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86280U - 一种新型的组培苗移栽容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的组培苗移栽容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986280U CN217986280U CN202220749187.5U CN202220749187U CN217986280U CN 217986280 U CN217986280 U CN 217986280U CN 202220749187 U CN202220749187 U CN 202220749187U CN 217986280 U CN217986280 U CN 21798628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issue culture
- culture seedling
- base
- alms bowl
- cover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Receptacles Or Flower-Pots, Or Pots For Seedl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的组培苗移栽容器,涉及组培苗移栽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营养钵和透气罩,底座的周侧面开设有透气孔,底座的上内壁放置有营养钵,营养钵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上盖板,营养钵的上表面通过卡接机构固定连接有透气罩,透气罩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下盖板,透气罩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透气膜,透气膜的上表面粘附有塑料膜。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的组培苗移栽后易出现大量烂根、根茎腐烂,灰霉病、腐烂病发生严重,苗木很难移栽成活,死亡严重,死亡率高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组培苗移栽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的组培苗移栽容器。
背景技术
目前采用的移栽容器是用普通的黑塑料营养钵,在育苗温室里将育苗基质装入营养钵中,再将组培苗从生长在固体培养基的三角瓶中移栽到装有基质的营养钵中,然后浇水缓苗,组培苗在三角瓶中生长,在组培室内有专用的培养基提供营养,在小空间内有一定的光照和温湿度控制,长势良好。
但组培苗木非常细嫩,把组培苗在温室内移栽入普通营养钵以后,生存的营养基质及环境突然改变,在移栽后1-2周内出现大量烂根、根茎腐烂,灰霉病、腐烂病发生严重,苗木很难移栽成活,死亡严重,死亡率达到50%-70%。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的组培苗移栽容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组培苗移栽容器,解决现有的组培苗移栽后易出现大量烂根、根茎腐烂,灰霉病、腐烂病发生严重,苗木很难移栽成活,死亡严重,死亡率高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新型的组培苗移栽容器,包括底座、营养钵和透气罩,所述底座的周侧面开设有透气孔,底座的上内壁放置有营养钵,营养钵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上盖板,营养钵的上表面通过卡接机构固定连接有无色透明透气罩,透气罩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下盖板,透气罩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透气膜,透气膜的上表面粘附有塑料膜,通过使用新型的组培苗移栽容器移栽苗木,营养钵底部与地面有隔离空间,增加透水透气性,减少病菌污染,解决苗木根部不透气、根系腐烂的问题,通过使用新型的组培苗移栽容器移栽苗木,上部盖有透光透气罩,在不影响光照条件下,增加苗木生长空间的温湿度,逐步过渡实现移栽环境的变换,增加适应性,解决组培苗难移栽成活的问题。
所述卡接机构包括上盖板、下盖板、卡块和卡扣,所述上盖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卡块,下盖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卡扣,卡块和卡扣相互配合,通过设置的上盖板、下盖板、卡块和卡扣可提升透气罩与营养钵的安装稳定性。
所述透气孔设置有四个且其均匀分布与底座的周侧面,通过此设置可提升装置的透气效果。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新型的组培苗移栽容器移栽苗木,避免营养钵底部直接与地面接触,增加透水透气性,降低根部病菌污染,减少根系腐烂问题。
2、通过使用新型的组培苗移栽容器移栽苗木,营养钵上部盖有透明的透光透气罩,既不影响光照,还能提高苗木生长空间内温湿度,改善局部移栽环境,受外界环境影响很小,可提高苗木移栽成活率。
3、该套移栽容器,清洗、消毒后可反复使用,降低繁育成本。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底座的前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营养钵的前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透气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塑料膜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底座;2、透气孔;3、营养钵;4、透气罩;5、卡块;6、上盖板;7、下盖板;8、卡扣;9、塑料膜;10、透气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中”、“外”、“内”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新型的组培苗移栽容器,包括底座1、营养钵3和透气罩4,底座1的周侧面开设有透气孔2,底座1的上内壁放置有营养钵3,营养钵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上盖板5,营养钵3的上表面通过卡接机构固定连接有透气罩4,透气罩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下盖板7,透气罩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透气膜10,透气膜10的上表面粘附有塑料膜9,通过使用新型的组培苗移栽容器移栽苗木,营养钵3底部与地面有隔离空间,增加透水透气性,减少病菌污染,解决苗木根部不透气、根系腐烂的问题,通过使用新型的组培苗移栽容器移栽苗木,上部盖有透光透气罩4,在不影响光照条件下,增加苗木生长空间的温湿度,逐步过渡实现移栽环境的变换,增加适应性,解决组培苗难移栽成活的问题。
