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83061U - 雾化器及电子烟 - Google Patents

雾化器及电子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83061U
CN209883061U CN201920150368.4U CN201920150368U CN209883061U CN 209883061 U CN209883061 U CN 209883061U CN 201920150368 U CN201920150368 U CN 201920150368U CN 209883061 U CN209883061 U CN 2098830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upper cover
atomizer
limiting
anno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15036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伟华
张德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Paite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Paite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Paite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Paite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15036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830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830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830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雾化器,其包括储液件、转动件、活动件、第一限位件、第二限位件以及雾化头,储液件内设置有储液腔,雾化头内设置有雾化腔,转动件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一限位件上,第一限位件限制转动件沿转动件的轴向朝向活动件移动,活动件设置在第二限位件上,第二限位件限制活动件的转动,活动件可沿第二限位件的轴向滑活动件的一端与所述转动件螺纹配合,活动件远离转动件的一端隔设在储液腔和雾化腔之间,转动所述转动件,活动件能够在螺纹配合下沿第二限位件的轴向滑动,使得活动件隔断雾化腔与储液腔的连通,或者解除活动件对雾化腔与储液腔的隔断,使得雾化腔与储液腔连通。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带有该雾化器的电子烟。

Description

雾化器及电子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拟吸烟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雾化器及电子烟。
背景技术
电子烟包括雾化器及与雾化器电性连接的电源装置,雾化器包括具有储液腔的储液件、分别安装在储液件相对两端的上盖组件和底座组件以及收容于储液腔内的雾化头,工作时,储液腔内的烟液被雾化头吸收,雾化头在电源装置的电驱动作用下加热雾化头上吸收的烟液,从而使烟液生成烟雾,烟雾供用户吸食。
然而,目前市面上存在的电子烟,雾化头始终浸泡在储液腔的烟液中,当雾化头吸收的烟液达到饱和时,雾化头停止吸收烟液,导致多余的烟液通过雾化头渗透在底座组件上,极易发生烟液通过底座组件泄漏至雾化器外部的情况,造成烟液浪费的同时,降低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此外,储液腔的关闭与打开未设置有防护装置,易导致烟液泄漏。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防止烟液泄漏的雾化器;
还有必要提供一种带有该雾化器的电子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雾化器,所述雾化器包括储液件、转动件、活动件、第一限位件、第二限位件以及雾化头,所述储液件内设置有储液腔,所述雾化头内设置有雾化腔,所述转动件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一限位件上,所述第一限位件限制所述转动件沿所述转动件的轴向朝向所述活动件移动,所述活动件设置在所述第二限位件上,所述第二限位件限制所述活动件的转动,所述活动件可沿所述第二限位件的轴向滑动,所述活动件的一端与所述转动件螺纹配合,所述活动件远离所述转动件的一端隔设在所述储液腔和所述雾化腔之间,转动所述转动件,所述活动件能够在螺纹配合下沿所述第二限位件的轴向滑动,使得所述活动件隔断所述雾化腔与所述储液腔的连通,或者解除所述活动件对所述雾化腔与所述储液腔的隔断,使得所述雾化腔与所述储液腔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件为上盖,所述上盖设于所述储液件的一端,所述第二限位件为通气管,所述通气管的一端与所述上盖连接,所述通气管的另一端与所述雾化头连接,且所述雾化头的外表面上开设有进液口,进液口与所述雾化腔