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35694U - 一种具有导正和减振作用的导套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导正和减振作用的导套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935694U CN209935694U CN201920519430.2U CN201920519430U CN209935694U CN 209935694 U CN209935694 U CN 209935694U CN 201920519430 U CN201920519430 U CN 201920519430U CN 209935694 U CN209935694 U CN 20993569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leeve
- guide
- hole
- lubrication
- guid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nting, Exchange, And Manufacturing Of D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导正和减振作用的导套,包括外套、设置在外套内的内套以及设置在所述外套和内套之间的缓冲套,其中,所述外套与内套同轴设置,所述缓冲套设置在所述内套上,且该缓冲套由聚氨酯制成。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导正和减振作用的导套可以吸收振动产生的冲击,从而起到减振的作用;并且该导套还能够对导套和导柱之间的位置误差进行自动导正。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向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导正和减振作用的导套。
背景技术
导套作为一种模具配件,通常与导柱配合使用,起到导向的作用。现有的导套和导柱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导套由外套和设置在外套内的内套构成,工作时导柱在内道中作直线滑动,实现导向和定位。由于金属材料的刚性较好,当导套和导柱在工作过程中任意一侧发生振动时,该振动产生的冲击就会沿着导套和导柱传递到另一侧,例如当与导柱连接的部位发生振动时,该振动产生的冲击会通过导柱传递给导套,然后通过导套在再传递给与导套连接的部位,因此对整套模具带来影响。此外,当导柱和导套之间的位置关系产生误差时,由于导套和导柱的径向位置均不可以移动,因此无法实现自动纠正和导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导正和减振作用的导套,所述导套可以吸收振动产生的冲击,从而起到减振的作用;并且该导套还能够对导套和导柱之间的位置误差进行自动导正。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有导正和减振作用的导套,包括外套和设置在外套内的内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套和内套之间的由弹性材料制成的缓冲套,其中,所述外套与内套同轴设置。
优选地,所述缓冲套固定设置在所述内套外壁上形成一体,形成一体的内套和缓冲套整体安装在外套中。先将内套和缓冲套做成一体,再装配到外套中,有利于提高制作效率,简化装配工艺。
优选的,所述缓冲套由聚氨酯制成。聚氨酯具有较好的弹性,从而获得更好的减振和导正作用。
优选的,所述缓冲套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多个环形的凸起,所述多个凸起沿着所述内套的轴线方向均匀排列。
优选的,所述内套为铜套。
优选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内套上的多个润滑孔以及设置在所述润滑孔内的固体润滑剂,其中,所述润滑孔包括第一润滑孔和第二润滑孔,所述第一润滑孔内设置有向上倾斜的第一导向面,所述第二润滑孔内设置有向下倾斜的第二导向面,所述固体润滑剂设置在所述第一润滑孔和第二润滑孔中,且延伸出所述第一润滑孔和第二润滑孔外并与导柱接触。
优选的,所述第一润滑孔内的第一导向面位于该第一润滑孔的上端;所述第二润滑孔内的第二导向面位于该第二润滑孔的下端。
优选的,所述第一润滑孔中在与第一导向面相对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限位面,所述第一限位面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内套的轴线方向垂直;所述第二润滑孔中在与第二导向面相对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限位面,所述第二限位面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内套的轴线方向垂直。
优选的,所述润滑孔为通孔,所述缓冲套在与所述润滑孔的对应位置处设置有避让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润滑孔和第二润滑孔沿着所述内套的圆周方向排列,且所述第一润滑孔和第二润滑孔沿着所述内套的轴线方向交错排列。
优选的,所述固体润滑剂为石墨。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导正和减振作用的导套的工作原理是: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导正和减振作用的导套中的外套安装于模具上,并与模具上的导柱配合工作;工作过程中,当导柱一侧或者导套一侧产生振动时,由于所述内套与所述外套之间设置有由弹性材料制成的缓冲套,因此,该缓冲套通过弹性变形将这部分冲击吸收,从而阻断振动的传递,起到减振作用,使得整个模具在工作过程中更加稳定,提高注塑产品的质量。
