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44792U - 一种电机制造用绕线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机制造用绕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44792U
CN209844792U CN201920898523.0U CN201920898523U CN209844792U CN 209844792 U CN209844792 U CN 209844792U CN 201920898523 U CN201920898523 U CN 201920898523U CN 209844792 U CN209844792 U CN 2098447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fixedly connected
winding device
bottom plate
manufactu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89852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邹昕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Yinuo Micro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Yinuo Micro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Yinuo Micro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Yinuo Micro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89852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447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447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447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机制造用绕线装置,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与第一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该电机制造用绕线装置,通过驱动电机、转轴、轴承、定位杆、导线管和底板之间的配合,同时操作开关使得第三电动推杆伸长带动导线管向右移动,从而可以将导线均匀缠绕在线圈上,当缠绕导线结束后,操作开关使得第三电动推杆和驱动电机停止工作,从而使缠绕导线的过程不需要人们手动进行,可以减少人们的体力消耗,同时可以保证导线间的间距相同,从而可以保证人们的工作效率,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线圈的使用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电机制造用绕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驱动电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机制造用绕线装置。
背景技术
驱动电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
驱动电机在电路中是用字母M(旧标准用D)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发驱动电机在电路中用字母G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利用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有的电机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线圈缠绕导线,在操作的过程中需要人们手动进行缠绕,但是手动操作可能使导线间的间距不同,同时长时间工作会耗费比较多的体力,进而会将人们的工作效率,同时可能影响线圈的使用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机制造用绕线装置,解决了有的电机生产过程需要活动对线圈缠绕导线,手动操作的过程可能会导致导线间的间距不同,同时手动操作会耗费比较多的体力,从而可能影响人们工作效率,同时影响线圈的使用效果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机制造用绕线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与第一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上表面与第二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且第一支撑板位于第二支撑板的左侧,且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相对面均卡接有轴承。
所述轴承内套接有转轴,且两个转轴相对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杆,且转轴的表面卡接有环套,且左侧转轴的左端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机身的下表面与支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底端与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与第二电动推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顶端与第一连接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上表面与放置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放置板的上表面开设有放置槽,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与第二连接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的正面开设有第二滑槽。
所述第二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的正面与竖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竖板的正面与导线管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竖板的左侧面与第三电动推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电动推杆的左端与第二固定板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的背面与第二连接板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位于第一支撑板的后侧。
优选的,所述第一滑块的形状为T形,所述第一滑槽的形状为T形。
优选的,所述第二滑块的形状为T形,所述第二滑槽的形状为T形。
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右侧面与第一电动推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右侧面与第一固定板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下表面与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右侧面设置有开关和电源,且开关位于电源的上方,所述电源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开关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开关的输出端通过导线分别与驱动电机、第一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和第三电动推杆的输入端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放置槽的形状为弧形,且放置槽内壁的下表面设置有防滑纹。
