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60585U - 一种挡油板及集成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挡油板及集成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60585U
CN209960585U CN201920724087.5U CN201920724087U CN209960585U CN 209960585 U CN209960585 U CN 209960585U CN 201920724087 U CN201920724087 U CN 201920724087U CN 209960585 U CN209960585 U CN 2099605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baffle plate
oil baffle
plate body
baff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2408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斌
张玉忠
吴喜志
胡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Oxfam Industrial Management Co.,Ltd.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Ningbo Aux Kitchen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Ningbo Aux Kitchen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Ningbo Aux Kitchen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72408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605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605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605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挡油板及集成灶,所述挡油板包括挡油板本体,所述挡油板本体侧端设置有卡钩,所述卡钩适于与设置在所述集成灶支撑柱上的卡柱卡接适配,用以将所述挡油板本体固定在所述支撑柱上;且所述挡油板本体下侧边缘设有折边,所述折边用于引导油污流向。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挡油板及集成灶,通过在挡油板本体上设置卡钩,并与设置在支撑柱内侧面相应位置的卡柱卡接,通过挡风板本体自身的重量即可固定于集成灶上,拆装方便快捷,有利于挡油板的维修和清洁;同时通过在挡油板本体下侧边缘设置折边,引导挡油板上的油污直接落入吸烟通道进入集油系统中,缩短了油污进入集油盒的路径。

