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75015U - 一种粗纱机纺纱张力补偿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粗纱机纺纱张力补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75015U
CN209975015U CN201920554315.9U CN201920554315U CN209975015U CN 209975015 U CN209975015 U CN 209975015U CN 201920554315 U CN201920554315 U CN 201920554315U CN 209975015 U CN209975015 U CN 2099750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ring
wire
box
reel
spr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55431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平莉
刘渠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Xinhong Text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Xinhong Text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Xinhong Text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Xinhong Text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55431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750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750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750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纱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粗纱机纺纱张力补偿装置,包括张线盒,所述张线盒左右两侧中部位置设置有进线口和出线口;所述进线口和出线口均为喇叭形状;所述进线口与出线口相互靠近一端直径大于相互远离一端;所述张线盒内腔上部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一弹簧套;所述第一弹簧套内部设置有第一弹簧杆和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杆底部位置设置有第一绕线轮;所述张线盒内腔底部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二弹簧套;所述第二弹簧套为Y形;所述第二弹簧套位于左侧一端设置有第二弹簧杆和第二弹簧,实现对纺线张力的微调和粗调,同时增强加速纺线与张紧轮之间摩擦产生热量的散失,避免了棉卷、粗纱等回潮率不稳定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粗纱机纺纱张力补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纱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粗纱机纺纱张力补偿装置。
背景技术
纺织机把许多植物纤维捻在一起纺成线或纱,这些线或纱可用来织成布。最早的纺纱机结构非常简单,是14世纪开始使用的。18世纪以后,人们发明了更好的纺纱机,就是这种纺纱机使纺织业成为第一大工业。所有的纺纱机都只做两件事:首先把大量的短纤维聚合成松散的棉线,然后把棉线一点点的抽出来,捻搓成细密的棉线,棉线经过搓捻就变长了。
纱本身的捻度会使纤维自然而紧密的抱合在一起,因而非常有利织造或针织。其中纱的捻度与纱的直径有关,测量的方式是由每一吋纱中有几转来决定,并以低、中或高来表示,通常捻度愈高即纱的转数越多的,表示纱的强度愈好。低捻纱常用来制造平滑,光泽或柔软无光的织物;反之,具皱摺感或表面粗硬的织物则需要高捻纱来制造。
目前在纺纱机的卷绕装置中,对于纺筒出现的两端张力大、中间张力小的现象,均采用张力补偿曲线板(杆)调节。这种曲线不适合于纺锥筒,特别在绕制锥形大锭距纱筒时,由于大小直径处的卷绕速度不同及纱线在卷绕过程中的张力变化,使得成形后的纱筒小头松软、大头硬实,成形不良,同时传统的张力补偿装置在出线时,由于纱线受到绕线轮摩擦力较大时容易产生大量的热量,由于热量得不到及时的散失,将会引起棉卷、粗纱等回潮率不稳定等问题。
本设计能够解决传统纺纱张力补偿装置,调节张力较为复杂无法实现粗调和微调,同时纺线与张紧轮之间摩擦,导致纺纱容易发热影响成品品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传统纺纱张力补偿装置,调节张力较为复杂无法实现微调和粗调,同时纺线与张紧轮之间摩擦,导致纺纱容易发热,影响成品品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粗纱机纺纱张力补偿装置,包括张线盒,所述张线盒左右两侧中部位置设置有进线口和出线口;所述进线口和出线口均为喇叭形状;所述进线口与出线口相互靠近一端直径大于相互远离一端;所述张线盒内腔上部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一弹簧套;所述第一弹簧套内部设置有第一弹簧杆和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杆底部位置设置有第一绕线轮;所述张线盒内腔底部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二弹簧套;所述第二弹簧套为Y形;所述第二弹簧套位于左侧一端设置有第二弹簧杆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套位于右侧一端设置有第三弹簧杆和第三弹簧;所述第二弹簧杆和第三弹簧杆顶部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二绕线轮和第三绕线轮;所述进线口内壁、出线口内壁、第二绕线轮和第三绕线轮相互靠近位置均设置有绕线弹簧;所述第二弹簧杆和第三弹簧杆底部一端设置有第一锥形块;所述第二弹簧套底部一端设置有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顶部位置设置有与第一锥形块相匹配的第二锥形块。
优选的,所述张线盒内腔右侧靠近顶部位置还设置有张力计。
优选的,所述第一弹簧杆和第二弹簧杆与张线盒连接处均与其啮合传动。
优选的,所述调节螺栓贯穿张线盒一端设置有调节手柄;所述调节螺栓与张线盒连接位置还设置有紧固螺栓。
优选的,所述张线盒内部位置设置有纺线;所述纺线经过进线口、第二绕线轮、第一绕线轮、第三绕线轮和出线口均由绕线弹簧内部穿出。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1.该粗纱机纺纱张力补偿装置,通过进线口内壁、出线口内壁、第二绕线轮和第三绕线轮相互靠近位置均设置有绕线弹簧,纺线经过进线口、第二绕线轮、第一绕线轮、第三绕线轮和出线口均由绕线弹簧内部穿出,能够对防线和绕线轮之间摩擦产生的热量进行及时散失,防止棉卷、粗纱等回潮率不稳定。
2.该粗纱机纺纱张力补偿装置,通过张线盒内腔上部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一弹簧套;第一弹簧套内部设置有第一弹簧杆和第一弹簧;第一弹簧杆底部位置设置有第一绕线轮;张线盒内腔底部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二弹簧套;第二弹簧套为Y形;第二弹簧套位于左侧一端设置有第二弹簧杆和第二弹簧;第二弹簧套位于右侧一端设置有第三弹簧杆和第三弹簧;第二弹簧杆和第三弹簧杆顶部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二绕线轮和第三绕线轮;第二弹簧杆和第三弹簧杆底部一端设置有第一锥形块;第二弹簧套底部一端设置有调节螺栓;调节螺栓顶部位置设置有与第一锥形块相匹配的第二锥形块,能够从张线盒上下两端的调节手柄调节防线的张力,第一锥形块受到第二锥形块改变第二绕线滚和第三绕线滚的高度相对于直接调节通过手柄调节第一绕线滚的角度,其调节幅度更小,能够实现微调,满足不同张力的纺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处结构放大图。
图中:1、张线盒;2、进线口;3、出线口;4、第一弹簧套;5、第一弹簧杆;6、第一弹簧;7、第一绕线轮;8、第二弹簧套;9、第二弹簧杆;10、第二弹簧;11、第三弹簧杆;12、第三弹簧;13、第二绕线轮;14、第三绕线轮;15、绕线弹簧;16、第一锥形块;17、调节螺栓;18、第二锥形块;19、张力计;20、调节手柄;21、紧固螺栓;22、纺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2所示,一种粗纱机纺纱张力补偿装置,包括张线盒1,张线盒1左右两侧中部位置设置有进线口2和出线口3;进线口2和出线口3均为喇叭形状;进线口2与出线口3相互靠近一端直径大于相互远离一端;张线盒1内腔上部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一弹簧套4;第一弹簧套4内部设置有第一弹簧杆5和第一弹簧6;第一弹簧杆5底部位置设置有第一绕线轮7;张线盒1内腔底部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二弹簧套8;第二弹簧套8为Y形;第二弹簧套8位于左侧一端设置有第二弹簧杆9和第二弹簧10;第二弹簧套8位于右侧一端设置有第三弹簧杆11和第三弹簧12;第二弹簧杆9和第三弹簧杆11顶部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二绕线轮13和第三绕线轮14;进线口2内壁、出线口3内壁、第二绕线轮13和第三绕线轮14相互靠近位置均设置有绕线弹簧15;第二弹簧杆9和第三弹簧杆11底部一端设置有第一锥形块16;第二弹簧套8底部一端设置有调节螺栓17;调节螺栓17顶部位置设置有与第一锥形块16相匹配的第二锥形块18,张线盒1内腔右侧靠近顶部位置还设置有张力计19,第一弹簧杆5和第二弹簧杆9与张线盒1连接处均与其啮合传动,调节螺栓17贯穿张线盒1一端设置有调节手柄20;调节螺栓17与张线盒1连接位置还设置有紧固螺栓21,张线盒1内部位置设置有纺线22;纺线22经过进线口2、第二绕线轮13、第一绕线轮7、第三绕线轮14和出线口3均由绕线弹簧15内部穿出,解决传统纺纱张力补偿装置,调节张力较为复杂,同时纺线与张紧轮之间摩擦,导致纺纱容易发热,影响成品品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纺线22经过进线口2、第二绕线轮13、第一绕线轮7、第三绕线轮14和出线口3均由绕线弹簧15内部穿出,设置的绕线弹簧15能够使纺纱22与进线口2、第二绕线轮13、第一绕线轮7、第三绕线轮14和出线口3之间均产生间隙,纺线摩擦产生的热量能够及时得到散失,防止棉卷、粗纱等回潮率不稳定的问题,当需要增加张力时,第一种方式:可以选择旋紧张线盒1上部的调节手柄20,调节手柄20带动第一弹簧杆5,第一弹簧杆5能够上下移动,改变第一绕线轮7、第二绕线轮13和第三绕线轮14之间的角度,实现改变纺线的张力,第二种方式:旋紧张线盒1下面的调节手柄7,调节手柄7带动调节螺栓17,调节螺栓17带动第二锥形块18,第二锥形块18挤压第一锥形块16,第一锥形块16带动第二绕线轮13和第三绕线轮14高度,从而改变第一绕线轮7、第二绕线轮13和第三绕线轮14之间的角度,实现改变纺线的张力,因为第二种方式是经过两组锥形块相互挤压改变的角度,相对于第一种改变角度的幅度较小,能够实现微调,第一种改变角度幅度较大,实现粗调。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Claims (5)

