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61010U - 冷却塔 - Google Patents

冷却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61010U
CN209961010U CN201920578323.7U CN201920578323U CN209961010U CN 209961010 U CN209961010 U CN 209961010U CN 201920578323 U CN201920578323 U CN 201920578323U CN 209961010 U CN209961010 U CN 2099610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liquid
cooling tower
water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57832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爱国
王曰锋
姚强
舒英团
汤静怡
李金鹏
沈旭
李默然
郭红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 Co ltd
DEZHOU BEINUO WIND POWER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Jinci Technology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o ltd
China Energy Investment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henhua Energ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CHINA ENERGY SAVING REDUCTION Co Ltd
DEZHOU BEINUO WIND 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China Energy Investment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henhua Energ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CHINA ENERGY SAVING REDUCTION Co Ltd, DEZHOU BEINUO WIND 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China Energy Investment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henhua Energ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57832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610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610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610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冷却塔,包括:水量分配系统,用于向喷淋部和空气冷却器供液;控制器,用于接收第一感应装置发送来的实时温度,控制器与水量分配系统控制连接,以在实时温度大于预定温度时,使水量分配系统增大向喷淋部的供液量并减小向空气冷却器的供液量;并在实时温度小于预定温度时,使水量分配系统减小向喷淋部的供液量并增大空气冷却器的供液量。本实用新型的冷却塔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冷却塔中的干式冷却和湿式冷却匹配不佳的问题。

Description

冷却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塔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冷却塔。
背景技术
冷却塔是用水作为循环冷却剂,从某一系统中吸收热量排放至大气中,以降低水温的装置;其原理是利用水与空气流动接触后进行冷热交换产生蒸汽,蒸汽挥发带走热量达到蒸发散热、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等原理来散去工业上或制冷空调中产生的余热来降低水温,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现有的冷却塔按照内部冷却系统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干式冷却和湿式冷却,湿式冷却的排出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水分,耗费的水资源较多,而且外界气温较低时还会产生水雾。
