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43081U - 一种齿轮泵泵体的吸油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齿轮泵泵体的吸油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43081U
CN209943081U CN201920790603.4U CN201920790603U CN209943081U CN 209943081 U CN209943081 U CN 209943081U CN 201920790603 U CN201920790603 U CN 201920790603U CN 209943081 U CN209943081 U CN 2099430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gear
pump body
driven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9060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Fugang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Fugang Machinery Factor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Fugang Machinery Factory filed Critical Tianjin Fugang Machinery Factory
Priority to CN20192079060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430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430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430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tary Pumps (AREA)
  • Details And Applications Of Rotary Liquid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齿轮泵泵体的吸油机构,外壳的上下端均呈弧形结构,外壳的内侧上方通过定轴装配有从动齿轮,外壳的内侧下方通过转轴装配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之间相互啮合,外壳的左侧设有吸入管,吸入管的左侧通过螺栓安装有黏度调整筒,黏度调整筒的左方内侧嵌装有过滤网,黏度调整筒的左上方焊接有调整剂注入管,调整剂注入管的侧面安装有阀门,调整剂注入管的底部焊接有扩散块,扩散块的直径小于吸入管的直径,扩散块的左右侧面分别设有若干出剂孔。通过黏度调整筒的设置,可以对泵体内油液的黏度进行调节,比换油方式更容易操作,同时通过滚珠和接触头的配合安装,减少了齿轮与外壳内壁之间的摩擦力。

