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15045U - 电子烟及其雾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子烟及其雾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15045U
CN209915045U CN201920493528.5U CN201920493528U CN209915045U CN 209915045 U CN209915045 U CN 209915045U CN 201920493528 U CN201920493528 U CN 201920493528U CN 209915045 U CN209915045 U CN 2099150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storage
reservoir
storage medium
air duct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49352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晓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Kangte K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Kangte K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Kangte K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Kangte K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49352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150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150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150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烟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雾化装置,包括储液管、位于所述储液管上的烟嘴、布置于所述储液管内的发热组件、以及与所述发热组件和烟嘴连接的导气管,所述发热组件适于通过加热将储存在所述储液管中的液体雾化以形成烟雾,所述烟雾借助于所述导气管排至烟嘴,所述雾化装置还包括布置在所述导气管内的储液介质以及用于支撑所述储液介质的支撑体,所述支撑体对所述储液介质提供沿径向向外的支撑。本实用新型的雾化装置对冷凝液具有稳定的吸附效果。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具有上述雾化装置的电子烟。

Description

电子烟及其雾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雾化装置及具有该雾化装置的电子烟。
背景技术
电子烟是一种模仿卷烟的电子产品,一般包括电池和雾化装置。电子烟的工作原理为通过气流感应或者按键,使电池对雾化装置供电,雾化装置发热使烟油蒸发,蒸发的烟雾混合气流由使用者吸入,达到与真实抽烟相似效果,因此雾化装置在电子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市面上常见的电子烟雾化装置包括储液管、布置在储液管一端的内部发热构件、连接在储液管另一端的烟嘴、以及连接在发热构件和烟嘴之间的烟雾通道。发热构件将储液管中的烟油加热形成烟雾,烟雾经由烟雾通道而进入烟嘴供用户吸食。然而,这种雾化装置在工作时,未被用户吸入的烟雾残留在烟雾通道内会因为冷却而形成冷凝液,冷凝液回流至发热丝上;当再次抽烟时会出现炸油或发出咕噜声的现象,或者因为冷凝液过多而被用户吸入嘴中,影响用户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可以解决或至少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上述问题的电子烟及其雾化装置。
为此,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雾化装置,包括储液管、位于所述储液管上的烟嘴、布置于所述储液管内的发热组件、以及与所述发热组件和烟嘴连接的导气管,所述发热组件适于通过加热将储存在所述储液管中的液体雾化以形成烟雾,所述烟雾借助于所述导气管排至烟嘴,所述雾化装置还包括布置在所述导气管内的储液介质以及用于支撑所述储液介质的支撑体,所述支撑体对所述储液介质提供沿径向向外的支撑。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体还对所述储液介质提供沿轴向的多点支撑。
进一步地,所述储液介质沿周向分布于所述导气管内,所述储液介质的中央形成供所述烟雾流经的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储液介质为一体的筒形结构,或者所述储液介质包括若干沿轴向分布的独立的环形区段,或者所述储液介质包括若干沿周向分布的独立的条形区段。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体为选自以下组中的一个:
(1)所述支撑体为一螺旋状的纵长结构,所述支撑体位于所述通道内,并将所述储液
介质抵顶至所述导气管的内壁;
(2)所述支撑体包括若干沿轴向分布的独立的支撑环,所述支撑环包括与所述导气管
连接的环形部,以及若干位于所述环形部的内周缘的抵顶部,所述抵顶部将所述储液介
