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90859U - 一种新型拖拉机传动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拖拉机传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90859U
CN209990859U CN201920816016.8U CN201920816016U CN209990859U CN 209990859 U CN209990859 U CN 209990859U CN 201920816016 U CN201920816016 U CN 201920816016U CN 209990859 U CN209990859 U CN 2099908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transmission
tooth
power distribution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81601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鹏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Nongfu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Nongfu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Nongfu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Nongfu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81601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908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908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908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tard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拖拉机传动系统,包括变速箱部分和动力分配箱一体结构设计的传动箱体,传动箱体的一端与发动机连接,经过发动机输出的动力其中一部分经过变速箱部分内齿轮组的变速,依次将动力经过两组传动比不同的行星轮传动组件传动,然后将动力传入动力分配箱,经过发动机输出的动力另一部分直接经过带有齿轮的传动杆传递到用于连接农机设备的动力后输出轴,动力分配箱内设有能够调整后轮传动轴上安装的大盆齿轴向移动的调节组件。变速箱和动力分配箱采用一体结构,解决了传统分体结构螺栓连接松动,避免了漏油,两组相互连接的行星轮传动系统,增加了2倍以上的挡位,在不进行拆卸整个后桥可调节大盆齿与驱动齿之间的间隙配合。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拖拉机传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用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拖拉机传动系统,具体是指一种新型拖拉机传动系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拖拉机是农业生产中必备的一种交通工具,其具有其他车辆不可替代的特点,目前的拖拉机的传动系统基本结构包括提供动力的发动机,之后连接变速箱体,变速箱体后部在接动力分配箱,动力分配箱一方面用于车辆的形状,前后驱动,一方面用于农耕机械的工作,经过市场调研,目前的变速箱和动力分配箱为分体结构,分别由不同的厂商生产制造,拖拉机厂分别购进后进行组装,两者之间通过法兰盘连接,经过对目前拖拉的调研,经过长时间使用,尤其是拆装维修过的拖拉机,变速箱和动力分配箱之间的法兰连接处容易产生漏油事故,再就是变速箱和动力分配箱之间采用螺栓连接,螺栓送达容易导致拖拉机腰折,造成安全事故,再就是分体式拖拉机变速箱和动力分配箱装配和维修时工序多,造成维修和装配较为麻烦,尤其是拆卸维修时,需要使用支撑,经常出现支撑倾倒,拖拉整体垮塌的现象。
