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97817U - 雾化盘、喷洒装置及无人机 - Google Patents

雾化盘、喷洒装置及无人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97817U
CN209997817U CN201920695588.5U CN201920695588U CN209997817U CN 209997817 U CN209997817 U CN 209997817U CN 201920695588 U CN201920695588 U CN 201920695588U CN 209997817 U CN209997817 U CN 2099978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atomizing disk
face
guide
chass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9558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杰孙
李晟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Xaircraf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Xaircraf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Xaircraf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Xaircraf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69558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978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978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978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zzles (AREA)
  • Special Spray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雾化盘、喷洒装置及无人机,涉及无人机领域。该雾化盘包括底盘,底盘设有进液空间以及与进液空间连通的离心流道,底盘上设置有引导面,引导面位于进液空间内,用于改变从进液空间流向引导面的液体的流向,以使液体朝向离心流道流动。这样,可以使得经过雾化盘输出的液体基本全部雾化,缓解了出现大颗粒液滴往外喷溅的现象。

Description

雾化盘、喷洒装置及无人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雾化盘、喷洒装置及无人机。
背景技术
随着无人机在农业植保上的应用越来越广,农户对无人机的作业效果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农药喷洒,为提高作业效率,蠕动泵的流量不断加大,雾化盘在离心作用下输出的农药由于不能充分雾化,会出现大颗粒农药雾滴喷溅的情况,严重时会灼伤植物叶片,造成药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雾化盘,其能够使得经过雾化盘输出的液体基本全部雾化,缓解了出现大颗粒液滴往外喷溅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包括,提供了一种喷洒装置,其能够使得经过雾化盘输出的液体基本全部雾化,缓解了出现大颗粒液滴往外喷溅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包括,提供了一种无人机,其能够使得经过雾化盘输出的液体基本全部雾化,缓解了出现大颗粒液滴往外喷溅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雾化盘,其包括底盘,所述底盘设有进液空间以及与所述进液空间连通的离心流道,所述底盘上设置有引导面,所述引导面位于所述进液空间内,用于改变从所述进液空间流向所述引导面的液体的流向,以使所述液体朝向所述离心流道流动。
可选的,所述底盘设置有用于安装电机轴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位于所述进液空间内,所述引导面沿所述安装部的周向环设。
可选的,所述引导面的一端朝向所述安装部延伸,所述引导面的另一端朝向所述离心流道延伸。
可选的,所述引导面为相对于所述底盘的轴向倾斜的平面。
可选的,所述引导面为弧面。
可选的,所述引导面包括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均为弧面;
所述第一面具有相对的第一近端和第一远端;
所述第二面具有相对的第二近端和第二远端;
所述第一近端朝向所述安装部延伸,所述第一远端与所述第二近端连接,所述第二远端与所述底盘对应所述离心流道的底壁连接。