为了进行节水消雾,现有技术中一般在冷却塔的侧壁上对称布置空气冷却器,空气冷却器的出水管与布水器连接,空气冷却器对循环水进行预冷,降低了填料层的冷却负荷,减少了蒸发水量,可以节水;而且,由于空气经过空气冷却器后成为干热空气,对经填料层换热后的湿热空气有了降低含湿量的作用,可消除或者减少塔口处产生的水雾。但是,相对于湿式冷却方式来说干式冷却方式中空气与水不直接接触,热交换效率相对较低。也就是说,干式冷却和湿式冷却各有优点和缺点。
因此,对节水消雾冷却塔中的干式冷却和湿式冷却进行合理的匹配,在达到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同时达到节水消雾效果最优化的目的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研究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却塔,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冷却塔中的干式冷却和湿式冷却匹配不佳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冷却塔,包括:壳体,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进气口;填料部,设置在壳体的内侧,填料部位于第一进气口上方,以使经第一进气口进入壳体内的空气通过填料部;喷淋部,设置在壳体的内侧,喷淋部位于填料部的上方,以使由喷淋部喷出的液体经过填料部并与经过填料部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空气冷却器,设置在壳体的外侧,空气冷却器的冷却器出液口与喷淋部连通,以使液体经过空气冷却器的冷却作用后由喷淋部喷出;第一感应装置,用于检测经过填料部后的液体的实时温度;水量分配系统,用于向喷淋部和空气冷却器供液;控制器,用于接收第一感应装置发送来的实时温度,控制器与水量分配系统控制连接,以在实时温度大于预定温度时,使水量分配系统增大向喷淋部的供液量并减小向空气冷却器的供液量;并在实时温度小于预定温度时,使水量分配系统减小向喷淋部的供液量并增大空气冷却器的供液量。
进一步地,水量分配系统包括第一管路部件和第二管路部件,第一管路部件与喷淋部连通,以使第一管路部件内的液体经喷淋部喷出后与经过填料部的空气发生热交换;第二管路部件与空气冷却器连通,以使第二管路部件内的液体经过空气冷却器的冷却作用后进入喷淋部;控制器,控制器与第一管路部件和第二管路部件均连接,以在实时温度大于预定温度时,增大第一管路部件的供液量并减小第二管路部件的供液量;并在实时温度小于预定温度时,减小第一管路部件的供液量并增大第二管路部件的供液量。
进一步地,壳体的顶壁上设置有第一出气口,以使经过填料部的空气经过第一出气口排出;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进气口,第二进气口位于第一进气口的上方,空气冷却器设置在第二进气口处,以使经过空气冷却器的空气经第二进气口进入壳体内并由第一出气口排出。
进一步地,填料部设置在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之间,喷淋部设置在第二进气口的下方。
进一步地,第一管路部件包括第一管路,第二管路部件包括第二管路,水量分配系统还包括:主管路,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均与主管路连通,以使主管路内的液体输送至第一管路和/或第二管路。
进一步地,第一管路部件还包括第一阀门,第一阀门设置在第一管路上,控制器与第一阀门控制连接,以调节第一阀门的开度。
进一步地,第二管路部件还包括第二阀门,第二阀门设置在第二管路上,控制器与第二阀门控制连接,以调节第二阀门的开度。
进一步地,冷却塔还包括:风量分配系统,风量分配系统包括第一导风部和第二导风部,第一导风部设置在第一进气口处,以使空气通过第一导风部和第一进气口进入壳体内;第二导风部设置在空气冷却器远离第二进气口的一侧,以使空气经过空气冷却器与第一导风部和第二导风部均连接,以在实时温度大于预定温度时,增大第一导风部的供气量,并减小第二导风部的供气量;并在实时温度小于预定温度时,减小第一导风部的供气量并增大第二导风部的供气量。
进一步地,喷淋部包括喷淋主体部和多个喷头,多个喷头沿喷淋主体部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喷头靠近喷淋主体部的一端设置有第三阀门;其中,控制器与第三阀门控制连接,以控制第三阀门的开度。
进一步地,冷却塔还包括:水池,水池设置在壳体内且设置在壳体的底部;冷却塔排液管,与水池连通,冷却塔排液管用于将水池中的液体排出;其中,第一感应装置用于检测水池内液体的温度或用于检测冷却塔排液管内液体的温度。
进一步地,冷却塔还包括排气机构,排气机构包括:排气叶片,排气叶片设置在第一出气口内;驱动部件,驱动部件与排气叶片驱动连接,控制器与驱动部件控制连接,以通过控制器控制驱动部件,以调节排气叶片的转速。