目前的拖拉机生产商在制造过程中,尽可能的增加挡位数,以不同的挡位对应不同的使用地形,从而使得拖拉机应用范围更加广泛,但是在制造成本与使用地形的综合考量上,目前的拖拉机挡位数量已经无法进一步拓展,也是因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思维限制,从市场调研看,无论哪种拖拉机,型号、品牌等拖拉机的传动系统,生产商在设计制造挡位变速时,都是从变速箱入手,然而设计都是在不断改变齿轮之间的配合,从而增加一些挡位,最后动力输出还是经过一个行星轮传动,将动力传递给动力分配箱,从而导致一些特殊地形在使用拖拉机过程中,挡位传动效率最大化与地形之间并不能形成对应。
拖拉机需要经定期或不定期保养,除了传统的机油更换外,针对拖拉机后桥的动力分配箱需要进行检修和保养,目前常见的动力分配箱经常出现的问题是拖拉机长时间使用,内部大盆齿和动力分配箱内的动力输入轴驱动齿轮之间的啮合间隙容易产生变化,传统维修保养方式是将拖拉接后桥全部拆卸,利用一些套装的垫片调整大盆齿和驱动齿之间的间隙,维修保养过程非常繁琐,拆卸组装非常麻烦,费时费力。
目前的拖拉机后输出系统动力来源于拖拉机的变速箱,动能传递距离长,造成动能损失严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新型拖拉机传动系统,该变速箱和动力分配箱采用一体结构,有效解决了传统分体结构螺栓连接松动导致的腰折,采用一体结构,不在设置连接法兰盘,避免了漏油,维修和装配过程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避免了很多安全事故的发生。
双行星传动组件系统打破传统的思维习惯,在确保变速箱前置齿轮配合不便的情况箱,连续设置两组相互连接的行星轮传动系统,每个行星轮传动带有两个档位变化,从而增加了2倍以上的挡位,使得挡位数量倍增,一方面可以应对更多的地形,保证拖拉机功率最大化,另一方面也实现了节能减排,使用效果。
后桥传动组件调节装置,可以在不进行拆卸整个后桥传动系统的情况下,利用预先设置在拖拉机后桥壳体上的调节螺母进行微调,可实现内部大盆齿的轴向移动,从而调节大盆齿与驱动齿之间的间隙配合,从而提高传动效率,防止间隙过大或过紧导致的齿轮磨损等问题,解决了目前调节维修繁琐,拆装组装费时费力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如下一种新型拖拉机传动系统,包括变速箱部分和动力分配箱一体结构设计的传动箱体,所述传动箱体的一端与发动机连接,为动力输入端,所述传动箱体的另一端为动力输出端,经过发动机输出的动力其中一部分经过变速箱部分内齿轮组的变速,依次将动力经过两组传动比不同的行星轮传动组件传动,然后将动力传入动力分配箱,经过发动机输出的动力另一部分直接经过带有齿轮的传动杆传递到用于连接农机设备的动力后输出轴,所述动力分配箱内设有能够调整后轮传动轴上安装的大盆齿轴向移动的调节组件。
作为优选,所述传动箱体包括两个侧壁板,侧壁板底部设有与侧壁板一体结构设计的底板,顶部设有可拆卸的盖板,相邻两个侧壁板之间还设有若干个用于安装传动轴和齿轮组的安装固定板,所述传动箱体的动力分配箱较变速箱部分设有向下扩展的装配腔室,所述传动箱体位于分动箱的位置设有两个对侧设置的用于拖拉机后轮驱动的后轮动力输出孔。
作为优选,所述装配腔室向下扩展后与变速箱部分之间形成台阶面,所述台阶面上设有用于拖拉机前轮驱动的前轮动力输出孔,所述动力输出端尾部设有用于连接农机设备的动力后输出孔,所述动力输入端包括与发动机连接的圆形法兰盘,法兰盘通过弧形连接部与传动箱体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圆形法兰盘底部设有向下扩展的矩形缺口部,所述传动箱体的其中一个侧壁板或两个侧壁板上设有用于观察、检修前轮动力输出端的观察孔,所述侧壁板上的装配腔室底部分别与动力输入端、动力输出端之间为倾斜设置,所述弧形连接部与传动箱体之间还设有用于离合器制动调节的调节孔。
