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52417U - 全地形车的转向节总成 - Google Patents

全地形车的转向节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52417U
CN209852417U CN201920664380.7U CN201920664380U CN209852417U CN 209852417 U CN209852417 U CN 209852417U CN 201920664380 U CN201920664380 U CN 201920664380U CN 209852417 U CN209852417 U CN 2098524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knuckle
return bend
mounting bracket
n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6438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原
施冬娟
姜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Kinder Machinery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Kinder Machiner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Kinder Machinery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Kinder Machiner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66438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524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524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524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地形车的转向节总成,包括转向节本体、刹车总成、悬臂、连接组件,刹车总成安装在转向节本体的一端,悬臂通过连接组件安装在转向节本体的另一端,所述悬臂包括第一弯管、第二弯管、安装架、支撑板以及减震安装部,第一弯管与第二弯管的一端分别与安装架固定连接,安装架通过所述安装组件与转向节本体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支撑板分别与第一弯管、第二弯管、安装架固定,所述减震安装部固定在安装架上。本实用新型具有既灵活又使刚性获得保证的优点。

Description

全地形车的转向节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地形车的转向节总成。
背景技术
全地形车是指可以在任何地形上行驶的车辆,在普通车辆难以机动的地形上行走自如,在中国俗称沙滩车。悬架是现代车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系统,它将轮胎与车身通过一定方式进行了连接,并传递轮胎与车身之间的力和力矩,具有缓冲冲击、衰减振动的作用。悬架能够精准地控制车轮的运动规律,保证汽车的舒适性和操纵性。而对于全地形小车而言,其为了适应特种情况下的使用,对车辆的悬挂和转向机构要求较高,从而实现一定范围行车的越障、越沟等性能。但是,传统全地形车的悬挂及转向机构的灵活性、机动性较差。现有全地形车的悬架及转向机构即使能够实现大角度的转向,也会存在干涉的情况。而且,现有悬架及转向机构的灵活性与结构刚度之间难以协调。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既灵活又使刚性获得保证的全地形车的转向节总成。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全地形车的转向节总成,包括转向节本体、刹车总成、悬臂、连接组件,刹车总成安装在转向节本体的一端,悬臂通过连接组件安装在转向节本体的另一端,所述悬臂包括第一弯管、第二弯管、安装架、支撑板以及减震安装部,第一弯管与第二弯管的一端分别与安装架固定连接,安装架通过所述安装组件与转向节本体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支撑板分别与第一弯管、第二弯管、安装架固定,所述减震安装部固定在安装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弯管包括第一平直部、第一弯曲部、第一套管,第二弯管包括第二平直部、第二弯曲部以及第二套管,所述第一平直部的轴向与第二平直部的轴向形成第一夹角,该第一夹角为锐角。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弯管与安装架之间形成第二夹角,该第二夹角为钝角。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组件包括间隔套、第一螺栓、端套、第一螺母,所述转向节本体的另一端设有套筒,所述隔套的至少一部分间隙配合在所述套筒中,所述端套套在隔套上,端套的周面上设有台阶,该台阶与套筒的端部抵顶,所述第一螺栓穿过悬臂以及间隔套后与第一螺母连接,悬臂被压紧在第一螺母与第一螺栓的端部之间。
