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19476U - 一种有效提高加工精度的铣刀研磨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有效提高加工精度的铣刀研磨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19476U
CN209919476U CN201920815098.4U CN201920815098U CN209919476U CN 209919476 U CN209919476 U CN 209919476U CN 201920815098 U CN201920815098 U CN 201920815098U CN 209919476 U CN209919476 U CN 2099194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lling cutter
seat
movable table
mounting hole
gri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81509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少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081509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194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194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194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有效提高加工精度的铣刀研磨机,涉及磨削装置领域,包括机座、后角面研磨座和夹座,机座设有用于竖直装配研磨盘的安装部,夹座设有用于插设铣刀的夹孔并配设有第一锁紧螺丝;后角面研磨座设有用于定向固定安装夹座的安装孔并配设有第二锁紧螺丝,还包括第二活动台,第二活动台可左右移动地设置于机座,且第二活动台的上端面为前低后高的斜面,后角面研磨座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二活动台。当夹座固设于安装孔且安装孔左右朝向时,第一锁紧螺丝处于竖直状态,铣刀与研磨盘的前端面之间的距离不会因铣刀发生竖直偏移而发生变化,因此不会影响后角面的研磨。

Description

一种有效提高加工精度的铣刀研磨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磨削装置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指一种有效提高加工精度的铣刀研磨机。
背景技术
球头刀是具有一个或者多个刀刃类似球头的刀具,使用时通过旋转球头刀实现对加工件的铣削加工。现有的铣刀研磨机通常包括后角面研磨座和夹座,其中夹座用于固定穿设铣刀,后角面研磨座倾斜且可转动地设置于铣刀研磨机的机座。加工时,需先将铣刀穿设于夹座的夹孔内并通过锁紧螺丝从铣刀轴心线的垂直方向将夹座和铣刀锁固;然后将夹座装入后角面研磨座,同样,通过锁紧螺丝从铣刀轴心线的垂直方向将夹座和后角面研磨座锁固;再旋转后角面研磨座,由铣刀研磨机的研磨盘对铣刀的刀头进行研磨,加工出后角面。现有后角面研磨座和夹座的设计较为常规,存在以下问题:(1)铣刀与夹座之间通过垂直于铣刀轴心线的锁紧螺丝进行锁固,使得铣刀的轴心线与夹孔的轴心线之间相互偏移,(2)夹座与后角面研磨座之间通过垂直于铣刀轴心线的锁紧螺丝进行锁固,使得夹孔的轴心线与安装孔的轴心线之间相互偏移。上述两点偏移均会导致铣刀与研磨盘的前端面之间的距离发生改变,影响后角面的研磨精度。以两刃铣刀为例,在加工时需要前后旋转180°,进行两侧后角面的独立加工,这时上述偏位情况不仅会影响单侧后角面的研磨精度,而且两侧后角面会一深一浅,进行一步加大误差,甚至会导致铣刀无法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有效提高加工精度的铣刀研磨机,其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有效提高加工精度的铣刀研磨机,包括机座、后角面研磨座和夹座,所述机座设有用于竖直装配研磨盘的安装部,所述夹座设有用于插设铣刀的夹孔并配设有第一锁紧螺丝;所述后角面研磨座设有用于定向固定安装夹座的安装孔并配设有第二锁紧螺丝;还包括第二活动台,所述第二活动台可左右移动地设置于所述机座,且第二活动台的上端面为前低后高的斜面,所述后角面研磨座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活动台,当所述夹座固设于安装孔且安装孔左右朝向时,所述第一锁紧螺丝处于竖直状态。
