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72137U - 天窗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天窗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72137U
CN209972137U CN201920416707.9U CN201920416707U CN209972137U CN 209972137 U CN209972137 U CN 209972137U CN 201920416707 U CN201920416707 U CN 201920416707U CN 209972137 U CN209972137 U CN 2099721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nshade
width direction
vehicle width
guide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41670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洋
张杰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sin (nantong) Automotive Technology Center Co Ltd
Aisin Nantong Technical Center of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isin (nantong) Automotive Technology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sin (nantong) Automotive Technology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Aisin (nantong) Automotive Technology Cen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41670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721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721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7213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perating, Guiding And Securing Of Roll- Type Closing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天窗装置,在遮阳件支架设置有引导部,所述引导部具有从车辆上下方向上的上方与遮阳件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端部相对的限制部,该限制部被设置成在所述遮阳件经过所述引导部时,限制所述端部向车辆宽度方向的内侧折返。在该天窗装置中,能够提高遮阳件向卷轴退回时翻边展平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天窗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天窗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车辆用的天窗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已知一种在车辆的天窗装置设置遮阳件的结构。
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具备遮阳件的天窗装置。在该天窗装置中,遮阳件支架将遮阳件支承为能够卷出为片材或退回成卷,遮阳件支架固定于后横梁,后横梁连接固定于一对导轨。在需要遮阳时,使遮阳件展开并遮盖天窗装置的透光面板,在不需要遮阳时,使遮阳件退回而卷绕成卷地收纳于卷轴。在遮阳件从卷轴卷出时,通过设置于树脂制的后横梁的树脂导向块使遮阳件的缝边翻折后以双层的翻边状态进入导轨,在遮阳件向卷轴退回时,通过该树脂导向块使遮阳件的翻边展平。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5706108U
但是,专利文献1中的天窗装置,存在如下问题:需求遮阳件以翻边展平的状态退回卷轴,然而由于引导翻边展平的树脂导向块设置于后横梁,因后横梁和导轨的组装误差,导致遮阳件的翻边容易从后横梁的树脂导向件脱出,造成遮阳件的翻边无法正常展平地退回卷轴,由此导致遮阳件产生褶皱甚至无法正常开闭的不良情况。
此外,由于后横梁及树脂导向块利用注塑成型,有难以管控精度的问题,从而更容易产生遮阳件的翻边从后横梁的树脂导向件脱出而无法正常展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天窗装置,能够提高遮阳件向卷轴退回时翻边展平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技术方案的天窗装置,用于车辆,具备:片材状的遮阳件以及遮阳件支架,该遮阳件支架将所述遮阳件支承为能够卷出为片材或退回成卷,在所述遮阳件支架设置有引导部,所述引导部具有从车辆上下方向上的上方与所述遮阳件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端部相对的限制部,该限制部被设置成在所述遮阳件经过所述引导部时,限制所述端部向车辆宽度方向的内侧折返。
根据该技术方案,由于对退回卷轴时的遮阳件的翻边展平进行引导的引导部设置于遮阳件支架,能够减少误差,确保引导部的尺寸精度,从而提高遮阳件向卷轴退回时翻边展平的可靠性,使得遮阳件最终以翻边展平的单层片材状态被卷轴收卷,从而使得收卷在卷轴上时的遮阳件的外轮廓直径尽可能小,使得用于收纳遮阳件的空间尽可能紧凑而能够使内饰尽可能往车辆上方布置,由此能够增大车室内的头部空间,提高乘客舒适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遮阳件支架包括钣金框架和设置于该钣金框架的卷轴,所述遮阳件能够从所述卷轴卷出或向所述卷轴退回,所述引导部设置于所述钣金框架。
