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29683U - 火花塞间隙调节设备 - Google Patents

火花塞间隙调节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29683U
CN209929683U CN201921014657.8U CN201921014657U CN209929683U CN 209929683 U CN209929683 U CN 209929683U CN 201921014657 U CN201921014657 U CN 201921014657U CN 209929683 U CN209929683 U CN 2099296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ark plug
support frame
conveyor belt
connecting rod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1465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跃飞
林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ivil Aviation Flight University of China
Original Assignee
Civil Aviation Flight University of Chin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ivil Aviation Flight University of China filed Critical Civil Aviation Flight University of China
Priority to CN20192101465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296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296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296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火花塞间隙调节设备,包括支撑架,支撑架上固定有伸缩顶持机构以及设置于伸缩顶持机构正下方的火花塞固定机构;支撑架上沿水平方向间隔设有一对吊耳,伸缩顶持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曲轴,曲轴的两端分别导入吊耳内,曲轴的一端固定有第一驱动电机,曲轴的轴颈处套设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相对套设于轴颈端的另外一端通过万向连轴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相对连接第一连接杆端的另一端通过万向连轴器连接有顶持执行杆,顶持执行杆外固定有与执行杆相互配合的导向套,导向套竖直设置并固定于支撑架上,当火花塞通过花火塞固定机构进行固定时,其侧电极的弧面正对顶持执行杆的下端。

Description

火花塞间隙调节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火花塞顶压调节装置领域,具体涉及火花塞间隙调节设备。
背景技术
火花塞广泛应用于现代生产生活各个领域,包括航空领域,航空领域对火花塞跳火强度和稳定性要求很高。为了保证工作的跳火强度和稳定性,航空火花塞相对于普通火花塞采用多侧极式,也就是中心正极外均匀分布多个侧电极,其中以两个侧电极式应用最为广泛。
两极火花塞在使用中,两侧的烧蚀程度不一,各自距中心的间隙会有所不同,由于间隙的产生,会改变各侧的跳火大小,加剧间隙的扩大,最终影响跳火性能,对火花塞电极间隙的调整就显得极为重要。现有的调节结构都是夹具挤压的方式来减小间隙,这种方式一次只能针对一个火花塞,调整效率低下,且在调节过程中受人为影响的因素较大,不同的人调节后的火花塞间隙可能不同,而且大多采用一次性挤压,这针对火花塞如果力量过大就很容易造成侧电极断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在针对火花塞进行调节时,调节过程中受人为影响的因素较大,火花塞侧电极容易断裂的问题,提出了火花塞间隙调节设备,通过采用第一驱动电机带动曲轴旋转,使顶持执行杆对待调整的火花塞的侧极进行持续性的有效敲击和顶持,不但避免了人为因素的影响,有利于作业的标准化,同时利用机械代替传统人工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火花塞间隙调节设备,包括支撑架,支撑架上固定有伸缩顶持机构以及设置于伸缩顶持机构正下方的火花塞固定机构;支撑架上沿水平方向间隔设有一对吊耳,伸缩顶持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曲轴,曲轴的两端分别嵌入吊耳的圆孔内,曲轴的一端固定有第一驱动电机,曲轴的轴颈处套设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相对套设于轴颈端的另外一端通过万向连轴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相对连接第一连接杆端的另一端通过万向连轴器连接有顶持执行杆,支撑架固定有竖直设置的导向套,顶持执行杆导入导向套内,当火花塞通过火花塞固定机构进行固定,并使用伸缩顶持机构对其进行调节时,火花塞上的待调节侧电极的弧面正对顶持执行杆的下端。