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80669U - 连接件、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连接件、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80669U
CN209980669U CN201921198218.7U CN201921198218U CN209980669U CN 209980669 U CN209980669 U CN 209980669U CN 201921198218 U CN201921198218 U CN 201921198218U CN 209980669 U CN209980669 U CN 2099806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structure
display panel
groove
main body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9821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Gaochuang Suzhou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Gaochuang Suzhou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Gaochuang Suzhou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19821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806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806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806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件,用于将显示面板和边框连接在一起,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其中,第一连接结构能够通过连接胶与显示面板的边缘连接;第二连接结构能够通过可拆卸的方式与边框连接。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显示装置。通过连接件的设置实现显示面板和边框之间的可拆卸连接,使得显示面板和边框之间拆装方便,降低成本。

Description

连接件、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产品制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接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在无边框产品中,显示面板与边框之间通过双面胶直接连接,例如全贴合触摸屏一体机需要钢化玻璃(显示面板)与边框安装在一起,大部分的产品的做法都是用双面胶直接将钢化玻璃与边框型材贴在一起,但是,这样的连接方式,存在以下问题:1.如果触摸屏贴歪,不能对触摸屏进行位置微调2.触摸屏与边框难以拆卸,拆卸过程中会造成触摸屏破裂,造成全贴合的触摸屏报废。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接件、显示装置,解决显示面板与边框之间通过光学胶之间连接,显示面板贴歪不能调整、拆卸过程中会造成显示面板破裂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连接件,用于将显示面板和边框连接在一起,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其中,
第一连接结构能够通过连接胶与显示面板的边缘连接;
第二连接结构能够通过可拆卸的方式与边框连接。
可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用于与显示面板的多个边一一对应连接的多个所述第一连接结构,每一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呈条状结构。
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用于与显示面板的边缘连接的第一连接面,所述第一连接面上设置有能够容纳连接胶的容纳槽。
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沿其长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容纳槽从所述第一侧面延伸至所述第二侧面设置。
可选的,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上。
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和所述第二连接结构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包括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连接的主体,所述主体上设有供所述螺栓穿过的通孔,所述第一连接结构靠近所述第二连接结构的端面上设有向内凹陷形成的、供所述螺栓插入的连接孔。
可选的,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包括定位部,所述第一连接结构靠近所述第二连接结构的一端包括与所述定位部相配合的定位槽。
可选的,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包括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连接的主体,所述主体的相对的两侧的分别设有所述定位部,每一所述定位部由所述主体的相应的一侧的至少一部分向外延伸、并向靠近所述第一连接结构的方向弯折形成。
可选的,每一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在垂直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的长度方向的方向上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分别设有所述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为由相应的所述第一侧或所述第二侧、靠近所述第二连接结构的端部、向对侧凹陷形成的开槽。