作为优选,所述的两组传动比不同的行星轮传动组件分别为第一行星轮传动组件和第二行星轮传动组件,齿轮组将动力传递给第一行星轮传动组件的动力输入端,第一行星轮传动组件的动力输出端与第二行星轮传动组件的动力输入端连接,第二行星轮传动组件的动力输出端与动力分配箱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行星轮传动组件包括第一动力传递轴,第一动力传递轴右端接有第一行星架,所述第一行星架与第一动力传递轴之间通过齿轮啮合传动,所述第一动力传递轴右端还设有第一划线齿,第二行星轮传动组件包括第二动力传递轴,所述第二动力传递轴与第一动力传递轴同轴设置,且第二动力传递轴与第一动力传递轴右端设有公称直径、齿数、模数相同的第二划线齿,第二划线齿上套装有可以沿着第一划线齿和第二划线齿轴向移动的第一套筒,所述第一行星架右侧端面设有安装第一套筒和第二动力传递轴的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内设有环形设置的第一内齿,所述第一套筒上设有与第一内齿配合的第一外齿,所述第一外齿尺在第一套筒轴向移动过程中,能够实现第一内齿和第一外齿的啮合与分离。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动力传递轴右端接有第二行星架,所第二行星与第一动力传递轴之间通过齿轮啮合传递,所述第二动力传递轴右端还设有第三划线齿,动力分配箱的动力输入轴与第二动力传递轴同轴设置,且动力分配箱的动力输入轴与第二动力传递轴右端设有公称直径、齿数、模数相同的第四划线齿,第四划线齿上套装有可以沿着第三划线齿和第四划线齿轴向移动的第二套筒,所述第二行星架右侧端面设有安装第二套筒和动力分配箱的动力输入轴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内设有环形设置的第二内齿,所述第二套筒上设有与第二内齿配合的第二外齿,所述第二外齿在第二套筒轴向移动过程中,能够实现第二内齿和第二外齿的啮合与分离。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外部均设有配合拨叉将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往复拨动的拨叉槽,第一行星轮传动组件和第二行星轮传动组件通过轴承和安装固定板安装设置在变速箱的箱体内,所述第一套筒内部设有与第一划线齿、第二划线齿配合的第一驱动齿,第二套筒内部设有与第三划线齿、第四划线齿配合的第二驱动齿。
作为优选,所述动力分配箱两侧设有用于后轮动力输出的后轮传动轴,所述后轮传动轴贯穿动力分配箱两侧的侧壁板,所述后轮传动轴与动力分配箱侧壁板之间设有能调整后轮传动轴上安装的大盆齿轴向移动的调节组件,调节组件包括利用螺纹配合旋转实现轴向移动的调节螺母,所述调节螺母为圆筒状结构,且临近动力分配箱的一侧设有用于限位的凸台,所述调节螺母尺寸较小的一段外部设有外螺纹,所述调节螺母内部为通孔,所述调节螺母与动力分配箱之间还设有固定盘,所述固定盘上设有与调节螺母的外螺母相配合的内螺纹,所述调节螺母远离凸台的一侧设有用于旋转调节螺母的若干个拨槽。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盘上还设有限定调节螺母轴向位置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一端通过螺钉固定在固定盘上,所述限位另一端插入到调节螺母的拨槽中,所述后轮传动轴穿过调节螺母内部通孔延伸至外部,所述后轮传动轴上套装有推力轴承,所述凸台临近动力分配箱一侧用于推力轴承的限位,所述推力轴承与后轮传动轴之间设有大盆齿连接架,所述推力轴承套装在大盆齿连接架外部,所述大盆齿连接架与后轮传动轴之间通过划线齿连接,大盆齿与大盆齿连接架之间通过法兰盘连接,所述调节组件为对称设置的两组,分别位于动力分配箱的两个侧壁板上。
采用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该该变速箱和动力分配箱采用一体结构,有效解决了传统分体结构螺栓连接松动导致的腰折,采用一体结构,不在设置连接法兰盘,避免了漏油,维修和装配过程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避免了很多安全事故的发生。
双行星传动组件系统打破传统的思维习惯,在确保变速箱前置齿轮配合不便的情况箱,连续设置两组相互连接的行星轮传动系统,每个行星轮传动带有两个档位变化,从而增加了2倍以上的挡位,使得挡位数量倍增,一方面可以应对更多的地形,保证拖拉机功率最大化,另一方面也实现了节能减排,使用效果。
