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46987U - 一种食品处理机及其散热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食品处理机及其散热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46987U
CN209846987U CN201920231703.3U CN201920231703U CN209846987U CN 209846987 U CN209846987 U CN 209846987U CN 201920231703 U CN201920231703 U CN 201920231703U CN 209846987 U CN209846987 U CN 2098469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p wall
air
shell
housing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23170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后才
胡冬辉
游守庆
王为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Guangdong Midea Life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23170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469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469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469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食品处理机及其散热组件,该散热组件包括底板、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风扇,第一壳体盖设于底板上,进而与底板配合形成一具有入风口和出风口的风道;第二壳体盖设于第一壳体上,进而与第一壳体配合形成第一容置空间,且第二壳体上设有与入风口对应的导流壁;风扇容置于第一容置空间内,以在第一容置空间内形成气流,气流在导流壁的导流作用下经入风口流动至风道,并进一步从出风口排出。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包括位于不同层的第一容置空间和风道的散热组件,能够改变气流的方向,并延长气流排出的路径,以降低气流的速度,从而减小散热组件产生的噪音。

Description

一种食品处理机及其散热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食品处理机及其散热组件。
背景技术
食品处理机能够实现对食品的打磨、搅拌、榨汁等多种功能,从而被越来越多的用户接受。食品处理机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而温度过高会影响食品处理机的正常工作,因此通常需要设置散热组件对食品处理机的驱动器等进行散热。
本申请的发明人在长期的研发中发现,现有的食品处理机中可通过风扇直接将热气从底部格栅排出,由于气流速度过快,气流撞击底部格栅会产生较大噪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食品处理机及其散热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食品处理机的散热组件中气流速度过快造成噪音较大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食品处理机的散热组件,包括:
底板;
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盖设于所述底板上,进而与所述底板配合形成一具有入风口和出风口的风道;
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盖设于所述第一壳体上,进而与所述第一壳体配合形成第一容置空间,且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与所述入风口对应的导流壁;
风扇,所述风扇容置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以在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形成气流,所述气流在所述导流壁的导流作用下经所述入风口流动至所述风道,并进一步从所述出风口排出。
其中,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顶壁以及与所述第一顶壁连接且向所述第一顶壁的侧向延伸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其中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彼此间隔设置,并支撑于所述底板上,进而在所述第一顶壁和所述底板之间以及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形成所述风道。
其中,所述入风口设置于所述第一顶壁上,所述导流壁设置于所述入风口的上方。
其中,所述风道的尺寸设置成使得在从所述入风口到所述出风口的方向上,所述气流的流速逐渐变小。
其中,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的间隔在从所述入风口到所述出风口的方向上变大,和/或所述第一顶壁和所述底板之间的间隔在从所述入风口到所述出风口的方向上变大。
其中,所述第一壳体包括与所述第一顶壁连接且从所述第一顶壁延伸至所述风道内部的导流片。
其中,所述第二壳体呈蜗壳式设置,包括第二顶壁以及与所述第二顶壁连接且向所述第二顶壁的侧向延伸的第三侧壁,所述第三侧壁绕所述风扇呈螺旋状展开,其中所述第三侧壁上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沿所述风扇的径向间隔设置且沿所述风扇的周向重叠,所述导流壁连接所述第三侧壁上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以及所述第二顶壁,并相对于所述第二顶壁倾斜设置。