进一步地,还包第一限位销,所述第一螺栓的周面上设有径向的通孔,所述第一限位销穿过通孔后对第一螺母形成轴向限位。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螺母为六角开槽螺母。
进一步地,所述套筒的内孔为台阶孔,所述端套的一端伸入到套筒的内孔中并与该内孔的台阶抵顶。
采用了上述方案,由于第一弯管、第二弯管(第一弯管、第二弯管用于连接车辆的前桥或后桥)、减震安装部均与安装架连接,而安装部与转向节本体的另一端连接,因此,当车辆转向时,使得转向的力传递到安装部,而无需通过多个零件将转向的力传递到转向节本体,这样使转向的灵活性获得提升。另外,支撑板分别与第一弯管、第二弯管、安装架固定,通过支撑板增加了悬臂的强度,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在获得转向灵活时,使悬臂的强度获得增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全地形车的转向节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沿图1中的B-B线的剖面图;
图3为悬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从另一个方向观察悬臂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
A为悬臂,I为第一夹角,P为第二夹角,1为转向节本体,1a为套筒,2为刹车总成,3为第一弯管,3a为第一平直部、3b为第一弯曲部、3c为第一套管,4为第二弯管,4a为第二平直部、4b为第二弯曲部,4c为第二套管,5为安装架,6为支撑板,7为减震安装部,8为间隔套,9为第一螺栓,10为端套,11为第一螺母,12为第一限位销,13为第二螺母,14为第二限位销,15为轴罩。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全地形车的转向节总成,包括转向节本体1、刹车总成2、悬臂A、连接组件,刹车总成安装在转向节本体的一端,悬臂A通过连接组件安装在转向节本体1的另一端。所述悬臂A包括第一弯管3、第二弯管4、安装架5、支撑板6以及减震安装部7,第一弯管3与第二弯管4的一端分别与安装架5固定连接,安装架5通过所述安装组件与转向节本体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支撑板6分别与第一弯管3、第二弯管4、安装架5固定,所述减震安装部7固定在安装架5上。第一弯管3与第二弯管4分别与车辆的后桥连接,车辆的减震的一端与减震安装部7连接。
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第一弯管3包括第一平直部3a、第一弯曲部3b、第一套管3c,第二弯管4包括第二平直部4a、第二弯曲部4b以及第二套管4c,所述第一平直部3a的轴向与第二平直部4a的轴向形成第一夹角I,该第一夹角I为锐角,第一夹角I优先采用84度。所述第一弯管3与安装架5之间形成第二夹角P,该第二夹角P为钝角,第二夹角P优先采用106度。
如图1至图4所示,安装架5包括第一底板以及连接在底板两端的第一安装耳,第一安装耳上设有第一安装孔,连接组件被第一安装耳夹持。所述安装组件包括间隔套8、第一螺栓9、端套10、第一螺母11,所述转向节本体1的另一端设有套筒1a,所述隔套8的至少一部分间隙配合在所述套筒1a中,所述端套10套在隔套8上,端套10的周面上设有台阶,该台阶与套筒1a的端部抵顶,所述第一螺栓9穿过悬臂A以及间隔套8后与第一螺母11连接,悬臂A被压紧在第一螺母11与第一螺栓9的端部之间。第一螺栓9穿过安装架5上的第一安装耳上的第一安装孔,从而第一安装耳被锁紧在第一螺母11与第一螺栓9的端部之间。
如图1至图4所示,还包第一限位销12,所述第一螺栓9的周面上设有径向的通孔,所述第一限位销12穿过通孔后对第一螺母11形成轴向限位。所述第一限位销12为开口销,第一限位销12限止第一螺母11松动。所述第一螺母11为六角开槽螺母。第一限位销的两端配合在第一螺母11轴向端面上的开槽中,从而防止第一螺母11旋转。
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套筒1a的内孔为台阶孔,所述端套10的一端伸入到套筒1a的内孔中并与该内孔的台阶抵顶,这样,端套10的一端通过台阶限位,端套10的另一端通过安装架5的第一安装耳限位,从而限制了端套10的轴向位置,避免端套10轴向位移。
如图1所示,转向节本体1的另一端安装有第二螺母13和第二限位销14,第二螺母13对刹车总成2的一端进行限位,刹车总成2的另一端通过设置在转向节本体1上的第一台阶限位。所述第二螺母13为六角开槽螺母,转向节本体1的周面上设有径向的孔,所述第二限位销14穿过孔后对第二螺母13形成轴向限位。第二限位销14的两端配合在第二螺母13轴向端面上的开槽中,从而防止第二螺母13旋转。
如图1所示,所述转向节本体1的另一端还安装有轴罩15,用于增加转向节总成的美观。