可选的,所述安装部为安装通孔,所述底盘还设置有用于与电机轴的端部接触的端面,所述端面的一端朝向所述安装通孔延伸且形成所述安装通孔的周缘,所述端面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近端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面朝向所述进液空间凸出以形成凸弧面;所述第二面背向所述进液空间凹陷以形成凹弧面。
可选的,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在所述第一远端处相切。
可选的,所述第二面和所述底盘对应所述离心流道的底壁在所述第二远端处相切。
可选的,所述第一面所对应的半径与所述第二面所对应的半径相等。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喷洒装置,其包括电机组件以及上述的雾化盘,所述电机组件用于驱动所述雾化盘旋转。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喷洒装置,其包括电机组件和雾化盘,所述雾化盘设有进液空间以及与所述进液空间连通的离心流道,所述电机组件的电机轴与所述雾化盘的安装部连接且用于驱动所述雾化盘旋转,所述电机轴设置有引导面,所述引导面位于所述进液空间内,用于改变从所述进液空间流向所述引导面的液体的流向,以使所述液体朝向所述离心流道流动。
可选的,所述引导面沿所述电机轴的周向环设。
可选的,所述引导面为弧面。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无人机,其包括上述的雾化盘,或,上述的喷洒装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雾化盘、喷洒装置及无人机的有益效果包括,例如:
设置在底盘上的引导面可以承接从进液空间输入的液体,并将其进行转向,使得液体朝向离心流道流动,这样,将液体的速度方向由沿底盘的轴向改变为沿底盘的径向,使得当底盘旋转时,液体从底盘的中部向底盘的边沿位置移动时具有一定的初速度。最终液体从底盘输出的液体速度较快,可以实现基本全部雾化,缓解了出现大颗粒液滴往外喷溅的现象。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喷洒装置包括该雾化盘,具有该雾化盘的全部功能。
本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喷洒装置,由于在电机轴上设置有引导面,当电机轴装配到底盘上后,同样的,当电机组件驱动底盘旋转时,从进液空间输入的液体在引导面的作用下,可以改变其流向,液体从底盘的中部向底盘的边沿位置移动时具有一定的初速度。最终液体从底盘输出的液体速度较快,可以实现基本全部雾化,缓解了出现大颗粒液滴往外喷溅的现象。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人机,其包括雾化盘或喷洒装置,其具有该雾化盘或喷洒装置的全部功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雾化盘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雾化盘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雾化盘第三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例提供的雾化盘第四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雾化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喷洒装置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喷洒装置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喷洒装置的电机轴的示意图。
图标:400-喷洒装置;100-雾化盘;10-底盘;11-进液空间;12-离心流道;121-出口;13-引导面;14-第一面;141-第一近端;142-第一远端;15-第二面;151-第二近端;152-第二远端;16-安装部;17-端面;18-底壁;19-定位面;20-第一引导筋;30-第二引导筋;41-第一锯齿结构;42-第二锯齿结构;200-进液结构;300-电机组件;310-电机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请参考图1-图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雾化盘100,其包括底盘10,底盘10设有进液空间11以及与进液空间11连通的离心流道12,底盘10上设置有引导面13,引导面13位于进液空间11内,用于改变从进液空间11流向引导面13的液体的流向,以使液体朝向离心流道12流动。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雾化盘100还包括与底盘10连接的多个引导筋(后详述),优选的,底盘10与引导筋一体成型。多个引导筋沿底盘10的周向等距分布,且均位于底盘10的同一侧。引导筋的一端延伸至底盘10的中部位置,形成径向内端,引导筋的另一端延伸至底盘10的边沿位置,形成径向外端。相邻的两个引导筋和底盘10之间限定一个离心流道12,因此,离心流道1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离心流道12沿底盘10的周向等距分布。
