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52766U - 一种产品包装内托和产品包装盒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产品包装内托和产品包装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52766U
CN209852766U CN201822229490.9U CN201822229490U CN209852766U CN 209852766 U CN209852766 U CN 209852766U CN 201822229490 U CN201822229490 U CN 201822229490U CN 209852766 U CN209852766 U CN 2098527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y
accessory
product
host
product pack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22949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文超
王雪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QIYI Centu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QIYI Centu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QIYI Centu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QIYI Centu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22949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527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527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527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rtons (AREA)
  • Packa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产品包装内托和产品包装盒,包括附件托盘、卡纸和主机托盘;卡纸包括第一安装部、连接部和第二安装部,其中,第一安装部与连接部之间为第一折痕,第二安装部与连接部之间为第二折痕,连接部的宽度与附件托盘的厚度相同;附件托盘与卡纸的第一安装部固定连接,主机托盘与卡纸的第二安装部固定连接,附件托盘与主机托盘在卡纸的两个表面错位布置,附件托盘与主机托盘的间距与附件托盘的厚度相同。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附件托盘和主机托盘错位固定在卡纸的两个不同表面,利用卡纸的折痕折叠后,即可实现附件托盘和主机托盘的堆叠,完成产品的内装,简化了组装过程,有助于提高出货效率,并且便于消费者拆封,提高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产品包装内托和产品包装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产品包装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产品包装内托和产品包装盒。
背景技术
产品包装作为保护产品的重要物品,其逐渐受到厂商与消费者的关注。
现有的产品包装结构,由于重点关注对于产品本身的保护作用,通常结构设计较为复杂,比如,通过各种折叠交叉覆压的结构形式保证包装内托的可靠性,避免其散开导致产品受损。
然而,这种包装内托一方面导致组装费时,导致出货效率较低;另一方面,不便于用户拆封,降低了用户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产品包装内托和产品包装盒,以便解决现有出货效率低和用户体验低的问题。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产品包装内托,所述产品包装内托包括附件托盘、卡纸和主机托盘;
所述卡纸包括第一安装部、连接部和第二安装部,其中,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连接部之间为第一折痕,所述第二安装部与所述连接部之间为第二折痕,所述连接部的宽度与所述附件托盘的厚度相同,所述宽度为所述第一折痕与所述第二折痕之间的距离;
所述附件托盘与所述卡纸的第一安装部固定连接,所述主机托盘与所述卡纸的第二安装部固定连接,所述附件托盘与所述主机托盘在所述卡纸的两个表面错位布置。
可选的,所述附件托盘设置有附件容置槽。
可选的,所述主机托盘设置有主机容置槽。
可选的,所述连接部设置有拉手结构。
可选的,所述附件托盘和所述主机托盘均为聚氨酯泡沫材料。
可选的,所述附件托盘与所述卡纸的第一安装部通过白乳胶粘接;
所述主机托盘与所述卡纸的第二安装部通过白乳胶粘接。
可选的,所述第二安装部开设有镂空的孔洞。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产品包装盒,所述产品包装盒包括外包装壳和前述的产品包装内托;
所述外包装壳与所述产品包装内托折叠后的形状体积大小相匹配,所述产品包装内托折叠后嵌装在所述外包装壳中。
可选的,所述外包装壳为单面开口的结构。
可选的,所述外包装壳为双面开口的结构。
针对在先技术,本实用新型具备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产品包装内托,通过将附件托盘和主机托盘固定在卡纸的两个不同表面,并且错位布置,利用卡纸的折痕折叠后,即可实现附件托盘和主机托盘的堆叠,完成产品的内装,简化了组装过程,有助于提高出货效率,并且便于消费者拆封,提高了用户体验。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产品包装内托的组成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产品包装内托的装配位置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产品包装内托的装配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产品包装内托的折叠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产品包装内托折叠后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产品包装盒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又一种产品包装盒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产品包装内托,所述产品包装内托包括附件托盘10、卡纸11和主机托盘12;
