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71770U - 一种低扬尘粉料翻转倒料装置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低扬尘粉料翻转倒料装置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71770U
CN209871770U CN201920481040.0U CN201920481040U CN209871770U CN 209871770 U CN209871770 U CN 209871770U CN 201920481040 U CN201920481040 U CN 201920481040U CN 209871770 U CN209871770 U CN 2098717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verturning
pouring
hopper
protection device
material pou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48104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桂平
陈向前
叶瞒识
张旭
林为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Dasi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Da Si Autotek S R 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Da Si Autotek S R L filed Critical Xiamen Da Si Autotek S R L
Priority to CN20192048104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717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717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717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lling Or Emptying Of Bunkers, Hoppers, And Tank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倒料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低扬尘粉料翻转倒料装置及设备。其中低扬尘粉料翻转倒料装置,包括倒料翻转机构、料斗和翻转密封机构;倒料翻转机构和翻转密封机构均设于料斗的顶部进料口处;倒料翻转机构可绕其轴线进行转动;翻转密封机构与倒料翻转机构回转扫掠形成的轨迹相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低扬尘粉料翻转倒料装置,通过设置可转动的倒料翻转机构,实现粉料的自动翻转卸料;通过设置与翻转机构相切的翻转密封机构,能够封闭料斗的顶部开口,使得卸料时扬起的粉料不易飘散到外界,减少粉料的损耗,同时减少对周围的空气的影响;同时能够减少粉料与外界空气的接触,能够有效减少粉料的氧化。

Description

一种低扬尘粉料翻转倒料装置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倒料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低扬尘粉料翻转倒料装置及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对合金材料也提出了更高的性能要求,由于采用超细或者纳米金属粉末制备合金,可以得到晶粒组织非常细小的结构,制成的合金由于界面结构复杂而具有很高的强度和延性。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还原炉对复合氧化物粉末进行氢气还原,以制备超细或者纳米金属粉末(如纳米钨基复合粉末)。
经过还原炉加工处理过的金属粉料需要从舟皿上卸下装于料筒内存储,目前粉料的卸料作业大多是靠人工操作来完成,卸料的过程中人员很容易吸收卸料过程中扬起的粉尘,对身体健康造成伤害,同时由于装载有粉料的舟皿有一定的重量,完全靠人工来卸料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虽然目前也有用于金属粉料的自动卸料装置,但现有自动卸料装置卸料回转半径大,翻转速度快,粉料落差大,势必物料倒出时扬尘量大;除此之外在进行翻转倒料时,刚出还原炉的金属粉料与空气接触,极易自燃,使得金属粉料倒料回收率低,浪费严重,产品质量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提到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低扬尘粉料翻转倒料装置及设备,用于金属粉料的自动卸料,以提高粉料卸料的效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同时降低卸料时的扬尘,为操作人员提供一个好的工作环境;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低扬尘粉料翻转倒料装置:包括倒料翻转机构、料斗和翻转密封机构;
所述倒料翻转机构和所述翻转密封机构均设于所述料斗的顶部开口处;所述倒料翻转机构可绕其轴线进行转动;所述翻转密封机构与所述倒料翻转机构回转扫掠形成的轨迹相切。
