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97615U - 一种可充分混合的反应釜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充分混合的反应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97615U
CN209997615U CN201920366419.7U CN201920366419U CN209997615U CN 209997615 U CN209997615 U CN 209997615U CN 201920366419 U CN201920366419 U CN 201920366419U CN 209997615 U CN209997615 U CN 2099976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peller
fixed
side wall
jar body
mix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36641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罗庆
高小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Tianma Group Co Ltd 253 Factory Of Building Materials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Tianma Group Co Ltd 253 Factory Of Building Material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Tianma Group Co Ltd 253 Factory Of Building Materials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Tianma Group Co Ltd 253 Factory Of Building Materials
Priority to CN20192036641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976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976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976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ixers Of The Rotary Stirring Type (AREA)

Abstract

一种可充分混合的反应釜,本实用新型涉及反应设备技术领域;罐体上侧外侧壁的中心设有一号电机,该一号电机的输出轴与一号搅拌轴固定连接,该一号搅拌轴的侧壁上等角分布有数个一号搅拌叶,弧形板的中心内插设有出水管,罐体下端的外侧壁上固定有气缸,该气缸的活塞杆穿过与挡板下侧壁的中心固定连接,挡板左右两端的凸起通过支撑板支撑在罐体的内侧壁上,挡板左右两侧的下表面上固定有二号电机,该二号搅拌轴的外侧壁上等距固定有数个二号搅拌叶,原料和混合剂分别从两个进料口进入罐体内部上端的弧形板上,在弧形板上初步搅拌混合后,滴至挡板内,进行再次混合,从而可充分将原料与混合剂混合,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可充分混合的反应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反应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充分混合的反应釜。
背景技术
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反应釜广泛用于石油、化工、橡胶、农药、染料、医药、食品,用来完成硫化、硝化、氢化、烃化、聚合、缩合等工艺过程的压力容器,例如反应器、反应锅、分解锅、聚合釜等,材质一般有碳锰钢、不锈钢、锆、镍基合金及其他符合材料,目前,反应釜能满足生产的基本要求,但其结构较为单一,搅拌不充分,搅拌效率较低,导致后续物料的混合不均匀,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较差,亟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可充分混合的反应釜,原料和混合剂分别从两个进料口进入罐体内部上端的弧形板上,在弧形板上初步搅拌混合后,滴至挡板内,进行再次混合,从而可充分将原料与混合剂混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罐体、支脚、安装耳座、一号进料口、二号进料口和出料管,所述罐体下表面的四角均固定有支脚,罐体左右两侧的外侧壁上均固定有安装耳座,罐体上表面的左右两端分别插设有一号进料口和二号进料口,一号进料口设置于二号进料口的左侧,一号进料口和二号进料口的下端分别穿过罐体的上侧壁后,悬设在罐体内部的上端,且该一号进料口和二号进料口下端的外侧壁与罐体上侧的内侧壁固定连接,罐体下端的右侧插设有出料管,该出料管的上端与罐体下侧的内侧壁呈同一水平面设置,且出料管与罐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其下端悬设在罐体的下端,其中端设有单向阀;罐体上侧外侧壁的中心设有一号电机,该一号电机与外部电源连接,且其输出轴穿过罐体的上侧壁后,与一号搅拌轴固定连接,该一号搅拌轴悬设在罐体内部的上端,且其侧壁上等角分布有数个一号搅拌叶,该一号搅拌叶悬设在弧形板的上方,该弧形板的外侧壁与罐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弧形板的中心内插设有出水管,该出水管的上端与弧形板的上表面呈同一水平面设置,且与弧形板的内侧壁固定连接,出水管的下端穿过弧形板后,悬设在罐体内部的中端,罐体下端的外侧壁上固定有气缸,该气缸的活塞杆穿过罐体的下侧壁后,与挡板下侧壁的中心固定连接,挡板左右两端的凸起通过支撑板支撑在罐体的内侧壁上,该支撑板固定在罐体左右两侧的内侧壁上,挡板左右两侧的下表面上固定有二号电机,该二号电机与外部电源连接,且其输出轴分别穿过挡板左右两侧的下侧壁后,与二号搅拌轴固定连接,该二号搅拌轴的上端悬设在挡板的上方,且其外侧壁上等距固定有数个二号搅拌叶。