1.一种粗纱机纺纱张力补偿装置,包括张线盒(1),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线盒(1)左右两侧中部位置设置有进线口(2)和出线口(3);所述进线口(2)和出线口(3)均为喇叭形状;所述进线口(2)与出线口(3)相互靠近一端直径大于相互远离一端;所述张线盒(1)内腔上部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一弹簧套(4);所述第一弹簧套(4)内部设置有第一弹簧杆(5)和第一弹簧(6);所述第一弹簧杆(5)底部位置设置有第一绕线轮(7);所述张线盒(1)内腔底部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二弹簧套(8);所述第二弹簧套(8)为Y形;所述第二弹簧套(8)位于左侧一端设置有第二弹簧杆(9)和第二弹簧(10);所述第二弹簧套(8)位于右侧一端设置有第三弹簧杆(11)和第三弹簧(12);所述第二弹簧杆(9)和第三弹簧杆(11)顶部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二绕线轮(13)和第三绕线轮(14);所述进线口(2)内壁、出线口(3)内壁、第二绕线轮(13)和第三绕线轮(14)相互靠近位置均设置有绕线弹簧(15);所述第二弹簧杆(9)和第三弹簧杆(11)底部一端设置有第一锥形块(16);所述第二弹簧套(8)底部一端设置有调节螺栓(17);所述调节螺栓(17)顶部位置设置有与第一锥形块(16)相匹配的第二锥形块(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粗纱机纺纱张力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线盒(1)内腔右侧靠近顶部位置还设置有张力计(1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粗纱机纺纱张力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杆(5)和第二弹簧杆(9)与张线盒(1)连接处均与其啮合传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粗纱机纺纱张力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螺栓(17)贯穿张线盒(1)一端设置有调节手柄(20);所述调节螺栓(17)与张线盒(1)连接位置还设置有紧固螺栓(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粗纱机纺纱张力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线盒(1)内部位置设置有纺线(22);所述纺线(22)经过进线口(2)、第二绕线轮(13)、第一绕线轮(7)、第三绕线轮(14)和出线口(3)均由绕线弹簧(15)内部穿出。
CN201920554315.9U 2019-04-18 2019-04-18 一种粗纱机纺纱张力补偿装置 Active CN2099750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54315.9U CN209975015U (zh) 2019-04-18 2019-04-18 一种粗纱机纺纱张力补偿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54315.9U CN209975015U (zh) 2019-04-18 2019-04-18 一种粗纱机纺纱张力补偿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75015U true CN209975015U (zh) 2020-01-21

