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81999U - 一种输电线路防振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输电线路防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81999U
CN209981999U CN201920572949.7U CN201920572949U CN209981999U CN 209981999 U CN209981999 U CN 209981999U CN 201920572949 U CN201920572949 U CN 201920572949U CN 209981999 U CN209981999 U CN 2099819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line
rod
push rod
half clamp
clam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57294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谷勇
徐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057294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819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819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8199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spension Of Electric Lines Or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输电线路防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防振装置,包括输电线、绞线、线夹和防振结构,所述绞线绕设于输电线的外壁上,所述输电线和防振结构均贯穿线夹,所述线夹包括第一半夹和第二半夹,所述第二半夹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连接槽,且推杆的一端设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为阻尼杆,且伸缩杆的活动端与第一半夹焊接,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卡杆和推杆,并通过两个杆件的相互配合有效实现线夹的分离与夹紧,整体结构和操作方式均较为简单,有效解决了传统防振装置在安装时存在结构或操作复杂的问题,极大程度的降低了该防振装置的生产成本和人工安装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输电线路防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输电线路防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输电线路防振装置。
背景技术
在远距离输电线路上,由于电缆整体过程中,导致电缆线受到风吹的时候容易引起振动,在CN201721331285.2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提出一种完全对称式的防振装置,以有效满足输电线路的防振需求,而针对于该专利中整体装置不便于安装的问题,在CN201821181284.9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与之相配合的夹紧结构,虽然操作较为简单,但整体结构形式较为复杂,使得与该夹紧结构配合的防振装置的成本升高;
另外,在CN201420603399.8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还公开了另一种防振装置,该装置结构较为简单,但操作方式相对较为复杂;
综上,提出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输电线路防振装置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电线路防振装置,以解决现有的输电线路防振装置在使用时存在操作不便或结构较为复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输电线路防振装置,包括输电线、绞线、线夹和防振结构,所述绞线绕设于输电线的外壁上,所述输电线和防振结构均贯穿线夹,所述线夹包括第一半夹和第二半夹,所述第二半夹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连接槽,且推杆的一端设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为阻尼杆,且伸缩杆的活动端与第一半夹焊接,所述第二半夹内部位于推杆一侧的位置处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安装有卡杆和弹簧,所述卡杆为U型结构,且卡杆的一端与连接槽卡合连接,所述第一半夹的两侧外壁上均开设有卡槽,且其中一个卡槽与卡杆的另一端卡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半夹外壁上位于推杆一侧的位置处焊接有卡销,所述卡销与另一个卡槽卡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推杆内部位于伸缩杆一侧的位置处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连杆。
优选的,所述滑槽的两端均开设有第一螺纹槽,所述连杆的一端开设有第二螺纹槽,所述第二螺纹槽与第一螺纹槽旋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杆的一端焊接有端板,所述端板位于推杆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半夹和第二半夹的一侧外壁上均开设有弧形槽,且两个弧形槽分别卡合于输电线的两侧。
优选的,两个所述弧形槽的内部均设有防滑垫片,所述防滑垫片为柔性橡胶垫。
优选的,所述防振结构包括钢绞线和锤头,所述钢绞线贯穿第二半夹,且钢绞线的两端对称设有锤头。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卡杆和推杆,并通过两个杆件的相互配合有效实现线夹的分离与夹紧,整体结构和操作方式均较为简单,有效解决了传统防振装置在安装时存在结构或操作复杂的问题,极大程度的降低了该防振装置的生产成本和人工安装成本;
