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57929U - 一种静电纺丝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静电纺丝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57929U
CN209957929U CN201920620088.5U CN201920620088U CN209957929U CN 209957929 U CN209957929 U CN 209957929U CN 201920620088 U CN201920620088 U CN 201920620088U CN 209957929 U CN209957929 U CN 2099579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electrode
liquid coating
voltage electrode
power supp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2008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成永
姚万军
杜建华
任有权
张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Is Automation Of Industry Co Ltd On Same Day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Is Automation Of Industry Co Ltd On Same Da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Is Automation Of Industry Co Ltd On Same Day filed Critical Kunshan Is Automation Of Industry Co Ltd On Same Day
Priority to CN20192062008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579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579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579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inning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Manufacturing Artificial Fi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静电纺丝系统,包括静电纺丝装置,静电纺丝装置包括第一电极装置和第二电极装置;第一电极装置包括基板、设高压电源装置和张紧调节装置、两端分别连接于高压电源装置与张紧调节装置的高压电极,及滑动连接于高压电源装置与张紧调节装置之间的涂液装置,涂液装置内部形成有封闭式的涂液通道,高压电极经过涂液通道,高压电源装置被配置为使高压电极带高压正电;第二电极装置包括接地的接地极板;基材能够穿过高压电极与接地极板之间并靠近接地极板设置。该静电纺丝系统能够解决因溶液敞开式放置造成挥发的问题,保证溶液浓度稳定性,进而保证纳米纤维的生产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静电纺丝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静电纺丝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静电纺丝系统。
背景技术
静电纺丝技术是利用静电力从溶液中制备超细纤维或者纱线,超细纤维或纱线的直径通常在几十纳米到几微米。静电纺丝的原理在于,液滴在电场作用下带电荷,静电力会克服表面张力使液滴发生变形,当静电力大于表面张力到一定程度后,液滴会形成喷射细流,细流在喷射过程中分裂并且溶剂蒸发,最终得到纳米纤维。近年来,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纳米纤维材料已经成为世界材料科学技术领域最重要的课题之一。
传统的静电纺丝系统由空心针式喷丝头、泵、电极接收板和高压电源装置组成,其中,泵用来将聚合物溶液送入喷丝头,高压电源装置连接在喷丝头和电极接收板之间。这种静电纺丝方式为针式,其喷丝头直径较小,喷丝头表面附近形成的高强电场,使得喷丝头在高压下易受电晕而产生放电的现象,会导致制备的纳米纤维的直径逐渐变大,质量逐渐变差。
随着技术逐步发展,无针静电纺丝技术得以应用,并解决了针式静电纺丝存在的因喷丝头在高压下易受电晕而产生放电的问题,但由于现有的无针静电纺丝设备的溶液槽大都处于敞口状态,在制备过程中,随着静电纺丝的进行,因溶剂挥发导致溶液浓度越来越来高,从而使得不同时间段制备所得到的纳米纤维的直径不一致,影响了纳米纤维产品的质量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静电纺丝系统,能够解决因溶液敞开式放置造成挥发的问题,保证溶液浓度稳定性,进而保证纳米纤维的生产质量。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静电纺丝系统,包括静电纺丝装置,所述静电纺丝装置包括第一电极装置和位于所述第一电极装置上方的第二电极装置;