进一步地,所述弧形板的内部嵌设有一号加热丝,该一号加热丝与外部电源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挡板下侧壁的内部嵌设有二号加热丝,该二号加热丝与外部电源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出水管的左端设有固定板,该固定板的上端固定在弧形板的下表面上,固定板的右侧壁上通过轴承旋接有螺杆,该螺杆的右端依次穿过活动板、罐体的右侧壁后,与摇柄固定连接,该螺杆通过螺纹与活动板旋接,且该活动板设置于出水管的右侧,且其上端固定有橡胶垫,该橡胶垫与弧形板的下表面接触设置,该螺杆的右端通过轴承与罐体的右侧壁旋接。
进一步地,所述二号电机的外侧均套设有防水罩,该防水罩的上端与挡板的下侧壁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挡板下表面的周边上等距分布有数个支撑杆,该支撑杆的下端插设在套管内,且其底部与罐体下侧的内侧壁接触设置,套管的下端固定在罐体下侧的内侧壁上。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可充分混合的反应釜,原料和混合剂分别从两个进料口进入罐体内部上端的弧形板上,在弧形板上初步搅拌混合后,滴至挡板内,进行再次混合,从而可充分将原料与混合剂混合,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是图1中A部放大。
图3是图1中B部放大。
图4是图1中C部放大。
附图标记说明:
罐体1、支脚2、安装耳座3、一号进料口4、二号进料口5、出料管6、单向阀7、一号电机8、一号搅拌轴9、一号搅拌叶10、弧形板11、出水管12、气缸13、挡板14、支撑板15、二号电机16、二号搅拌轴17、二号搅拌叶18、一号加热丝19、二号加热丝20、固定板21、螺杆22、活动板23、摇柄24、橡胶垫25、防水罩26、支撑杆27、套管2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看如图1-图4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罐体1、支脚2、安装耳座3、一号进料口4、二号进料口5和出料管6,所述罐体1下表面的四角均焊接固定有支脚2,罐体1左右两侧的外侧壁上均焊接固定有安装耳座3,罐体1上表面的左右两端分别插设有一号进料口4和二号进料口5,一号进料口4设置于二号进料口5的左侧,一号进料口4和二号进料口5的下端分别穿过罐体1的上侧壁后,悬设在罐体1内部的上端,且该一号进料口4和二号进料口5下端的外侧壁与罐体1上侧的内侧壁焊接固定,罐体1下端的右侧插设有出料管6,该出料管6的上端与罐体1下侧的内侧壁呈同一水平面设置,且出料管6与罐体1的内侧壁焊接固定,其下端悬设在罐体1的下端,其中端设有单向阀7;罐体1上侧外侧壁的中心通过螺栓固定有一号电机8,一号电机8的型号为70KTYZ,该一号电机8与外部电源连接,且其输出轴穿过罐体1的上侧壁后,与一号搅拌轴9焊接固定,该一号搅拌轴9悬设在罐体1内部的上端,且其侧壁上等角分布有数个一号搅拌叶10,该一号搅拌叶10悬设在弧形板11的上方,该弧形板11的外侧壁与罐体1的内侧壁焊接固定,弧形板11的中心内插设有出水管12,该出水管12为橡胶软管,该出水管12的上端与弧形板11的上表面呈同一水平面设置,且与弧形板11的内侧壁焊接固定,出水管12的下端穿过弧形板11后,悬设在罐体1内部的中端,罐体1下端的外侧壁上通过螺栓固定有气缸13,该气缸13的活塞杆穿过罐体1的下侧壁后,与挡板14下侧壁的中心焊接固定,挡板14左右两端的凸起通过支撑板15支撑在罐体1的内侧壁上,该支撑板15焊接固定在罐体1左右两侧的内侧壁上,挡板14左右两侧的下表面上通过螺栓固定有二号电机16,二号电机16的型号为50KTYZ,该二号电机16与外部电源连接,且其输出轴分别穿过挡板14左右两侧的下侧壁后,与二号搅拌轴17焊接固定,该二号搅拌轴17的上端悬设在挡板14的上方,且其外侧壁上等距焊接固定有数个二号搅拌叶18。
进一步地,所述弧形板11的内部嵌设有一号加热丝19,该一号加热丝19与外部电源连接,可通过一号加热丝19对混合液体进行加热,加快液体的混合。
进一步地,所述的挡板14下侧壁的内部嵌设有二号加热丝20,该二号加热丝20与外部电源连接,可通过二号加热丝20对混合液体进行加热,加快液体的混合。
