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10117U - 冷媒调节装置和空调器自动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冷媒调节装置和空调器自动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10117U
CN209910117U CN201920609744.1U CN201920609744U CN209910117U CN 209910117 U CN209910117 U CN 209910117U CN 201920609744 U CN201920609744 U CN 201920609744U CN 209910117 U CN209910117 U CN 2099101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rigerant
liquid
tank
valve
air conditio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0974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侯丽峰
秦宪
汪云强
赵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60974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101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101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101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冷媒调节装置和空调器自动控制系统,涉及空调技术领域。该冷媒调节装置包括放液罐、加液罐、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和控制模块。放液罐与第一电磁阀连接,第一电磁阀用于与空调器的高压管路连接,第一电磁阀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控制模块用于在空调器冷媒量过量时控制第一电磁阀开启以使过量的冷媒导入至放液罐。加液罐与第二电磁阀连接,第二电磁阀用于与空调器的低压管路连接,第二电磁阀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控制模块还用于在空调器冷媒量不足时控制第二电磁阀开启以使加液罐中的冷媒导入至低压管路。该冷媒调节装置智能化工作,不需要人工调整,安全性能高,并且能够提高冷媒调节效率。

Description

冷媒调节装置和空调器自动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冷媒调节装置和空调器自动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行业在开发空调器调试机组合理的制冷剂时候,先根据经验或者理论计算注入制冷剂,再根据实际系统参数调整。
如预加的冷媒量不合适,则需要人工拿制冷剂钢瓶进行额外追加制冷剂,如果一次追加不够则需二次操作,不仅效率低下而且有制冷剂泄漏隐患,存在安全隐患。
如果系统开始预加的制冷剂偏多,则需要人工把多余的制冷剂放掉,不仅浪费资源而且操作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解决人工向系统添加制冷剂或者从系统将多余制冷剂放掉存在的不安全隐患,以及效率低下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调器自动控制系统,包括放液罐、加液罐、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和控制模块;
所述放液罐与所述第一电磁阀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用于与空调器的高压管路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空调器冷媒量过量时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开启以使过量的冷媒导入至所述放液罐;
所述加液罐与所述第二电磁阀连接,所述第二电磁阀用于与所述空调器的低压管路连接,所述第二电磁阀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空调器冷媒量不足时控制所述第二电磁阀开启以使所述加液罐中的冷媒导入至所述低压管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冷媒调节装置使用时,可以将第一电磁阀与空调器的高压管路连接,第二电磁阀与空调器的低压管路连接,使得控制器更够在空调器冷媒量过量时控制第一电磁阀开启,从而将过量的冷媒导入至放液罐中,并且在空调器冷媒量不足时控制第二电磁阀开启,从而将加液罐中的冷媒导入至低压管路中。整个装置智能化工作,不需要人工调整,安全性能高,并且能够提高冷媒调节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冷媒调节装置还包括第一测量装置、第二测量装置及显示装置,所述第一测量装置用于测量所述放液罐的储液量,并生成第一储液量数据,所述第二测量装置用于测量所述加液罐的储液量,并生成第二储液量数据;所述第一测量装置、所述第二测量装置及所述显示装置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储液量数据及所述第二储液量数据,并根据所述第一储液量数据的变化计算所述放液罐的放液量,根据所述第二储液量数据的变化计算所述加液罐的加液量,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控制所述显示装置显示所述放液量或者所述加液量。