后桥传动组件调节装置,可以在不进行拆卸整个后桥传动系统的情况下,利用预先设置在拖拉机后桥壳体上的调节螺母进行微调,可实现内部大盆齿的轴向移动,从而调节大盆齿与驱动齿之间的间隙配合,从而提高传动效率,防止间隙过大或过紧导致的齿轮磨损等问题,解决了目前调节维修繁琐,拆装组装费时费力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传动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新型拖拉机传动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新型拖拉机传动系统的俯视结构示意图(盖板未画出)。
图4为图3上A-A处的截面图。
图5为图4中双行星轮传动组件处放大示意图。
图6为套筒的剖面图。
图7为拖拉机后桥传动组件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B-B方向的截面图。
图9为图7中C-C方向的截面图。
图10为调节螺母与推力轴承之间配合的示意图。
图11为调节螺母、限位块与固定盘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说明,下面结合附图1-11,对实用新型的新型拖拉机传动系统做详细说明。
一种新型拖拉机传动系统,包括变速箱部分1.1和动力分配箱1.2一体结构设计的传动箱体1,所述传动箱体1的一端与发动机连接,为动力输入端,所述传动箱体1的另一端为动力输出端,经过发动机输出的动力其中一部分经过变速箱部分1.1内齿轮组4的变速,依次将动力经过两组传动比不同的行星轮传动组件传动,然后将动力传入动力分配箱1.2,经过发动机输出的动力另一部分直接经过带有齿轮的传动杆20传递到用于连接农机设备的动力后输出轴21,所述动力分配箱1.2内设有能够调整后轮传动轴4.2上安装的大盆齿4.13轴向移动的调节组件。
所述传动箱体1包括两个侧壁板3.2,侧壁板3.2底部设有与侧壁板3.2一体结构设计的底板3.3,顶部设有可拆卸的盖板,相邻两个侧壁板3.2之间还设有若干个用于安装传动轴和齿轮组4的安装固定板9,所述传动箱体1的动力分配箱1.2较变速箱部分1.1设有向下扩展的装配腔室3.7,所述传动箱体1位于分动箱的位置设有两个对侧设置的用于拖拉机后轮驱动的后轮动力输出孔3.8;所述装配腔室3.7向下扩展后与变速箱部分1.1之间形成台阶面3.9,所述台阶面3.9上设有用于拖拉机前轮驱动的前轮动力输出孔3.1,所述动力输出端尾部设有用于连接农机设备的动力后输出孔3.11,所述动力输入端包括与发动机连接的圆形法兰盘3.12,法兰盘3.12通过弧形连接部13与传动箱体1连接;所述圆形法兰盘3.12底部设有向下扩展的矩形缺口部3.14,所述传动箱体1的其中一个侧壁板3.2或两个侧壁板3.2上设有用于观察、检修前轮动力输出端的观察孔3.15,所述侧壁板3.2上的装配腔室3.7底部分别与动力输入端、动力输出端之间为倾斜设置,所述弧形连接部13与传动箱体1之间还设有用于离合器制动调节的调节孔3.16。
从变速箱部分到分动箱部分采用一体结构,有效解决了传统分体结构螺栓连接松动导致的腰折,采用一体结构,不在设置连接法兰盘,避免了漏油,维修和装配过程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避免了很多安全事故的发生,内部设置的隔板一方面起到传动轴的支撑作用,同时用于连接左右两个侧壁板,增加整个箱体的连接强度和使用刚度,为了更好的表达箱体内部结构,盖体未画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盖体与箱体之间通过螺栓或螺钉密封固定,在此不在赘述其具体结构,底板与侧壁板以及隔板型材一个顶部开口的壳体结构,可以采用铸造一体成型,也可采用钢板焊接而成,只要保证传动箱体的强度即可。