质向外抵顶至所述导气管的内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储液介质包括若干沿周向分布的独立的条形区段,所述支撑体包括若干与所述导气管一体连接的沿周向分布的相互间隔的定位条,相邻定位条之间形成一收容槽,每一所述条形区段收容于一所述收容槽内并与相邻的定位条抵顶,所述收容槽的径向内侧的周向宽度大于所述条形区段的最大周向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储液介质的条形区段和所述收容槽的横截面均呈扇形,且所述条形区段的径向内侧的周向宽度等于相应的收容槽的径向内侧的周向宽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储液介质采用多孔材料制成,并用于吸附所述烟雾冷凝形成的冷凝液。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气管位于所述储液管内,所述导气管为选自以下组中的一个:
(1)所述导气管为一相对所述储液管和所述支撑体独立的纵长结构,导气管的两端分
别与所述储液管和所述发热组件连接;
(2)所述导气管为一与所述储液管和所述支撑体一体连接的纵长结构,导气管的端部
与所述发热组件连接。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子烟,该电子烟包括前述的雾化装置和电池控制组件。
本实用新型通过提供一种包括可吸附冷凝液的储液介质和用于支撑所述储液介质的支撑体的雾化装置,有效防止了冷凝液回流至发热丝上,避免再次抽烟时出现炸油现象,同时,也很好地避免了因冷却液过多而被用户吸入嘴中的问题;且支撑体对储液介质提供沿径向向外的支撑,如此,可有效防止储液介质在使用过程中向导气管的中心收拢变形,进而长时间地保证储液介质的良好的吸附冷凝液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雾化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雾化装置的剖视图。
图3是图1所示雾化装置的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雾化装置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雾化装置的分解图,其中部分零部件被省略。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雾化装置的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雾化装置的分解图,其中部分零部件被省略。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雾化装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以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效果更为清晰明了。可以理解,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附图中显示的尺寸仅仅是为了便于清晰描述,而并不限定比例关系。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烟包括雾化装置10和与雾化装置10连接的电池及控制组件。由于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改进在雾化装置10上,电池及控制组件可以采用常规设计,因此在本文中将不对电池及控制组件进行详细描述。以下将重点对雾化装置10进行详细阐述。
参考图1至图3,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雾化装置10包括基座20、与基座20连接的储液管30、布置于储液管30内的发热组件40、与发热组件40连接的导气管50、以及布置在储液管30的一端并与导气管50连通的烟嘴60。所述储液管30适于储存烟油。所述发热组件40工作时将储液管30中的烟油雾化以形成烟雾。当用户吸食烟嘴60时,形成的烟雾混合气流通过所述导气管50到达烟嘴60并由用户吸食。
本实用新型的雾化装置10还包括布置在导气管50内的储液介质70和用于支撑所述储液介质70的支撑体80。所述储液介质70采用多孔材料制成,其材质可为棉、微孔陶瓷、刚玉瓷或活性碳等,用于吸附所述烟雾冷凝形成的冷凝液,从而防止冷凝液回流至发热组件40,避免再次抽烟时出现炸油或发出咕噜声的现象,同时,也能避免因冷却液过多而被用户吸入嘴中的问题。所述支撑体80用于对所述储液介质70提供沿径向向外的支撑。如此,可有效防止所述储液介质70在使用过程中向导气管50的中心收拢变形,进而长时间地保证储液介质70的良好的吸附冷凝液的效果。优选地,所述支撑体80还对所述储液介质70的沿轴向分布的若干部位提供沿轴向的摩擦力。如此,可有效防止所述储液介质70在使用过程中沿轴向发生坍塌,从而进一步保证储液介质70的良好的吸附冷凝液的效果。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基座20包括基板21、与基板21连接的底座22、以及套设在底座22外侧的安装环23。所述底座22大致呈两端开口的中空圆柱体状,包括具有一通孔的连接环220、以及分别连接在连接环220的轴向两端的大致呈环形的上部区段221和下部区段222。下部区段222形成有沿径向贯穿下部区段222的侧壁的进气口223。上部区段221与安装环23之间预留有一环形的间隙224,用于收容储液管30的一端,从而将储液管30固定安装在基座20上。储液管30和基座20共同围合成一储液腔。