由此,利用钣金框架来形成遮阳件引导结构,能够提高引导部的加工精度,进一步提高遮阳件向卷轴退回时翻边展平的可靠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是,由所述限制部和所述遮阳件支架形成的供所述遮阳件通过的最小间隙与所述遮阳件的厚度对应。
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遮阳件向卷轴退回时翻边展平的可靠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引导部与所述遮阳件支架一体成形。
由此,能够提高引导部的加工精度,进一步提高遮阳件向卷轴退回时翻边展平的可靠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是,从车辆宽度方向观察,所述限制部朝向所述遮阳件侧弯曲。
由此,在翻边展平处前后的限制部均为弯曲的圆弧形状,能够减少限制部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端部与遮阳件刮擦,从而减少异音。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遮阳件的所述端部是缝边,
设所述缝边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宽度为L1,
设所述限制部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宽度为L2,满足如下关系式:1≤L2/L1≤1.5。
由此,能够提高遮阳件向卷轴退回时翻边展平的可靠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引导部通过将所述钣金框架切割并折起后,向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内侧折返而形成。
由此,引导部的加工精度高,能够进一步提高遮阳件向卷轴退回时翻边展平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方案的天窗装置,用于车辆,具备:一对导轨;后横梁,该后横梁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并连接固定于所述一对导轨;片材状的遮阳件;以及遮阳件支架,该遮阳件支架固定于所述后横梁,并支承所述遮阳件,该遮阳件支架具备卷轴,所述遮阳件能够从所述卷轴卷出成片材或向所述卷轴退回成卷,在所述遮阳件支架设置有引导部,所述引导部具有从车辆上下方向上的上方与所述遮阳件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端部相对的限制部,该限制部被设置成在所述遮阳件经过所述引导部时,限制所述端部向车辆宽度方向的内侧折返。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天窗装置的局部立体图。
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天窗装置的局部立体图。
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天窗装置的局部俯视图。
图4是表示图3中的A-A剖视图。
图5是表示图3中的B-B剖视图。
图6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天窗装置的局部俯视图。
图7是表示图6中的C-C剖视图。
图8是表示图6中的D-D剖视图。
符号说明
10 后横梁
11 遮阳件
11A 主体
11B 缝边
12 卷轴
2 钣金框架
21 引导部
21A 限制部
3 导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具体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天窗装置。各附图中,X表示车辆前后方向,Y表示车辆宽度方向,Z表示车辆上下方向。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利用图1~5对第一实施方式的天窗装置进行说明。在下述说明中,仅说明车辆宽度方向Y上的一侧的结构,车辆宽度方向Y上的另一侧的结构与该一侧的结构对称而省略重复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天窗装置(对于天窗装置的其他公知结构省略图示)具有导轨3;后横梁10;包括钣金框架2和设置于钣金框架2卷轴12的遮阳件支架;遮阳件11。
遮阳件11是用于对天窗装置的天窗开口、透光面板进行面覆盖而实现遮阳功能的部件。
遮阳件11由片材构成,例如是柔软的遮光布料等。遮阳件支架将遮阳件11支承为能够卷出为片材或退回成卷。
具体来说,如图1~3等所示,遮阳件11能够从卷轴12卷出成片材或向卷轴12退回成卷。在不需要遮阳时,遮阳件11卷绕成卷地收纳于卷轴12。卷轴12例如是辊状部件,并由钣金框架2支承,钣金框架2固定于沿车辆宽度方向Y延伸的后横梁10。导轨3在车辆宽度方向Y上设置有一对,后横梁10连接固定于一对导轨3。
遮阳件11具有位于车辆宽度方向Y上的中央的主体11A和位于车辆宽度方向Y上的两端的缝边11B,缝边11B是通过对遮阳件11的边部加工而相对于主体11A容易弯折的部分。
在需要遮阳时,通过未图示的电机和控制装置等控制遮阳件11,遮阳件11被从卷轴12卷出而沿卷出方向展开,卷出方向是车辆前后方向X,最终遮阳件11展开成面覆盖天窗开口、透光面板的状态。之后,在不需要遮阳时,通过未图示的电机和控制装置等驱动卷轴12反向旋转,展开的遮阳件11沿着退回方向退回卷轴12,由卷轴12卷绕而恢复卷绕收纳状态。
钣金框架2是沿着车辆宽度方向Y延伸的金属板材,在钣金框架2一体成地形成有引导部21。
如图4所示,在卷出或退回时接近卷轴12的位置,遮阳件11的主体11A由钣金框架2的底板从下方支撑,而在遮阳件11的端部处,更具体而言在遮阳件11的缝边11B处,由引导部21引导。
引导部21具有从车辆上下方向Z上的上方与遮阳件11的缝边11B(端部)相对的限制部21A,限制部21A被设置成在遮阳件11经过引导部21时,限制缝边11B向车辆宽度方向Y的内侧折返。由此,限制部21A从上方限制缝边11B而将缝边11B维持成向车辆宽度方向Y的外侧展开的状态。