进一步,所述后角面研磨座的安装孔设有一缺口,且后角面研磨座在缺口的两侧均设有一带螺孔的连接部,两所述连接部之间通过所述第二锁紧螺丝相紧固。
进一步,所述后角面研磨座与第二活动台之间设有用于限制后角面研磨座旋转角度的限位机构。
进一步,所述后角面研磨座的底部设有限位凸块,所述第二活动台的上端面设有与限位凸块相互配合的限位凹部,使后角面研磨座的可旋转角度大致为90°。
进一步,还包括第一活动台,所述第一活动台可前后移动地设置于所述机座,所述第二活动台可左右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活动台。
和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其一、本实用新型中,当夹座固设于后角面研磨座的安装孔且安装孔左右朝向时,第一锁紧螺丝处于竖直状态。虽然铣刀会因第一锁紧螺丝的顶持而相对安装孔的轴心线发生竖直方向的偏移,但铣刀与研磨盘的前端面之间的距离不会因竖直偏移而发生变化,因此不会影响后角面的研磨。
其二、由于后角面研磨座的安装孔设有一缺口,且后角面研磨座在缺口的两侧均设有一带螺孔的连接部,两个连接部之间通过第二锁紧螺丝相紧固。当第二锁紧螺丝锁紧,使两个连接部相互靠近,从而使安装孔略微缩小,进而将夹座夹固于安装孔,相比于传统的锁紧方式,上述结构通过安装孔缩小变形来夹紧夹座,安装孔的大多数方位同时缩小,可以减少甚至避免夹孔的轴心线相对安装孔的轴心线发生的偏移大小,从而提高加工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4为夹座和铣刀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全面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描述到许多细节,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无需这些细节也可实现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至图4,一种有效提高加工精度的铣刀研磨机,包括机座1、后角面研磨座5和夹座100。其中,机座1主要由相互垂直固定连接的竖板11和底板12组成。竖板11的后壁通过螺丝固定安装有电机31,该电机31的输出轴311通过轴承可转动地穿设于竖板11并延伸至竖板11的前方形成安装部3,研磨盘32竖直固定安装于安装部3。夹座100设有用于穿设铣刀a的夹孔1001,夹座100配设有与夹孔1001相通并用于将夹座100和铣刀a锁固的第一锁紧螺丝1002。后角面研磨座5设置有用于安装夹座100的安装孔10,并在安装孔10的一侧设有用于定向安装夹座100的限位槽,并配设有第二锁紧螺丝52。上述结构均属于现有铣刀研磨机的常规结构,特别是夹座100的具体结构以及其与安装孔10、限位槽之间的定向装配结构和方式均属于现有研磨机较为常规的机械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参考附图以及现有技术进行理解和实施,在此不进行赘述。但是夹座100与各加工座的之间定向固定安装的结构和方式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可以将夹座100牢固,装卸方便地定向安装在加工座的结构和方式均可以被应用至该铣刀研磨机上。
参照图1至图4,具体地,上述铣刀研磨机还包括第一活动台2。第一活动台2可前后移动地设置于机座1并位于安装部3的下方。具体地,第一活动台2通过丝杆滑动机构可前后移动地安装于机座1的底板12,并在第一活动台2的前壁安装有用于调节丝杆滑动机构,进而使第一活动台2移动的调节旋钮21,以便于使用者对该机台进行手动调节。由于丝杆滑动机构是实现两个部件之间可移动连接的一种机械制造领域中的常见结构,因此对于丝杆滑动机构的具体结构在此不再赘述,但是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丝杆滑动机构,任何能够实现本专利中类似调节规律的机械结构或者调节方式均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为了更精确地调节第一活动台2,第一活动台2的后壁左侧固定安装有一个百分表22,机座1的底板12上固定安装有一定位块121,百分表22可伸缩的测量杆221朝水平方向延伸设置并顶持于定位块121。
