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86322U - 极片剪断机构 - Google Patents

极片剪断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86322U
CN209986322U CN201920662161.5U CN201920662161U CN209986322U CN 209986322 U CN209986322 U CN 209986322U CN 201920662161 U CN201920662161 U CN 201920662161U CN 209986322 U CN209986322 U CN 2099863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
pole piece
driving
scissor
m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6216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森
谭国彪
邓付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hengjie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hengjie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hengjie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hengjie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66216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863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863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863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Shear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的制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极片剪断机构。该极片剪断机构,包括剪刀夹机构、第一驱动组件及第二驱动组件,剪刀夹机构包括第一夹及第二夹,第一夹与第二夹活动连接,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剪刀夹机构,以使剪刀夹机构能够运动至与卷绕的电池对应的位置,从而使得极片位于第一夹与第二夹之间,第二驱动组件驱动第二夹相对于第一夹运动,以剪断第一夹与第二夹之间的极片,这样极片能够受到位于极片两侧的第一夹及第二夹的作用力,从而使得极片的受力均匀,形成平整的剪断平面,避免形成毛刺。

Description

极片剪断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的制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极片剪断机构。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是由正极片、负极片、隔膜纸、电解液及外壳等主要部分组成,正极片、负极片及隔膜卷绕满卷后,需要将正极片、负极片及隔膜剪断,以便于下一电池的卷绕。
传统的极片剪断机构是通过张紧极片,然后利用滑动的切刀直接剪断极片。这样的极片剪断方式可能会导致极片的剪断平面参差不齐,形成毛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极片剪断机构导致的极片的剪断平面参差不齐形成毛刺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极片剪断机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极片剪断机构,包括:
剪刀夹机构,包括第一夹及第二夹,所述第一夹与所述第二夹活动连接;
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剪刀夹机构运动,以使极片位于所述第一夹与所述第二夹之间;及
第二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夹相对于所述第一夹运动,以剪断位于所述第一夹与所述第二夹之间的极片。
可选地,所述剪刀夹机构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剪刀夹机构分别为第一剪刀夹机构及第二剪刀夹机构,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剪刀夹机构及所述第二剪刀夹机构运动,以使正极片位于第一剪刀夹机构的第一夹与第一剪刀夹机构的第二夹之间,且使负极片位于第二剪刀夹机构的第一夹与第二剪刀夹机构的第二夹之间;
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剪刀夹机构的第二夹运动以使所述第一剪刀夹机构能够剪断正极片,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还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剪刀夹机构的第二夹运动以使所述第二剪刀夹机构能够剪断负极片。
可选地,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源、滑块、第一导向件及安装座,所述第一驱动源及所述第一导向件均固定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剪刀夹机构与所述滑块连接,所述第一导向件与所述滑块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源用于驱动所述滑块沿所述第一导向件运动。
可选地,所述第一驱动源包括第一气缸及第一活塞杆,所述第一气缸固定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第一活塞杆的一端与第一气缸连接,所述第一活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滑块连接。
可选地,所述剪刀夹机构还包括传动件,所述传动件与所述第二夹连接且能够相对于所述滑块运动,所述传动件在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的驱动下能够带动所述第二夹运动。
可选地,所述第二夹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传动件连接,所述第二端为剪切端,所述第二夹与所述第一夹的活动连接位置位于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