所述的两组传动比不同的行星轮传动组件分别为第一行星轮传动组件M1和第二行星轮传动组件M2,齿轮组4将动力传递给第一行星轮传动组件M1的动力输入端,第一行星轮传动组件M1的动力输出端与第二行星轮传动组件M2的动力输入端连接,第二行星轮传动组件M2的动力输出端与动力分配箱1.2连接;所述第一行星轮传动组件M1包括第一动力传递轴1.1,第一动力传递轴1.1右端接有第一行星架1.2,所述第一行星架1.2与第一动力传递轴1.1之间通过齿轮啮合传动,所述第一动力传递轴1.1右端还设有第一划线齿1.3,第二行星轮传动组件M2包括第二动力传递轴2.1,所述第二动力传递轴2.1与第一动力传递轴1.1同轴设置,且第二动力传递轴2.1与第一动力传递轴1.1右端设有公称直径、齿数、模数相同的第二划线齿2.2,第二划线齿2.2上套装有可以沿着第一划线齿1.3和第二划线齿2.2轴向移动的第一套筒6,所述第一行星架1.2右侧端面设有安装第一套筒6和第二动力传递轴2.1的第一安装孔1.5,所述第一安装孔1.5内设有环形设置的第一内齿1.6,所述第一套筒6上设有与第一内齿1.6配合的第一外齿6.1,所述第一外齿6.1尺在第一套筒6轴向移动过程中,能够实现第一内齿1.6和第一外齿6.1的啮合与分离;所述第二动力传递轴2.1右端接有第二行星架2.3,所第二行星与第一动力传递轴1.1之间通过齿轮啮合传递,所述第二动力传递轴2.1右端还设有第三划线齿2.4,动力分配箱1.2的动力输入轴5.1与第二动力传递轴2.1同轴设置,且动力分配箱1.2的动力输入轴5.1与第二动力传递轴2.1右端设有公称直径、齿数、模数相同的第四划线齿5.2,第四划线齿5.2上套装有可以沿着第三划线齿2.4和第四划线齿5.2轴向移动的第二套筒7,所述第二行星架2.3右侧端面设有安装第二套筒7和动力分配箱1.2的动力输入轴5.1的第二安装孔2.6,所述第二安装孔2.6内设有环形设置的第二内齿2.7,所述第二套筒7上设有与第二内齿2.7配合的第二外齿7.1,所述第二外齿7.1在第二套筒7轴向移动过程中,能够实现第二内齿2.7和第二外齿7.1的啮合与分离;所述第一套筒6和第二套筒7外部均设有配合拨叉将第一套筒6和第二套筒7往复拨动的拨叉槽7.3,第一行星轮传动组件M1和第二行星轮传动组件M2通过轴承8和安装固定板9安装设置在变速箱3的箱体内,所述第一套筒6内部设有与第一划线齿1.3、第二划线齿2.2配合的第一驱动齿6.2,第二套筒7内部设有与第三划线齿2.4、第四划线齿5.2配合的第二驱动齿7.2。
所述动力分配箱1.2两侧设有用于后轮动力输出的后轮传动轴4.2,所述后轮传动轴4.2贯穿动力分配箱1.2两侧的侧壁板3.2,所述后轮传动轴4.2与动力分配箱1.2侧壁板3.2之间设有能调整后轮传动轴4.2上安装的大盆齿4.13轴向移动的调节组件,调节组件包括利用螺纹配合旋转实现轴向移动的调节螺母4.4,所述调节螺母4.4为圆筒状结构,且临近动力分配箱1.2的一侧设有用于限位的凸台4.5,所述调节螺母4.4尺寸较小的一段外部设有外螺纹4.6,所述调节螺母4.4内部为通孔,所述调节螺母4.4与动力分配箱1.2之间还设有固定盘4.7,所述固定盘4.7上设有与调节螺母4.4的外螺母相配合的内螺纹4.8,所述调节螺母4.4远离凸台4.5的一侧设有用于旋转调节螺母4.4的若干个拨槽4.9;所述固定盘4.7上还设有限定调节螺母4.4轴向位置的限位块4.1,所述限位块4.1一端通过螺钉4.11固定在固定盘4.7上,所述限位另一端插入到调节螺母4.4的拨槽4.9中,所述后轮传动轴4.2穿过调节螺母4.4内部通孔延伸至外部,所述后轮传动轴4.2上套装有推力轴承4.12,所述凸台4.5临近动力分配箱1.2一侧用于推力轴承4.12的限位,所述推力轴承4.12与后轮传动轴4.2之间设有大盆齿连接架4.15,所述推力轴承4.12套装在大盆齿连接架4.15外部,所述大盆齿连接架4.15与后轮传动轴4.2之间通过划线齿连接,大盆齿4.13与大盆齿连接架4.15之间通过法兰盘4.14连接,所述调节组件为对称设置的两组,分别位于动力分配箱1.2的两个侧壁板3.2上,所述大盆齿4.13上啮合有驱动齿轮4.16。
所述的弧形连接部两侧与传动箱体之间为平面板3.17,该平面板3.17用于车体安装时的油箱固定。
该变速箱和动力分配箱采用一体结构,有效解决了传统分体结构螺栓连接松动导致的腰折,采用一体结构,不在设置连接法兰盘,避免了漏油,维修和装配过程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避免了很多安全事故的发生。