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06998U - 缝纫机 - Google Patents

缝纫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06998U
CN209906998U CN201920144819.3U CN201920144819U CN209906998U CN 209906998 U CN209906998 U CN 209906998U CN 201920144819 U CN201920144819 U CN 201920144819U CN 209906998 U CN209906998 U CN 2099069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fferential
operating
shaft
control assembly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14481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宗润
洪建府
葛荣
厉宇挺
程翱翔
楼俏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Zoje Sewing Machine Co Ltd
Zhejiang Zoje Sew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Zoje Sew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Zoje Sew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Zoje Sew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14481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069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069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069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缝纫机,该缝纫机包括主送料牙、差动送料牙、差动控制组件、针距控制组件、第一操作组件和第二操作组件,其中第一操作组件和第二操作组件分别与差动控制组件和针距控制组件相连接,第一操作组件的至少部分和第二操作组件的至少部分相互套设。通过移动第一操作组件以控制差动控制组件,通过移动第二操作组件以控制针距控制组件,并将第一操作组件的至少部分和第二操作组件的至少部分相互套设,以使第一操作组件和第二操作组件设置在同一位置区域,便于用户在同一位置区域操作就能实现对差动控制组件和针距控制组件的控制,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缝纫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缝纫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缝纫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缝纫机可通过差动调节装置(扳手)以适配不同弹性的布料,缝纫机可通过针距调节装置(扳手)调节缝纫机的不同作业针距以适配不同的缝纫工艺。
然而,差动调节装置和针距调节装置因结构不同,只能设置在不同的位置,不利于用户操作,降低了缝纫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缝纫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缝纫机的差动调节装置和针距调节装置不利用户操作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缝纫机,包括主送料牙和差动送料牙,缝纫机还包括:差动控制组件,差动控制组件与主送料牙和差动送料牙分别驱动连接,以通过差动控制组件的运动控制主送料牙和差动送料牙差动;针距控制组件,针距控制组件与差动控制组件传动连接,以带动差动控制组件运动;第一操作组件,第一操作组件与差动控制组件的至少部分连接,以通过调节差动控制组件的至少部分的位置改变主送料牙和差动送料牙的送料动作幅度;第二操作组件,第二操作组件与针距控制组件的至少部分连接,以通过调节针距控制组件的至少部分的位置改变主送料牙和差动送料牙的差动;其中,第一操作组件的至少部分和第二操作组件的至少部分相互套设。
进一步地,第一操作组件包括操作管,操作管与差动控制组件传动连接,第二操作组件包括操作轴,操作轴与针距控制组件传动连接,操作轴可转动地穿设于操作管内。
进一步地,第一操作组件还包括第一手柄,第一手柄与操作管的端部相连接,第二操作组件还包括第二手柄,第二手柄与操作轴的第一端相连接,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相邻地设置。