所述第一电极装置包括基板、设置于所述基板上的高压电源装置和张紧调节装置、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高压电源装置与所述张紧调节装置的高压电极,及沿所述高压电极的延伸方向滑动连接于所述高压电源装置与所述张紧调节装置之间的涂液装置,所述涂液装置内部形成有封闭式的涂液通道,所述高压电极经过所述涂液通道,所述高压电源装置被配置为使所述高压电极带高压正电;
所述第二电极装置包括接地的接地极板;
基材能够穿过所述高压电极与所述接地极板之间并靠近所述接地极板设置。
其中,所述涂液装置包括涂液组件,所述涂液组件包括涂液壳,所述涂液通道包括设置于所述涂液壳的进液通道及连通所述进液通道并朝向高压电极的涂抹通道。
其中,所述涂液组件还包括两个滚轮,所述涂液壳内部设置有独立于所述涂液通道的容置腔,所述滚轮位于所述容置腔中,所述高压电极从两个所述滚轮之间经过。
其中,所述涂液装置还包括集液板,所述集液板设置于所述涂液组件底部,所述集液板开设有集液槽,经所述涂液组件流下的溶液能够流入所述集液槽中。
其中,所述涂液装置还包括外壳,所述涂液组件封闭于所述外壳与所述集液板围成的内腔中。
其中,所述高压电源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基板的安装座、设置于所述安装座内部的导电棒及连接于所述安装座的高压电源接头,线缆穿过所述高压电源接头连接于所述导电棒,所述高压电极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导电棒。
其中,所述张紧调节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基板的支撑架、螺纹连接于所述支撑架的调节螺杆及连接于所述调节螺杆一端的张紧头,所述高压电极的另一端穿过所述调节螺杆连接于所述张紧头。
其中,所述静电纺丝装置还包括:
升降装置,连接于所述第二电极装置,能驱动所述第二电极装置升降以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电极装置。
其中,所述静电纺丝装置还包括:
热风装置,所述热风装置包括热风机及热风出口、气体进口,所述热风出口连接于出风管,所述出风管能在所述高压电极侧部朝向所述高压电极喷射热风;所述气体进口连接于所述接地极板的背面,所述接地极板开设有若干连通所述气体进口的通气孔。
其中,所述静电纺丝装置还包括储液装置,所述储液装置包括至少两种储液罐,第一种所述储液罐能为所述涂液装置供液,第二种所述储液罐能为第一种所述储液罐供液;
所述储液装置还包括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能带动第二种所述储液罐移动。
其中,所述静电纺织装置还包括照明装置,所述照明装置位于所述第二电极装置的两侧。
其中,所述静电纺丝系统还包括:
送料机构,位于所述静电纺丝装置的一侧;所述送料机构包括缠绕有所述基材的送料辊,所述送料辊上的所述基材经过送料传输辊进入所述静电纺丝装置。
其中,所述静电纺丝系统还包括:
收料机构,位于所述静电纺丝装置的另一侧;所述收料机构包括用于收卷带有纳米纤维的基材的收料辊,带有纳米纤维的所述基材经过收料传输辊收卷于所述收料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的静电纺丝系统,通过高压电极和位于其上方的接地极板形成高压电势差,从而使得高压电极上的溶液被分裂形成纳米纤维并附于基材的表面,从而制备得到纳米纤维,在此过程中,通过在基板上设置高压电源装置和张紧调节装置,高压电极连接于高压电源装置和张紧调节装置之间,并沿着高压电极设置涂液装置,该涂液装置能沿着高压电极相对于基板滑动,因涂液装置滑动时可以通过其内部封闭式的涂液通道将溶液涂抹于高压电极的表面,这种涂液方式可以保证涂液的均匀性和稳定性,高压电极每次经过涂液装置时能够接收的溶液量基本一致,可以保证制备纳米纤维的质量一致性;除此之外,在涂抹过程中的溶液都处于涂液装置内部,从而能避免大量的溶液外露,保持制备过程中的溶液浓度的稳定性,进一步保证制备纳米纤维的质量一致性;另外,高压电极不动,通过涂液装置往复运动的方式,使得结构简单,稳定性好,整体占用空间小,可以应用于多种聚合物溶液的静电纺丝设备中;而且其能够保持匀速往返循环运动,线装电极增强了电场,能够显著提高纺丝效率,还便于清洗和反复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静电纺丝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静电纺丝装置在移除正面的保护门后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电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的高压电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的高压电源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中的高压电源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A-A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