所述卡纸11包括第一安装部110、连接部111和第二安装部112,其中,所述第一安装部110与所述连接部111之间为第一折痕M,所述第二安装部112与所述连接部111之间为第二折痕N,所述连接部111的宽度L与所述附件托盘10的厚度T1相同,所述宽度L为所述第一折痕M与所述第二折痕N之间的距离;
所述附件托盘10与所述卡纸11的第一安装部110固定连接,所述主机托盘12与所述卡纸11的第二安装部112固定连接,所述附件托盘10与所述主机托盘12在所述卡纸11的两个表面错位布置。
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产品包装内托,该产品包装内托包括附件托盘10、卡纸11和主机托盘12,附件托盘10为装载设备附件(比如:充电插头、充电线等)的部件,卡纸11为连接附件托盘10和主机托盘12的部件,主机托盘12为装载设备主机(比如:手机、多媒体终端、投影或投屏设备、智能机顶盒、穿戴手表等)的部件。卡纸11包括第一安装部110、连接部111和第二安装部112,第一安装部110与连接部111之间为第一折痕M,则第一安装部110与连接部111可沿着第一折痕M折叠,第二安装部112与连接部111之间为第二折痕N,则第二安装部112与连接部111可沿着第二折痕N折叠,并且连接部111的宽度L与附件托盘10的厚度T1相同,如图1所示,图示的宽度L即为第一折痕M与第二折痕N之间的距离,如此设计则可保证卡纸11沿第一折痕M和第二折痕N折叠后连接部111与附件托盘10紧密配合,避免宽度L与厚度T1不一致导致的挤压变形。
如图2所示,附件托盘10与卡纸11的第一安装部110固定连接,主机托盘12与卡纸11的第二安装部112固定连接,固定连接的形式可以为卡纸上卡扣的形式连接,或者粘接。附件托盘10与主机托盘12在卡纸11的两个表面错位布置。在实际装配连接时,还可以如图2所示,使附件托盘10与主机托盘12的间距T2与附件托盘10的厚度T1相同,即确保附件托盘10靠近主机托盘12的一侧与第一折痕M对齐,确保主机托盘12靠近附件托盘10的一侧与第二折痕N对齐,如此则可保证装配后的内托中附件托盘10与主机托盘12之间不留间隙,避免浪费空间,图3给出了按照图2方式装配后的示意图,图4给出了内托进行折叠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产品包装内托,通过将附件托盘和主机托盘固定在卡纸的两个不同表面,并且错位布置,利用卡纸的折痕折叠后,即可实现附件托盘和主机托盘的堆叠,完成产品的内装,简化了组装过程,有助于提高出货效率,并且便于消费者拆封,提高了用户体验。
可选的,参照图1,所述附件托盘10设置有附件容置槽101。
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在附件托盘10上设置有附件容置槽101,该附件容置槽101可与相应的附件设备的形状大小匹配,该附件容置槽101用于装载设备附件(比如:充电插头、充电线等)。
可选的,参照图1,所述主机托盘12设置有主机容置槽121。
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在主机托盘12上设置有主机容置槽121,该主机容置槽102可与相应的设备主机的形状大小匹配,该主机容置槽102用于装载设备主机(比如:手机、多媒体终端、穿戴手表等)。
可选的,参照图5,所述连接部111设置有拉手结构1111。
具体而言,如图5所示,为便于用户从包装盒中取出内托,可在连接部111设置拉手结构1111,用户捏住拉手结构1111,便可方便的将内托从盒子中拉出。
可选的,所述附件托盘10和所述主机托盘12均为聚氨酯泡沫材料。
具体而言,为保证减振与缓冲效果,附件托盘10和主机托盘12均为聚氨酯泡沫材料,有助于避免产品在运输,销售等过程中受到意外的损害。
可选的,所述附件托盘10与所述卡纸11的第一安装部110通过白乳胶粘接;
所述主机托盘12与所述卡纸11的第二安装112部通过白乳胶粘接。
具体而言,对于附件托盘10与卡纸11的第一安装部110的固定连接,以及主机托盘12与卡纸11的第二安装部112的固定连接,均可以通过环保无毒的白乳胶粘接,保证连接可靠性。
可选的,参照图1,所述第二安装部112开设有镂空的孔洞1121。
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在第二安装部112开设有镂空的孔洞1121,该孔洞1121可为用户提供一个抠拉的部位,便于将主机托盘12与附件托盘10展开,方便取放附件托盘10中的物品。
参照图6,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产品包装盒,所述产品包装盒包括外包装壳2和前述的产品包装内托;
所述外包装壳2与所述产品包装内托折叠后的形状体积大小相匹配,所述产品包装内托折叠后嵌装在所述外包装壳2中。
具体而言,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产品包装盒,包括外包装壳2和前述的产品包装内托,产品包装内托折叠后的形状体积大小与外包装壳2的内腔相匹配,从而产品包装内托折叠后可嵌装在外包装壳2中,用外包装壳保护内托不受损坏。
可选的,参照图6,所述外包装壳2为单面开口的结构。
具体而言,如图6所示,外包装壳2可以是图5所示的单面开口结构,则产品包装内托折叠后嵌装在外包装壳2中时,产品包装内托的连接部111可位于开口的一侧,当设置拉手结构时,则便于用户通过拉手拉出。
可选的,参照图7,所述外包装壳为双面开口的结构。
具体而言,如图7所示,外包装壳2可以是图6所示的双面开口结构,则产品包装内托折叠后嵌装在外包装壳2中时,可从一侧开口挤压产品包装内托,将其从相对的另一侧开口中推出,便于用户取放产品。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产品包装盒,通过在外包装壳中使用前述的产品包装内托,即可实现附件托盘和主机托盘的堆叠,完成产品的内装,简化了组装过程,有助于提高出货效率,并且便于消费者拆封,提高了用户体验。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产品包装内托,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包装内托包括附件托盘、卡纸和主机托盘;