而当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导正和减振作用的导套在工作过程中,如果导柱和导套之间的位置关系发生了误差,由于内套与所述外套之间的缓冲套具有弹性变形的作用,因此能够通过弹性变形来修正位置,从而起到自动导正、纠偏的作用,导向的效果非常显著。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导正和减振作用的导套中的缓冲套由于具有缓冲吸振功能,因此能够吸收模具工作过程中在导柱或导套一侧产生的振动,使得整个模具在工作过程中更加稳定,提高注塑产品的质量。
2、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导正和减振作用的导套中的缓冲套由于具有弹性变形的功能,因此如果导柱和导套之间的位置关系发生了误差,因此能够通过弹性变形来修正位置,从而起到自动导正、纠偏的作用,导向的效果非常显著。
3、由于缓冲套具有弹性变形的功能,因此当内套在径向力作用下发生偏摆时,例如受到导柱的径向作用力作用,待外力撤销后,缓冲套能自动恢复原形,从而保证内套与外套之间的同轴性,确保导向的位置精度不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导正和减振作用的导套和导柱的第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内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导正和减振作用的导套和导柱的第二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去除固体润滑剂)。
图7为对第一润滑孔中的固体润滑剂的受力分析图(导柱向上运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参见图1-图3,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导正和减振作用的导套包括外套1、设置在外套1内的内套2以及设置在所述外套1和内套2之间的缓冲套7,其中,所述外套1与内套2同轴设置。
参见图1-图3,所述缓冲套7固定设置在所述内套2外壁上形成一体,形成一体的内套2和缓冲套7整体安装在外套1中。先将内套2和缓冲套7做成一体,再装配到外套1中,有利于提高制作效率,简化装配工艺。
参见图1-图3,所述缓冲套7由聚氨酯制成。聚氨酯具有较好的弹性,从而获得更好的减振和导正作用。
参见图1-图3,所述缓冲套7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多个环形的凸起8,所述多个凸起8沿着所述内套2的轴线方向均匀排列,凸起8的外表面与外套的内壁相配合。其目的在于减小该缓冲套7与外套1内壁之间的接触面积,降低对缓冲套7表面的精度要求,并且也能减小安装时缓冲套7与外套1内壁之间的摩擦阻力,从而方便将内套2安装到外套1中。
参见图1-图3,所述内套2为铜套,具有较好的耐磨性,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金属制作。
参见图1-图3,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导正和减振作用的导套的工作原理是;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导正和减振作用的导套中的外套1安装于模具上,并与模具上的导柱4配合工作;工作过程中,当导柱4一侧或者导套一侧产生振动时,由于所述内套2与所述外套1之间设置有由弹性材料制成的缓冲套7,因此,该缓冲套7通过弹性变形将这部分冲击吸收,从而阻断振动的传递,起到减振作用,使得整个模具在工作过程中更加稳定,提高注塑产品的质量。
而当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导正和减振作用的导套在工作过程中,如果导柱4和导套之间的位置关系发生了误差,由于内套2与所述外套1之间的缓冲套7具有弹性变形的作用,因此能够通过弹性变形来修正位置,从而起到自动导正、纠偏的作用,导向的效果非常显著。
实施例2
参见图4-图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润滑孔包括第一润滑孔3和第二润滑孔5,其中,所述第一润滑孔3内设置有向上倾斜的第一导向面3-1,所述第二润滑孔5内设置有向下倾斜的第二导向面5-1,所述固体润滑剂6设置在所述第一润滑孔3和第二润滑孔5中,且延伸出所述第一润滑孔3和第二润滑孔5外与导柱4接触。所述固体润滑剂6为石墨。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导正和减振作用的导套与导柱4配套使用,所述导柱4在所述具有导正和减振作用的导套内运动的过程中,所述导柱4的侧面与所述第一润滑孔3和第二润滑孔5中的固体润滑剂6接触,使得所述固体润滑剂6随着导柱4的运动均匀分布在所述导柱4的外表面和所述内套2的内壁上,从而对导柱4进行润滑。在润滑过程中,所述固体润滑剂6不断被消耗,但由于所述第一润滑孔3内设置有向上倾斜的第一导向面3-1,所述第二润滑孔5内设置有向下倾斜的第二导向面5-1,因此,在导柱4向上运动的过程中,所述导柱4与所述第一润滑孔3中的固体润滑剂6之间发生相对摩擦,使得所述导柱4受到一个向下的摩擦力,而第一润滑孔3中的固体润滑剂6则受到一个向上的摩擦力F。由于所述第一润滑孔3的第一导向面3-1倾斜向上,使得该摩擦力F被分解为一个沿着所述第一导向面3-1的延伸方向且指向所述内套2的轴心的水平分力F1和一个垂直于所述第一导向面3-1的延伸方向的垂直分力F2,其中,所述水平分力F1促使所述固体润滑剂6朝所述内套2的轴线方向运动,使得所述固体润滑剂6在不断消耗的过程中,始终与导柱4接触。同理,当所述导柱4向下运动时,所述第二润滑孔5内的固体润滑剂6在水平分力F1的作用下始终与所述导柱4接触。这样,在第一润滑孔3和第二润滑孔5中的固体润滑剂6对导柱4进行润滑的同时,所述导柱4与所述固体润滑剂6之间的相对摩擦也促使所述第一润滑孔3和第二润滑孔5中的固体润滑剂6始终与所述导柱4接触,使得所述固体润滑剂6在不断消耗的过程中,能够始终与导柱4接触,从而使得润滑效果更好。