进一步地,缝纫机包括:驱动轴,驱动轴的第一端与针距控制组件驱动连接,驱动轴的第二端与抬牙组件相连接,驱动轴通过抬牙组件使主送料牙和差动送料牙沿竖直方向上下摆动。
进一步地,针距控制组件包括:送料偏心套,送料偏心套套设于驱动轴的第一端;第一连杆,第一连杆的第一端具有连接孔,送料偏心套设置于连接孔内,第一连杆的第二端与差动控制组件驱动连接,驱动轴通过送料偏心套带动第一连杆摆动,以带动差动控制组件动作;第一连杆的第二端与操作轴传动连接,以通过操作轴限定第一连杆的第二端的位置。
进一步地,操作轴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一凸出部,针距控制组件还包括:第二连杆,第二连杆的第二端与差动控制组件传动连接;第三连杆,第二连杆的第一端、第三连杆的第一端以及第一连杆的第二端绕同一轴线可转动地设置,第三连杆的第二端与第一凸出部相枢转连接,以在操作轴转动时带动第一凸出部绕操作轴的轴线转动预定角度,以使第三连杆绕操作轴的轴线转动预定角度以改变第一连杆的第二端的摆动幅度,以控制主送料牙和差动送料牙的送料幅度。
进一步地,差动控制组件还包括:
连接轴,连接轴可转动地与机架相连接,连接轴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二凸出部,第二凸出部与第二连杆枢转连接;
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的第一端与连接轴的第二端相连接,第一连接部的第二端用于驱动主送料牙;
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的第一端与第一连接部的第一端相连接,第二连接部的第二端用于驱动差动送料牙,操作管与第二连接部传动连接。
进一步地,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二连接本体,第二连接本体上开设有滑槽;滑块,滑块可活动地设置于滑槽内,滑块与操作管传动连接,转动操作管以使滑块在滑槽内移动;第四连杆,第四连杆的第一端与滑块枢转连接,第四连杆的第二端与操作管可活动地相连接。
进一步地,连接轴的第二端穿设于滑槽内,连接轴的靠近滑块的一侧设置有止挡面,止挡面与滑块的外表面适配。
进一步地,缝纫机还包括:从动管,从动管的第一端与滑块驱动连接,从动管的第二端与差动送料牙驱动连接;从动轴,从动轴的第一端与第一连接部驱动连接,从动轴的第二端与主送料牙驱动连接,从动轴穿设于从动管内。
进一步地,从动管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凸轮,从动轴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凸轮,差动控制组件还包括:第五连杆,第五连杆的第一端与第一连接部的第二端枢转连接,第五连杆的第二端与第一凸轮枢转连接;第六连杆,第六连杆的第一端与滑块枢转连接,第六连杆的第二端与第二凸轮枢转连接。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移动第一操作组件以控制差动控制组件,通过移动第二操作组件以控制针距控制组件,并将第一操作组件的至少部分和第二操作组件的至少部分相互套设,以使第一操作组件和第二操作组件设置在同一位置区域,便于用户在同一位置区域操作就能实现对差动控制组件和针距控制组件的控制,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缝纫机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缝纫机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缝纫机的第三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缝纫机的针距控制组件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缝纫机的从动管和从动轴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缝纫机的从动管和从动轴的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缝纫机的差动控制组件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缝纫机的差动控制组件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差动控制组件;11、连接轴;111、第二凸出部;12、第一连接部;13、第二连接部;131、第二连接本体;1311、滑槽;132、滑块;133、第四连杆;134、第五连杆;135、第六连杆;
20、针距控制组件;21、送料偏心套;22、第一连杆;23、第二连杆;24、第三连杆;
30、第一操作组件;31、操作管;32、第一手柄;
40、第二操作组件;41、操作轴;411、第一凸出部;42、第二手柄;
50、驱动轴;
60、从动管;61、第一凸轮;
70、从动轴;71、第二凸轮;
80、主送料牙;
90、差动送料牙;
100、抬牙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8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缝纫机。