可选的,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包括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连接的主体,所述主体远离所述第一连接结构的一面设置有能够与边框的卡合槽卡接的卡扣。
可选的,所述主体远离所述第一连接结构的一面上间隔设置有两个所述卡扣,每个所述卡扣远离所述主体的一端设置凸起的卡脚,每一卡扣上的卡脚朝向背离另一卡扣的方向凸起,两个所述卡扣能够插入边框的卡合槽内、并使得卡脚卡接在卡合槽的边缘、以将所述第二连接结构连接于边框上。
可选的,两个所述卡扣分别由所述主体的相对的两侧向外延伸、并向远离所述第一连接结构的方向弯折形成。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模组、显示面板,以及将显示面板和显示模组的边框连接在一起的上述的连接件。
可选的,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包括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连接的主体,以及间隔设置于所述主体上的两个卡扣,每个卡扣远离所述主体的一端设置凸起的卡脚,每一卡扣上的卡脚朝向背离另一卡扣的方向凸起,两个所述卡扣能够插入边框的卡合槽内、并使得卡脚卡接在卡合槽的边缘、以将所述第二连接结构连接于边框上;
所述边框包括与所述卡扣相配合的卡合槽,所述卡合槽包括第一槽体和位于所述第一槽体的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的第二槽体,所述第一槽体和所述第二槽体相贯通,且所述第二槽体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一槽体的内径;
所述卡扣能够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弹性变形,以穿过第一槽体、所述第二槽体、并使得所述卡脚卡接于所述第二槽体的边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连接件的设置实现显示面板和边框之间的可拆卸连接,使得显示面板和边框之间拆装方便,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表示相关技术中显示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接件剖面示意图;
图3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接件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显示装置结构示意图一;
图7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显示装置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相关技术中,触摸屏1和边框2之间直接通过双面胶3连接(尤其是全贴合触摸屏一体机中,触摸屏与边框之间通过双面胶连接),如图1所示,但是这样的连接方式存在以下问题:1.如果触摸屏贴歪,不能对触摸屏进行位置微调2.触摸屏与边框难以拆卸,拆卸过程中会造成触摸屏破裂,造成全贴合的触摸屏报废。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件,实现显示面板和边框的可拆卸连接,使得显示面板和边框之间的位置关系可以微调,显示面板和边框之间拆装方便,避免在拆卸过程中显示面板的报废,降低成本。
具体的,如图2-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件4,用于将显示面板1和边框2连接在一起,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结构41和第二连接结构42,其中,
第一连接结构41能够通过连接胶与显示面板1的边缘连接;
第二连接结构42能够通过可拆卸的方式与边框2连接。
相比传统技术中,显示面板1和边框2之间直接通过双面胶连接在一起的连接方式,本实施例中,通过连接件4将显示面板1和边框2可拆卸的连接在一起,拆装方便,且不会再拆卸过程中造成显示面板1的损伤、甚至造成显示面板1的报废,并且显示面板1通过连接件4可拆卸的与边框2连接,所以显示面板1和边框2的相对位置关系可以在一定的范围空间内微调,从而更有利于显示面板1和边框2之间的对位。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连接结构41和所述第二连接结构42可以是可拆卸的连接在一起,也可以是一整体结构,本实施例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结构41和所述第二连接结构42为可拆卸的连接在一起,在组装时,如果,显示面板和边框的位置出现偏差,则可以通过调整所述第一连接结构41和所述第二连接结构42两者的位置进行微调,更有利于提高显示面板和边框的对位精度。
所述连接件4的具体结构形式可以有多种,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4包括用于与显示面板1的多个边一一对应连接的多个所述第一连接结构41,每一所述第一连接结构41呈条状结构。
所述连接件4连接于显示面板1的边缘,则所述连接件4的形状是与显示面板1的边缘的形状相符,例如,显示面板1为四边形,则所述连接件4为四边形,并且由4个所述第一连接结构41和对应的4个所述第二连接结构42合围形成,但不以此为限。当然,所述连接件4可以为一体结构也可以为分体结构,即分体结构的所述连接件4中,每个所述第一连接结构41为能够与显示面板平行、且沿着显示面板相应的边的延伸方向设置的条状结构,4个所述第一连接结构41首尾相接(4个所述第一连接结构41之间没有固定连接在一起,组装时,依次将每个所述第一连接结构41与显示面板1相应的边进行连接),一体结构的所述连接件4中,4个所述第一连接结构41固定连接为一框体结构。
所述第一连接结构41的具体结构形式可以有多种,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结构41包括用于与显示面板1的边缘连接的第一连接面,所述第一连接面上设置有能够容纳连接胶的容纳槽411。