参照图1至图3,上述铣刀研磨机还包括第二活动台4,第二活动台4通过滚珠式直线导轨可左右移动地设置于第一活动台2的上端面,并且第二活动台4的上端面为前低后高的斜面。具体地,该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0°,当然该夹角的大小也可以根据需加工铣刀类型的变化而调整设计参数。由于滚珠式直线导轨是实现两个部件之间可移动连接的一种机械制造领域中的常见结构,因此对于滚珠式直线导轨的具体结构在此不再赘述,但是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滚珠式直线导轨,任何能够实现本专利中类似调节规律的机械结构或者调节方式。在第二活动台4与第一活动台2之间隐藏式地设置有使第二活动台4朝左移动的弹簧(由于受到其他零部件的遮挡,未能在附图中显示,但是在两个可以移动连接的零部件之间设置弹簧,使其中一个零部件可以自动移动并恢复至另一零部件的某一固定位置是属于现有机械制造领域中的常见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弹簧所要实现的功能,结合现有技术按需进行设计并实施。),且在第二活动台4与第一活动台2之间装设有用于克服上述弹簧作用力并将两者锁固的锁紧旋钮23。
参照图1至图3,后角面研磨座5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二活动台4的上端面,并位于安装部3即研磨盘32的左下侧,且后角面研磨座5的安装孔左右朝向。具体地,后角面研磨座5通过销轴41配合轴承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二活动台4的上端面,且后角面研磨座5的后壁与第二活动台4设有使后角面研磨座5顺时针旋转的弹簧(由于受到后角面研磨座等其他零部件的遮挡,未能在附图中显示,但是在两个可以转动连接的零部件之间设置弹簧,使其中一个零部件可以自动转动并恢复至初始位置是属于现有机械制造领域中的常见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弹簧所要实现的功能,结合现有技术按需进行设计并实施)。为了控制和显示旋转角度,后角面研磨座5围绕销轴41画有旋转角度的刻度线。后角面研磨座5与第二活动台4之间设有用于限制后角面研磨座旋转角度的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具体结构是:后角面研磨座5的底部设有限位凸块51,并在第二活动台4的上端面设有与限位凸块51相互配合的限位凹部42,使后角面研磨座5的可旋转角度大致为90°。为便于移动第二活动台4可以在第二活动台4的左壁或者其他合适位置设置一个操纵杆(图中未画出),同样地,为了便于旋转后角面研磨座5也可以在其左壁或者其他合适位置设置一个操纵杆(图中未画出)。
参照图1至图4,具体地,后角面研磨座5的安装孔10设有一缺口,且后角面研磨座5在缺口的两侧均设有一带螺孔的连接部53,两个连接部53之间通过第二锁紧螺丝52相紧固。相比于传统的锁紧方式,上述结构通过锁紧第二锁紧螺丝52使安装孔10变形缩小来夹紧夹座100。在缩小的过程中,安装孔10的大多数方位同时缩小,可以减少甚至避免夹孔1001的轴心线相对安装孔10的轴心线发生偏移,从而提高加工精度。
参照图1至图4,夹座100固设于后角面研磨座5的安装孔10且安装孔左右朝向时,第一锁紧螺丝1002处于竖直状态。夹座100通过夹孔1001配合第一锁紧螺丝1002将铣刀a固定安装时,由于夹孔1001的直径始终列大于铣刀a的直径。因此第一锁紧螺丝1002锁固夹孔1001时,铣刀a会因受到第一锁紧螺丝1002的顶持而沿第一锁紧螺丝1002的长度方向发生偏移(即铣刀a的轴心线相对夹孔1001的轴心线位置处沿第一锁紧螺丝长度方向平移一段距离),所以当夹座100固定安装在后角面研磨座5的安装孔时,铣刀a的轴心线也会与夹座100的安装孔的轴心线发生偏移。当夹座100固设于后角面研磨座5的安装孔时,若第一锁紧螺丝1002不是处于竖直状态,则铣刀a会因第一锁紧螺丝1002的顶持而相对安装孔的轴心线发生非竖直方向的偏移,导致铣刀a与研磨盘32的前端面之间的距离会因偏移而发生变化,从而使后角面研磨产生误差。由于第二活动台4的上端面为斜面,而且铣刀a加工完一个后角面后还需要旋转180°研磨另一个后角面,铣刀a在非竖直方向上的偏移会使两个后角面的研磨出现一深一浅的情况,影响铣刀a的质量。而当夹座100固设于后角面研磨座5的安装孔时,第一锁紧螺丝1002处于竖直状态,则铣刀a会因第一锁紧螺丝1002的顶持而相对安装孔的轴心线发生竖直方向的偏移,但是铣刀a与研磨盘32的前端面之间的距离不会因竖直偏移而发生变化,因此不会影响后角面的研磨。
为了提高安全性,上述铣刀研磨机的机座可以在适当的位置加设防护板(图中未体现)。添加防护板是机械设备中的常规措施,在此不进行赘述。
参照图4,铣刀a包括刀刃槽a1、后角面a2和后避空面a3,其中,刀刃槽a1包括刃槽a1包括平面a11和曲面a12。正常一根旧的铣刀a翻新或者棒材加工出刀头的加工顺序应该是对刀、研磨刀刃槽、研磨后角面以及研磨后避空面。但是由于本实用新型只涉及后角面研磨座,因此以下内容仅仅只说明这一个工位的操作方式及工作原理,并不代表铣刀a的完整加工步骤。