6中B-B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3中的张紧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的张紧调节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3中的涂液装置在移除其顶板和一个侧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0中的涂液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静电纺丝装置在移除侧板及立柱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送料机构和收料机构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静电纺丝装置;20-送料机构;30-收料机构;40-热风装置;50-基材;
101-第一电极装置;
1-基板;11-滑动槽;12-支撑腿;
2-高压电源装置;21-基底;211-基底槽;22-安装座;221-导电棒安装槽;222-第一过线槽;223-电源连接孔;224-避让槽;23-导电棒;231-第一过孔;232-第一锁紧孔;24-高压电源接头;241-光缆过孔;
3-张紧调节装置;31-支撑架;311-第一过线孔;32-调节螺杆;321-第二过线孔;33-张紧头;331-球头;332-张紧杆;333-第二过孔;334-第二锁紧孔;34-调节螺母;
4-高压电极;
5-涂液装置;51-涂液组件;511-涂液壳;512-进液通道;513-涂抹通道;514-滚轮;515-导液槽;52-导液管;53-第一接头;54-集液板;541- 集液槽;55-外壳;551-第三过线孔;56-第二接头;57-滑动板;58-连接板;
102-第二电极装置;61-接地极板;62-安装板;63-气体接头;
103-升降装置;71-升降基板;72-升降电机;73-螺旋升降机;74-升降导柱;
104-照明装置;
105-储液装置;81-第一储液罐;82-第二储液罐;
201-送料辊;202-送料传输辊;
301-收料辊;302-收料传输辊;
401-热风机;402-热风出口;403-鼓风机;404-气体进口;405-出风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14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静电纺丝系统,包括静电纺丝装置 10,及位于静电纺丝装置10两侧的送料机构20和收料机构,其中,送料机构20用于将基材50送入静电纺丝装置10中,基材50在静电纺丝装置10 中收集纳米纤维后,由收料机构30进行收卷。在本实施例中,该基材50为无纺布。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了连续性生产制备纳米纤维的目的,生产效率高。
参照图2,该静电纺丝装置10包括第一电极装置101、位于第一电极装置101上方的第二电极装置102、位于第一电极装置101底部为第一电极装置101提供溶液的储液装置105。其中,第二电极装置102和第一电极装置 101上下间隔相对设置。
参照图3,第一电极装置101包括基板1、设置于基板1上的高压电源装置2和张紧调节装置3、两端分别连接于高压电源装置2与张紧调节装置 3的高压电极4,及沿高压电极4的延伸方向滑动连接于高压电源装置2与张紧调节装置3之间的涂液装置5。涂液装置5内部形成有封闭式的涂液通道,高压电极4经过涂液通道,高压电源装置2被配置为使高压电极4带高压正电。
第一电极装置101采用涂液装置5滑动过程中在其内部的涂液通道中给高压电极4涂液的方式,可以保证涂液的均匀性和稳定性,高压电极每次经过涂液装置时能够接收的溶液量基本一致,可以保证后续制备纳米纤维的质量一致性;除此之外,在涂抹过程中的溶液都处于涂液装置5内部,从而能避免大量的溶液外露,保持制备过程中的溶液浓度的稳定性,进一步保证后续制备纳米纤维的质量一致性;另外,高压电极4不动,通过涂液装置5往复运动的方式,使得结构简单,稳定性好,整体占用空间小,可以应用于多种聚合物溶液的静电纺丝设备中;而且其能够保持匀速往返循环运动,线装电极增强了电场,能够显著提高纺丝效率,还便于清洗和反复使用。
参照图4,高压电源装置2,用于提供高压电给高压电极4,具体地,提供高压正电。该高压电源装置2包括设置于基板1的基底21、设置于基底 21上的安装座22、设置于安装座22内部的导电棒23及连接于安装座22的高压电源接头24,线缆穿过高压电源接头24连接于导电棒23,高压电极4 的一端连接于导电棒23。
具体地,参照图5至图8,基底21与基板1连接,基底21上设置有基底槽211,安装座22安装于基底槽211中固定,安装座22上开设有导电棒安装槽221,导电棒23装于导电棒安装槽221中。
参照图8,安装座22的一侧部开设有电源连接孔223,高压电源接头24 伸入电源连接孔223中设置,线缆穿过高压电源接头24的光缆过孔241固定并经电源连接孔223伸入导电棒安装槽221中后与导电棒23连接,从而通过线缆将高压电传导至导电棒23,使导电棒23带电。
参照图7,安装座22的另一侧部开设有第一过线槽222,高压电极4穿过第一过线槽222后连接于导电棒23,导电棒23将高压电传导至高压电极 4,使高压电极4带高压电。