进一步地,所述出水管12的左端设有固定板21,该固定板21的上端焊接固定在弧形板11的下表面上,固定板21的右侧壁上通过轴承旋接有螺杆22,该轴承嵌设在固定板21内,且其外圈与固定板21的内侧壁焊接固定,其内圈与螺杆22的左端焊接固定,该螺杆22的右端依次穿过活动板23、罐体1的右侧壁后,与摇柄24焊接固定,该螺杆22通过螺纹与活动板23旋接,且该活动板23设置于出水管12的右侧,且其上端粘设固定有橡胶垫25,该橡胶垫25与弧形板11的下表面接触设置,该螺杆22的右端通过轴承与罐体1的右侧壁旋接,该轴承嵌设在罐体1的右侧壁内,且其外圈与罐体1右侧的内侧壁焊接固定,其内圈螺杆22的右端焊接固定,可在刚开始加入液体时,将出水管12堵住,从而防止液体还未混合就先经由出水管12向下流出,影响混合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二号电机16的外侧均套设有防水罩26,该防水罩26的上端与挡板14的下侧壁焊接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挡板14下表面的周边上等距分布有数个支撑杆27,且焊接固定,该支撑杆27的下端插设在套管28内,且其底部与罐体1下侧的内侧壁接触设置,套管28的下端焊接固定在罐体1下侧的内侧壁上,可增加挡板14的稳定性。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使用前,转动摇柄24,摇柄24带动螺杆22转动,螺杆22带动活动板23移动,使活动板23将出水管12压扁,使其密封,使用时,原料从一号进料管进入罐体1内,混合液从二号进料管进入罐体1内,且集合在弧形板11上,启动一号电机8,一号电机8带动一号搅拌轴9转动,一号搅拌轴9带动一号搅拌叶10转动,通过一号搅拌叶10对原料和混合液进行混合,在搅拌的过程中,反向摇动摇柄24,摇柄24带动活动板23向右侧移动,活动板23与出水管12分离,使其流通,初步混合后的液体从出水管12向下流动,滴至挡板14内,启动二号电机16,二号电机16的输出轴带动二号搅拌轴17转动,二号搅拌轴17带动二号搅拌叶18转动,二号搅拌叶18带动挡板14内的液体进行搅拌,待充分搅拌混合好后,启动气缸13,气缸13的活塞杆将挡板14向上推动,挡板14与支撑板15分离,混合好的液体从挡板14与支撑板15之间的缝隙向罐体1底部流动,最后打开单向阀7,混合好的液体从出料管6排出,混合液在混合时,可分别通过一号加热丝19和二号加热丝20对液体进行加热,从而可加快混合液的混合。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具体实施方式有益效果为:
1、原料和混合剂分别从一号进料口4和二号进料口5进入罐体1内部上端的弧形板11上,在弧形板11上初步搅拌混合后,滴至挡板14内,进行再次混合,从而可充分将原料与混合剂混合;
2、挡板14通过支撑板15支撑在罐体1内部,在充分混合好后,可通过气缸13将挡板14向上推动,混合好后的液体从缝隙中向下流动,最后从出料管6的下端排出;
3、弧形板11和挡板14的内部分别嵌设有一号加热丝19和二号加热丝20,在混合的过程中可加快液体的混合。
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Claims (6)

1.一种可充分混合的反应釜,它包含罐体(1)、支脚(2)、安装耳座(3)、一号进料口(4)、二号进料口(5)和出料管(6),所述罐体(1)下表面的四角均固定有支脚(2),罐体(1)左右两侧的外侧壁上均固定有安装耳座(3),罐体(1)上表面的左右两端分别插设有一号进料口(4)和二号进料口(5),一号进料口(4)设置于二号进料口(5)的左侧,一号进料口(4)和二号进料口(5)的下端分别穿过罐体(1)的上侧壁后,悬设在罐体(1)内部的上端,且该一号进料口(4)和二号进料口(5)下端的外侧壁与罐体(1)上侧的内侧壁固定连接,罐体(1)下端的右侧插设有出料管(6),该出料管(6)的上端与罐体(1)下侧的内侧壁呈同一水平面设置,且出料管(6)与罐体(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其下端悬设在罐体(1)的下端,其中端设有单向阀(7);其特征在于:罐体(1)上侧外侧壁的中心设有一号电机(8),该一号电机(8)与外部电源连接,且其输出轴穿过罐体(1)的上侧壁后,与一号搅拌轴(9)固定连接,该一号搅拌轴(9)悬设在罐体(1)内部的上端,且其侧壁上等角分布有数个一号搅拌叶(10),该一号搅拌叶(10)悬设在弧形板(11)的上方,该弧形板(11)的外侧壁与罐体(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弧形板(11)的中心内插设有出水管(12),该出水管(12)的上端与弧形板(11)的上表面呈同一水平面设置,且与弧形板(1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出水管(12)的下端穿过弧形板(11)后,悬设在罐体(1)内部的中端,罐体(1)下端的外侧壁上固定有气缸(13),该气缸(13)的活塞杆穿过罐体(1)的下侧壁后,与挡板(14)下侧壁的中心固定连接,挡板(14)左右两端的凸起通过支撑板(15)支撑在罐体(1)的内侧壁上,该支撑板(15)固定在罐体(1)左右两侧的内侧壁上,挡板(14)左右两侧的下表面上固定有二号电机(16),该二号电机(16)与外部电源连接,且其输出轴分别穿过挡板(14)左右两侧的下侧壁后,与二号搅拌轴(17)固定连接,该二号搅拌轴(17)的上端悬设在挡板(14)的上方,且其外侧壁上等距固定有数个二号搅拌叶(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充分混合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板(11)的内部嵌设有一号加热丝(19),该一号加热丝(19)与外部电源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充分混合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板(14)下侧壁的内部嵌设有二号加热丝(20),该二号加热丝(20)与外部电源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充分混合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12)的左端设有固定板(21),该固定板(21)的上端固定在弧形板(11)的下表面上,固定板(21)的右侧壁上通过轴