其中,所述导流壁相对所述第二顶壁的倾斜角度为15°至75°。
其中,所述第二顶壁进一步设置有开口,所述散热组件进一步包括第三壳体、电机以及密封圈,所述第三壳体盖设于所述第二壳体上,进而与所述第二壳体配合形成第二容置空间,所述电机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内,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经所述开口延伸至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并连接所述风扇,所述密封圈设置于所述第三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接合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食品处理机,包括上述的散热组件。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包括位于不同层的第一容置空间和风道的散热组件,能够改变气流的方向,并延长气流排出的路径,以降低气流的速度,从而减小散热组件产生的噪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食品处理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散热组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散热组件一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散热组件一实施例中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散热组件另一实施例中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散热组件实施例中第二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食品处理机另一实施例中第四壳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食品处理机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食品处理机另一实施例中底板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食品处理机的散热组件一实施例包括底板100、第一壳体200、第二壳体300和风扇400,第一壳体200盖设于底板100上,进而与底板100配合形成一具有入风口211和出风口212的风道210;第二壳体300盖设于第一壳体200上,进而与第一壳体200配合形成第一容置空间310,且第二壳体300上设有与入风口211对应的导流壁320;风扇400容置于第一容置空间310内,以在第一容置空间310内形成气流,气流在导流壁320的导流作用下经入风口211流动至风道210,并进一步从出风口212排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设置包括位于不同层的第一容置空间和风道的散热组件,能够改变气流的方向,并延长气流排出的路径,以降低气流的速度,从而减小散热组件产生的噪音。
一并参见图4,第一壳体200包括第一顶壁220以及与第一顶壁220连接且向第一顶壁220的侧向延伸的第一侧壁230和第二侧壁240,其中第一侧壁230和第二侧壁240彼此间隔设置,并支撑于底板100上,进而在第一顶壁230和底板100之间以及第一侧壁230和第二侧壁240之间形成风道210。
在本实施例中,入风口211设置于第一顶壁220上,导流壁320设置于入风口211的上方。
其中,风道210的尺寸设置成使得在从入风口211到出风口212的方向上,气流的流速逐渐变小。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侧壁230和第二侧壁240之间的间隔在从入风口211到出风口212的方向上变大,和/或第一顶壁230和底板100之间的间隔在从入风口211到出风口212的方向上变大,由于气流的速度与风道210的截面积成反比,因此随着风道210的截面积的增大,气流的速度会逐渐变小。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200还包括与第一顶壁220连接且从第一顶壁220延伸至风道210内部的导流片250。其中,导流片250可设置于靠近出风口212的位置。通过设置导流片250能够将风道210内的气流分成至少两个风道并使得紊乱的气流逐渐变得有序,从而进一步减小风道210内气流的速度,以降低风噪。
参见图5,在散热组件另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壳体200的第一侧壁230和/或第二侧壁240上还可以设有凸筋241,以进一步增大风道210内的风阻,减小气流的速度,同时还可以使风道内的气流相互碰撞,以减小回音,从而进一步减小风噪。
一并参见图6,第二壳体300呈蜗壳式设置,第二壳体300包括第二顶壁330以及与第二顶壁330连接且向第二顶壁330的侧向延伸的第三侧壁340,第三侧壁340绕风扇400呈螺旋状展开,其中第三侧壁340上的第一区域341和第二区域342沿风扇400的径向间隔设置且沿风扇400的周向重叠,导流壁320连接第三侧壁340上的第一区域341和第二区域342以及第二顶壁330,并相对于第二顶壁330倾斜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导流壁320相对第二顶壁330的倾斜角度为15°至75°,例如15°、45°或75。通过将导流壁320相对第二顶壁330的倾斜角度设置为15°至75°,能够避免因导流壁320相对第二顶壁330的倾斜角度过小而造成第二壳体300占用的体积过大,也能够避免因导流壁320相对第二顶壁330的倾斜角度过大而使得经导流壁320导流后撞击底板100时,过多的气流回弹至第一容置空间310而无法进入风道210。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200靠近风道210的一侧和/或第二壳体300靠近第一容置空间310的一侧设有吸音层(图中未示出),用于进一步减小风噪。其中,吸音层可以为吸音海绵等。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200靠近风道210的一侧表面和/或第二壳体300靠近第一容置空间310的一侧表面可以为粗糙表面,以增大风阻,减小回音,从而进一步减小风噪。