该冷媒调节装置通过设置第一测量装置、第二测量装置及显示装置,能够实时的测量放液罐的放液量以及加液罐的加液量,并及时的计算出空调器内的冷媒量,方便操作员对空调器的冷媒量定量。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测量装置为第一电子秤,所述加液罐设置于所述第一电子秤上;所述第二测量装置为第二电子秤,所述放液罐设置于所述第二电子秤上。
进一步地,所述加液罐与所述放液罐连接,所述冷媒调节装置还包括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设置于所述加液罐与所述放液罐之间,以将冷媒从所述放液罐导流至所述加液罐。
加液罐与放液罐连通,从而使得整个空调器自动控制系统形成冷媒量的循环,冷媒的调节方便,利用率高。
进一步地,所述冷媒调节装置还包括加液泵,所述加液泵设置于所述加液罐与所述放液罐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加液泵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冷媒调节装置还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和/或第二压力传感器;
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所述放液罐的压力,并生成第一压力数据,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压力数据,并在所述第一压力数据大于第一预设值时控制所述加液泵开启;
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所述加液罐的压力,并生成第二压力数据,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二压力数据,并在所述第二压力数据小于第二预设值时控制所述加液泵开启。
进一步地,所述冷媒调节装置还包括第二单向阀和/或第三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设置于所述放液罐与所述第一电磁阀之间,所述第二单向阀设置于所述加液罐与所述第二电磁阀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冷媒调节装置还包括外部储液罐,所述外部储液罐与所述加液罐连接,并用于向所述加液罐补充冷媒。
进一步地,所述冷媒调节装置还包括第四单向阀,所述第四单向阀设置于所述外部储液罐与所述加液罐之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空调器自动控制系统,包括空调器和所述的冷媒调节装置,所述空调器包括高压管路和低压管路,所述高压管路供高压流体通过,所述低压管路供低压流体通过,所述第一电磁阀与所述高压管路连接,所述第二电磁阀与所述低压管路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自动控制系统,其应用于空调器制热模式下的自动控制,由于采用该冷媒调节装置,能够在空调器冷媒量过量时通过控制第一电磁阀开启,从而将过量的冷媒导入至放液罐中,在空调器冷媒量不足时通过控制第二电磁阀开启,从而将加液罐中的冷媒导入至低压管路中。方便调节空调器的冷媒量至合适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空调器包括室外机和多个室内机,所述室外机包括压缩机、四通阀、室外换热器、液管截止阀和气管截止阀;
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第一端通过所述高压管路与多个所述室内机的第一端口连接,所述压缩机与所述四通阀的第一接口连接,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第二端与所述四通阀的第二接口连接,所述四通阀的第三接口通过所述低压管路与多个所述室内机的第二端口连接,所述液管截止阀设置于所述高压管路上,所述气管截止阀设置于所述低压管路上,所述第一电磁阀与所述液管截止阀连接,所述第二电磁阀与所述气管截止阀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空调器自动控制系统,包括空调器和所述的冷媒调节装置,所述空调器包括高压管路和低压管路,所述高压管路供高压流体通过,所述低压管路供低压流体通过,所述第一电磁阀与所述高压管路连接,所述冷媒调节装置还包括相互连接的引流管和加液阀;所述引流管与所述低压管路连接,所述第二电磁阀与所述加液阀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自动控制系统,其应用于空调器制热模式下的自动控制,由于采用该冷媒调节装置,能够在空调器冷媒量过量时通过控制第一电磁阀开启,从而将过量的冷媒导入至放液罐中,在空调器冷媒量不足时通过控制第二电磁阀开启,从而将加液罐中的冷媒导入至低压管路中。方便调节空调器的冷媒量至合适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空调器包括室外机和多个室内机,所述室外机包括压缩机、四通阀、气分容器、室外换热器和液管截止阀;