相邻的两个引导筋的径向外端和底盘10之间形成离心流道12的出口121。多个引导筋的径向内端以及底盘10之间围合形成的区域形成上述的进液空间11。以图1和图2中的相对位置介绍,液体从底盘10的上方输入,通过进液空间11流到底盘10上,在底盘10的旋转过程中,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液体进入离心流道12中,并从出口121喷出。结合图1,在沿底盘10的轴线,且从上向下的方向上,进液空间11的横截面积减小,该进液空间11大致呈碗状或圆台状。这样,通过进液空间11流到底盘10上的液体可以先聚积在该区域内,然后均匀的向各个方向离心流出,可以提高雾化盘100的均匀喷洒效果。
设置在底盘10上的引导面13可以承接从进液空间11输入的液体,并将其进行转向,使得液体朝向离心流道12流动,这样,将液体的速度方向由沿底盘10的轴向改变为沿底盘10的径向,使得当底盘10旋转时,液体从底盘10的中部向底盘10的边沿位置移动时具有一定的初速度,最终液体从底盘10输出的液体速度较快,可以实现基本全部雾化,缓解了出现大颗粒液滴往外喷溅的现象。
结合图1-图3,可选的,底盘10设置有用于安装电机轴310(图8示出)的安装部16,安装部16位于进液空间11内,引导面13沿安装部16的周向环设。
结合图2和图3,在本实施例中,该安装部16为安装通孔,以便套设电机轴310实现装配,电机轴310装配到位后,其位于进液空间11的中心位置。以图2中的相对位置介绍,液体从安装通孔的上方流入进液空间11内,并直接流到引导面13上。
同时,由于引导面13沿安装通孔的周向环设,可以使得引导后的液体可以沿底盘10的径向,向各个方向流出,最终可以实现雾化盘100的均匀喷洒的效果。该周向环设,可以理解的,该引导面13为回转面,该回转面对应的回转轴线与底盘10的旋转轴线重合。
结合图2,可选的,引导面13的一端朝向安装部16延伸,引导面13的另一端朝向离心流道12延伸。图2和图3中,该引导面13相对于底盘10的底壁18凸出,该安装通孔位于该凸出部分的中心位置,该引导面13这样设置便于引导液体。
可选的,其他实施例中,引导面13也可以为相对于底盘10的轴向倾斜的平面。可以理解的,可以在该凸出部分的周缘倒角,例如45°倒角,这样引导面13与底盘10的轴向之间的夹角为45°。当然了,其他角度也是可行的,例如30°、60°等,同时该引导面13可以是一个平面,也可以是多个平面依次连接形成。同样的,引导面13也可以由平面、弧面等组合形成。
可选的,引导面13为弧面。弧面的设置,可以更好的引导液体流动,以降低冲击,避免动能过多的损耗。
结合图3,图3示出了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同时,为了更清楚的展示引导面13,图3中去掉了部分线条。
可选的,结合图1和图3,引导面13包括第一面14和第二面15,第一面14和第二面15均为弧面;第一面14具有相对的第一近端141和第一远端142;第二面15具有相对的第二近端151和第二远端152;第一近端141朝向安装部16延伸,第一远端142与第二近端151连接,第二远端152与底盘10对应离心流道12的底壁18连接。
该第一面14和第二面15均为弧面,可以更好的引导液体流动。同时,该第二远端152连接至该底壁18上,可以更好的引导液体进入离心流道12中。并且,该第一面14和第二面15均为回转面。
结合图3,本实施例中,底盘10还设置有用于与电机轴310的端部接触的端面17,端面17的一端朝向安装通孔延伸且形成安装通孔的周缘,端面17的另一端与第一近端141连接。
当电机轴310装配到底盘10上时,该端面17与电机轴310的端部接触,以便液体能顺利流到引导面13上。优选的,该端面17为平面。结合图4,该安装通孔内还设置有定位面19,该定位面19对电机轴310进行定位,以确定电机轴310是否安装到位。优选的,该定位面19为平面。
结合图3,可选的,第一面14朝向进液空间11凸出以形成凸弧面;第二面15背向进液空间11凹陷以形成凹弧面。
从进液空间11输入的液体,靠近电机轴310附近的液体冲击到第一面14上,在第一面14的引导作用下,其朝向离心流道12内相对远离底壁18的区域流去。相对远离电机轴310附近的液体冲击到第二面15上,在第二面15的引导作用下,其朝向离心流道12内相对靠近底壁18的区域流去,或直接接触在底壁18上,且朝向出口121流去。
结合图3,可选的,第一面14和第二面15在第一远端142处相切。这样可以实现该区域的平滑过渡,避免液体浪费过多的动能。
结合图3,可选的,第二面15和底盘10对应离心流道12的底壁18在第二远端152处相切。这样可以实现该区域的平滑过渡,避免液体浪费过多的动能。
结合图3,可选的,第一面14所对应的半径与第二面15所对应的半径相等。也就是说,第一面14被过底盘10的轴向的平面所截得的图形为弧线,该弧线对应的半径为r1。第二面15被过底盘10的轴向的平面所截得的图形为弧线,该弧线对应的半径为r2,r1=r2。这样便于加工,同时利于引导流体流动。