本实用新型的冷却塔为节水消雾冷却塔,具体涉及热交换设备技术领域,该冷却塔通过设置第一感应装置、水量分配系统和控制器,可以使第一感应装置对冷却塔的出水温度进行检测,控制器从第一感应装置获取出水温度信号,当该出水温度的实时温度高于预定温度时,控制器控制水量分配系统增大直接向喷淋部的供水量,总的供水量不变时,相应减小了通过空气冷却器的供水量,从而提高了总的热交换效率,使得出水温度保持在预定温度;当该出水温度的实时温度低于预定温度时,控制器通过水量分配系统增大向空气冷却器的供水量,减小直接向喷淋部的供水量,从而减小总的水量消耗,同时达到消雾的目的。该冷却塔解决了节水消雾冷却塔中干式冷却和湿式冷却匹配不佳的技术问题,为实现节水消雾最优化提供了硬件基础。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冷却塔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冷却塔的喷淋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冷却塔的电气原理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壳体;11、第一出气口;12、第二进气口;20、填料部;30、喷淋部;31、喷淋主体部;32、喷头;33、第三阀门;40、空气冷却器;41、空气冷却器进水管路;42、空气冷却器出水管路;50、水量分配系统;511、第一管路;512、第一阀门;521、第二管路;522、第二阀门;53、主管路;531、主阀门;60、第一感应装置;71、第一导风部;72、第二导风部;80、排气机构;81、排气叶片;82、电动机;83、传动轴;84、减速机;90、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冷却塔,请参考图1至图3,包括:壳体10,壳体10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进气口;填料部20,设置在壳体10的内侧,填料部20位于第一进气口上方,以使经第一进气口进入壳体10内的空气通过填料部20;喷淋部30,设置在壳体10的内侧,喷淋部30位于填料部20的上方,以使由喷淋部30喷出的液体经过填料部20并与经过填料部20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空气冷却器40,设置在壳体10的外侧,空气冷却器40的冷却器出液口与喷淋部30连通,以使液体经过空气冷却器40的冷却作用后由喷淋部30喷出;第一感应装置60,用于检测经过填料部20后的液体的实时温度;水量分配系统50,用于向喷淋部30和空气冷却器40供液;控制器90,用于接收第一感应装置60发送来的实时温度,控制器90与水量分配系统50控制连接,以在实时温度大于预定温度时,使水量分配系统50增大向喷淋部30的供液量并减小向空气冷却器40的供液量;并在实时温度小于预定温度时,使水量分配系统50减小向喷淋部30的供液量并增大空气冷却器40的供液量。
本实用新型的冷却塔为节水消雾冷却塔,具体涉及热交换设备技术领域,该冷却塔通过设置第一感应装置60、水量分配系统50和控制器90,可以使第一感应装置60对冷却塔的出水温度进行检测,控制器90从第一感应装置60获取出水温度信号,当该出水温度的实时温度高于预定温度时,控制器90控制水量分配系统50增大直接向喷淋部30的供水量,总的供水量不变时,相应减小了通过空气冷却器40的供水量,从而提高了总的热交换效率,使得出水温度保持在预定温度;当该出水温度的实时温度低于预定温度时,控制器90通过水量分配系统50增大向空气冷却器40的供水量,减小直接向喷淋部30的供水量,从而减小总的水量消耗,同时达到消雾的目的。该冷却塔解决了节水消雾冷却塔中干式冷却和湿式冷却匹配不佳的技术问题,为实现节水消雾最优化提供了硬件基础。
其中,水量分配系统的至少部分设置在壳体10的外侧。
优选地,第一感应装置60为温度传感器。
在本实施例中,水量分配系统50包括第一管路部件和第二管路部件,第一管路部件与喷淋部30连通,以使第一管路部件内的液体经喷淋部30喷出后与经过填料部20的空气发生热交换;第二管路部件与空气冷却器40连通,以使第二管路部件内的液体经过空气冷却器40的冷却作用后进入喷淋部30;控制器90,控制器90与第一管路部件和第二管路部件均连接,以在实时温度大于预定温度时,增大第一管路部件的供液量并减小第二管路部件的供液量;并在实时温度小于预定温度时,减小第一管路部件的供液量并增大第二管路部件的供液量。
具体实施时,壳体10的顶壁上设置有第一出气口11,以使经过填料部20的空气经过第一出气口11排出;壳体10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进气口12,第二进气口12位于第一进气口的上方,空气冷却器40设置在第二进气口12处,以使经过空气冷却器40的空气经第二进气口12进入壳体10内并由第一出气口11排出。
具体实施时,填料部20设置在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12之间,喷淋部30设置在第二进气口12的下方。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管路部件包括第一管路511,第二管路部件包括第二管路521,水量分配系统50还包括:主管路53,第一管路511和第二管路521均与主管路53连通,以使主管路53内的液体输送至第一管路511和/或第二管路521。这样的设置便于控制水量分配系统50的供液量
具体实施时,主管路53上设置有主阀门531,以控制主管路53的通断。