进一步地,所述倒料翻转机构包括壳体、舟皿夹持机构、转轴以及用于驱动所述转轴转动的第一驱动机构;所述舟皿夹持机构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转轴设于所述壳体的中轴线上并与所述料斗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所述转轴转动时,所述转轴带动所述壳体和所述舟皿夹持机构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设于所述料斗的外侧壁;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和变速箱;所述电机通过所述变速箱与所述转轴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为一侧开口的圆柱形壳体;所述壳体与所述翻转密封机构相切。
进一步地,所述料斗的底部出口处设有用于开启或者封闭所述出口的第一封闭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料斗上还设有用于向所述料斗内通入冷却气体的第一通气孔。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低扬尘粉料翻转倒料设备,包括一级倒料保护装置、二级倒料保护装置和三级倒料保护装置;所述一级倒料保护装置、二级倒料保护装置、三级倒料保护装置依次相连;所述三级倒料保护装置的出口与用于存储粉料的料筒相连;所述一级倒料保护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如上任一项所述的低扬尘粉料翻转倒料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二级倒料保护装置整体呈漏斗形;所述二级倒料保护装置内部设有导料板;所述二级倒料保护装置的底部出口处设有用于开启或者封闭所述出口的第二封闭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三级倒料保护装置包括方形壳体、弹簧压紧机构、伸缩板和底板;所述方形壳体、伸缩板、底板依次相连;所述弹簧压紧机构包括安装基板、伸缩导杆和弹簧;所述安装基板设于所述方形壳体上;所述伸缩导杆一端与所述安装基板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底板相连;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伸缩导杆上;所述伸缩板位于所述安装基板与所述底板之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低扬尘粉料翻转倒料装置,通过设置可绕其轴线进行转动的倒料翻转机构,实现粉料的自动翻转卸料;通过设置与翻转机构相切的翻转密封机构,能够封闭料斗的顶部开口,使得卸料时扬起的粉料不易飘散到外界,减少粉料的损耗,极大地提高了粉料产品的回收率,同时减少对周围的空气的影响,为操作人员提供一个好的工作环境,降低粉料对人员健康的伤害;同时能够减少粉料与外界空气的接触,能够有效减少粉料的氧化,提高粉料产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低扬尘粉料翻转倒料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低扬尘粉料翻转倒料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低扬尘粉料翻转倒料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低扬尘粉料翻转倒料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低扬尘粉料翻转倒料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A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低扬尘粉料翻转倒料设备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一级倒料保护装置 110倒料翻转机构 111壳体
112舟皿夹持机构 113转轴 114第一驱动机构
120料斗 130翻转密封机构 140第一封闭机构
150第一通气孔 200二级倒料保护装置 210导料板
220第二封闭机构 300三级倒料保护装置 310方形壳体
320弹簧压紧机构 321安装基板 322伸缩导杆
323弹簧 330伸缩板 340底板
400料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了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低扬尘粉料翻转倒料装置,包括倒料翻转机构110、料斗120和翻转密封机构130;所述倒料翻转机构110和所述翻转密封机构130均设于所述料斗120的顶部开口处;所述倒料翻转机构 110可绕其轴线进行转动;所述翻转密封机构130与所述倒料翻转机构110回转扫掠形成的轨迹相切。
具体地,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低扬尘粉料翻转倒料装置,包括倒料翻转机构110、料斗120和翻转密封机构130;其中料斗120整体呈漏斗状,其顶部和底部均设有开口;倒料翻转机构110和翻转密封机构130均设于料斗120的顶部开口处;如图2所示,倒料翻转机构110包括壳体111、舟皿夹持机构112、转轴113以及用于驱动转轴113转动的第一驱动机构114;壳体111与转轴113固定连接并通过转轴113架设在料斗120的顶部开口处;壳体111为一侧开口的圆柱形壳体111,也可以是如圆柱形、圆台形、葫芦形等回转体形状,优选为圆柱形;舟皿夹持机构112设于壳体111内并与转轴 113固定连接;如图1所示,舟皿夹持机构112朝向壳体111的开口一侧,舟皿夹持机构112用于夹持并固定盛放金属粉料的舟皿;