参考图1、图4和图5,具体的,上述的引导筋包括第一引导筋20和第二引导筋30,每个离心流道12均形成于底盘10、一个第一引导筋20以及一个第二引导筋30之间。第一引导筋20的长度大于第二引导筋30的长度,第一引导筋20的径向外端和第二引导筋30的径向外端均延伸至底盘10的边沿位置,第一引导筋20的径向内端相对于第二引导筋30的径向内端靠近底盘10的中部。这样可以令第一引导筋20搅动位于底盘10靠近其中部区域的液体,使液体进入离心流道12前具有一定的径向速度。第一引导筋20和第二引导筋30的延伸方向均呈弧形,可以延长液体在离心流道12内的路径,从而提高液体从出口121喷射出时的速度,可以增强液体的离心雾化效果。液体进入离心流道12后受第一引导筋20和第二引导筋30的横向扫掠作用而加速朝远离底盘10的中部方向飞出。
具体的,结合图1和图3,第一引导筋20的径向内端延伸至与第二远端152连接,第二引导筋30的径向内端并不直接与第二远端152连接。
结合图5,第一引导筋20的径向内端和径向外端的连线方向与底盘10过该径向外端的半径方向具有夹角a,优选的,a为锐角。第二引导筋30的径向内端和径向外端的连线方向与底盘10过该径向外端的半径方向具有夹角b,优选的,b为锐角。这样,可以进一步延长液体在离心流道12内的路径。
图5中,雾化盘100沿顺时针方向旋转,离心流道12的出口121方向与底盘10的旋转切向之间具有夹角c,优选的,c为钝角。由此使得液体的喷出方向和离心流道12的出口121方向保持一致,降低了液体喷出时的能量损耗,有利于提高液体喷出的速度。
结合图1,底盘10的边沿位置设置有锯齿结构,具体的,第一引导筋20和第二引导筋30的径向外端向上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锯齿结构41。相邻的两个第一锯齿结构41之间设置有第二锯齿结构42,第二锯齿结构42连接在底盘10上且相对于底盘10的底壁18凸出,其位于离心流道12中,对从离心流道12的出口121处喷出的液体起一定的阻挡切割作用。第二锯齿结构42与相邻的两个第一锯齿结构41之间均具有间隙。这样,液体从离心流道12的出口121喷出时,液体被第一锯齿结构41和第二锯齿结构42切割分离雾化,从而形成小粒径雾滴。
结合图5,第一引导筋20和第二引导筋30之间的距离,在从底盘10中部到底盘10边沿的方向上逐渐增大,也即离心流道12的宽度在沿液体流动的方向上逐渐增大,这样可以使得液体在离心流道12内流动的过程中,到出口121位置逐渐分散,进而便于液体从出口121处喷洒出去。同时,由于沿液体流动方向上的液位逐渐下降,结合图2和图4,第一引导筋20和第二引导筋30的上表面与底盘10的底壁18之间的距离在沿底盘10中部到底盘10边沿的方向上逐渐变小,在保证液体的雾化效果时可以进一步减少雾化盘100的总质量。
结合图1和图4,同时该离心流道12的侧壁面与底盘10的底壁18之间呈锐角设置。该侧壁面,也就理解为第一引导筋20靠近第二引导筋30的一侧表面,或第二引导筋30靠近第一引导筋20的一侧表面。这样该离心流道12的侧壁面可以替代传统的上端盖的作用,可以避免液体从离心流道12的上方溅出。并且,多个离心流道12的侧壁面的倾斜方向一致。同时上端盖部分省略可以减轻整个雾化盘100的重量,从而可以减少电机轴310的磨损,进而使得电机组件300的使用寿命增加。并且,第一引导筋20、第二引导筋30与底盘10的连接位置倒圆角,可以提高液体的引导作用,可以避免液体动能的过多损耗。
请参考图6,图6示出的另一种雾化盘100,其与图1中的雾化盘100的结构大部分相同,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图6中,第一引导筋20和第二引导筋30的径向内端均不直接与第二远端152连接。同时,图6中的第二锯齿结构42位于底盘10的边沿端部位置,其不会直接阻挡从离心流道12的出口121处喷出的液体。
请参考图7和图8,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喷洒装置400,其包括电机组件300以及上述的雾化盘100,电机组件300用于驱动雾化盘100旋转。该喷洒装置400,由于包括有上述的雾化盘100,因此其具有该雾化盘100的全部功能。
该电机组件300的电机轴310通过安装通孔安装到底盘10上。具体的,该电机轴310的末端设置有螺纹孔,当电机轴310的末端安装到安装通孔内后,可以从底盘10的底部安装螺栓,螺栓与电机轴310上的螺纹孔配合,实现将电机轴310装配到底盘10上。结合图8,该电机轴310的末端非圆柱状,可以理解为在圆柱状的表面切掉一部分,安装通孔的内壁具有适配的形状,这样可以避免电机轴310在安装通孔内自转。同时,该电机轴310可以与安装通孔过盈配合。
该喷洒装置400还包括有蠕动泵(图未示)和进液结构200,蠕动泵提供的大流量液体输入进液空间11内,在电机组件300驱动雾化盘100旋转的过程中,将该液体以雾化的状态喷出。蠕动泵的设置,可以避免液体与泵体内部接触而使泵体遭到腐蚀,同时可避免液体遭到污染。同时,蠕动泵与其他类型的泵相比,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能耗低等优点。进液结构200安装到电机组件300的底部,且套装部分电机轴310,进液结构200和该电机轴310之间的区域形成进液口,蠕动泵驱动管道内的液体流动,然后通过进液口输入到底盘10上的进液空间11内。