可选地,所述传动件上形成有容置槽,所述剪刀夹机构还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所述第二端固定连接且容置于所述容置槽内。
可选地,所述极片剪断机构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与所述滑块连接,当所述第二夹运动至剪切工位时,所述传动件与限位件抵接,在所述剪切工位,所述第二夹与第一夹能够剪断极片。
可选地,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气缸及第二活塞杆,所述第二活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气缸连接,所述第二活塞杆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传动件接触且带动所述传动件运动。
可选地,所述剪刀夹机构还包括第一连接件及弹性件,所述传动件包括本体及第二连接件,所述本体与所述第二夹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固定在所述滑块上,所述第二连接件固定在所述本体上,所述弹性件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
本实施例的极片剪断机构,包括剪刀夹机构、第一驱动组件及第二驱动组件,剪刀夹机构包括第一夹及第二夹,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剪刀夹机构,以使剪刀夹机构能够运动至与卷绕的电池对应的位置,从而使得极片位于第一夹与第二夹之间,第二驱动组件驱动第二夹相对于第一夹运动,以剪断第一夹与第二夹之间的极片,这样极片能够受到位于极片两侧的第一夹及第二夹的作用力,从而使得极片的受力均匀,形成平整的剪断平面,避免形成毛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极片剪断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极片剪断机构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极片剪断机构的剪刀夹机构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的剪刀夹机构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说明书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1、剪刀夹机构;11、第一夹;111、第四端;12、第二夹;121、第一端;122、第二端;123、转动孔;13、传动件;131、本体;132、第二连接件;133、容置槽;14、连接杆;15、第一连接件;16、第二导向件;17、限位件;18、第一剪刀夹机构;19、第二剪刀夹机构;10、转轴;
2、第一驱动组件;21、第一驱动源;211、第一气缸;212、第一活塞杆;22、滑块;221、第一板;222、第二板;223、第三板;23、第一导向件;24、安装座;
3、第二驱动组件;31、第二气缸;32、第二活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极片剪断机构,包括剪刀夹机构1、第一驱动组件2及第二驱动组件3,剪刀夹机构1包括第一夹11及第二夹12,第一夹11与第二夹12活动连接,第一驱动组件2用于驱动剪刀夹机构1运动,以使极片位于第一夹11与第二夹12之间。第二驱动组件3用于驱动第二夹12相对于第一夹11运动,以剪断位于第一夹11与第二夹12之间的极片。
这样,当第一驱动组件2驱动剪刀夹机构1运动至与卷绕的电池对应时,第二驱动组件3驱动第二夹12相对于第一夹11相对运动,从而使得位于第二夹12与第一夹11之间的极片被剪断。因此,极片能够受到位于极片两侧的第一夹11及第二夹12的作用力,从而使得极片的受力均匀,形成平整的剪断平面,避免形成毛刺。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驱动组件2包括第一驱动源21、滑块22、第一导向件23及安装座24,第一驱动源21及第一导向件23均固定在所述安装座24上,所述剪刀夹机构1与所述滑块22连接,所述第一导向件23与所述滑块22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源21用于驱动所述滑块22沿所述第一导向件23运动。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源21包括第一气缸211及第一活塞杆212,第一气缸211固定在安装座24上,第一活塞杆212的一端与第一气缸211连接,第一活塞杆212的另一端与剪刀夹机构1连接。
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是,第一驱动源21为直线电机等结构。
如图1及图2所示,剪刀夹机构1还包括传动件13,传动件13与第二夹12连接且能够相对于所述滑块22运动,所述传动件13在所述第二驱动组件3的驱动下能够带动所述第二夹12运动。
具体地,第二夹12包括第一端121及第二端122,第一端121与传动件13连接,第二端122为剪切端,第二夹12与第一夹11的活动连接位置位于第一端121与第二端122之间。本实施例中,第一夹11具有第三端及第四端111,第四端111为第一夹11的剪切端,第二端122位于第四端111的下方,当第二驱动组件3驱动传动件13带动第一端121向下运动时,第二端122能够绕第二夹12与第一夹11的活动连接位置向上运动,第二端122与第四端111能够相互靠近,从而使得位于第一夹11与第二夹12的极片能够被第二端122及第四端111剪断。
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是,第二端122位于第四端111的上方,第二驱动组件3驱动第一端121向上运动,以使第二端122向下运动,第二端122与第四端111能够相互靠近,从而能够使得位于第一夹11与第二夹12的极片能够被第二端122及第四端111剪断。
如图1、图3及图4所示,剪刀夹机构1还包括转轴10,第一夹11固定在转轴10上,第二夹12上形成有转动孔123,转轴10转动连接在转动孔123内。第二驱动组件3工作时,第二夹12能够绕转轴10相对于所述第一夹11转动。
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是,第二夹12固定在转轴10上,第一夹11上形成有转动孔123,转轴10转动连接在转动孔123内。
本实施例中,传动件13上形成有容置槽133,剪刀夹机构1还包括连接杆14,连接板与第一端121连接且容置在容置槽133内,以此实现了传动件13与第二夹12的连接。
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是,省略容置槽133及连接杆14,传动件13与第二夹12直接通过螺钉连接及粘接等方式实现固定。
本实施例中,剪刀夹机构1还包括第二导向件16,第二导向件16固定在滑块22上,第二导向件16上形成有滑槽,传动件13滑动连接在滑槽内,这样,传动件13能够在第二驱动组件3的驱动下沿第二导向件16运动。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导向件16还可以省略,滑槽形成在滑块22上,传动件13与滑块22滑动连接。
