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77132U -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减震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减震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77132U
CN209977132U CN201921554407.3U CN201921554407U CN209977132U CN 209977132 U CN209977132 U CN 209977132U CN 201921554407 U CN201921554407 U CN 201921554407U CN 209977132 U CN209977132 U CN 2099771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rt
valve
communicated
valve plate
new energ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5440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增强
刘嘉
郭丽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yu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Taiyu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yu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Taiyu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92155440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771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771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7713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减震装置,涉及新能源汽车能量回收技术领域,包括液压减震器、液控换向阀、液压马达和发电机组,所述液控换向阀上设置有P口、O口、A口和B口;所述P口通入压力油时P口与B口连通且O口与A口连通,所述O口通入压力油时P口与A口连通且O口与B口连通;所述P口和O口分别与液压减震器的两工作腔通过管路连通,所述A口和B口分别与所述液压马达的两个油口通过管路连通,所述液压马达的输出轴与所述发电机组的输入轴固定连接。该减震装置,可在新能源汽车行驶过程中回收利用振动消散的能源,对延长新能源汽车的续航能力起到促进作用,且结构简单,获取容易,实施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减震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能量回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减震装置是安装在汽车的车架和车桥之间,用于在汽车行驶过程中消除车辆的振动和冲击,保证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和平稳性,提高驾乘人员舒适度的装置。传统的液压减振器由活塞杆、活塞总成、伸张阀、压缩阀、浮动活塞、工作缸和气室等组成,其主要是利用减震器在伸缩过程中,液压油流过活塞总成内部的阻尼孔来消耗振动能量,从而达到消除车辆振动和冲击的目的。在该减震过程中,消耗的振动能量转变成热能,最终在空气中耗散,存在一定的能源浪费。而对于新能源汽车而言,其主要由电池供应能源,目前新能源汽车续航能力不足是制约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若能在汽车行驶过程,回收利用上述振动消散的能源,对延长新能源汽车的续航能力有着促进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减震装置。其可在新能源汽车行驶过程中回收利用振动消散的能源,对延长新能源汽车的续航能力起到促进作用,且结构简单,获取容易,实施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减震装置,包括缸筒,所述缸筒内依次可滑动的设置有浮动活塞和活塞总成,所述活塞总成包括活塞杆、内部设有伸张阀与流通阀的活塞,所述活塞杆的一端与所述活塞固定连接,所述活塞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缸筒,所述浮动活塞和活塞将所述缸筒分隔成密闭气室、下工作腔和上工作腔,
还包括液控换向阀、液压马达和发电机组,所述液控换向阀上设置有P口、O口、A口和B口;所述P口通入压力油时P口与B口连通且O口与A口连通,所述O口通入压力油时P口与A口连通且O口与B口连通;
所述P口和O口分别与所述下工作腔和上工作腔通过管路连通,所述A口和B口分别与所述液压马达的两个油口通过管路连通,所述液压马达的输出轴与所述发电机组的输入轴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P口和O口与所述液控换向阀连通的管路上均设置有可调的节流阀。
