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60808U - 一种设置毛细管的冷凝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设置毛细管的冷凝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60808U
CN209960808U CN201920461506.0U CN201920461506U CN209960808U CN 209960808 U CN209960808 U CN 209960808U CN 201920461506 U CN201920461506 U CN 201920461506U CN 209960808 U CN209960808 U CN 2099608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pipe
feed liquor
capillary
retur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46150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Zero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Zero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Zero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Zero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46150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608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608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608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设置毛细管的冷凝器,包括散热片、用于盛装冷却液的液体盒、两个三通阀、均呈水平栅栏状的进液导管和回液导管,还包括盘旋状的毛细管,毛细管的进液口与液体盒的出液端连通,毛细管的出液口与其中一个三通阀的进液端连通,其中一个所述三通阀的两个出液端分别与进液导管的进液端和回液导管的出液端连通,进液导管的出液端和回液导管的进液端均通过另一个所述三通阀与液体盒的进液端连通。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当放置在出液盒内的液体受热后会先流进盘旋状的毛细管内并流出,形成一定的气压差,在制冷工质重力的作用下,然后经过回液导管回流到液体盒,如此循环流动,提高了散热效果,故具有降温散热效果好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设置毛细管的冷凝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散热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设置毛细管的冷凝器。
背景技术
目前,一种冷凝器,包括散热片、液体盒、液体盒、两个三通阀以及两根金属导管,每根所述金属导管均包括呈水平栅栏状的进液导管和回液导管,进液导管与回液导管平行,散热片焊接在进液导管与回液导管的外壁上。其存在的问题是:由于工质经常发热,现有技术中的冷凝器散热冷却效果不佳,散热效率低下。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设置毛细管的冷凝器。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置毛细管的冷凝器,当放置在液体盒内的液体受热后会先流进盘旋状的毛细管内并流出,形成一定的气压差,在制冷工质重力的作用下,然后经过回液导管回流到液体盒,如此循环流动,提高了散热效果,具有降温散热效果好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设置毛细管的冷凝器,包括散热片、用于盛装冷却液的液体盒、两个三通阀、均呈水平栅栏状的进液导管和回液导管,进液导管与回液导管平行,散热片焊接在进液导管与回液导管的外壁上,还包括盘旋状的毛细管,所述毛细管的进液口与液体盒的出液端连通,所述毛细管的出液口与其中一个三通阀的进液端连通,其中一个所述三通阀的两个出液端分别与所述进液导管的进液端和所述回液导管的出液端连通,所述进液导管的出液端和所述回液导管的进液端均通过另一个所述三通阀与液体盒的进液端连通。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焊接在进液导管和回液导管上的四个安装板,其中两个所述安装板焊接在进液导管和回液导管的两侧壁上,另外两个所述安装板焊接在回液导管的后侧壁的散热片上。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位于进液导管和回液导管的两侧壁的安装板均呈七字形,所述安装板包括水平板体和沿水平板体端部径向延伸的沿板,所述水平板体设有至少两个用于卡入进液导管和回液导管的卡合孔,所述沿板设有用于固定进液导管和回液导管的第一安装孔。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位于回液导管的后侧壁的安装板均呈Z字形,所述安装板包括折弯板和沿折弯板径向伸出的竖板,所述折弯板焊接在散热片上,所述竖板设有用于固定进液导管和回液导管的第二安装孔。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散热片具有两层由若干条相间的杆体排布而成,每层杆体均焊接在进液导管两侧的外壁上或者焊接在回液导管两侧的外壁上。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进液导管与所述回液导管均包括多个数个U型管体一体拼接成型而成。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设置毛细管的冷凝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利用上述的设置毛细管的冷凝器后,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采用了此种结构,通过设置盘旋状的毛细管,所述毛细管的进液口与液体盒连通,所述毛细管的出液口与其中一个三通阀的进液端连通,其中一个所述三通阀的两个出液端分别与所述进液导管的进液端和所述回液导管的出液端连通,所述进液导管的出液端和所述回液导管的进液端均通过另一个所述三通阀与液体盒连通;这样当放置在液体盒内的液体受热后会先流进盘旋状的毛细管内并流出,形成一定的气压差,在制冷工质重力的作用下,然后经过回液导管回流到液体盒,如此循环流动,提高了散热效果,故具有降温散热效果好的优点。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设置毛细管的冷凝器的立体图;
图2为一种设置毛细管的冷凝器的主视图;
图3为一种设置毛细管的冷凝器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具体结构可参照专利申请的附图进行说明。
在以下实施例中,以纸面图2箭头标向来定义方向,以纸面的左侧为左方向,纸面的右侧为右方向,纸面的上侧为上方向,纸面的下侧为下方向,以垂直于纸面的前侧为前方向,以垂直于纸面的后侧为后方向,以本体内腔为内,以本体外壁为外。
结合图1、图2以及图3所示,一种设置毛细管的冷凝器,包括散热片1、液体盒2、两个三通阀3、均呈水平栅栏状的进液导管4和回液导管5,进液导管4与回液导管5平行,散热片1焊接在进液导管4与回液导管5的外壁上,还包括盘旋状的毛细管6,所述毛细管6的进液口与液体盒2的出液端21连通,所述毛细管6的出液口与其中一个三通阀3的进液端连通,其中一个所述三通阀3的两个出液端分别与所述进液导管4的进液端和所述回液导管5的出液端连通,所述进液导管4的出液端和所述回液导管5的进液端均通过另一个所述三通阀3与液体盒2的进液端连通。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当放置在液体盒2内的液体受热后会先流进盘旋状的毛细管6内并流出,形成一定的气压差,在制冷工质重力的作用下,然后经过回液导管5回流到液体盒2,如此循环流动,提高了散热效果,故具有降温散热效果好的优点。
结合图1和图2所示,还包括焊接在进液导管4和回液导管5上的四个安装板7,其中两个所述安装板7焊接在进液导管4和回液导管5的两侧壁上,另外两个所述安装板7焊接在回液导管5的后侧壁的散热片1上。通过设置上述安装板7,能够将其稳固的连接在待散热的工质上,避免出现松脱,确保散热的有效进行。
结合图1和图2所示,位于进液导管4和回液导管5的两侧壁的安装板7均呈七字形,所述安装板7包括水平板体71和沿水平板体71端部径向延伸的沿板72,所述水平板体71设有至少两个用于卡入进液导管4和回液导管5的卡合孔711,所述沿板72设有用于固定进液导管4和回液导管5的第一安装孔721。
结合图1、图2以及图3所示,位于回液导管5的后侧壁的安装板均呈Z字形,所述安装板7包括折弯板73和沿折弯板73径向伸出的竖板74,所述折弯板73焊接在散热片1上,所述竖板74设有用于固定进液导管4和回液导管5的第二安装孔741。
结合图1所示,所述散热片1具有两层由若干条相间的杆体11排布而成,每层杆体11均焊接在进液导管4两侧的外壁上或者焊接在回液导管5两侧的外壁上。
结合图1所示,所述进液导管4与所述回液导管5均包括多个数个U型管体45一体拼接成型而成。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设置毛细管的冷凝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利用上述的设置毛细管的冷凝器后,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采用了此种结构,通过设置盘旋状的毛细管,所述毛细管的进液口与液体盒连通,所述毛细管的出液口与其中一个三通阀的进液端连通,其中一个所述三通阀的两个出液端分别与所述进液导管的进液端和所述回液导管的出液端连通,所述进液导管的出液端和所述回液导管的进液端均通过另一个所述三通阀与液体盒连通;这样当放置在液体盒内的液体受热后会先流进盘旋状的毛细管内并流出,形成一定的气压差,在制冷工质重力的作用下,然后经过回液导管回流到液体盒,如此循环流动,提高了散热效果,故具有降温散热效果好的优点。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6)