同时,通过控制电机组件300的输入电压,可以调整雾化盘100的转速。
结合图1-图6,可以看出,雾化盘100整体进行扁平化设计,即雾化盘100的高度可以远小于雾化盘100在水平面内的尺寸。通过雾化盘100的扁平化设计,使雾化盘100可以尽可能的接近电机组件300,由此可以降低电机组件300的振幅,从而可以延长电机组件300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喷洒装置400,喷洒装置400的工作原理是:
电机组件300驱动雾化盘100旋转时,蠕动泵提供大量的液体,并通过进液结构200输入进液空间11内,在重力和蠕动泵提供的压力的共同作用下,液体进入进液空间11内,并冲击到引导面13上。具体的,相对靠近电机轴310的液体冲击在第一面14上,相对远离电机轴310的液体冲击在第二面15上。在第一面14和第二面15的引导作用下,液体朝向离心流道12流去,在此过程中,液体沿底盘10的径向获得较大的初速度。在雾化盘100旋转的过程中,液体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沿着离心流道12向其出口121流去,并在该出口121处以较高的速度喷出,在第一锯齿结构41和第二锯齿结构42的作用下,液体被切割分离雾化。
该液体可以为农药,这样喷洒装置400可以安装到现有的无人机上,可以用于农耕产业中对农产品、林木等进行农药喷洒等作业活动。当然了,该喷洒装置400也可以安装到汽车上,进行喷洒作业,或者该喷洒装置400直接固定在地面上进行喷洒作业。该液体还可以为一般的自来水。
请参考图9,本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喷洒装置,其包括电机组件和雾化盘,雾化盘设有进液空间以及与进液空间连通的离心流道,电机组件的电机轴310与雾化盘的安装部16连接且用于驱动雾化盘旋转,电机轴310设置有引导面13,引导面13位于进液空间11内,用于改变从进液空间11流向引导面13的液体的流向,以使液体朝向离心流道流动。
该喷洒装置与图7、图8中示出的喷洒装置400大部分结构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引导面13设置在电机轴310上。当电机轴310装配到底盘上后,同样的,当电机组件驱动底盘旋转时,从进液空间11输入的液体在引导面13的作用下,可以改变其流向,液体从底盘的中部向底盘的边沿位置移动时具有一定的初速度。最终液体从底盘输出的液体速度较快,可以实现基本全部雾化,缓解了出现大颗粒液滴往外喷溅的现象。
该引导面13设置在电机轴310上,与设置在底盘上的作用类似,在此不作赘述。该喷洒装置的其他结构可以直接参考图7和图8中示出的喷洒装置400,而该喷洒装置包括的雾化盘,也可以直接参考图1-图6中示出的雾化盘100。
可选的,引导面13沿电机轴310的周向环设。同理,这样可以使液体沿电机轴310的径向,向各个方向流出。
可选的,引导面13为弧面。同理,弧面的设置,可以降低液体动能的损耗,以实现更好的引导作用。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无人机,其包括上述的雾化盘100,或,上述的喷洒装置400。该无人机,由于包括有雾化盘100或喷洒装置400,因此其具有该雾化盘100或喷洒装置400的全部功能。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雾化盘100、喷洒装置400及无人机,其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该引导面13可以引导从进液结构200输出且流入进液空间11内的液体在经由引导面13的引导下,朝向离心流道12流动,使该液体具有径向初速度,最终提高液体从出口121喷出的速度,提高雾化效果。进一步的,该引导表包括第一面14和第二面15,第一面14和第二面15的形状不同,可以对进液空间11内不同区域的液体进行引导,满足引导效果。
引导面13沿安装通孔的周向环设,可以使得进液空间11中的液体以安装通孔为中心,沿各个方向进行引导。
第一引导筋20、第二引导筋30的弧形设置,以及第一引导筋20的径向内端和径向外端的连线方向与底盘10过该径向外端的半径方向具有夹角,第二引导筋30的径向内端和径向外端的连线方向与底盘10过该径向外端的半径方向具有夹角,这样可以进一步延长液体在离心流道12内的路径,可以进一步提高液体从出口121喷出时的速度。
设置在底盘10边沿位置处的第一锯齿结构41和第二锯齿结构42,可以将从出口121高速喷出的液体进行切割分离雾化,进一步提高雾化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6)