具体地,如图1所示,该缝纫机包括主送料牙80、差动送料牙90、差动控制组件10、针距控制组件20、第一操作组件30和第二操作组件40,差动控制组件10与主送料牙80和差动送料牙90分别驱动连接,以通过差动控制组件10的运动控制主送料牙80和差动送料牙90差动,针距控制组件20与差动控制组件10传动连接,以带动差动控制组件10运动,第一操作组件30与差动控制组件10的至少部分连接,以通过移动差动控制组件10的至少部分的位置改变主送料牙80和差动送料牙90的送料动作幅度,第二操作组件40与针距控制组件20 的至少部分连接,以通过调节针距控制组件20的至少部分的位置改变主送料牙80和差动送料牙90的差动;其中,第一操作组件30的至少部分和第二操作组件40的至少部分相互套设。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移动第一操作组件以控制差动控制组件,通过移动第二操作组件以控制针距控制组件,并将第一操作组件的至少部分和第二操作组件的至少部分相互套设,以使第一操作组件和第二操作组件设置在同一位置区域,便于用户在同一位置区域操作就能实现对差动控制组件和针距控制组件的控制,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如图1和图3所示,第一操作组件30包括操作管31,操作管31与差动控制组件10传动连接,第二操作组件40包括操作轴41,操作轴41与针距控制组件20传动连接,操作轴41可转动地穿设于操作管31内。通过将操作轴41穿设于操作管31内,并使操作轴41控制针距控制组件20,使操作管31控制差动控制组件10,这样设置使得用户在同一位置区域操作就能实现对差动控制组件和针距控制组件的控制,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操作组件30还包括第一手柄32,第一手柄32与操作管31的端部相连接,第二操作组件40还包括第二手柄42,第二手柄42与操作轴41的第一端相连接,第一手柄32和第二手柄42相邻地设置。通过第一手柄32和第二手柄42分别与操作管31和操作轴41相连接,这样设置便于用户通过操作第一手柄32和第二手柄42,以在需要的情况下分别将对应的操作管31和操作轴41转动。
如图1所示,缝纫机包括驱动轴50,驱动轴50的第一端与针距控制组件20驱动连接,驱动轴50的第二端与抬牙组件100相连接,驱动轴50通过抬牙组件100使主送料牙80和差动送料牙90沿竖直方向上下摆动。通过将驱动轴的两端分别驱动针距控制组件20和抬牙组件100,以通过针距控制组件20实现主送料牙80和差动送料牙90的前后往复运动,以通过抬牙组件100实现主送料牙80和差动送料牙90的上下往复运动。其中,抬牙组件包括两个可转动的抬牙轴、两个轴套、以及连接两个抬牙轴的抬牙座连杆。
如图1至图4所示,针距控制组件20包括送料偏心套21和第一连杆22,送料偏心套21 套设于驱动轴50的第一端,第一连杆22的第一端具有连接孔,送料偏心套21设置于连接孔内,第一连杆22的第二端与差动控制组件10驱动连接,驱动轴50通过送料偏心套21带动第一连杆22摆动,以带动差动控制组件10动作;第一连杆22的第二端与操作轴41传动连接,以通过操作轴41限定第一连杆22的第二端的位置。这样设置便于利用送料偏心套21带动第一连杆22做往复运动,其中,送料偏心套21和第一连杆22之间还设置有滚针轴承,通过驱动轴50转动带动送料偏心套21转动,以使第一连杆22做往复运动。
如图3所示,操作轴41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一凸出部411,针距控制组件20还包括第二连杆23和第三连杆24,第二连杆23的第二端与差动控制组件10传动连接,第二连杆23的第一端、第三连杆24的第一端以及第一连杆22的第二端绕同一轴线可转动地设置,第三连杆 24的第二端与第一凸出部411相枢转连接,以在操作轴41转动时带动第一凸出部411绕操作轴41的轴线转动预定角度,以使第三连杆24绕操作轴41的轴线转动预定角度以改变第一连杆22的第二端的摆动幅度,以控制主送料牙80和差动送料牙90的送料幅度。第一凸出部411 具有三个凸起,三个凸起依次相连接,操作轴41的第二端与三个凸起中的第一凸起相连接,三个凸起中的第二凸起与第三连杆24可转动地相连接,三个凸起中的第三凸起设置有防护杆。这样设置便于通过操作操作轴41以带动操作轴41的第二端的第一凸出部411摆动,以限制第一连杆22的摆动幅度,进而控制主送料牙80和差动送料牙90前后运动的幅度,从而实现针距大小的调控。
如图1至图4以及图7和图8所示,差动控制组件10还包括连接轴11、第一连接部12和第二连接部13,连接轴11可转动地与机架相连接,连接轴11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二凸出部111,第二凸出部111与第二连杆23枢转连接,第一连接部12的第一端与连接轴11的第二端相连接,第一连接部12的第二端用于驱动主送料牙80,第二连接部13的第一端与第一连接部12的第一端相连接,第二连接部13的第二端用于驱动差动送料牙90,操作管31与第二连接部13传动连接。这样设置便于驱动轴50通过针距控制组件驱动连接轴11转动,进而使第一连接部12和第二连接部13分别驱动主送料牙80和差动送料牙90动作,再通过操作管31控制第二连接部13的动作来调节主送料牙80和差动送料牙90的差动。
