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40028U - 高速无胶封尾装置 - Google Patents

高速无胶封尾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40028U
CN209940028U CN201920429659.7U CN201920429659U CN209940028U CN 209940028 U CN209940028 U CN 209940028U CN 201920429659 U CN201920429659 U CN 201920429659U CN 209940028 U CN209940028 U CN 2099400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il
tail sealing
sealing unit
winding drum
searc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42965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文旻
陆德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CITY NANHAI DISTRICT DECHANGYU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CITY NANHAI DISTRICT DECHANGYU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CITY NANHAI DISTRICT DECHANGYU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CITY NANHAI DISTRICT DECHANGYU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42965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400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400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400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placement Of Web Ro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速无胶封尾装置,包括沿卷筒滚送方向呈前后依次布置的至少两组封尾单元,基于封尾单元的数量将连续送入的若干条卷筒按前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同组的各条卷筒按前后顺序分别滚送至各组封尾单元处压合封尾;通过设置呈前后布置的第一封尾单元和第二封尾单元对同组的两条卷筒进行压合封尾,实现了双工位双卷筒的封尾操作,减少寻尾调整处理至压合封尾操作之间的空窗等待周期,进而大幅度提升生产效率,工作流程稳定可靠。

Description

高速无胶封尾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卷状材料的生产加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高速无胶封尾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生活用纸的生产中,一般都需要对复卷完毕后的纸卷尾端进行封尾处理,常用的封尾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方式是在纸卷收卷后采用粘合剂(如胶水等)涂抹于纸卷末端实现黏合封尾,而采用这种胶合封尾的方式存在有用胶量大、不环保以及生产成本高等问题;第二种方式是通过无胶封尾装置对纸卷进行机械式夹合封尾,如本申请人所申请的一种卷筒无胶封尾装置(公告号CN1065866B),通过封尾夹模对卷筒外周面进行压合形成压合部,并且在压合卷筒前先通过挤压卷筒使卷筒在封尾夹模开口处形成凸出部,采用这种方式以保障无胶封尾工艺的稳定性。