发热组件40布置于所述储液腔内,并安装于基座20的底座22上。本实施例中,所述发热组件40包括固定座41、以及安装在固定座41内的吸液元件42和发热丝43。所述固定座41大致呈两端开口的中空圆柱体状,固定座41的轴向底部410安装在所述底座22的上部区段221内并支撑于所述底座22的连接环220上,固定座41的轴向中间部位411形成有沿径向贯穿其侧壁的进液口412,固定座41的轴向顶部413的侧壁部分地沿径向向内延伸形成一抵顶环414。优选地,所述固定座41的轴向底端与所述连接环220之间连接有一密封圈415,以提高两者的连接密封性。本实施例中,所述吸液元件42可以是有机棉,其呈两端开口的中空圆柱体状,其一端支撑于所述密封圈415,另一端抵顶于所述抵顶环414。所述发热丝43安装于所述吸液元件42内。如此,吸液元件42可通过所述固定座41上的进液口412吸取储液管30内的烟油,并通过所述发热丝43加热,进而形成烟雾。
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气管50为一单独的纵长结构。优选地,所述导气管50呈两端开口的中空圆柱体状,优选为钢管。导气管50的轴向底端抵顶于所述固定座41的抵顶环414,导气管50的轴向顶端抵顶于所述储液管30的顶端内侧,进而将导气管50固定安装在储液管30内并与所述固定座41连通。优选地,导气管50的轴向底端与所述抵顶环414之间还安装有一密封环51,以提高二者的连接密封性。密封环51优选为硅胶材质。本实施例中,所述储液管30的顶端中央形成有一排气口31。排气口31的壁面沿轴向向下并向内地延伸形成一连接凸台32,连接凸台32呈锥形向下渐缩,其顶部形成一变窄部33。所述导气管50的轴向顶端抵顶于连接凸台32的变窄部33下端,并与所述排气口31连通。所述烟嘴60呈两端开口的中空圆柱体状。本实施例中,所述烟嘴60自所述排气口31的壁面沿轴向向上延伸而成。换言之,所述导气管50通过所述储液管30上的排气口31与所述烟嘴60连通。
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储液介质70呈两端开口的中空圆柱体状,即为一一体的筒形结构,储液介质70的中央形成供所述烟雾流经的通道71。如此,未被人吸走残留在通道71内的烟雾冷却形成的冷凝液即可被所述储液介质70吸收,进而防止冷凝液回流至发热丝43上,避免再次抽烟时出现炸油现象,同时,也能避免因冷却液过多而被用户吸入嘴中的问题。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体80为一螺旋状的纵长结构,所述支撑体80位于所述通道71内,并将所述储液介质70抵顶至所述导气管50的内壁。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体80可以为弹簧。如此,支撑体80即可对储液介质70的沿轴向分布的多个部位同时提供沿径向向外的抵顶力和沿轴向的摩擦力,使储液介质70的形状保持效果更佳。更优地,所述导气管50、储液介质70、支撑体80的轴向长度均相等,如此,既可以保证储液介质70接触到导气管50的各个部位,又可以保证储液介质70在导气管50的各个部位的形状保持效果,进而提高对冷凝液的吸附效果。
图4和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雾化装置10’,该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中的雾化装置10的主要区别点在于:储液介质70’和支撑体80’的结构和布置不同。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储液介质70’不是一个一体的筒形结构,而是包括若干沿轴向分布的独立的环形区段72。本实施例将以包括三段环形区段72的储液介质70’为例进行说明。相应地,所述支撑体80’不是一个一体的螺旋结构,而是包括若干沿轴向分布的独立的支撑环81。所述支撑环81包括与所述导气管50连接的环形部810,以及若干位于所述环形部810的内周缘的抵顶部811。本实施例中,所述环形部810的外侧抵顶于所述导气管50的内侧。所述抵顶部811将所述储液介质70’向外抵顶至所述导气管50的内壁。所述抵顶部811可以选择具有弹性的材料,例如,具有弹性的钢片,以将储液介质70’牢固地抵顶至导气管50的内壁。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抵顶部811呈弯折状,包括自环形部810的内缘呈弧形向上或向下延伸而成的弧形区段812,以及自弧形区段812进一步沿轴向延伸而成的垂直区段813,其中垂直区段813平行地将储液介质70’抵顶至导气管50的内壁,从而增大抵顶部811与储液介质70’的接触面积,不仅同时保证了支撑环81对储液介质70’沿径向向外的抵顶力和沿轴向的摩擦力,而且支撑环81的定位稳定性得以提高。优选地,每一支撑环81的抵顶部811数量为三个以上,本实施例中为四个,四个抵顶部811沿周向均匀地分布在环形部810的内缘处,以提高储液介质70’的整体形状的保持效果。本实施例中,相邻的环形区段72之间以及两端的环形区段72的端部均分别布置一所述支撑环81,以保证每一环形区段72都被稳定地支撑,而不会发生坍塌或者变形。更优地,相邻的环形区段72之间的支撑环81的抵顶部811均朝向基座20布置,以进一步提高支撑体80’防止储液介质70’坍塌的效果,因为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常规的放置电子烟的方式为烟嘴60朝上、基座20朝下,即储液介质70’通常会受到朝向基座20方向的重力作用,本实施例中的将相邻环形区段72之间的支撑环81的抵顶部811朝向基座20的布置方式可以较好地固定住环形区段72的顶端,从而进一步防止储液介质70’的各环形区段72顶端因重力而发生坍塌,能够更好地维持储液介质70’的形状,相应地,吸收冷凝液的效果也就更佳。类似地,由于两端的环形区段72的端部均分别布置有一所述支撑环81,因此,即使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偶尔将电子烟放置为烟嘴60朝下、基座20朝上,也能有效防止靠近基座20的环形区段72发生轴向坍塌。
图6至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中的雾化装置10”,其与第一实施例中的雾化装置10的主要区别点在于:导气管50”、储液介质70”和支撑体80”的结构和布置均不同。