进一步地,参照图5至图8,导电棒23的侧部开设有至少两个第一过孔 231,线缆穿过一个第一过孔231,高压电极4穿过另一个第一过孔231。导电棒23还开设有与第一过孔231垂直的第一锁紧孔232,第一锁紧孔232 中穿设有紧固件,紧固件抵紧线缆、高压电极4,从而实现线缆、高压电极 4分别与导电棒23的固定,进而满足电传输的目的。此处,紧固件可以为螺钉。
更进一步地,为了保证高压电极4更好地固定,每个高压电极4对应有两个第一过孔231和两个第一锁紧孔232,高压电极4的一端先穿过一个第一过孔231后从导电棒23的侧部绕回第二个第一过孔231中,两个第一锁紧孔232的两个紧固件一同锁紧该高压电极4。特别地,高压电极4位于导电棒23侧部的部分将凸出于导电棒23,为了方便安装,导电棒安装槽221 的侧部设置有避让槽224,从而实现很好地避让。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高压电极4为两条,两条高压电极4分别位于高压电源接头的轴线方向的两侧,每个高压电极4对应一个第一过线槽222,该第一过线槽222为由上至下开设,因而可以方便高压电极向上拿取和向下安放。在其他实施例中,高压电极4也可以为多条。
参照图9、图10,张紧调节装置3,用于与高压电源装置2配合,将高压电极4拉紧。其包括设置于基板1的支撑架31、螺纹连接于支撑架31的调节螺杆32及连接于调节螺杆32一端的张紧头33,高压电极4的另一端穿过调节螺杆32连接于张紧头33。
具体地,支撑架31开设有第一过线孔311,调节螺杆32穿过第一过线孔311并与第一过线孔311螺纹连接。该调节螺杆32开设有第二过线孔321,高压电极4则穿过第二过线孔321设置。张紧头33包括球头331和连接于球头331的张紧杆332,该张紧杆332能够伸入第二过线孔321中,球头331 则无法进入第二过线孔321,从而球头331抵接于调节螺杆32的一端部。张紧杆332沿轴线开设有第二过孔333,其侧部开设有第二锁紧孔334,穿过调节螺杆32的高压电极4的端部进入第二过孔333后,由第二锁紧孔334 中的紧固件抵紧固定。
另外,调节螺杆32上固定有一个调节螺母34,从而可以通过拧动调节螺母34,进而带动调节螺杆32转动,方便操作。
在此过程中,高压电极4的一端固定于高压电源装置2,另一端固定于张紧调节装置3,且张紧调节装置3的一端为活动式连接,其通过高压电极 4的拉紧力,使得球头331与调节螺杆32抵接,当需要调节高压电极4的拉紧程度时,通过调节螺杆32与第一过线孔311的配合程度,可以使得调节螺杆32远离或靠近高压电源装置2即可,操作非常便利。
参照图11、图12,涂液装置5,用于为高压电极4涂液。该涂液装置5 包括涂液组件51,位于涂液组件51底部的集液板54,及位于集液板54四周及顶部的外壳55,涂液组件51封闭于外壳55与集液板54围成的内腔中,从而形成一个封闭的涂液空间。
为了便于高压电极4穿过外壳55,在外壳55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第三过线孔551,并对应每个第三过线孔551设置有走线槽,走线槽朝下贯通,从而能够向上拿取外壳55,或向下安放外壳55。
进一步地,涂液组件51包括涂液壳511,涂液通道包括设置于涂液壳 511的进液通道512及连通进液通道512并朝向高压电极4的涂抹通道513。其中,进液通道512的孔径大于涂抹通道513的孔径,进液通道512与涂抹通道513相交,涂抹通道513沿竖向设置。涂液壳511横向开设有贯通的贯通孔,高压电极4穿过贯通孔设置,贯通孔与涂抹通道513连通。
为了很好地进液,涂液壳511设置有第一接头53,第一接头53的一端连通储液装置105,另一端连通进液通道512,从而实现了全封闭式进液。储液装置105与第一接头53之间设置有蠕动泵。
其中,涂液组件51还包括两个滚轮514,涂液壳511内部设置有独立于涂液通道的容置腔,滚轮514位于容置腔中,高压电极4从两个滚轮514之间经过。通过两个滚轮514的支撑导向,从而能够持续保证高压电极4所在高度,为纳米纤维的制备质量提供保障。
为了避免涂抹过多的溶液在高压电极4上,在涂抹后,涂液装置持续滑动过程中,通过涂液壳511将高压电极4表面过多的溶液刮掉,刮掉的溶液将会从涂液壳511的两侧流下,为了提供导向,在涂液壳511的侧部对应高压电极4的位置开设有导液槽515。
进一步地,为了收集刮掉的溶液,涂液装置5还包括集液板54,集液板 54设置于涂液组件51底部,经涂液组件51的导液槽515流下的溶液能够流入集液板54中。其中,集液板54开设有集液槽541,集液槽541连接有第二接头56,第二接头56连接回收罐,有利于溶液回收再利用,避免浪费。
特别地,在本实施例中,涂液壳511为上下分体式结构,其包括下壳体和位于下壳体上的上壳体,下壳体的内部开设有一个凹槽和一段小孔,上壳体和下壳体盖合时形成上述容置腔。进液通道512位于上壳体上,上壳体连通进液通道512开设有一段小孔,上壳体和下壳体盖合时,上下两段小孔形成上述涂抹通道。
在本实施例中,对应于两条高压电极4有两个涂液组件51,两个涂液组件51之间通过导液管52实现溶液传输,因而多个涂液组件51可以共用一个储液装置105,从而保证两个高压电极4的溶液浓度一致性。
在本实施例中,集液板54的两端底部连接有滑动板57,对应地,在基板1上开设有两个滑动槽11,滑动板57能够在滑动槽11中滑动,从而带动涂液装置5沿着滑动槽11滑动,该滑动槽11的长度方向与高压电极4的长度方向平行。再进一步地,两个滑动板57的底端连接有连接板58,从而使得滑动板57与连接板58共同形成凹型结构,使结构更加稳固。
为方便支撑,基板1为绝缘材料,且其底部还设有支撑腿12。