转轴113贯穿壳体111并位于壳体111的中轴线上,转轴113的两端通过轴承及轴承座与料斗120顶部的侧壁相连接,转轴113能够相对于料斗120 转动;转轴113其中的一端还贯穿料斗120的侧壁延伸至料斗120外与第一驱动机构114相连接,第一驱动机构114设置在料斗120的外侧,第一驱动机构114可以是电机驱动机构也可以是气缸驱动机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驱动机构114为电机驱动机构,包括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与转轴113相连接,用以驱动转轴113转动;较佳地,第一驱动机构114还包变速箱,电机的输出轴通过变速箱与转轴113相连接,电机的转速经变速箱调整后作用在转轴113上,使转轴113以一定的转速转动;当第一驱动机构114驱动转轴113转动时,转轴113带动壳体111和舟皿夹持机构112同步转动,从而带动舟皿夹持机构112上的舟皿翻转。较佳地,舟皿夹持机构112靠近转轴113设置,并使舟皿夹持机构112的夹持位(即用于放置舟皿的部位)的中垂线与转轴113的轴心线相交,以减小舟皿翻转时的旋转半径,使得转轴113 在以一定的转速转动时,舟皿的线速度较小,避免舟皿中盛放的金属粉料因舟皿翻转速度过快而扬起,能够降低卸料过程中金属粉料的扬尘。
如图1所示,翻转密封机构130设置在料斗120顶部的开口处,自料斗 120的顶部开口的边缘向其中部延伸;翻转密封机构130设有两个,分别位于壳体111的两侧,翻转密封机构130与壳体111回转扫掠形成的轨迹相切,翻转密封机构130与壳体111回转扫掠形成的回转体封闭料斗120的顶部开口;较佳地,如图1所示,翻转密封机构130与壳体111相切的部分呈圆弧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低扬尘粉料翻转倒料装置,在实际工作时,如图1所示,通过第一驱动机构114使壳体111开口的一侧朝向上方,使舟皿夹持机构112漏在料斗120的外部;将盛放有金属粉料的舟皿置于舟皿夹持机构112上,通过舟皿夹持机构112实现对舟皿的夹持固定;如图1、图3和 3、图4所示,通过第一驱动机构114驱动转轴113转动,使壳体111、舟皿夹持机构112以及盛放有金属粉料的舟皿向下翻转180°,使舟皿朝向下方;在翻转的过程中,舟皿中盛放的金属粉料从舟皿中泄出落入料斗120内,之后可从料斗120底部的出口排出,进而落入到用于存储金属粉料的料筒400 或者其他与料斗120相连的装置中;或者是在料斗120底部设置挡板,将金属粉料暂时存放在料斗120内。
如图3所示,壳体111在翻转的过程中,其开口以外的部分与一侧的翻转密封机构130相切,翻转密封机构130与壳体111能够封盖料斗120顶部开口大部分区域,仅在壳体111设有开口区域中料斗120的顶部与外界相连通,料斗120的顶部与外界相连通的实际面积较小,且随着壳体111的继续转动,料斗120的顶部与外界相连通的实际面积将逐渐减小,直至壳体111 与两侧的翻转密封机构130均相切,翻转密封机构130与壳体111将完全封盖料斗120的顶部开口;此时料斗120的顶部不与外界相连通,金属粉末卸料过程中扬起的金属粉料不会自料斗120顶部开口飘到外界,同时金属粉料也不会与外界的空气接触,能够有效减少金属粉料的氧化;而在舟皿自朝向上方翻转至朝向下方的过程中,虽然有一段时间内,料斗120的顶部与外界相连通,但由于舟皿自朝向上方翻转至朝向下方时间较短(在实际生产中,该时间一般不超过2s),且这个过程中料斗120的顶部与外界相连通的区域较小,因此在这个过程中飘到外界粉料的数量较少,可忽略不计。
待舟皿内的金属粉料倾倒完毕后,通过第一驱动机构114驱动转轴113 转动,使壳体111继续翻转180°或者反向翻转180°,以复位至如图1所示的状态,取走空的舟皿,更换上盛有金属粉料的舟皿以进行新一轮金属粉料的翻转倒料。较佳地,待舟皿内的金属粉料倾倒完毕后,可先等待一定时间,待料斗120内的金属粉料扬尘沉降后再驱动壳体111翻转复位。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低扬尘粉料翻转倒料装置,通过设置可绕其轴线进行转动的倒料翻转机构,实现粉料的自动翻转卸料;通过设置与翻转机构相切的翻转密封机构,能够封闭料斗的顶部开口,使得卸料时扬起的粉料不易飘散到外界,减少粉料的损耗,极大地提高了粉料产品的回收率,同时减少对周围的空气的影响,为操作人员提供一个好的工作环境,降低粉料对人员健康的伤害;同时能够减少粉料与外界空气的接触,能够有效减少粉料的氧化,提高粉料产品的质量。
优选地,所述料斗120的底部出口处设有用于开启或者封闭所述出口的第一封闭机构140。具体地,如图1所示,在料斗120的底部出口处设有第一封闭机构140,包括能够封闭料斗120的底部出口的第一封板以及驱动封板移动或者转动的第一动力机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封板第一封板的一边铰接于料斗120底部开口的一侧,第一动力机构选用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与封板第一封板的相连接,用于驱动封板第一封板绕其与料斗120相铰接的点转动;当封板第一封板封盖在料斗120的底部出口处时,料斗120的底部出口封闭,此时若料斗120的顶部也处于封闭状态,则料斗120内部为一密闭的环境,由舟皿倒入料斗120内的金属粉料将堆积在第一封闭机构140的封板第一封板上,暂时存储在料斗120内;当封板第一封板向下翻转,料斗120 的底部出口开启,位于料斗120内部的金属粉料将由料斗120的底部出口排出,进而落入到用于存储金属粉料的料筒400或者其他与料斗120相连的装置中。