组装时,连接胶容纳于容纳槽411内,连接胶不会四散外溢、避免对显示面板1造成污染,所述容纳槽411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41的第一连接面上,且所述容纳槽411为由所述第一连接面的表面向内凹陷形成,即在容纳连接胶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41与所述显示面板1之间的连接为面接触,保证了所述第一连接结构41与显示面板1的连接稳定性的同时,不会增加显示装置在垂直于显示面板1的方向上的厚度。
在组装时,将所述第一连接结构41(所述第一连接结构41和所述第二连接结构42可以是可拆卸的连接在一起,也可以是一整体结构,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结构41和所述第二连接结构42为可拆卸的连接在一起)放在治具上,然后在所述容纳槽411内点上或涂覆连接胶,然后将显示面板1外围无电路区放在所述第一连接结构41的所述第一连接面上,施加压力压合,待连接胶干后,使得所述第一连接结构41粘贴在显示面板1的边缘。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连接胶可以为AB胶水,但并不以此为限。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结构41包括沿其长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容纳槽411从所述第一侧面延伸至所述第二侧面设置。
所述容纳槽411从所述第一侧面延伸至所述第二侧面设置,即所述容纳槽411为一通槽,更大限度的增大显示面板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41之间的连接面积,增强显示面板和所述连接件的连接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结构42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41上。
所述第一连接结构41和所述第二连接结构42之间可以采用可拆卸的方式连接,也可以固定连接为一整体结构,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结构42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41上,使得所述第一连接结构41和所述第二连接结构42之间可以灵活拆装,进一步的利于显示面板1和边框2之间的拆装,且利于显示面板1的位置的微调。
本实施例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结构41和所述第二连接结构42通过螺栓43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结构42包括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41连接的主体,所述主体上设有供所述螺栓43穿过的通孔424,所述第一连接结构41靠近所述第二连接结构42的端面上设有向内凹陷形成的、供所述螺栓43插入的连接孔412。
所述第一连接结构41和所述第二连接结构42通过螺栓43连接,实现了所述第一连接结构41和所述第二连接结构42之间的可拆卸连接,且螺栓43连接的方式,可以在显示面板1的位置需要微调时,松开螺栓43,使得所述第一连接结构41和所述第二连接结构42中的至少一个在与显示面板相平行的平面内旋转,以对显示面板的位置进行微调,调整结束后,再拧紧螺栓43以将显示面板1和连接件4之间进行固定,从而可以提高显示面板和边框的对位精度,提高产品良率。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微调只是在预设的空间范围内进行微小的调整,并不影响显示面板1和边框2的连接稳定性,且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结构41和所述第二连接结构42之间,所述第二连接结构42和边框2之间是可拆卸的连接方式,并不是固定不可拆卸的连接、也不是过盈配合的连接方式,所以是存在合理的安装空间的,所以可以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结构42与边框之间的连接位置关系进行调整显示面板和边框之间的连接位置关系,并且由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41和所述第二连接结构42之间是通过螺栓43连接的,松开螺栓,可以通过调整所述第一连接结构41和所述第二连接结构42的位置以调整显示面板与边框的连接位置关系,所以采用本实施例中的连接件4连接显示面板1和边框2可以实现显示面板1位置的微调。
组装时,可以先将所述第一连接结构41和显示面板1之间通过连接胶进行固定后,再通过螺栓43将所述第一连接结构41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42进行固定;也可以是将所述第一连接结构41和所述第二连接结构42通过螺栓43固定后,再将显示面板1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41通过连接胶进行固定,组装步骤并不做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连接结构41和所述第二连接结构42的连接方式可以有多种,只要可以实现所述第一连接结构41和所述第二连接结构42之间的可拆卸的连接方式,并不限于上述螺栓43连接方式,例如,还可以是卡接的连接方式。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结构42包括定位部421,所述第一连接结构41靠近所述第二连接结构42的一端包括与所述定位部421相配合的定位槽413。
所述定位部421和所述定位槽413相配合,实现所述第一连接结构41和所述第二连接结构42的定位,防止第一连接结构41和所述第二连接结构42连接时产生位置偏差。
所述定位部421的具体结构形式可以有多种,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结构42包括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41连接的主体,所述主体的相对的两侧的分别设有所述定位部421,每一所述定位部421由所述主体的相应的一侧的至少一部分向外延伸、并向靠近所述第一连接结构41的方向弯折形成。