复参见图1和图2,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顶壁330进一步设置有开口331,散热组件10进一步包括第三壳体500、电机600以及密封圈700,第三壳体500盖设于第二壳体300上,进而与第二壳体300配合形成第二容置空间510,第二容置空间510与第一容置空间310连通,电机600设置于第二容置空间510内,电机600的输出轴610经开口331延伸至第一容置空间310并连接风扇400,密封圈700设置于第三壳体500和第二壳体300的接合处。通过设置密封圈700能够防止气流从第三壳体500和第二壳体300的结合处漏出而发出啸叫声。
具体的,风扇400在第一容置空间310内形成平行于第二顶壁330表面的气流,然后经导流壁320导流,使得气流方向相对第二顶壁330表面倾斜,以第一次改变气流的方向;气流从入风口211进入风道210后,沿风道210的延伸方向流动,由于风道210的延伸方向与导流壁320的导流方向不同,因此实现了气流方向的第二次改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设置包括位于不同层的第一容置空间和风道的散热组件,能够至少两次改变气流的方向,并延长气流排出的路径,以降低气流的速度,从而减小散热组件产生的噪音。
参见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食品处理机一实施例包括散热组件10,其中,散热组件的结构参见上述散热组件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食品处理机还包括第四壳体800,第四壳体800与第三壳体500、第二壳体300、第一壳体200和底板100配合形成第三容置空间810,第四壳体800上设有对应出风口212的第一通孔820,底板100上还设有栅格110,第三容置空间810分别与栅格110、第二容置空间510连通。在风扇400的作用下,气体从栅格110进入第三容置空间810,经第二容置空间510进入散热组件10,并从第一通孔820排出,从而实现对电机600的散热。
在本实施例中,底板100上的栅格110朝向靠近第一壳体200的方向凹陷,以避免空气从栅格110进入时,将承载食品处理机的承载装置(图中未示出)上的水分带入食品处理机的内部,提高食品处理机的安全性。
一并参见图7,在本实施例中,第四壳体800靠近第三容置空间810的一侧还可以设置有散热片830,散热片830靠近第一通孔820,用于对从出风口212流出的气体进行散热。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设置包括位于不同层的第一容置空间和风道的散热组件,能够改变气流的方向,并延长气流排出的路径,以降低气流的速度,从而减小散热组件产生的噪音。
参见图8和图9,本实用新型食品处理机另一实施例包括散热组件和第四壳体800,其具体结构参见上述食品处理机实施例,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第四壳体800上未设置对应出风口212的第一通孔,而底板100上设有对应出风口212的第二通孔120,气流流至出风口212后经过第二通孔120排出。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通孔120贯穿方向朝向底板100的中心倾斜设置,以使得气流朝向第四壳体800远离第三容置空间810的方向迅速排出,避免气流经第二通孔120排出后聚集在底板100与承载食品处理机的承载装置之间,造成底板100过热。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通孔120的贯穿方向也可以与底板100的表面垂直,在此不做限制。通过将通孔设置于底板100上,还可以减少从通孔落入风道210的灰尘,有助于保持风道210的清洁。
在本实施例中,食品处理机还包括搅拌件(图中未示出),搅拌件连接于电机600远离风扇400的一端,搅拌件和风扇400在电机600的带动下实现同步转动。
在其他实施例中,食品处理机还可以包括第一电机600和第二电机(图中未示出),风扇400与第一电机600连接,搅拌件与第二电机连接。通过设置两个电机,能够减小电机的负荷,从而减小电机产生的噪音。
其中,第二容置空间510内还可以设有温度传感器(图中未示出),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第二容置空间510内的温度,从而根据第二容置空间510内的温度调整风扇400的转速。此时,第一电机600的输出转速可以小于第二电机的输出转速,能够在保证散热组件达到散热效果的同时节省能量,避免能量的浪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食品处理机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
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盖设于所述底板上,进而与所述底板配合形成一具有入风口和出风口的风道;
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盖设于所述第一壳体上,进而与所述第一壳体配合形成第一容置空间,且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与所述入风口对应的导流壁;
风扇,所述风扇容置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以在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形成气流,所述气流在所述导流壁的导流作用下经所述入风口流动至所述风道,并进一步从所述出风口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顶壁以及与所述第一顶壁连接且向所述第一顶壁的侧向延伸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其中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彼此间隔设置,并支撑于所述底板上,进而在所述第一顶壁和所述底板之间以及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形成所述风