Description

一种挡油板及集成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油烟吸排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挡油板及集成灶。
背景技术
集成灶是集吸油烟机、燃气灶、消毒柜、储藏柜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一种组合灶具,主要包括箱体、安装于箱体上的灶台、位于灶台上部的挡油板和滤油网、位于灶台下方的燃烧系统和与吸风口连通的风道等部件。实际使用时,仅需打开相应开关就能使燃烧系统、消毒柜等工作,具有安装简便、整体性强、抽排油烟效果较好等优点。
由于挡油板的上方连接有滤油网,滤油网吸附的油烟会顺着流到挡油板上,而现有的挡油板仅为一板状结构,且大多是通过焊接或螺钉连接固定在灶台上,不易清洗;同时也无法对油污进行引导,因此长时间使用后,油污可能遍布整个烟道内部,不利于油污的收集,且增大了清洁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挡油板及集成灶,通过将挡油板设置为可拆卸结构,同时在挡油板下侧边缘设置折边引导油污走向;不仅降低了挡油板的拆装和清洁难度,而且能够引导挡油板上的油污直接落入吸烟通道进入集油系统中,有利于油污收集。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挡油板,用于集成灶,包括挡油板本体,所述挡油板本体侧端设置有卡钩,所述卡钩适于与设置在所述集成灶支撑柱上的卡柱卡接适配,用以将所述挡油板本体固定在所述支撑柱上;且所述挡油板本体下侧边缘设有折边,所述折边用于引导油污流向。
进一步地,所述挡油板还包括玻璃挡板,所述玻璃挡板与所述挡油板本体外表面贴合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玻璃挡板的表面积大于所述挡油板板本体的表面积,所述折边与所述玻璃挡板围合成一限位槽,所述限位槽适于与设置在灶台上的限位结构卡接。
进一步地,所述挡油板本体内表面还设置有走油结构,所述走油结构用于引导所述挡油板本体表面的油污的流向。
进一步地,所述走油结构包括走油凸筋和/或走油凹槽,所述走油凸筋和/或走油凹槽相对于所述挡油板本体的上侧边朝所述挡油板本体的下侧边倾斜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卡钩包括安装部和固连在所述安装部上的定位部,所述安装部通过螺钉与所述挡油板本体连接,所述定位部上设有与所述卡柱形状匹配的卡口。
进一步地,所述走油凸筋和/或走油凹槽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走油凸筋和/或走油凹槽间隔设置在所述挡油板本体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走油结构与所述挡油板本体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折边与所述挡油板本体一体成型。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挡油板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挡油板本体上设置卡钩,并在支撑柱内侧面相应位置设置卡柱,通过卡钩上的卡口卡在卡柱上,使挡油板本体与支撑柱固定连接,该连接方式只需要通过挡风板本体自身的重量即可固定于集成灶上,拆卸时只需要往上提即可取下,方便快捷,有利于挡油板的维修和清洁;同时通过在挡油板本体下侧边缘设置折边,引导挡油板上的油污直接落入吸烟通道进入集油系统中,缩短了油污进入集油盒的路径。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挡油板本体表面设置走油结构,可以对流到挡油板上的油污可以进行整流,并引导整流后的油污进入集油系统,最终收集到集油盒内;有利于油污的收集,且降低了挡油板的清洁难度。
(3)本实用新型同时通过在挡油板本体外表面固设玻璃挡板,不仅增添集成灶的美观性,降低拆卸和清洁的难度;此外,玻璃挡板还可以与折边配合形成限位槽,通过限位槽与固定在灶台上的限位结构的卡接作用,将挡油板固定在集成灶内,提高了安装稳固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集成灶,所述集成灶具有上述所述的挡油板,所述集成灶与所述挡油板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集成灶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集成灶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挡油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挡油板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集成灶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7为图6中B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吸烟罩,110-滤油网,120-支撑柱,121-第一连接面,122-第二连接面,123-卡柱,130-挡油板,131-挡油板本体,132-走油结构,133-折边,134-玻璃挡板,135-卡钩,1351-安装部,1352-定位部,140-背板,150-弧形顶板,2-箱体,3-灶台,310-限位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另外,对该具体实施方式中涉及到方位作简要说明:下述在提到每个结构件的“前”、“后”、“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是指附图中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顶端”、“底端”这些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中,“外侧”指集成灶使用状态下挡油板靠近用户的一侧,“内侧”指集成灶使用状态下挡油板背离用户的一侧。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专利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集成灶包括箱体2、安装在箱体2上的灶台3、设置在灶台3上方的吸烟罩1以及连通箱体2与吸烟罩1的吸烟通道,吸烟通道包括吸风室和集风室,吸风室与吸烟罩1上的吸风口连通,其中吸烟罩1包括背板140、位于背板140上方的弧形顶板150、与背板140两侧连接的支撑柱120、以及位于支撑柱120前侧的挡油板130和位于挡油板130上方的滤油网110构成,挡油板130位于灶台3后侧边缘并与灶台3垂直连接,背板140、两侧的支撑柱120以及挡油板130共同围合成吸风室,且吸风口位于挡油板130上方,滤油网110设置在吸风口处,吸烟通道通过滤油网110上的吸风孔与外界连通。集风室里设置有风机蜗壳组件,涡轮风机由蜗壳和蜗壳内的由电机驱动的叶轮组成,通过风轮的转动使蜗壳产生负压,从而使吸风口吸入的油烟经吸烟通道送往排风口加以排放。
