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74543U - 一种污泥脱泥水后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污泥脱泥水后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74543U
CN209974543U CN201920717545.2U CN201920717545U CN209974543U CN 209974543 U CN209974543 U CN 209974543U CN 201920717545 U CN201920717545 U CN 201920717545U CN 209974543 U CN209974543 U CN 2099745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solid
liquid separation
water
slu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1754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锋
陈文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Tianxingjian Water Ser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Tianxingjian Water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Tianxingjian Water Ser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Tianxingjian Water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71754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745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745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745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hysical Water Treatments (AREA)
  • Separation Of Suspended Particles By Flocculating Ag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污泥脱泥水后处理装置,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进料管、絮凝剂添加器、絮凝池、气浮池、固液分离池、次氯酸钠投加系统、过滤器组和出水箱,进料管接入絮凝池,进料管中待处理脱泥水经絮凝剂添加器加入絮凝剂后进入絮凝池,絮凝池、气浮池、固液分离池顺次连通,固液分离池设置断面和刮渣器,固液分离池通过断面与气浮池连通,刮渣器位于固液分离池顶部,刮除污水顶部浮渣;固液分离池的出水口接入到过滤器组处,其出水经次氯酸钠投加系统加药后在过滤器组处完成多次过滤,输送至出水箱。将本申请应用于污泥脱除后处理,水中悬浮物,COD、PAM、氨氮、总氮、总磷等水质指标均可达到Ⅲ类地表水以上,可实现安全排放。

Description

一种污泥脱泥水后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污泥脱泥水后处理装置,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水处理行业中,源水经处理后产生的污泥含有大量病原体和微生物、重金属等污染物,处理不及时容易造成二次污染。污泥的处理问题一直是一个难以解决又必须解决的棘手问题。因此,许多围绕着污泥处理的技术应运而生。然而,污泥脱水过程中与污泥分离而产生的脱泥水处理问题却常常为人所忽视。这部分脱泥水与污泥一样,含有许多病原体微生物,以及重金属有机物,如不加以妥善处理,容易成为环境污染的威胁。传统的直排或回流处理方式都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含有淤泥的脱泥水直接排入江河,还会导致河道淤积。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污泥脱泥水后处理装置,该装置在脱泥水处理过程中,先使残泥与水分离,然后对脱泥水(脱除污泥后的水)进行过滤、生化净化处理,使其可安全排放。
具体地,本申请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
一种污泥脱泥水后处理装置,包括进料管、絮凝剂添加器、絮凝池、气浮池、固液分离池、次氯酸钠投加系统、过滤器组和出水箱,进料管接入絮凝池,进料管中待处理脱泥水经絮凝剂添加器加入絮凝剂后进入絮凝池,絮凝池、气浮池、固液分离池顺次连通,固液分离池设置断面和刮渣器,固液分离池通过断面与气浮池连通,刮渣器位于固液分离池顶部,刮除污水顶部浮渣;固液分离池的出水口接入到过滤器组处,其出水经次氯酸钠投加系统加药后在过滤器组处完成多次过滤,输送至出水箱。
