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10038U - 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10038U
CN209910038U CN201920392089.9U CN201920392089U CN209910038U CN 209910038 U CN209910038 U CN 209910038U CN 201920392089 U CN201920392089 U CN 201920392089U CN 209910038 U CN209910038 U CN 2099100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vortex ring
air supply
indoor unit
air conditio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39208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方健
曾威
谭周衡
曾小朗
乔治·谢维林涅茨
尼古拉·什帕科尔夫斯基
李荒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39208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100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100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100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及一种空调器,其中,空调器室内机包括:送风口;涡环发生装置,涡环发生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包括进口端和出口端,出口端与送风口相连通,出口端的过风面积小于进口端的过风面积;涡环发生件,设置于壳体内;驱动组件,涡环发生件与驱动组件相连接,涡环发生件可在驱动组件的驱动下往复运动,以周期性地驱动吸入至壳体内的气体经出口端排出并形成涡环气流。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空调器室内机可以实现涡流送风,吹出的气流变化范围大,送风距离远,辐射范围广。

Description

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及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现有空调行业,空调器都是常规送风,经过热交换后的气流通过空调常规风口直接吹出。上述吹风方式吹出的气流是固定不变的,辐射范围短,送风距离短,人体具有明显的风感,且能耗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空调器室内机。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空调器。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包括:送风口;涡环发生装置,涡环发生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包括进口端和出口端,出口端与送风口相连通,出口端的过风面积小于进口端的过风面积;涡环发生件,设置于壳体内;驱动组件,涡环发生件与驱动组件相连接,涡环发生件可在驱动组件的驱动下往复运动,以周期性地驱动吸入至壳体内的气体经出口端排出并形成涡环气流。
本实用新型将涡环发生装置与空调器室内机的送风口相连通,在空调器室内机工作的过程中,涡环发生装置工作产生涡环气流,使得空调器室内机可以实现涡流送风。涡流送风使得空调器室内机吹出的气流变化范围大,送风距离远,辐射范围广;涡流送风可实现空调器室内机的无风感送风,并降低能耗。
具体地,涡环发生装置的壳体内设置有相互配合的驱动组件和涡环发生件,壳体的出口端与空调器室内机的送风口相连通,壳体出口端的过风面积小于进口端的过风面积,形成变截面送风口。在涡环发生装置工作的过程中,驱动组件周期性地驱动涡环发生件进行往复运动,进而带动壳体出口端的空气发生扰动。当涡环发生件朝向壳体的出口端运动时,壳体内的气体受到压缩后吹出壳体;当涡环发生件背离壳体的出口端运动时,壳体内的压强降低将外部气体吸入壳体内。在气体吹吸交替的过程中,不断扰动的气体与变截面送风口相互配合,形成涡环气流,实现空调器室内机的涡流送风。
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的空调器室内机,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驱动组件包括:电磁驱动件,设置于壳体内;连杆,连杆的一端与电磁驱动件相连接,另一端与涡环发生件相连接,连杆可在电磁驱动件的驱动下带动涡环发生件往复运动。
在该技术方案中,驱动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电磁驱动件和连杆。其中,电磁驱动件设置于壳体内,电磁驱动件通过连杆与涡环发生件相连接;电磁驱动件驱动涡环发生件进行往复运行,以形成涡环气流并实现空调器室内机的涡流送风。具体地,电磁驱动可以简化驱动组件的整体机械结构,通过控制电磁驱动件得电断电驱动涡环发生件往复运动,控制方式简单,便于操作;连杆满足空调器室内机内部的空间结构要求,保证涡环发生件的运动行程,提升涡流送风的整体效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涡环发生件为薄膜结构或活塞结构。
在该技术方案中,涡环发生件为薄膜结构或活塞结构。具体地,薄膜结构具有便捷轻巧的优点,可以保证涡环发生件的灵敏性;活塞结构常见且结构简单,便于后续更换或维修。无论是薄膜结构还是活塞结构,均具有一定的弹性,可以保证涡环发生件与壳体内壁的柔性接触,避免涡环发生件与壳体内壁干涉。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风道,风道与进口端及空调器室内机的进风口相连通。
在该技术方案中,空调器室内机还包括风道,且风道与进口端及空调器室内机的进风口相连通,保证气流的有序流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涡环发生装置设置于空调器室内机的内部,进口端与风道相连通,出口端与送风口相连通。