进一步的,所述液控换向阀包括阀体和阀芯,所述阀体内设置有中空的腔体,所述阀芯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腔体内;
所述阀体内开设有第一油道、Pa口、Pb口和Pc口,所述第一油道分别通过所述Pa口、Pb口和Pc口与所述腔体连通,并通过所述P口与外界连通;
所述阀体内开设有第二油道、Oa口和Ob口,所述第二油道分别通过所述Oa口和Ob口与所述腔体连通,并通过所述O口与外界连通;
所述阀芯包括阀杆,所述阀杆的杆身上依次固定套接有等径的阀板a、阀板b和阀板c,所述Pa口设置于所述阀板a远离所述阀板b的一侧,所述Oa口设置于所述阀板c远离所述阀板b的一侧,所述阀板a与所述Pb口相适配,所述阀板b与所述Ob口相适配,所述阀板c与所述Pc口相适配;
所述A口设置于所述阀板a和阀板b之间,所述B口设置于所述阀板b和阀板c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阀体的两端通过螺钉均固定连接有封盖,所述封盖上加工有导向孔,所述阀杆的端部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导向孔内,所述阀杆与所述封盖之间设置有密封圈a。
进一步的,所述封盖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腔体相适配的凸台,所述凸台与所述阀体之间设置有密封圈b。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孔远离所述阀杆的一端加工有内螺纹,所述封盖通过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与所述阀杆之间设置有弹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新能源汽车的减震装置利用现有技术中的液压减震器进行改造,设置液压马达和发电机组,并设计自控制的液控换向阀,在减震过程中,上工作腔和下工作腔的油液经液控换向阀自动换向后驱动液压马达沿同一方向转动,继而带动发电机组工作为新能源汽车提供电能,可有效回收因振动消散的能源,对延长新能源汽车的续航能力起到促进作用。同时,该装置结构简单,大部分部件均可选用市售产品或仅通过加工改造现有产品即可获得,实施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减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液控换向阀的俯视剖视示意图;
图3为液控换向阀的主视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减震装置,包括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液压减震器、液控换向阀2、液压马达3和发电机组4。该液压减震器包括缸筒1,缸筒1内依次可滑动的设置有浮动活塞11和活塞总成,活塞总成包括活塞杆12、内部设有伸张阀与流通阀的活塞13,活塞杆12的一端与活塞13固定连接,活塞杆12的另一端穿过缸筒1,浮动活塞11和活塞13将缸筒分隔成密闭气室14、下工作腔15和上工作腔16。在使用时,密闭气室14内充满惰性气体,上工作腔15与下工作腔16内均充满液压油,减震器的两端分别通过耳环与车架和车桥连接,当受到振动冲击时,活塞杆12带动活塞13在减震器内部移动,通过伸张阀与流通阀的节流作用消除振动能量,同时浮动活塞11亦在缸筒内滑动,压缩惰性气体,进一步缓冲振动冲击。
将上述液压减震器用于本实用新型减震装置时,需在上工作腔15和下工作腔16分别开设与缸筒1外界连通的油口。上述液控换向阀2上设置有P口21、O口22、A口23和B口24;P口21通入压力油时P口21与B口24连通且O口22与A口23连通,O口22通入压力油时P口21与A口23连通且O口22与B口24连通。P口21和O口22分别与下工作腔15和上工作腔16通过管路连通,A口23和B口24分别与液压马达3的两个油口通过管路连通,液压马达3的输出轴与发电机组4的输入轴固定连接。在使用时,上工作腔15、下工作腔16、液压马达3内以及中间管路内均充斥液压油。当受到振动冲击,活塞13下行时,下工作腔16内的液压油压力升高,被挤出后经P口21流入液控换向阀2内,此时P口21与B口24连通且O口22与A口23连通,故该高压液压油经B口24流入液压马达3内,驱动液压马达3转动,液压马达3排出的油经A口23和O口22后流回上工作腔16对其进行补油;该过程中,活塞13下行时,上工作腔16亦对液压马达3起到抽吸作用,进一步促进其转动。经上述过程,液压马达3转动,其输出轴带动发电机组4工作发电,为新能源车补充电能,实现能源的回收。当液压减震器在外部弹簧的作用下复位时,活塞13上行,此时上工作腔16内油液的压力升高,其被挤出后进入O口22,此时P口21与A口23连通且O口22与B口24连通,该高压油还是经B口24流入液压马达3内,驱动液压马达3转动,液压马达3排出的油经A口23和P口21后流回下工作腔15对其进行补油。上述过程中,通过液控换向阀2自动换向后驱动液压马达3沿同一方向转动,继而带动发电机组4工作为新能源汽车提供电能,可有效回收因振动消散的能源,对延长新能源汽车的续航能力起到促进作用。
进一步的,P口21和O口22与液控换向阀2连通的管路上均设置有可调的节流阀5。该节流阀5亦可起到阻尼孔的作用,可通过调节节流阀5的开度从而调节该减震装置的阻尼大小,其调节方便,适用于不同的减震需求。