承旋接有螺杆(22),该螺杆(22)的右端依次穿过活动板(23)、罐体(1)的右侧壁后,与摇柄(24)固定连接,该螺杆(22)通过螺纹与活动板(23)旋接,且该活动板(23)设置于出水管(12)的右侧,且其上端固定有橡胶垫(25),该橡胶垫(25)与弧形板(11)的下表面接触设置,该螺杆(22)的右端通过轴承与罐体(1)的右侧壁旋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充分混合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号电机(16)的外侧均套设有防水罩(26),该防水罩(26)的上端与挡板(14)的下侧壁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充分混合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14)下表面的周边上等距分布有数个支撑杆(27),该支撑杆(27)的下端插设在套管(28)内,且其底部与罐体(1)下侧的内侧壁接触设置,套管(28)的下端固定在罐体(1)下侧的内侧壁上。
CN201920366419.7U 2019-03-22 2019-03-22 一种可充分混合的反应釜 Active CN2099976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66419.7U CN209997615U (zh) 2019-03-22 2019-03-22 一种可充分混合的反应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66419.7U CN209997615U (zh) 2019-03-22 2019-03-22 一种可充分混合的反应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97615U true CN209997615U (zh) 2020-01-31

Family

ID=693018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66419.7U Active CN209997615U (zh) 2019-03-22 2019-03-22 一种可充分混合的反应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9761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93566A (zh) * 2021-10-20 2022-01-07 杭州三隆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新戊二醇共聚物的制备系统及纯化方法
CN115069429A (zh) * 2022-06-08 2022-09-20 江苏博汇纸业有限公司 一种纸张用丁苯胶乳制备用离心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93566A (zh) * 2021-10-20 2022-01-07 杭州三隆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新戊二醇共聚物的制备系统及纯化方法
CN113893566B (zh) * 2021-10-20 2023-01-06 杭州三隆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新戊二醇共聚物的制备系统及纯化方法
CN115069429A (zh) * 2022-06-08 2022-09-20 江苏博汇纸业有限公司 一种纸张用丁苯胶乳制备用离心装置
CN115069429B (zh) * 2022-06-08 2023-08-15 江苏博汇纸业有限公司 一种纸张用丁苯胶乳制备用离心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997615U (zh) 一种可充分混合的反应釜
CN205650192U (zh) 一种大容量净水用反应釜
CN212855727U (zh) 一种便于分层搅拌的固体化学反应釜搅拌器
CN211677708U (zh) 一种复合材料生产用反应釜
CN211189998U (zh) 一种润滑油混合搅拌釜
CN210584936U (zh) 压滤溶解二合一釜
CN209791523U (zh) 一种应用于反应釜的过滤装置
CN205182597U (zh) 一种食品搅拌筒
CN217410789U (zh) 一种有机硅混合反应釜
CN210787348U (zh) 一种用于生产固化剂的反应釜
CN209423445U (zh) 一种带加热的水性涂料生产用搅拌装置
CN218608880U (zh) 一种循环混料式搅拌器
CN211612714U (zh) 一种高效的不锈钢反应装置
CN213669055U (zh) 一种高效节能真空乳化锅
CN218981573U (zh) 一种具有加强混合功能的反应釜
CN210449180U (zh) 用于染料提取的搅拌反应釜
CN203886529U (zh) 一种流体反应釜
CN210646399U (zh) 一种固液反应用的化工反应釜
CN217939780U (zh) 一种乳膏真空乳化装置
CN216149722U (zh) 一种搅拌均匀反应釜
CN217221444U (zh) 一种液体敷料生产用反应釜
CN215963575U (zh) 一种环保墙体涂料高效反应釜
CN211216641U (zh) 一种高效反应釜
CN216910288U (zh) 一种具有自动匀料功能的高温反应釜
CN215276748U (zh) 一种新材料加工生产用原料搅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