Claims (7)

1.全地形车的转向节总成,包括转向节本体、刹车总成、悬臂、连接组件,刹车总成安装在转向节本体的一端,悬臂通过连接组件安装在转向节本体的另一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包括第一弯管、第二弯管、安装架、支撑板以及减震安装部,第一弯管与第二弯管的一端分别与安装架固定连接,安装架通过安装组件与转向节本体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支撑板分别与第一弯管、第二弯管、安装架固定,所述减震安装部固定在安装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车的转向节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管包括第一平直部、第一弯曲部、第一套管,第二弯管包括第二平直部、第二弯曲部以及第二套管,所述第一平直部的轴向与第二平直部的轴向形成第一夹角,该第一夹角为锐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车的转向节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管与安装架之间形成第二夹角,该第二夹角为钝角。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全地形车的转向节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组件包括间隔套、第一螺栓、端套、第一螺母,所述转向节本体的另一端设有套筒,所述隔套的至少一部分间隙配合在所述套筒中,所述端套套在隔套上,端套的周面上设有台阶,该台阶与套筒的端部抵顶,所述第一螺栓穿过悬臂以及间隔套后与第一螺母连接,悬臂被压紧在第一螺母与第一螺栓的端部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地形车的转向节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第一限位销,所述第一螺栓的周面上设有径向的通孔,所述第一限位销穿过通孔后对第一螺母形成轴向限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地形车的转向节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母为六角开槽螺母。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地形车的转向节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的内孔为台阶孔,所述端套的一端伸入到套筒的内孔中并与该内孔的台阶抵顶。
CN201920664380.7U 2019-05-10 2019-05-10 全地形车的转向节总成 Active CN2098524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64380.7U CN209852417U (zh) 2019-05-10 2019-05-10 全地形车的转向节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64380.7U CN209852417U (zh) 2019-05-10 2019-05-10 全地形车的转向节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52417U true CN209852417U (zh) 2019-12-27

Family

ID=689407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64380.7U Active CN209852417U (zh) 2019-05-10 2019-05-10 全地形车的转向节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524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538831A (en) Suspension for vehicles
US4565389A (en) Vehicle suspension system
US20060049006A1 (en) Seat mount structure for saddle ride type vehicle
CN204432765U (zh) 麦弗逊式悬挂系统用转向节
KR20180007252A (ko) 차량의 현가장치용 캐리어
KR100980877B1 (ko) 현가장치용 트레일링 암 어셈블리
CN209852417U (zh) 全地形车的转向节总成
KR20150141453A (ko) 커플드 토션 빔 액슬타입 현가장치
CN207416462U (zh) 一种控制臂焊接总成
CN206186716U (zh) 摆臂衬套
CN215322846U (zh) 一种全地形车碟刹转向机构
WO2009133548A3 (en) Wheel suspension system for vehicles
CN218430748U (zh) 一种摆臂式独立悬挂转向桥
CN203713865U (zh) 一种汽车制动软管组件
CN210141267U (zh) 一种可轴向旋转的球铰总成
KR100280628B1 (ko) 자동차의 현가장치
CN202573689U (zh) 带有滚珠花键副结构的可伸缩导向杆
KR100411826B1 (ko) 커플드 토션빔액슬 스핀들 연결장치
KR100325156B1 (ko) 차량용리어서스펜션
KR100506651B1 (ko) 듀얼링크 타입 현가장치
JPH0428805Y2 (zh)
CN204547654U (zh) 新型平衡悬架总成
JP2881696B2 (ja) 自動二輪車の前輪支持構造
KR100261422B1 (ko) 상용자동차용 독립현가장치
JP4952673B2 (ja) ブレーキホースの配置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