参见图4-图7,所述第一润滑孔3内的第一导向面3-1位于该第一润滑孔3的上端;所述第二润滑孔5内的第二导向面5-1位于该第二润滑孔5的下端。
参见图4-图7,所述第一润滑孔3中在与第一导向面3-1相对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限位面3-2,所述第一限位面3-2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内套2的轴线方向垂直;所述第二润滑孔5中在与第二导向面5-1相对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限位面5-2,所述第二限位面5-2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内套2的轴线方向垂直。其目的在于,在所述导柱4向上运动的过程中,所述导柱4与所述第一润滑孔3中的固体润滑剂6之间的相对摩擦促使所述第一润滑孔3内的固体润滑剂6朝内套2的轴线方向运动,但此时由于所述第二润滑孔5中的第二导向面5-1倾斜向下,且该第二导向面5-1位于所述第二润滑孔5的下端,因此,所述第二限位面5-2则位于所述第二润滑孔5的上端,且由于该第二限位面5-2的延伸方向与内套2的轴向方向垂直,因此,所述导柱4向上运动时对所述第二润滑孔5内的固体润滑剂6产生一个向上的作用力,促使所述第二润滑孔5内的固体润滑剂6向上运动,假如第二润滑孔5上侧也为倾斜向下的导向面,则该第二润滑孔5内的固体润滑剂6会向内缩回该第二润滑孔5内。但是由于第二限位面5-2位于所述第二润滑孔5的上端,且该第二限位面5-2的延伸方向与内套2的轴向方向垂直,因此所述固体润滑剂6不会向上运动,也不会缩回到第二润滑孔5内(相对于上下两侧都倾斜的润滑孔而言)。同理,当导柱4向下运动时,所述第一润滑孔3内的固体润滑剂6也不会向下运动,更不会缩回到第二润滑孔5内(相对于上下两侧都倾斜的润滑孔而言)。这样使得润滑效果更好,
参见图4-图7,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润滑孔3和第二润滑孔5是通孔,所述缓冲套7在与所述第一润滑孔3和第二润滑孔5的对应位置处设置有避让孔。这样可以方便工作人员补充固体润滑剂6。
参见图4-图7,所述第一润滑孔3和第二润滑孔5沿着所述内套2的圆周方向排列,且所述第一润滑孔3和第二润滑孔5沿着所述内套2的轴线方向交错排列。这样使得导柱4在具有导正和减振作用的导套内做竖向运动的过程中,所述导柱4的各个部位均可与第一润滑孔3和第二润滑孔5中的固体润滑剂6接触,从而得到润滑。除此之外,所述第一润滑孔3和第二润滑孔5的排布方式也可以是随机的。例如:所述第一润滑孔3设置在所述内套2的下侧或设置在所述内套2的上侧,所述第二润滑孔5设置在所述内套2中与第一润滑孔3的相反的一侧。
上述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内容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具有导正和减振作用的导套,包括外套和设置在外套内的内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套和内套之间的由弹性材料制成的缓冲套,其中,所述外套与内套同轴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导正和减振作用的导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套固定设置在所述内套外壁上形成一体,形成一体的内套和缓冲套整体安装在外套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导正和减振作用的导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套由聚氨酯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导正和减振作用的导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套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多个环形的凸起,所述多个凸起沿着所述内套的轴线方向均匀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具有导正和减振作用的导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内套上的多个润滑孔以及设置在所述润滑孔内的固体润滑剂,其中,所述润滑孔包括第一润滑孔和第二润滑孔,所述第一润滑孔内设置有向上倾斜的第一导向面,所述第二润滑孔内设置有向下倾斜的第二导向面,所述固体润滑剂设置在所述第一润滑孔和第二润滑孔中,且延伸出所述第一润滑孔和第二润滑孔外并与导柱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导正和减振作用的导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润滑孔内的第一导向面位于该第一润滑孔的上端;所述第二润滑孔内的第二导向面位于该第二润滑孔的下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导正和减振作用的导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润滑孔中在与第一导向面相对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限位面,所述第一限位面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内套的轴线方向垂直;所述第二润滑孔中在与第二导向面相对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限位面,所述第二限位面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内套的轴线方向垂直。