结合图5-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挡油板130,用于集成灶,包括挡油板本体131,挡油板本体131侧端设置有卡钩135,卡钩135适于与设置在集成灶支撑柱120上的卡柱123卡接适配,用以将挡油板本体131固定在支撑柱120上;挡油板本体131下侧边缘设有折边133,该折边133用于引导油污流向。
具体的,结合图1、图5所示,支撑柱120包括第一连接面121、与第一连接面121侧边连接的第二连接面122、以及相对设置的两侧面,第一连接面121和第二连接面122位于两侧面中间并围合成一中空腔体。第一连接面121与第二连接面122分别与滤油网110和挡油板130连接。支撑柱120的底端与灶台3垂直固定连接,支撑柱120的后侧与背板140固定连接;在安装状态下,支撑柱120整体上为截面为直角梯形的中空结构,第二连接面122为与灶台3垂直且与挡油板130连接,第一连接面121位于第二连接面122上方且与吸烟罩1的背板140连接,支撑柱120的两侧面,其中向外的侧面为集成灶外观部的一部分,向内的侧面与背板140、挡油板130等一起围合成吸烟通道,且吸烟通道的入口-吸风口呈长方形。相应的,滤油网110也呈长方形,滤油网110的后侧面与支撑柱120的第一连接面121贴合,此时,滤油网110将吸风口完全挡住。
支撑柱120内侧面上设有卡柱123,挡油板本体131表面与卡柱123相对应位置处设有卡钩135,卡钩135能卡设在卡柱123上进而使挡油板本体131与支撑柱120被固定住。折边133由挡油板本体131的下侧边沿集成灶内侧弯折而成。较佳的,折边133与挡油板本体131一体成型设置,不仅可以增强挡油板本体131的整体结构强度,减少安装步骤,且使得油污挡油板本体131和折边133之间的流动更顺畅。挡油板本体131上走油结构132引导油污向下流向折边133,并沿折边133落入吸烟通道内,最后进入集油槽。
其中,卡柱123可以为固定在支撑柱120内侧面上的限位螺钉。卡钩135包括安装部1351和固连在所述安装部1351上的定位部1352,整体呈L形结构,安装部1351与定位部1352分别为L形结构的两条边,安装部1351通过螺钉与挡油板本体131固定连接,定位部1352上设有开口向下的卡口,该卡口与限位螺钉的尺寸匹配,能够卡在限位螺钉上。
本实施例提供的挡油板130,通过在挡油板本体131一端设置卡钩135,并在支撑柱120内侧面相应位置设置卡柱123,通过卡钩135上的卡口卡在卡柱123上,使挡油板本体131与支撑柱120固定连接,该连接方式只需要通过挡风板本体自身的重量即可固定于集成灶上,拆卸时只需要往上提即可取下,方便快捷,有利于挡油板130的维修和清洁。同时,通过在挡油板本体131下侧边缘设置折边133,可以引导挡油板130上的油污直接落入吸烟通道进入集油系统中,避免油污顺着挡油板130流到集成灶箱体2内壁,减少部分油污流到集油盒的路径。
实施例2
结合图2-4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挡油板130还包括玻璃挡板134,玻璃挡板134与挡油板本体131外表面贴合固定连接。
玻璃挡板134与挡油板本体131外表面(背离折边133的一面)通过粘胶剂贴合固定连接,玻璃挡板134的尺寸大于挡风板尺寸,玻璃挡板134四周沿挡油板本体131四周边缘向外延伸,且于安装状态下可以伸出支撑柱120并形成抓取部。玻璃挡板134表面较为光滑,在清洗时更加容易,在不拆卸挡油板130时,只需要擦拭玻璃挡板134即可保持表面的干净。采用玻璃挡板134可以增添集成灶的美观性,同时在拆卸时可抓住玻璃挡板134两端进行拆卸,方便操作
较佳的,玻璃挡板的表面积大于挡油板板本体的表面积,折边与玻璃挡板围合成一限位槽,限位槽适于与设置在灶台上的限位结构卡接。
结合图3所示,在玻璃挡板134固定在挡油板本体131上状态下,玻璃挡板134的下侧边缘相对于灶台3的高度小于挡油板本体131下侧边缘相对于灶台3的高度,因此,设置在挡油板本体131下侧边缘上的折边133与玻璃挡板134围合成一限位槽,限位槽适于与设置在灶台3上的限位结构310卡接。
具体的,灶台3上设有限位结构310,所述限位结构310的下端与灶台3固定,所述限位结构310的上端为朝集成灶内部翻折的弯折板,该弯折板可以卡入限位槽内,从而对挡油板130进行限定。
较佳的,折边133相对于玻璃挡板134的倾斜角度与限位结构310上端弯折板的弯折角度相同,这样可以增大限位槽与限位结构310的接触受力面积,增大连接稳定性。在挡油板130的安装过程中,将折边133与玻璃挡板134形成的限位槽套在弯折板的弯折处,同时将卡钩135挂在卡柱123上,然后向下施加压力,使折边133与弯折板的弯折面抵接、卡钩135上的卡口与卡柱123卡接。在拆卸挡油板130时,只需要抓住玻璃挡板134两端向上提起,使限位槽与限位结构310脱离、卡钩135与卡柱123解锁。
本实施例提供的挡油板130,通过在挡油板本体131表面固设玻璃挡板134,不仅增添集成灶的美观性,降低拆卸和清洁的难度,同时,玻璃挡板134还可以与折边133配合形成限位槽,通过限位槽与灶台3上限位结构310的卡接作用,将挡油板130固定在集成灶内。挡油板130在卡钩135与卡柱123、限位槽与限位结构310的双重卡接作用下,安装更为稳固,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集成灶的整体安装强度,且挡油板130拆卸方便,安装简单,具有很高的市场推广价值。
实施例3
结合图2、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挡油板本体131的内表面还设置有走油结构132,走油结构132用于引导挡油板本体131表面的油污的流向。
具体的,挡油板130为一矩形板状结构,其长度与灶台3的长度相当,与灶台3后侧边缘垂直连接;挡油板130的左右两端分别于集成灶左右两侧的支撑柱120固定连接。由于灶台3上的炊具具有一定的高度,且炊具产生的油烟流动方向大部分是向上的,因此为更有效的吸收油烟,集成灶的吸风口需要具有一定的高度,也即滤油网110与灶台3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这样设置在滤油网110与灶台3之间的挡油板130则可以对炊具工作过程中溅出的油或杂物进行遮挡,且对部分油烟进行导向使之向上流动进入滤油网110,并通过滤油网110上的吸风孔被吸入吸烟通道内。滤油网110用于对进入集成灶的油烟进行初步分离,长时间使用后,滤油网110会吸附大量油烟,滤油网110外侧的油污,使用者可以轻松擦拭掉,而滤油网110内侧的油污由于重力作用则会顺着滤油网110往下流到挡油板130内侧;且若滤油网110与挡油板130的连接处设有容纳油污通过的漏油槽,则滤油网110与挡油板130连接处聚集的油烟也会顺着漏油槽流向挡油板130,而本实施例通过在挡油板130表面设置走油结构132,可以对流到挡油板130上的油污可以进行整流,并引导整流后的油污进入集油系统,最终收集到集油盒内。