优选的,所述定位杆的形状为矩形,且定位杆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该电机制造用绕线装置,通过驱动电机、转轴、轴承、定位杆、导线管和底板之间的配合,当人们需要将线圈缠绕上导线时,首先将穿过导线管的导线一端缠绕在线圈上,然后操作开关使得驱动电机正转,从而使线圈转动,同时操作开关使得第三电动推杆伸长带动导线管向右移动,从而可以将导线均匀缠绕在线圈上,当缠绕导线结束后,操作开关使得第三电动推杆和驱动电机停止工作,从而使缠绕导线的过程不需要人们手动进行,可以减少人们的体力消耗,同时可以保证导线间的间距相同,从而可以保证人们的工作效率,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线圈的使用效果。
2、该电机制造用绕线装置,通过设置放置板和放置槽,人们在对线圈进行固定时,可以将线圈放置到放置槽内,不用人们一直抬着线圈,使线圈的缠绕过程更加方便省力。
3、该电机制造用绕线装置,通过设置定位杆的形状为矩形,可以与线圈的孔配合,使线圈可以与转轴同步转动,驱动电机带动转轴和线圈转动时,线圈不会随意转动,使线圈缠绕导线的过程更加稳定。
4、该电机制造用绕线装置,通过设置第二滑块和第二滑槽的形状均为T形,使第三电动推杆带动竖板和导线管左右移动的过程中导线管不会发生前后晃动,从而使导线管的移动更加稳定,进而对线圈缠绕导线的过程更加平稳。
5、该电机制造用绕线装置,通过设置第一滑块和第一滑槽的形状均为T形,使第二支撑板移动的过程不会发生上下晃动,从而使线圈的固定过程更加平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放置板右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A部分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滑槽右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滑槽左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第一支撑板、3第一滑槽、4第一滑块、5第二支撑板、6轴承、7转轴、8定位杆、9环套、10驱动电机、11支撑杆、12第一电动推杆、13第一固定板、14第二电动推杆、15第一连接板、16放置板、17放置槽、18第二连接板、19第二滑槽、20第二滑块、21竖板、22导线管、23第三电动推杆、24第二固定板、25电源、26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机制造用绕线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的上表面与第一支撑板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底板1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3,第一滑块4的形状为T形,第一滑槽3的形状为T形,通过设置第一滑块4和第一滑槽3的形状均为T形,使第二支撑板5移动的过程不会发生上下晃动,从而使线圈的固定过程更加平稳,第一滑槽3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4,第一滑块4的上表面与第二支撑板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且第一支撑板2位于第二支撑板5的左侧,且第一支撑板2和第二支撑板5的相对面均卡接有轴承6,第二支撑板5的右侧面与第一电动推杆12的左端固定连接,第一电动推杆12的右侧面与第一固定板13的左侧面固定连接,第一固定板13的下表面与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第一电动推杆12,可以伸长带动第二支撑板5向左移动,从而可以将线圈固定住,从而使线圈的固定过程更加方便,第一固定板13的右侧面设置有开关26和电源25,且开关26位于电源25的上方,电源25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开关26的输入端电连接,开关26的输出端通过导线分别与驱动电机10、第一电动推杆12、第二电动推杆14和第三电动推杆23的输入端电连接,通过设置开关26,且开关26的型号为LW5D-16,更加方便人们对驱动电机10、第一电动推杆12、第二电动推杆14和第三电动推杆23的工作状态的操作控制,通过设置电源25,可以更好的对驱动电机10、第一电动推杆12、第二电动推杆14和第三电动推杆23进行供电。
轴承6内套接有转轴7,且两个转轴7相对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杆8,定位杆8的形状为矩形,且定位杆8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通过设置定位杆8的形状为矩形,可以与线圈的孔配合,使线圈可以与转轴7同步转动,驱动电机10带动转轴7和线圈转动时,线圈不会随意转动,使线圈缠绕导线的过程更加稳定,且转轴7的表面卡接有环套9,且左侧转轴7的左端与驱动电机10的输出轴固定连接,驱动电机10机身的下表面与支撑杆11的顶端固定连接,通过设置驱动电机10,且驱动电机10的型号为Y90L-2,可以带动转轴7和线圈匀速的转动,从而可以将导线均匀的缠绕在线圈的表面,支撑杆11的底端与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底板1的上表面与第二电动推杆14的底端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第二电动推杆14,可以带动放置板16进行上下移动,从而使线圈的放置和取下的过程不需要人们手动扶着,第二电动推杆14的顶端与第一连接板1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板15的上表面与放置板1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放置板16的上表面开设有放置槽17,放置槽17的形状为弧形,且放置槽17内壁的下表面设置有防滑纹,通过设置放置板16和放置槽17,人们在对线圈进行固定时,可以将线圈放置到放置槽17内,不用人们一直抬着线圈,使线圈的缠绕过程更加方便省力,通过设置放置槽17内壁的下表面设置有防滑纹,当线圈放置到放置槽17内时,可以防止线圈发生左右晃动,底板1的上表面与第二连接板18的下表面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板18的正面开设有第二滑槽19。
第二滑槽19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20,第二滑块20的形状为T形,第二滑槽19的形状为T形,通过设置第二滑块20和第二滑槽19的形状均为T形,使第三电动推杆23带动竖板21和导线管22左右移动的过程中导线管22不会发生前后晃动,从而使导线管22的移动更加稳定,进而对线圈缠绕导线的过程更加平稳,第二滑块20的正面与竖板21的背面固定连接,竖板21的正面与导线管22的背面固定连接,竖板21的左侧面与第三电动推杆23的右端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第三电动推杆23,可以带动竖板21和导线管22进行左右移动,使导线可以均匀的缠绕在线圈的表面,第三电动推杆23的左端与第二固定板24的右侧面固定连接,第二固定板24的背面与第二连接板18的正面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板18位于第一支撑板2的后侧。
本实用新型的操作步骤为:
S1、当人们需要将导线缠绕在线圈上时,首先将线圈放置到放置槽17内,然后操作开关26使第一电动推杆12伸长带动第二支撑板5向左移动,当线圈与两个定位杆8接触后,操作开关26使得第一电动推杆12停止工作,同时使得第二电动推杆14缩短,当放置板16移动至合适的位置后,操作开关26使得第二电动推杆14停止工作;
S2、此时便可将穿过导线管22的导线一端缠绕在线圈的表面,然后操作开关26使得驱动电机10正转,同时使得第三电动推杆23伸长,驱动电机10转动带动转轴7和线圈转动,同时第三电动推杆23带动竖板21和导线向右移动,从而可以将导线均匀的缠绕在线圈的表面,当线圈缠绕导线的过程结束后,操作开关26使得驱动电机10和第三电动推杆23停止工作;