采用上述装置对污泥脱除后的污水进行处理,该脱泥水首先经絮凝剂添加器添加絮凝剂后,送入到絮凝池中,在完成多级絮凝后,经气浮处理形成的污水呈固液可分离的状态,污水经断面进行固液分离池,污水上的浮渣被滤除,带泥污水则在固液分离池中进行静置沉降,沉降完毕后,污泥沉底,污水则继续输送至过滤器组处,经多级过滤后,作为可排放水经出水箱排出。整个污水处理过程主要包括絮凝、气浮、多级过滤等多道工序,水中悬浮物、COD、PAM、氨氮、总氮、总磷等水质指标均可达到Ⅲ类地表水以上,该方案不仅实现了残泥的再次分离,且对脱泥水进行了生化净化处理,可实现安全排放。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申请人对絮凝池构成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并确定较为优选的絮凝池设置如下:所述絮凝池设置有多组,多组絮凝池之间呈串联方式连接,且第一个絮凝池出口居上,第二个絮凝池出口居下,第三个絮凝池出口居上……如此错位设置。这些污泥如不进行处理,则会被带入到后道工序中,造成后处理压力,在本申请中,将出口错位设置,脱泥水在絮凝池中呈蛇形走势,有效延长了脱泥水在絮凝池中的停留时间,提高了有限空间中的污泥的沉降效果。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申请人对絮凝剂添加器的设置位置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并确定较为优选的设置位置为:所述絮凝剂添加器连接在絮凝池入口前的进料管上。絮凝池主要为反应场合,将絮凝剂在进入絮凝池前预添加,不仅实现了絮凝剂的添加,在输送过程中完成了脱泥水与絮凝剂的混合,当其输送到絮凝池中时,絮凝剂与脱泥水混合均匀,避免因絮凝剂分布不匀造成反应不充分。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申请人对气浮池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并确定较为优选的气浮池结构为:所述气浮池底部设置有溶气释放器,溶气释放器的设置,为气浮池提供了充分的空气,其将密集的微小空气泡打入水中,使絮凝后的污泥残渣中混入空气,混合物密度减小上浮,有效提高气浮处理效果。根据接触室面积配备不同规格溶气释放器,以三吨每小时水处理量为例,可优选用直径为25公分的溶气释放器,气泡直径在10-30um之间,出水口取在距离气浮池底1/3处,避开沉底杂质与大量杂质上浮路径,达到最佳固液分离效果。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申请人对固液分离池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并确定较为优选的固液分离池结构为:所述断面倾斜设置,且较高一侧位于固液分离池中。断面的上述设置,对气浮处理后的污水进行引导,使之靠近固液分离池顶部的刮渣器,完成浮渣清除;而其上扬的角度也避免未及时完成气浮和除渣的污水落入固液分离池,有效提高气浮池向固液分离池的有效输送。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申请人对固液分离池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并确定较为优选的设置如下:所述固液分离池与过滤器组之间设置有产水箱,固液分离池分离得到的污水进入产水箱,在产水箱中进行静置后,污水中的微小杂质与污泥得到进一步的沉降,将其送入过滤器组,可有效提高污泥去除效率。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申请人对过滤器组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并确定较为优选的过滤器组结构如下:所述过滤器组包括多组过滤器,且至少有一个为活性炭过滤器,多组过滤器串联设置,形成多级过滤,并在过滤中完成生化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的其中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结构的处理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结构的处理流程示意图。
图中标号:1.储存罐;11.进料管;12.泵一;2.絮凝剂添加器;3.絮凝池;3a.絮凝池一;3b.絮凝池二;3c.气浮池;31.搅拌器;32.上出口;33.下出口;34.溶气释放器;35.絮凝出口;4.刮渣器;41.收集槽;5.固液分离池;51.断面;6.产水箱;61.泵二;7.次氯酸钠投加系统;8.过滤器组;81.过滤器一;82.过滤器二;83.过滤器三;84.自动头;9.出水箱。
具体实施方式
本案例一种污泥脱泥水后处理装置,结合图1,包括进料管11、絮凝剂添加器2、絮凝池3、气浮池3c、固液分离池5、次氯酸钠投加系统7、过滤器组8和出水箱9,压滤机滤液将脱泥水送入储存罐1中,储存罐1接出进料管11,经泵一12打入絮凝池3,在打入絮凝池3之前,絮凝剂添加器2将絮凝剂打入进料管11中,而后进入絮凝池;絮凝池3、气浮池3c、固液分离池5顺次连通,固液分离池5设置断面51和刮渣器4,固液分离池5通过断面51与气浮池3c连通,刮渣器4位于固液分离池5顶部,刮除污水顶部浮渣,并将浮渣收集入其末端的收集槽41中;固液分离池5的出水口接入到过滤器组8处,其出水经次氯酸钠投加系统7加药后在过滤器组8处完成多次过滤,输送至出水箱9。