在该技术方案中,涡环发生装置集成设置于空调器室内机的内部,作为空调器室内机内部的一部分;壳体的进口端与风道相连通,壳体的出口端与送风口相连通。在空调器室内机工作过程中,风道内的气流通过进口端进入涡环发生装置,并在涡环发生装置的作用下形成涡环周期性的,然后通过空调器室内机的送风口吹出,实现涡流送风。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送风口包括第一送风口及第二送风口,第一送风口与涡环发生装置相连通,第二送风口与风道相连通。
在该技术方案中,涡环发生装置设置于风道与第一送风口之间,第二送风口直接与风道相连通。当风道内的气体通过涡环发生装置及第一送风口吹出时,可以实现涡流送风;当风道内的气体直接通过第二送风口吹出时,可以实现常规送风。第一送风口与第二送风口保证了空调器室内机的多种送风方式,提升空调器室内机的适用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风门组件,设置于风道,风门组件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风门组件位于第一位置,风门组件开启第一送风口并关闭第二送风口,风道内的气体在涡环发生装置的作用下通过第一送风口排出;风门组件位于第二位置,风门组件开启第二送风口并关闭第一送风口,风道内的气体通过第二送风口排出。
在该技术方案中,涡环发生装置设置于空调器室内机的内部,空调器室内机具有常规送风及涡流送风两者工作方式。为保证常规送风方式与涡流送风方式的有效切换,在风道内设置风门组件,通过风门组件改变风道的连通方向,风道内的气流通过涡环发生装置及第一送风口吹出,形成涡流送风,风道内的气流通过第二送风口吹出,形成常规送风。
具体地,当风门组件位于第一位置时,风门组件开启第一送风口并关闭第二送风口,风道内的气体在涡环发生装置的作用下通过第一送风口排出,形成涡流送风;当风门组件位于第二位置时,风门组件开启第二送风口并关闭第一送风口,风道内的气体在涡环发生装置的作用下通过第一送风口排出,形成常规送风。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风门组件包括:驱动部件,设置于风道内;风门,与驱动部件相连接,风门可在驱动部件的驱动下转动,以开启或关闭第一送风口及开启或关闭第二送风口。
在该技术方案中,驱动部件设置于风道内,风门与驱动部件相连接,风门可在驱动部件的驱动下转动,以改变风道的连通方向,实现常规送风与涡流送风的切换。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涡环发生装置可拆卸地设置于空调器室内机的外部,进口端与风道相连通。
在该技术方案中,涡环发生装置设置于空调器室内机的外部,使得涡环发生装置作为一个单独的功能性模块使用。同时,涡环发生装置与空调器室内机为可拆卸式连接,在必要时可将涡环发生装置拆卸后安装于其他空调器室内机上使用。涡环发生装置可以采用螺钉、卡扣等形式进行连接。
具体地,当涡环发生装置设置于空调器室内机的外部时,壳体的进口端与风道相连通。当空调器室内机处于涡流送风方式时,风道内的气流吹进涡环发生装置,并在涡环发生装置的作用下产生涡环气流,最后直接通过涡环发生装置壳体的出口端吹出。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机壳,进风口设置于机壳上;风机组件,风机组件设于机壳内,且风机组件能够驱动气流从空调器室内机的进风口流向涡环发生装置;换热器,换热器设置于进风口与风机组件之间,或换热器设置于风机组件与涡环发生装置之间,或换热器设置于涡环发生装置与送风口之间。
在该技术方案中,空调器室内机还包括机壳及设置于机壳内的风机组件和换热器,风机组件能够驱动气流由进风口流向涡环发生装置,为涡环出风提供风量,换热器设置于进风口与风机组件之间,或换热器设置于风机组件与涡环发生部之间,或换热器设置于涡环发生部与送风口之间,以使气体经过换热器换热后形成冷风或热风送入室内。
具体地,风机组件可以是单向或者双向离心风轮,以及其他类似的风轮;进风口可以单面或者多面形式。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如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任一项的空调器室内机。
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因包括如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任一项的空调器室内机,因此具有上述空调器室内机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陈述。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同时常规送风和涡流送风的工作原理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常规送风的工作原理图;
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涡流送风的工作原理图;
图4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中涡环发生装置的工作原理图;
图5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中涡环发生装置的工作原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常规送风的工作原理图;
图7为图6所示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涡流送风方式的工作原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所示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8所示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的侧视图;
图11为图8所示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的俯视图;
图12为图8所示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的主视图;
图13为图12所示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沿A-A的剖视图。