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方式做了描述,很显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仍可做出很多变化,在此,应该说明,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所做出的任何改变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新型拖拉机传动系统,其特征是:包括变速箱部分(1.1)和动力分配箱(1.2)一体结构设计的传动箱体(1),所述传动箱体(1)的一端与发动机连接,为动力输入端,所述传动箱体(1)的另一端为动力输出端,经过发动机输出的动力其中一部分经过变速箱部分(1.1)内齿轮组(4)的变速,依次将动力经过两组传动比不同的行星轮传动组件传动,然后将动力传入动力分配箱(1.2),经过发动机输出的动力另一部分直接经过带有齿轮的传动杆(20)传递到用于连接农机设备的动力后输出轴(21),所述动力分配箱(1.2)内设有能够调整后轮传动轴(4.2)上安装的大盆齿(4.13)轴向移动的调节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拖拉机传动系统,其特征是:所述传动箱体(1)包括两个侧壁板(3.2),侧壁板(3.2)底部设有与侧壁板(3.2)一体结构设计的底板(3.3),顶部设有可拆卸的盖板,相邻两个侧壁板(3.2)之间还设有若干个用于安装传动轴和齿轮组(4)的安装固定板(9),所述传动箱体(1)的动力分配箱(1.2)较变速箱部分(1.1)设有向下扩展的装配腔室(3.7),所述传动箱体(1)位于分动箱的位置设有两个对侧设置的用于拖拉机后轮驱动的后轮动力输出孔(3.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拖拉机传动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装配腔室(3.7)向下扩展后与变速箱部分(1.1)之间形成台阶面(3.9),所述台阶面(3.9)上设有用于拖拉机前轮驱动的前轮动力输出孔(3.1),所述动力输出端尾部设有用于连接农机设备的动力后输出孔(3.11),所述动力输入端包括与发动机连接的圆形法兰盘(3.12),法兰盘(3.12)通过弧形连接部(13)与传动箱体(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拖拉机传动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圆形法兰盘(3.12)底部设有向下扩展的矩形缺口部(3.14),所述传动箱体(1)的其中一个侧壁板(3.2)或两个侧壁板(3.2)上设有用于观察、检修前轮动力输出端的观察孔(3.15),所述侧壁板(3.2)上的装配腔室(3.7)底部分别与动力输入端、动力输出端之间为倾斜设置,所述弧形连接部(13)与传动箱体(1)之间还设有用于离合器制动调节的调节孔(3.16)。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新型拖拉机传动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两组传动比不同的行星轮传动组件分别为第一行星轮传动组件(M1)和第二行星轮传动组件(M2),齿轮组(4)将动力传递给第一行星轮传动组件(M1)的动力输入端,第一行星轮传动组件(M1)的动力输出端与第二行星轮传动组件(M2)的动力输入端连接,第二行星轮传动组件(M2)的动力输出端与动力分配箱(1.2)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拖拉机传动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行星轮传动组件(M1)包括第一动力传递轴(1.1),第一动力传递轴(1.1)右端接有第一行星架(1.2),所述第一行星架(1.2)与第一动力传递轴(1.1)之间通过齿轮啮合传动,所述第一动力传递轴(1.1)右端还设有第一划线齿(1.3),第二行星轮传动组件(M2)包括第二动力传递轴(2.1),所述第二动力传递轴(2.1)与第一动力传递轴(1.1)同轴设置,且第二动力传递轴(2.1)与第一动力传递轴(1.1)右端设有公称直径、齿数、模数相同的第二划线齿(2.2),第二划线齿(2.2)上套装有可以沿着第一划线齿(1.3)和第二划线齿(2.2)轴向移动的第一套筒(6),所述第一行星架(1.2)右侧端面设有安装第一套筒(6)和第二动力传递轴(2.1)的第一安装孔(1.5),所述第一安装孔(1.5)内设有环形设置的第一内齿(1.6),所述第一套筒(6)上设有与第一内齿(1.6)配合的第一外齿(6.1),