两极火花塞在使用中,两侧的烧蚀程度不一,各自距中心的间隙会有所不同,由于间隙的产生,会改变各侧的跳火大小,加剧间隙的扩大,最终影响跳火性能,对火花塞电极间隙的调整就显得极为重要。现有的调节结构都是夹具挤压的方式来减小间隙,这种方式一次只能针对一个火花塞,调整效率低下,且在调节过程中受人为影响的因素较大,不同的人调节后的火花塞间隙可能不同,而且大多采用一次性挤压,在挤压过程中,如果力量过大就很容易造成侧电极断裂。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为了提高火花塞调整的效率,同时减小人为因素的影响,发明人设计了本设备,通过第一驱动电机带动曲轴旋转,当曲轴旋转时,顶持执行杆沿导向套做上下往复运动,当曲轴的轴颈处于最下端位置时,顶持执行杆敲击并顶持其下端放置的火花塞的侧电极,由于侧电极本身具有一定的弹性形变能力,所以每次敲击和顶持之后都会产生一定的弹性回弹,通过反复多次的敲击和顶持逐步减小这种弹性回弹的影响,在试验过程中发现,当敲击和顶持的次数超过80次,这种弹性回弹变形基本上被消除;通过反复多层次的敲击和顶持使间隙过大的火花塞逐渐的变小,且本设备中为了防止侧电极的变形过量,所以当曲轴的轴颈处于最下端位置时,顶持执行杆恰与标准间隙的两极火花塞的侧电极接触,从而避免了调整过量;所以当需要对大量的火花塞的侧电极进行调整时,使用本设备只需将待调整的火花塞固定于火花塞固定机构上,在启动第一驱动电机便可,不但缩短了调整火花塞间隙的时间,简化了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避免了人为因素的影响,不依赖工人经验,更加有利于作业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进一步的,顶持执行杆下端收缩形成顶持尖端,顶持尖端设有球型的顶持块,顶持块嵌入顶持执行杆的尖端内。在使用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由于火花塞的侧电极本身尺寸较小,当使用顶持执行杆进行顶持时,其受力面积太大,造成局部压强过小,且不方便工作人员的观察,特别在顶持次数超过80次以后,需要工作人员判断顶持执行杆是否还在继续进行有效敲击和顶持,为解决这一问题,发明人将执行杆下端设置成尖端,为了避免尖端变形影响精度,所以发明人又在尖端处设置了球型的顶持块,顶持块嵌入顶持执行杆的尖端内,即防止了尖端的变形,又减小了侧电极的受力面积,增大了局部压强,同时还方便了了工作人员的观察。
进一步的,支撑架上还水平设有两根相互平行且处于同一水平高度的滑轨,且滑轨的轴线方向平行于曲轴的轴线方向,滑轨的纵向截面呈上小下大结构,滑轨的固定位置为滑轨的上表面,滑轨上倒挂有水平的滑动板,滑动板内设有水平的螺纹孔,螺纹孔内设有与其相匹配的丝杠,当丝杠转动时,滑动板能够在滑轨上滑动,吊耳倒挂于滑动板的下表面;支撑架上设有用于驱动丝杠转动的第二驱动电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明人发现有的待调整的火花塞的间隙过大,这就会造成顶持执行杆在进行第一次顶持时,侧电极的形变量过大,从而造成侧电极的断裂,针对这种情况正确的做法是每次调整一点点,待其产生弹性回弹后在调整一点点,通过如此反复便可以将间隙调整合适,这个动作对人来说比较简单但是对于机器来说这是比较难办到的,所以发明人在原有的基础上做出了改进,在伸缩顶持机构上方又设置了倒挂的滑动板,通过滑轨限制滑动板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通过滑动板内设置水平的螺纹孔,螺纹孔内设置与其相匹配的丝杠,当丝杠转动时,滑动板能够在滑轨上滑动,且将吊耳倒挂于滑动板的下表面;当打开第二驱动电机时,滑动板在丝杠的转动下沿导轨平动,此时第二连接杆杆便会发生倾斜,假设第二连接杆的长度为L,倾斜后的第二连接杆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那么此时第二连杆在竖直方向上的长度就变成了L';L'=L*cosα,这就升高了顶持执行杆到达最低位置的高度,从而防止了顶持执行杆在进行第一次顶持时,侧电极的形变量过大而发生断裂,通过先将滑动板置于滑轨左右两端任意极限位置,在打开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通过控制第二驱动电机的转速,使滑动板逐渐向滑轨中心移动,这个过程中夹角α逐渐变小,顶持执行杆到达最低位置的高度逐渐下降,使的待调整的火花塞的间隙逐渐达到合适;通过设置滑动板,实现了顶持执行杆最低位置的灵活调控,从而进一步的拓宽了本设备的适用范围,提高了本设备的实用性。