1.一种雾化盘,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所述底盘设有进液空间以及与所述进液空间连通的离心流道,所述底盘上设置有引导面,所述引导面位于所述进液空间内,用于改变从所述进液空间流向所述引导面的液体的流向,以使所述液体朝向所述离心流道流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设置有用于安装电机轴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位于所述进液空间内,所述引导面沿所述安装部的周向环设。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面的一端朝向所述安装部延伸,所述引导面的另一端朝向所述离心流道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面为相对于所述底盘的轴向倾斜的平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面为弧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雾化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面包括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均为弧面;
所述第一面具有相对的第一近端和第一远端;
所述第二面具有相对的第二近端和第二远端;
所述第一近端朝向所述安装部延伸,所述第一远端与所述第二近端连接,所述第二远端与所述底盘对应所述离心流道的底壁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雾化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为安装通孔,所述底盘还设置有用于与电机轴的端部接触的端面,所述端面的一端朝向所述安装通孔延伸且形成所述安装通孔的周缘,所述端面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近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雾化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朝向所述进液空间凸出以形成凸弧面;所述第二面背向所述进液空间凹陷以形成凹弧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雾化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在所述第一远端处相切。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雾化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面和所述底盘对应所述离心流道的底壁在所述第二远端处相切。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雾化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所对应的半径与所述第二面所对应的半径相等。
12.一种喷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组件以及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雾化盘,所述电机组件用于驱动所述雾化盘旋转。
13.一种喷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组件和雾化盘,所述雾化盘设有进液空间以及与所述进液空间连通的离心流道,所述电机组件的电机轴与所述雾化盘的安装部连接且用于驱动所述雾化盘旋转,所述电机轴设置有引导面,所述引导面位于所述进液空间内,用于改变从所述进液空间流向所述引导面的液体的流向,以使所述液体朝向所述离心流道流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喷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面沿所述电机轴的周向环设。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喷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面为弧面。
16.一种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雾化盘,或,权利要求12-15任一项所述的喷洒装置。
CN201920695588.5U 2019-05-15 2019-05-15 雾化盘、喷洒装置及无人机 Active CN2099978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95588.5U CN209997817U (zh) 2019-05-15 2019-05-15 雾化盘、喷洒装置及无人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95588.5U CN209997817U (zh) 2019-05-15 2019-05-15 雾化盘、喷洒装置及无人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97817U true CN209997817U (zh) 2020-01-31

Family