具体实施时,第一管路部件还包括第一阀门512,第一阀门512设置在第一管路511上,控制器90与第一阀门512控制连接,以调节第一阀门512的开度。这样的设置便于调节第一管路511的供液量。
优选地,第一阀门512为流量调节阀。
具体实施时,第二管路部件还包括第二阀门522,第二阀门522设置在第二管路521上,控制器90与第二阀门522控制连接,以调节第二阀门522的开度。这样的设置便于调节第二管路521的供液量。
优选地,第二阀门522为流量调节阀。
在本实施例中,水量分配系统50包括主管路53、主阀门531、第一管路511、第二管路521、第一阀门512、空气冷却器进水管路41和空气冷却器出水管路。其中,主管路53与主阀门531连接,主阀门531与第一管路511和第二管路521连接,第一管路511通过空气冷却器进水管路41与空气冷却器40的冷却器进液口连接,空气冷却器40的冷却器出液口通过空气冷却器出水管路42与喷淋部30连接。第二管路521与喷淋部30直接连接。
当外部环境温度较低时(夜晚或者冬季),通过增大第一阀门512的开度能够相应提高通过空气冷却器40的供水量,起到节水消雾的作用。当外部环境较高时(白天或者夏季),通过减小第一阀门512的开度能够相应的减小通过空气冷却器40的供水量,而增大通过第二管路521向喷淋部30的直接供水量,提高了热交换效率,满足了使用的温降要求。
在本实施例中,水量分配系统50还包括第二阀门522,第二阀门522设置在第二管路521上,第二阀门522与喷淋部30通过管路连接。第二阀门522能够与第一阀门512联合作用以匹配干式冷却和湿式冷却的供水量。
在本实施例中,冷却塔还包括:风量分配系统,风量分配系统包括第一导风部71和第二导风部72,第一导风部71设置在第一进气口处,以使空气通过第一导风部71和第一进气口进入壳体10内;第二导风部72设置在空气冷却器40远离第二进气口12的一侧,以使空气经过空气冷却器40;其中,控制器90与第一导风部71和第二导风部72均连接,以在实时温度大于预定温度时,增大第一导风部71的供气量,并减小第二导风部72的供气量;并在实时温度小于预定温度时,减小第一导风部71的供气量并增大第二导风部72的供气量。
具体实施时,风量分配系统可以通过调整向空气冷却器40和填料部20的空气供应量来辅助实现干式冷却和湿式冷却的匹配。当上述实时温度(即出水温度)高于预定温度时,控制器90调整风量分配系统中的第二导风部72,使其开度减小;也可以同时控制第一导风部71,使其开度增大,从而提高了通过填料部20的风量,进而提高了整体的热量交换效率,使得出水温度保持在设定范围之内;当该实时温度(即出水温度)低于预定温度时,控制器90能够调整风量分配系统中第二导风部72,使其开度增大,也可以同时控制第一导风部71,使其开度减小,从而通过减小经过喷淋部30的空气流量,减小了湿式冷却中水的消耗量,达到的节水和消雾的目的。
优选地,第一导风部71和第二导风部72均为百叶窗。
优选地,第一导风部71和第二导风部72均为电动百叶窗。
在本实施例中,喷淋部30包括喷淋主体部31和多个喷头32,多个喷头32沿喷淋主体部31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喷头32靠近喷淋主体部31的一端设置有第三阀门33;其中,控制器90与第三阀门33控制连接,以控制第三阀门33的开度。这样,控制器90能够通过调节各第三阀门33的开度调整喷淋的水量,也能够起到向干式冷却和湿式冷却分配合理水量供给量的作用。并且,保证多个喷头32喷淋均匀,换热均匀,避免中部喷头32出水量小于两侧喷头32的出水量。
优选地,第三阀门33为气动阀。这样的设置可以适应塔内的湿热环境。
在本实施例中,冷却塔还包括:水池,水池设置在壳体10内且设置在壳体10的底部;冷却塔排液管,与水池连通,冷却塔排液管用于将水池中的液体排出;其中,第一感应装置用于检测水池内液体的温度或用于检测冷却塔排液管内液体的温度(即出水温度)。
在本实施例中,冷却塔还包括排气机构80,排气机构80包括:排气叶片81,排气叶片81设置在第一出气口11内;驱动部件,驱动部件与排气叶片81驱动连接,控制器90与驱动部件控制连接,以通过控制器90控制驱动部件,以调节排气叶片81的转速。
具体实施时,驱动部件包括电动机82和变频器,电动机82与排气叶片81驱动连接,变频器与电动机82输电连接,控制器90与变频器连接,这样的设置可以使控制器90通过变频器增大或者减小电动机82的输出转速,进而调节冷却塔的总排出风量。
具体实施时,排气机构80还包括传动轴83和减速机84,电动机82的输出轴通过传动轴83与减速机84的输入端连接,减速机84的输出端与排气叶片81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冷却塔还包括导风通道,设置在第二进气口12上且位于壳体10的外侧,空气冷却器40设置在导风通道内。其中,第二导风部72设置在导风通道的进风口处。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为:
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0包括形成于壳体10侧壁上的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12,形成于壳体10顶壁的第一出气口11,以及形成于第二进气口12的外侧并向外延伸一段的导风通道;其中,第一进气口位于第二进气口12的下方。