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第一端通过所述高压管路与多个所述室内机的第一端口连接,所述压缩机的第一连接端与所述四通阀的第一接口连接,所述四通阀的第二接口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四通阀的第三接口与多个所述室内机的第二端口连接,所述四通阀的第四接口通过所述低压管路与所述气分容器连接,所述气分容器与所述压缩机的第二连接端连接,所述液管截止阀设置于所述高压管路上,所述第一电磁阀与所述液管截止阀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空调器自动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所述的冷媒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器自动控制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所述的另一种空调器自动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空调器自动控制系统;400-空调器;110-室外机;112-压缩机;113-四通阀;114-油分;115-气分容器;116-室外换热器;117-液管截止阀;118-气管截止阀;120-室内机;101-高压管路;102-低压管路;200-冷媒调节装置;201-放液罐;202-加液罐;203-第一电磁阀;204-第二电磁阀;205-控制模块;206-第一单向阀;207-加液泵;208-第一压力传感器;209-第二压力传感器;210-第二单向阀;211-第三单向阀;212-外部储液罐;213-第四单向阀;214-第一测量装置;215-第二测量装置;216-显示装置;300-空调器自动控制系统;301-引流管;302-加液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空调器自动控制系统100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空调器自动控制系统100,其应用空调器400制冷工况下对冷媒量的自动调节。空调器自动控制系统100包括空调器400和冷媒调节装置200。冷媒调节装置200用于向空调器400导入冷媒,或者将空调器400中过量的冷媒导出,从而应用于空调器400的冷媒量的出厂调试或者使用调节。应当理解,本实施例中,空调器400可以为多联机或者柜机空调器或者挂机空调器等。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空调器400包括室外机110和多个室内机120,多个室内机120与该室外机110并联。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室外机110包括压缩机112、四通阀113、油分114、气分容器115、室外换热器116、液管截止阀117和气管截止阀118等结构。
其中,压缩机112具有第一连接端(图未标)和第二连接端(图未标),分别用于和四通阀113的两个接口连接。四通阀113具有四个接口(图未标),分别是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第四接口,以用于和压缩机112、室内机120及室外换热器116连接。室外换热器116具有第一端(图未标)和第二端(图未标),以分别用于和四通阀113以及室内机120连接。多个室内机120并联,并形成第一端口(图未标)和第二端口(图未标),以分别用于和室外换热器116以及四通阀113连接。
本实施例中,室外换热器116的第一端与多个室内机120的第一端口连接,压缩机112的第一连接端与四通阀113的第一接口连接,四通阀113的第二接口与室外换热器116的第二端连接,四通阀113的第三接口与多个室内机120的第二端口连接,四通阀113的第四接口与压缩机112的第二连接端连接。
油分114设置于四通阀113的第一接口与压缩机112的第一连接端之间,气分容器115设置于四通阀113的第四接口与压缩机112的第二连接端之间。液管截止阀117设置于室外换热器116的第一端与多个室内机120的第一端口之间,气管截止阀118设置于四通阀113的第三接口与多个室内机120的第二端口之间。
可以理解的是,压缩机112、四通阀113、油分114、气分容器115、室外换热器116、液管截止阀117、气管截止阀118、多个室内机120之间均通过管路连接并连通。并且,在空调器自动控制系统100中,室外换热器116与多个室内机120的第一端口之间的管路流经高压流体,为了方便描述,本实施例中,将室外换热器116与多个室内机120的第一端口之间的管路定义为高压管路101。四通阀113的第三接口与多个室内机120的第二端口之间的管路流经低压流体,为了方便描述,本实施例中,将四通阀113的第三接口与多个室内机120的第二端口之间的管路定义为低压管路102。可以理解的是,液管截止阀117设置于高压管路101上,气管截止阀118设置于低压管路102上。
其中,液管截止阀117和气管截止阀118分别用于和冷媒调节装置200连接。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选择在高压管路101上的液管截止阀117处以及低压管路102上的气管截止阀118处进行冷媒调节装置200的安装,能够保证冷媒释放和添加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图2为本实施例所述的冷媒调节装置200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所述的多冷媒调节装置200的结构框图。请结合参照图2和图3,本实施例中,冷媒调节装置200包括放液罐201、加液罐202、第一电磁阀203、第二电磁阀204和控制模块205。
其中,放液罐201与第一电磁阀203连接,第一电磁阀203用于与空调器400的高压管路101连接。放液罐201用于接收第一电磁阀203开启后,从高压管路101流出的冷媒流体。加液罐202与第二电磁阀204连接,第二电磁阀204用于与空调器400的低压管路102连接,加液罐202用于在第二电磁阀204开启后,向空调器400的低压管路102输送冷媒流体。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图示的箭头方向为冷媒的流向。