ID=693068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95588.5U Active CN209997817U (zh) 2019-05-15 2019-05-15 雾化盘、喷洒装置及无人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97817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64499A (zh) * 2020-03-05 2020-06-12 丁乙飞 一种园林苗木多功能施肥打药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11644277A (zh) * 2020-05-28 2020-09-11 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一种横轴离心雾化扇形雾喷头
CN111762323A (zh) * 2020-06-28 2020-10-13 华南农业大学 一种植保无人机的网式气雾整流装置及其作业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64499A (zh) * 2020-03-05 2020-06-12 丁乙飞 一种园林苗木多功能施肥打药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11644277A (zh) * 2020-05-28 2020-09-11 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一种横轴离心雾化扇形雾喷头
CN111644277B (zh) * 2020-05-28 2021-12-07 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一种横轴离心雾化扇形雾喷头
CN111762323A (zh) * 2020-06-28 2020-10-13 华南农业大学 一种植保无人机的网式气雾整流装置及其作业方法
CN111762323B (zh) * 2020-06-28 2021-09-24 华南农业大学 一种植保无人机的网式气雾整流装置及其作业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997817U (zh) 雾化盘、喷洒装置及无人机
US6196962B1 (en) Centrifugal separator with vortex disruption vanes
KR102271705B1 (ko) 분무화 디스크 및 이를 구비한 분무화 장치, 그리고 드론
CA1104171A (en) Rotary atomiser with asymmetrical teeth
AU2010223837B2 (en) A rotary atomizer or mister
JP5759742B2 (ja) アトマイザーを有する無人ヘリコプタ
CN108568358B (zh) 一种离心雾化装置
CN107649300B (zh) 一种离心雾化喷头
US9027851B2 (en) Insecticide sprayer and rotary spray head assembly
JPH0510143B2 (zh)
CN213727219U (zh) 离心喷盘、雾化装置及无人设备
EP0422813B1 (en) Electrostatic spray coating apparatus
CN210000599U (zh) 喷盘、喷洒装置及无人机
US4222523A (en) Turbine driven rotary atomizer and method of use
CN112108280A (zh) 离心喷盘、雾化装置及无人设备
CN213727218U (zh) 喷盘、喷洒组件及无人设备
CN218796619U (zh) 雾化盘、喷洒装置及可移动设备
CN109466772A (zh) 一种雾化喷盘,喷洒装置及无人机
JP2007222783A (ja) ロータリーアトマイザの噴霧用ディスク構造
CN220126582U (zh) 一种雾化盘、离心雾化装置以及植保设备
CN218796620U (zh) 雾化喷盘、喷洒装置及无人设备
CN210846821U (zh) 一种耐磨雾化盘
CN220023956U (zh) 一种离心雾化装置以及植保设备
CN220048574U (zh) 双层离心雾化喷盘、离心雾化装置及农用喷洒设备
CN218796618U (zh) 雾化盘、雾化装置及无人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0000 Block C, 115 Gaopu Road, Tianhe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Jifei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000 Block C, 115 Gaopu Road, Tianhe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Xaircraft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