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件4包括多个所述第一连接结构41,每一所述第一连接结构41为条状结构,所述定位部421设置于所述主体在垂直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41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侧,且每一所述定位部421由所述主体的相应的一侧的向外延伸、并向靠近所述第一连接结构41的方向弯折形成的弹片,即所述定位部421具有一定的弹性,利于所述定位槽413与所述定位部421的连接,且利于显示面板1位置的微调。
所述定位槽413的具体结构形式可以有多种,可以是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41靠近所述第二连接结构42的端面上的凹槽,也可以是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41靠近所述第二连接结构42的端面的边缘的开槽,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4包括用于与显示面板1的多个边一一对应连接的多个所述第一连接结构41,每一所述第一连接结构41呈条状结构,每一所述第一连接结构41包括在垂直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41的长度方向的方向上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分别设有所述定位槽413,所述定位槽413为由相应的所述第一侧或所述第二侧、靠近所述第二连接结构42的端部、向对侧凹陷形成的开槽。
如图2和图4所示,所述定位槽413的设置使得所述第一连接结构41靠近所述第二连接结构42的部分划分为两部分(所述端部和沿着垂直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41的长度方向的厚度方向上、与所述端部相邻的第一部分),所述端部的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部分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长度,这样所述定位部421和所述主体合围形成了一可以容纳所述端部的插槽,即所述定位部421插入所述定位槽413中对所述第一连接结构41和所述第二连接结构42进行定位,也可以说是,所述端部插入所述插槽内对所述第一连接结构41和所述第二连接结构42进行定位。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方向为显示面板相平行、且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41的长度方向相垂直的方向。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结构41的材料为铝型材,采用挤出模具的方式制作而成,但并不以此为限。
所述第二连接结构42的具体结构形式可以有多种,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结构42包括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41连接的主体,所述主体远离所述第一连接结构41的一面设置有能够与边框的卡合槽卡接的卡扣。
本实施例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连接结构42包括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41连接的主体,所述主体远离所述第一连接结构的一面上间隔设置有两个所述卡扣422,每个卡扣422远离所述主体的一端设置凸起的卡脚423,每一卡扣422上的卡脚423朝向背离另一卡扣422的方向凸起,两个所述卡扣422能够插入边框2的卡合槽21内、并使得卡脚423卡接在卡合槽21的边缘、以将所述第二连接结构42连接于边框2上。
所述卡扣422可以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形变,从而插入所述卡合槽21内,并使得卡脚423卡接在卡合槽21的边缘,如需将所述第二连接结构42与边框2分离,只需按压所述卡扣422,再次使得所述卡扣422发生形变,以使得所述卡扣422从所述卡合槽21中脱离即可。
采用上述方案,所述卡扣422的结构简单,卡合方式简单、牢固。应当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对于所述卡扣422和边框2的卡合槽21的具体结构并不进行局限。
本实施例中,两个所述卡扣422分别由所述主体的相对的两侧向外延伸、并向远离所述第一连接结构的方向弯折形成。
本实施例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连接结构42包括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41连接的主体,所述主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边和第二边,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三边和第四边,所述第一边和所述第二边分别向外延伸、并向靠近所述第一连接结构的方向弯折形成的所述定位部421,所述第三边和所述第四边分别向外延伸、并向远离所述第一连接结构41的方向延伸形成所述卡扣,如图5所示。
图6为沿着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的长度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的剖面示意图,图7为沿着所述第一连接结构的长度方向的剖面示意图,如图6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模组、显示面板1,以及将显示面板1和显示模组的边框2连接在一起的上述的连接件4。