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通气管的侧壁上沿所述通气管的轴向开设有导槽,所述活动件包括活动部、密封部以及连接部,所述活动部收容于通气管内,所述密封部套设于所述通气管的外部,所述连接部设置在所述导槽内,所述连接部能够沿所述导槽滑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活动部连接,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与所述密封部连接,所述转动件与所述活动部螺纹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雾化器还包括内衬件,所述内衬件设于所述上盖的上端面,所述上盖上开设有出烟口,所述上盖的上端面上围绕所述出烟口向下凹陷形成有与所述出烟口连通的限位槽,所述转动件的侧壁上形成有抵持部,所述抵持部可转动地搭接于所述限位槽的槽底壁,所述内衬件部分抵持所述抵持部。
进一步地,所述雾化器还包括注液盖,所述注液盖可转动的设于所述上盖的上端,所述注液盖包括卡嵌套,所述转动件的上端设置有卡嵌槽与卡嵌凸起中的一个,所述卡嵌套的下端设置有所述卡嵌槽与所述卡嵌凸起中的另一个,所述卡嵌槽与所述卡嵌凸起相互配合,所述卡嵌套可转动地穿过所述内衬件。
进一步地,所述内衬件可相对所述上盖滑动,所述注液盖可活动地套设于所述内衬件的外部,所述上盖上设置有与所述储液腔连通的注液口,滑动所述内衬件可关闭或打开所述注液口,活动所述注液盖使得所述注液盖至少部分套设于所述上盖的外部时,所述上盖与所述注液盖锁定,活动所述注液盖使得所述注液盖与所述上盖脱离干涉时,所述上盖与所述注液盖解锁,进而平推所述注液盖带动所述内衬件相对所述上盖滑动以打开所述注液口。
进一步地,所述雾化器还包括挡圈、限位环及弹性件,所述挡圈收容于所述注液盖内,所述挡圈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限位环套设于所述内衬件的外部,所述限位环上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弹性件的下端与所述安装槽的槽底壁弹性连接,所述弹性件的上端与所述限位凸起弹性抵持。
进一步地,所述雾化器还包括底座组件,所述底座组件包括防油件,所述防油件相对于所述上盖设于所述储液件的另一端,所述储液腔由所述储液件的内壁、所述上盖的下端面、所述通气管的外壁、所述密封部的外壁以及所述防油件的上端面围设的空间构成,活动所述密封部至与所述防油件密封抵持时,所述密封部隔断所述储液腔与所述进液口的连通,活动所述密封部至与所述防油件分离时,所述密封部解除对所述储液腔与所述进液口的隔断。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组件还包括安装在所述防油件上的底座以及可转动地套设在所述底座外部的调气环,所述雾化头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底座的内腔与所述雾化腔连通,所述底座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底座的内腔连通的进气孔,所述调气环的侧壁上对应所述进气孔开设有与外部大气连通的调气孔,通过转动所述调气环,能够改变所述调气孔与所述进气孔之间的连通面积。
一种电子烟,所述电子烟包括前述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以及与所述雾化器电性连接的电源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雾化器或电子烟,通过转动转动件,活动件能够在螺纹配合下沿第二限位件的轴向滑动,使得活动件隔断雾化腔与储液腔的连通,或者解除活动件对雾化腔与储液腔的隔断,使得雾化腔与储液腔连通,避免了储液腔内的烟液始终与雾化头接触的情况,防止了烟液泄漏,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雾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雾化器的分解图;
图3是图2所示雾化器中上盖组件的爆炸图(省略弹性件);
图4是图2所示雾化器中上盖组件的另一视角的爆炸图(省略弹性件);
图5是图2所示雾化器中底座组件与雾化头的爆炸图;
图6是图1所示雾化器的剖视图(注液盖与上盖锁定);
图7是图1所示雾化器的另一剖视图(相对于图6旋转90°);
图8是图7所示雾化器的另一状态下的剖视图(打开储液腔状态);
图9是图7所示雾化器的又一状态下的剖视图(注液盖与上盖解锁);
图10是图6所示雾化器的另一状态下的剖视图(打开注液口状态)。
图中零部件名称及编号分别为:
雾化器 100 储液件 10 储液腔 101
上盖组件 20 上盖 21 注液口 212
出烟口 213 固定柱 214 抵持缘 215
限位块 216 凹槽 2161 竖直部 2162
水平部 2163 限位槽 218 内衬件 22
滑动件 221 连接管 222 通孔 2211
密封垫 223 固定凸起 2231 固定孔 2212
安装凹槽 2213 限位环 23 限位凸起 231
注液盖 24 卡嵌套 241 卡嵌槽 2411
挡圈 25 安装槽 251 弹性件 26
通气管 211 导槽 2111 转动件 27
抵持部 271 卡嵌凸起 272 外螺纹 273
活动部 28 内螺纹 282 连接部 281
密封部 29 烟嘴 217 底座组件 30
防油件 31 下盖 32 底座 33
进气孔 331 连接柱 332 调气环 34
调气孔 341 第一电极 35 雾化头 40
雾化管 41 雾化腔 411 进液口 412