进一步的,火花塞固定机构包括上表面为倾斜面的矩形块,该倾斜面的倾斜角度为30-38°,矩形块的上表面内凹构成火花塞固定腔,火花塞固定腔的壁面与1/2个火花塞完全贴合,且两个侧电极的连线垂直于火花塞固定机构的上表面。在针对火花塞的固定方面,发明人通过多次试验,从夹具到模具的不断尝试,最终为了方便火花塞的放置、固定和取下,发明人通过铸膜的逆向思维,设置了本固定机构,通过火花塞自身的形状来对火花塞进行固定和限位,因为本设备主要针对两极火花塞,所谓两极火花塞就是拥有两个侧电极,且两个侧电极的连线平分火花塞本体,所以通过逆向铸膜便可以形成能够与火花塞1/2壁面完全贴合的火花塞固定腔,又由于顶持执行杆的运动方向总是竖直向下,为使得火花塞侧电极的弧面正对顶持执行杆的下端,所以发明人有将火花塞固定机构设置成了上表面倾斜的矩形块,为使得顶持效果最好,发明人做了受力变形试验,发现当倾斜角度在30°至38°之间时,火花塞的受力点刚好落在侧电极的弧形转角处,故而将火花塞固定机构设置成了倾斜的矩形块;通过利用铸膜的逆向思维构建火花塞固定机构,不但方便了对待调节火花塞的固定,同时方便了对火花塞的取下,方便快捷有利于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
进一步的,支撑架上还设有水平的传送带,若干个火花塞固定机构均匀分布于传送带上,支撑架上还设有水平的传送带支撑板,传送带环绕传送带支撑板设置,且传送带位于传送带支撑板。上方的一段由传送带支撑板支撑。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明人发现必须要在上一个火花塞被调整完将其取下之后,才能安装下一个火花塞,这中间的时间被浪费掉了,所以发明人又在支撑架上设置了水平的传送带,若干个火花塞固定机构均匀分布于传送带上,上一个火花塞在被本设备调整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将别的火花塞沿传动带运动的方向顺次进行安装,这样一来就对时间进行了充分的利用,通过增加传动带使得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成倍增长,为了防止在顶持执行杆下压过程中传送带发生形变影响调节的精度,故而在传送带的下方设置了水平的传送带支撑板,传送带支撑板顶持于传送带下方,当顶持执行杆下压时,力被传递到传送带支撑板上,防止了传送带变形造成火花塞调节不准确;为了使的传动带能够实现“一步一动”,本实用新型中对于传动带的驱动采用步进电机。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通过采用第一驱动电机带动曲轴旋转,使顶持执行杆对待调整的火花塞的侧极进行持续性的有效敲击和顶持,不但避免了人为因素的影响,有利于作业的标准化,同时利用机械代替传统人工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2、通过设置滑动板,实现了顶持执行杆最低位置的灵活调控,从而进一步的拓宽了本设备的适用范围,提高了本设备的实用性。
3、通过利用铸膜的逆向思维构建火花塞固定机构,不但方便了对待调节火花塞的固定,同时方便了对火花塞的取下,方便快捷有利于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
4.通过在尖端处设置球型的顶持块,顶持块嵌入顶持执行杆的尖端内,即防止了尖端的变形,又减小了侧电极的受力面积,增大了局部压强,同时还方便了了工作人员的观察。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顶持执行杆尖端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火花塞固定机构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火花塞固定机构的剖视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支撑架、2-吊耳、3-曲轴、4-第一驱动电机、5-第一连接杆、6-第二连接杆、7-顶持执行杆、8-导向套、9-滑轨、10-滑动板、11-丝杠、12-第二驱动电机、13-火花塞固定机构、14-火花塞固定腔、15-传送带、16-顶持块、17-传送带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火花塞间隙调节设备,包括支撑架1,支撑架1上固定有伸缩顶持机构以及设置于伸缩顶持机构正下方的火花塞固定机构13;支撑架1上沿水平方向间隔设有一对吊耳2,伸缩顶持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曲轴3,曲轴3的两端分别嵌入吊耳2的圆孔内,曲轴3的一端固定有第一驱动电机4,曲轴3的轴颈处套设有第一连接杆5,第一连接杆5相对套设于轴颈端的另外一端通过万向连轴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6,第二连接杆6相对连接第一连接杆5端的另一端通过万向连轴器连接有顶持执行杆7,支撑架1固定有竖直设置的导向套8,顶持执行杆7导入导向套8内,当火花塞通过火花塞固定机构进行固定,并使用伸缩顶持机构对其进行调节时,火花塞上的待调节侧电极的弧面正对顶持执行杆7的下端。