如图1至图4所示,剪刀夹机构1还包括限位件17,限位件17与第二导向件16固定连接,当传动件13相对于滑块22运动时能够与限位件17抵接,以限制第二夹12的运动范围,从而防止第二夹12运动量过大导致的与第一夹11碰撞,从而避免了第一夹11与第二夹12碰撞导致的损坏。当传动件13带动第二夹12运动至剪切工位时,传动件13与限位件17抵接。在剪切工位时,第一夹11与第二夹12能够剪断极片。
本实施例中,第二驱动组件3包括第二气缸31及第二活塞杆32,第二活塞杆32的一端与第二气缸31连接,第二活塞杆32的另一端用于与传动件13接触且带动传动件13运动。第二驱动组件3固定在机架上。
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是第二驱动组件3固定在滑块22上,随滑块22运动。第二驱动组件3还可以是直线电机等结构。
本实施例中,剪刀夹机构1还包括第一连接件15及弹性件,传动件13包括本体131及第二连接件132,本体131与第二夹12连接,第二连接件132与本体131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15固定在所述滑块22上,所述第二连接件132固定在所述传动件13上,所述弹性件(图中未示出)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件15与所述第二连接件132之间。这样,当第二驱动组件3带动传动件13向下运动时,第二端122向上运动完成极片的剪断,位于第一连接件15与第二连接件132之间的弹簧被压缩,待极片的剪断完成后,第二活塞杆32离开传动件13,第二夹12借助弹性件储存的弹性势能回复至初始位置。
在如图1及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剪刀夹机构1设有两个,分别为第一剪刀夹机构18及第二剪刀夹机构19,第一驱动组件2用于驱动第一剪刀夹机构18及第二剪刀夹机构19运动,以使正极片位于第一剪刀夹机构18的第一夹11与第一剪刀夹机构18的第二夹12之间,且使负极片位于第二剪刀夹机构19的第一夹11与第一剪刀夹机构18的第二夹12之间。第二驱动组件3用于驱动第一剪刀夹机构18的第二夹12运动以使第一剪刀夹机构18能够剪断正极片,第二驱动组件3还用于驱动第二剪刀夹机构19的第二夹12运动以使第二剪刀夹机构19能够剪断负极片。
如图2及图3所示,滑块22包括第一板221、第二板222及第三板223,第二板222及第三板223相对设置在第一板221的两端,第一剪刀夹机构18及第二剪刀夹机构19与第一板221连接,第二板222及第三板223滑动在第一导向件23的两侧,这样,第一气缸211能够带动第一剪刀夹机构18及第二剪刀夹机构19的同步运动。
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是,第一气缸211及第一活塞杆212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第一气缸211与两个第一活塞杆212一一对应且分别驱动第一剪刀夹机构18及第二剪刀夹机构19运动。
本实施例中,第二气缸31及第二活塞杆32均为两个,两个第二气缸31与两个第二活塞杆32一一对应,其中一个第二气缸31用于驱动第一剪刀夹机构18的第二夹12运动,另外一个第二气缸31用于驱动第二剪刀夹机构19的第二夹12运动。具体地,其中一个第二气缸31通过第二活塞杆32带动第一剪刀夹机构18的本体131运动而使第一剪刀夹机构18的第二夹12运动,另外一个第二气缸31通过第二活塞杆32带动第二剪刀夹机构19的第二连接件132运动而使第二剪刀夹机构19的第二夹12运动。且在第一剪刀夹机构18的本体131运动过程中能够与第一剪刀夹机构18的限位件17抵接,在第二剪刀夹机构19的第二连接件132的运动过程中能够与第二剪刀夹机构19的限位件17抵接。
如图1及图2所示,第一剪刀夹机构18的限位件17位于第一剪刀夹机构18的第二导向件16的下方,第二剪刀夹机构19的限位件17位于第二剪刀夹机构19的第二导向件16的上方。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剪刀夹机构18中,其限位件17还可以位于其第二导向件16的上方。第二剪刀夹机构19中,其限位件17还可以位于其第二导向件16的下方。本文对限位件17的位置不做具体的限制。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气缸31及第二活塞杆32的数量还可以是一个,第一剪刀夹机构18的传动件13与第二传动件13通过一连接件实现连接,这样,可以通过一个第二气缸31同时带动第一剪刀夹机构18的第二夹12及第二剪刀夹机构19的第二夹12运动,以实现正极片及负极片的同时剪断。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极片剪断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剪刀夹机构,包括第一夹及第二夹,所述第一夹与所述第二夹活动连接;
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剪刀夹机构运动,以使极片位于所述第一夹与所述第二夹之间;及
第二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夹相对于所述第一夹运动,以剪断位于所述第一夹与所述第二夹之间的极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剪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刀夹机构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剪刀夹机构分别为第一剪刀夹机构及第二剪刀夹机构,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剪刀夹机构及所述第二剪刀夹机构运动,以使正极片位于第一剪刀夹机构的第一夹与第一剪刀夹机构的第二夹之间,且使负极片位于第二剪刀夹机构的第一夹与第二剪刀夹机构的第二夹之间;
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剪刀夹机构的第二夹运动以使所述第一剪刀夹机构能够剪断正极片,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还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剪刀夹机构的第二夹运动以使所述第二剪刀夹机构能够剪断负极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剪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源、滑块、第一导向件及安装座,所述第一驱动源及所述第一导向件均固定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剪刀夹机构与所述滑块连接,所述第一导向件与所述滑块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源用于驱动所述滑块沿所述第一导向件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