其中,图1至图13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空调器室内机,12送风口,122第一送风口,124第二送风口,14进风口,16涡环发生装置,162壳体,164驱动组件,166涡环发生件,168出口端,18风道,20风门组件,22导风板,24换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13来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室内机1和空调器。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空调器室内机1,如图1至图3 及图6和图7所示,包括:送风口12;涡环发生装置16,涡环发生装置16 包括:壳体162,壳体162包括进口端和出口端168,出口端168与送风口12 相连通,出口端168的过风面积小于进口端的过风面积;涡环发生件166,设置于壳体162内;驱动组件164,涡环发生件166与驱动组件164相连接,涡环发生件166可在驱动组件164的驱动下往复运动,以周期性地驱动吸入至壳体162内的气体经出口端168排出并形成涡环气流。
本实用新型将涡环发生装置16与空调器室内机1的送风口12相连通,在空调器室内机1工作的过程中,涡环发生装置16工作产生涡环气流,使得空调器室内机1可以实现涡流送风。涡流送风使得空调器室内机1吹出的气流变化范围大,送风距离远,辐射范围广;涡流送风可实现空调器室内机1的无风感送风,并降低能耗。
具体地,涡环发生装置16的壳体162内设置有相互配合的驱动组件 164和涡环发生件166,壳体162的出口端168与空调器室内机1的送风口 12相连通,壳体162出口端168的过风面积小于进口端的过风面积,形成变截面送风口。在涡环发生装置16工作的过程中,驱动组件164周期性地驱动涡环发生件166进行往复运动,进而带动壳体162出口端168的空气发生扰动。当涡环发生件166朝向壳体162的出口端168运动时,壳体162内的气体受到压缩后吹出壳体162;当涡环发生件166背离壳体162的出口端168运动时,壳体162内的压强降低将外部气体吸入壳体162内。在气体吹吸交替的过程中,不断扰动的气体与变截面送风口相互配合,形成涡环气流,实现空调器室内机1的涡流送风。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4和图5所示,驱动组件164包括:电磁驱动件,设置于壳体162内;连杆,连杆的一端与电磁驱动件相连接,另一端与涡环发生件166相连接,连杆可在电磁驱动件的驱动下带动涡环发生件166往复运动。
在该实施例中,驱动组件164包括相互连接的电磁驱动件和连杆。其中,电磁驱动件设置于壳体162内,电磁驱动件通过连杆与涡环发生件166 相连接;电磁驱动件驱动涡环发生件166进行往复运行,以形成涡环气流并实现空调器室内机1的涡流送风。具体地,电磁驱动可以简化驱动组件 164的整体机械结构,通过控制电磁驱动件得电断电驱动涡环发生件166往复运动,控制方式简单,便于操作;连杆满足空调器室内机1内部的空间结构要求,保证涡环发生件166的运动行程,提升涡流送风的整体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4和图5所示,涡环发生件166为薄膜结构或活塞结构。
在该实施例中,涡环发生件166为薄膜结构或活塞结构。具体地,薄膜结构具有便捷轻巧的优点,可以保证涡环发生件166的灵敏性;活塞结构常见且结构简单,便于后续更换或维修。无论是薄膜结构还是活塞结构,均具有一定的弹性,可以保证涡环发生件166与壳体162内壁的柔性接触,避免涡环发生件166与壳体162内壁干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至图3所示,还包括:风道18,风道18与进口端及空调器室内机1的进风口14相连通。
在该实施例中,空调器室内机1还包括风道18,且风道18与进口端及空调器室内机1的进风口14相连通,保证气流的有序流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至图3所示,涡环发生装置16设置于空调器室内机1的内部,进口端与风道18相连通,出口端 168与送风口12相连通。
在该实施例中,涡环发生装置16集成设置于空调器室内机1的内部,涡环发生装置16作为空调器室内机1内部的一部分;壳体162的进口端与风道18相连通,壳体162的进口端与送风口12相连通。在空调器室内机1 工作过程中,风道18内的气流通过进口端进入涡环发生装置16,并在涡环发生装置16的作用下形成涡环气流,然后通过空调器室内机1的送风口 12吹出,实现涡流送风。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至图3所示,送风口 12包括第一送风口122及第二送风口124,第一送风口122与涡环发生装置16相连通,第二送风口124与风道18相连通。
在该实施例中,涡环发生装置16设置于风道18与第一送风口122之间,第二送风口124直接与风道18相连通。当风道18内的气体通过涡环发生装置16及第一送风口122吹出时,可以实现涡流送风;当风道18内的气体通过第二送风口124直接吹出时,可以实现常规送风。第一送风口 122与第二送风口124保证了空调器室内机1的多种送风方式,提升空调器室内机1的适用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至图3所示,风门组件20,设置于风道18,风门组件20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风门组件20位于第一位置,风门组件开启第一送风口122并关闭第二送风口124,风道18内的气体在涡环发生装置16的作用下通过第一送风口122 排出;风门组件20位于第二位置,风门组件20开启第二送风口124并关闭第一送风口122,风道18内的气体通过第二送风口124排出。
在该实施例中,涡环发生装置16设置于空调器室内机1的内部,空调器室内机1具有常规送风及涡流送风两者工作方式。为保证常规送风方式与涡流送风方式的有效切换,在风道18内设置风门组件20,通过风门组件20改变风道18的连通方向,风道18内的气流通过涡环发生装置16及第一送风口122吹出,形成涡流送风,风道18内的气流通过第二送风口124吹出,形成常规送风。
