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97911U - 一种植物组培容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植物组培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97911U
CN209897911U CN201920713853.8U CN201920713853U CN209897911U CN 209897911 U CN209897911 U CN 209897911U CN 201920713853 U CN201920713853 U CN 201920713853U CN 209897911 U CN209897911 U CN 2098979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ssue culture
culture container
rotation portion
plant tissue
vent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1385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谷将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071385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979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979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979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 Breeding Of Plants And Reproduction By Means Of Cultur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植物组培容器,包括箱体和箱盖,所述箱盖上设置有安装部和用于排出箱体内气体的出气孔,出气孔上设置有防菌膜,所述安装部上设置有用于通入并过滤氧气或新鲜空气的通气孔装置,所述通气孔装置包括上旋转部、下旋转部和过滤膜,所述上旋转部和下旋转部连接后形成用于放置过滤膜的腔体。本实用新型的植物组培容器设置有通气孔装置和出气孔,可以通过通气孔装置往植物组培容器内通入氧气和新鲜空气,并将植物组培容器内的呼吸废气从出气孔排出,通过通气孔装置内的过滤膜和出气孔上防菌膜的设置,始终保持植物组培容器内的无菌环境;箱体和箱盖采用两侧扣合的固定方式,操作更加简便。

Description

一种植物组培容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植物组培容器。
背景技术
目前,植物组织培养又称植物克隆,是指通过无菌操作把外植体( 植物体的根尖、茎段、茎尖、幼叶、幼胚、花药等) 接种于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在人工控制的环境条件( 温度、湿度、光照等) 下进行离体培养成组培苗的一套技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广泛应用于濒危物种保存、农作物育种、花卉育种、林木繁育等方面,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需要无菌的环境,组培容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现有的组培容器通常是一广口瓶,瓶口上螺纹或卡口设置有塑料盖,塑料盖上设置有通孔,通孔处设置有透气膜,这样的广口瓶不能通入新鲜空气或氧气,培养周期长,且广口瓶内空间有限,单个广口瓶内只能培养有限的植物组织,当需要培养的植物组织较多时,需要使用更多数量的广口瓶,数量众多的广口瓶增加了重复操作过程的繁琐且导致成本的上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缩短培养周期,增大培养容器,操作更加简便的植物组培容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植物组培容器,包括箱体和箱盖,所述箱盖上设置有安装部和用于排出箱体内气体的出气孔,出气孔上设置有防菌膜,所述安装部上设置有用于通入并过滤氧气或新鲜空气的通气孔装置,所述通气孔装置包括上旋转部、下旋转部和过滤膜,所述上旋转部和下旋转部连接后形成用于放置过滤膜的腔体。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部为通孔,所述上旋转部的内径大于通孔的直径,所述下旋转部的外径小于通孔的直径,所述上旋转部成型有内螺纹,所述下旋转部成型有配合的外螺纹和用于抵靠所述箱盖的边沿。
进一步地,所述边沿和箱盖之间设置有硅胶密封圈。
进一步地,所述上旋转部成型有通气杆,通气杆与上旋转部的内腔相连通形成第一进气通道;所述下旋转部成型有第二进气通道,所述第二进气通道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一进气通道的内径。
进一步地,所述出气孔为四个,分别位于箱盖的四角,所述通气孔装置位于箱盖的中部。
进一步地,所述上旋转部和下旋转部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理。
进一步地,所述箱盖上设置有密封条,所述箱体上设置有配合的密封条槽。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的两侧设置有扣板装置,扣板装置包括成型于同侧箱体上的若干个立板和转动设置在立板之间的扣板,扣板的两侧成型有凸轴,位于两侧的立板成型有配合的轴孔;所述扣板的中部成型有转动槽,位于中部的立板成型配合转动槽的缺口;所述箱盖上设置有若干个扣合槽,所述扣板上设置有配合的凸块。