极片剪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源包括第一气缸及第一活塞杆,所述第一气缸固定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第一活塞杆的一端与第一气缸连接,所述第一活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滑块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极片剪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刀夹机构还包括传动件,所述传动件与所述第二夹连接且能够相对于所述滑块运动,所述传动件在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的驱动下能够带动所述第二夹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极片剪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传动件连接,所述第二端为剪切端,所述第二夹与所述第一夹的活动连接位置位于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极片剪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上形成有容置槽,所述剪刀夹机构还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所述第二端固定连接且容置于所述容置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极片剪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极片剪断机构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与所述滑块连接,当所述第二夹运动至剪切工位时,所述传动件与限位件抵接,在所述剪切工位,所述第二夹与第一夹能够剪断极片。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极片剪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气缸及第二活塞杆,所述第二活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气缸连接,所述第二活塞杆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传动件接触且带动所述传动件运动。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极片剪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刀夹机构还包括第一连接件及弹性件,所述传动件包括本体及第二连接件,所述本体与所述第二夹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固定在所述滑块上,所述第二连接件固定在所述本体上,所述弹性件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
CN201920662161.5U 2019-05-09 2019-05-09 极片剪断机构 Active CN2099863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62161.5U CN209986322U (zh) 2019-05-09 2019-05-09 极片剪断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62161.5U CN209986322U (zh) 2019-05-09 2019-05-09 极片剪断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86322U true CN209986322U (zh) 2020-01-24

Family

ID=692935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62161.5U Active CN209986322U (zh) 2019-05-09 2019-05-09 极片剪断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8632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02208A (zh) * 2019-05-09 2019-09-06 深圳市诚捷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极片剪断机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02208A (zh) * 2019-05-09 2019-09-06 深圳市诚捷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极片剪断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66610B (zh) 极片插入裁切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圆柱形电芯制片卷绕机
CN209986322U (zh) 极片剪断机构
CN110227852A (zh) 一种锂电池极片切割装置
CN101763953A (zh) 电容器引线焊接机中的cp线剪切机构
CN104362383A (zh) 电池切割整形机的折弯机构
CN113659292A (zh) 极耳焊接装置及电芯生产设备
CN206747680U (zh) 一种软包锂电池极耳裁切机构
CN202224571U (zh) 一种光器件引脚的剪切装置
CN110587018A (zh) 一种锂电池极片凸轮追剪机构
CN215941367U (zh) 变压器元件绕线机的引线剪切机构
CN210498555U (zh) 一种锂电池极片凸轮追剪机构
CN215732630U (zh) 剥皮打端一体式模架
CN201629368U (zh) 一种切耳机改进结构
CN209887636U (zh) 切压隔膜机构
CN209357525U (zh) 一种线束自动控制缠绕胶带系统
CN211839954U (zh) 一种全自动扭簧加工设备
CN217263759U (zh) 一种全极耳大圆柱电池包胶机构
CN217452938U (zh) 电池极耳处理设备
CN108695560B (zh) 隔膜切断装置及卷绕机
CN110202208A (zh) 极片剪断机构
CN214722188U (zh) 一种电芯整形测试裁切机
CN216152479U (zh) 一种风管切割工装
CN217955940U (zh) 一种方形动力电池卷绕机的极片裁断贴胶装置
CN217913216U (zh) 一种方形动力电池卷绕机的送片追切装置
CN209805066U (zh) 集成线束的缠绕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