具体地,当风门组件20位于第一位置时,风门组件20开启第一送风口122并关闭第二送风口124,风道18内的气体在涡环发生装置16的作用下通过第一送风口122排出,形成涡流送风;当风门组件20位于第二位置时,风门组件20开启第二送风口124并关闭第一送风口122,风道18 内的气体在涡环发生装置16的作用下通过第一送风口122排出,形成常规送风。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至图3所示,风门组件20包括:驱动部件,设置于风道18内;风门,与驱动部件相连接,风门可在驱动部件的驱动下转动,以开启或关闭第一送风口122及开启或关闭第二送风口124。
在该实施例中,驱动部件设置于风道18内,风门与驱动部件相连接,并可在驱动部件的驱动下转动,以改变风道18的连通方向,实现常规送风与涡流送风的切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6和图7所示,涡环发生装置16可拆卸地设置于空调器室内机1的外部,进口端与风道18相连通。
在该实施例中,涡环发生装置16设置于空调器室内机1的外部,使得涡环发生装置16作为一个单独的功能性模块使用。同时,涡环发生装置 16与空调器室内机1为可拆卸式连接,在必要时可将涡环发生装置16拆卸后安装于其他空调器室内机1上使用。涡环发生装置16可以采用螺钉、卡扣等形式进行连接。
具体实施例中,当涡环发生装置16设置于空调器室内机1的外部时,壳体162的进口端与风道18相连通。当空调器室内机1处于涡流送风方式时,风道18内的气流吹进涡环发生装置16,并在涡环发生装置16的作用下产生涡环气流,最后直接通过涡环发生装置16壳体162的出口端168吹出。
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在空调器室内机1壳体162的送风口12处设置有可转动的导风板22,导风板22用于开启或关闭送风口12;在涡环发生装置16壳体162的进口端处设置有进气门(图中未示出),进气门用于开启或关闭进口端。导风板22与进气门相互配合,实现空调器室内机1常规送风与涡流送风之间的切换。
具体实施例中,当空调器室内机1处于常规送风方式时,导风板22开启送风口12,进气门关闭进口端,风道18内的气流直接吹出空调器室内机1;当空调器室内机1处于涡流送风方式时,导风板22关闭送风口12,进气门开启进口端,涡环发生装置16与风道18相连通,风道18内的气流进入涡环发生装置16内,并在涡环发生装置16的作用下产生涡环气流,然后通过涡环发生装置16壳体162的出口端168吹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至图3所示,还包括:机壳,进风口14设置于机壳上;风机组件,风机组件设于机壳内,且风机组件能够驱动气流从空调器室内机1的进风口14流向涡环发生装置16;换热器,换热器24设置于进风口14与风机组件之间,或换热器24设置于风机组件与涡环发生装置16之间,或换热器24设置于涡环发生装置16与送风口12之间。
在该实施例中,空调器室内机还包括机壳及设置于机壳内的风机组件和换热器24,风机组件能够驱动气流由进风口14流向涡环发生装置16,为涡环出风提供风量,换热器24设置于进风口14与风机组件之间,或换热器 24设置于风机组件与涡环发生装置16之间,或换热器装置设置于涡环发生装置16与送风口12之间,以使气体经过换热器24换热后形成冷风或热风送入室内。
具体实施例中,风机组件可以是单向或者双向离心风轮,以及其他类似的风轮;空调进风口14可以单面或者多面形式。
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图中箭头方向表示气流流动方向,涡环发生装置16设置于空调器室内机1的内部。壳体162的进口端与风道18 相连通,壳体162的出口端168与送风口12相连通,送风口12包括第一送风口122及第二送风口124,第一送风口122作为涡流送风口与涡环发生装置16相连通,第二送风口124作为常规送风口直接与风道18相连通。
当涡环发生装置16设置于空调器室内机1的内部时,存在以下工作情况:
(1)电源通电,风门位于如图1所示的位置,风门同时开启涡流送风口与常规送风口。风机组件转动,整机启动,气流从进风口14进入风道 18,经过换热器24后分为两路分别吹向涡流送风口和常规送风口,然后同时从涡流送风口和常规送风口吹出,同时实现涡流送风和常规送风。工作状态如图1所示。
(2)电源通电,风门位于如图2所示的位置(即风门组件位于第二位置),风门关闭涡流送风口并开启常规送风口。风机组件转动,整机启动,气流从进风口14进入风道18,经过换热器24后直接吹向常规送风口,实现常规送风。工作状态如图2所示。
(3)电源通电,风门位于如图3所示的位置(即风门组件位于第一位置),风门开启涡流送风口并关闭常规送风口。风机组件转动,整机启动,气流从进风口14进入风道18,经过换热器24后吹向涡流送风口,实现涡流送风。工作状态如图3所示。
具体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7所示,图中箭头方向表示气流流动方向,涡环发生装置16作为一个单独的功能性模块,设置于空调器室内机1的外部。壳体162的进口端与风道18相连通,壳体162的进口端处设置进气门,进气门用于开启或关闭进口端。涡环发生装置16的可以采用螺钉、卡扣等形式连接。
当涡环发生装置16设置于空调器室内机1的外部时,存在以下机构工作情况:
(1)电源通电,进气门位于如图6所示的位置,进气门关闭进口端,导风板22开启送风口12。风机组件转动,整机启动,气流从进风口14进入风道18,经过换热器24后直接由送风口12吹出,实现常规送风。工作状态如图6所示。
(2)电源通电,进气门位于如图7所示的位置,进气门开启进口端,导风板22关闭送风口12,进气门与送风口12相连通。风机组件转动,整机启动,气流从进风口14进入风道18,经过换热器24后由送风口12进入涡环发生装置16,并在涡环发生装置16的作用下形成涡环,最终由涡环发生装置16吹进室内,实现涡流送风。工作状态如图7所示。
具体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涡环发生装置16采用薄膜式或活塞式。即涡环发生件166可以采用薄膜结构,也可以采用活塞结构;壳体 162的出口端168的过风面积小于进口端的过风面积,形成变截面送风口。在涡环发生装置16工作的过程中,电磁驱动件通过连杆不断驱动涡环发生件166进行往复运行,进而带动壳体162出口端168的空气发生扰动。当涡环发生件166朝向壳体162的出口端168运动时,壳体162内的气体收到压缩后吹出空调器室内机1;当涡环发生件166背离壳体162的出口端168运动时,壳体162内的压强降低将外部气体吸入壳体162内。在气体吹吸交替的过程中,不断扰动的气体与变截面送风口相互配合,形成涡环,实现空调器室内机1 的涡流送风。