第二电极 42 隔液管 43 进液孔 431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此图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子烟,该电子烟包括雾化器100以及与雾化器100电性连接的电源装置(图未示出),雾化器100包括储液件10、转动件27、活动件、第一限位件、第二限位件以及雾化头40,储液件10内设置有储液腔101,雾化头40内设置有雾化腔411,转动件27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一限位件上,所述第一限位件限制转动件27沿转动件27的轴向朝向所述活动件移动,所述活动件设置在所述第二限位件上,所述第二限位件限制所述活动件的转动,所述活动件可沿所述第二限位件的轴向滑动,所述活动件的一端与转动件27螺纹配合,所述活动件远离转动件27的一端隔设在储液腔101和雾化腔411之间,转动所述转动件27,所述活动件能够在螺纹配合下沿所述第二限位件的轴向滑动,使得所述活动件隔断雾化腔411与储液腔11的连通,或者解除所述活动件对雾化腔411与储液腔101的隔断,使得雾化腔411与储液腔101连通。
请参阅图1、图2、图6及图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一种电子烟,雾化器100包括储液件10、设于所述储液件10一端的上盖组件20、相对上盖组件20设于储液件10另一端的底座组件30以及安装在底座组件30上的雾化头40。其中,所述电源装置与底座组件30连接,使用时,所述电源装置向雾化头40供电,雾化头40加热储液件10内的烟液进而使得烟液生成烟雾,烟雾通过上盖组件20进入至用户口中。
储液件10大致呈上、下两端具有开口的中空筒状结构,储液件10内具有储液腔101,储液腔101用于储存烟液。储液件10由透明或半透明材料制成,以使得用户能够透过储液件10观察到储液腔101内的烟液量,方便用户注入烟液。本实施方式中,储液件10由透明玻璃材料制成。
请参阅图3、图4,上盖组件20包括上盖21、内衬件22、限位环23、注液盖24、挡圈25、弹性件26、通气管211、转动件27、活动部28、连接部281以及密封部29。
内衬件22可滑动地连接在上盖21的上端面上,使得内衬件22可以在使用位置和注液位置之间移动,且,当内衬件22处于使用位置时,电子烟能够供用户进行抽吸烟雾操作,当内衬件22处于注液位置时,电子烟能够供用户进行注液操作。上盖21大致呈圆盘状结构,上盖21沿内衬件22由使用位置移动至注液位置的移动路径中依次设置有注液口212和出烟口213,注液口212与储液腔101相连通,用户通过注液口212进行注液操作,出烟口213与雾化腔411连通,用户通过出烟口213吸食烟雾。具体地,出烟口213设置在上盖21的中心处,注液口212设置在出烟口213的一侧。
上盖21安装在储液件10的上端,上盖21背向内衬件22的表面凸设形成有中空的固定柱214,固定柱214的内腔与出烟口213连通,通气管211收容于储液腔101内,通气管211大致呈两端贯通的筒状结构,通气管211的上端套设在固定柱214的外部,通气管211的内腔与固定柱214的内腔连通,通气管211的下端与雾化头40连接,通气管211的内腔与雾化腔411连通,从而使得出烟口213与雾化腔411连通,由此,雾化头40生成的烟雾能够通过通气管211从出烟口213流出。可以理解地,通气管211与固定柱214以及通气管211与雾化头40之间可通过卡接、螺纹连接或磁性连接等可拆卸的方式连接,方便用户更换及维护。当通气管211与固定柱214及雾化头40连接到位时,上盖21的下端面盖设在储液件10的上端。
本实施方式中,上盖21的上端面的边缘处沿上盖21的轴向向下凹陷形成有环形凹槽(图未示出),所述环形凹槽贯通上盖21的外壁,所述环形凹槽的槽底壁形成抵持缘215。
上盖21的上端面凸设有两个限位块216,两个限位块216彼此相对平行设置,两个限位块216上各设置有一个凹槽2161,且两个凹槽2161相对设置,具体地,限位块216包括一体成型的竖直部2162和水平部2163,竖直部2162、水平部2163及上盖21共同围合形成所述凹槽2161,竖直部2162起到水平方向限位作用,而水平部2163起到轴向限位作用。两个凹槽2161共同构成供内衬件22由使用位置移动至注液位置的滑槽(图未标出),注液口212和出烟口213沿内衬件22由使用位置移动至注液位置的方向依次设置在两个限位块216之间。
可以理解地,在其他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滑槽还可以由直接开设在上盖21上表面的凹槽构成,所述滑槽的设置形式不作限定,只要保证内衬件22在所述滑槽内能够在使用位置与注液位置之间移动且其他方向被限位即可。
内衬件22包括滑动件221以及设于滑动件221上的连接管222。其中,滑动件221大致呈腰圆形结构,滑动件221上相对的两侧分别卡嵌于凹槽2161内,使得滑动件221可以在所述滑槽内滑动。同时,由于凹槽2161对于滑动件221的卡嵌作用,避免了内衬件22脱离所述滑槽情况的发生。滑动件221上设置有贯通滑动件221两端面的通孔2211,连接管222是由滑动件221背向上盖21的表面凸设而成的圆管状结构,且连接管222的内腔与通孔2211相连通。
滑动内衬件22可关闭或打开注液口212,当内衬件22由注液位置移动至使用位置时,内衬件22盖设在注液口212上,注液口212被内衬件22关闭,通孔2211与出烟口213相连通;当内衬件22由使用位置移动至注液位置时,通孔2211与出烟口213错位,注液口212被打开。
