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98287U - 雾化组件 - Google Patents

雾化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98287U
CN209898287U CN201920363015.2U CN201920363015U CN209898287U CN 209898287 U CN209898287 U CN 209898287U CN 201920363015 U CN201920363015 U CN 201920363015U CN 209898287 U CN209898287 U CN 2098982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element
base
heat
conductor
bas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36301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典玉
黄惠华
郭美玲
王建
周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hish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na Automatio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na Automatio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Ona Automatio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36301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982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982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982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雾化组件,包括基体以及发热体;所述基体上设有导液口;所述发热体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发热体以其第一表面与所述基体相接触设置在所述导液口上。本实用新型的雾化组件,发热体以片状结构设置,可以最大限度覆盖在基体上,增大雾化面积。雾化组件结构简单,生产工序少,实现自动化批量生产,提高雾化组件的一致性以及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Description

雾化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雾化组件。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子烟中,雾化组件包括发热体和导液体,发热体通常通过缠绕、印刷等方式附着在导液体上,这类雾化组件的劣势在于:
1.缠绕方式制备而成的雾化组件受到发热体圈数的限制,雾化面积小,烟雾量小;
2.印刷方式制备而成的雾化组件,制备过程需要调浆料、印刷、流平、干燥、煅烧、调阻、切割、清洗等工序,工序较多,生产效率较慢,且不适用于有棉类型的雾化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雾化面积大的雾化组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雾化组件,用于电子烟,所述雾化组件包括基体以及发热体;所述基体上设有导液口;所述发热体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发热体以其第一表面与所述基体相接触设置在所述导液口上。
优选地,所述基体上设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与所述导液口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导液口设置在所述基体的一端表面上,所述容置槽设置在所述基体内并贯穿所述基体的另一端表面。
优选地,所述基体为柱状结构或多边体结构。
优选地,所述发热体呈片状或网片结构。
优选地,所述发热体通过热压或者模内注塑固定在所述基体上。
优选地,所述发热体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于与电子烟的供电装置电连接的导体。
优选地,所述导体覆盖连接在所述发热体的端部上。
优选地,所述导体与所述发热体的端部相接。
本实用新型的雾化组件,发热体以片状结构设置,可以最大限度覆盖在基体上,增大雾化面积。雾化组件结构简单,生产工序少,实现自动化批量生产,提高雾化组件的一致性以及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雾化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雾化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雾化组件第一实施例的制备过程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雾化组件第二实施例的制备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雾化组件,用于电子烟,该雾化组件包括基体10以及设置在基体10上的发热体20。
其中,基体10用于固定支撑发热体20,可采用耐高温的塑胶材料制成,具有绝缘性能的同时在发热体20通电发热时不发生熔化等现象。基体10上设有导液口11,可供烟液通过。基体10可以是圆形、方形等的柱状结构或多边体结构。
发热体20用于加热雾化烟液,为区别于发热丝的片状结构,其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发热体20以其第一表面与基体10相接触设置在基体 20的导液口11上,可以最大限度覆盖在导液口11上,增大雾化面积。烟液可通过导液口11导流到发热体20上,经发热体20加热雾化形成烟雾。
在基体10上,发热体20的主体部位于导液口11处,至少两端位于导液口11外周的基体10的表面上。
发热体20呈片状(相对于网片为实心片体)或网片结构,可以是不锈钢、镍、钛、镍铬合金、铝或碳材料等制成;发热体20的外周形状可以是但不限于多边形、椭圆形、圆形等各种形状。
作为选择,发热体20通过热压或者模内注塑固定在基体10上。
进一步地,基体10上还可设有容置槽(未图示),用于导液体一端的容置定位或者与电子烟中的储液腔相接连通。容置槽与导液口11相连通,从而导液体吸附的烟液或者储液腔内的烟液依次通过容置槽及导液口11到发热体20 上。
本实施例中,导液口11设置在基体10的一端表面上,容置槽设置在基体 10内并贯穿基体10的另一端表面。导液口11在基体10的表面上贯穿该表面,与容置槽相连通。