参照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方式如下:
(1.1)事先测量铣刀a的半径R,旋转调节旋钮21,使百分表22的读数大致等于铣刀a的半径R;将铣刀a穿设于夹具100的夹孔1001;然后调整好铣刀a的伸出长度;再通过螺孔1003锁入第一锁紧螺丝1002,直至将铣刀a与夹具100锁固。
(1.2)启动电机31,使研磨盘32高速旋转。
(1.3)将夹具100以刀头朝右的方式放入后角面研磨座5的安装孔内,使夹具100的端面紧贴于后角面研磨座5的左侧端面,再拧紧第二锁紧螺丝52,直至将夹具100锁固于后角面研磨座5。
(1.4)通过外力推动第二活动台4快速朝右移动,完成进刀动作;通过拧紧锁紧螺丝23将第二活动台4锁固于第一活动台2。
(1.5)通过外力逆时针旋转后角面研磨座5,旋转角度大致为90°,利用研磨盘32的前端面在其中一个平面a11的旋切后方研磨出后角面a2;再撤去外力,依靠后角面研磨座5与第二活动台4之间的弹簧(图中未体现),使后角面研磨座5顺时针旋转至初始位置。
(1.6)松开锁紧螺丝23,依靠第二活动台4和第一活动台2之间的弹簧(图中未体现)使第二活动台4快速朝左移动至初始位置,完成退刀动作;然后松开第二锁紧螺丝52,取出夹具100。
(1.7)将夹具100旋转180°后重新装入后角面研磨座5,并拧紧第二锁紧螺丝52,使两者固定。
(1.8)重复步骤(1.4)至步骤(1.6),从而在铣刀a另一个平面a11的旋切后方研磨出后角面a2。
上述各个步骤中提及的外力可以是通过人工手动产生,也可以是通过液压或者电动等驱动装置自动产生。若是由驱动装置自动产生,只需在机台的相应位置处根据操作需要加设合适的驱动装置即可,借助驱动装置使设备实现自动化属于机械领域的常规手段,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可见,其一、本实用新型中,当夹座固设于后角面研磨座的安装孔且安装孔左右朝向时,第一锁紧螺丝处于竖直状态,铣刀与研磨盘的前端面之间的距离不会因竖直偏移而发生变化,因此不会影响后角面的研磨。其二、由于后角面研磨座的安装孔设有一缺口,且后角面研磨座在缺口的两侧均设有一带螺孔的连接部,两个连接部之间通过第二锁紧螺丝相紧固。当第二锁紧螺丝锁紧,使两个连接部相互靠近,从而使安装孔略微缩小,进而将夹座夹固于安装孔,相比于传统的锁紧方式,上述结构通过安装孔缩小变形来夹紧夹座,安装孔的大多数方位同时缩小,可以减少甚至避免夹孔的轴心线相对安装孔的轴心线发生的偏移大小,从而提高加工精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竖直”、“前”、“后”、“左”、“右”、“顺时针”、“逆时针”、“高”、“低”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以及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零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因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固设”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简介相连,可以是两个零部件内部的相通或两个零部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含义。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Claims (5)

1.一种有效提高加工精度的铣刀研磨机,包括机座、后角面研磨座和夹座,所述机座设有用于竖直装配研磨盘的安装部,所述夹座设有用于插设铣刀的夹孔并配设有第一锁紧螺丝;所述后角面研磨座设有用于定向固定安装夹座的安装孔并配设有第二锁紧螺丝,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活动台,所述第二活动台可左右移动地设置于所述机座,且第二活动台的上端面为前低后高的斜面,所述后角面研磨座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活动台,当所述夹座固设于安装孔且安装孔左右朝向时,所述第一锁紧螺丝处于竖直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效提高加工精度的铣刀研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角面研磨座的安装孔设有一缺口,且后角面研磨座在缺口的两侧均设有一带螺孔的连接部,两所述连接部之间通过所述第二锁紧螺丝相紧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