Description

一种齿轮泵泵体的吸油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油机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齿轮泵泵体的吸油机构。
背景技术
齿轮泵是依靠泵缸与啮合齿轮间所形成的工作容积变化和移动来输送液体或使之增压的回转泵。由两个齿轮、泵体与前后盖组成两个封闭空间,当齿轮转动时,齿轮脱开侧的空间的体积从小变大,形成真空,将液体吸入,齿轮啮合侧的空间的体积从大变小,而将液体挤入管路中去。吸入腔与排出腔是靠两个齿轮的啮合线来隔开的。而吸油机构属于齿轮泵泵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吸油时,若油液粘度过高或过低时,不利于吸油机构的正常工作,需要重新换油,操作起来比较麻烦,同时由于吸油机构的齿轮在转动时,会与外壳的内壁接触,时间长了,会对内壁造成一定程度的磨损。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齿轮泵泵体的吸油机构,可以对泵体内的油液黏度进行调节,还可以减少摩擦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齿轮泵泵体的吸油机构,包括外壳、从动齿轮、主动齿轮、吸入管和压出管,所述外壳的上下端均呈弧形结构,所述外壳的内侧上方通过定轴装配有所述从动齿轮,所述外壳的内侧下方通过转轴装配有所述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之间相互啮合,所述外壳的左侧设有所述吸入管,所述吸入管的左侧通过螺栓安装有黏度调整筒,所述黏度调整筒的左方内侧嵌装有过滤网,所述黏度调整筒的左上方焊接有调整剂注入管,所述调整剂注入管的侧面安装有阀门,所述调整剂注入管的底部焊接有扩散块,所述扩散块的直径小于所述吸入管的直径,所述扩散块的左右侧面分别设有若干出剂孔,所述外壳的右侧设有所述压出管,所述外壳的上下方内壁分别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侧通过限位轴装配有滚珠,所述限位轴焊接在所述凹槽的内侧,所述滚珠的侧面设有与所述限位轴相契合的卡槽,所述从动齿轮的外侧为从动轮齿,所述主动齿轮的外侧为主动轮齿,所述主动轮齿的端部和所述从动轮齿的端部分别焊接有接触头,所述接触头的端部和所述滚珠的端部相接触,相邻两所述主动轮齿之间为主动齿槽,相邻两所述从动轮齿之间为从动齿槽,所述从动齿轮的侧面且靠近所述从动齿槽和所述主动齿轮的侧面且靠近所述主动齿槽均设有贴合槽。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外壳的内侧左方为吸油室,所述外壳的内侧右方为压油室,所述外壳的材质为HT25铸铁。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外壳与所述吸入管和所述压出管之间为一体成型式结构,所述压出管与所述吸入管位于同一水平方向上。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从动齿轮和所述主动齿轮均为4材质,所述主动齿轮位于所述从动齿轮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黏度调整筒的左右两端外侧、所述吸入管的左端外侧和所述压出管的右端外侧均焊接有法兰盘。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扩散块位于所述过滤网的右侧,且所述扩散块位于所述黏度调整筒的内侧。
本实用新型中,上下方所述滚珠之间对应排列,所述接触头位于上下方所述滚珠之间,且所述接触头的端部呈弧形结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黏度调整筒的设置,可以对泵体内油液的黏度进行调节,比换油方式更容易操作,同时通过滚珠和接触头的配合安装,减少了齿轮与外壳内壁之间的摩擦力。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扩散块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从动齿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调整剂注入管和附加过滤网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1、图2和图3中标号:1、外壳;2、从动齿轮;3、主动齿轮;4、吸入管;5、压出管;6、黏度调整筒;7、过滤网;8、调整剂注入管;9、扩散块;10、滚珠;11、接触头;12、贴合槽。
图4中标号:8、调整剂注入管;13、附加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请参考图1、图2和图3,一种齿轮泵泵体的吸油机构,包括外壳1、从动齿轮2、主动齿轮3、吸入管4和压出管5,所述外壳1的上下端均呈弧形结构,所述外壳1的内侧上方通过定轴装配有所述从动齿轮2,所述外壳1的内侧下方通过转轴装配有所述主动齿轮3,所述主动齿轮3与所述从动齿轮2之间相互啮合,所述外壳1的左侧设有所述吸入管4,所述吸入管4的左侧通过螺栓安装有黏度调整筒6,所述黏度调整筒6的左方内侧嵌装有过滤网7,所述黏度调整筒6的左上方焊接有调整剂注入管8,所述调整剂注入管8的侧面安装有阀门,所述调整剂注入管8的底部焊接有扩散块9,所述扩散块9的直径小于所述吸入管4的直径,所述扩散块9的左右侧面分别设有若干出剂孔,所述外壳1的右侧设有所述压出管5,所述外壳1的上下方内壁分别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侧通过限位轴装配有滚珠10,所述限位轴焊接在所述凹槽的内侧,所述滚珠10的侧面设有与所述限位轴相契合的卡槽,所述从动齿轮2的外侧为从动轮齿,所述主动齿轮3的外侧为主动轮齿,所述主动轮齿的端部和所述从动轮齿的端部分别焊接有接触头11,所述接触头11的端部和所述滚珠10的端部相接触,相邻两所述主动轮齿之间为主动齿槽,相邻两所述从动轮齿之间为从动齿槽,所述从动齿轮2的侧面且靠近所述从动齿槽和所述主动齿轮3的侧面且靠近所述主动齿槽均设有贴合槽12。
如图1所示,所述外壳1的内侧左方为吸油室,所述外壳1的内侧右方为压油室,所述外壳1的材质为HT250灰铸铁。所述外壳1与所述吸入管4和所述压出管5之间为一体成型式结构,所述压出管5与所述吸入管4位于同一水平方向上,油液从吸入管4进入吸油室,再从压出管5排出。
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从动齿轮2和所述主动齿轮3均为45钢材质,所述主动齿轮3位于所述从动齿轮2的下方,主动齿轮3带动从动齿轮2一起旋转,从而完成吸油和圧油工作。
所述黏度调整筒6的左右两端外侧、所述吸入管4的左端外侧和所述压出管5的右端外侧均焊接有法兰盘。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扩散块9位于所述过滤网7的右侧,且所述扩散块9位于所述黏度调整筒6的内侧。上下方所述滚珠10之间对应排列,所述接触头11位于上下方所述滚珠10之间,且所述接触头11的端部呈弧形结构,接触头11与滚珠10接触,减少了摩擦力。
实施例1:从动齿轮2通过定轴装配在外壳1的内侧上方,主动齿轮3通过转轴装配在外壳1的内侧下方,吸入管4设置在外壳1的左侧,压出管5设置在外壳1的右侧,且之间为一体成型式结构,黏度调整筒6通过螺栓安装在吸入管4的左侧,过滤网7嵌装在黏度调整筒6的左方内侧,调整剂注入管8焊接在黏度调整筒6的左上方,扩散块9焊接在调整剂注入管8的底部,滚珠10通过限位轴装配在凹槽的内侧,接触头11分别焊接在主动轮齿的端部和从动轮齿的端部,贴合槽12设置在从动齿轮2的侧面和主动齿轮3的侧面。
实施例2:工作时,主动齿轮3会带动从动齿轮2进行旋转,将油液从吸入管4吸入至吸油室内,过滤网7会对油液进行过滤,避免杂质进入,随后这些油液,会从压油室内通过压出管5排出;若吸入的油液黏度过高或过低时,打开阀门,通过调整剂注入管8往黏度调整筒6内注入调整剂,可以来改善油液的黏度,比换油更容易操作;主动齿轮3与从动齿轮2在旋转时,主动轮齿端部和从动轮齿端部的接触头11,会与滚珠10滚动接触,减少了与外壳1之间的摩擦力。
实施例3: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包括附加过滤网13,在所述调整剂注入管8的上方内侧嵌装有所述附加过滤网13;通过附加过滤网13的安装,可以对进入调整剂注入管8内的调整剂进行过滤,避免调整剂内的杂质污染油液。
以上描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等方案的说明。同时,本实用新型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实用新型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7)