进一步地,所述箱盖的两侧分别成型有凹槽,凹槽与所述扣板相适配,所述扣合槽位于凹槽上。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的两侧设置有手持部。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植物组培容器设置有通气孔装置和出气孔,可以通过通气孔装置往植物组培容器内通入氧气和新鲜空气,并将植物组培容器内的呼吸废气从出气孔排出,通过通气孔装置内的过滤膜和出气孔上防菌膜的设置,始终保持植物组培容器内的无菌环境;本实用新型的植物组培容器可根据需要选用不同的大小,箱体和箱盖采用两侧扣合的固定方式,使得操作更加简便,箱盖的内侧设置有密封条增强箱体和箱盖的密封性,从而保证箱内的无菌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通气孔装置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扣板和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所表示的含义:
1- 箱体;2-箱盖;3-安装部;4-出气孔;5-通气孔装置;6-上旋转部;
7-下旋转部;8-过滤膜;9-内螺纹;10-外螺纹;11-边沿;12-硅胶密封圈;
13-通气杆;14-第一进气通道;15-第二进气通道;16-密封条槽;
17-防滑纹理;18-立板;19-扣板;20-凸轴;21-轴孔;22-转动槽;
23-缺口;24-扣合槽;25-凹槽;26-手持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本实施例:参照图1-4,一种植物组培容器,包括箱体1和箱盖2,箱体1和箱盖2采用PP材料,能承受121度的高温,所述箱盖2上设置有安装部3和用于排出箱体1内气体的出气孔4,本实施例出气孔4的直径优选0.8cm,出气孔4上热传焊接有防菌膜,所述出气孔4为四个,分别位于箱盖2的四角,所述安装部3上设置有用于定时通入并过滤氧气或新鲜空气的通气孔装置5,所述通气孔装置5位于箱盖2的中部,所述安装部3为通孔,所述通气孔装置5包括上旋转部6、下旋转部7和过滤膜8,所述上旋转部6和下旋转部7连接后形成用于放置过滤膜8的腔体,过滤膜定期更换,所述上旋转部6的内径大于通孔的直径,所述下旋转部7的外径小于通孔的直径,所述上旋转部6成型有内螺纹9,所述下旋转部7成型有配合的外螺纹10和用于抵靠所述箱盖2的边沿11;所述边沿11和箱盖2之间设置有硅胶密封圈12。
作为优选,所述上旋转部6成型有通气杆13,通气杆13与上旋转部6的内腔相连通形成第一进气通道14;所述下旋转部7成型有第二进气通道15,所述第二进气通道15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一进气通道14的内径。
本实用新型的植物组培容器设置有通气孔装置5和出气孔4,可以通过通气孔装置5往植物组培容器内通入氧气和新鲜空气,并将植物组培容器内的呼吸废气从出气孔4排出,通过通气孔装置5内的过滤膜8和出气孔4上防菌膜的设置,始终保持植物组培容器内的无菌环境,污染率低,种苗存活率高,质量高,使用多孔无机材料(珍珠岩等)作为培养基质,其疏松透气的特征可以极大地改善试管苗的根际环境,促进幼苗早期快速生根,生根快,生根率高,在无糖微繁中,植株叶片结构和生理功能完全正常,不再需要“驯化”阶段,只需1-5天的过滤期就足以使植株适应外部环境,移栽时也不需要清洗根部,不会造成根部损伤,所有这些因素都大大提高了存活率,过渡期短,存活率高,培养周期短,由于培养时间缩短,操作过程的简化,种苗成功率大大提高,这都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通常总成本可以降低30%左右。
作为优选,所述上旋转部6和下旋转部7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理17,增大摩擦力,方便手动旋转。
作为优选,所述箱盖2上设置有密封条,所述箱体1上设置有配合的密封条槽16,增强箱体1和箱盖2的密封性,保持箱体1内的无菌环境。
作为优选,所述箱体1的两侧设置有扣板装置,扣板装置包括成型于同侧箱体1上的若干个立板18和转动设置在立板18之间的扣板19,扣板19的两侧成型有凸轴20,位于两侧的立板18成型有配合的轴孔21;所述扣板19的中部成型有转动槽22,位于中部的立板18成型配合转动槽22的缺口23;所述箱盖2上设置有若干个扣合槽24,所述扣板19上设置有配合的凸块;所述箱盖2的两侧分别成型有凹槽25,凹槽25与所述扣板19相适配,所述扣合槽24位于凹槽25上。
本实用新型的植物组培容器可根据需要选用不同的大小,可用大培养容器,箱体1和箱盖2采用两侧扣合的固定方式,使得操作更加简便。
作为优选,所述箱体1的两侧设置有手持部26,方便用手拿取箱体1。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植物组培容器,包括箱体(1)和箱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箱盖(2)上设置有安装部(3)和用于排出箱体(1)内气体的出气孔(4),出气孔(4)上设置有防菌膜,所述安装部(3)上设置有用于通入并过滤氧气或新鲜空气的通气孔装置(5),所述通气孔装置(5)包括上旋转部(6)、下旋转部(7)和过滤膜(8),所述上旋转部(6)和下旋转部(7)连接后形成用于放置过滤膜(8)的腔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组培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3)为通孔,所述上旋转部(6)的内径大于通孔的直径,所述下旋转部(7)的外径小于通孔的直径,所述上旋转部(6)成型有内螺纹(9),所述下旋转部(7)成型有配合的外螺纹(10)和用于抵靠所述箱盖(2)的边沿(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植物组培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沿(11)和箱盖(2)之间设置有硅胶密封圈(12)。