卡接机构包括上盖板5、下盖板7、卡块6和卡扣8,上盖板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卡块6,下盖板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卡扣8,卡块6和卡扣8相互配合,通过设置的上盖板5、下盖板7、卡块6和卡扣8可提升透气罩4与营养钵3的安装稳定性。
透气孔2设置有四个且其均匀分布与底座1的周侧面,通过此设置可提升装置的透气效果。
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新型的组培苗移栽容器的使用方法:将营养钵3放至底座1上备用,在育苗温室里将育苗基质杀菌后装入新型移栽容器营养钵3的二分之一处,再将组培苗从三角瓶中移出,用镊子捏除(或轻抖掉)根部的大部分培养基后移栽到装有二分之一基质的营养钵3中,将组培苗的根系伸展,直立在基质上,然后继续往营养钵3中添加基质,添加至上口四分之五处,轻向下压实,使根系与基质充分接触,然后用装有水的小喷壶喷施栽好的苗木,将叶片清洗干净,再向栽好苗的营养钵3中缓慢将水倒入浇透,水渗透完成后,将透气罩4罩在营养钵3上,固定紧实,一星期后撕去透气罩4顶部的塑料膜9,膜下的透气膜10就启动透气、防尘功能,生长两到三周后,将透气罩4取下,让苗木在温室内进行练苗生长。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3)
1.一种新型的组培苗移栽容器,包括底座(1)、营养钵(3)和透气罩(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周侧面开设有透气孔(2),底座(1)的上内壁放置有营养钵(3),营养钵(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上盖板(5),营养钵(3)的上表面通过卡接机构固定连接有无色透明透气罩(4),透气罩(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下盖板(7),透气罩(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透气膜(10),透气膜(10)的上表面粘附有塑料膜(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组培苗移栽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机构包括上盖板(5)、下盖板(7)、卡块(6)和卡扣(8),所述上盖板(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卡块(6),下盖板(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卡扣(8),卡块(6)和卡扣(8)相互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组培苗移栽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孔(2)设置有四个且其均匀分布与底座(1)的周侧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749187.5U CN217986280U (zh) | 2022-04-02 | 2022-04-02 | 一种新型的组培苗移栽容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749187.5U CN217986280U (zh) | 2022-04-02 | 2022-04-02 | 一种新型的组培苗移栽容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986280U true CN217986280U (zh) | 2022-12-09 |
Family
ID=842869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0749187.5U Active CN217986280U (zh) | 2022-04-02 | 2022-04-02 | 一种新型的组培苗移栽容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986280U (zh) |
-
2022
- 2022-04-02 CN CN202220749187.5U patent/CN21798628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688750B (zh) | 一种活体灵芝盆景的制作方法 | |
MXPA01000975A (es) | Maceta para planta. | |
CN104641941A (zh) | 一种桑枝栽培白毛木耳的方法 | |
CN106305417A (zh) | 一种截形十二卷瓶外生根组培育苗方法 | |
CN217986280U (zh) | 一种新型的组培苗移栽容器 | |
CN204291944U (zh) | 一种玉米水植育苗装置 | |
CN104872068A (zh) | 一种黄胸蓟马室内养虫室和饲养方法 | |
CN205052324U (zh) | 一种园林绿化用植物幼苗培育装置 | |
CN109041916A (zh) | 一种新型农业技术推广用植物培养装置 | |
CN103651115A (zh) | 一种杜鹃花金踯躅的组培快繁方法 | |
CN209931098U (zh) | 一种食用菌培养装置 | |
CN110663552A (zh) | 一种滇桐的组培快繁方法 | |
KR20170066878A (ko) | 병풀 부정근 배양방법 | |
CN112042536A (zh) | 一种组培瓶内微景观的构建方法及组培瓶内微景观 | |
CN106332659A (zh) | 一种观赏食用菌生产方法及该方法中使用的小层架 | |
CN208807188U (zh) | 一种提高种植成活率的假植育苗装置 | |
CN203120554U (zh) | 蕨类植物育苗装置 | |
CN207854818U (zh) | 一种组合式盆栽鱼缸 | |
CN106614408A (zh) | 一种豆蚜的室内饲养方法 | |
CN213485926U (zh) | 一种月季高架基质栽培的装置 | |
CN211406995U (zh) | 一种名贵果木育苗期养护培养皿 | |
CN214961435U (zh) | 多用途植物培育装置 | |
CN204811224U (zh) | 一种花盆 | |
CN103548657B (zh) | 一种树莓组培苗的生根、炼苗的方法 | |
CN211703074U (zh) | 一种组合多功能陶瓷花盆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