其中,走油结构132包括走油凸筋和/或走油凹槽,且走油凸筋和/或走油凹槽相对于挡油板本体131的上侧边朝挡油板本体131的下侧边倾斜设置。为增加结构强度,挡油板本体131通常为铁或不锈钢材料,在本实施例中,走油结构132与挡油板本体131一体成型设置,走油结构132由挡油板本体131表面朝内侧凸起形成走油凸筋或朝外侧凸起形成走油凹槽。当油污流至走油结构132时,会在凸筋或卡口处聚集并沿着走油凸筋或走油凹槽向下流动。
较佳的,走油凸筋和/或走油凹槽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走油凸筋和/或走油凹槽间隔设置在挡油板本体131表面。优选的,多个走油凸筋和/或走油凹槽以挡油板130长边的中线为轴对称设置,由于走油凸筋和/或走油凹槽在挡油板130表面从上到下倾斜设置,这样左右相邻的两个走油凸筋和/或走油凹槽形成倒八字形结构,油污从倒八字形结构的底部开口处流出,进一步对油污整流,并使油污顺着挡油板本体131长边中线部位向下流动,进而进入集油系统,避免了油污在挡油板本体131上无方向流动,导致整个挡油板本体131内壁油污重重,清洗困难。
本实施例提供的挡油板130,通过在挡油板本体131表面设置走油结构132,可以对流到挡油板130上的油污可以进行整流,并引导整流后的油污进入集油系统,最终收集到集油盒内;减少了油污收集到集油盒的路径,且降低了挡油板130的清洁难度。
实施例4
一种集成灶,包括上述挡油板。
本实施例中的集成灶,采用上述挡油板,该挡油板130包括挡油板本体131,挡油板本体131侧端设置有卡钩135,卡钩135适于与设置在集成灶支撑柱120上的卡柱123卡接适配,用以将挡油板本体131固定在支撑柱120上;挡油板本体131下侧边缘设有折边133,该折边133用于引导油污流向。
相比于现有集成灶的挡油板130通过焊接或螺钉连接固定,且只能起到阻挡油烟作用。本实施例提供的集成灶,通过在挡油板本体131一端设置卡钩135,并在支撑柱120内侧面相应位置设置卡柱123,通过卡钩135上的卡口卡在卡柱123上,使挡油板本体131与支撑柱120固定连接,该连接方式只需要通过挡风板本体自身的重量即可固定于集成灶上,拆卸时只需要往上提即可取下,方便快捷,有利于挡油板130的维修和清洁。同时,通过在挡油板本体131下侧边缘设置折边133,可以引导挡油板130上的油污直接落入吸烟通道进入集油系统中,避免油污顺着挡油板130流到集成灶箱体2内壁,减少部分油污流到集油盒的路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挡油板,用于集成灶,其特征在于,包括挡油板本体(131),所述挡油板本体(131)侧端设置有卡钩(135),所述卡钩(135)适于与设置在所述集成灶支撑柱(120)上的卡柱(123)卡接适配,用以将所述挡油板本体(131)固定在所述支撑柱(120)上;所述挡油板本体(131)下侧边缘设有折边(133),所述折边(133)用于引导油污流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油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油板还包括玻璃挡板(134),所述玻璃挡板(134)与所述挡油板本体(131)外表面贴合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挡油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挡板(134)的表面积大于所述挡油板本体(131)的表面积,所述折边(133)与所述玻璃挡板(134)围合成一限位槽,所述限位槽适于与设置在灶台(3)上的限位结构(310)卡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油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油板本体(131)内表面还设置有走油结构(132),所述走油结构(132)用于引导所述挡油板本体(131)表面的油污的流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挡油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走油结构(132)包括走油凸筋和/或走油凹槽,所述走油凸筋和/或走油凹槽相对于所述挡油板本体(131)的上侧边朝所述挡油板本体(131)的下侧边倾斜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油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钩(135)包括安装部(1351)和固连在所述安装部(1351)上的定位部(1352),所述安装部(1351)通过螺钉与所述挡油板本体(131)连接,所述定位部(1352)上设有与所述卡柱(123)形状匹配的卡口。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挡油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走油凸筋和/或走油凹槽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走油凸筋和/或走油凹槽间隔设置在所述挡油板本体(131)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挡油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走油结构(132)与所述挡油板本体(131)一体成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油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折边(133)与所述挡油板本体(131)一体成型。
10.一种集成灶,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挡油板。
CN201920724087.5U 2019-05-20 2019-05-20 一种挡油板及集成灶 Active CN2099605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24087.5U CN209960585U (zh) 2019-05-20 2019-05-20 一种挡油板及集成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24087.5U CN209960585U (zh) 2019-05-20 2019-05-20 一种挡油板及集成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60585U true CN209960585U (zh) 2020-01-17