现有的无胶封尾机的加工效率一般为每分钟20-30条纸卷,并且现在有无胶封尾机中一般采用的是单工位压合封尾的方式,即,通过设置有单组封尾单元对所送入的纸卷逐条进行压合封尾,并且在上一条纸卷进行压合封尾时,下一条纸卷才滚送至上游预设有的纸尾定向机构处进行纸尾定向处理,随后在上一条纸卷完成压合封尾,才将下一条纸卷由纸尾定向机构滚送至封尾单元处,以此循环动作便构成了现有的压合封尾的连续生产工序,而采用这种逐条封尾方式的无胶封尾机,在纸尾定向处理及纸卷滚送的工序上则需要耗费大量时间,从而影响加工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大幅度提升生产效率的高速无胶封尾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高速无胶封尾装置,包括沿卷筒滚送方向呈前后依次布置的至少两组封尾单元,基于封尾单元的数量将连续送入的若干条卷筒按前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同组的各条卷筒按前后顺序分别滚送至各组封尾单元处压合封尾。
进一步,包括有呈前后布置的第一封尾单元和第二封尾单元,连续送入的若干条卷筒按前后顺序两两分组,其中,同组的两条卷筒按前后顺序分别送至第二封尾单元和第一封尾单元处压合封尾。
进一步,所述第一封尾单元和第二封尾单元的上方分别配置有第一挤压装置和第二挤压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挤压装置和第一挤压装置分别用于将滚送至预定位置的卷筒挤压至第二封尾单元和第一封尾单元处。
进一步,还包括设于第一封尾单元上游且用于对所送入的每条卷筒尾端作寻纸尾处理的寻尾定向机构,其中,完成寻纸尾处理后的一条卷筒可缓存停留在寻尾定向机构处,等待之前的卷筒组完成压合封尾动作后,所缓存停留的卷筒方滚离寻尾定向机构。
进一步,在所述寻尾定向机构与第一封尾单元之间设置有过渡段,其中,该过渡段用于缓存停留有至少一条完成寻纸尾处理后的卷筒,直至之前的卷筒组完成压合封尾动作后,缓存停留在过渡段上的卷筒按前后顺序逐条滚送至相对应的封尾单元。
进一步,在所述过渡段的上方配置有过渡输送机构,其中,所述过渡输送机构用于输送或限制卷筒滚送动作。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高速无胶封尾装置的工作方法,将连续送入的若干条卷筒按前后顺序进行分组,通过寻尾定向机构对每条卷筒尾端逐条进行寻纸尾处理后,按顺序依次滚送至相对应的封尾单元,其中,在任意一卷筒组中,先送入的卷筒滚送至第二封尾单元处进行压合封尾,后送入的卷筒滚送至第一封尾单元处进行压合封尾,以此动作重复循环以使若干组卷筒组按顺序依次压合封尾。
进一步,经寻尾定向机构完成寻纸尾处理后的一条卷筒可缓存停留在寻尾定向机构处,等待之前的卷筒组完成压合封尾后才滚离寻尾定向机构。
进一步,经寻尾定向机构完成寻纸尾处理后的卷筒可滚离进入过渡段中作缓存停留,等待之前的卷筒组完成压合封尾后才滚送至相对应的封尾单元。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的方案,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呈前后布置的第一封尾单元和第二封尾单元对同组的两条卷筒进行压合封尾,实现了双工位双卷筒的封尾操作,减少寻尾调整处理至压合封尾操作之间的空窗等待周期,进而大幅度提升生产效率,工作流程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无胶封尾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至图7为实施例一的无胶封尾装置的工作方法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二的无胶封尾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9至图14为实施例二的无胶封尾装置的工作方法的示意图。
图15为实施例三的无胶封尾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实施例四的无胶封尾装置结构示意图。
其中,110-第一封尾单元,120-第二封尾单元,130-寻尾定向机构,140-十字翻转板,111-第一挤压装置,121-第二挤压装置,131-定向片基带,150-过渡段,151-过渡输送机构,20-检测电眼,A-卷筒,160-第三封尾单元,161-第三挤压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
参见附图1至附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一种高速无胶封尾装置,该封尾装置沿卷筒A滚送方向依次包括有十字翻转板140、寻尾定向机构130、第一封尾单元110和第二封尾单元120,其中,十字翻转板140用于将若干条卷筒A逐条翻转输送至寻尾定向机构130处。