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入风口设置于所述第一顶壁上,所述导流壁设置于所述入风口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的尺寸设置成使得在从所述入风口到所述出风口的方向上,所述气流的流速逐渐变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的间隔在从所述入风口到所述出风口的方向上变大,和/或所述第一顶壁和所述底板之间的间隔在从所述入风口到所述出风口的方向上变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还包括与所述第一顶壁连接且从所述第一顶壁延伸至所述风道内部的导流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呈蜗壳式设置,包括第二顶壁以及与所述第二顶壁连接且向所述第二顶壁的侧向延伸的第三侧壁,所述第三侧壁绕所述风扇呈螺旋状展开,其中所述第三侧壁上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沿所述风扇的径向间隔设置且沿所述风扇的周向重叠,所述导流壁连接所述第三侧壁上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以及所述第二顶壁,并相对于所述第二顶壁倾斜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壁相对所述第二顶壁的倾斜角度为15°至75°。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顶壁进一步设置有开口,所述散热组件进一步包括第三壳体、电机以及密封圈,所述第三壳体盖设于所述第二壳体上,进而与所述第二壳体配合形成第二容置空间,所述电机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内,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经所述开口延伸至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并连接所述风扇,所述密封圈设置于所述第三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接合处。
10.一种食品处理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散热组件。
CN201920231703.3U 2019-02-21 2019-02-21 一种食品处理机及其散热组件 Active CN2098469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31703.3U CN209846987U (zh) 2019-02-21 2019-02-21 一种食品处理机及其散热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31703.3U CN209846987U (zh) 2019-02-21 2019-02-21 一种食品处理机及其散热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46987U true CN209846987U (zh) 2019-12-27

Family

ID=689320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231703.3U Active CN209846987U (zh) 2019-02-21 2019-02-21 一种食品处理机及其散热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4698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54652A (zh) * 2020-12-31 2021-05-07 仕若普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风道散热组件及脱毛仪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54652A (zh) * 2020-12-31 2021-05-07 仕若普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风道散热组件及脱毛仪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70280B2 (en) Indoor unit of air conditioner
US6551185B1 (en) Air intake and blowing device
JP5444291B2 (ja) ファンモジュール
TWI439609B (zh) 散熱裝置、其離心式風扇模組及裝設有此散熱裝置之電子裝置
JP4639648B2 (ja) インバータ装置
CN209846987U (zh) 一种食品处理机及其散热组件
JP2007107751A (ja) レンジフード
JPH1119006A (ja) 電気掃除機
TWM482716U (zh) 具有低噪音散熱風扇之空調設備排水裝置
KR102111328B1 (ko) 배기 장치
CN206295294U (zh) 食物处理器的低噪音风道散热装置
CN101699724B (zh) 一种家用食品加工机用电机的冷却机构
CN101413515A (zh) 离心风扇
KR20140124196A (ko) 터보팬 및 이를 사용한 천정형 공기조화기
US10376119B2 (en) Steam cleaner
CN210769413U (zh) 一种低噪声离心通风机
CN1328644C (zh) 具有消音功能的散热模块
CN210697310U (zh) 食品加工机基座及食品加工机
CN210670991U (zh) 一种贴片式的密封封装结构
CN216675523U (zh) 烤箱以及用于烤箱的风道组件
CN219220791U (zh) 散热风罩及带散热风扇的设备
CN218348719U (zh) 烟机结构及空调烟机
CN217772122U (zh) 一种散热降噪的一体式破壁机
CN218694482U (zh) 切割工具
US20080223554A1 (en) Fa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