming, And Oth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预推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推刀1、压料板2及胎模3,所述推刀1包括至少两个推刀,所述压料板2位于所述胎模3上方,所述压料板2的一侧设置有所述推刀1。该预推工装可减少外板的翻边角度,解决现有的预推工装中存在外板回弹、影响外板轮廓尺寸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预推工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身外覆盖件模具,特别是涉及一种预推工装。
背景技术
车身外板(例如但不限于车门、发动机罩及后举升门)在加工过程中,会涉及将内板扣合进外板的作业。为保证扣合过程的顺利进行应确保内板与外板翻边过程中无干涉,即在扣合作业中外板和内板不会同时占有同一位置而发生冲突。为满足工艺条件,在第一道翻边工序中可将外板翻边角度做大,然后按次序进行扣合工序和包边工序,但在包边工序中包边模具允许最大的翻边角度仅为102度,因此为同时满足扣合工序和包边工序对外板翻边角度的工艺要求,需要在扣合与包边工序之间设置预推工装,减少外板的翻边角度。现有的预推工装中存在外板回弹、影响外板轮廓尺寸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推工装,用于解决现有预推工装中存在的外板过度变形、影响外板轮廓尺寸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预推工装,包括推刀、压料板及胎模,所述推刀包括至少两个推刀,所述压料板位于所述胎模上方,所述压料板的一侧设置有所述推刀。
进一步的,推刀至少包括一级推刀和末级推刀。
进一步的,所述末级推刀下表面的高度高于所述压料板上表面的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一级推刀倾斜工作面一端设置有内陷缺口。
进一步的,所述缺口贯穿所述一级推刀,所述缺口在所述一级推刀两侧壁形成的轮廓线呈弧线状。
进一步的,所述缺口贯穿所述一级推刀,所述缺口在所述一级推刀两侧壁形成的轮廓线呈直线状。
进一步的,所述缺口贯穿方向的朝向与所述两侧壁垂直。
如上,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预推工装,由于采用多级推刀,当各级推刀同时运动并将外板推至预设角度后,除末级推刀之外的各级推刀保持不动,末级推刀可继续前进并将外板向前推至预设过度变形角度,且该预设过度变形角度小于现有技术中仅有一个推刀时的过度变形角度,减少了后道包边工序中的干涉风险。当末级推刀下表面的高度高于压料板上表面的高度时,可进一步强化外板预推翻边过程中的抗回弹效果,减小所需的过度变形角度。当一级推刀倾斜工作面一端设置有内陷缺口时,一级推刀在前推过程中倾斜工作面根部不会与外板翻边根部接触,从而避免推刀在预推作业中损伤外板的零件轮廓及尺寸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现有技术的预推工装的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预推工装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 推刀
11 一级推刀
111 根部
112 缺口
113 侧壁
12 末级推刀
2 压料板
21 纵向工作面
3 胎模
4 外板
41 外板翻边根部
5 内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请参阅图1,生产中常用的预推工装如图1所示。预推工装包括压料板2、胎模3和推刀1,其工作过程为:先将扣合后的外板4、内板5零件置于仿形的胎模3上,外板4置于仿形的胎模3上,内板5在外板4上。压料板2压紧外板4与内板5,然后推刀1向前推进完成预推工作。在该作业过程中,一方面,为避免外板5回弹带来的影响,外板4翻边角度往往大于设计角度,推刀1将外板4前推至预设翻边角度后还将继续向前运动,并将外板4的翻边角度前推至预设过度变形角度,但会增加了包边工序中的干涉风险,即在包边工序中增加了外板4和内板5同时占有同一位置而发生冲突的风险。另一方面,推刀1接触到外板4翻边根部41时容易引起变形,影响零件轮廓,进而影响零件尺寸精度。
请参阅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一种预推工装,包括推刀1、压料板2及胎模3,所述推刀1包括至少两个推刀,所述压料板2位于所述胎模3上方,所述压料板2的一侧设置有所述推刀1。所述胎膜3与所述外板4接触,位于所述胎膜3上的接触面的形状与位于所述外板4上的接触面的形状相仿,位于所述胎膜3上的接触面的形状例如但不局限于平面、曲面或其他,例如图2展示了位于所述胎膜3上的接触面可为平面。所述推刀1所在一侧与所述压料板2纵向工作面21相对,所述推刀1的前进方向与所述纵向工作面21相对,并在推进过程中逐步贴合所述纵向工作面21。本实施例中,所述推刀1例如至少包括一级推刀11和末级推刀12。由于采用多级推刀,当各级推刀同时运动并将外板4推至预设角度后,所述一级推刀11保持不动,而所述末级推刀12可继续前进并将外板4前推至预设过度变形角度,且该预设过度变形角度小于现有技术中仅有一个推刀时的过度变形角度,减少了后道包边工序中的干涉风险。进一步的,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末级推刀12下表面的高度高于所述压料板2上表面的高度,可进一步强化外板4预推翻边过程中的抗回弹效果,减小所需的过度变形角度。
请参阅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一级推刀11倾斜工作面一端可设置有内陷缺口112,使得所述一级推刀11在前推过程中所述倾斜工作面根部111不会与所述外板4翻边根部41接触,从而避免损伤所述外板4的零件轮廓及尺寸精度。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缺口112贯穿所述一级推刀11,且贯穿所述一级推刀11的两侧壁113,所述缺口112在所述一级推刀11两侧壁113形成的轮廓线例如但不限于呈弧线状或直线状。进一步的,所述缺口112贯穿方向的朝向可与所述两侧壁113垂直。本段所述缺口112的结构可依据所述外板4与内板5的翻边结构选择,有效地拓宽了预推工装的使用范围,例如图2中,所述胎膜3与所述外板4接触,位于所述外板4上的接触面为平面时,对所述外板4进行翻边时所述缺口112的轮廓线例如可呈弧线状。
请参阅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例如但不限于推刀至少包括两个推刀的情况,所述一级推刀11和所述末级推刀12一同推动外板4至预设角度,所述一级推刀11保持不动,所述末级推刀12继续前推,使所述外板4翻边(图2中虚线对应位置)到达设计的过度变形角度。随后,所述一级推刀11和所述末级推刀12同时撤回完成预推。在另一实施例中,推刀包括三个或更多的推刀,各级推刀一同推动外板4至预设角度,除末级推刀12之外的各级推刀保持不动,所述末级推刀12继续前推,所述外板4翻边(图2中虚线对应位置)到达设计的过度变形角度后,各级推刀同时撤回。通过多级推刀,减小所需的过度变形,以减小后道工序中干涉的风险。当所述一级推刀11倾斜工作面一端设置有内陷缺口112时,所述一级推刀11在前推过程中所述倾斜工作面根部111不会与所述外板4翻边根部41接触,从而避免推刀在预推作业中损伤所述外板4的零件轮廓及尺寸精度。
所以,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7)