本实用新型的高压电极4为金属细线,直径在0.001-0.5cm,高压电极 4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如两条平行设置、三条平行设置等等,每一个高压电极都增大了纺丝的电场强度,能够显著提高纺丝的效率。相邻两条高压电极4之间的间距大于等于5cm。该金属细线为金属导体,优选为不锈钢。
本实用新型的涂液装置5连接有驱动装置,驱动其运动,该驱动装置为线性马达,驱动稳定精度高。
参照图13,第二电极装置102包括接地的接地极板61;基材50能够穿过高压电极4与接地极板61之间并靠近接地极板61设置。高压电极4和接地极板61之间形成的纳米纤维附于基材50上进行收集。该接地极板61的表面开设有若干通气孔,用于在制备过程中的气体流通和散热。
进一步地,第二电极装置102还包括设置于接地极板61背面的安装板 62,安装板62的底部两侧设置于两个滚轮,两个滚轮对应于接地极板61的基材进入侧和基材输出侧,使用时,基材50从基材进入侧的滚轮上侧绕过达到接地极板61的正面,再经接地极板61的正面绕至基材输出侧的滚轮的上侧,以实现基材的持续输送。
继续参照图2,静电纺丝装置10还包括升降装置103,连接于第二电极装置102,能驱动第二电极装置102升降以靠近或远离第一电极装置101。参照图13,升降装置103包括平行于安装板62并位于安装板62上方的升降基板71,升降基板71上设置有螺旋升降机73和升降电机72,螺旋升降机 73连接于第二电极装置102的安装板62,通过升降电机72驱动螺旋升降机 73,进而带动接地极板61上下运动。
进一步地,升降装置还包括升降导柱74,其连接于升降基板71和安装板62,起到导向作用。
继续参照图2,静电纺织装置10还包括照明装置104,照明装置104位于第二电极装置102的两侧,用于在制备中照明,以便观察。
继续参照图2,静电纺丝装置10热风装置40。参照图13,热风装置40 包括热风机401及热风出口402、气体进口404,热风出口402连接于出风管405,出风管405能在高压电极4侧部朝向高压电极4喷射热风;气体进口404连接于接地极板61的背面,该背面设置有气体接头63,接地极板61 的通气孔通过气体接头63连通气体进口404。进一步地,气体进口404与热风机401之间连接有鼓风机403。通过热风机401出来的热风经过热风出口 402进入出风管405,在制备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有害的气体向上经过鼓风机 403的作用经气体进口404吸入热风机401中回收,避免直接排到大气中。
继续参照图2,静电纺丝装置10还包括储液装置105。参照图13,储液装置105包括至少两种储液罐,第一种储液罐能为涂液装置5供液,第二种储液罐能为第一种储液罐供液;具体地,两种储液罐分别为第一储液罐81 和第二储液罐82,第一储液罐81和第二储液罐82连通,第一储液罐81用于储存较大量的溶液,第二储液罐82用于与第一接头53连通,实现进液。
继续参照图13,储液装置105还包括移动装置,移动装置能带动第二种储液罐移动。具体地,移动装置为滑动板和滑轨组成,第一储液罐81放置于滑动板上,当第一储液罐81中的溶液用完后,可以通过移动装置将第一储液罐81送至靠近保护门的位置,方便更换或者加入液体,在此过程中,第二储液罐82能够持续保持供液,从而避免中断,提高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静电纺丝装置10还包括机架和各侧板,各侧板围成一个封闭空间,封闭空间分为上下两部分,这两部分各设置保护门。第一电极装置101和第二电极装置102均位于上层空间,储液装置105则位于下层空间,通过合理的配置,使得各部分能够很好地配合工作,减小整体体积。
参照图1及图14,静电纺丝系统还包括送料机构20,位于静电纺丝装置10的一侧;送料机构20包括缠绕有基材50的送料辊201,送料辊201 上的基材50经过送料传输辊202进入静电纺丝装置10。在送料机构20中还设置有纠偏装置,通过纠偏装置能够保证基材50不偏移,从而很好地进入上述的上层空间。
参照图1及图14,静电纺丝系统还包括收料机构30,位于静电纺丝装置10的另一侧;收料机构30包括用于收卷带有纳米纤维的基材50的收料辊301,带有纳米纤维的基材50经过收料传输辊302收卷于收料辊301。
本实用新型的静电纺丝系统,通过送料机构20将基材50送入静电纺丝装置10的接地极板61的正面,通过高压电极4和接地极板61的作用,使得高压电极4上涂抹的溶液被拉伸分裂制备形成纳米纤维,并附于基材50 表面,基材50持续有收料机构30收卷,从而实现全自动化操作。整个过程中的涂液装置能够匀速往复运动,涂抹溶液的流量能够精确控制,溶液不再大面积接触空气,杜绝了纺丝过程中的挥发,避免影响纺丝溶液的浓度,进而保持了纳米纤维产品的质量稳定。其还可以长期连续生产,无需停机清洗电极,采取的原材料可以回收再利用,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静电纺丝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静电纺丝装置(10),所述静电纺丝装置(10)包括第一电极装置(101)和位于所述第一电极装置(101)上方的第二电极装置(102);
所述第一电极装置(101)包括基板(1)、设置于所述基板(1)上的高压电源装置(2)和张紧调节装置(3)、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高压电源装置(2)与所述张紧调节装置(3)的高压电极(4),及沿所述高压电极(4)的延伸方向滑动连接于所述高压电源装置(2)与所述张紧调节装置(3)之间的涂液装置(5),所述涂液装置(5)内部形成有封闭式的涂液通道,所述高压电极(4)经过所述涂液通道,所述高压电源装置(2)被配置为使所述高压电极(4)带高压正电;