采用上述装置对污泥脱除后的污水进行处理,结合图2,送料管11中的脱泥水首先经絮凝剂添加器2添加絮凝剂后,送入到絮凝池3中,在完成多级絮凝后,经气浮池3c气浮处理形成的污水呈固液可分离的状态,污水经断面51进行固液分离池5,污水上的浮渣被刮渣器4滤除,带泥污水则在固液分离池5中进行静置沉降,沉降完毕后,污泥沉底,污水经次氯酸钠投加系统7添加药剂进行消毒后,继续输送至过滤器组8处,经多级过滤后,作为可排放水经出水箱9排出。整个污水处理过程主要包括絮凝、气浮、多级过滤和活性炭过滤,处理后水中悬浮物、COD、PAM、氨氮、总氮、总磷等水质指标均可达到Ⅲ类地表水以上,该方案不仅实现了残泥的再次分离,且对脱泥水进行了生化净化处理,可实现安全排放。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絮凝池3可作如下优选设置:结合图1与图3,絮凝池3设置有多组,多组絮凝池之间呈串联方式连接,且第一个絮凝池出口居上,第二个絮凝池出口居下,第三个絮凝池出口居上……如此错位设置。如图1中所示:絮凝池3包括絮凝池一3a、絮凝池二3b,絮凝池一3a、絮凝池二3b分别设置搅拌器31,絮凝池一3a设置上出口32,絮凝池二3b设置下出口33,气浮池3c设置居上的絮凝出口35,即断面51处。脱泥水中仍会残留一部分的污泥,这些污泥如不进行处理,则会被带入到后道工序中,造成后处理压力,在本申请中,将出口错位设置,脱泥水在絮凝池中呈蛇形走势,有效延长了脱泥水在絮凝池3中的停留时间,提高了有限空间中的污泥的沉降效果。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结合图1与图3,絮凝剂添加器2优选设置在絮凝池3的入口前。絮凝池3主要为反应场合,将絮凝剂在进入絮凝池3前预添加,不仅实现了絮凝剂的添加,在输送过程中完成了脱泥水与絮凝剂的混合,当其输送到絮凝池3中时,絮凝剂与脱泥水混合均匀,避免因絮凝剂分布不匀造成反应不充分。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气浮池优选采用如下结构:结合图1与图3,气浮池3c底部设置有溶气释放器34,溶气释放器34的设置,为气浮池3c提供了充分的空气,其将密集的微小空气泡打入水中,使絮凝后的污泥残渣中混入空气,混合物密度减小上浮,有效提高气浮处理效果。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固液分离池5可采用如下优选结构:结合图1与图3,断面51倾斜设置,且较高一侧位于固液分离池5中。断面的上述设置,对气浮处理后的污水进行引导,使之靠近固液分离池顶部的刮渣器,完成浮渣清除;而其上扬的角度也避免未及时完成气浮和除渣的污水落入固液分离池,有效提高气浮池向固液分离池的有效输送。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结合图3与图4,固液分离池5与过滤器组8之间设置有产水箱6,固液分离池5分离得到的污水进入产水箱6,产水箱6起到压力过度的作用,使产水既能被输送进过滤器,又不会影响气浮的效果,在产水箱6中进行静置后,污水中的微小杂质与污泥得到进一步的沉降,将其送入过滤器组8,可有效提高污泥去除效率。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过滤器组可采用如下优选结构:过滤器组8包括多组过滤器,且至少有一个为活性炭过滤器,多组过滤器串联设置,形成多级过滤,并在过滤中完成生化处理,如图1和图3所示:过滤器组8包括过滤器一81、过滤器二82和过滤器三83,三者分别通过不同的自动头84串接在管道上,且过滤器一81、过滤器二82采用多级过滤器,过滤器三83采用活化活性炭过滤。
污泥压滤机滤液在储存罐1中储存,经泵一12在经过絮凝剂添加器2添加絮凝剂后进入絮凝池3。在絮凝池一3a处完成初步絮凝后,产水流入絮凝池二3b进行二级絮凝,由二级絮凝底部流入气浮池3c。气浮池3c底部的溶气释放器34将密集的微小空气泡打入水中,使絮凝后的污泥残渣中混入空气,混合物密度减小上浮。经气浮处理后水流入固液分离池5,由履带式刮渣器4将残渣刮入收集槽41进行下一步处理。下层清液经断面51进行断面式进水后,进入产水箱6。产水经次氯酸钠投加系统7产生的药剂消毒后,流入过滤器组8,经多级过滤和活化活性炭过滤后进入出水箱9。污泥水在经过压滤后残渣及污染物较多。经本工艺处理后,水中悬浮物,COD、PAM、氨氮、总氮、总磷等水质指标均可达到Ⅲ类地表水以上,可实现安全排放。

Claims (8)

1.一种污泥脱泥水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管、絮凝剂添加器、絮凝池、气浮池、固液分离池、次氯酸钠投加系统、过滤器组和出水箱,进料管接入絮凝池,进料管中待处理脱泥水经絮凝剂添加器加入絮凝剂后进入絮凝池,絮凝池、气浮池、固液分离池顺次连通,固液分离池设置断面和刮渣器,固液分离池通过断面与气浮池连通,刮渣器位于固液分离池顶部,刮除污水顶部浮渣;固液分离池的出水口接入到过滤器组处,其出水经次氯酸钠投加系统加药后在过滤器组处完成多次过滤,输送至出水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脱泥水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池设置有多组,多组絮凝池之间呈串联方式连接,且第一个絮凝池出口居上,第二个絮凝池出口居下,第三个絮凝池出口居上……如此错位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脱泥水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剂添加器连接在絮凝池入口前的进料管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脱泥水