Family

ID=692458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24087.5U Active CN209960585U (zh) 2019-05-20 2019-05-20 一种挡油板及集成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605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012547B1 (en) Air purifier
CN103697513B (zh) 一种带有导流板的吸油烟机
CN215863589U (zh) 一种吸油烟机
US20200232649A1 (en) Fume Collecting Assembly, Range Hood, Side Suction Range Hood, Range Hood for Two-sided Fume Collection and Central Air Intake, Range Hood with Partition, and Central Fume Purification Device
CN106642260A (zh) 一种侧吸式吸油烟机的导油结构
EP1757864A2 (en) Exhaust hood
CN209960585U (zh) 一种挡油板及集成灶
WO2019218795A1 (zh) 吸油烟机导流装置
US20040154612A1 (en) Smoke guide structure for kitchen hood
CN110107942A (zh) 一种集成灶烟道油路系统及集成灶
CN209908849U (zh) 一种集成灶
CN109780592A (zh) 一种吸油烟机
CN203628766U (zh) 一种用于吸油烟机的滤网
CN210397239U (zh) 一种集成灶
CN217004603U (zh) 一种吸油烟机
CN215062265U (zh) 一种油烟过滤装置及烤箱
CN112710015B (zh) 一种吸油烟机
CN220344288U (zh) 手持布艺清洗机的污水箱组件
CN219572032U (zh) 一种uv烟罩
CN216448227U (zh) 集成灶挡烟装置
CN216897437U (zh) 油烟机
CN220958600U (zh) 吸油烟机及其壳体
CN217978949U (zh) 一种侧吸式油烟机
CN201517802U (zh) 一种双油杯的侧吸式油烟机
CN210345589U (zh) 抽油烟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15000 Xinmei Road 518, Ningbo High-tech Zone, Zhejiang Province

Co-patentee after: NINGBO AUX ELECTRIC Co.,Ltd.

Patentee after: Ningbo Oxfam Industrial Manage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315191 Yinzhou District Province, Ningbo City, Jiang Shan town on the village of summer ho

Co-patentee before: NINGBO AUX ELECTRIC Co.,Ltd.

Patentee before: NINGBO AUX KITCHEN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618

Address after: 315000 Xinmei Road 518, Ningbo High-tech Zone, Zhejiang Province

Co-patentee after: NINGBO AUX ELECTRIC Co.,Ltd.

Patentee after: NINGBO AUX KITCHEN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315000 Xinmei Road 518, Ningbo High-tech Zone, Zhejiang Province

Co-patentee before: NINGBO AUX ELECTRIC Co.,Ltd.

Patentee before: Ningbo Oxfam Industrial Management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