通过所述连接件4将所述显示面板1和显示模组的边框2连接在一起,拆装方便,且避免了拆卸过程中,显示面板1破损甚至报废,降低成本,并且可以实现显示面板1的位置的微调,以提高显示面板1的组装对位精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结构42包括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41连接的主体,以及间隔设置于所述主体上的两个卡扣422,每个卡扣422远离所述主体的一端设置凸起的卡脚423,每一卡扣422上的卡脚423朝向背离另一卡扣422的方向凸起,两个所述卡扣422能够插入边框2的卡合槽21内、并使得卡脚423卡接在卡合槽21的边缘、以将所述第二连接结构42连接于边框2上;
所述边框2包括与所述卡扣422相配合的卡合槽21,所述卡合槽21包括第一槽体211和位于所述第一槽体211的远离所述显示面板1的一侧的第二槽体212,所述第一槽体211和所述第二槽体212相贯通,且所述第二槽体212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一槽体211的内径;
所述卡扣422能够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弹性变形,以依次穿过第一槽体211、所述第二槽体212、并使得所述卡脚423卡接于所述第二槽体212的边缘。
如图7所示,所述卡合槽21包括第一槽体211和第二槽体212,所述第一槽体211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槽体212的内径,这样,在所述卡合槽21在垂直于显示面板1的方向上的厚度比较大时,利于所述卡扣422顺利的插入所述卡合槽21内、并使得所述卡扣422的卡脚423穿过所述第二槽体212以卡接于所述第二槽体212的边缘。
具体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槽体211的内径大于两个所述卡脚423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槽体212的内径小于两个所述卡扣422之间的距离,以利于所述卡扣422与所述卡合槽21的卡接。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无边框2产品中,显示面板1通过粘结的方式与边框2连接的产品中,均可采用本实施例中的连接件4,实现显示面板1和边框2的连接,解决其拆装不便的问题,所述显示面板1可以为触控显示面板1,可以为全贴合触摸屏一体机中的触控显示面板1,但并不以此为限。
所述显示装置可以为:液晶电视、液晶显示器、数码相框、手机、平板电脑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其中,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柔性电路板、印刷电路板和背板。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如上述的显示装置的组装方法,包括:
通过连接胶将所述连接件4的第一连接结构41与显示面板1的边缘连接;
将第二连接结构42与边框2连接。
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和显示模组的边框2的具体组装步骤包括:
步骤1:在容纳槽411内放入连接胶,将显示面板1与第一连接结构41进行压合,以使得显示面板1与第一连接结构41粘接;
步骤2:将第二连接结构42的定位部421插入第一连接结构41的定位槽413内进行定位,并通过螺栓43将第一连接结构41和第二连接结构42进行连接;
步骤3:按压卡扣422使其形变、以插入第一槽体211、第二槽体212,并卡接于第二槽体212的边缘,使得第二连接结构42与边框2连接。
上述步骤1和步骤2的顺序根据实际需要可以调换,具体如下:
步骤1:将第二连接结构42的定位部421插入第一连接结构41的定位槽413内进行定位,并通过螺栓43将第一连接结构41和第二连接结构42进行连接;
步骤2:在容纳槽411内放入连接胶,将显示面板1与第一连接结构41进行压合,以使得显示面板1与第一连接结构41粘接;
步骤3:按压卡扣422使其形变、以插入第一槽体211、第二槽体212,并卡接于第二槽体212的边缘,使得第二连接结构42与边框2连接。
需要将显示面板1拆下时,具体过程如下:
按压卡扣422使其形变,以从所述卡合槽21中脱离,从而即可将显示面板1与现实模组的边框2分离,操作简单,且不会造成显示面板1的破损甚至报废。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Claims (14)

1.一种连接件,用于将显示面板和边框连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其中,
第一连接结构能够通过连接胶与显示面板的边缘连接;
第二连接结构能够通过可拆卸的方式与边框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用于与显示面板的多个边一一对应连接的多个所述第一连接结构,每一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呈条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用于与显示面板的边缘连接的第一连接面,所述第一连接面上设置有能够容纳连接胶的容纳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沿其长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容纳槽从所述第一侧面延伸至所述第二侧面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和所述第二连接结构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包括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连接的主体,所述主体上设有供所述螺栓穿过的通孔,所述第一连接结构靠近所述第二连接结构的端面上设有向内凹陷形成的、供所述螺栓插入的连接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包括定位部,所述第一连接结构靠近所述第二连接结构的一端包括与所述定位部相配合的定位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包括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连接的主体,所述主体的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所述定位部,每一所述定位部由所述主体的相应的一侧的至少一部分向外延伸、并向靠近所述第一连接结构的方向弯折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在垂直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的长度方向的方向上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分别设有所述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为由相应的所述第一侧或所述第二侧、靠近所述第二连接结构的端部、向对侧凹陷形成的开槽。