如图1、图2和图8所示,第二连接部13包括第二连接本体131、滑块132和第四连杆133,第二连接本体131上开设有滑槽1311,滑块132可活动地设置于滑槽1311内,滑块132与操作管31传动连接,转动操作管31以使滑块132在滑槽1311内移动,第四连杆133的第一端与滑块132枢转连接,第四连杆133的第二端与操作管31可活动地相连接。这样设置便于转动操作管31以拉动滑块132延滑槽1311的长度方向上下移动,节主送料牙80和差动送料牙90的差动。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轴11的第二端穿设于滑槽1311内,连接轴11的靠近滑块132的一侧设置有止挡面,止挡面与滑块132的外表面适配。其中,止挡面可以为平面。这样设置提高了滑块132的使用寿命。
如图5和图6所示,缝纫机还包括从动管60和从动轴70,从动管60的第一端与滑块132 驱动连接,从动轴60的第二端与差动送料牙90驱动连接,从动轴70的第一端与第一连接部 12驱动连接,从动轴70的第二端与主送料牙80驱动连接,从动轴70穿设于从动管60内。这样设置便于使从动管60和从动轴70同轴线结构,结构精简占用空间小。
如图7和图8所示,从动管60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凸轮61,从动轴70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凸轮71,差动控制组件10还包括第五连杆134和第六连杆135,第五连杆134的第一端与第一连接部12的第二端枢转连接,第五连杆134的第二端与第一凸轮61枢转连接,第六连杆135的第一端与滑块132枢转连接,第六连杆135的第二端与第二凸轮71枢转连接。这样设置便于在基于从动管60和从动轴70同轴线结构的基础上,分别利用第五连杆134和第六连杆135控制从动管60和从动轴70转动。
主送料牙80和差动送料牙90的运动轨迹类似椭圆,是由上下往复运动和前后往复运动组成的复合运动。
上下运动说明:驱动轴50转动带动抬牙偏心套,抬牙偏心套带动滚针轴承,滚针轴承带动抬牙偏心套连杆进行来回转动。一方面抬牙偏心套连杆通过抬牙座带动主送料牙80的抬牙轴进行回转运动,抬牙轴装在轴套上,由于抬牙轴插入滑块的部分与抬牙轴后节是偏心结构,所以抬牙轴带动主送料牙80方向的滑块进行上下往复运动。另一方面偏心套连杆带动抬牙座通过销带动抬牙座连杆,抬牙座连杆通过销带动第二连杆23,第二连杆23与差动送料牙90 方向的抬牙轴固定住,进而带动差动送料牙90方向的抬牙轴进行回转运动。主送料牙80方向的抬牙轴和差动送料牙90方向抬牙轴同时回转运动,带动主动牙架和差动牙架进行上下运动,进而带动主送料牙80和差动送料牙90进行上下运动。
前后往复运动说明:驱动轴50与送料偏心套21固定,驱动轴50带动送料偏心套21转动,送料偏心套带动滚针轴承,滚针轴承带动第一连杆22进行往复运动。第一连杆22通过销带动第二连杆23运动,第二连杆23带动第二凸出部111来回转动,第二凸出部111与送料铰链轴固定,送料铰链轴装在两个轴套上。差动调节固定架和差动调节架固定在送料铰链轴上。第二凸出部111带动送料铰链轴来回转动,进而带动差动调节固定架和差动调节架进行摆动。差动调节固定架一端通过销与第六连杆135的一端连接,第六连杆135的另一端通过销与第二凸轮71连接。差动调节架上装有滑块132,滑块132的凸起部分与第五连杆134连接,第五连杆134通过销与第一凸轮61连接。进而差动调节固定架和差动调节架来回摆动时从而带动第二凸轮71和第一凸轮61来回摆动。第一凸轮61与从动管60固定,从动管60通过联轴器与差动送料轴前节连接固定。差动送料轴前节的前端突出部分与牙架传动块连接,牙架传动块的滑块部分与差动牙架的槽配合。进而第一凸轮61来回摆动带动差动牙架的前后往复运动。进而带动差动送料牙90进行前后往复运动。第二凸轮71与送料轴固定连接,送料轴的前端部分与牙架传动块的滑块部分与送料牙架的槽配合。进而第二凸轮71来回摆动带动送料牙架的前后往复运动。进而带动主送料牙80进行前后往复运动。
差动的调节原理说明:第一手柄32与操作管31上设置的差动调节曲柄固定连接,差动调节曲柄的一端与拉杆用轴位螺钉连接,拉杆的另一端与滑块132的凸起部分连接配合。上下扳动第一手柄32进而可以使滑块132得位置进行上下调节。进而使送料铰链轴与滑块132 的凸起部位的中心距进行改变,送料铰链轴与滑块132的凸起部位的中心距的变动会改变第一凸轮61来回摆动角度,进而最终改变差动送料牙90进行前后往复运动行程。而上下扳动第一手柄32时,送料铰链轴到差动调节固定架的小孔位置的中心距离是固定不变的,所以此时主送料牙80进行前后往复运动行程固定不变。第二手柄42从第一手柄32的内孔中穿过,在上下扳动第二手柄42时,对差动相关的零件没有影响。差动送料牙90进行前后往复运动行程与主送料牙80进行前后往复运动行程的比值就是差动数值。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缝纫机,包括主送料牙(80)和差动送料牙(90),其特征在于,所述缝纫机还包括:
差动控制组件(10),所述差动控制组件(10)与所述主送料牙(80)和所述差动送料牙(90)分别驱动连接,以通过所述差动控制组件(10)的运动控制所述主送料牙(80)和所述差动送料牙(90)差动;
