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63321U - 一种防水连接器的多面接触式导体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水连接器的多面接触式导体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63321U
CN209963321U CN201921126832.2U CN201921126832U CN209963321U CN 209963321 U CN209963321 U CN 209963321U CN 201921126832 U CN201921126832 U CN 201921126832U CN 209963321 U CN209963321 U CN 2099633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or
contact
connecting end
head
waterproof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2683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峰
谈志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gu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Higo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Higo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Higo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12683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633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633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633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一种防水连接器的多面接触式导体结构,包括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互相接插;所述第一连接端包括第一导体,所述第一导体呈片状结构;所述第二连接端包括第二导体,所述第二导体头部的接触端设置有两个互相对应的折弯板,两个折弯板中间部分的空隙形成若干个上下对应的接触槽;连接时,所述第一导体插入所述第二导体的接触槽内,两者形成多面接触的结构,多面接触式的导体结构增大了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之间的接触面积,使连接器工作更加稳定可靠,同时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在加工和组装方面都比传统的导体结构效率更加高。

Description

一种防水连接器的多面接触式导体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水连接器的多面接触式导体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环境污染的不断严重以及世界能源使用的愈发紧缺,新能源产业逐渐兴起,为减少环境污染,降低能源消耗,电动自行车作为绿色交通工具,逐步取代汽油机驱动机车。电动自动车主要通过电机驱动,其内部设置有电池为电机供电,而电池需要进行充电才能保证电量充足;而对电动自行车电池进行充电的防水连接器则是电动自行车技术中的一个重要部件,连接器是用于连通电池和外部电源,一般设置有两个连接端,一端设置在电池上,另一端连接外部充电电源,两者通过两个导体实现电连接,而传统的导体结构通常采用圆棒车制加工,存在加工效率低,组装效率低,成本高等缺陷。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防水连接器的多面接触式导体结构来解决传统导体结构所产生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水连接器的多面接触式导体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水连接器的多面接触式导体结构,包括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互相接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端包括第一导体,所述第一导体呈片状结构;所述第二连接端包括第二导体,所述第二导体头部的接触端设置有两个互相对应的折弯板,两个折弯板中间部分的空隙形成若干个上下对应的接触槽;连接时,所述第一导体插入所述第二导体的接触槽内,两者形成多面接触的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端还包括第一塑胶外壳,所述第一导体设置在所述第一塑胶外壳内部,所述第一塑胶外壳的头部设置有第一接插孔槽,所述第一导体头部接触部位位于所述第一接插孔槽内部。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端还包括第二塑胶外壳,所述第二导体设置在所述第二塑胶外壳内部,所述第二塑胶体的头部设置有第二接插塑胶块,所述第二导体头部接触部位位于所述第二接插塑胶块内部;连接时,所述第二接插塑胶块插入所述第一接插孔槽内部。
优选的,所述接触槽的数量大于或等于2个,而所述第一导体和所述第二导体之间的接触面数量大于或等于4个。
优选的,所述第一导体的头部为梯形尖头状结构。
针对上述方案的结构特征,解释如下:
本方案设计的防水连接器的导体结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在连接时,通过呈片状结构的第一导体插入第二导体头部两块折弯板中间空隙形成的接触槽内,使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互相接触,实现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的电连接;这样的导体连接结构更加的稳定可靠,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之间的接触面更加大,使通电电流更加稳定,同时第一导体采用模具将板材冲压成片状结构,加工精度和效率都比传统的圆棒车制加工要高。
所述第一接插孔槽用于保护其内部的第一导体头部不受污染,所述第二接插塑胶块将第二导体头部整体包裹住,也起到保护作用;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在连接时,第二接插塑胶块插入第一接插孔槽内部,使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连接后,保证其密封性能和防水性能。
接触槽的数量根据左右两块折弯板的形状而定,至少有两个上下对应的接触槽,而当第一导体插入接触槽内,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可以有至少四个接触面。
第一导体的头部为梯形的尖头状结构,这样可以减小第一导体在插入接触槽内的阻力,防止在插入过程中出现卡死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方案设计的一种防水连接器的多面接触式导体结构,导体采用模具将板材冲压成片状结构,相较于传统的圆棒车制加工,具有加工效率高,组装方便等特点,同时弹性导体接触部位通过两个折弯板形成两个或以上的接触槽,一个导体插入另一个弹性导体两个或以上的接触槽,形成四个或以上的多点多面接触形态,有效地增大了两个导体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导体之间接触更加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一连接端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二连接端结构示意图。
图4为连接器整体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第一导体1、第二导体2、折弯板3、接触槽4、第一塑胶外壳5、第一接插孔槽6、第二塑胶外壳7、第二接插塑胶块8、梯形尖头状结构9、第一连接端10、第二连接端11。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图4。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实施例:如图1 ~图4所示,一种防水连接器的多面接触式导体结构,包括第一连接端10和第二连接端11,第一连接端10和第二连接端11互相接插;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端10包括第一导体1,第一导体1呈片状结构;第二连接端11包括第二导体2,第二导体2头部的接触端设置有两个互相对应的折弯板3,两个折弯板3中间部分的空隙形成若干个上下对应的接触槽4;连接时,第一导体1插入第二导体2的接触槽4内,两者形成多面接触的结构。
本方案设计的防水连接器的导体结构,第一连接端10和第二连接端11在连接时,通过呈片状结构的第一导体1插入第二导体2头部两块折弯板3中间空隙形成的接触槽4内,使第一导体1和第二导体2互相接触,实现第一连接端10和第二连接端11的电连接;这样的导体连接结构更加的稳定可靠,第一导体1和第二导体2之间的接触面更加大,使通电电流更加稳定,同时第一导体1采用模具将板材冲压成片状结构,加工精度和效率都比传统的圆棒车制加工要高。
优选的实施方式如下:
第一连接端10还包括第一塑胶外壳5,第一导体1设置在第一塑胶外壳5内部,第一塑胶外壳5的头部设置有第一接插孔槽6,第一导体1头部接触部位位于第一接插孔槽6内部;第二连接端11还包括第二塑胶外壳7,第二导体2设置在第二塑胶外壳7内部,第二塑胶体的头部设置有第二接插塑胶块8,第二导体2头部接触部位位于第二接插塑胶块8内部;连接时,第二接插塑胶块8插入第一接插孔槽6内部;第一接插孔槽6用于保护其内部的第一导体1头部不受污染,第二接插塑胶块8将第二导体2头部整体包裹住,也起到保护作用;第一连接端10和第二连接端11在连接时,第二接插塑胶块8插入第一接插孔槽6内部,使第一连接端10和第二连接端11连接后,保证其密封性能和防水性能。
接触槽4的数量大于或等于2个,而第一导体1和第二导体2之间的接触面数量大于或等于4个;接触槽4的数量根据左右两块折弯板3的形状而定,至少有两个上下对应的接触槽4,而当第一导体1插入接触槽4内,第一导体1和第二导体2可以有至少四个接触面。
第一导体1的头部为梯形尖头状结构9;这样可以减小第一导体1在插入接触槽4内的阻力,防止在插入过程中出现卡死的情况。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导体采用模具将板材冲压成片状结构,相较于传统的圆棒车制加工,具有加工效率高,组装方便等特点,同时弹性导体接触部位通过两个折弯板3形成两个或以上的接触槽4,一个导体插入另一个弹性导体两个或以上的接触槽4,形成四个或以上的多点多面接触形态,有效地增大了两个导体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导体之间接触更加稳定可靠。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5)