具体实施时,喷淋部30设置于填料部20的上侧,喷淋部30用于向填料部20喷洒循环水,使循环水在填料部20处与空气充分接触。
具体实施时,填料部20设置于壳体10的内部并位于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12之间,从第一进气口流入的外部空气流经上述填料部20。
具体实施时,空气冷却器40设置于导风通道内,并且空气冷却器40的冷却器出液口通过管路与喷淋部30连接。
从第一进气口进入到壳体10内的外部空气经过填料部20,并在填料部20处与循环水发生热量交换,形成湿热空气,湿热空气进入填料部20上侧的腔体内。从第二进气口12流入的外部空气经过空气冷却器40,在空气冷却器40中与循环水产生热量交换,形成干热空气。上述干热空气进入到填料部20上侧的腔体内与湿热空气混合,混合后的空气含湿量低于湿热空气的含湿量,减少或者避免了水雾的产生。同时,干式冷却方式中,空气与循环水不直接接触,没有水分的蒸发,起到了节水的作用。
干式冷却的热交换效率相对于湿式冷却来说较低,为了能够在达到冷却塔的设计要求(使循环水经过冷却塔后的温度降低值满足需求),并且将节水消雾的效果最优化的目标。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水量分配系统50分别与空气冷却器40和喷淋部30通过管路连接,用于向空气冷却器40和喷淋部30分配供水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感应装置60用于检测冷却塔的出水温度,第一感应装置60可以安装在冷却塔的出水管路上。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冷却塔的底部设有水池,第一感应装置60通过检测水池内的水温来获取冷却塔的出水温度。
具体实施时,控制器90分别与第一感应装置60和水量分配系统50连接,控制器90被配置为能够根据第一感应装置60检测的出水温度调整水量分配系统50向空气冷却器40和喷淋部30的供水量。
在本实施例中,冷却塔还包括风量分配系统,风量分配系统与控制器90连接,风量分配系统包括第一导风部71,第一导风部71设置于导风通道的进风口处。优选地,风量分配系统还包括第二导风部72,设置于第一进气口的外侧。第一导风部71和第一导风部71可以为电动百叶窗。
在本实施例中,喷淋部30上设有多个喷头32,喷头32的进水口设有第三阀门33,第三阀门33与控制器90连接,第三阀门33优选为气动阀,从而适应塔内的湿热环境。控制器90能够通过调节各第三阀门33的开度调整喷淋的水量,也能够起到向干式冷却和湿式冷却分配合理水量供给量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进气口12为多个,多个第二进气口12间隔设置在壳体10的侧壁上;空气冷却器40为多个,多个空气冷却器40与多个第二进气口12一一对应地设置,各个空气冷却器40设置在相应的第二进气口12处。具体实施时,水量分配系统50和风量分配系统均为多个。
优选地,第二进气口12为两个,两个第二进气口12相对设置在壳体10的侧壁上,空气冷却器40为两个。具体实施时,第一进气口也为两个。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冷却塔为节水消雾冷却塔,具体涉及热交换设备技术领域,该冷却塔通过设置第一感应装置60、水量分配系统50和控制器90,可以使第一感应装置60对冷却塔的出水温度进行检测,控制器90从第一感应装置60获取出水温度信号,当该出水温度的实时温度高于预定温度时,控制器90控制水量分配系统50增大直接向喷淋部30的供水量,总的供水量不变时,相应减小了通过空气冷却器40的供水量,从而提高了总的热交换效率,使得出水温度保持在预定温度;当该出水温度的实时温度低于预定温度时,控制器90通过水量分配系统50增大向空气冷却器40的供水量,减小直接向喷淋部30的供水量,从而减小总的水量消耗,同时达到消雾的目的。该冷却塔解决了节水消雾冷却塔中干式冷却和湿式冷却匹配不佳的技术问题,为实现节水消雾最优化提供了硬件基础。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冷却塔,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0),所述壳体(10)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进气口;
填料部(20),设置在所述壳体(10)的内侧,所述填料部(20)位于所述第一进气口上方,以使经所述第一进气口进入所述壳体(10)内的空气通过所述填料部(20);
喷淋部(30),设置在所述壳体(10)的内侧,所述喷淋部(30)位于所述填料部(20)的上方,以使由所述喷淋部(30)喷出的液体经过填料部(20)并与经过所述填料部(20)的空气进行热交换;
空气冷却器(40),设置在所述壳体(10)的外侧,所述空气冷却器(40)的冷却器出液口与所述喷淋部(30)连通,以使液体经过所述空气冷却器(40)的冷却作用后由所述喷淋部(30)喷出;
第一感应装置(60),用于检测经过所述填料部(20)后的液体的实时温度;
水量分配系统(50),用于向所述喷淋部(30)和所述空气冷却器(40)供液;