所述第二电极装置(102)包括接地的接地极板(61);
基材(50)能够穿过所述高压电极(4)与所述接地极板(61)之间并靠近所述接地极板(61)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纺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涂液装置(5)包括涂液组件(51),所述涂液组件(51)包括涂液壳(511),所述涂液通道包括设置于所述涂液壳(511)的进液通道(512)及连通所述进液通道(512)并朝向高压电极(4)的涂抹通道(5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静电纺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涂液组件(51)还包括两个滚轮(514),所述涂液壳(511)内部设置有独立于所述涂液通道的容置腔,所述滚轮(514)位于所述容置腔中,所述高压电极(4)从两个所述滚轮(514)之间经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静电纺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涂液装置(5)还包括集液板(54),所述集液板(54)设置于所述涂液组件(51)底部,所述集液板(54)开设有集液槽(541),经所述涂液组件(51)流下的溶液能够流入所述集液槽(541)中;
所述涂液装置(5)还包括外壳(55),所述涂液组件(51)封闭于所述外壳(55)与所述集液板(54)围成的内腔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纺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电源装置(2)包括设置于所述基板(1)的安装座(22)、设置于所述安装座(22)内部的导电棒(23)及连接于所述安装座(22)的高压电源接头(24),线缆穿过所述高压电源接头(24)连接于所述导电棒(23),所述高压电极(4)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导电棒(2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纺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调节装置(3)包括设置于所述基板(1)的支撑架(31)、螺纹连接于所述支撑架(31)的调节螺杆(32)及连接于所述调节螺杆(32)一端的张紧头(33),所述高压电极(4)的另一端穿过所述调节螺杆(32)连接于所述张紧头(3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纺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纺丝装置(10)还包括:
升降装置(103),连接于所述第二电极装置(102),能驱动所述第二电极装置(102)升降以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电极装置(10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纺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纺丝装置(10)还包括:
热风装置(40),所述热风装置(40)包括热风机(401)及热风出口(402)、气体进口(404),所述热风出口(402)连接于出风管(405),所述出风管(405)能在所述高压电极(4)侧部朝向所述高压电极(4)喷射热风;所述气体进口(404)连接于所述接地极板(61)的背面,所述接地极板(61)开设有若干连通所述气体进口(404)的通气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纺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纺丝装置(10)还包括储液装置(105),所述储液装置(105)包括至少两种储液罐,第一种所述储液罐能为所述涂液装置(5)供液,第二种所述储液罐能为第一种所述储液罐供液;
所述储液装置(105)还包括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能带动第二种所述储液罐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静电纺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纺丝系统还包括:
送料机构(20),位于所述静电纺丝装置(10)的一侧;所述送料机构(20)包括缠绕有所述基材(50)的送料辊(201),所述送料辊(201)上的所述基材(50)经过送料传输辊(202)进入所述静电纺丝装置(10);
收料机构(30),位于所述静电纺丝装置(10)的另一侧;所述收料机构(30)包括用于收卷带有纳米纤维的基材(50)的收料辊(301),带有纳米纤维的所述基材(50)经过收料传输辊(302)收卷于所述收料辊(301)。