本实施例中,在针对火花塞的固定方面,发明人通过多次试验,从夹具到模具的不断尝试,最终为了方便火花塞的放置、固定和取下,发明人通过铸膜的逆向思维,设置了本固定机构,火花塞固定机构13包括上表面为倾斜面的矩形块,矩形块的上表面内凹构成火花塞固定腔14,火花塞固定腔14的壁面与1/2个火花塞完全贴合,且两个侧电极的连线垂直于火花塞固定机构13的上表面。本实施例中,为确保火花塞的受力点刚好落在侧电极的弧形转角处,故而将火花塞固定机构13设置成了倾斜的矩形块,其倾斜角度为30°。
实施例2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相较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支撑架1上还水平设有两根相互平行且处于同一水平高度的滑轨9,且滑轨9的轴线方向平行于曲轴3的轴线方向,滑轨9的纵向截面呈上小下大结构,滑轨9的固定位置为滑轨9的上表面,滑轨9上倒挂有水平的滑动板10,滑动板10内设有水平的螺纹孔,螺纹孔内设有与其相匹配的丝杠11,当丝杠11转动时,滑动板10能够在滑轨9上滑动,吊耳2倒挂于滑动板10的下表面;支撑架1上设有用于驱动丝杠11转动的第二驱动电机12。通过设置滑动板10,实现了顶持执行杆7最低位置的灵活调控,从而进一步的拓宽了本设备的适用范围,提高了本设备的实用性。
实施例3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相较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所述支撑架1上还设有水平的传送带15,若干个火花塞固定机构13均匀分布于传送带15上,支撑架1上还设有水平的传送带支撑板17,传送带15环绕传送带支撑板17设置,且传送带15位于传送带支撑板17上方的一段由传送带支撑板17支撑。工作人员可以将别的火花塞沿传动带运动的方向顺次进行安装,这样一来就对时间进行了充分的利用,通过增加传动带使得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成倍增长,为了使的传动带能够实现“一步一动”,本实用新型中对于传动带的驱动采用步进电机。
在使用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由于火花塞的侧电极本身尺寸较小,当使用顶持执行杆7进行顶持时,其受力面积太大,造成局部压强过小,且不方便工作人员的观察,特别在顶持次数超过80次以后,需要工作人员判断顶持执行杆7是否还在继续进行有效敲击和顶持,为解决这一问题,本实施例中,将执行杆下端设置成尖端,为了避免尖端变形影响精度,所以发明人又在尖端处设置了球型的顶持块16,顶持块16嵌入顶持执行杆7的尖端内。
在使用本装置时,预先在火花塞的中心极套一薄壁套管可防止制动杆6的延伸量调整过量后造成的损害;薄壁套管选用壁厚0.015-0.018英寸的铝质管材效果最佳。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火花塞间隙调节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所述支撑架(1)上固定有伸缩顶持机构以及设置于伸缩顶持机构正下方的火花塞固定机构(13);所述支撑架(1)上沿水平方向间隔设有一对吊耳(2),所述伸缩顶持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曲轴(3),所述曲轴(3)的两端分别嵌入吊耳(2)的圆孔内,曲轴(3)的一端固定有第一驱动电机(4),所述曲轴(3)的轴颈处套设有第一连接杆(5),第一连接杆(5)相对套设于轴颈端的另外一端通过万向连轴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6),第二连接杆(6)相对连接第一连接杆(5)端的另一端通过万向连轴器连接有顶持执行杆(7),支撑架(1)固定有竖直设置的导向套(8),顶持执行杆(7)导入导向套(8)内,当火花塞通过火花塞固定机构进行固定,并使用伸缩顶持机构对其进行调节时,火花塞上的待调节侧电极的弧面正对顶持执行杆(7)的下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花塞间隙调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持执行杆(7)下端收缩形成顶持尖端,所述顶持尖端设有球型的顶持块(16),顶持块(16)嵌入顶持执行杆的尖端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花塞间隙调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上还水平设有两根相互平行且处于同一水平高度的滑轨(9),滑轨(9)的轴线方向平行于曲轴(3)的轴线方向,所述滑轨(9)的纵向截面呈上小下大结构,滑轨(9)的固定位置为滑轨(9)的上表面,所述滑轨(9)上倒挂有水平的滑动板(10),所述滑动板(10)内设有水平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设有与其相匹配的丝杠(11),当丝杠(11)转动时,滑动板(10)能够在滑轨(9)上滑动,所述吊耳(2)倒挂于滑动板(10)的下表面;所述支撑架(1)上设有用于驱动丝杠(11)转动的第二驱动