进一步地,发热体20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于与电子烟的供电装置电连接的导体30。导体30可以覆盖连接在发热体20的端部上,也可以直接与发热体 20的端部相接。
对应发热体20在基体10表面上的设置,导体30可以也位于发热体20 所在的表面上。发热体20两端的外周边缘或者导体30的外周边缘可以与基体 10的外周边缘平齐,如图1中所示。
导体30采用金属材料制成,从而可以与发热体20相同材料制成,进一步可以通过电镀、刷镀、冲压等方式与发热体20一体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雾化组件,用于电子烟中,还可以再配合雾化座等构件形成雾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雾化组件,可以单个制备,也可以多个批量制备。单个制备时,可预先制得基体10、发热体20以及导体30;将基体10放置在热压工装上,再将发热体20和导体30定位在基体10上,通过热压方式将导体30、发热体20和基体10固定为一体,制得雾化组件。或者,预先制得基体10、发热体20以及导体30,将导体30固定在发热体20上,再将带有导体30的发热体20放入注塑模具内,倒入基体料液,使其固化成型为基体10,发热体20 固定在其上。
结合图1-3,本实用新型的雾化组件的第一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发热体片材100上制出一个或多个间隔排布的发热体20,如图3 中(a)至(b)所示。
该步骤S1还可包括:在导体片材200上制出一对或多对间隔排布的导体 30。每一对导体30具有两个导体30,分别对应一个发热体20。
S2、将一个或多个基体10间隔排布放置在热压工装上。
本实施例中,基体10预先注塑成型。
S3、将发热体片材100放置到基体10上,一个发热体20对应定位在一个基体10上。
该步骤S3还可包括:将导体片材200设置在发热体片材100上,两者叠置在一起,并使一对导体30对应在一发热体20上,如图3中(b)至(c)所示。
为使导体30可对准在发热体20上,发热体片材100的四周上还可设置有定位孔或定位柱101,导体片材200上设有与之配合的定位柱或定位孔201。
S4、热压,将发热体20固定在基体10上,如图3中(d)所示。
作为选择,发热体20上的导体30可在热压时固定在发热体20或基体10 上。或者,在导体片材200上制出导体30后,将导体30从导体片材200上分离并先通过热压等方式固定在发热体片材100的发热体20上,使得在步骤S3 中,将带有导体30的发热体片材100放置到基体10上。
另外,在发热体片材100上制出发热体20后,也可以进一步在其上通过电镀、刷镀等制出导体30。
S5、切割,排去发热体片材100的边框废料,使得发热体20从发热体片材100上分离,并与基体10形成雾化组件。
切割时,沿着发热体20与边框废料的连接线将发热体20从其上分离出来。切割采用激光切割、线切割、剪切等方式实现。
上述实施例的制备方法,主要采用热压方式实现发热体20与基体10的固定,适用于单个雾化组件的生产,也适用多个雾化组件同时制得的批量化生产,效率高。
结合图1、图2及图4,本实用新型的雾化组件的第二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发热体片材100上制出一个或多个间隔排布的发热体20,如图4 中(a)所示。
该步骤S1还可包括:将导体30设置在发热片材100上,一发热体20的两端上均设有导体30,如图4中(b)所示。
导体30可以通过电镀、刷镀等方式形成在发热体20的两端上;或者,导体30通过导体片材制得,再通过热压等方式固定在发热体20的两端上。
S2、将发热体片材100放置在注塑模具300内;注塑模具300内具有一个或多个间隔排布的基体模腔301,一个发热体20对应在一个基体模腔301上,如图4中(c)所示。
为使得发热体片材100放置到注塑模具300内时,发热体20可对准定位在基体模腔301上,发热体片材100的四周上可设置有定位孔或定位柱101,注塑模具300上设有与之配合的定位柱或定位孔302。
S3、往注塑模具300的基体模腔301内倒入基体料液,基体料液在基体模腔301内固化形成基体10,发热体20固定在基体10上。
S4、将带有基体10的发热体片材100从注塑模具300内取出。
S5、切割,排去发热体片材100的边框废料,使得发热体20从发热体片材100上分离,并与基体10形成雾化组件。
切割时,沿着发热体20与边框废料的连接线将发热体20从其上分离出来。切割采用激光切割、线切割、剪切等方式实现。
上述实施例的制备方法,主要采用模内注塑方式实现发热体20与基体10 的固定,相比于热压方式两者固定更为牢固。该制备方法适用于单个雾化组件的生产,也适用多个雾化组件同时制得的批量化生产,效率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雾化组件,用于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组件包括基体以及发热体;所述基体上设有导液口;所述发热体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发热体以其第一表面与所述基体相接触设置在所述导液口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上设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与所述导液口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液口设置在所述基体的一端表面上,所述容置槽设置在所述基体内并贯穿所述基体的另一端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为柱状结构或多边体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呈片状或网片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通过热压或者模内注塑固定在所述基体上。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于与电子烟的供电装置电连接的导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覆盖连接在所述发热体的端部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与所述发热体的端部相接。
CN201920363015.2U 2019-03-20 2019-03-20 雾化组件 Active CN2098982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63015.2U CN209898287U (zh) 2019-03-20 2019-03-20 雾化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63015.2U CN209898287U (zh) 2019-03-20 2019-03-20 雾化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98287U true CN209898287U (zh) 2020-01-07