具体实施时,液控换向阀2包括阀体25和阀芯26,阀体25内设置有中空的腔体,阀芯26可滑动的设置于腔体内。阀体25内开设有第一油道251、Pa口211、Pb口212和Pc口213,第一油道251分别通过Pa口211、Pb口212和Pc口213与腔体连通,并通过P口21与外界连通;阀体25内还开设有第二油道252、Oa口221和Ob口222,第二油道252分别通过Oa口221和Ob口222与腔体连通,并通过O口22与外界连通。阀芯26包括阀杆261,阀杆261的杆身上依次固定套接有等径的阀板a262、阀板b263和阀板c264,Pa口设置于阀板a262远离阀板b263的一侧,Oa口221设置于阀板c264远离阀板b263的一侧,阀板a262与Pb口212相适配,阀板b263与Ob口222相适配,阀板c264与Pc口213相适配。上述A口23设置于阀板a262和阀板b263之间,B口24设置于阀板b263和阀板c264之间。在阀门初始状态下,阀板a262使Pb口212封闭,阀板b263使Ob口222封闭,阀板c264使Pc口213封闭。当P口21通入高压油时,其经Pa口211流入腔体内,推动阀芯26又移,此时阀板b263移动至Ob口222右侧使其开启并与A口23连通,阀板c264移动至Pc口213右侧使其与B口24连通;同时阀板a262移动至Pb口212的右侧将其与A口23隔开,实现上述P口21与B口24连通且O口22与A口23连通。当O口22通入高压油时,其经Oa口221流入腔体内,推动阀芯26左移,此时阀板c264保持使Pc口213封闭,阀板b263移动至Ob口222左侧使其与B口24连通,阀板a262移动至Pb口212的左侧使其与A口23连通,实现上述P口21与A口23连通且O口22与B口24连通。
进一步的,阀杆261的两端均设置有弹簧29,该弹簧29处于压缩状态,一方面可在活塞13上行与下行状态切换时,使得阀杆261复位,回到初始状态;另一方面亦可在阀体25内有液压油流通时提供反作用力,有效避免因阀芯26两侧压力不同,导致其向一个方向进行超行程的运动。
进一步的,阀体25的两端通过螺钉均固定连接有封盖27,封盖27上加工有导向孔,阀杆261的端部可滑动的设置于导向孔内,阀杆261与封盖27之间设置有密封圈a。通过导向孔对阀杆261起到限位导向的作用,使得其运行更为平稳,同时保证弹簧的作用力沿其轴向方向上,为上述复位过程和防止阀杆261超行程运动提供有力保障。在封盖27的一侧设置有与腔体相适配的凸台,凸台与阀体25之间设置有密封圈b,通过径向密封,保证较好的密封效果。
进一步的,导向孔远离阀杆261的一端加工有内螺纹,封盖27通过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杆28,弹簧29设置于调节螺杆28与阀杆261之间,通过旋动调节螺杆28可以调节弹簧29的压缩量,以确保阀杆261能够顺利复位,并保证其不会做超行程的运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减震装置,包括缸筒(1),所述缸筒(1)内依次可滑动的设置有浮动活塞(11)和活塞总成,所述活塞总成包括活塞杆(12)、内部设有伸张阀与流通阀的活塞(13),所述活塞杆(12)的一端与所述活塞(13)固定连接,所述活塞杆(12)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缸筒(1),所述浮动活塞(11)和活塞(13)将所述缸筒分隔成密闭气室(14)、下工作腔(15)和上工作腔(16),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液控换向阀(2)、液压马达(3)和发电机组(4),所述液控换向阀(2)上设置有P口(21)、O口(22)、A口(23)和B口(24);所述P口(21)通入压力油时P口(21)与B口(24)连通且O口(22)与A口(23)连通,所述O口(22)通入压力油时P口(21)与A口(23)连通且O口(22)与B口(24)连通;
所述P口(21)和O口(22)分别与所述下工作腔(15)和上工作腔(16)通过管路连通,所述A口(23)和B口(24)分别与所述液压马达(3)的两个油口通过管路连通,所述液压马达(3)的输出轴与所述发电机组(4)的输入轴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口(21)和O口(22)与所述液控换向阀(2)连通的管路上均设置有可调的节流阀(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控换向阀(2)包括阀体(25)和阀芯(26),所述阀体(25)内设置有中空的腔体,所述阀芯(26)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腔体内;
所述阀体(25)内开设有第一油道(251)、Pa口(211)、Pb口(212)和Pc口(213),所述第一油道(251)分别通过所述Pa口(211)、Pb口(212)和Pc口(213)与所述腔体连通,并通过所述P口(21)与外界连通;
所述阀体(25)内开设有第二油道(252)、Oa口(221)和Ob口(222),所述第二油道(252)分别通过所述Oa口(221)和Ob口(222)与所述腔体连通,并通过所述O口(22)与外界连通;
所述阀芯(26)包括阀杆(261),所述阀杆(261)的杆身上依次固定套接有等径的阀板a(262)、阀板b(263)和阀板c(264),所述Pa口设置于所述阀板a(262)远离所述阀板b(263)的一侧,所述Oa口(221)设置于所述阀板c(264)远离所述阀板b(263)的一侧,所述阀板a(262)与所述Pb口(212)相适配,所述阀板b(263)与所述Ob口(222)相适配,所述阀板c(264)与所述Pc口(213)相适配;