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浮池底部设置有溶气释放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脱泥水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断面倾斜设置,且较高一侧位于固液分离池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脱泥水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组包括多组过滤器,多组过滤器串联设置,形成多级过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污泥脱泥水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示多组过滤器中,至少有一个为活性炭过滤器。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污泥脱泥水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液分离池与过滤器组之间设置有产水箱。
CN201920717545.2U 2019-05-20 2019-05-20 一种污泥脱泥水后处理装置 Active CN2099745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17545.2U CN209974543U (zh) 2019-05-20 2019-05-20 一种污泥脱泥水后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17545.2U CN209974543U (zh) 2019-05-20 2019-05-20 一种污泥脱泥水后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74543U true CN209974543U (zh) 2020-01-21

Family

ID=692630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17545.2U Active CN209974543U (zh) 2019-05-20 2019-05-20 一种污泥脱泥水后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7454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49280A (zh) * 2021-04-23 2021-07-23 无锡丰诺畅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污水处理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49280A (zh) * 2021-04-23 2021-07-23 无锡丰诺畅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污水处理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51046B (zh) 一种焦化废水深度处理及全回用装置及其应用方法
CN109437482A (zh) 一种制药行业原料药生产有机废水的高效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CN204185333U (zh) 一体化深度处理系统
CN111453920A (zh) 一种阳极氧化废水处理方法与系统
CN207713466U (zh) 一种电絮凝高密度澄清池
CN111943461A (zh) 一种电解电容器及电极箔废水处理方法及处理系统
JP2009072769A (ja) 汚水処理システム
CN209974543U (zh) 一种污泥脱泥水后处理装置
CN101492039B (zh) 化工作业储运装置环保清洗方法及其环保清洗站
CN110482804A (zh) 处理除油脱脂废水的方法
CN110092504A (zh) 一种污泥脱泥水后处理方法
CN210595673U (zh) 一种企业废水综合处理系统
CN109422412A (zh) 一种涂料废水和生活污水的综合处理装置
CN209797712U (zh) 一种中高浓度综合污水脱氮除磷处理系统
CN108623076A (zh) 一种处理乳清废水的方法及设备
RU2530041C1 (ru) Способ очистки промышленных сточных вод
CN212293242U (zh) 一种电解电容器及电极箔废水处理系统
CN211999387U (zh) 一种餐厨废水处理系统
CN204569618U (zh) 油田污水处理装置
CN211688581U (zh) 一体化多效澄清系统
CN210457829U (zh) 一种垃圾渗滤液的处理设备
CN204569617U (zh) 重絮凝载体污水处理装置
CN214735037U (zh) 新型全膜法处理高盐水的软化加药及污泥处理装置
Powar et al. A case study on common effluent treatment plant at five star MIDC, Kagal
CN216737901U (zh) 一种一体化工业小型废水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