优选地,所述料斗120上还设有用于向所述料斗120内通入冷却气体的第一通气孔150。具体地,如图1所示,在料斗120上设置用于向料斗120内通入冷却气体的第一通气孔150,冷却气体可选用二氧化碳或者氮气,用于对料斗120内的金属粉料进行快速降温,能够降低金属粉料被氧化数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冷却气体为二氧化碳。
如图5-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低扬尘粉料翻转倒料设备,包括一级倒料保护装置100、二级倒料保护装置200和三级倒料保护装置300;所述一级倒料保护装置100、二级倒料保护装置200、三级倒料保护装置300 依次相连;所述三级倒料保护装置300的出口与用于存储粉料的料筒400相连;所述一级倒料保护装置100包括至少一个如上任一项所述的低扬尘粉料翻转倒料装置。
具体地,如图5所示,一级倒料保护装置100包括多个低扬尘粉料翻转倒料装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级倒料保护装置100包括三个并排设置的低扬尘粉料翻转倒料装置;三个低扬尘粉料翻转倒料装置独立工作;如图7 所示,三个料斗120的顶部开口均朝向上方,料斗120的底部出口均伸入二级倒料保护装置200的内部,一级倒料保护装置100的底部与二级倒料保护装置200的顶部密封相连接;一级倒料密封装置中的各料斗120的内部均与二级保护装置的内部空间相连通,料斗120中的金属粉料可其底部出口落入二级倒料密封装置中
如图5、图7所示,二级倒料保护装置200整体呈漏斗形;二级倒料保护装置200的顶部与一级倒料保护装置100相连接,二级倒料保护装置200的底部与一级倒料保护装置100相连接;在二级倒料保护装置200的底部出口处设有用于开启或者封闭所述出口的第二封闭机构220;第二封闭机构220包括能够封闭二级倒料保护装置200底部出口的第二封板以及驱动第二封板移动或者转动的第二动力机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封板的一边通过转动轴可转动地安装于二级倒料保护装置200底部出口的一侧,第二动力机构为气缸,气缸的输出端通过连杆与第二封板的相连接,气缸动作时带动转动轴转动进而驱动第二封板绕转动轴转动;当第二封板封盖在二级倒料保护装置200底部出口处时,二级倒料保护装置200底部出口被封闭,此时二级倒料保护装置200底部出口内部为一密闭的环境,由一级倒料保护装置100落入二级倒料保护装置200内的金属粉料将堆积在第二封闭机构220的封板上,暂时存储在二级倒料保护装置200斗内;当第二封板向下翻转,二级倒料保护装置200的底部出口开启,位于二级倒料保护装置200内部的金属粉料将由二级倒料保护装置200的底部出口排出,进而落入到三级倒料保护装置300 中。
如图5、图6所示,三级倒料保护装置300包括方形壳体310、弹簧压紧机构320、伸缩板330和底板340;方形壳体310、伸缩板330和底板340依次相连;弹簧压紧机构320包括安装基板321、伸缩导杆322和弹簧323;安装基板321设于方形壳体310上;伸缩导杆322包括两段套接在一起的导杆,两段导杆可相对滑动从而实现伸缩;伸缩导杆322一端与安装基板321相连,另一端与底板340相连;弹簧323套设在伸缩导杆322上;伸缩板330位于安装基板321与底板340之间,伸缩板330为具有多个褶皱的塑料套或者橡胶套,其上下两端分别与安装基板321、底板340相连接,通过向底板340施加压力,能够使伸缩板330缩短,即减小底板340与方形壳体310底端的间距,撤去压力后,在弹簧323的作用下,底板340与方形壳体310底端的间距重新增大;底板340截面呈圆形,其中间开孔作为三级倒料保护装置300 的底部出口,使得三级倒料保护装置300上下通透;在实际使用时,用于存储金属粉料的料筒400放置在底板340下方,使料筒400的进料口与三级倒料保护装置300底部出口相重合,底板340始终与料筒400保持压紧的密封状态,且能够适用于一定高度范围内的不同高度筒体;较佳地,底板340的底面设置密封垫,使料筒400与底板340的接触更加紧密;较佳地,在底板 340的一侧设有定位凸起,便于对料筒400进行定位,使得料筒400的进料口位于三级倒料保护装置300底部出口的正下方。
优选地,如图7所示,二级倒料保护装置200内部设有导料板210,倒料板呈倒“V”形,设置在位于中间位置的料斗120下方;较佳地,在除位于两侧边上的料斗120外,其余料斗120的下方均设有一个导料板210;导料板210对位于其上方的料斗120中排出的金属粉料起缓冲和分流的作用,降低料斗120排出的金属粉料在下落过程中因重力作用而获得的速度,使得金属粉料落在第二封板上时不会因速度较大而大量扬起,降低二级倒料保护装置200 内的扬尘。