另外,卡杆的限定还与卡销相互配合,既限定了两个半夹之间的横向位置,又限定了两个半夹之间的纵向位置,从而有效保证线夹夹紧时的稳固性。
(2)本实用新型设置了伸缩杆,且伸缩杆设定为阻尼杆,并利用阻尼杆的定位特性实现了推杆推动过程中的缓冲作用,在该缓冲作用下达到先拆除后定位的使用效果,以保证线夹在使用时能顺利实现分离安装和夹紧固定。
(3)本实用新型将推杆设定为可收纳式的结构,在保证有效驱动的前提下使得整体结构均限定于线夹的内部,从而达到有效的防护效果,避免因部分推杆外露而出现结构风化损坏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线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A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推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B处放大图;
图中:1-输电线、2-绞线、3-线夹、4-钢绞线、5-锤头、6-第一半夹、7-伸缩杆、8-安装槽、9-卡杆、10-推杆、11-弧形槽、12-第二半夹、13-卡销、14-防滑垫片、15-卡槽、16-弹簧、17-连接槽、18-连杆、19-端板、20-滑槽、21-第一螺纹槽、22-第二螺纹槽、23-防振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输电线路防振装置,包括输电线1、绞线2、线夹3和防振结构23,绞线2绕设于输电线1的外壁上,输电线1和防振结构23均贯穿线夹3,线夹3包括第一半夹6和第二半夹12,第二半夹1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推杆10,推杆10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连接槽17,且推杆10的一端设有伸缩杆7,伸缩杆7为阻尼杆,且伸缩杆7的活动端与第一半夹6焊接,第二半夹12内部位于推杆10一侧的位置处开设有安装槽8,安装槽8的内部安装有卡杆9和弹簧16,卡杆9为U型结构,且卡杆9的一端与连接槽17卡合连接,第一半夹6的两侧外壁上均开设有卡槽15,且其中一个卡槽15与卡杆9的另一端卡合连接。
如图1-图2所示,充分公开了线夹3的具体结构,整体结构的运动原理如下:在安装该防振装置时,首先实现第一半夹6和第二半夹12的分离,以便于将输电线1卡入线夹3内部,而分离两个半夹时通过推动推杆10即可完成;
如图2-图3所示,推杆10被初始推动时,由于卡杆9的限制第一半夹6保持不动,因而使伸缩杆7与推杆10之间受到相对的外力作用,从而使伸缩杆7缩回推杆10的内部,而在此过程中,推杆10通过连接槽17内的斜面与卡杆9产生相对滑动,使得卡杆9向安装槽8内部移动,并挤压弹簧16,当伸缩杆7完全收回时,卡杆9的一端刚好从连接槽17内滑出,同时卡杆9的另一端也从卡槽15内退出,从而使第一半夹6可产生横向移动,此时继续推动推杆10,推杆10则推动第一半夹6移动,使得第一半夹6向远离第二半夹12的方向移动,从而有效实现两个半夹之间的分离;
在完成输电线1的卡合后,回拉推杆10,此时第一半夹6和伸缩杆7均未受到外力作用的限制,因而保证推杆10能顺利拉动第一半夹6,直至第一半夹6恢复至初始位置后,第二半夹12限定了第一半夹6的位置,而后继续拉动推杆10,此时第一半夹6受到第二半夹12的限定而对伸缩杆7产生外力作用,使得伸缩杆7逐渐被拉出推杆10,与此同时连接槽17也逐渐恢复至初始位置,并配合弹簧16的回弹实现卡杆9的复位,从而重新实现第一半夹6与第二半夹12之间的限定,完成线夹3的夹紧操作;
在上述过程中,仅通过卡杆9和推杆10即可完成线夹3的分离与夹紧,整体结构和操作方式均较为简单。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二半夹12外壁上位于推杆10一侧的位置处焊接有卡销13,卡销13与另一个卡槽15卡合连接。
如图2所示,第一半夹6与第二半夹12之间还配合卡销13形成进一步卡合,并且卡销13与卡杆9为垂直设置,分别实现不同方向上的限定,从而给有效保证两个半夹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实施例2
请参阅图4-图5所示,推杆10内部位于伸缩杆7一侧的位置处开设有滑槽20,滑槽20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连杆18。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滑槽20的两端均开设有第一螺纹槽21,连杆18的一端开设有第二螺纹槽22,第二螺纹槽22与第一螺纹槽21旋合连接。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连杆18的一端焊接有端板19,端板19位于推杆10的外部。
在该实施例2,将推杆10设定为推杆10本身和连杆18两个部分,而连杆18则通过滑槽20可回缩与推杆10的内部,以便于实现整体推动结构的回收,避免因部分推杆10外露而引起整体结构的风化损坏;
该结构的具体使用过程如下:在进行安装时,首先握住端板19并转动,使得第二螺纹槽22与第一螺纹槽21旋合以达到松动连杆18的效果,松动完成后即可向外拉出连杆18,直至连杆18的一端移动至另一个第一螺纹槽21所在的位置处时,反转端板19,同样利用螺纹槽之间的旋合实现连杆18的固定,此时连杆18与推杆10形成固定状态,并且整体长度被拉长,此时移动连杆18即可达到上述实施例1中移动推杆10的效果;
而在完成安装后,进行上述过程的逆向操作,使得连杆18收回至推杆10内部,并形成固定,从而使整体驱动结构均限定于线夹3的内部,达到有效的防护效果,以延长整体装置内部结构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半夹6和第二半夹12的一侧外壁上均开设有弧形槽11,且两个弧形槽11分别卡合于输电线1的两侧。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两个弧形槽11的内部均设有防滑垫片14,防滑垫片14为柔性橡胶垫。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防振结构23包括钢绞线4和锤头5,钢绞线4贯穿第二半夹12,且钢绞线4的两端对称设有锤头5。