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植物组培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旋转部(6)成型有通气杆(13),通气杆(13)与上旋转部(6)的内腔相连通形成第一进气通道(14);所述下旋转部(7)成型有第二进气通道(15),所述第二进气通道(15)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一进气通道(14)的内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植物组培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孔(4)为四个,分别位于箱盖(2)的四角,所述通气孔装置(5)位于箱盖(2)的中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植物组培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旋转部(6)和下旋转部(7)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理(1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植物组培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盖(2)上设置有密封条,所述箱体(1)上设置有配合的密封条槽(1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植物组培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两侧设置有扣板装置,扣板装置包括成型于同侧箱体(1)上的若干个立板(18)和转动设置在立板(18)之间的扣板(19),扣板(19)的两侧成型有凸轴(20),位于两侧的立板(18)成型有配合的轴孔(21);所述扣板(19)的中部成型有转动槽(22),位于中部的立板(18)成型配合转动槽(22)的缺口(23);所述箱盖(2)上设置有若干个扣合槽(24),所述扣板(19)上设置有配合的凸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植物组培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盖(2)的两侧分别成型有凹槽(25),凹槽(25)与所述扣板(19)相适配,所述扣合槽(24)位于凹槽(25)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植物组培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两侧设置有手持部(26)。
CN201920713853.8U 2019-05-18 2019-05-18 一种植物组培容器 Active CN2098979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13853.8U CN209897911U (zh) 2019-05-18 2019-05-18 一种植物组培容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13853.8U CN209897911U (zh) 2019-05-18 2019-05-18 一种植物组培容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97911U true CN209897911U (zh) 2020-01-07

Family

ID=690483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13853.8U Active CN209897911U (zh) 2019-05-18 2019-05-18 一种植物组培容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979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17728A (zh) 用于人类卵子与精子体外授精及胚胎早期发育的培养装置、培养液及培养体系
CN209897911U (zh) 一种植物组培容器
KR101960860B1 (ko) 조직배양 식물체의 대량 순화시설물
CN202819197U (zh) 香蕉苗的水培装置
CN210406132U (zh) 一种实验室水稻育种催芽装置
KR101693571B1 (ko) 버섯 재배 용기
US20160120133A1 (en) System for Plant Development
CN100493336C (zh) 尖叶提灯藓的栽培方法
CN200976767Y (zh) 食用菌栽培装置
CN113331015A (zh) 四年生洛阳红牡丹的培育方法及其培育设备
CN209171072U (zh) 一种适用食用菌盆栽立体培育装置
CN207235729U (zh) 一种用于组培苗的炼苗容器
CN207574045U (zh) 一种易于取出幼苗的石斛育苗盆
CN219961602U (zh) 一次性微型无菌温室
CN210445025U (zh) 用于温室大棚的组合式育苗结构
CN205623645U (zh) 一种水生动物和植物的共生装置
CN209527102U (zh) 一种便携式植生粒制造装置
CN110249988A (zh) 一种有机芽苗菜生产及有机基质循环利用技术
CN2430013Y (zh) 植物光独立培养微繁殖培养箱
CN203563391U (zh) 用以供培养牛樟芝的易采收培养装置
CN210202817U (zh) 一种大豆育苗装置
CN220987040U (zh) 一种用于甜菜育种的实验培养箱
JPS6237939B2 (zh)
WO2018134465A1 (es) Método de reducción del estrés hídrico en plantas
CN217986280U (zh) 一种新型的组培苗移栽容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