针距控制组件(20),所述针距控制组件(20)与所述差动控制组件(10)传动连接,以带动所述差动控制组件(10)运动;
第一操作组件(30),所述第一操作组件(30)与所述差动控制组件(10)的至少部分连接,以通过移动所述差动控制组件(10)的至少部分的位置改变所述主送料牙(80)和所述差动送料牙(90)的送料动作幅度;
第二操作组件(40),所述第二操作组件(40)与所述针距控制组件(20)的至少部分连接,以通过调节所述针距控制组件(20)的至少部分的位置改变所述主送料牙(80)和所述差动送料牙(90)的差动;
其中,所述第一操作组件(30)的至少部分和所述第二操作组件(40)的至少部分相互套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操作组件(30)包括操作管(31),所述操作管(31)与所述差动控制组件(10)传动连接,所述第二操作组件(40)包括操作轴(41),所述操作轴(41)与所述针距控制组件(20)传动连接,所述操作轴(41)可转动地穿设于所述操作管(31)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操作组件(30)还包括第一手柄(32),所述第一手柄(32)与所述操作管(31)的端部相连接,所述第二操作组件(40)还包括第二手柄(42),所述第二手柄(42)与所述操作轴(41)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手柄(32)和所述第二手柄(42)相邻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缝纫机包括:
驱动轴(50),所述驱动轴(50)的第一端与所述针距控制组件(20)驱动连接,所述驱动轴(50)的第二端与抬牙组件(100)相连接,所述驱动轴(50)通过所述抬牙组件(100)使所述主送料牙(80)和所述差动送料牙(90)沿竖直方向上下摆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针距控制组件(20)包括:
送料偏心套(21),所述送料偏心套(21)套设于所述驱动轴(50)的第一端;
第一连杆(22),所述第一连杆(22)的第一端具有连接孔,所述送料偏心套(21)设置于所述连接孔内,所述第一连杆(22)的第二端与所述差动控制组件(10)驱动连接,所述驱动轴(50)通过所述送料偏心套(21)带动所述第一连杆(22)摆动,以带动所述差动控制组件(10)动作;所述第一连杆(22)的第二端与所述操作轴(41)传动连接,以通过所述操作轴(41)限定所述第一连杆(22)的第二端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轴(41)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一凸出部(411),所述针距控制组件(20)还包括:
第二连杆(23),所述第二连杆(23)的第二端与所述差动控制组件(10)传动连接;
第三连杆(24),第二连杆(23)的第一端、所述第三连杆(24)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一连杆(22)的第二端绕同一轴线可转动地设置,所述第三连杆(24)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凸出部(411)相枢转连接,以在所述操作轴(41)转动时带动所述第一凸出部(411)绕所述操作轴(41)的轴线转动预定角度,以使所述第三连杆(24)绕所述操作轴(41)的轴线转动预定角度以改变所述第一连杆(22)的第二端的摆动幅度,以控制所述主送料牙(80)和所述差动送料牙(90)的送料幅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动控制组件(10)还包括:
连接轴(11),所述连接轴(11)可转动地与机架相连接,所述连接轴(11)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二凸出部(111),所述第二凸出部(111)与所述第二连杆(23)枢转连接;
第一连接部(12),所述第一连接部(12)的第一端与所述连接轴(11)的第二端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12)的第二端用于驱动所述主送料牙(80);
第二连接部(13),所述第二连接部(13)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12)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13)的第二端用于驱动所述差动送料牙(90),所述操作管(31)与所述第二连接部(13)传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13)包括:
第二连接本体(131),所述第二连接本体(131)上开设有滑槽(1311);
滑块(132),所述滑块(132)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滑槽(1311)内,所述滑块(132)与所述操作管(31)传动连接,转动所述操作管(31)以使所述滑块(132)在所述滑槽(1311)内移动;