电机(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花塞间隙调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火花塞固定机构(13)包括上表面为倾斜面的矩形块,该倾斜面的倾斜角度为30-38°,所述矩形块的上表面内凹构成火花塞固定腔(14),所述火花塞固定腔(14)的壁面与1/2个火花塞完全贴合,且两个侧电极的连线垂直于火花塞固定机构(13)的上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花塞间隙调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上还设有水平的传送带(15),若干个火花塞固定机构(13)均匀分布于传送带(15)上,支撑架(1)上还设有水平的传送带支撑板(17),传送带(15)环绕传送带支撑板(17)设置,且传送带(15)位于传送带支撑板(17)上方的一段由传送带支撑板(17)支撑。
CN201921014657.8U 2019-07-02 2019-07-02 火花塞间隙调节设备 Active CN2099296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14657.8U CN209929683U (zh) 2019-07-02 2019-07-02 火花塞间隙调节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14657.8U CN209929683U (zh) 2019-07-02 2019-07-02 火花塞间隙调节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29683U true CN209929683U (zh) 2020-01-10

Family

ID=690934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14657.8U Active CN209929683U (zh) 2019-07-02 2019-07-02 火花塞间隙调节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2968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89556A (zh) * 2019-07-02 2019-09-27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火花塞间隙调节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89556A (zh) * 2019-07-02 2019-09-27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火花塞间隙调节设备
CN110289556B (zh) * 2019-07-02 2024-01-26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火花塞间隙调节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929683U (zh) 火花塞间隙调节设备
CN110289556B (zh) 火花塞间隙调节设备
CN206123489U (zh) 球体工件负压吸附夹具
CN207358127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压铸模具夹紧装置
CN209614926U (zh) 一种旋转机构及其夹具
CN209334689U (zh) 一种压铸模具用的热平衡控制装置
CN209977026U (zh) 通过精密铣床制备的铜件
CN208186062U (zh) 一种舞台灯光源的活动调节结构
CN220186413U (zh) 一种万向调节云台
CN210041787U (zh) 一种高压电容接近开关
CN207682001U (zh) 一种无压痕钢管夹紧装置
CN114183435A (zh) 一种长度可调的液压缸推杆
CN109513898A (zh) 一种压铸模具用的热平衡控制装置
CN219892850U (zh) 一种限位支架
CN220470518U (zh) 一种带有滑轮导向的弹簧柱塞
CN215907891U (zh) 一种新型千斤顶加长缸底的装置
CN219801684U (zh) 一种架线加高装置
CN219810280U (zh) 一种金属硅冶炼炉流口堵眼工具
CN211359300U (zh) 空调面板喷涂光油用可升降旋转式支架
CN215548599U (zh) 一种新型方巾纸原纸放置架
CN212095741U (zh) 一种电磁绝缘子加工用打磨装置
CN219954923U (zh) 一种证件样本标准特征数据采集装置
CN218658862U (zh) 一种滚珠丝杠螺母预紧装置
CN218165705U (zh) 一种治疗不孕症患者的宫颈扩张器
CN213731068U (zh) 一种用于监控镜片抛光用夹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