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输电线路防振装置,包括输电线(1)、绞线(2)、线夹(3)和防振结构(23),所述绞线(2)绕设于输电线(1)的外壁上,所述输电线(1)和防振结构(23)均贯穿线夹(3),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夹(3)包括第一半夹(6)和第二半夹(12),所述第二半夹(1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推杆(10),所述推杆(10)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连接槽(17),且推杆(10)的一端设有伸缩杆(7),所述伸缩杆(7)为阻尼杆,且伸缩杆(7)的活动端与第一半夹(6)焊接,所述第二半夹(12)内部位于推杆(10)一侧的位置处开设有安装槽(8),所述安装槽(8)的内部安装有卡杆(9)和弹簧(16),所述卡杆(9)为U型结构,且卡杆(9)的一端与连接槽(17)卡合连接,所述第一半夹(6)的两侧外壁上均开设有卡槽(15),且其中一个卡槽(15)与卡杆(9)的另一端卡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电线路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半夹(12)外壁上位于推杆(10)一侧的位置处焊接有卡销(13),所述卡销(13)与另一个卡槽(15)卡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电线路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10)内部位于伸缩杆(7)一侧的位置处开设有滑槽(20),所述滑槽(20)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连杆(1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输电线路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20)的两端均开设有第一螺纹槽(21),所述连杆(18)的一端开设有第二螺纹槽(22),所述第二螺纹槽(22)与第一螺纹槽(21)旋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输电线路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18)的一端焊接有端板(19),所述端板(19)位于推杆(10)的外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电线路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夹(6)和第二半夹(12)的一侧外壁上均开设有弧形槽(11),且两个弧形槽(11)分别卡合于输电线(1)的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输电线路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弧形槽(11)的内部均设有防滑垫片(14),所述防滑垫片(14)为柔性橡胶垫。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电线路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振结构(23)包括钢绞线(4)和锤头(5),所述钢绞线(4)贯穿第二半夹(12),且钢绞线(4)的两端对称设有锤头(5)。
CN201920572949.7U 2019-04-25 2019-04-25 一种输电线路防振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9819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72949.7U CN209981999U (zh) 2019-04-25 2019-04-25 一种输电线路防振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72949.7U CN209981999U (zh) 2019-04-25 2019-04-25 一种输电线路防振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81999U true CN209981999U (zh) 2020-01-21

Family

ID=692596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572949.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981999U (zh) 2019-04-25 2019-04-25 一种输电线路防振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819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58732B (zh) 驱鸟器安装装置
CN209981999U (zh) 一种输电线路防振装置
CN111224289A (zh) 一种电力设备用金具
WO2015176203A1 (zh) 快速装夹式电缆连接器
CN210142746U (zh) 一种用于电厂的接地线夹持装置
CN214879811U (zh) 一种矿用绞车排绳装置
CN213522701U (zh) 一种方便导线连接的程控电源
CN104075939B (zh) 一种拉力测试夹具
CN210386900U (zh) 一种半硬铝型碳纤维复合芯导线加工用夹紧除尘装置
CN214542879U (zh) 一种电力工程用压接机
CN217848853U (zh) 一种机电管线保护装置
CN219513427U (zh) 一种保护信息通信连接线定位板
CN213339967U (zh) 一种油浸式变压器高压引线用导线夹
CN216251366U (zh) 一种电焊机电源线用防弯折装置
CN214255595U (zh) 一种固线器
CN211930201U (zh) 一种节能型不锈钢电缆桥架
CN214479254U (zh) 一种建筑电气线管保护装置
CN218216355U (zh) 一种新型带电作业绝缘操作设备
CN211775644U (zh)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导轨
CN214896611U (zh) 一种读写器吸顶外罩结构
CN213367340U (zh) 煤机电缆中部防脱装置
CN213864819U (zh) 一种电线捆绑缠绕用固定装置
CN218645083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安全监测装置
CN220009755U (zh) 一种轨道刹车装置
CN211208856U (zh) 一种洗衣机用长寿碳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121

Termination date: 2020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