S3、然后操作开关26使得第二电动推杆14伸长带动放置板16向上移动,当放置板16与线圈接触后,操作开关26使得第二电动推杆14停止工作,然后操作开关26使得第一电动推杆12缩短,当右侧定位杆8与线圈分离,同时第二支撑板5移动至合适的位置后,操作开关26使得第一电动推杆12停止工作,此时便可将线圈取下。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电机制造用绕线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与第一支撑板(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3),所述第一滑槽(3)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4),所述第一滑块(4)的上表面与第二支撑板(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且第一支撑板(2)位于第二支撑板(5)的左侧,且第一支撑板(2)和第二支撑板(5)的相对面均卡接有轴承(6);
所述轴承(6)内套接有转轴(7),且两个转轴(7)相对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杆(8),且转轴(7)的表面卡接有环套(9),且左侧转轴(7)的左端与驱动电机(10)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10)机身的下表面与支撑杆(11)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11)的底端与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与第二电动推杆(14)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动推杆(14)的顶端与第一连接板(1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15)的上表面与放置板(1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放置板(16)的上表面开设有放置槽(17),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与第二连接板(18)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18)的正面开设有第二滑槽(19);
所述第二滑槽(19)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20),所述第二滑块(20)的正面与竖板(21)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竖板(21)的正面与导线管(22)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竖板(21)的左侧面与第三电动推杆(23)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电动推杆(23)的左端与第二固定板(24)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24)的背面与第二连接板(18)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18)位于第一支撑板(2)的后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制造用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块(4)的形状为T形,所述第一滑槽(3)的形状为T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制造用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块(20)的形状为T形,所述第二滑槽(19)的形状为T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制造用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板(5)的右侧面与第一电动推杆(12)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动推杆(12)的右侧面与第一固定板(13)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13)的下表面与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机制造用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13)的右侧面设置有开关(26)和电源(25),且开关(26)位于电源(25)的上方,所述电源(25)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开关(26)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开关(26)的输出端通过导线分别与驱动电机(10)、第一电动推杆(12)、第二电动推杆(14)和第三电动推杆(23)的输入端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制造用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槽(17)的形状为弧形,且放置槽(17)内壁的下表面设置有防滑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制造用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杆(8)的形状为矩形,且定位杆(8)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
CN201920898523.0U 2019-06-14 2019-06-14 一种电机制造用绕线装置 Active CN2098447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98523.0U CN209844792U (zh) 2019-06-14 2019-06-14 一种电机制造用绕线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98523.0U CN209844792U (zh) 2019-06-14 2019-06-14 一种电机制造用绕线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44792U true CN209844792U (zh) 2019-12-24

Family

ID=688985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898523.0U Active CN209844792U (zh) 2019-06-14 2019-06-14 一种电机制造用绕线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4479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07112A (zh) 一种花岗岩切割工艺
CN209844792U (zh) 一种电机制造用绕线装置
CN204189888U (zh) 一种电池圆柱外壳的半自动贴膜机
CN212356006U (zh) 一种扁平漆包线立绕机
CN209374578U (zh) 立卧两用式电池模组生产工装载具
CN219465694U (zh) 一种电机转子冲片毛刺去除机
CN215756294U (zh) 一种制药用批量瓶塞压装装置
CN203782365U (zh) 缝纫设备上的模板压框x轴方向的传动机构
CN211557104U (zh) 一种有刷马达粘磁铁机
CN213864840U (zh) 一种屏线生产用电源线收卷装置
CN210378601U (zh) 一种线束自动绞线机
CN110165848A (zh) 一种建筑电机制造用绕线装置
CN211107540U (zh) 一种电气机械加工生产运输装置
CN208479425U (zh) 一种定子线圈生产线的上料设备
CN207494469U (zh) 一种电子元件切脚装置
CN206475445U (zh) 3d打印热床自动切换装置
CN213661396U (zh) 一种电机磁钢分磁装置
CN203959311U (zh) 转向器压片打磨设备的机械手移料装置
CN114421305B (zh) 一种配电柜结构和配电柜的降温方法
CN210594640U (zh) 一种线束收放装置
CN210999991U (zh) 一种桌面式自动贴膜机
CN219535847U (zh) 一种电机生产用的定子绕线装置
CN210431166U (zh) 一种电机生产组装的工作台
CN212543609U (zh) 一种直流无刷电机用定子自动绕线装置
CN217307483U (zh) 一种矩形线圈转子的线圈端部整形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