所述第一外齿(6.1)尺在第一套筒(6)轴向移动过程中,能够实现第一内齿(1.6)和第一外齿(6.1)的啮合与分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拖拉机传动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第二动力传递轴(2.1)右端接有第二行星架(2.3),所第二行星与第一动力传递轴(1.1)之间通过齿轮啮合传递,所述第二动力传递轴(2.1)右端还设有第三划线齿(2.4),动力分配箱(1.2)的动力输入轴(5.1)与第二动力传递轴(2.1)同轴设置,且动力分配箱(1.2)的动力输入轴(5.1)与第二动力传递轴(2.1)右端设有公称直径、齿数、模数相同的第四划线齿(5.2),第四划线齿(5.2)上套装有可以沿着第三划线齿(2.4)和第四划线齿(5.2)轴向移动的第二套筒(7),所述第二行星架(2.3)右侧端面设有安装第二套筒(7)和动力分配箱(1.2)的动力输入轴(5.1)的第二安装孔(2.6),所述第二安装孔(2.6)内设有环形设置的第二内齿(2.7),所述第二套筒(7)上设有与第二内齿(2.7)配合的第二外齿(7.1),所述第二外齿(7.1)在第二套筒(7)轴向移动过程中,能够实现第二内齿(2.7)和第二外齿(7.1)的啮合与分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拖拉机传动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套筒(6)和第二套筒(7)外部均设有配合拨叉将第一套筒(6)和第二套筒(7)往复拨动的拨叉槽(7.3),第一行星轮传动组件(M1)和第二行星轮传动组件(M2)通过轴承(8)和安装固定板(9)安装设置在变速箱(3)的箱体内,所述第一套筒(6)内部设有与第一划线齿(1.3)、第二划线齿(2.2)配合的第一驱动齿(6.2),第二套筒(7)内部设有与第三划线齿(2.4)、第四划线齿(5.2)配合的第二驱动齿(7.2)。
9.根据权利要求1、4或8任一所述的新型拖拉机传动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动力分配箱(1.2)两侧设有用于后轮动力输出的后轮传动轴(4.2),所述后轮传动轴(4.2)贯穿动力分配箱(1.2)两侧的侧壁板(3.2),所述后轮传动轴(4.2)与动力分配箱(1.2)侧壁板(3.2)之间设有能调整后轮传动轴(4.2)上安装的大盆齿(4.13)轴向移动的调节组件,调节组件包括利用螺纹配合旋转实现轴向移动的调节螺母(4.4),所述调节螺母(4.4)为圆筒状结构,且临近动力分配箱(1.2)的一侧设有用于限位的凸台(4.5),所述调节螺母(4.4)尺寸较小的一段外部设有外螺纹(4.6),所述调节螺母(4.4)内部为通孔,所述调节螺母(4.4)与动力分配箱(1.2)之间还设有固定盘(4.7),所述固定盘(4.7)上设有与调节螺母(4.4)的外螺母相配合的内螺纹(4.8),所述调节螺母(4.4)远离凸台(4.5)的一侧设有用于旋转调节螺母(4.4)的若干个拨槽(4.9)。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新型拖拉机传动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固定盘(4.7)上还设有限定调节螺母(4.4)轴向位置的限位块(4.1),所述限位块(4.1)一端通过螺钉(4.11)固定在固定盘(4.7)上,所述限位另一端插入到调节螺母(4.4)的拨槽(4.9)中,所述后轮传动轴(4.2)穿过调节螺母(4.4)内部通孔延伸至外部,所述后轮传动轴(4.2)上套装有推力轴承(4.12),所述凸台(4.5)临近动力分配箱(1.2)一侧用于推力轴承(4.12)的限位,所述推力轴承(4.12)与后轮传动轴(4.2)之间设有大盆齿连接架(4.15),所述推力轴承(4.12)套装在大盆齿连接架(4.15)外部,所述大盆齿连接架(4.15)与后轮传动轴(4.2)之间通过划线齿连接,大盆齿(4.13)与大盆齿连接架(4.15)之间通过法兰盘(4.14)连接,所述调节组件为对称设置的两组,分别位于动力分配箱(1.2)的两个侧壁板(3.2)上。