具体地,在第一实施例中,导气管50和支撑体80均是单独的部件,其分别制成后与储液管30装配连接。而本实施例中的导气管50”不是一单独的纵长结构,而是由储液管30一体形成,可以提高导气管50”的密封性。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导气管50”由储液管30的顶端内壁中央延伸而成,且导气管50”一体形成支撑体80”。优选地,所述导气管50”的外径自所述烟嘴60朝向所述基座20逐渐缩小,以增大储液管30内的用于储存烟油的容纳空间。导气管50”靠近基座20的端部的径向内侧再进一步沿轴向向下延伸形成一环部52。所述环部52支撑在所述固定座41的抵顶环414上,环部52与固定座41的轴向顶部413之间安装一密封环51”,以提高导气管50”与发热组件40的连接密封性。密封环51”优选为硅胶材质。
本实施例中的储液介质70”不是一个一体的筒形结构,而是包括若干条形区段73,所述若干条形区段73沿周向分布。本实施例中,所述储液介质70”包括四个沿周向均匀分布的条形区段73。本实施例中的所述支撑体80”不是一个一体的螺旋结构,而是包括若干与所述导气管50”一体连接的沿周向分布的相互间隔的定位条82,相邻定位条82之间形成一收容槽820。每一所述条形区段73收容于一所述收容槽820内并与相邻的两个定位条82抵顶。收容槽820的径向内侧的周向宽度大于条形区段73的最大周向宽度,从而可以实现通过相邻的定位条82对条形区段73提供径向向外的支撑,防止条形区段73向内收缩变形而从收容槽820内脱出,同时条形区段73与相邻的两个定位条82之间的摩擦力也有效地防止了储液介质70”发生轴向坍塌。优选地,所述条形区段73和所述收容槽820的横截面均呈扇形,且所述条形区段73的径向内侧的周向宽度等于相应的收容槽820的径向内侧的周向宽度,以增大条形区段73和定位条82的接触面积,提高支撑体80”的定位稳定性。更优地,条形区段73的径向外侧与所导气管50”的内侧壁之间形成一空隙821。
上述实施例虽然被分别描述,但在实际使用时还可以根据情况任意组合或修改,例如:在其他实施例中,储液介质70可以采用第一实施例中的一体的筒形结构,支撑体80’可以采用第二实施例中的包括若干沿轴向分布的独立的支撑环81。在这种情况下,只需要在一体的筒形结构的轴向两端分别安装一个所述支撑环81即可,以防止储液介质70发生轴向坍塌或者向中心收拢变形,保证储液介质70对冷凝液的吸附效果。
在其他实施例中,储液介质70’也可以采用第二实施例中的包括若干沿轴向分布的独立的环形区段72,而支撑体80也可以采用第一实施例中的螺旋状的纵长结构。在这种情况下,只需要使支撑体80抵顶至所有的环形区段72的内壁上即可,从而防止储液介质70’发生轴向坍塌或者向中心收拢变形,保证储液介质70’对冷凝液的吸附效果。
还可以理解地,在其他实施例中,储液介质70”还可以采用第三实施例中的包括若干沿周向分布的独立的条形区段73,而支撑体80可以采用第一实施例中的螺旋状的纵长结构。在这种情况下,只需要使支撑体80抵顶至所有的条形区段73的内壁上即可,从而防止储液介质70”发生轴向坍塌或者向中心收拢变形,保证储液介质70”对冷凝液的吸附效果。
类似地,在其他实施例中,储液介质70”也可以采用第三实施例中的包括若干沿周向分布的独立的条形区段73,而支撑体80’可以采用第二实施例中的包括若干沿轴向分布的独立的支撑环81。在这种情况下,只需要在所有条形区段73的轴向两端分别安装一个所述支撑环81即可,并让每一支撑环81的抵顶部811分别一一对应抵顶至一条形区段73,从而防止储液介质70”发生轴向坍塌或者向中心收拢变形,保证储液介质70”对冷凝液的吸附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以上列举的实施例,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显而易见地得到的技术方案的简单变化或等效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雾化装置(10),包括储液管(30)、位于所述储液管(30)上的烟嘴(60)、布置于所述储液管(30)内的发热组件(40)、以及与所述发热组件(40)和烟嘴(60)连接的导气管(50),所述发热组件(40)适于通过加热将储存在所述储液管(30)中的液体雾化以形成烟雾,所述烟雾借助于所述导气管(50)排至烟嘴(60),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装置(10)还包括布置在所述导气管(50)内的储液介质(70)以及用于支撑所述储液介质(70)的支撑体(80),所述支撑体(80)对所述储液介质(70)提供沿径向向外的支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80)还对所述储液介质(70)提供沿轴向的多点支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介质(70)沿周向分布于所述导气管(50)内,所述储液介质(70)的中央形成供所述烟雾流经的通道(7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介质(70)为一体的筒形结构,或者所述储液介质(70)包括若干沿轴向分布的独立的环形区段(72),或者所述储液介质(70)包括若干沿周向分布的独立的条形区段(7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80)为选自以下组中的一个:
(1)所述支撑体(80)为一螺旋状的纵长结构,所述支撑体(80)位于所述通道(71)内,并将所述储液介质(70)抵顶至所述导气管(50)的内壁;