本实施例中,第一电磁阀203和第二电磁阀204分别与控制模块205电连接。控制模块205用于在空调器400冷媒量过量时控制第一电磁阀203开启模以使过量的冷媒导入至放液罐201。控制模块205还用于在空调器400冷媒量不足时控制第二电磁阀204开启以使加液罐202中的冷媒导入至低压管路102。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控制模块205可以直接集成到空调器400的控制系统中。控制模块205也可以单独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多冷媒调节装置200其放液罐201、加液罐202、第一电磁阀203及第二电磁阀204之间也通过管路连接并连通,并且,第一电磁阀203可以通过管路直接与空调器400的液管截止阀117连接,第二电磁阀204可以通过管路直接与空调器400的气管截止阀118连接。装配简单,方便。
为了使得空调器自动控制系统100形成冷媒的循环系统,本实施例中,加液罐202与放液罐201连接。并且,冷媒调节装置200还包括第一单向阀206,第一单向阀206设置于加液罐202与放液罐201之间,以使冷媒从放液罐201流入加液罐202,并且不会倒流。
请继续结合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加液罐202和放液罐201之间的冷媒流通的效率,本实施例中,冷媒调节装置200还包括加液泵207,加液泵207设置于加液罐202与放液罐201之间。其中,加液泵207与控制模块205电连接,从而能在控制模块205的控制下自动开启或者关闭。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冷媒调节装置200还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208和第二压力传感器209。
其中,第一压力传感器208设置于放液罐201处,用于测量放液罐201的压力,并生成第一压力数据,第一压力传感器208与控制模块205电连接。第二压力传感器209设置于加液罐202处,用于测量加液罐202的压力,并生成第二压力数据,第二压力传感器209与控制模块205电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控制模块205能够接收第一压力数据,并在第一压力数据大于第一预设值时控制加液泵207开启。控制模块205还能够接收第二压力数据,并在第二压力数据小于第二预设值时控制加液泵207开启。
可选地,第一预设值可以为2Mpa等。第一压力传感器208和第二压力传感器209的设置,能够防止放液灌容器内部压力高于系统内部压力,避免系统压力无法排出来的情况。也可以及时向加液罐202补充冷媒,避免冷媒不足的情况。
可以理解的是,在可选实施例中,还可以单独设置第一压力传感器208或第二压力传感器209以实现冷媒调节装置200的高效工作。
可选地,为了保证冷媒在冷媒调节装置200的单向流动,不逆流,本实施例中,冷媒调节装置200还包括第二单向阀210和第三单向阀211。第二单向阀210设置于放液罐201与第一电磁阀203之间,第二单向阀210设置于加液罐202与第二电磁阀204之间。
当然,可选地,第二单向阀210和第三单向阀211还可以择一地设置于冷媒调节装置200上。
为了保证空调器自动控制系统100中足够的冷媒量,本实施例中,冷媒调节装置200还包括外部储液罐212,外部储液罐212与加液罐202连接,并用于向加液罐202补充冷媒。
需要说明的是,外部储液罐212与加液罐202相互连通,可以通过压力差实现冷媒流体的流动。
为了防止冷媒从加液罐202逆流至外壁储液罐中,本实施例中,冷媒调节装置200还包括第四单向阀213,第四单向阀213设置于外部储液罐212与加液罐202之间。
为了能够方便准确的确定空调器400适当冷媒量的数据,本实施例中,冷媒调节装置200还包括第一测量装置214、第二测量装置215及显示装置216。
第一测量装置214用于测量放液罐201的储液量,并生成第一储液量数据,第二测量装置215用于测量加液罐202的储液量,并生成第二储液量数据。第一测量装置214、第二测量装置215及显示装置216分别与控制模块205电连接,控制模块205用于接收第一储液量数据及第二储液量数据,并根据第一储液量数据的变化计算放液罐201的放液量,根据第二储液量数据的变化计算加液罐202的加液量,控制模块205还用于控制显示装置216显示该放液量或者加液量。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第一测量装置214选用第一电子秤,加液罐202设置于第一电子秤上。第二测量装置215选用第二电子秤,放液罐201设置于第二电子秤上。显示装置216可以为显示屏。
也就是说,第一电子秤和第二电子秤能够实时地检测放液罐201和加液罐202中流体量的变化,以方便控制模块205计算空调器400的冷媒量。例如,根据经验或者理论计算注入空调器400中冷媒的预存储量可以预先存储于控制模块205,根据预存储量减去放液罐201的放液量或者加上加液罐202的加液量就可以得出空调器400的冷媒量。
应当理解,在其他可选实施例中,第一测量装置214和第二测量装置215还可以选用液位计等。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冷媒调节装置200使用时,可以在冷媒调节装置200与空调器400装配好后,以制冷模式运行30分钟,控制模块205可以自动判定冷媒量是否不够或者过量。
当控制模块205判定空调器自动控制系统100预加的制冷剂过量,则控制模块205能够控制开启第一电磁阀203,空调器自动控制系统100的高压管路101内的冷媒自动进入放液灌容器内部,同时第一测量装置214记录冷媒进入该容器的冷媒量的数据,反馈给控制模块205,并通过显示屏显示输出。