控制器(90),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感应装置(60)发送来的所述实时温度,所述控制器(90)与所述水量分配系统(50)控制连接,以在所述实时温度大于预定温度时,使所述水量分配系统(50)增大向所述喷淋部(30)的供液量并减小向所述空气冷却器(40)的供液量;并在所述实时温度小于所述预定温度时,使所述水量分配系统(50)减小向所述喷淋部(30)的供液量并增大所述空气冷却器(40)的供液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量分配系统(50)包括第一管路部件和第二管路部件,所述第一管路部件与所述喷淋部(30)连通,以使所述第一管路部件内的液体经所述喷淋部(30)喷出后与经过所述填料部(20)的空气发生热交换;所述第二管路部件与所述空气冷却器(40)连通,以使所述第二管路部件内的液体经过所述空气冷却器(40)的冷却作用后进入所述喷淋部(30);
控制器(90),所述控制器(90)与所述第一管路部件和所述第二管路部件均连接,以在所述实时温度大于预定温度时,增大所述第一管路部件的供液量并减小所述第二管路部件的供液量;并在所述实时温度小于所述预定温度时,减小所述第一管路部件的供液量并增大所述第二管路部件的供液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的顶壁上设置有第一出气口(11),以使经过所述填料部(20)的空气经过所述第一出气口(11)排出;所述壳体(10)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进气口(12),所述第二进气口(12)位于所述第一进气口的上方,所述空气冷却器(40)设置在所述第二进气口(12)处,以使经过所述空气冷却器(40)的空气经所述第二进气口(12)进入所述壳体(10)内并由所述第一出气口(11)排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部(20)设置在所述第一进气口和所述第二进气口(12)之间,所述喷淋部(30)设置在所述第二进气口(12)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路部件包括第一管路(511),所述第二管路部件包括第二管路(521),所述水量分配系统(50)还包括:
主管路(53),所述第一管路(511)和所述第二管路(521)均与所述主管路(53)连通,以使所述主管路(53)内的液体输送至所述第一管路(511)和/或所述第二管路(52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路部件还包括第一阀门(512),所述第一阀门(512)设置在所述第一管路(511)上,所述控制器(90)与所述第一阀门(512)控制连接,以调节所述第一阀门(512)的开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路部件还包括第二阀门(522),所述第二阀门(522)设置在所述第二管路(521)上,所述控制器(90)与所述第二阀门(522)控制连接,以调节所述第二阀门(522)的开度。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塔还包括:
风量分配系统,所述风量分配系统包括第一导风部(71)和第二导风部(72),所述第一导风部(71)设置在所述第一进气口处,以使空气通过所述第一导风部(71)和所述第一进气口进入所述壳体(10)内;所述第二导风部(72)设置在所述空气冷却器(40)远离所述第二进气口(12)的一侧,以使空气经过所述空气冷却器(40);
其中,所述控制器(90)与所述第一导风部(71)和所述第二导风部(72)均连接,以在所述实时温度大于所述预定温度时,增大所述第一导风部(71)的供气量,并减小所述第二导风部(72)的供气量;并在所述实时温度小于所述预定温度时,减小所述第一导风部(71)的供气量并增大所述第二导风部(72)的供气量。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部(30)包括喷淋主体部(31)和多个喷头(32),多个所述喷头(32)沿所述喷淋主体部(31)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喷头(32)靠近所述喷淋主体部(31)的一端设置有第三阀门(33);其中,所述控制器(90)与所述第三阀门(33)控制连接,以控制所述第三阀门(33)的开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塔还包括:
水池,所述水池设置在所述壳体(10)内且设置在所述壳体(10)的底部;
冷却塔排液管,与所述水池连通,所述冷却塔排液管用于将所述水池中的液体排出;
其中,所述第一感应装置用于检测所述水池内液体的温度或用于检测所述冷却塔排液管内液体的温度。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塔还包括排气机构(80),所述排气机构(80)包括:
排气叶片(81),所述排气叶片(81)设置在所述第一出气口(11)内;
驱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与所述排气叶片(81)驱动连接,所述控制器(90)与所述驱动部件控制连接,以通过所述控制器(90)控制所述驱动部件,以调节所述排气叶片(81)的转速。