(2)所述支撑体(80)包括若干沿轴向分布的独立的支撑环(81),所述支撑环(81)包括与所述导气管(50)连接的环形部(810),以及若干位于所述环形部(810)的内周缘的抵顶部(811),所述抵顶部(811)将所述储液介质(70)向外抵顶至所述导气管(50)的内壁。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介质(70)包括若干沿周向分布的独立的条形区段(73),所述支撑体(80)包括若干与所述导气管(50)一体连接的沿周向分布的相互间隔的定位条(82),相邻定位条(82)之间形成一收容槽(820),每一所述条形区段(73)收容于一所述收容槽(820)内并与相邻的定位条(82)抵顶,所述收容槽(820)的径向内侧的周向宽度大于所述条形区段(73)的最大周向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雾化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介质(70)的条形区段(73)和所述收容槽(820)的横截面均呈扇形,且所述条形区段(73)的径向内侧的周向宽度等于相应的收容槽(820)的径向内侧的周向宽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介质(70)采用多孔材料制成,并用于吸附所述烟雾冷凝形成的冷凝液。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管(50)位于所述储液管(30)内,所述导气管(50)为选自以下组中的一个:
(1)所述导气管(50)为一相对所述储液管(30)和所述支撑体(80)独立的纵长结构,导气管(5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储液管(30)和所述发热组件(40)连接;
(2)所述导气管(50)为一与所述储液管(30)和所述支撑体(80)一体连接的纵长结构,导气管(50)的端部与所述发热组件(40)连接。
10.一种电子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雾化装置(10)和电池控制组件。
CN201920493528.5U 2019-04-11 2019-04-11 电子烟及其雾化装置 Active CN2099150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93528.5U CN209915045U (zh) 2019-04-11 2019-04-11 电子烟及其雾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93528.5U CN209915045U (zh) 2019-04-11 2019-04-11 电子烟及其雾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15045U true CN209915045U (zh) 2020-01-10

Family

ID=690733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493528.5U Active CN209915045U (zh) 2019-04-11 2019-04-11 电子烟及其雾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150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97981B2 (en) Atomizing component and electronic cigarette
US10980284B2 (en) Electronic cigarette atomizer employing vertical ceramic atomizing unit
US11369147B2 (en) Electronic cigarette atomizer employing ultrasonic atomizing unit
JP6765013B2 (ja) 電子タバコ用アトマイザー
EP3539396B1 (en) Electronic cigarette atomizer having widening smoke outlet tube
CN108289503B (zh) 用于电子吸烟装置的滑动附件
US9775382B2 (en) Multiple mode vapor generator
US20160192710A1 (en) Atomization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cigarette
JP2022525368A (ja) 電子タバコ用霧化コア及びアトマイザー
WO2016082179A1 (zh) 雾化组件和电子烟
WO2018001109A1 (zh) 具有十字形双雾化单元的电子烟雾化器
CN213848765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0611012U (zh) 雾化组件及电子烟
CN218354587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8354588U (zh) 电源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WO2018176345A1 (zh) 一种香烟及雾化器
CN209915045U (zh) 电子烟及其雾化装置
CN110897201A (zh) 一种气溶胶成分稳定的雾化装置及其应用
EP4005408B1 (en) Atomizer and electronic cigarette
CN214386077U (zh) 用于雾化器的导液元件、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0672081U (zh) 电子烟雾化器
CN214156229U (zh) 一种电子雾化器
CN206994424U (zh) 雾化器
WO2018112766A1 (zh) 雾化器
CN211211426U (zh) 电子烟雾化器及电子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