将放液罐201容器内部的冷媒通过低压管路102进入系统内部,同时第二测量装置215记录冷媒加入的数据,反馈给控制模块205,并通过显示屏显示输出。
图4为本实施例所述的另一种空调器自动控制系统300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4,该空调器自动控制系统300应用空调器400制冷工况下对冷媒量的自动调节应。也就是说,该冷媒调节装置200也可以用于空调器400的制热系统。
需要说明的是,在制热状态下,空调器400的室外换热器116与多个室内机120的第一端口之间的管路流经高压流体,四通阀113的第三接口与多个室内机120的第二端口之间的管路也流经高压流体。因此,空调器400的室外换热器116与多个室内机120的第一端口之间的管路可以用于和第一电磁阀203连接,但是四通阀113的第三接口与多个室内机120的第二端口之间的管路不适合用于和第二电磁阀204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气分容器115与压缩机112的第二连接端之间的管路流经低压流体,因此,本实施例中,可以将第二电磁阀204与气分容器115与压缩机112的第二连接端之间的低压管路102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方便第二电磁阀204的连接,本实施例中,冷媒调节装置200还可以包括相互连接的引流管301和加液阀302。其中,引流管301与低压管路102连接,加液阀302用于和第二电磁阀204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冷媒调节装置200使用时,可以将第一电磁阀203与空调器400的高压管路101连接,第二电磁阀204与空调器400的低压管路102连接,使得控制器更够在空调器400冷媒量过量时控制第一电磁阀203开启,从而将过量的冷媒导入至放液罐201中,并且在空调器400冷媒量不足时控制第二电磁阀204开启,从而将加液罐202中的冷媒导入至低压管路102中。整个装置智能化工作,不需要人工调整,安全性能高,并且能够提高冷媒调节效率。
本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自动控制系统100以及空调器自动控制系统300,由于采用该冷媒调节装置200,能够在空调器400冷媒量过量时通过控制第一电磁阀203开启,从而将过量的冷媒导入至放液罐201中,在空调器400冷媒量不足时通过控制第二电磁阀204开启,从而将加液罐202中的冷媒导入至低压管路102中。方便调节空调器400的冷媒量至合适状态。
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3)

1.一种冷媒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放液罐(201)、加液罐(202)、第一电磁阀(203)、第二电磁阀(204)和控制模块(205);
所述放液罐(201)与所述第一电磁阀(203)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203)用于与空调器的室外机的高压管路(101)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203)与所述控制模块(205)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205)用于在所述空调器冷媒量过量时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203)开启以使过量的冷媒导入至所述放液罐(201);
所述加液罐(202)与所述第二电磁阀(204)连接,所述第二电磁阀(204)用于与所述空调器的室外机的低压管路(102)连接,所述第二电磁阀(204)与所述控制模块(205)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205)还用于在所述空调器冷媒量不足时控制所述第二电磁阀(204)开启以使所述加液罐(202)中的冷媒导入至所述低压管路(10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媒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调节装置(200)还包括第一测量装置(214)、第二测量装置(215)及显示装置(216),所述第一测量装置(214)用于测量所述放液罐(201)的储液量,并生成第一储液量数据,所述第二测量装置(215)用于测量所述加液罐(202)的储液量,并生成第二储液量数据;所述第一测量装置(214)、所述第二测量装置(215)及所述显示装置(216)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205)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205)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储液量数据及所述第二储液量数据,并根据所述第一储液量数据的变化计算所述放液罐(201)的放液量,根据所述第二储液量数据的变化计算所述加液罐(202)的加液量,所述控制模块(205)还用于控制所述显示装置(216)显示所述放液量或者所述加液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媒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测量装置(214)为第一电子秤,所述加液罐(202)设置于所述第一电子秤上;所述第二测量装置(215)为第二电子秤,所述放液罐(201)设置于所述第二电子秤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媒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液罐(202)与所述放液罐(201)连接,所述冷媒调节装置(200)还包括第一单向阀(206),所述第一单向阀(206)设置于所述加液罐(202)与所述放液罐(201)之间,以将冷媒从所述放液罐(201)导流至所述加液罐(202)。