有效提高加工精度的铣刀研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角面研磨座与第二活动台之间设有用于限制后角面研磨座旋转角度的限位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有效提高加工精度的铣刀研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角面研磨座的底部设有限位凸块,所述第二活动台的上端面设有与限位凸块相互配合的限位凹部,使后角面研磨座的可旋转角度大致为9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效提高加工精度的铣刀研磨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活动台,所述第一活动台可前后移动地设置于所述机座,所述第二活动台可左右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活动台。
CN201920815098.4U 2019-05-31 2019-05-31 一种有效提高加工精度的铣刀研磨机 Active CN2099194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15098.4U CN209919476U (zh) 2019-05-31 2019-05-31 一种有效提高加工精度的铣刀研磨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15098.4U CN209919476U (zh) 2019-05-31 2019-05-31 一种有效提高加工精度的铣刀研磨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19476U true CN209919476U (zh) 2020-01-10

Family

ID=690923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815098.4U Active CN209919476U (zh) 2019-05-31 2019-05-31 一种有效提高加工精度的铣刀研磨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194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147656U (zh) 一种研磨装置
USRE46941E1 (en) Tool setter for a grinding machine
CN209919476U (zh) 一种有效提高加工精度的铣刀研磨机
CN209919474U (zh) 一种双工位同步调整的铣刀研磨机
US3848865A (en) Cutting tool holding device
US6827071B2 (en) Wheel dresser for grinding wheel
CN209919477U (zh) 一种铣刀研磨机
KR200191364Y1 (ko) 공구연마대
CN209919478U (zh) 一种铣刀研磨机的位移测量组件
CN110026833B (zh) 一种铣刀研磨机
US5727991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 situ blade sharpening
KR20070034199A (ko) 숫돌·공구의 위치 및 자세 변경이 가능한 만능 공구 연마기
CN209919475U (zh) 一种组合式研磨座及铣刀研磨机
CA1178057A (en) Precision drill bit resurfacing tool
CN110039385B (zh) 一种研磨装置
US20160067788A1 (en) Adjustable Tool Holder
US4404773A (en) Tool grinding fixture
CN110712076A (zh) 一种自动开刃铣刀研磨机
KR101801684B1 (ko) 드릴 연삭 지그 및 이를 이용한 드릴 연삭 방법
US3914841A (en) Adjusting device for a cutting tool
CN214445089U (zh) 磨削用于加工表针的刀具的磨刀机
CN214722825U (zh) 刀片修磨夹具及刀片磨床
US3845589A (en) Gun drill and bore grinding fixture
CN216802740U (zh) 一种磨刀机用夹件装置
CN220533715U (zh) 一种刀具修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