CN201920816016.8U 2019-06-01 2019-06-01 一种新型拖拉机传动系统 Active CN2099908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16016.8U CN209990859U (zh) 2019-06-01 2019-06-01 一种新型拖拉机传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16016.8U CN209990859U (zh) 2019-06-01 2019-06-01 一种新型拖拉机传动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90859U true CN209990859U (zh) 2020-01-24

Family

ID=692959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816016.8U Active CN209990859U (zh) 2019-06-01 2019-06-01 一种新型拖拉机传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9085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330971A (zh) * 2023-05-30 2023-06-27 山东时利和精工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方便维修保养的拖拉机后桥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330971A (zh) * 2023-05-30 2023-06-27 山东时利和精工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方便维修保养的拖拉机后桥
CN116330971B (zh) * 2023-05-30 2023-08-15 山东时利和精工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方便维修保养的拖拉机后桥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E102004033396B4 (de) Untersetzungsgetriebe
US20150247561A9 (en) Gear assembly
DE10249660B9 (de) Leistungsübertragungssystem mit Nebengetriebemechanismus
CN209990859U (zh) 一种新型拖拉机传动系统
KR20070094556A (ko) 직구동식 액슬 구동기어
CN111173902A (zh) 动力传动系统
CN107120413B (zh) 一种行星机构变速器用后置取力器结构
CN104343903A (zh) 一种纯电动车用两挡行星齿轮变速器
CN209990889U (zh) 一种拖拉机后桥传动组件调节装置
CN204572997U (zh) 电动车辆及其减速箱
CN106555849B (zh) 动力驱动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1693394U (zh) 动力传动系统
CN210034327U (zh) 汽车前驱变速器的差速器结构
CN219007592U (zh) 拖拉机及其传动装置
CN212080059U (zh) 一种用于混合动力变速器的行星齿轮机构
CN104675935A (zh) 电动车辆、减速箱及其箱体
CN203979348U (zh) 载重汽车改良的贯通式主减速器总成
CN214305085U (zh) 一种轮式拖拉机最终传动装置
CN210397608U (zh) 可换速比的取力装置
CN200975448Y (zh) 拖拉机定轴行星传动逆行装置
CN204572955U (zh) 电动车辆、减速箱及其箱体
CN204878620U (zh) 一种汽车变速器中的主动齿轮
CN204573035U (zh) 一种电动车辆及其减速箱
CN209990877U (zh) 一种新型拖拉机传动箱体
CN210531517U (zh) 一种安装在工程车辆上的动力输出传动齿轮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