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媒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调节装置(200)还包括加液泵(207),所述加液泵(207)设置于所述加液罐(202)与所述放液罐(201)之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媒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液泵(207)与所述控制模块(205)电连接,所述冷媒调节装置(200)还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208)和/或第二压力传感器(209);
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208)用于测量所述放液罐(201)的压力,并生成第一压力数据,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208)与所述控制模块(205)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205)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压力数据,并在所述第一压力数据大于第一预设值时控制所述加液泵(207)开启;
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209)用于测量所述加液罐(202)的压力,并生成第二压力数据,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209)与所述控制模块(205)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205)用于接收所述第二压力数据,并在所述第二压力数据小于第二预设值时控制所述加液泵(207)开启。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冷媒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调节装置(200)还包括第二单向阀(210)和/或第三单向阀(211),所述第二单向阀(210)设置于所述放液罐(201)与所述第一电磁阀(203)之间,所述第二单向阀(210)设置于所述加液罐(202)与所述第二电磁阀(204)之间。
8.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冷媒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调节装置(200)还包括外部储液罐(212),所述外部储液罐(212)与所述加液罐(202)连接,并用于向所述加液罐(202)补充冷媒。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冷媒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调节装置(200)还包括第四单向阀(213),所述第四单向阀(213)设置于所述外部储液罐(212)与所述加液罐(202)之间。
10.一种空调器自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空调器(400)和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冷媒调节装置(200),所述空调器(400)包括高压管路(101)和低压管路(102),所述高压管路(101)供高压流体通过,所述低压管路(102)供低压流体通过,所述第一电磁阀(203)与所述高压管路(101)连接,所述第二电磁阀(204)与所述低压管路(102)连接。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器自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400)包括室外机(110)和多个室内机(120),所述室外机(110)包括压缩机(112)、四通阀(113)、室外换热器(116)、液管截止阀(117)和气管截止阀(118);
所述室外换热器(116)的第一端通过所述高压管路(101)与多个所述室内机(120)的第一端口连接,所述压缩机(112)与所述四通阀(113)的第一接口连接,所述室外换热器(116)的第二端与所述四通阀(113)的第二接口连接,所述四通阀(113)的第三接口通过所述低压管路(102)与多个所述室内机(120)的第二端口连接,所述液管截止阀(117)设置于所述高压管路(101)上,所述气管截止阀(118)设置于所述低压管路(102)上,所述第一电磁阀(203)与所述液管截止阀(117)连接,所述第二电磁阀(204)与所述气管截止阀(118)连接。