具体实施例中,风机组件可以是单向或者双向离心风轮,以及其他类似的风轮;进风口14可以单面或者多面形式;进风口14及送风口12可以采用上下滑动的开关门或者横格栅叶片。
具体实施例中,如图8至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空调器室内机 1为柜式机,涡环发生装置16作为一个单独的功能性模块,设置于空调器室内机1的外部,并与风道18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如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任一项的空调器室内机1。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空调器,因包括如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任一项的空调器室内机1,因此具有上述空调器室内机1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陈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送风口;
涡环发生装置,所述涡环发生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包括进口端和出口端,所述出口端与所述送风口相连通,所述出口端的过风面积小于所述进口端的过风面积;
涡环发生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
驱动组件,所述涡环发生件与所述驱动组件相连接,所述涡环发生件可在所述驱动组件的驱动下往复运动,以周期性地驱动吸入至所述壳体内的气体经所述出口端排出并形成涡环气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电磁驱动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
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电磁驱动件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涡环发生件相连接,所述连杆可在所述电磁驱动件的驱动下带动所述涡环发生件往复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涡环发生件为薄膜结构或活塞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风道,所述风道与所述进口端及所述空调器室内机的进风口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涡环发生装置设置于所述空调器室内机的内部,所述进口端与所述风道相连通,所述出口端与所述送风口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送风口包括第一送风口及第二送风口,所述第一送风口与所述涡环发生装置相连通,所述第二送风口与所述风道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风门组件,设置于所述风道,所述风门组件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
所述风门组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风门组件开启所述第一送风口并关闭所述第二送风口,所述风道内的气体在所述涡环发生装置的作用下通过所述第一送风口排出;
所述风门组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所述风门组件开启所述第二送风口并关闭所述第一送风口,所述风道内的气体通过所述第二送风口排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门组件包括:
驱动部件,设置于所述风道内;
风门,与所述驱动部件相连接,所述风门可在所述驱动部件的驱动下转动,以开启或关闭所述第一送风口及开启或关闭所述第二送风口。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涡环发生装置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空调器室内机的外部,所述进口端与所述风道相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机壳,所述空调器室内机的进风口设置于所述机壳上;
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设于所述机壳内,且所述风机组件能够驱动气流从所述空调器室内机的进风口流向所述涡环发生装置;
换热器,所述换热器设置于所述进风口与所述风机组件之间,或所述换热器设置于所述风机组件与所述涡环发生装置之间,或所述换热器设置于所述涡环发生装置与所述送风口之间。
1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
CN201920392089.9U 2019-03-26 2019-03-26 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Active CN2099100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92089.9U CN209910038U (zh) 2019-03-26 2019-03-26 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92089.9U CN209910038U (zh) 2019-03-26 2019-03-26 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10038U true CN209910038U (zh) 2020-01-07

Family

ID=690334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92089.9U Active CN209910038U (zh) 2019-03-26 2019-03-26 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10038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12602A (zh) * 2020-03-31 2020-07-14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基于空调器的涡环生成方法、空调器、存储介质及装置