为了提升上盖21与内衬件22之间的密封性,内衬件22的下端面安装有密封垫223,当内衬件22处于使用位置时,密封垫223盖设在注液口212上,从而关闭注液口212,以防止烟液泄漏。本实施方式中,密封垫223的上端面上凸设有固定凸起2231,滑动件221上开设有固定孔2212,固定凸起2231安装在固定孔2212内,从而实现密封垫223与内衬件22之间的固定连接作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凸起2231有三个,可以理解地,在其他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固定凸起2231还可以仅只有一个、两个或四个以上。密封垫223包括但不限于硅胶垫或橡胶垫。另外,内衬件22的下端面上开设有用于安装密封垫223的安装凹槽2213。
限位环23大致呈两端贯通的中空筒状结构,限位环23套设在连接管222的上端的外部,限位环23的上端的侧壁上沿限位环23的径向向外延伸形成有限位凸起231。本实施方式中,限位环23与连接管222过盈配合,可以理解地,在其他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限位环23与连接管222之间还可以通过卡接或螺钉、螺栓等紧固件实现可拆卸的固定连接关系。
注液盖24可活动地套设在内衬件22的外部,具体地,注液盖24既能够沿注液盖24的轴向移动,也能够绕注液盖24的中心轴转动。注液盖24大致呈下端具有开口的中空筒状结构,注液盖24的上端面沿注液盖24的轴向向下延伸形成有卡嵌套241,卡嵌套241两端贯通,且卡嵌套241的上端贯通注液盖24的上端面。另外,卡嵌套241可转动地穿过内衬件22,具体地,卡嵌套241在注液盖24的带动下可转动地收容于连接管222内,且卡嵌套241的下端穿过通孔2211。
挡圈25收容于注液盖24内,挡圈25大致呈圆环状结构,挡圈25的外周面与注液盖24的内周面过盈配合,从而使得挡圈25与注液盖24相对固定,可以理解地,在其他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挡圈25与注液盖24之间还可以通过卡接或螺钉、螺栓等紧固件实现连接关系。挡圈25的上端面上向下凹陷形成有安装槽251,内衬件22的连接管222贯穿挡圈25设置,且挡圈25与连接管222之间可相对活动,使得当注液盖24活动时,挡圈25能够与注液盖24一同活动。
请参阅图6,弹性件26沿注液盖24的轴向可伸缩地设于注液盖24与内衬件22之间,具体地,弹性件26的上端与限位环23的限位凸起231弹性抵持,弹性件26的下端与挡圈25的安装槽251的槽底壁弹性抵持,弹性件26处于自然状态时,注液盖24部分套设在上盖21的外部,此时,注液盖24与上盖21之间造成干涉,上盖21的周缘对注液盖24的水平运动起到了限制作用,注液盖24无法相对上盖21进行水平运动,注液盖24被上盖21锁定,而内衬件22位于注液盖24内,用户无法直接推动内衬件22,用户也无法通过平推注液盖24操作而带动内衬件22相对上盖21滑动;请参阅图9、图10,当用户相对上盖21向上拉动注液盖24,使得注液盖24与上盖21之间的干涉被解除,此时,上盖21对注液盖24的锁定被解除,用户可通过平推注液盖24带动内衬件22相对上盖21滑动以打开注液口212。本实施方式中,弹性件26为套设在连接管222外部的弹簧,可以理解地,在其他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弹性件26还可以是设置在连接管222侧部的诸如不锈钢弹片或铜制弹片等具有弹性和刚性的元件,此处不作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注液盖24被上盖21锁定时,注液盖24至少部分套设于上盖21的外部,注液盖24的下端面与上盖21的抵持缘215相抵持,从而使得上盖21对注液盖24起到限位作用;当注液盖24与上盖21解除干涉时,注液盖24与上盖21解锁,限位环23的下端面与挡圈25相抵持,同样起到了对注液盖24的限位作用,同时方便了用户操作,即,当用户相对上盖21向上拉动注液盖24至限位环23与挡圈25相抵持时,注液盖24与上盖21解锁。
可以理解地,在其他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限位环23与挡圈25还可以均省略,此时,连接管222的外壁上凸设有第一凸缘,注液盖24的内壁上凸设有第二凸缘,且所述第一凸缘位于所述第二凸缘的上方,弹性件26可伸缩地设于所述第一凸缘与所述第二凸缘之间,同样能够达到上述效果。
本实施方式中,上盖组件20还包括烟嘴217,烟嘴217大致呈两端贯通的筒状结构,烟嘴217的下端可拆卸地插入卡嵌套241内,且烟嘴217的内腔与出烟口213相连通,用户通过烟嘴217抽吸经由出烟口213流出的烟雾。可以理解地,在其他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烟嘴217还可以通过卡接、螺纹连接或磁性连接等可拆卸的方式与注液盖24连接。
转动件27可转动地安装在上盖21上,具体地,上盖21的上端面上围绕出烟口213向下凹陷形成有与出烟口213连通的限位槽218,转动件27大致呈两端贯通的中空筒状结构,转动件27上端的侧壁上沿转动件27的径向向外延伸形成有抵持部271,抵持部271可转动地搭接在限位槽218的槽底壁上,内衬件22的滑动件221部分可滑动地抵持在抵持部271上,如此,滑动件221以及限位槽218限制了转动件27沿其自身轴向的活动,使得转动件27只能够相对上盖21转动。
另外,卡嵌套241的下端面上设有卡嵌槽2411与卡嵌凸起272中的其中一个,转动件27的上端面上设有卡嵌槽2411与卡嵌凸起272中的另一个,卡嵌槽2411与卡嵌凸起272相互配合,当注液盖24与上盖21锁定时,卡嵌槽2411与卡嵌凸起272相卡合,此时,转动注液盖24,卡嵌套241能够带动转动件27转动;当注液盖24与上盖21解锁时,卡嵌槽2411与卡嵌凸起272相脱离,此时,即便是转动注液盖24,也无法带动转动件27转动,但用户可通过平推注液盖24进而带动内衬件22滑动以打开注液口212,用户可进行注液操作。在本实施方式中,卡嵌套241的下端面上开设有卡嵌槽2411,转动件27的上端面上凸设有与卡嵌槽2411配合的卡嵌凸起272。