Family

ID=690332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63015.2U Active CN209898287U (zh) 2019-03-20 2019-03-20 雾化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9828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07375A (zh) * 2019-03-20 2019-06-21 昂纳自动化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雾化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07375A (zh) * 2019-03-20 2019-06-21 昂纳自动化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雾化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9907375B (zh) * 2019-03-20 2024-03-29 广东金莱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雾化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07375B (zh) 雾化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US9273882B2 (en) Electrical heating device with a plate element comprising conductive paths
CN109875124A (zh) 雾化组件及其制作方法
EP0695553A1 (de) Elektrische Vorrichtung zum Verdunsten von Wirkstoffen
CN209898287U (zh) 雾化组件
CN109068417A (zh) 一种加热装置及其制备方法、气溶胶产生装置
CN101073289B (zh) 用于香料或杀虫剂蒸发器的固体板式ptc电加热装置
CN107017539A (zh)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GB2180412A (en) Guiding means for winding connections to commutator segments
CN1826023B (zh) 平面状加热器装置
CN112261739A (zh) 一种发热体及发热体的制作方法
CN217364695U (zh) 用于雾化器的发热组件及雾化器
CN210581031U (zh) 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的加热组件
CN209898285U (zh) 雾化组件
JP3981007B2 (ja) 電気・電子構成素子のための構成群担体
WO2020186487A1 (zh) 雾化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11817046B (zh) 电连接器组件
KR100689102B1 (ko) 전기 온열 매트용 전원 접속장치
CN218921685U (zh) 薄膜陶瓷雾化芯及电子烟雾化器
CN219047376U (zh) 用于雾化器的发热组件及雾化器
CN205648060U (zh) 一种接线端子、线圈盘和电磁加热烹饪装置
CN217588670U (zh) 一种功率电感的电极制作装置
CN214960167U (zh) 一种云母电热膜
CN211402206U (zh) 一种固态甲醛发生器装置
CN220000813U (zh) 一种加热装置、加热组件及加热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711

Address after: Room D, 17th Floor, Xiangming Building, 118 Xinhua Middle Road, Xiaolan, Zhongshan, Guangdong 528400

Patentee after: Zhongshan Shengyufeng Trad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18 7th floor, 35 Cuijing Road, Pingshan New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O-NET AUTOMATION TECHNOLOGY (SHENZHEN)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25

Address after: 518000, Building 207, Phase 2, Fend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Baoyuan Community, Shiyan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Shisha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D, 17th Floor, Xiangming Building, 118 Xinhua Middle Road, Xiaolan, Zhongshan, Guangdong 528400

Patentee before: Zhongshan Shengyufeng Trading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