CN111412609A (zh) * 2020-03-31 2020-07-14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基于空调器的无风感送风方法、空调器、存储介质及装置
CN111412606A (zh) * 2020-03-31 2020-07-14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基于空调器的涡环生成方法、空调器、存储介质及装置
CN111412605A (zh) * 2020-03-31 2020-07-14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基于空调器的涡环生成方法、空调器、存储介质及装置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12602A (zh) * 2020-03-31 2020-07-14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基于空调器的涡环生成方法、空调器、存储介质及装置
CN111412609A (zh) * 2020-03-31 2020-07-14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基于空调器的无风感送风方法、空调器、存储介质及装置
CN111412606A (zh) * 2020-03-31 2020-07-14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基于空调器的涡环生成方法、空调器、存储介质及装置
CN111412605A (zh) * 2020-03-31 2020-07-14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基于空调器的涡环生成方法、空调器、存储介质及装置
CN111412606B (zh) * 2020-03-31 2021-10-26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基于空调器的涡环生成方法、空调器、存储介质及装置
CN111412605B (zh) * 2020-03-31 2021-10-26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基于空调器的涡环生成方法、空调器、存储介质及装置
CN111412602B (zh) * 2020-03-31 2021-11-23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基于空调器的涡环生成方法、空调器、存储介质及装置
CN111412609B (zh) * 2020-03-31 2021-12-17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基于空调器的无风感送风方法、空调器、存储介质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910038U (zh) 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9910040U (zh) 空调器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9893536U (zh) 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9910041U (zh) 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0004514U (zh) 空调器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0601907U (zh) 空调器
CN210373750U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0345663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0373764U (zh) 涡环发生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0373751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00381763C (zh) 空调室内机连杆式导风结构
CN209910039U (zh) 空调器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0601932U (zh) 涡环发生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WO2020211513A1 (zh) 天花机
CN210373772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0373747U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0373755U (zh) 空调器
CN111750431A (zh) 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8779652U (zh) 一种用于冷暖型空调扇的风道装置
CN111750426A (zh) 空调器室内机、空调器、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CN210373753U (zh) 涡环送出装置、空调器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11750432B (zh) 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0373756U (zh) 空调器
CN210373746U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0399189U (zh) 悬角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