转动件27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273。
活动部28大致呈两端贯通的中空筒状结构,活动部28收容于通气管211的内部且能够沿通气管211的轴向活动,活动部28的内壁上设置有与外螺纹273配合的内螺纹282,活动部28在内螺纹282与外螺纹273之间的螺纹配合作用下与转动件27螺纹连接。
活动部28能够在内螺纹282与外螺纹273之间的螺纹配合作用下带动密封部29移动以关闭或打开储液腔101,密封部29收容于储液腔101内,密封部29大致呈两端贯通的中空筒状结构,密封部29套设在通气管211的外部,通气管211的侧壁上沿通气管211的轴向开设有导槽2111,连接部281安装在导槽2111内,且能够沿导槽2111滑动,连接部281的一端穿入通气管211的内部且与活动部28连接,连接部281的另一端穿出至通气管211的外部且与密封部29连接,如此,活动部28与密封部29之间通过连接部281相对固定,且由于导槽2111轴向设置,其限制了连接部281沿通气管211的周向进行转动,进而使得活动部28与密封部29无法相对通气管211转动,从而使得连接部281、活动部28与密封部29可沿通气管211的轴向同步移动。
为了提升活动部28与密封部29的移动稳定性,连接部281具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部281有两个且相对设置。本实施方式中,连接部281为螺钉。
当注液盖24与上盖21锁定时,转动注液盖24,进而带动转动件27转动,由于活动部28与转动件27之间的螺纹连接关系,且导槽2111和连接部281相配合对于活动部28周向转动的限制,促使活动部28沿通气件211的轴向向上或向下移动,相应的,密封部29在活动部28的带动下沿通气件211的轴向向上或向下移动。
为了避免储液腔101内的烟液经由通气管211与密封部29之间的间隙泄漏至密封部29的内部,对雾化头40造成非期望的烟液供给,同时避免雾化头40生成的烟雾流入通气管211内时经由通气管211与活动部28之间的间隙泄漏,通气管211的外壁与密封部29的内壁之间以及通气管211的内壁与活动部28的外壁之间均夹设有密封件(图未标出),可以理解地,所述密封件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硅胶或橡胶。
请参阅图5,底座组件30包括安装在储液件10下端的防油件31、安装在防油件31上的下盖32、安装在下盖32下端的底座33、可转动地套设在底座33外部的调气环34以及安装在底座33上的第一电极35。
下盖32大致呈两端贯通的环状结构,下盖32盖设在储液件10的下端,防油件31大致呈两端贯通的套筒状结构,防油件31收容于储液件10的下端内,下盖32套设在防油件31的外部,防油件31部分夹设在下盖32与储液件10之间。储液腔101由储液件10的内壁、上盖21的下端面、通气管211的外壁、密封部29的外壁以及防油件31的上端面围设的空间构成。
转动注液盖24,能够带动密封部29向下移动进而使得密封部29的下端面与防油件31的上端面密封抵持,或者,带动密封部29向上移动进而使得密封部29的上端面与防油件31的上端面相分离。请参阅图7,当密封部29的下端面与防油件31的上端面密封抵持时,储液腔101被关闭,此时,储液腔101内的烟液无法穿过密封部29进入至密封部29的内部;请参阅图8,当密封部29的下端面与防油件31的上端面相分离时,密封部29与防油件31之间形成一缺口,此时,储液腔101内的烟液通过该缺口进入至密封部29内并与雾化头40接触。需要说明的是,当连接部281与导槽2111的下端相抵持时,密封部29的下端面与防油件31的上端面密封抵持,当连接部281与导槽2111的上端相抵持时,密封部29的上端面与防油件31的上端面相分离。
可以理解地,防油件31由硅胶或橡胶等密封材料制成,以提升密封性,防止烟液泄漏。
底座33大致呈上端具有开口的中空筒状结构,雾化头40安装在底座33的上端,且底座33的内腔与雾化头40的内腔连通。底座33的侧壁上开设有与底座33的内腔连通的进气孔331,调气环34大致呈两端贯通的筒状结构,调气环34的侧壁上对应进气孔331开设有与外部大气连通的调气孔341,通过转动调气环34,能够改变调气孔341与进气孔331之间的连通面积,进而控制进气量,以满足用户的不同使用需求。
底座33的下端面的中心处沿底座33的轴向向下延伸形成连接柱332,连接柱332大致呈两端贯通的中空筒状结构,连接柱332的内腔与底座33的内腔连通,第一电极35安装在连接柱332内。所述电源装置与连接柱332连接,且所述电源装置的正、负极中的一个电极与连接柱332电性连接,所述电源装置的正、负极中的另一个电极与第一电极35电性连接。为了实现电性隔离,避免短路,连接柱332与第一电极35之间夹设有绝缘件(图未标出),所述绝缘件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硅胶或橡胶。
请再次参阅图5、图6及图7,雾化头40包括安装在底座33上端的雾化管41、收容于雾化管41内的发热结构(图未示出)以及安装在雾化管41下端的第二电极42。