CN201920578323.7U 2019-04-25 2019-04-25 冷却塔 Active CN2099610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78323.7U CN209961010U (zh) 2019-04-25 2019-04-25 冷却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78323.7U CN209961010U (zh) 2019-04-25 2019-04-25 冷却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61010U true CN209961010U (zh) 2020-01-17

Family

ID=692436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578323.7U Active CN209961010U (zh) 2019-04-25 2019-04-25 冷却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610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13351A (zh) 散热系统和通信系统
CN111356891A (zh) 热交换器操作的自动控制
CN104329739A (zh) 立管间接、低温表冷与高压微雾相结合的自适应空调机组
CN103987233A (zh) 一种智能管道加压式网络机柜及服务器冷却系统
CN113758301A (zh) 空冷机组喷淋提效装置及自动喷淋控制方法
CN105276735A (zh) 利用地铁隧道散热的蒸发冷却-机械制冷联合空调系统
CN103499126B (zh) 露点间接蒸发冷却与太阳能发电结合的执勤岗亭空调系统
CN209961010U (zh) 冷却塔
CN205066503U (zh) 闭式绝热蒸发冷却器
CN101936584B (zh) 夜间辐射冷却与蓄冷技术相结合的蒸发冷却空调系统
CN213515156U (zh) 一种智能化复合型闭式消雾节水冷却塔
CN105546692A (zh) 数据中心机柜冷却用蒸发冷却供冷系统
CN105276873A (zh) 一种无尘式节能高效的冷却系统
CN105627463B (zh) 适用于高大建筑物的蒸发冷却分层空调系统
CN214220824U (zh) 一种气膜储煤棚的可调温加湿供风组合装置
CN205133653U (zh) 一种转炉干法除尘系统的喷雾供水装置
CN100462659C (zh) 冷却塔水温调控方法
CN210123211U (zh) 喷雾节能设备及具有其的喷雾节能系统
CN110686339B (zh) 一种集成喷雾功能的冷水机组
CN208282380U (zh) 可变风量冷凝散热装置及排风系统
CN209920164U (zh) 一种养护窑养护系统和养护窑
CN203571922U (zh) 适用于执勤岗亭的蒸发冷却与太阳能发电结合的空调机
CN218864372U (zh) 一种辐射末端及空调系统
CN107014011A (zh) 基于温度‑湿度独立控制的蒸发冷却空调系统
CN104819536A (zh) 蒸发冷却与热管、热泵相结合的热回收空调机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416

Address after: 100011 Beijing Dongcheng District, West Binhe Road, No. 22

Patentee after: CHINA ENERGY INVESTMENT Corp.,Ltd.

Patentee after: CHINA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 Co.,Ltd.

Patentee after: JINCI TECHNOLOGY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o.,Ltd.

Patentee after: DEZHOU BEINUO WIND POWER MACHINERY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11 Beijing Dongcheng District, West Binhe Road, No. 22

Patentee before: CHINA ENERGY INVESTMENT Corp.,Ltd.

Patentee before: CHINA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 Co.,Ltd.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SHENHUA ZHONGJI ENERG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DEZHOU BEINUO WIND POWER MACHINERY EQUIPMENT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