所述卡纸包括第一安装部、连接部和第二安装部,其中,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连接部之间为第一折痕,所述第二安装部与所述连接部之间为第二折痕,所述连接部的宽度与所述附件托盘的厚度相同,所述宽度为所述第一折痕与所述第二折痕之间的距离;
所述附件托盘与所述卡纸的第一安装部固定连接,所述主机托盘与所述卡纸的第二安装部固定连接,所述附件托盘与所述主机托盘在所述卡纸的两个表面错位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产品包装内托,其特征在于,
所述附件托盘设置有附件容置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产品包装内托,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机托盘设置有主机容置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产品包装内托,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部设置有拉手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产品包装内托,其特征在于,
所述附件托盘和所述主机托盘均为聚氨酯泡沫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产品包装内托,其特征在于,
所述附件托盘与所述卡纸的第一安装部通过白乳胶粘接;
所述主机托盘与所述卡纸的第二安装部通过白乳胶粘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产品包装内托,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安装部开设有镂空的孔洞。
8.一种产品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包装盒包括外包装壳和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产品包装内托;
所述外包装壳与所述产品包装内托折叠后的形状体积大小相匹配,所述产品包装内托折叠后嵌装在所述外包装壳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产品包装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包装壳为单面开口的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产品包装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包装壳为双面开口的结构。
CN201822229490.9U 2018-12-27 2018-12-27 一种产品包装内托和产品包装盒 Active CN2098527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29490.9U CN209852766U (zh) 2018-12-27 2018-12-27 一种产品包装内托和产品包装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29490.9U CN209852766U (zh) 2018-12-27 2018-12-27 一种产品包装内托和产品包装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52766U true CN209852766U (zh) 2019-12-27

Family

ID=689295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229490.9U Active CN209852766U (zh) 2018-12-27 2018-12-27 一种产品包装内托和产品包装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527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130118611A (ko) 접이식 접착 포장박스
US20150008147A1 (en) Support and packaging box for electronic device
CN110177747A (zh) 包含rfid/nfc标签的香烟包装
CN209852766U (zh) 一种产品包装内托和产品包装盒
KR101308983B1 (ko) 접이식 포장박스
CN102673856A (zh) 双层缓冲箱体
KR200461658Y1 (ko) 포장용 상자
CN211309242U (zh) 一种电子产品包装盒
KR101039009B1 (ko) 운반 및 보관이 용이한 포장 용기
TWI406793B (zh) 雙層緩衝箱體
CN210853521U (zh) 包装盒
CN211281809U (zh) 包装盒
CN110641801B (zh) 一种折叠手机包装盒
WO2016174836A1 (ja) 電子機器
CN109808987B (zh) 一种笔记本电脑的快递包装盒
CN210654023U (zh) 一种新型可便捷开关的重复利用环保套盒
US20100006466A1 (en) Corporate body of transparent resin and paper cover and adhesion method thereof
CN110775394A (zh) 包装盒
KR20170101380A (ko) 접이식 포장박스
CN211055591U (zh) 一种包装盒
KR101707667B1 (ko) 포장용 박스
CN216943977U (zh) 一种可二次包装使用的侧面开纸箱
CN210338627U (zh) 一种内包装结构和包装盒
CN110641803B (zh) 一种展示型摇盖式手机包装盒
CN211417894U (zh) 一种电子产品外壳包装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