雾化管41大致呈两端贯通的中空筒状结构,雾化管41与底座33电性导通,雾化管41的内腔形成与通气管211的内腔连通的雾化腔411,雾化管41至少部分收容于密封部29的内部,雾化管41的上端与通气管211连接,雾化管41的侧壁上开设有与雾化腔411连通的进液口412。所述发热结构收容于雾化腔411内,所述发热结构包括相互接触的导液件(图未示出)和发热件(图未示出),所述导液件对应进液口412贴合于雾化管41的内壁上,所述发热件收容于所述导液件内,所述导液件具有吸收烟液的能力,所述发热件通电后能够产生热量。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导液件为棉花,所述发热件为加热丝。可以理解地,在其他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导液件还可以是海绵、多孔陶瓷或多孔石墨等,所述发热件还可以是加热管、加热片或加热棒等,所述导液件和所述发热件也可一体成型。
当密封部29的下端面与防油件31的上端面密封抵持时,储液腔101被关闭,储液腔101内的烟液无法通过密封部29进而通过进液口412进入至雾化腔411内,当密封部29的下端面与防油件31的上端面相脱离时,储液腔101被打开,储液腔101内的烟液便通过密封部29与防油件31之间形成的缺口进入至密封部29内,进一步通过进液口412进入至雾化腔411内,被所述导液件吸附。
第二电极42大致呈上端具有开口的中空筒状结构,第二电极42的内腔与雾化腔411相连通,第二电极42的侧壁上开设有通气孔(图未标出),所述通气孔与第二电极42的内腔及底座33的内腔均连通,如此,外部气体能够依次经由调气孔341、进气孔331、底座33的内腔、所述通气孔以及第二电极42的内腔进入至雾化腔411内,进而与生成的烟雾混合。
第二电极42的下端与第一电极35的上端接触并电性连接,所述发热件的一个引脚与雾化管41电性连接,雾化管41又与底座33电性连接,所述发热件的另一个引脚与第二电极42电性连接,由此,使得所述电源装置与所述发热件电性连接,工作时,所述电源装置向所述发热件供电,所述发热件产生热量,所述导液件上吸收的烟液在所述发热件的加热作用下生成烟雾,烟雾在用户抽吸作用下依次通过通气管211、活动部28、转动件27、卡嵌套241及烟嘴217进入至用户口中。
为了实现电性隔离,避免短路,雾化管41与第二电极42之间夹设有绝缘件(图未标出),所述绝缘件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硅胶或橡胶。
本实施方式中,雾化头40还包括隔液管43,隔液管43套设在雾化管41上且夹设在密封部29与雾化管41之间,隔液管43的侧壁上开设有与进液口412连通的进液孔431,密封部29密封部29隔液管43与雾化管41之间留有安装间隙(图未示出),所述安装间隙内设有隔液件(图未示出),所述隔液件通过密封部29与防油件31之间形成的缺口以及进液孔431吸收储液腔101中的烟液,所述导液件通过所述进液口412吸附所述隔液件上的烟液。当所述隔液件达到吸附饱和状态时,所述隔液件阻止烟液由进液孔431进入所述安装间隙,如此,可以防止进入雾化腔411内的烟液过多而发生漏液。所述隔液件包括但不限定于海绵、多孔陶瓷或多孔石墨等。当密封部29向上移动而打开储液腔101时,储液腔101内的烟液依次通过密封部29与防油件31之间形成的缺口以及进液孔431被所述隔液件吸附,所述导液件通过进液口412吸附所述隔液件上的烟液进入至雾化腔411内。
可以理解地,在其他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隔液管43还可以省略,此时,密封部29与雾化头40的侧壁相贴合,即,不依赖于密封部29与隔夜管43的配合,便能够实现密封部29对储液腔101与雾化腔411之间的隔断或者连通作用。
另外,在实施例一中,上盖21构成第一限位件,通气管211构成第二限位件,活动部28、连接部281以及密封部29共同构成活动件。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雾化器100以及电子烟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转动件27、所述活动件、所述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件以及雾化头40与储液件10分隔设置,具体地,雾化头40通过活动件隔设在储液件10的一侧,此时,储液件10上开设有出液孔,当所述活动件移动时,所述活动件能够阻断或连通所述出液孔与雾化腔411。
实施例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雾化器100以及电子烟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活动件上的密封部及所述连接部还可以省略,此时,所述活动部收容于在通气管211内,所述活动件与所述通气管211之间设置导向结构,从而保证所述活动件能够沿通气管211的轴向移动,所述导向结构包括但不限于滑槽、滑轨配合结构。通过活动所述活动件能够使得所述活动件隔断或者连通进液口412与雾化腔411,或者,活动件可下部可移动地位于所述隔液管43与雾化头40之间,从而隔断或者连通进液孔431与进液口412。
实施例四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提供的雾化器100以及电子烟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通气管211与上盖21一体成型或者为同一零件,即第一限位件与第二限位件一体成型或者为同一零件。或者,上盖21与储液件10一体成型或者为同一零件。再或者,储液件10、上盖21以及通气管211一体成型或者为同一零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雾化器100,用户注液操作时,需要用户先相对上盖21向上拉动注液盖24,使得注液盖24与上盖21之间的干涉被解除,才能够通过平推注液盖24,注液盖24带动内衬件22相对上盖21滑动以打开注液口212,即,用户需要先后通过向上拉动和平推操作才能够打开注液口212,儿童无法通过连续的操作实现该过程,因此起到了安全防护功能。