在本技术领域中,寻尾定向机构130属于公知常识,可参考公开号为CN1137259C以及公开号为CN104755400A中所公开的寻尾定向机构130,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寻尾定向机构130。而本实施例的寻尾定向机构130包括有定向辊轮、定向片基带131、吹气管和纸尾电眼,其中,定向片基带131和定向滚轮呈上下相对并同向转动,从而在定向片基带131和定向滚轮之间形成使卷筒A原地旋转的卷筒A自转工位,具体地,由于定向片基带131和定向滚轮以极小的转速差同向转动,使卷筒A在两个转动方向上的线速度基本相同,从而使卷筒A在卷筒A自转工位上近乎原地旋转并以极小的速度前进。吹气管对准卷筒A自转工位以将卷筒A尾端吹出并吹向卷筒A自转工位的下游,纸尾电眼位于卷筒A自转工位的下游用于感应卷筒A的尾端。因此,利用十字翻转板140翻转输送以使卷筒A外周面与定向片基带131相接触,随后使卷筒A在定向片基带131的带动下滚送至定向辊轮的自转工位内作近乎原地旋转动作,从而实现对卷筒A的寻纸尾处理。
本实施例的第一封尾单元110及第二封尾单元120可采用如本申请人所申请的中国专利CN201720035430.6,一种可适应多卷径规格的封卷尾机构,也可以采用本申请人所申请的中国专利CN107720367A,一种单边压合的卷筒A无胶封尾装置中的封尾单元,甚至可采用如中国专利CN201620819499.3,高效的纸卷封口装置中所公开的由两个压块和两个气缸构成的夹具结构,在本实施例中不限定封尾单元的具体结构,但是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申请方案的理解,本实施例的第一封尾单元110以及第二封尾单元120均由第一封尾夹模、第二封尾夹模和驱动单元(图中未示组成),驱动单元带动第一封尾夹模和第二封尾夹模对向移动以实现第一封尾夹模和第二封尾夹模相互开合,驱动单元可为气缸,通过闭合第一封尾夹模和第二封尾夹模在卷筒A的外圆周面形成压合部。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封尾单元110和第二封尾单元120在沿卷筒A滚送方向上呈前后布置,其中,第一封尾单元110和第二封尾单元120用于对所送入的卷筒A作压合封尾处理,即,一条卷筒A可滚送至相对应的第一封尾单元110或第二封尾单元120进行压合封尾(每条卷筒A仅压合封尾一次)。因此,通过将连续送入的若干条卷筒A按顺序两两分组,即,每两条连续送入的卷筒A作为一组卷筒组。为了便于理解,在本实施例中,定义同组的两条卷筒A中,先送入的卷筒A为第一卷筒A1,后送入的卷筒A为第二卷筒A2。先送入的第一卷筒A1滚送至寻尾定向机构130处作寻纸尾处理,待该第一卷筒A1纸尾调整到位后,则由寻尾定向机构130滚送至第二封尾单元120处,并且在滚送过程中,第一卷筒A1会跃过第一封尾单元110滚送至第二封尾单元120;与之同时,在第一卷筒A1滚送的过程中,后送入的第二卷筒A2紧接着滚送至寻尾定向机构130处作寻纸尾处理,待第二卷筒A2纸尾调整到后,则由寻尾定向机构130滚送至第一封尾单元110处(与之同时,在第二卷筒A2滚送的过程中,下一组的第一卷筒A1则会滚送至寻尾定向机构130,以此循环动作)。由于寻尾定向机构130至第二封尾单元120的中心距比寻尾定向机构130至第一封尾单元110的中心距长,从而使的第一卷筒A1及第二卷筒A2可同时分别滚送到达第二封尾单元120和第一封尾单元110。
进一步,第一封尾单元110和第二封尾单元120的上方分别配置有第一挤压装置111和第二挤压装置121,其中,第一挤压装置111和第二挤压装置121沿卷筒A滚送方向呈前后布置,第二挤压装置121和第一挤压装置111分别用于将滚送至预定位置的同组两条卷筒A挤压至第二封尾单元120和第一封尾单元110挤压处,从而使第一夹模和第二夹模的夹嘴嵌入卷筒A的外圆周面,再利用第一夹模和第二夹模的闭合动作以挤压卷筒A外周面形成压合部,完成压合封尾处理。本实施例的第一挤压装置111包括有设于第一封尾单元110上方的前挤压辊和前片基带,其中,前片基带通过多个过渡辊以绕设于前挤压辊上,并且该前片基带与第一封尾单元110之间的间距小于卷筒A的直径,从而使前片基带形成对卷筒A的挤压压力。同理,本实施例的第二挤压装置121包括有设于第二封尾单元120上方的后挤压辊和后片基带,其中,后片基带通过多个过渡辊以绕设于后挤压辊上,并且该后片基带与第二封尾单元120之间的间距小于卷筒A的直径,从而使后片基带形成对卷筒A的挤压压力。此时的前片基带及后片基带不仅对卷筒A施加挤压力,而且通过前片基带及后片基带带动卷筒A前移输送。
在本实施例中,还分别在第一封尾单元110、第二封尾单元120、寻尾定向机构130、十字翻转板140处设置有用于检测卷筒A位置的检测电眼20,即,利用检测电眼20来检测判断卷筒A的到位情况。
为了便于理解,现结合具体实施例的工作方法对上述的无胶封尾装置作出进一步说明。
本实施的无胶封尾装置的工作方法具体为:
步骤S1.参照附图1和2所示,将连续送入的若干条卷筒A按顺序两两分组,并各个卷筒A逐个滚送至寻尾定向机构130处;