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导正和减振作用的导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孔为通孔,所述缓冲套在与所述润滑孔的对应位置处设置有避让孔。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导正和减振作用的导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润滑孔和第二润滑孔沿着所述内套的圆周方向排列,且所述第一润滑孔和第二润滑孔沿着所述内套的轴线方向交错排列。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导正和减振作用的导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润滑剂为石墨;所述内套为铜套。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519430.2U CN209935694U (zh) | 2019-04-16 | 2019-04-16 | 一种具有导正和减振作用的导套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519430.2U CN209935694U (zh) | 2019-04-16 | 2019-04-16 | 一种具有导正和减振作用的导套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935694U true CN209935694U (zh) | 2020-01-14 |
Family
ID=691282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519430.2U Active CN209935694U (zh) | 2019-04-16 | 2019-04-16 | 一种具有导正和减振作用的导套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935694U (zh) |
-
2019
- 2019-04-16 CN CN201920519430.2U patent/CN20993569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363931B (zh) | 一种自动润滑的导柱导套组件 | |
CN209935694U (zh) | 一种具有导正和减振作用的导套 | |
CN106345903B (zh) | 电机铁芯级进模导正销定位方法及其导正销定位装置 | |
CN105179545A (zh) | 用于风力发电中的减振器 | |
CN108161408A (zh) | 一种连杆衬套压入装置 | |
CN209887510U (zh) | 一种曲轴密封壳的压装模具 | |
CN111085849A (zh) | 一种针对通孔的二次精确定位机构 | |
CN211442561U (zh) | 汽车车身定位柔性化装置 | |
CN215998548U (zh) | 一种主模顶杆保护模具 | |
CN206652896U (zh) | 模具用定位组件 | |
CN211806595U (zh) | 一种qdc五金模用模架 | |
CN209666026U (zh) | 一种抗冲击的装卸型模具导柱 | |
CN209918708U (zh) | 一种自润滑导套 | |
CN201195258Y (zh) | 一种靠模机构 | |
CN210023481U (zh) | 一种低噪音冲压模具 | |
CN208437467U (zh) | 一种圆锥形壳体零件成形模具 | |
KR100717534B1 (ko) | 소형 케이스의 프레스성형장치 | |
CN218266816U (zh) | 一种自润滑的导轨滑块 | |
CN110681862A (zh) | 内齿轮粉末冶金用成型模具 | |
CN210830166U (zh) | 一种钢塑结构静音轴套 | |
CN217073461U (zh) | 一种高速精密冲床的动平衡装置 | |
CN110314989A (zh) | 一种自脱模成型模组 | |
CN212350106U (zh) | 一种中空机台浮动芯棒 | |
CN107962810A (zh) | 一种自动导向定心导柱 | |
CN220837544U (zh) | 一种汽车结构件冲压模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126 Address after: 510000 plant A2, No. 13, jingsan Road, Zengjiang street, Zengcheng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Tiang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23000 second floor, No. 38, Changtang Avenue, Yantian village, Fenggang,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DONGGUAN HEYANG HARDWARE Co.,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