此外,通过转动注液盖24,能够促使密封部29向上移动以打开储液腔101,或者向下移动以关闭储液腔101,避免了储液腔101内的烟液始终与雾化头40接触的情况,防止了烟液泄漏,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此外,在注液之前可以先关闭储液腔101,防止注液过程中,烟液在压力作用下进入到雾化头40内,进而发生泄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烟,因其具有上述雾化器100全部的技术特征,故具有与上述雾化器100相同的技术效果。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的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包括储液件、转动件、活动件、第一限位件、第二限位件以及雾化头,所述储液件内设置有储液腔,所述雾化头内设置有雾化腔,所述转动件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一限位件上,所述第一限位件限制所述转动件沿所述转动件的轴向朝向所述活动件移动,所述活动件设置在所述第二限位件上,所述第二限位件限制所述活动件的转动,所述活动件可沿所述第二限位件的轴向滑动,所述活动件的一端与所述转动件螺纹配合,所述活动件远离所述转动件的一端隔设在所述储液腔和所述雾化腔之间,转动所述转动件,所述活动件能够在螺纹配合下沿所述第二限位件的轴向滑动,使得所述活动件隔断所述雾化腔与所述储液腔的连通,或者解除所述活动件对所述雾化腔与所述储液腔的隔断,使得所述雾化腔与所述储液腔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件为上盖,所述上盖设于所述储液件的一端,所述第二限位件为通气管,所述通气管的一端与所述上盖连接,所述通气管的另一端与所述雾化头连接,且所述雾化头的外表面上开设有进液口,所述进液口与所述雾化腔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的侧壁上沿所述通气管的轴向开设有导槽,所述活动件包括活动部、密封部以及连接部,所述活动部收容于通气管内,所述密封部套设于所述通气管的外部,所述连接部设置在所述导槽内,所述连接部能够沿所述导槽滑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活动部连接,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与所述密封部连接,所述转动件与所述活动部螺纹配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还包括内衬件,所述内衬件设于所述上盖的上端面,所述上盖上开设有出烟口,所述上盖的上端面上围绕所述出烟口向下凹陷形成有与所述出烟口连通的限位槽,所述转动件的侧壁上形成有抵持部,所述抵持部可转动地搭接于所述限位槽的槽底壁,所述内衬件部分抵持所述抵持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还包括注液盖,所述注液盖可转动的设于所述上盖的上端,所述注液盖包括卡嵌套,所述转动件的上端设置有卡嵌槽与卡嵌凸起中的一个,所述卡嵌套的下端设置有所述卡嵌槽与所述卡嵌凸起中的另一个,所述卡嵌槽与所述卡嵌凸起相互配合,所述卡嵌套可转动地穿过所述内衬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件可相对所述上盖滑动,所述注液盖可活动地套设于所述内衬件的外部,所述上盖上设置有与所述储液腔连通的注液口,滑动所述内衬件可关闭或打开所述注液口,活动所述注液盖使得所述注液盖至少部分套设于所述上盖的外部时,所述上盖与所述注液盖锁定,活动所述注液盖使得所述注液盖与所述上盖脱离干涉时,所述上盖与所述注液盖解锁,进而平推所述注液盖带动所述内衬件相对所述上盖滑动以打开所述注液口。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还包括挡圈、限位环及弹性件,所述挡圈收容于所述注液盖内,所述挡圈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限位环套设于所述内衬件的外部,所述限位环上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弹性件的下端与所述安装槽的槽底壁弹性连接,所述弹性件的上端与所述限位凸起弹性抵持。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还包括底座组件,所述底座组件包括防油件,所述防油件相对于所述上盖设于所述储液件的另一端,所述储液腔由所述储液件的内壁、所述上盖的下端面、所述通气管的外壁、所述密封部的外壁以及所述防油件的上端面围设的空间构成,活动所述密封部至与所述防油件密封抵持时,所述密封部隔断所述储液腔与所述进液口的连通,活动所述密封部至与所述防油件分离时,所述密封部解除对所述储液腔与所述进液口的隔断。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组件还包括安装在所述防油件上的底座以及可转动地套设在所述底座外部的调气环,所述雾化头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底座的内腔与所述雾化腔连通,所述底座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底座的内腔连通的进气孔,所述调气环的侧壁上对应所述进气孔开设有与外部大气连通的调气孔,通过转动所述调气环,能够改变所述调气孔与所述进气孔之间的连通面积。