1.一种齿轮泵泵体的吸油机构,包括外壳(1)、从动齿轮(2)、主动齿轮(3)、吸入管(4)和压出管(5),其特征是:所述外壳(1)的上下端均呈弧形结构,所述外壳(1)的内侧上方通过定轴装配有所述从动齿轮(2),所述外壳(1)的内侧下方通过转轴装配有所述主动齿轮(3),所述主动齿轮(3)与所述从动齿轮(2)之间相互啮合,所述外壳(1)的左侧设有所述吸入管(4),所述吸入管(4)的左侧通过螺栓安装有黏度调整筒(6),所述黏度调整筒(6)的左方内侧嵌装有过滤网(7),所述黏度调整筒(6)的左上方焊接有调整剂注入管(8),所述调整剂注入管(8)的侧面安装有阀门,所述调整剂注入管(8)的底部焊接有扩散块(9),所述扩散块(9)的直径小于所述吸入管(4)的直径,所述扩散块(9)的左右侧面分别设有若干出剂孔,所述外壳(1)的右侧设有所述压出管(5),所述外壳(1)的上下方内壁分别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侧通过限位轴装配有滚珠(10),所述限位轴焊接在所述凹槽的内侧,所述滚珠(10)的侧面设有与所述限位轴相契合的卡槽,所述从动齿轮(2)的外侧为从动轮齿,所述主动齿轮(3)的外侧为主动轮齿,所述主动轮齿的端部和所述从动轮齿的端部分别焊接有接触头(11),所述接触头(11)的端部和所述滚珠(10)的端部相接触,相邻两所述主动轮齿之间为主动齿槽,相邻两所述从动轮齿之间为从动齿槽,所述从动齿轮(2)的侧面且靠近所述从动齿槽和所述主动齿轮(3)的侧面且靠近所述主动齿槽均设有贴合槽(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齿轮泵泵体的吸油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外壳(1)的内侧左方为吸油室,所述外壳(1)的内侧右方为压油室,所述外壳(1)的材质为HT250灰铸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齿轮泵泵体的吸油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外壳(1)与所述吸入管(4)和所述压出管(5)之间为一体成型式结构,所述压出管(5)与所述吸入管(4)位于同一水平方向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齿轮泵泵体的吸油机构,其特征是:所述从动齿轮(2)和所述主动齿轮(3)均为45钢材质,所述主动齿轮(3)位于所述从动齿轮(2)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齿轮泵泵体的吸油机构,其特征是:所述黏度调整筒(6)的左右两端外侧、所述吸入管(4)的左端外侧和所述压出管(5)的右端外侧均焊接有法兰盘。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齿轮泵泵体的吸油机构,其特征是:所述扩散块(9)位于所述过滤网(7)的右侧,且所述扩散块(9)位于所述黏度调整筒(6)的内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齿轮泵泵体的吸油机构,其特征是:上下方所述滚珠(10)之间对应排列,所述接触头(11)位于上下方所述滚珠(10)之间,且所述接触头(11)的端部呈弧形结构。
CN201920790603.4U 2019-05-29 2019-05-29 一种齿轮泵泵体的吸油机构 Active CN2099430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90603.4U CN209943081U (zh) 2019-05-29 2019-05-29 一种齿轮泵泵体的吸油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90603.4U CN209943081U (zh) 2019-05-29 2019-05-29 一种齿轮泵泵体的吸油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43081U true CN209943081U (zh) 2020-01-14

Family

ID=691346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90603.4U Active CN209943081U (zh) 2019-05-29 2019-05-29 一种齿轮泵泵体的吸油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430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08465B2 (en) Positive-displacement rotary pump having a positive-displacement auxiliary pumping system
JP5701230B2 (ja)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JP6129483B2 (ja) オイルポンプ
EP1630421A3 (en) Lubricant pump of a compressor
WO2014059965A2 (de) Anordnung einer kühlmittelpumpe
KR100919253B1 (ko) 쌍 원통 펌프
CN111878395A (zh) 涡旋压缩机
CN209943081U (zh) 一种齿轮泵泵体的吸油机构
KR101011323B1 (ko) 유체 기계
CN210686285U (zh) 用于轨道工程车辆传动箱的浮动密封式内啮合摆线润滑泵
KR100578662B1 (ko) 스크롤압축기의 진공방지장치
CN101429940B (zh) 具有消音器的压缩机
CN207830127U (zh) 涡旋压缩机的压缩机构
CN112746953B (zh) 一种多进油口内啮合齿轮泵
CN111486329B (zh) 一种具有环保功能排放量可控的机油泵
CN209705688U (zh) 一种由发动机曲轴直接驱动的转子式机油泵
CN210978222U (zh) 一种用于流体泵的轴承
CN200961576Y (zh) 一种直线共轭内啮合齿轮泵
CN109812684A (zh) 一种由发动机曲轴直接驱动的转子式机油泵
CN201225280Y (zh) 内啮合齿轮泵
JP3961176B2 (ja)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JP5114708B2 (ja) 密閉形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KR20090102081A (ko) 스크롤 압축기
CN221033090U (zh) 一种内外圈封闭推力补偿的齿轮泵
CN218624637U (zh) 一种滚动轴承轴向定位的齿轮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00000 hanshengzhuang village, Beichen District, Tianjin

Patentee after: Tianjin Fugang Machinery Co.,Ltd.

Address before: 300000 hanshengzhuang village, Beichen District, Beichen District, Tianjin

Patentee before: Tianjin Fugang Machinery Fac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