较佳地,在二级倒料保护装置200上也设置用于向二级倒料保护装置200 内通入冷却气体的第二通气孔,用于进一步对二级倒料保护装置200内的金属粉料进行降温。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低扬尘粉料翻转倒料设备,在实际工作时,盛放在舟皿上的金属粉料经过还原炉处理后,由前道的机械手夹持舟皿放置到一级倒料保护装置100的舟皿夹持机构112上并夹紧;通过第一驱动机构114 驱动转轴113转动,使壳体111、舟皿夹持机构112以及盛放有金属粉料的舟皿向下翻转180°,使舟皿朝向下方,舟皿中盛放的金属粉料从舟皿中泄出落入料斗120内;此时第一封闭机构140的处于关闭状态,落入料斗120内的金属粉料堆积在第一封板上;由于翻转机构以及翻转密封机构130封闭料斗 120的顶部开口,使得一级倒料保护装置100构成一封闭空间,卸料时扬起的粉料不易飘散到外界,同时能够减少金属粉料与外界空气的接触,能够有效减少金属粉料的氧化;经过一段时间的扬尘沉降和粉料降温后,驱动第一封板翻转从而打开料斗120底部的出口,使料斗120内的金属粉料落入二级倒料保护装置200内,此时第二封闭机构220的处于关闭状态,落入二级倒料保护装置200内的金属粉料堆积在第二封板上,驱动第一封板重新封闭料斗 120的底部出口(即二级倒料保护装置200的顶部开口),二级倒料保护装置 200内部也构成一封闭空间,落入二级倒料保护装置200扬起的粉料不易飘散到外界;待二级倒料保护装置200内经过一段时间的扬尘沉降和粉料降温后,驱动第二封板翻转从而打开二级倒料保护装置200底部的出口,使二级倒料保护装置200内的金属粉料落入三级倒料保护装置300内,进而落入用于存储金属粉料的料筒400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低扬尘粉料翻转倒料设备,通过设置与翻转机构相切的翻转密封机构130,能够封闭料斗120的顶部开口,设置第一封闭机构140封闭料斗120的底部开口,使得一级倒料保护装置100可构成一封闭空间,通过第一封闭机构140和第二封闭机构220使二级倒料保护装置200 内部也构成一封闭空间,使得卸料时扬起的粉料不易飘散到外界,同时能够减少粉料与外界空气的接触,能够有效减少粉料的氧化,提高粉料产品的质量;通过设置三级相连的倒料保护装置,将舟皿与料筒400之间的距离分为三段,在每级倒料保护装置中,金属粉料下落的高度都较小,避免金属粉料由高处落下时因重力作用而获得的较大的速度,使得金属粉料落在料筒400 时不会因高速撞击而大量扬起,降低整个金属粉料卸料过程中产生的扬尘。
尽管本文中较多的使用了诸如倒料保护装置、倒料翻转机构、壳体、舟皿夹持机构、转轴、驱动机构、料斗、翻转密封机构、导料板、封闭机构、方形壳体、弹簧压紧机构安装基板伸缩导杆、弹簧、伸缩板、底板、料筒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低扬尘粉料翻转倒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倒料翻转机构(110)、料斗(120)和翻转密封机构(130);
所述倒料翻转机构(110)和所述翻转密封机构(130)均设于所述料斗(120)的顶部开口处;所述倒料翻转机构(110)可绕其轴线进行转动;所述翻转密封机构(130)与所述倒料翻转机构(110)回转扫掠形成的轨迹相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扬尘粉料翻转倒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倒料翻转机构(110)包括壳体(111)、舟皿夹持机构(112)、转轴(113)以及用于驱动所述转轴(113)转动的第一驱动机构(114);所述舟皿夹持机构(112)设于所述壳体(111)内;所述转轴(113)设于所述壳体(111)的中轴线上并与所述料斗(120)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114)驱动所述转轴(113)转动时,所述转轴(113)带动所述壳体(111)和所述舟皿夹持机构(112)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扬尘粉料翻转倒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114)设于所述料斗(120)的外侧壁;所述第一驱动机构(114)包括电机和变速箱;所述电机通过所述变速箱与所述转轴(113)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扬尘粉料翻转倒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11)为一侧开口的圆柱形壳体(111);所述壳体(111)与所述翻转密封机构(130)相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扬尘粉料翻转倒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120)的底部出口处设有用于开启或者封闭所述出口的第一封闭机构(14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扬尘粉料翻转倒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120)上还设有用于向所述料斗(120)内通入冷却气体的第一通气孔(150)。
7.一种低扬尘粉料翻转倒料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级倒料保护装置(100)、二级倒料保护装置(200)和三级倒料保护装置(300);所述一级倒料保护装置(100)、二级倒料保护装置(200)、三级倒料保护装置(300)依次相连;所述三级倒料保护装置(300)的出口与用于存储粉料的料筒(400)相连;所述一级倒料保护装置(100)包括至少一个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低扬尘粉料翻转倒料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低扬尘粉料翻转倒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倒料保护装置(200)整体呈漏斗形;所述二级倒料保护装置(200)内部设有导料板(210);所述二级倒料保护装置(200)的底部出口处设有用于开启或者封闭所述出口的第二封闭机构(220)。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低扬尘粉料翻转倒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级倒料保护装置(300)包括方形壳体(310)、弹簧压紧机构(320)、伸缩板(330)和底板(340);所述方形壳体(310)、伸缩板(330)、底板(340)依次相连;所述弹簧压紧机构(320)包括安装基板(321)、伸缩导杆(322)和弹簧(323);所述安装基板(321)设于所述方形壳体(310)上;所述伸缩导杆(322)一端与所述安装基板(321)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底板(340)相连;所述弹簧(323)套设在所述伸缩导杆(322)上;所述伸缩板(330)位于所述安装基板(321)与所述底板(340)之间。