第四连杆(133),所述第四连杆(133)的第一端与所述滑块(132)枢转连接,所述第四连杆(133)的第二端与所述操作管(31)可活动地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11)的第二端穿设于所述滑槽(1311)内,所述连接轴(11)的靠近所述滑块(132)的一侧设置有止挡面,所述止挡面与所述滑块(132)的外表面适配。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缝纫机还包括:
从动管(60),所述从动管(60)的第一端与所述滑块(132)驱动连接,所述从动管(60)的第二端与所述差动送料牙(90)驱动连接;
从动轴(70),所述从动轴(70)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12)驱动连接,所述从动轴(70)的第二端与所述主送料牙(80)驱动连接,所述从动轴(70)穿设于所述从动管(60)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管(60)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凸轮(61),所述从动轴(70)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凸轮(71),所述差动控制组件(10)还包括:
第五连杆(134),所述第五连杆(134)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12)的第二端枢转连接,所述第五连杆(134)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凸轮(61)枢转连接;
第六连杆(135),所述第六连杆(135)的第一端与所述滑块(132)枢转连接,所述第六连杆(135)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凸轮(71)枢转连接。
CN201920144819.3U 2019-01-28 2019-01-28 缝纫机 Active CN2099069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44819.3U CN209906998U (zh) 2019-01-28 2019-01-28 缝纫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44819.3U CN209906998U (zh) 2019-01-28 2019-01-28 缝纫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06998U true CN209906998U (zh) 2020-01-07

Family

ID=690297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44819.3U Active CN209906998U (zh) 2019-01-28 2019-01-28 缝纫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069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58015B (zh) 一种缝纫机及其缝纫机的针距调节机构
CN109371576B (zh) 送布牙架调节机构及使用该机构的包缝机
DE10116171B4 (de) Endoskopische Nähmaschine
JP2008220946A (ja) 刺繍ミシン
US5477794A (en) Suturing apparatus
CN109371577B (zh) 送布牙架调节机构及使用该机构的包缝机
CN209906998U (zh) 缝纫机
CN205519353U (zh) 铝窗撞角机
US8402903B2 (en) Feed dog device for a sewing machine
CN106835514B (zh) 一种平缝机的拖布轮和牙齿同步调节系统
CN111485332A (zh) 缝纫机
CN103469499A (zh) 缝纫机倒固缝送布机构
CN106012341B (zh) 具备上进给停止机构的缝纫机
JP2009247377A (ja) ミシン
CN212335503U (zh) 一种毛巾线圈的挑动机构和单电机梭式毛巾装置
CN210684145U (zh) 厚料同步机
US2579248A (en) Sewing machine
CN210826669U (zh) 一种针距限位机构
TWM563447U (zh) 縫紉機之送布調整裝置
CN219137104U (zh) 一种花样缝纫机
TWI493083B (zh) Sewing machine direct drive feed mechanism
CN218404677U (zh) 缝纫机小嘴式送料牙驱动机构
CN216107507U (zh) 缝纫机
CN218521417U (zh) 一种缝纫机及其抬牙机构
CN214782517U (zh) 一种可调节针距的抬压脚机构及缝纫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