1.一种防水连接器的多面接触式导体结构,包括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互相接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端包括第一导体,所述第一导体呈片状结构;所述第二连接端包括第二导体,所述第二导体头部的接触端设置有两个互相对应的折弯板,两个折弯板中间部分的空隙形成若干个上下对应的接触槽;连接时,所述第一导体插入所述第二导体的接触槽内,两者形成多面接触的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连接器的多面接触式导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端还包括第一塑胶外壳,所述第一导体设置在所述第一塑胶外壳内部,所述第一塑胶外壳的头部设置有第一接插孔槽,所述第一导体头部接触部位位于所述第一接插孔槽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水连接器的多面接触式导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端还包括第二塑胶外壳,所述第二导体设置在所述第二塑胶外壳内部,所述第二塑胶外壳的头部设置有第二接插塑胶块,所述第二导体头部接触部位位于所述第二接插塑胶块内部;连接时,所述第二接插塑胶块插入所述第一接插孔槽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连接器的多面接触式导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槽的数量大于或等于2个,而所述第一导体和所述第二导体之间的接触面数量大于或等于4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连接器的多面接触式导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体的头部为梯形尖头状结构。
CN201921126832.2U 2019-07-17 2019-07-17 一种防水连接器的多面接触式导体结构 Active CN2099633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26832.2U CN209963321U (zh) 2019-07-17 2019-07-17 一种防水连接器的多面接触式导体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26832.2U CN209963321U (zh) 2019-07-17 2019-07-17 一种防水连接器的多面接触式导体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63321U true CN209963321U (zh) 2020-01-17

Family

ID=692488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26832.2U Active CN209963321U (zh) 2019-07-17 2019-07-17 一种防水连接器的多面接触式导体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633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337661Y (zh) 主电路接插件
CN205039365U (zh) 用于电动车的连接器和电动车
CN2395407Y (zh) 密集型插头连接器
CN209963321U (zh) 一种防水连接器的多面接触式导体结构
CN205039367U (zh) 用于电动车的连接器和电动车
CN211556372U (zh) 连接件和充电转换器
CN211700828U (zh) 电连接器母端、公端、组件、底座及供电和耗电设备
CN205039368U (zh) 用于电动车的连接器和电动车
CN213692496U (zh) 一种铅酸蓄电池用充电器输出的插头和对应的插座
CN209963324U (zh) 一种防水连接器的导体结构
CN206313014U (zh) 负极汇流母排及电池模组
CN220209448U (zh) 一种电动自行车电源插头
CN206442246U (zh) 一种有刷直流马达
CN215579326U (zh) 一种卡合式线对板连接器
CN216529255U (zh) 一种电芯
CN212848962U (zh) 一种电连接件
CN217562980U (zh) 一种自锁式无火花插头
CN217387772U (zh) 一种电源线连接器
CN2773938Y (zh) 欧式连接器
CN219576016U (zh) 一种换电用48v电池包的电气连接器
CN216529471U (zh) 一种防插错车用插排
CN2445464Y (zh) 电连接器
CN220233511U (zh) 一种电动车用充电器转换接头
CN2610522Y (zh) 电源连接器插座
CN215499752U (zh) 一种模式二充电枪用pcb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02

Address after: Area a010, 3 / F, No. 4 workshop, Suzhou Baishi automobile service building, No. 2266 Taiyang Road, Xincheng high speed railway, Xiangche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aigu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Address before: Room 149, Building 4619, Shanghai-Hangzhou Highway, Caojing Town, Jinshan District, Shanghai, 201500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HIGO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