所述A口(23)设置于所述阀板a(262)和阀板b(263)之间,所述B口(24)设置于所述阀板b(263)和阀板c(264)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25)的两端通过螺钉均固定连接有封盖(27),所述封盖(27)上加工有导向孔,所述阀杆(261)的端部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导向孔内,所述阀杆(261)与所述封盖(27)之间设置有密封圈a。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盖(27)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腔体相适配的凸台,所述凸台与所述阀体(25)之间设置有密封圈b。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孔远离所述阀杆(261)的一端加工有内螺纹,所述封盖(27)通过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杆(28),所述调节螺杆(28)与所述阀杆(261)之间设置有弹簧(29)。
CN201921554407.3U 2019-09-18 2019-09-18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减震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9771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54407.3U CN209977132U (zh) 2019-09-18 2019-09-18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减震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54407.3U CN209977132U (zh) 2019-09-18 2019-09-18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减震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77132U true CN209977132U (zh) 2020-01-21

Family

ID=692519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54407.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977132U (zh) 2019-09-18 2019-09-18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减震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771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61449B (zh) 一种液压储能阻尼调节半主动悬架系统
CN104930017B (zh) 一种可调节两端缓冲能量的液压装置
CN112628239B (zh) 一种具有双向缓冲的高性能液压油缸及其工作方法
CN105351426A (zh) 一种减振器及开关装置
CN209977132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减震装置
CN208734783U (zh) 一种可调全浮式空气弹簧减震器
CN105402306A (zh) 一种阻尼减振器及开关装置
CN105351427A (zh) 一种缓冲装置及机械开关
CN2926621Y (zh) 一种可调式双向阻尼液压油缸
CN202348824U (zh) 一种用于汽车尾板的双级油缸
CN107152391A (zh) 螺杆式气泵结构及气垫鞋
CN208041280U (zh) 气动执行机构油压式缓冲组件
CN201106346Y (zh) 关门器等速装置
CN201916409U (zh) 一种机动车减震器
CN2188134Y (zh) 汽车颠簸能量利用装置
CN2443808Y (zh) 手提动力工具的悬浮减震装置
CN105513910B (zh) 一种弹簧操动机构
CN103016601A (zh) 一种可发电的车辆液压减震器总成
CN204419758U (zh) 一种缓冲液压缸
CN216554709U (zh) 一种活塞式摆动缸体的活塞杆
CN105448614A (zh) 一种阻尼装置
CN210877689U (zh) 一种防震动型装修电钻
CN202031920U (zh) 一种带有缓冲装置的液压油缸
CN206860391U (zh) 螺杆式气泵结构及气垫鞋
CN216175543U (zh) 一种可移动式开合模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121

Termination date: 2020091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