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包括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连接的主体,所述主体远离所述第一连接结构的一面设置有能够与边框的卡合槽卡接的卡扣。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远离所述第一连接结构的一面上间隔设置有两个所述卡扣,每个所述卡扣远离所述主体的一端设置凸起的卡脚,每一卡扣上的卡脚朝向背离另一卡扣的方向凸起,两个所述卡扣能够插入边框的卡合槽内、并使得卡脚卡接在卡合槽的边缘、以将所述第二连接结构连接于边框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卡扣分别由所述主体的相对的两侧向外延伸、并向远离所述第一连接结构的方向弯折形成。
13.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模组、显示面板,以及将显示面板和显示模组的边框连接在一起的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连接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包括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连接的主体,以及间隔设置于所述主体上的两个卡扣,每个卡扣远离所述主体的一端设置凸起的卡脚,每一卡扣上的卡脚朝向背离另一卡扣的方向凸起,两个所述卡扣能够插入边框的卡合槽内、并使得卡脚卡接在卡合槽的边缘、以将所述第二连接结构连接于边框上;
所述边框包括与所述卡扣相配合的卡合槽,所述卡合槽包括第一槽体和位于所述第一槽体的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的第二槽体,所述第一槽体和所述第二槽体相贯通,且所述第二槽体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一槽体的内径;
所述卡扣能够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弹性变形,以穿过第一槽体、所述第二槽体、并使得所述卡脚卡接于所述第二槽体的边缘。
CN201921198218.7U 2019-07-26 2019-07-26 连接件、显示装置 Active CN2099806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98218.7U CN209980669U (zh) 2019-07-26 2019-07-26 连接件、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98218.7U CN209980669U (zh) 2019-07-26 2019-07-26 连接件、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80669U true CN209980669U (zh) 2020-01-21

Family

ID=692862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98218.7U Active CN209980669U (zh) 2019-07-26 2019-07-26 连接件、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806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976781B2 (en) Frame and bezel structure for backlight unit
CN211905927U (zh)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10534019B (zh) 一种背板、框架结构及显示装置
WO2021135519A1 (zh)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209980669U (zh) 连接件、显示装置
EP3051335B1 (en) Display apparatus
CN103838031A (zh) 显示装置
CN220271697U (zh) 一种显示设备
CN112309241A (zh) 连接件、显示装置
WO2017193655A1 (zh) 背光模组及其组装方法、显示装置
CN113250452A (zh) 阴角模板及模板框架
CN108908180B (zh) 指纹模组拆解工装及指纹模组拆解方法
CN204313022U (zh) 灯条与背板的组件及显示设备
CN210897061U (zh) 无边框按键的支架结构
CN209705020U (zh) 一种辅助贴合治具
CN209911864U (zh) 交互智能平板的玻璃安装结构及交互智能平板
CN219695595U (zh) 一种直下式和侧入式背光模组兼容结构
CN212435742U (zh) 装配结构和终端设备
CN216649843U (zh) 转接卡扣结构、中框组件及液晶电视
CN220305593U (zh) 一种稳定的背光板安装结构
CN205231321U (zh) 一种安装在墙壁上的电气装置
CN210534491U (zh) 组装框架、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10720936U (zh) 一种新型abs塑胶显示器背板
CN219227279U (zh) 一种配电网终端核心单元设备
CN214617331U (zh) 饰条结合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