更具体而言,如图4所示,引导部21通过将钣金框架2切割并折起后,向车辆宽度方向Y上的内侧折返而形成。也即,引导部21通过将切割钣金框架2而形成的片材向上方折起后再向内侧翻折而形成,引导部21的限制部21A和与限制部21A相对的钣金框架2之间形成供缝边11B通过的间隙a,该间隙a的最小值与遮阳件11的厚度对应。所谓该间隙a的最小值与遮阳件11的厚度对应,也即该间隙a具有能够使得遮阳件11在该间隙a内顺畅滑动的基本与遮阳件11的厚度相等的大小。
如图5所示,从车辆宽度方向Y观察,引导部21的该限制部21A朝向遮阳件11侧弯曲。也即,该限制部21A的卷出方向上的上游侧和下游侧的端部向上弯曲而形成为圆弧形状,由此,在卷出或收回时,遮阳件11能够顺畅地移动入该限制部21A下方的空间,并且能够充分减少该限制部21A的卷出方向上的上游侧和下游侧的端部与遮阳件11刮擦,由此减少异音。
以下,具体说明遮阳件11向卷轴12卷回时的动作。
随着卷轴12反向旋转,展开的遮阳件11的车辆前后方向X上的前端沿着导轨3向后方滑动。导轨3同时也是供天窗装置的滑履部件滑动而引导天窗装置的可动面板移动的部件。
遮阳件11的缝边11B在导轨3内移动时形成为翻边结构,所谓翻边结构也即,缝边11B向上方折起后再向车辆宽度方向Y上的内侧折返从而缝边11B和主体11A上下重叠形成的双层片材结构。
当遮阳件11的该翻边结构脱离导轨3而向卷轴12方向移动时,缝边11B失去导轨3的限制而向车辆宽度方向Y上的外侧展开。
在到达卷轴12前,缝边11B进入引导部21而被引导,遮阳件11保持缝边11B被限制部21A限制而不向上方弯折的状态最终以展开状态被卷轴12卷回。
由此,能够使得遮阳件11以翻边展平的状态可靠地被卷轴12卷取。
<第二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6~8对第二实施方式的天窗装置进行说明。第二实施方式中,除了引导部21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外,其他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故在此仅说明两者不同部分,对于相同部分省略重复说明。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引导部21通过将钣金框架2切割并折起后,向车辆宽度方向Y上的内侧折返而形成。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引导部21通过将钣金框架2切割后向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立起之后再向内侧弯折而形成。也即,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钣金框架2具有与限制部21A相对的部分,在第二实施方式中,钣金框架2不具有与限制部21A相对的部分,限制部21A的下方为空部。此时,如图7所示,限制部21A和钣金框架2之间的供缝边11B通过的间隙a是指,与限制部21A相比位于车辆宽度方向Y上的内侧的钣金框架2的上表面所在的面与限制部21A之间形成的间隙,和第一实施方式相同,该间隙a的最小值与遮阳件11的厚度对应。
由此,第二实施方式能够实现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技术效果,并且由于限制部21A的下方形成空部,能够吸收一定的精度误差。
此外,参见图7,设缝边11B的车辆宽度方向Y上的宽度为L1,设限制部21A的车辆宽度方向Y上的宽度为L2时,满足如下关系式:
1≤L2/L1≤1.5。
如此设置的理由在于,若L2过短则有可能无法有效地限制缝边11B而导致缝边11B从限制部21A的车辆宽度方向Y上的内侧脱出。当满足上述关系式时,限制部21A具有不会导致缝边11B脱出的合适的尺寸,能够顺畅地引导遮阳件11。此外,该关系式同样能适用于第一实施方式。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该实施方式可以有各种变形。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在遮阳件支架一体成地形成有引导部的结构,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引导部也可以是设置于遮阳件支架的其他部件。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引导部是将钣金框架的底板切割并折起的结构,但引导部的结构不限于此,引导部只要是具有从车辆上下方向上的上方与遮阳件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端部相对的限制部的结构即可。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遮阳件支架包括钣金框架和卷轴的结构,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遮阳件支架只要能将遮阳件支承为能够卷出为片材或退回成卷则可以是任意结构。此外,也可以用树脂成形的框架来代替钣金框架。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卷轴是辊状部件的结构,但卷轴的结构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仅在两端轴支承卷绕成卷的遮阳件的无辊结构。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遮阳件支架固定于后横梁的结构,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也可以适用于无后横梁的天窗装置。
以上,参照具体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该具体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该具体例施加恰当的设计变更而得到的设计,只要具备本实用新型的特征,也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天窗装置,该天窗装置用于车辆,其特征在于,具备:
片材状的遮阳件;以及
遮阳件支架,该遮阳件支架将所述遮阳件支承为能够卷出为片材或退回成卷,
在所述遮阳件支架设置有引导部,