Family

ID=692589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554315.9U Active CN209975015U (zh) 2019-04-18 2019-04-18 一种粗纱机纺纱张力补偿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7501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62172A (zh) * 2020-08-12 2020-11-20 杭州永兴化纤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冰凉棉感涤纶poy色丝的生产系统及其生产方法
CN115838100A (zh) * 2023-02-10 2023-03-24 仪征市天润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涤纶纱线加工用上料导向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62172A (zh) * 2020-08-12 2020-11-20 杭州永兴化纤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冰凉棉感涤纶poy色丝的生产系统及其生产方法
CN115838100A (zh) * 2023-02-10 2023-03-24 仪征市天润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涤纶纱线加工用上料导向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975015U (zh) 一种粗纱机纺纱张力补偿装置
CN108728967B (zh) 包缠结构亚麻、涤纶长丝段彩复合纱的加工方法及复合纱
CN110512329B (zh) 一种包缠结构弹力段彩纱及其制备方法
CN108796735B (zh) 一种包缠复合混色段彩长丝纱的加工方法及长丝纱及装置
CN101245511B (zh) 多用途复合直捻式捻线机
CN103849958B (zh) 一种高强高耐磨涡流复合纱线的生产工艺
CN106350909B (zh) 一种改良的纱线包覆机及其操作方法
US20200407889A1 (en) Recycled separable multi-filament parallel yarns and woven fabric thereof
CN203890571U (zh) 多组分弹性纱线
US4712365A (en) Proces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reinforced false twist yarns
CN218289958U (zh) 一种粗纱机纺纱张力补偿装置
CN201024249Y (zh) 多用途复合直捻式捻线机
CN110644101A (zh) 一种精纺平行花式纱的纺纱方法
CN113638099B (zh) 一种包缠结构竹节纱的纺制方法及纺纱装置及竹节纱
CN104278387A (zh) 新型多组分弹性纱线、纺织织物及其制备方法和装置
KR100332037B1 (ko) 숭고사의 제법
US2883822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wisting a flat strand
CN102140717B (zh) 一种大差异长丝的一步并合、倍捻方法
TW499517B (en) Method of varying spinning with alternate-twisting and core-wrapping
US3123972A (en) Slub yarn
US3298169A (en) Method for processing yarn
JPS6342012B2 (zh)
CN103215719A (zh) 一种麻结纱的生产方法及装置
CN213142330U (zh) 一种赛络纺导纱装置
CN203795056U (zh) 一种前置立体式长丝喂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 spinning tension compensation device for roving frame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023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121

Pledgee: Sixian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financing Company Limited by Guarantee

Pledgor: ANHUI XINHONG TEXTILE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0980007085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30519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121

Pledgee: Sixian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financing Company Limited by Guarantee

Pledgor: ANHUI XINHONG TEXTILE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0980007085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