CN201920481040.0U 2019-04-11 2019-04-11 一种低扬尘粉料翻转倒料装置及设备 Active CN2098717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81040.0U CN209871770U (zh) 2019-04-11 2019-04-11 一种低扬尘粉料翻转倒料装置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81040.0U CN209871770U (zh) 2019-04-11 2019-04-11 一种低扬尘粉料翻转倒料装置及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71770U true CN209871770U (zh) 2019-12-31

Family

ID=689592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481040.0U Active CN209871770U (zh) 2019-04-11 2019-04-11 一种低扬尘粉料翻转倒料装置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7177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50590A (zh) * 2019-04-11 2019-06-07 厦门达斯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低扬尘粉料翻转倒料装置及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50590A (zh) * 2019-04-11 2019-06-07 厦门达斯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低扬尘粉料翻转倒料装置及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126588U (zh) 一种车间加工废料粉碎筛选装置
CN209871770U (zh) 一种低扬尘粉料翻转倒料装置及设备
CN211417765U (zh) 一种粉末定量包装机
CN209853347U (zh) 粉料下料装置及集成化可移动料仓
CN209835061U (zh) 一种集装袋翻包机
CN113716249B (zh) 一种垃圾车智能上料机构
CN210449396U (zh) 用于油漆生产中球磨的投料装置
CN109850590A (zh) 一种低扬尘粉料翻转倒料装置及设备
CN210503539U (zh) 一种适用于氢氧化锂物料的吨包开袋站
CN214690278U (zh) 一种用于脱水蔬菜和方便面调味粉混合包装工序的上料车
CN102530448A (zh) 移动式储料箱的卸料门开闭装置
CN214565307U (zh) 一种方便卸料的矿山用翻斗式矿车
CN202575082U (zh) 防尘自动卸料装置
CN209956979U (zh) 除尘自动卸料机
CN210823745U (zh) 一种干粉砂浆防离析料仓
CN219971268U (zh) 一种料仓除尘结构
CN212024125U (zh) 一种便于装卸集装袋原料的物料储存机构
CN212548392U (zh) 一种生产红糖姜茶用的萃取装置
CN206456928U (zh) 一种用于粉末涂料的收料称料装置
CN213160992U (zh) 一种基于尾矿砂的制砂装置
CN219326147U (zh) 一种配重式料仓
CN213445215U (zh) 一种锌粉接粉的活动硬连接密封装置
CN217211464U (zh) 取样装置
CN211309580U (zh) 一种微粉存储罐
CN215398809U (zh) 一种具有便于拿取功能的金属粉末转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Room 408, Floor 4, No. 4 Workshop, No. 4, Xiangyue Road, Torch High tech Zone (Xiang'an) Industrial Zone, Xiamen, Fujian, 361,000

Patentee after: Xiamen Dasi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408, Floor 4, Building 4, No.4, Xiangyue Road, Torch High-tech Zone (Xiang'an) Industrial Zone, Xiamen, Fujian, 361115

Patentee before: XIAMEN DASI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