1.一种预推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推刀(1)、压料板(2)及胎模(3),所述推刀(1)包括至少两个推刀,所述压料板(2)位于所述胎模(3)上方,所述压料板(2)的一侧设置有所述推刀(1)。
2.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推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刀(1)至少包括一级推刀(11)和末级推刀(12)。
3.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推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末级推刀(12)下表面的高度高于所述压料板(2)上表面的高度。
4.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推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推刀(11)倾斜工作面一端设置有内陷缺口(112)。
5.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推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112)贯穿所述一级推刀(11),所述缺口(112)在所述一级推刀(11)两侧壁(113)形成的轮廓线呈弧线状。
6.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推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112)贯穿所述一级推刀(11),所述缺口(112)在所述一级推刀(11)两侧壁(113)形成的轮廓线呈直线状。
7.权利要求5或6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预推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112)贯穿方向的朝向与所述两侧壁(113)垂直。
CN201920394345.8U 2019-03-26 2019-03-26 一种预推工装 Active CN2099981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94345.8U CN209998153U (zh) 2019-03-26 2019-03-26 一种预推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94345.8U CN209998153U (zh) 2019-03-26 2019-03-26 一种预推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98153U true CN209998153U (zh) 2020-01-31

Family

ID=693021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94345.8U Active CN209998153U (zh) 2019-03-26 2019-03-26 一种预推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9815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84034A (zh) * 2021-02-22 2021-07-09 上海赛科利汽车模具技术应用有限公司 一种钩型预推刀及包边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84034A (zh) * 2021-02-22 2021-07-09 上海赛科利汽车模具技术应用有限公司 一种钩型预推刀及包边方法
CN113084034B (zh) * 2021-02-22 2023-08-15 上海赛科利汽车模具技术应用有限公司 一种钩型预推刀及包边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93167B (zh) Suv汽车后背门外板拉延工艺面造型方法
CN103658289A (zh) 一种冲压成型方法及模具
JP4702843B2 (ja) 筒形成形品の製造方法及び金型
CN101111325A (zh) 涂装钢板的成形方法
CN209998153U (zh) 一种预推工装
CN110449516B (zh) 一种深筒件防起皱拉深模具和工艺
CN106925652B (zh) 一种拉延成形工艺及其冲压模具
CN203830549U (zh) 翻边冲槽复合模具
CN104858304A (zh) 一种背板刻印模具
CN103406449B (zh) 一种汽车覆盖件拉延模具
CN102513427B (zh) 一种基于闸压床的长薄钣金零件边卷圆成形方法及模具
CN103990709A (zh) 一种用于侧推的冲压模具
CN110814133A (zh) 一种防止板件翻边起皱的加工方法
CN102019314A (zh) 锯片基体冲齿模具
CN112139327B (zh) 一种反向结构孔的加工方法及加工装置
CN207288616U (zh) 卷圆模具
CN205732449U (zh) 一种汽车配件快速液压冲床
CN211938665U (zh) 一种连续冲压模具
CN113926917A (zh) 一种汽车前地板的拉延修边复合模具及其加工方法
CN109604390B (zh) 一种薄壁钣金件成型方法
CN105964801A (zh) 冲压模具
CN112692146B (zh) 拉延模具及拉延成型方法
CN206702027U (zh) 一种桌椅用接耳节料冲裁复合模
CN205414039U (zh) 一种用于薄壁锥形表面复杂型面成形的装置
CN214321455U (zh) 汽车底盘零件产品的倒角冲裁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