所述引导部具有从车辆上下方向上的上方与所述遮阳件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端部相对的限制部,该限制部被设置成在所述遮阳件经过所述引导部时,限制所述端部向车辆宽度方向的内侧折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窗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遮阳件支架包括钣金框架和设置于该钣金框架的卷轴,所述遮阳件能够从所述卷轴卷出或向所述卷轴退回,
所述引导部设置于所述钣金框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窗装置,其特征在于,
由所述限制部和所述遮阳件支架形成的供所述遮阳件通过的最小间隙与所述遮阳件的厚度对应。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窗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部与所述遮阳件支架一体成形。
5.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窗装置,其特征在于,
从车辆宽度方向观察,所述限制部朝向所述遮阳件侧弯曲。
6.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窗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遮阳件的所述端部是缝边,
设所述缝边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宽度为L1,
设所述限制部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宽度为L2,
满足如下关系式:
1≤L2/L1≤1.5。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窗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部通过将所述钣金框架切割并折起后,向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内侧折返而形成。
8.一种天窗装置,该天窗装置用于车辆,其特征在于,具备:
一对导轨;
后横梁,该后横梁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并连接固定于所述一对导轨;
片材状的遮阳件;以及
遮阳件支架,该遮阳件支架固定于所述后横梁,并支承所述遮阳件,该遮阳件支架具备卷轴,所述遮阳件能够从所述卷轴卷出成片材或向所述卷轴退回成卷,
在所述遮阳件支架设置有引导部,
所述引导部具有从车辆上下方向上的上方与所述遮阳件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端部相对的限制部,该限制部被设置成在所述遮阳件经过所述引导部时,限制所述端部向车辆宽度方向的内侧折返。
CN201920416707.9U 2019-03-29 2019-03-29 天窗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9721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16707.9U CN209972137U (zh) 2019-03-29 2019-03-29 天窗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16707.9U CN209972137U (zh) 2019-03-29 2019-03-29 天窗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72137U true CN209972137U (zh) 2020-01-21

Family

ID=692561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416707.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972137U (zh) 2019-03-29 2019-03-29 天窗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721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404926A (en) Roller shade for non-rectangular openings
JP6517646B2 (ja) シェード装置
US8419119B2 (en) Sunshade device
US20120086239A1 (en) Deflector device for a sunroof device
KR101690823B1 (ko) 차양장치
KR20120049258A (ko) 차양 장치
JP2008044596A (ja) サンシェード装置
CN209972137U (zh) 天窗装置
JP6303869B2 (ja) 車両用デフレクタ装置
JP6118643B2 (ja) ロールシェード装置
JP3840350B2 (ja) 車輌用開口部の遮蔽装置
US8579366B2 (en) Sunshade assembly and open roof construction provided therewith
JP4534236B2 (ja) キャンバストップ構造
CN109895610B (zh) 用于机动车天窗且尤其是滑顶系统的遮阳卷帘系统
US20170225549A1 (en) Roller sunshade device
JP5987481B2 (ja) 車両用ロールシェード装置
CN216033668U (zh) 天窗装置
JP5051096B2 (ja) 車両用サンシェード装置
JP2008105543A (ja) 自動車のスライドドア構造
JP2007153280A (ja) サイドシェード装置
JP4242259B2 (ja) 自動車の側面窓用ブラインド装置
CN213322622U (zh) 卷阳帘机构、车辆天窗总成及车辆
CN219257031U (zh) 卷阳帘机构、车辆天窗总成及车辆
JP6724728B2 (ja) サンシェード装置
JP2007145243A (ja) 車両用雨除け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121

Termination date: 2021032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