步骤S2.参照附图2至5所示,在同一卷筒组中,先送入的卷筒A(第一卷筒A1)经寻尾定向机构130调整到位后,由寻尾定向机构130逐渐滚送至第二封尾单元120,与之同时,后送入的卷筒A(第二卷筒A2)紧接着滚送至寻尾定向机构130作寻纸尾处理,待该卷筒A经寻尾定向机构130调整到位后,则由寻尾定向机构130组件滚送至第一封尾单元110;
步骤S3.参见附图6所示,同组的两卷筒A按前后顺序分别滚送至第二封尾单元120和第一封尾单元110预设的位置处,并且在第二挤压装置121和第一挤压装置111的挤压作用下,使第二封尾单元120和第一封尾单元110的夹模分别嵌入两卷筒A的外圆周面;
步骤S4.参见附图6所示,第二封尾单元120和第一封尾单元110分别挤压两条卷筒A的外周面形成压合部,从而令卷筒A的尾端与压合部压合在一起;
步骤S5.完成封尾后的两卷筒A分别滚离第二封尾单元和第一封尾单元,循环上述动作实现连续封尾操作。
进一步,参照附图5至附图7所示,在步骤S2中。后送入的卷筒A(第二卷筒A2)调整到位滚离寻尾定向机构130后,下一卷筒组的第一卷筒A1则会紧接着滚送至寻尾定向机构130处作寻纸尾处理,并且在前一组的两卷筒A完成压合封尾后,下一组的第一卷筒A1则会由寻尾定向机构130逐渐滚送至第二封尾单元120,循环重复步骤S2至S5,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得上一卷筒组滚送至封尾单元的过程中或进行压合封尾时,下一卷筒组则会紧接着滚送至寻尾定向机构130处作寻纸尾处理,此时的寻尾定向机构130在调整到位后则会缓存停留在寻尾定向机构130处,直至上一组卷筒A在完成压合封尾滚离退出时,所缓存停留的卷筒A则滚离寻尾定向机构130至相对应的封尾单元。
进一步,参见附图6所示,在步骤S4中,同组的两卷筒A封尾完成后,定向片基带131、前片基带以及后片基带以相同的线速度启动,从而使完成封尾的两卷筒A以及缓存停留在寻尾定向机构处的卷筒A以相同速度往下滚送,其中,完成封尾的两卷筒A在前片基带以及后片基带的带动下,离开无胶封尾装置。
实施例二:
参照附图8至附图1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一相比较的区别特征在于:在寻尾定向机构130与第一封尾单元110之间设置有过渡段150,其中,该过渡段150用于缓存停留有至少一条经寻尾定向机构130处理后的卷筒A,即,在上一卷筒组滚送至封尾单元的过程中或进行压合封尾时,下一卷筒组的卷筒A逐个经寻尾定向机构130调整到位后,可由寻尾定向机构130滚送至过渡段150处缓存停留。
参见附图13所示,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特列举单条卷筒A缓存停留在过渡段150中,而对于实际生产情况,可将经寻尾定向机构130调整后的两条或两条以上卷筒A送入过渡段150中作缓存停留。在本实施例中,下一组卷筒组中的第一卷筒A1经寻尾定向机构130调整到位后,则滚离寻尾定向机构130进入过渡段150中,从而令该第一卷筒A1缓存停留在过渡段150,与之同时,同组的第二卷筒A2紧接滚送至寻尾定向机构130进行寻纸尾处理,待调整到位后,该第二卷筒A2可根据实际生产要求缓存停留在寻尾定向机构130处或进入过渡段150中;随后,缓存停留的第一卷筒A1和第二卷筒A2等待上一卷筒组完成压合封尾动作后,才会紧接着滚送至相对应的封尾单元,重复循环上述动作,从而实现封尾操作的连续生产动作。
进一步,在过渡段150的上方配置有过渡输送机构151,其中,过渡输送机构151用于输送或限制卷筒A滚送至下游,本实施例的过渡输送机构151包括有过渡片基带,该过渡片基带绕设上预设有的传动辊及过渡辊上,过渡片基带与过渡段150之间的间距略小于卷筒A的直径,从而使卷筒A外周面能够与过渡片基带充分接触。因此,对于进入过渡段150的卷筒A,利用过渡输送机构151限制卷筒A滚动以使卷筒A缓存停留在过渡段150指定区域内,等待上一卷筒组完成压合封尾后,再利用过渡输送机构151驱使卷筒A滚离过渡段150至相对应的封尾单元处。
综上所述,基于实施例一以及实施例二中所描述的无胶封尾装置,通过设置有呈前后布置的第一封尾单元110和第二封尾单元120,从而实现同时对两条卷筒A进行压合封尾,并且减少纸尾调整到压合封尾之间的空窗期,提升连续作业的连贯性动作,大幅度提升生产效率,实际生产中可达到40-60条/每分钟。
实施例三:
参见附图1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相比较的区别特征在于:本实施例包括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的封尾单元,为了便于理解,本实施例通过对三个单元作出说明,其余采用三个以上的方案属于本实施例的衍生方案,不再作额外的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定义三个封尾单元依次呈前后布置,分别为第一封尾单元110、第二封尾单元120及第三封尾单元160,并且各个封尾单元的上单均配置与之对应的挤压装置,分别为第一挤压装置111、第二挤压装置121及第三挤压装置161。为此,通过将若干条卷筒A按照三条一组进行分组,即,每三条连续送入的卷筒A作为一组卷筒组,通过依次将同组的三条卷筒滚送至寻尾定向机构130处作寻尾处理,随后依次滚送至第一封尾单元110、第二封尾单元120及第三封尾单元160处,待滚送到达预设定的位置配合第一挤压装置111、第二挤压装置121及第三挤压装置161分别对三条卷筒进行压合封尾,与之同时,下一组卷同组则会紧接依次滚送至寻尾定向机构130处逐条作寻尾处理,直至之前的卷同组完成压合封尾后才依次滚送至相对应封尾单元。
实施例四:
参见附图1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相比较的区别特征在于:本实施例包括有两组或两组以上的寻尾定向机构130,为了便于理解的,此处通过对设置有两组寻尾定向机构的实施例作出解释说明,其余两组以上的技术方案属于衍生方案,不再作额外的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两组寻尾定向机构130呈前后布置在滚送方向上,即,沿滚送方向依次定义两组寻尾定向机构130分别为第一寻尾定向机构和第二寻尾定向机构,并且在两寻尾定向机构上方均配置有定向片基带131。因此,按连续送入的两条卷筒作为一组卷筒,使两条卷筒A分别滚送至第一寻尾定向机构和第二寻尾定向机构处,即,先送入的第一卷筒A1跃过第一寻尾定向机构滚送至第二寻尾定向机构处,而后送入的第二卷筒A2滚送至第二寻尾定向机构处,待第一卷筒A1及第二卷筒A2达到预设定的位置后,利用第一寻尾定向机构和第二寻尾定向机构分别对两卷筒A作寻尾定向处理,待调整到位后,使两卷筒滚离寻尾可缓存停留于定向机构130处(等待之前的卷筒完成压合封尾),或者进入过渡段150作缓存停留,甚至直接滚送至相对应的封尾单元,此处可根据实际加工情况选择是否需要缓冲停留而作出相适应地调整。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出更多可能的变动和润饰,或修改均为本实用新型的等效实施例。故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之思路所作的等同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高速无胶封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卷筒(A)滚送方向呈前后依次布置的至少两组封尾单元,基于封尾单元的数量将连续送入的若干条卷筒(A)按前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同组的各条卷筒(A)按前后顺序分别滚送至各组封尾单元处压合封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无胶封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呈前后布置的第一封尾单元(110)和第二封尾单元(120),连续送入的若干条卷筒(A)按前后顺序两条一组进行分组,其中,同组的两条卷筒(A)按前后顺序分别送至第二封尾单元(120)和第一封尾单元(110)处压合封尾。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速无胶封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尾单元(110)和第二封尾单元(120)的上方分别配置有第一挤压装置(111)和第二挤压装置(121),其中,所述第二挤压装置(121)和第一挤压装置(111)分别用于将滚送至预定位置的卷筒(A)挤压至第二封尾单元(120)和第一封尾单元(110)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速无胶封尾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第一封尾单元(110)上游且用于对所送入的每条卷筒(A)尾端作寻纸尾处理的寻尾定向机构(130),其中,完成寻纸尾处理后的一条卷筒(A)可缓存停留在寻尾定向机构(130)处,等待之前的卷筒组完成压合封尾动作后,所缓存停留的卷筒(A)方滚离寻尾定向机构(13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速无胶封尾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寻尾定向机构(130)与第一封尾单元(110)之间设置有过渡段(150),其中,该过渡段(150)用于缓存停留有至少一条完成寻纸尾处理后的卷筒(A),直至之前进入封尾单元的卷筒组完成压合封尾动作后,缓存停留在过渡段(150)上的卷筒(A)按前后顺序逐条滚送至相对应的封尾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速无胶封尾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过渡段(150)的上方配置有过渡输送机构(151),其中,所述过渡输送机构(151)用于输送或限制卷筒(A)滚送动作。