CN201920620088.5U 2019-04-30 2019-04-30 一种静电纺丝系统 Active CN2099579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20088.5U CN209957929U (zh) 2019-04-30 2019-04-30 一种静电纺丝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20088.5U CN209957929U (zh) 2019-04-30 2019-04-30 一种静电纺丝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57929U true CN209957929U (zh) 2020-01-17

Family

ID=692443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20088.5U Active CN209957929U (zh) 2019-04-30 2019-04-30 一种静电纺丝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57929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53700A (zh) * 2020-12-07 2021-03-26 许宗诚 一种用于高性能纤维新材料生产的乳液电纺丝工艺
CN112831919A (zh) * 2021-01-28 2021-05-25 河南曼博睿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生产纳米纤维膜的连续化悬浮式3d涂覆设备
CN113862801A (zh) * 2021-11-11 2021-12-31 山东黄河三角洲纺织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连续静电纺丝导电面料接收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53700A (zh) * 2020-12-07 2021-03-26 许宗诚 一种用于高性能纤维新材料生产的乳液电纺丝工艺
CN112831919A (zh) * 2021-01-28 2021-05-25 河南曼博睿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生产纳米纤维膜的连续化悬浮式3d涂覆设备
CN113862801A (zh) * 2021-11-11 2021-12-31 山东黄河三角洲纺织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连续静电纺丝导电面料接收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957929U (zh) 一种静电纺丝系统
KR102176015B1 (ko) 노즐 막힘 방지수단을 구비한 노즐 블록 및 이를 구비한 전기방사장치
EP1637637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producing fibrous aggregate
US7967588B2 (en) Fine fiber electro-spinning equipment, filter media systems and methods
CN105431577A (zh) 纳米纤维制造装置、纳米纤维的制造方法和纳米纤维成型体
CN103603065B (zh) 一种无针头式静电纺丝装置
CN205347635U (zh) 一种辅助诱导型螺纹导杆往复式静电纺丝装置
JP7062791B2 (ja) 荷電溶液制御構造が改善された極細繊維製造用電界紡糸装置及びそのための溶液移送ポンプ
CN103451750A (zh) 静电纺丝设备及制备中空纳米纤维的方法
CN210140650U (zh) 一种无针往复式静电纺丝装置
CN106048749B (zh) 一种直线形槽状无针式静电纺丝装置及纺丝方法
CN105926057B (zh) 旋转多射流批量纺丝装置
CN102191573B (zh) 一种量产纳米纤维电纺装置
CN110344125A (zh) 一种批量电纺装置及其制备纳米纤维膜的方法
CN104611774B (zh) 一种静电纺丝装置
CN104018237B (zh) 静电纺丝膜厚度调节装置和静电纺丝机
KR102662896B1 (ko) 크리닝 수단을 구비한 노즐 블록 및 이를 구비한 전기방사장치
CN115110159B (zh) 一种滑轮电极静电纺丝方法与装置
CN110923827A (zh) 一种非针式静电纺丝装置
CN205443521U (zh) 一种环形薄片状电极静电纺丝装置
CN115386972B (zh) 一种凸轮驱动线网型静电纺丝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5386971B (zh) 一种步进式棘轮静电纺丝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0284205A (zh) 一种涂抹式循环供液装置以及使用方法
CN115573102A (zh) 一种螺旋型印刷式静电纺丝装置及静电纺丝方法
CN114990707B (zh) 一种用于静电纺丝的柱体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