10.一种电子烟,所述电子烟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以及与所述雾化器电性连接的电源装置。
CN201920150368.4U 2019-01-28 2019-01-28 雾化器及电子烟 Active CN2098830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50368.4U CN209883061U (zh) 2019-01-28 2019-01-28 雾化器及电子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50368.4U CN209883061U (zh) 2019-01-28 2019-01-28 雾化器及电子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83061U true CN209883061U (zh) 2020-01-03

Family

ID=689963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50368.4U Active CN209883061U (zh) 2019-01-28 2019-01-28 雾化器及电子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83061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38199A (zh) * 2020-08-31 2020-11-17 深圳市基克纳科技有限公司 雾化器、雾化设备及电子烟
WO2021169656A1 (zh) * 2020-02-24 2021-09-02 常州市派腾电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上盖组件、雾化器及其气溶胶发生装置
WO2023124322A1 (zh) * 2021-12-31 2023-07-06 深圳市卓尔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69656A1 (zh) * 2020-02-24 2021-09-02 常州市派腾电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上盖组件、雾化器及其气溶胶发生装置
EP4111894A4 (en) * 2020-02-24 2024-04-24 Changzhou Patent Electronic Tech Co Ltd TOP COVER ASSEMBLY, ATOMIZER AND AEROSOL GENERATING DEVICE THEREFOR
CN111938199A (zh) * 2020-08-31 2020-11-17 深圳市基克纳科技有限公司 雾化器、雾化设备及电子烟
WO2022041416A1 (zh) * 2020-08-31 2022-03-03 深圳市基克纳科技有限公司 雾化器、雾化设备及电子烟
WO2023124322A1 (zh) * 2021-12-31 2023-07-06 深圳市卓尔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883061U (zh) 雾化器及电子烟
WO2017211137A1 (zh) 一种雾化器及其电子烟
CN108208935B (zh) 雾化器及其电子烟
CN108323814B (zh) 储液组件、雾化器及其电子烟
CN211153794U (zh) 烟弹及电子烟
KR102233940B1 (ko) 에어로졸 발생 장치, 카트리지 및 전자 담배
CN108289502A (zh) 电子烟及其雾化组件
CN109419038B (zh) 上盖组件、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10726709U (zh) 雾化器及电子烟
CN107072303A (zh) 雾化器和具有该雾化器的电子烟
EP3569074A1 (en) Cigarette cartridge, atomizer and electronic cigarette thereof
CN109315834B (zh) 注液防护装置、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10158015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0929618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108323812B (zh) 储液组件、雾化器及电子烟
CN108142999B (zh) 储液组件及其雾化器、电子烟
CN211746942U (zh) 上盖组件、雾化器及其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3215334U (zh) 电子烟
CN211211423U (zh) 封闭体及烟弹
CN210137809U (zh) 雾化器及电子烟
CN113100488A (zh) 一种电子烟雾化器油性分离结构
CN110338461B (zh) 封闭体及烟弹
CN209768985U (zh) 一种电子烟
CN111317180A (zh) 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10124328U (zh) 上盖组件、雾化器及电子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