1.一种设置毛细管的冷凝器,包括散热片、用于盛装冷却液的液体盒、两个三通阀、均呈水平栅栏状的进液导管和回液导管,进液导管与回液导管平行,散热片焊接在进液导管与回液导管的外壁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盘旋状的毛细管,所述毛细管的进液口与液体盒的出液端连通,所述毛细管的出液口与其中一个三通阀的进液端连通,其中一个所述三通阀的两个出液端分别与所述进液导管的进液端和所述回液导管的出液端连通,所述进液导管的出液端和所述回液导管的进液端均通过另一个所述三通阀与液体盒的进液端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置毛细管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焊接在进液导管和回液导管上的四个安装板,其中两个所述安装板焊接在进液导管和回液导管的两侧壁上,另外两个所述安装板焊接在回液导管的后侧壁的散热片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置毛细管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位于进液导管和回液导管的两侧壁的安装板均呈七字形,所述安装板包括水平板体和沿水平板体端部径向延伸的沿板,所述水平板体设有至少两个用于卡入进液导管和回液导管的卡合孔,所述沿板设有用于固定进液导管和回液导管的第一安装孔。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置毛细管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位于回液导管的后侧壁的安装板均呈Z字形,所述安装板包括折弯板和沿折弯板径向伸出的竖板,所述折弯板焊接在散热片上,所述竖板设有用于固定进液导管和回液导管的第二安装孔。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设置毛细管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具有两层由若干条相间的杆体排布而成,每层杆体均焊接在进液导管两侧的外壁上或者焊接在回液导管两侧的外壁上。
6.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设置毛细管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导管与所述回液导管均包括多个数个U型管体一体拼接成型而成。
CN201920461506.0U 2019-04-04 2019-04-04 一种设置毛细管的冷凝器 Active CN2099608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61506.0U CN209960808U (zh) 2019-04-04 2019-04-04 一种设置毛细管的冷凝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61506.0U CN209960808U (zh) 2019-04-04 2019-04-04 一种设置毛细管的冷凝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60808U true CN209960808U (zh) 2020-01-17

Family

ID=692410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461506.0U Active CN209960808U (zh) 2019-04-04 2019-04-04 一种设置毛细管的冷凝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608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59313B (zh) 换热器的贮水箱
CN103874900B (zh) 换热器
CN201539997U (zh) 一种高效冷凝器及安装有该冷凝器的空调器
CN105121988A (zh) 折叠管多组热交换单元
JP4357571B2 (ja) 熱交換器
CN101738016A (zh) 一种高效冷凝器及安装有该冷凝器的空调器
US20070068661A1 (en) Heat exchanger
CN101435668A (zh) 内外翅片扁管换热器
CN209960808U (zh) 一种设置毛细管的冷凝器
US20070068662A1 (en) Heat exchanger
CN103047886A (zh) 一种列管式换热器管程数改造的方法
CN104764255A (zh) 平行流换热器
CN201867091U (zh) 矩形全焊接管壳式热网加热器
CN103292617A (zh) 一种翅片式换热器
CN201053843Y (zh) 板管式换热器
CN203744811U (zh) 集流管及具有该集流管的平行流换热器
CN209310598U (zh) 一种翅片及具有该翅片的换热器
JP2008082672A (ja) 熱交換器
CN207662231U (zh) 一种板式带翅片散热器
JP2005233597A (ja) 蓄熱熱交換器
CN102012180B (zh) 矩形全焊接管壳式热网加热器
CN207335477U (zh) 空调换热器及空调器
JPS61202085A (ja) 熱交換器
JPH0645154Y2 (ja) 熱交換器
CN204593962U (zh) 平行流换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