12.一种空调器自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空调器(400)和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冷媒调节装置(200),所述空调器(400)包括高压管路(101)和低压管路(102),所述高压管路(101)供高压流体通过,所述低压管路(102)供低压流体通过,所述第一电磁阀(203)与所述高压管路(101)连接,所述冷媒调节装置(200)还包括相互连接的引流管(301)和加液阀(302);所述引流管(301)与所述低压管路(102)连接,所述第二电磁阀(204)与所述加液阀(302)连接。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调器自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400)包括室外机(110)和多个室内机(120),所述室外机(110)包括压缩机(112)、四通阀(113)、气分容器(115)、室外换热器(116)和液管截止阀(117);
所述室外换热器(116)的第一端通过所述高压管路(101)与多个所述室内机(120)的第一端口连接,所述压缩机(112)的第一连接端与所述四通阀(113)的第一接口连接,所述四通阀(113)的第二接口与所述室外换热器(116)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四通阀(113)的第三接口与多个所述室内机(120)的第二端口连接,所述四通阀(113)的第四接口通过所述低压管路(102)与所述气分容器(115)连接,所述气分容器(115)与所述压缩机(112)的第二连接端连接,所述液管截止阀(117)设置于所述高压管路(101)上,所述第一电磁阀(203)与所述液管截止阀(117)连接。
CN201920609744.1U 2019-04-29 2019-04-29 冷媒调节装置和空调器自动控制系统 Active CN2099101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09744.1U CN209910117U (zh) 2019-04-29 2019-04-29 冷媒调节装置和空调器自动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09744.1U CN209910117U (zh) 2019-04-29 2019-04-29 冷媒调节装置和空调器自动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10117U true CN209910117U (zh) 2020-01-07

Family

ID=690463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09744.1U Active CN209910117U (zh) 2019-04-29 2019-04-29 冷媒调节装置和空调器自动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1011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86508A (zh) * 2020-04-30 2020-08-04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适应冷媒量多联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86508A (zh) * 2020-04-30 2020-08-04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适应冷媒量多联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1486508B (zh) * 2020-04-30 2021-10-26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适应冷媒量多联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68102B (zh) 冷媒量控制方法
CN102589217B (zh) 冷媒量控制装置和方法及具有该控制装置的空调机组
CN102095598B (zh) 一种阀门综合测试系统
CN103575003A (zh) 用于空调器的冷媒灌注组件及冷媒灌注方法
CN209910117U (zh) 冷媒调节装置和空调器自动控制系统
CN111365931A (zh) 一种工业冷却水平衡优化节能控制系统
CN110442160B (zh) 一种用于密闭式循环冷却系统的空气稳压装置
CN202709579U (zh) 用于空调器的冷媒灌注组件
CN212842408U (zh) 一种液氨制冷系统低压循环桶液位自动控制系统
CN215983383U (zh) 制冷剂充注装置和制冷设备
CN111265806A (zh) 一种消防车用正压b类泡沫供液系统及方法
CN203362672U (zh) 优先阀组
CN115045869A (zh) 一种基于波义尔函数拟合的压力罐自动补气控制方法
CN114753996A (zh) 一种水泵测试台架及测试方法
CN205332457U (zh) 空调压力自动调节装置
CN203287200U (zh) 用于柴油机台架试验的滑油辅助系统
CN210216561U (zh) 一种循环水系统二次加压供水装置
CN203641891U (zh) 自动加臭装置
CN208515148U (zh) 一种印刷润版水集中制冷及集中添加的装置
CN201611311U (zh) 减压阀温度特性测试系统
CN203488983U (zh) 内压缩流程制氧机管网送出系统
CN219454390U (zh) 一种高温系统的冷却水系统
CN213331489U (zh) 一种飞机滑油泵试验台
CN111346286A (zh) 一种医用氧自动供应系统
CN215640145U (zh) 一种发动机油耗量测量和控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