CN201920429659.7U 2019-04-01 2019-04-01 高速无胶封尾装置 Active CN2099400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29659.7U CN209940028U (zh) 2019-04-01 2019-04-01 高速无胶封尾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29659.7U CN209940028U (zh) 2019-04-01 2019-04-01 高速无胶封尾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40028U true CN209940028U (zh) 2020-01-14

Family

ID=691261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429659.7U Active CN209940028U (zh) 2019-04-01 2019-04-01 高速无胶封尾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4002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79095A (zh) * 2019-04-01 2019-06-14 佛山市南海区德昌誉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高速无胶封尾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79095A (zh) * 2019-04-01 2019-06-14 佛山市南海区德昌誉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高速无胶封尾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937048B2 (ja) 電池極片の集電体を押出かつ延伸可能な極片圧延システム
CN207876911U (zh) 一种pvc薄膜收卷装置
US4804426A (en) Cylindrical tire forming member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210162343U (zh) 切膜机构
CN212711922U (zh) 一种薄膜复合机收膜装置
CN209940028U (zh) 高速无胶封尾装置
CN203152459U (zh) 春卷自动成型机
CN203752679U (zh) 印花干燥检测装置
CN204110981U (zh) 卷材包装机
WO2020199443A1 (zh) 高速无胶封尾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206872122U (zh) 一种布料收卷装置
CN210366187U (zh) 一种pet薄膜生产用上料装置
CN106743869B (zh) 以机械压合纸卷的封口方法和装置
CN104310087A (zh) 收放料机构
CN212558721U (zh) 一种薄膜涂布机在线分切收卷装置
CN206665777U (zh) 缠绕膜机之卷取装置
CN204297739U (zh) 一种储料架结构
CN208684024U (zh) 热收缩膜收卷装置
CN209177650U (zh) 一种自动收卷机张力控制及换卷缓冲装置
CN209063360U (zh) 一种冷却装置以及缠绕机组
CN203293657U (zh) 一种冷转印系统的对中装置
CN112323537A (zh) 一种乳霜涂布机
CN206968167U (zh) 一种复合机展边对边装置
CN215287240U (zh) 一种高硬度封边条生产用高效收卷器
CN218024795U (zh) 一种钢丝缠绕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